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HPLC法测定川藏香茶菜中熊果酸
1
作者
米玛
陈静
+1 位作者
顿珠
泽仁达瓦
《中医药导报》
2014年第10期81-82,共2页
目的:建立川藏香茶菜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熊果酸的定量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Aglient XDB 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熊果酸在...
目的:建立川藏香茶菜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熊果酸的定量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Aglient XDB 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熊果酸在60-190μg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5);平均回收率为94.50%,RSD%为1.53%。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川藏香茶菜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香茶菜
熊果酸
定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显脉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高幼衡
程怡
吴顺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07-409,共3页
从显脉香茶菜茎叶中分得一新二萜化合物,命名为 rabdonervosin B,根据光谱数据分析确定其结构 1α,15β-二羟基-6β-甲氧基-6,7-B-断裂-对映-贝壳杉-16烯-6,20-环氧-7,20-δ-内酯。
关键词
显脉香茶菜
二萜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显脉香茶菜籽的挥发性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赖普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7-100,共4页
水蒸汽蒸馏法从显脉香茶菜籽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利用正构烷烃系列物质对各组分进行定性确定。从显脉香茶菜籽的挥发油中检出36个组分...
水蒸汽蒸馏法从显脉香茶菜籽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利用正构烷烃系列物质对各组分进行定性确定。从显脉香茶菜籽的挥发油中检出36个组分,占全油的98.21%,鉴定出34个组分,其主要组分是石竹烯(16.55%)、3-己烯-1-醇(11.49%)、3-辛烯-3-醇(7.89%)、α-萜品醇(7.18%)、α-里哪醇(6.13%)等。对显脉香茶菜籽的挥发油做了抗菌实验,其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株)、福氏志贺菌(51065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5株)有显著的抑制和灭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脉香茶菜
籽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菌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拟缺香茶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继成
杨丽嘉
+2 位作者
苏金玲
付春景
李墩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研究拟缺香茶菜Rabdosia excis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谱学分析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拟缺香茶菜分离鉴定2个化合物,化合物Ⅰ命名为拟缺香茶菜甲素(excisoidesinA);化合物Ⅱ鉴定为齐墩果酸...
目的研究拟缺香茶菜Rabdosia excis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谱学分析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拟缺香茶菜分离鉴定2个化合物,化合物Ⅰ命名为拟缺香茶菜甲素(excisoidesinA);化合物Ⅱ鉴定为齐墩果酸。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发现的新二萜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缺香茶菜
拟缺香茶菜甲素
齐墩果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显脉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13
5
作者
高幼衡
程怡
叶会呈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45-646,共2页
在继续对显脉香茶菜 Rabdosia nervosa (Hemsl) C.Y.Wu et H.W.L i茎叶有效成分的研究中 ,又分得一种新的对映 -贝壳杉烷型二萜 ,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 ,确定其结构为 1α,15 β-二羟基 - 6 β-乙氧基 - 6 ,7- B-断裂 -对映 -贝壳杉 - 1...
在继续对显脉香茶菜 Rabdosia nervosa (Hemsl) C.Y.Wu et H.W.L i茎叶有效成分的研究中 ,又分得一种新的对映 -贝壳杉烷型二萜 ,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 ,确定其结构为 1α,15 β-二羟基 - 6 β-乙氧基 - 6 ,7- B-断裂 -对映 -贝壳杉 - 16 -烯 - 6 ,2 0 -环氧 - 7,2 0 -内酯 ,命名为显脉香茶菜丙素 (rabdonervosin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脉香茶菜
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种西藏香茶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李兆琳
王明奎
+2 位作者
陈宁
李元宗
陈耀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08-211,共4页
唇形科植物香茶菜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民间一直用作抗菌消炎药使用,近年来发现,香茶菜属植物有抑制肿瘤和抗癌活性,其活性成分是二萜。我们对采自西藏的3种香茶菜的挥发油进行了GC/MS分析。从小叶香茶菜[Rabdosia Parrifolia(Batal)Hara...
唇形科植物香茶菜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民间一直用作抗菌消炎药使用,近年来发现,香茶菜属植物有抑制肿瘤和抗癌活性,其活性成分是二萜。我们对采自西藏的3种香茶菜的挥发油进行了GC/MS分析。从小叶香茶菜[Rabdosia Parrifolia(Batal)Hara; Litte leaf Rabdosia]油中分出84个峰,鉴定了27个,占总面积的60%;从川藏香茶菜(Rabbosia Pseudo-irrarata C.Y.Wu,Szechwan-Tibet Rabdosia)油中分出72个峰,鉴定了39个,占总面积的82.5%;从皱叶香茶菜[Rabdosia rugosa(Wcll.)Hara,Wrinkted leaf Rabdosia]中分出了90个峰,鉴定了39个,占总面积的62.1%。3种香茶菜的分析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茶菜
挥发油
G
c
/MS
抗癌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几种香茶菜属植物显微鉴别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文昊
杨俊
钱江平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85-88,共4页
目的研究安徽几种香茶菜属植物叶表面的毛茸和气孔的显微特征差异。方法应用表面制片法对4种香茶菜属植物香茶菜、歧伞香茶菜、大萼香茶菜、显脉香茶菜的叶表面特征进行显微观察。结果 4种香茶菜属植物叶表面特征有显著差异:香茶菜具有...
目的研究安徽几种香茶菜属植物叶表面的毛茸和气孔的显微特征差异。方法应用表面制片法对4种香茶菜属植物香茶菜、歧伞香茶菜、大萼香茶菜、显脉香茶菜的叶表面特征进行显微观察。结果 4种香茶菜属植物叶表面特征有显著差异:香茶菜具有长短两种腺毛,歧伞香茶菜和大萼香茶菜仅具短腺毛,显脉香茶菜仅具长腺毛且腺头较大;歧伞香茶菜的非腺毛最长,细胞数最多;大萼香茶菜气孔密度高且较大。结论可从叶表面毛茸和气孔的特征鉴别4种香茶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茶菜
歧伞香茶菜
大萼香茶菜
显脉香茶菜
显微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种香茶菜属植物微性状特征研究
被引量:
4
8
作者
马德强
杨俊
+1 位作者
王文昊
镇兰萍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84-86,共3页
目的研究香茶菜及同属植物微性状鉴别特征。方法采用500万像素电子摄像目镜,应用景深合成技术合成微性状鉴别图片,观察4种香茶菜属植物的新鲜及干燥叶片的微性状特征。结果在叶尖突起程度、毛茸的长短与分布方面,4种香茶菜属植物叶片的...
目的研究香茶菜及同属植物微性状鉴别特征。方法采用500万像素电子摄像目镜,应用景深合成技术合成微性状鉴别图片,观察4种香茶菜属植物的新鲜及干燥叶片的微性状特征。结果在叶尖突起程度、毛茸的长短与分布方面,4种香茶菜属植物叶片的微性状有明显不同:岐伞香茶菜和显脉香茶菜密被较长毛茸,叶尖极度突起或明显突起;香茶菜和大萼香茶菜稀被较短毛茸,毛茸多分布在叶脉、叶缘,叶尖微凹或突起。结论微性状鉴别方法简便,可以区别香茶菜属不同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茶菜
歧伞香茶菜
大萼香茶菜
显脉香茶菜
微性状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藏香茶菜不同部位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
1
9
作者
马明芳
陈静
马宏鹏
《中医药导报》
2014年第13期58-59,共2页
目的:测定川藏香茶菜不同部位熊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川藏香茶菜不同部位所含熊果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比较熊果酸含量,川藏香茶菜叶中熊果酸的含量明显高于茎中含量。结论:川藏香茶菜不同部位熊果酸的含量存在较大差...
目的:测定川藏香茶菜不同部位熊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川藏香茶菜不同部位所含熊果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比较熊果酸含量,川藏香茶菜叶中熊果酸的含量明显高于茎中含量。结论:川藏香茶菜不同部位熊果酸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为优化药用部位选择和建立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香茶菜
熊果酸
部位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拟缺香茶菜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22
10
作者
李火云
焦珂
+3 位作者
张鹏
龚盛昭
孙永
吴继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目的对拟缺香茶菜Isodon excisoides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拟缺香茶菜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5-hydroxy-1-(4-hydrox...
目的对拟缺香茶菜Isodon excisoides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拟缺香茶菜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5-hydr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5-(4-hydroxyphenyl)pent-1-en-3-one(1)、2α,3α,24-三羟基-11-烯-乌苏-28,13β-内酯(2)、腺花香茶菜素(3)、2α,3α,24-三羟基乌苏酸(4)、2α,3α-二羟基乌苏酸(5)、2α,3β,24-三羟基乌苏酸(6)、3′,4′,5-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7)、2α,3α-二羟基齐墩果酸(8)、2α,3α,24-三羟基齐墩果酸(9)、无羁萜(10)、尾叶香茶菜丙素(11)、鄂西香茶菜素(12)、大锥香茶菜甲素(13)、1α,14β,20-三羟基-7,20-环氧-对映-贝壳杉-16-烯-15-酮(14)、肾形香茶菜丙素(15)、kamebacetal A(16)、木犀草素(17)、胡麻素(18)、熊果酸(19)、β-谷甾醇(20)、阿魏酸(21)、3,4-二羟基桂皮醛(22)、3-吲哚甲醛(23)、十七烷酸(2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拟缺香茶菜酮,化合物3~16及22~24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茶菜属
拟缺香茶菜
无羁萜
3-吲哚甲醛
拟缺香茶菜酮
熊果酸
阿魏酸
原文传递
显脉香茶菜中二萜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
8
11
作者
魏志雄
高幼衡
+3 位作者
卢海啸
侯媛芳
刘莎
李树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7-250,共4页
目的对显脉香茶菜Rabdosia nervos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现代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显脉香茶菜中又分离得到10个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长管贝壳杉素E(1)、牛尾草乙素(2)、parv...
目的对显脉香茶菜Rabdosia nervos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现代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显脉香茶菜中又分离得到10个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长管贝壳杉素E(1)、牛尾草乙素(2)、parvifoline G(3)、四川香茶菜丁素(4)、黄花香茶菜甲素(5)、黄花香茶菜乙素(6)、毛果香茶菜贝壳松醇(7)、延命草醇(8)、11β-hydroxy-6,7-seco-6,19:6,20-diepoxy-1α,7-olide-ent-kaur-15-one(9)、isodocarpin(10)。结论化合物1~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脉香茶菜
二萜
长管贝壳杉素E
牛尾草乙素
四川香茶菜丁素
原文传递
川藏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赵锐明
回嵘
+4 位作者
郭凤霞
赵庆芳
吴清韩
杨东娟
马瑞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5-457,共3页
目的对川藏香茶菜Rabdosia pseudo-irrorata C.Y Wu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川藏香茶菜全草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7个...
目的对川藏香茶菜Rabdosia pseudo-irrorata C.Y Wu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川藏香茶菜全草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川藏香茶菜壬素(1)、川藏香茶菜庚素(2)、川藏香茶菜己素(3)、川藏香茶菜乙素(4)、β-谷甾醇(5)、熊果酸(6)和β-胡萝卜苷(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5~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香茶菜
川藏香茶菜壬素
Β-谷甾醇
熊果酸
β-胡萝卜苷
原文传递
题名
HPLC法测定川藏香茶菜中熊果酸
1
作者
米玛
陈静
顿珠
泽仁达瓦
机构
西藏藏医学院
出处
《中医药导报》
2014年第10期81-82,共2页
基金
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第二批重点科研计划项目(No.201210)
文摘
目的:建立川藏香茶菜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熊果酸的定量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Aglient XDB 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熊果酸在60-190μg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5);平均回收率为94.50%,RSD%为1.53%。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川藏香茶菜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川藏香茶菜
熊果酸
定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Keywords
rabdosia pseudo-irrorata c. y. wu
Ursoli
c
a
c
id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HPL
c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显脉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高幼衡
程怡
吴顺华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审查四部四室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07-409,共3页
文摘
从显脉香茶菜茎叶中分得一新二萜化合物,命名为 rabdonervosin B,根据光谱数据分析确定其结构 1α,15β-二羟基-6β-甲氧基-6,7-B-断裂-对映-贝壳杉-16烯-6,20-环氧-7,20-δ-内酯。
关键词
显脉香茶菜
二萜
化学成分
Keywords
rabdosia
nervosa (Hemsl. )
c.
y.
wu
. et H. W. Li diterpene rabdonervosin A rabdonervosin B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显脉香茶菜籽的挥发性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赖普辉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7-100,共4页
文摘
水蒸汽蒸馏法从显脉香茶菜籽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利用正构烷烃系列物质对各组分进行定性确定。从显脉香茶菜籽的挥发油中检出36个组分,占全油的98.21%,鉴定出34个组分,其主要组分是石竹烯(16.55%)、3-己烯-1-醇(11.49%)、3-辛烯-3-醇(7.89%)、α-萜品醇(7.18%)、α-里哪醇(6.13%)等。对显脉香茶菜籽的挥发油做了抗菌实验,其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株)、福氏志贺菌(51065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5株)有显著的抑制和灭活作用。
关键词
显脉香茶菜
籽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菌活性
Keywords
rabdosia
nervosa(Hemsl.)
c.
y.
wu
et H. W. Li
seed
essential oil
gas
c
hromatograph
y
-mass spe
c
trometr
y
antimi
c
robial a
c
tivit
y
分类号
Q946.85 [生物学—植物学]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拟缺香茶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继成
杨丽嘉
苏金玲
付春景
李墩轩
机构
郑州大学药学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医院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40-1143,共4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031180120)
文摘
目的研究拟缺香茶菜Rabdosia excis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谱学分析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拟缺香茶菜分离鉴定2个化合物,化合物Ⅰ命名为拟缺香茶菜甲素(excisoidesinA);化合物Ⅱ鉴定为齐墩果酸。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发现的新二萜成分。
关键词
拟缺香茶菜
拟缺香茶菜甲素
齐墩果酸
Keywords
rabdosia
e:r
c.
soides (Sun ex
c.
H. Hu)
c.
y.
wu
et H. W. Li
ex
c
isoidesin A
oleanoli
c
a
c
id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显脉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13
5
作者
高幼衡
程怡
叶会呈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教研室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45-646,共2页
文摘
在继续对显脉香茶菜 Rabdosia nervosa (Hemsl) C.Y.Wu et H.W.L i茎叶有效成分的研究中 ,又分得一种新的对映 -贝壳杉烷型二萜 ,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 ,确定其结构为 1α,15 β-二羟基 - 6 β-乙氧基 - 6 ,7- B-断裂 -对映 -贝壳杉 - 16 -烯 - 6 ,2 0 -环氧 - 7,2 0 -内酯 ,命名为显脉香茶菜丙素 (rabdonervosin C)
关键词
显脉香茶菜
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
Keywords
rabdosia
nervosa (Hemsl )
c
y
wu
et H W Li diterpene rabdonervosin A rabdonervosin B rabdonervosin
c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种西藏香茶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李兆琳
王明奎
陈宁
李元宗
陈耀祖
机构
兰州大学化学系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08-21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唇形科植物香茶菜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民间一直用作抗菌消炎药使用,近年来发现,香茶菜属植物有抑制肿瘤和抗癌活性,其活性成分是二萜。我们对采自西藏的3种香茶菜的挥发油进行了GC/MS分析。从小叶香茶菜[Rabdosia Parrifolia(Batal)Hara; Litte leaf Rabdosia]油中分出84个峰,鉴定了27个,占总面积的60%;从川藏香茶菜(Rabbosia Pseudo-irrarata C.Y.Wu,Szechwan-Tibet Rabdosia)油中分出72个峰,鉴定了39个,占总面积的82.5%;从皱叶香茶菜[Rabdosia rugosa(Wcll.)Hara,Wrinkted leaf Rabdosia]中分出了90个峰,鉴定了39个,占总面积的62.1%。3种香茶菜的分析尚未见报道。
关键词
香茶菜
挥发油
G
c
/MS
抗癌活性
Keywords
Kabdosia parrifolia (batal) Hara,
rabdosia
pseudoirrorata
c.
y.
wu
. , Kabdosia rugosa (Wall. )hara, volatile oil, G
c.
MS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几种香茶菜属植物显微鉴别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文昊
杨俊
钱江平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
出处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85-88,共4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2Z226)
安徽中医药大学校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12zr019)
文摘
目的研究安徽几种香茶菜属植物叶表面的毛茸和气孔的显微特征差异。方法应用表面制片法对4种香茶菜属植物香茶菜、歧伞香茶菜、大萼香茶菜、显脉香茶菜的叶表面特征进行显微观察。结果 4种香茶菜属植物叶表面特征有显著差异:香茶菜具有长短两种腺毛,歧伞香茶菜和大萼香茶菜仅具短腺毛,显脉香茶菜仅具长腺毛且腺头较大;歧伞香茶菜的非腺毛最长,细胞数最多;大萼香茶菜气孔密度高且较大。结论可从叶表面毛茸和气孔的特征鉴别4种香茶菜。
关键词
香茶菜
歧伞香茶菜
大萼香茶菜
显脉香茶菜
显微特征
Keywords
rabdosia
ameth
y
stoides (Benth.) Hara
rabdosia
ma
c.
oph
y.
la (Migo)
c.
y.
wu
et H.
rabdosia
ma
c
ro
c
al
y
x (Dunn) Hara
rabdosia
nervosa
Mi
c
ros
c
opi
c
c
hara
c
teristi
c
s
分类号
R282.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种香茶菜属植物微性状特征研究
被引量:
4
8
作者
马德强
杨俊
王文昊
镇兰萍
机构
太和县中医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省高校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84-86,共3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2Z226)
安徽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12zr019)
文摘
目的研究香茶菜及同属植物微性状鉴别特征。方法采用500万像素电子摄像目镜,应用景深合成技术合成微性状鉴别图片,观察4种香茶菜属植物的新鲜及干燥叶片的微性状特征。结果在叶尖突起程度、毛茸的长短与分布方面,4种香茶菜属植物叶片的微性状有明显不同:岐伞香茶菜和显脉香茶菜密被较长毛茸,叶尖极度突起或明显突起;香茶菜和大萼香茶菜稀被较短毛茸,毛茸多分布在叶脉、叶缘,叶尖微凹或突起。结论微性状鉴别方法简便,可以区别香茶菜属不同植物。
关键词
香茶菜
歧伞香茶菜
大萼香茶菜
显脉香茶菜
微性状特征
Keywords
rabdosia
ameth
y
stoides (Benth.) Hara
rabdosia
ma
c.
oph
y.
la (Migo)
c.
y.
wu
et H. W.Li
rabdosia
ma
c
ro
c
al
y
x (Dunn) Hara
rabdosia
nervosa (Hemsl.)
c.
y.
wu
et H. W. Li
mi
c
ros
c
opi
c
c
hara
c
teristi
c
s
分类号
R282.7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藏香茶菜不同部位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
1
9
作者
马明芳
陈静
马宏鹏
机构
青海省食品质量检验中心
西藏藏医学院
青海省夏都医药有限公司
出处
《中医药导报》
2014年第13期58-59,共2页
文摘
目的:测定川藏香茶菜不同部位熊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川藏香茶菜不同部位所含熊果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比较熊果酸含量,川藏香茶菜叶中熊果酸的含量明显高于茎中含量。结论:川藏香茶菜不同部位熊果酸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为优化药用部位选择和建立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关键词
川藏香茶菜
熊果酸
部位
分光光度法
Keywords
rabdosia pseudo-irrorata c. y. wu
Ursoli
c
a
c
id
Fra
c
tions
UV spe
c
trophotometr
y
method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拟缺香茶菜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22
10
作者
李火云
焦珂
张鹏
龚盛昭
孙永
吴继洲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
广州环亚化妆品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4-160,共7页
文摘
目的对拟缺香茶菜Isodon excisoides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拟缺香茶菜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5-hydr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5-(4-hydroxyphenyl)pent-1-en-3-one(1)、2α,3α,24-三羟基-11-烯-乌苏-28,13β-内酯(2)、腺花香茶菜素(3)、2α,3α,24-三羟基乌苏酸(4)、2α,3α-二羟基乌苏酸(5)、2α,3β,24-三羟基乌苏酸(6)、3′,4′,5-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7)、2α,3α-二羟基齐墩果酸(8)、2α,3α,24-三羟基齐墩果酸(9)、无羁萜(10)、尾叶香茶菜丙素(11)、鄂西香茶菜素(12)、大锥香茶菜甲素(13)、1α,14β,20-三羟基-7,20-环氧-对映-贝壳杉-16-烯-15-酮(14)、肾形香茶菜丙素(15)、kamebacetal A(16)、木犀草素(17)、胡麻素(18)、熊果酸(19)、β-谷甾醇(20)、阿魏酸(21)、3,4-二羟基桂皮醛(22)、3-吲哚甲醛(23)、十七烷酸(2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拟缺香茶菜酮,化合物3~16及22~24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香茶菜属
拟缺香茶菜
无羁萜
3-吲哚甲醛
拟缺香茶菜酮
熊果酸
阿魏酸
Keywords
rabdosia
(B1.) Hassk.
lsodon ex
c.
soides (Sun ex
c.
H. Hu)
c.
y.
wu
et H. W. Li
friedelin
indole-3-
c
arboxaldeh
y
de
ex
c
isoidone
ursoli
c
a
c
id
feruli
c
a
c
id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显脉香茶菜中二萜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
8
11
作者
魏志雄
高幼衡
卢海啸
侯媛芳
刘莎
李树华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教研室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7-250,共4页
文摘
目的对显脉香茶菜Rabdosia nervos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现代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显脉香茶菜中又分离得到10个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长管贝壳杉素E(1)、牛尾草乙素(2)、parvifoline G(3)、四川香茶菜丁素(4)、黄花香茶菜甲素(5)、黄花香茶菜乙素(6)、毛果香茶菜贝壳松醇(7)、延命草醇(8)、11β-hydroxy-6,7-seco-6,19:6,20-diepoxy-1α,7-olide-ent-kaur-15-one(9)、isodocarpin(10)。结论化合物1~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关键词
显脉香茶菜
二萜
长管贝壳杉素E
牛尾草乙素
四川香茶菜丁素
Keywords
rabdosia
nervosa (Hemsl.)
c.
y.
wu
et H. W. Li
diterpenoids
longikaurin E
isodotemifolin B
rabdosi
c
huanin D
分类号
R284.1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川藏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赵锐明
回嵘
郭凤霞
赵庆芳
吴清韩
杨东娟
马瑞君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5-457,共3页
文摘
目的对川藏香茶菜Rabdosia pseudo-irrorata C.Y Wu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川藏香茶菜全草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川藏香茶菜壬素(1)、川藏香茶菜庚素(2)、川藏香茶菜己素(3)、川藏香茶菜乙素(4)、β-谷甾醇(5)、熊果酸(6)和β-胡萝卜苷(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5~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川藏香茶菜
川藏香茶菜壬素
Β-谷甾醇
熊果酸
β-胡萝卜苷
Keywords
rabdosia
pseudoirrorata
c.
y.
wu
pseurata I
β-sitosterol
ursoli
c
a
c
id
β-dau
c
osterol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HPLC法测定川藏香茶菜中熊果酸
米玛
陈静
顿珠
泽仁达瓦
《中医药导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显脉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高幼衡
程怡
吴顺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显脉香茶菜籽的挥发性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田光辉
刘存芳
赖普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拟缺香茶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李继成
杨丽嘉
苏金玲
付春景
李墩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显脉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高幼衡
程怡
叶会呈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三种西藏香茶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李兆琳
王明奎
陈宁
李元宗
陈耀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安徽几种香茶菜属植物显微鉴别研究
王文昊
杨俊
钱江平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4种香茶菜属植物微性状特征研究
马德强
杨俊
王文昊
镇兰萍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川藏香茶菜不同部位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马明芳
陈静
马宏鹏
《中医药导报》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拟缺香茶菜化学成分研究
李火云
焦珂
张鹏
龚盛昭
孙永
吴继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2
原文传递
11
显脉香茶菜中二萜类成分研究
魏志雄
高幼衡
卢海啸
侯媛芳
刘莎
李树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原文传递
12
川藏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赵锐明
回嵘
郭凤霞
赵庆芳
吴清韩
杨东娟
马瑞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