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First Case of Free Radial Forearm Skin Flap:A 40-Year Follow-Up Study
1
作者 Hongyi WANG Bingyu GUO +3 位作者 Qiang HUI Dongwen JIANG Xiaoyan LIU Kai TAO 《Chinese Journal Of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20年第3期177-180,共4页
Background The radial forearm skin flap(RFSF)was first introduced by the Chinese scholar Guofan Yang and has since been used for nearly 40 years.The many advantages of RFSF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Case pr... Background The radial forearm skin flap(RFSF)was first introduced by the Chinese scholar Guofan Yang and has since been used for nearly 40 years.The many advantages of RFSF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Case presentation In this case,a female patient underwent RFSF surgery in 1979.In 2016 and 2018,two interviews were held to evaluate her subjective postoperative experience.In addition,overall donor site evaluation was conducted based on general health checkups and tests;tests for appearance,tactile sensitivity,muscle strength,and motor function;and CTA.Results The flap survived well,and the donor site recovered without hand necrosis in the 1970s.In 2018,the patient was in good health condition and expressed her satisfaction with the surgery.The patient did not suffer from an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uch as diminished sensation of the donor site or donor site dysfunction;in the evaluation of hand and finger function,there was no point where functional reduction of the donor site was noted.CTA revealed compensatory blood supply with enlargement in the diameter of the ulnar and interosseous artery.Conclusion After a nearly 40-year follow-up,the patient who underwent the first free radial forearm flap transplantation expressed satisfaction with the operative outcomes.The examination showed good results at the recipient site with little donor site deformities and good compensatory blood supp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al forearm skin flap Free flap transplantation Follow-up study
下载PDF
适形前臂桡侧皮瓣修复面颊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葛良玉 季莉 +3 位作者 王浩然 李志萍 顾倩平 孟箭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评价适形前臂桡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颊部不规则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面颊部外伤或肿瘤导致的不规则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9例,设计个性化、适形前臂桡侧皮瓣游离修复缺损区... 目的:评价适形前臂桡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颊部不规则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面颊部外伤或肿瘤导致的不规则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9例,设计个性化、适形前臂桡侧皮瓣游离修复缺损区,观察患者术后短期内皮瓣修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态。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存活,术后2周患者SDS评分、S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8例患者的皮瓣与周围皮肤组织厚度、色泽无明显差异,无牵拉及不对称,外观与功能修复效果满意,满意度为88.89%。结论:利用适形前臂桡侧皮瓣游离修复面颊部不规则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术后短期内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改善明显,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形 个性化 前臂桡侧皮瓣 组织缺损修复
下载PDF
改良桡侧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皮肤癌切除后组织缺损的效果
3
作者 胡恺 李建成 +3 位作者 杨东昆 吴志刚 张林娜 王续纪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2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桡侧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皮肤癌切除后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60例面颈部皮肤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改良桡侧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皮肤癌切除后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60例面颈部皮肤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肿瘤扩大切除和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改良组行改良桡侧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治疗,对照组行胸大肌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两组皮瓣成活率、预后情况、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改良组有1例发生术后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及时抢救成功。对照组有2例发生术后血管危象,其中1例经手术探查及时抢救成功,1例最终出现皮瓣部分液化坏死。两组皮瓣存活率、皮瓣面积、皮瓣制备时间、术后引流量、缺损修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改良组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W-QOL)评分中外观、吞咽功能、咀嚼功能及肩部运动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桡侧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在面颈部皮肤癌切除后组织缺损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成功率,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桡侧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 胸大肌皮瓣修复术 面颈部皮肤癌切除 组织缺损修复重建 生存质量
下载PDF
不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缺损的效果及术后美观比较
4
作者 曾伟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5期181-185,共5页
目的探讨桡侧前臂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21年3月宁乡市人民医院口腔科采用桡侧前臂皮瓣或股前外侧皮瓣进行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修复的86例患者资料,根据不同皮瓣... 目的探讨桡侧前臂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21年3月宁乡市人民医院口腔科采用桡侧前臂皮瓣或股前外侧皮瓣进行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修复的86例患者资料,根据不同皮瓣修复方式分为前臂组与股外侧组,其中前臂组38例、股外侧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6个月语言功能及吞咽功能、术前及术后1 d白细胞介素与血清唾液酸水平、术后美观度以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及供皮区与植皮区感染发生率。结果前臂组皮瓣制备时间短于股外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臂组术中出血量高于股外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皮瓣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语言功能及吞咽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与血清唾液酸水平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白细胞介素与血清唾液酸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自主评价术后美观度厚度、瘙痒程度、平整度以及颜色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对两组患者术后美观度厚度、顺应度、充血程度以及色泽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股外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前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前外侧皮瓣与前臂皮瓣在口腔颌面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组织移植修复术中有着较为相当的修复及术后美观效果,股前外侧皮瓣在减少并发症方面的优势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桡侧前臂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术后美观度
下载PDF
The reliability of the“Iberic graft”for covering of the radial forearm free flap donor site
5
作者 Manuel Moreno-Sánchez Raúl González-García 《Plastic and Aesthetic Research》 2016年第1期197-202,共6页
Aim:Traditional donor site closure from radial forearm free flap(RFFF)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esthetic and functional morbidity.To avoid complications,such as color mismatch and secondary donor site morbidity,a new t... Aim:Traditional donor site closure from radial forearm free flap(RFFF)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esthetic and functional morbidity.To avoid complications,such as color mismatch and secondary donor site morbidity,a new technique named‘‘Iberic graft’’for covering the RFFF donor site was described previously by our team.Methods:A study of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econstruction of head and neck defects using a RFFF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RFFF donor site and also to evaluate the morbidity in terms of aesthetics and function following the use of the“Iberic graft”.The donor site was covered by the use of a combined local triangular full-thickness skin graft.Color match,quality of the scar,presence of necrosis,dehiscence of the suture or tendon exposure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Results:One hundred and twenty-five consecutive patients undergoing RFFF harvesting were included.RFFF donor site defects ranged from 15 cm2 to 70 cm2;9 patients(7%)had small dehiscences of the forearm skin graft,whereas 2 cases(1.6%)presented tendon exposure.Otherwise,partial skin graft loss occurred in a few patients.In all cases,these sites healed secondarily by conservative management,with no final impairment of function.Assessment of the forearm donor site at 1 to 3 months after the primary surgical procedure showed complete defect coverage,good color match,and no scarring along the graft line.Conclusion:The“Iberic graft”is a reliable method for closing most of RFFF donor site defects as it provides excellent color match and pliability,while obviates the need for a second surgical 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al forearm free flap donor site morbidity full-thickness skin graft “Iberic graft”
原文传递
前臂掌侧静脉皮瓣和SPBRA皮瓣桥接修复伴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患者的效果对比
6
作者 张雅营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32期124-128,共5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前臂掌侧静脉皮瓣和桡动脉掌浅支(SPBRA)皮瓣桥接修复伴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2年12月宁德市蕉城区医院收治的75例伴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 目的:分析并比较前臂掌侧静脉皮瓣和桡动脉掌浅支(SPBRA)皮瓣桥接修复伴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2年12月宁德市蕉城区医院收治的75例伴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组(n=37)给予前臂掌侧静脉皮瓣修复,B组(n=38)给予SPBRA皮瓣桥接修复,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指间关节活动度、感觉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皮瓣存活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皮瓣制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近、远指间关节屈曲活动度均高于术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B组患指感觉功能优于A组,静止两点辨别觉(S2-PD)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皮瓣成活率为89.47%(34/38),高于A组的70.27%(2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1,P=0.038)。两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伴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患者中应用前臂掌侧静脉皮瓣、SPBRA皮瓣桥接修复手术效果相当,具有一定安全性,但SPBRA皮瓣桥接修复手术皮瓣存活率更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感觉功能,促进创面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掌侧静脉皮瓣 桡动脉掌浅支 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 手指创面 感觉功能
下载PDF
50例口腔颌面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毛驰 俞光岩 +3 位作者 彭歆 郭传瑸 黄敏娴 张益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 对 5 0例口腔颌面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作回顾性分析。方法  1999年 5月 2 6日~ 2 0 0 0年 8月 3日期间完成的连续 5 0例游离前臂皮瓣移植 ,分析所采用组织瓣的设计、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和技术、皮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 目的 对 5 0例口腔颌面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作回顾性分析。方法  1999年 5月 2 6日~ 2 0 0 0年 8月 3日期间完成的连续 5 0例游离前臂皮瓣移植 ,分析所采用组织瓣的设计、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和技术、皮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并分析有可能影响皮瓣成活的各种因素。结果  5 0例前臂皮瓣全部成活 ,成功率 10 0 % ,无一例发生全部或部分坏死 ,皮瓣术后血栓的发生率为 6 % ,均为静脉血栓 ,抢救成功率为 10 0 % ;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2 8% ,但大多数并发症均不严重 ,没有造成明显的后果 ;吸烟、饮酒、放疗和年龄 (高龄和儿童 )等均非影响游离组织瓣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 游离前臂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其制备简便 ,安全可靠 ,明显优于传统的带蒂组织移植 ,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前臂皮瓣移植 显微外科 口腔颌面部缺损 修复 皮肤移植
下载PDF
前臂尺侧游离皮瓣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附30例临床报道 被引量:49
8
作者 张志愿 唐友盛 +3 位作者 竺涵光 张陈平 孙坚 沈国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详细阐明前臂尺侧游离皮瓣的应用解剖、制做技术及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方法对30例前臂尺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病例,进行了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前臂尺侧游离皮瓣具有较薄、柔软、弹性好且与面部的色泽相近的优点。... 目的详细阐明前臂尺侧游离皮瓣的应用解剖、制做技术及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方法对30例前臂尺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病例,进行了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前臂尺侧游离皮瓣具有较薄、柔软、弹性好且与面部的色泽相近的优点。它血管蒂长、口径较粗,适合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吻合。与前臂桡侧游离皮瓣相比,它的供区疤痕相对隐蔽,本组成功率为90%。主要不足是损失了前臂一条主要供应血管一尺动脉。结论当某种原因,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不能切取,如桡动脉阻塞,近期曾行桡部静脉穿刺或经该静脉行化疗,这时前臂尺侧游离皮瓣不失为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游离修复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前臂游离皮瓣 口腔颌面修复
下载PDF
应用折叠的双皮岛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 被引量:7
9
作者 毛驰 俞光岩 +3 位作者 彭歆 郭传瑸 黄敏娴 张益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20-522,共3页
目的 探讨折叠的双皮岛游离前臂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折叠的双皮岛游离前臂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病例 33例 ,分析缺损的部位、范围、所采用组织瓣的设计、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和技术、皮... 目的 探讨折叠的双皮岛游离前臂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折叠的双皮岛游离前臂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病例 33例 ,分析缺损的部位、范围、所采用组织瓣的设计、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和技术、皮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并分析有可能影响皮瓣成活的各种因素。结果  33例患者中 ,10例为颊部的洞穿缺损 ,15例为上颌骨切除术后的缺损 ,6例为腭部洞穿缺损 ,2例为先天性腭裂术后巨大腭瘘 ,全部患者的 33块前臂皮瓣均成活 ,无一例发生全部或部分坏死 ,全部皮岛均获得成活并完成修复目的。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为 3.0 % ,抢救成功率为 10 0 %。结论 折叠的双皮岛游离前臂皮瓣在口腔颌面部洞穿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其血供可靠并且制备简便 ,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缺损 游离前臂皮瓣 显微外科 重建
下载PDF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体会—附92例报告 被引量:28
10
作者 赵云富 姜晓钟 +3 位作者 刘渊 苗林 孙弘 陈必胜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0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 :总结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 :对我科 92例应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具有许多符合口腔颌面部修复要求的优点 ,本组 92例的成功率为 ... 目的 :总结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 :对我科 92例应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具有许多符合口腔颌面部修复要求的优点 ,本组 92例的成功率为 95 .7% ;修复口内缺损时注意皮瓣下勿留有死腔 ,保持局部引流通畅 ,否则易导致感染发生。结论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是一种多功能的优良皮瓣 ,适合修复口腔颌面部各个解剖区域的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 修复
下载PDF
前臂桡侧皮瓣血流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立群 范秦寅 +3 位作者 张宝亮 张华 张陈平 胡广洪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建立以桡动静脉为血管蒂的前臂皮瓣血流动力学三维数值模型,并探讨其科学有效性。方法:应用Pro/E(Wildfire 4.0)软件建立前臂皮瓣三维几何模型。椭圆形皮瓣的长短轴分别为80mm×50mm,厚度为10mm,血管蒂(桡动脉内径1.9mm,桡静... 目的:建立以桡动静脉为血管蒂的前臂皮瓣血流动力学三维数值模型,并探讨其科学有效性。方法:应用Pro/E(Wildfire 4.0)软件建立前臂皮瓣三维几何模型。椭圆形皮瓣的长短轴分别为80mm×50mm,厚度为10mm,血管蒂(桡动脉内径1.9mm,桡静脉内径0.84mm)长50mm,以半嵌入方式平行长轴贯穿皮瓣。将几何模型整体导入SC/Tetra 8.0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和计算。根据实测桡动脉流量,设定进口血液流速为20mm/s,参照皮瓣血管蒂实测压力差53mmHg,初步获得压力损失模型(porous model)的有关系数值,然后将压力损失模型代入皮瓣,模拟毛细血管网对血流的阻力,计算出皮瓣及血管蒂部的血液流动,比较分析血管蒂部桡、动静脉中心轴向压力分布和不同截面径向血液流速分布。结果:前臂皮瓣模型的整体网格数为10355473,节点数为2104014。皮瓣代入压力损失模型后,桡、动静脉出入口压力差值为7050Pa(52.8mmHg),接近临床实测值。计算流体力学分析显示,在压力损失模型中桡动脉的中心轴向压力分布持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当血液流入及流出皮瓣时,会出现速度减缓和增加,而桡静脉的中心轴向压力值在血液流出皮瓣的瞬间急剧下降,结果特征符合皮瓣血液正常生理循环特点。结论:压力损失模型能够较合理有效地模拟前臂桡侧皮瓣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本研究提出了皮瓣血流机制研究的新方法,为进一步血管吻合口流场变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桡侧皮瓣 桡动脉 桡静脉 计算流体力学 压力损失模型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在口腔癌行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8
12
作者 施佳敏 王悦平 郑莉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口腔癌行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头颈肿瘤科行口腔癌根治术联合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83例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2011年未行...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口腔癌行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头颈肿瘤科行口腔癌根治术联合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83例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2011年未行风险管理的89例同类型患者(对照组)进行皮瓣危象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率及患者配合率的比较。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4例和2例患者发生皮瓣危象,其抢救成功率分别为75.00%和100.00%;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2.13%和98.80%,患者配合率分别为88.76%和92.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皮瓣游离移植术患者皮瓣危象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前臂游离皮瓣移植 风险管理
下载PDF
桡侧双叶前臂皮瓣整复舌癌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登峰 肖进 +3 位作者 方一鸣 朱形好 赖林锋 余耀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桡侧双叶前臂皮瓣修复舌癌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根据17例舌癌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及形态设计双叶前臂皮瓣,分析皮瓣成活情况及术后皮瓣修复效果。结果:17例皮瓣全部成活,成功率100%。...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桡侧双叶前臂皮瓣修复舌癌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根据17例舌癌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及形态设计双叶前臂皮瓣,分析皮瓣成活情况及术后皮瓣修复效果。结果:17例皮瓣全部成活,成功率100%。本组全部病例随访6~24个月,患者吞咽、语言功能及舌外形恢复好。结论:桡侧双叶前臂皮瓣对舌癌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重建,安全可靠,制备简单,是修复舌癌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叶前臂皮瓣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浅静脉及深浅静脉回流对183例前臂皮瓣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石荣华 赵云富 +3 位作者 刘渊 吴洋 黄建涛 陈潇卿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游离桡侧前臂皮瓣进行颌面部缺损修复时,采用浅静脉回流与深、浅静脉回流对于皮瓣危象发生率、皮瓣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991-01—2011-11完成的,183例采用游离桡侧前臂皮瓣(RFFF)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使用游离桡侧前臂皮瓣进行颌面部缺损修复时,采用浅静脉回流与深、浅静脉回流对于皮瓣危象发生率、皮瓣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991-01—2011-11完成的,183例采用游离桡侧前臂皮瓣(RFFF)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皮瓣回流静脉分为2组:深浅静脉回流组(组Ⅰ,85例)、浅静脉回流组(组Ⅱ,98例)。分析肿瘤的部位和类型、皮瓣回流静脉的选择、皮瓣成活情况及皮瓣危象发生情况。结果:组Ⅰ中皮瓣危象的发生率(8/85)与组Ⅱ中皮瓣危象发生率(6/98)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检验,P=0.40)。组Ⅱ中,吻合2条浅静脉和吻合1条浅静脉的病例,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分别为2/27和4/71,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isher检验,P=0.67)。单静脉吻合与双静脉吻合的病例中,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分别为4/71和10/112,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检验,P=0.41)。术后组Ⅰ皮瓣存活率96.47%(82/85),组Ⅱ皮瓣存活率为100%(98/98),2组在存活率上没有显著差异(Fisher检验,P=0.0983),术后皮瓣的总成活率为98.36%(180/183)。结论:浅静脉回流在解剖上及技术上都是可靠的,单纯吻合一条浅静脉不影响皮瓣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侧前臂皮瓣 头静脉 桡静脉 静脉栓塞 皮瓣危象
下载PDF
桡侧副血管蒂前臂外侧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运平 徐达传 许本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991-992,共2页
目的 :为桡侧副血管蒂前臂外侧皮瓣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45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观察了桡侧副动脉的来源、走行及其在肘关节部位的分支、分布和吻合。结果 :桡侧副动脉在距肱骨外上髁 ( 7.7±1.0 )cm处分为掌侧... 目的 :为桡侧副血管蒂前臂外侧皮瓣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45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观察了桡侧副动脉的来源、走行及其在肘关节部位的分支、分布和吻合。结果 :桡侧副动脉在距肱骨外上髁 ( 7.7±1.0 )cm处分为掌侧支和背侧支 ,背侧支在肱骨外上髁上方 ( 1.4± 0 .3 )cm处分为前支和后支 ,前支跨越肘关节到达前臂 ,以 2~ 4个皮支分布于前臂外侧的皮肤 ,其分支点外径为 ( 0 .8± 0 .2 )mm ,前支在桡骨颈平面和桡侧返动脉相吻合的占72 % ,可切取的皮瓣面积约 15cm× 5cm。结论 :以桡侧副动脉为蒂的前臂外侧皮瓣转位可修复肘部、上臂和颈部的软组织缺损 ,亦可吻合血管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和面颈部的软组织缺损 ,还可形成臂外侧下部、前臂外侧大型皮瓣或复合组织瓣 ,修复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侧副动脉 前臂皮瓣 转位 游离移植
下载PDF
颏下岛状皮瓣与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鳞癌术后缺损的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汉前 俞辉明 毛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69-572,共4页
目的:比较颏下岛状皮瓣与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鳞癌术后缺损的结果。方法:2009年5月~2011年8月,69例口腔鳞癌术后缺损采用颏下岛状皮瓣或游离前臂皮瓣修复,比较2种修复方法的皮瓣大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口腔功能恢复及复... 目的:比较颏下岛状皮瓣与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鳞癌术后缺损的结果。方法:2009年5月~2011年8月,69例口腔鳞癌术后缺损采用颏下岛状皮瓣或游离前臂皮瓣修复,比较2种修复方法的皮瓣大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口腔功能恢复及复发情况。结果:69例患者中,采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32例,游离前臂皮瓣修复37例。颏下岛状皮瓣组与游离前臂皮瓣组在平均皮瓣大小(32.78cm2 VS 48.27cm2)、平均手术时间(351min VS 508min)、平均住院日(13.06dVS 17.48d)等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两组患者总的并发症发生相似,但颏下岛状皮瓣组发生颌下区积液的比例较高(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口腔功能恢复及肿瘤复发方面无差异。结论: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可作为口腔鳞癌术后中小型缺损修复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皮瓣 桡侧游离前臂皮瓣 修复 口腔缺损 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前臂游离皮瓣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文宇 后军 +5 位作者 肖锋 方冬冬 李承靖 孙明 胡玉坤 薛浩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30-132,99,共4页
目的探讨前臂游离皮瓣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6月~2017年0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收治11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病例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游离桡侧前臂皮瓣Ⅰ期修复重建口腔较大软组织... 目的探讨前臂游离皮瓣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6月~2017年0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收治11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病例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游离桡侧前臂皮瓣Ⅰ期修复重建口腔较大软组织缺损,总结临床手术经验。结果 11例舌、颊、口底等处缺损成功修复,术后外形恢复满意。术后半年随访,大部分患者皮瓣黏膜化明显,全部患者咀嚼功能基本恢复;部分患者舌及口底鳞癌术后语言功能稍有改变。结论游离桡侧前臂皮瓣移植修复是一种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较大缺损的理想皮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桡侧前臂皮瓣 口腔颌面部肿瘤 显微外科 理想皮瓣
下载PDF
桡静脉吻合方式对前臂皮瓣血液流场影响的计算流体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立群 范秦寅 +3 位作者 张宝亮 张罗莲 张陈平 胡广洪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46-250,共5页
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分析桡静脉吻合方式对前臂皮瓣血液流场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ro/E(Wildfire 4.0)软件,分别建立前臂皮瓣桡静脉与受区3类不同管径静脉的4种吻合方式(Ⅰ型... 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分析桡静脉吻合方式对前臂皮瓣血液流场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ro/E(Wildfire 4.0)软件,分别建立前臂皮瓣桡静脉与受区3类不同管径静脉的4种吻合方式(Ⅰ型:匹配吻合;Ⅱ型:水平残端吻合;Ⅲ型:成角吻合;Ⅳ型:端-侧吻合)的整体三维几何模型。将上述几何模型导入SC/Tetra 8.0软件,进行网格划分与计算。皮瓣设定Porous压损模型,桡动脉入口速度20mm/s,受区静脉出口压力0 Pa。通过获取各血管截面的压力、速度分布信息,研究4种静脉吻合方式皮瓣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特征,重点分析皮瓣回流静脉,尤其是吻合口处血液流场的变化规律。采用SAS 8.0软件包的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Ⅰ型皮瓣循环各截面的平均压力显著高于其他3型(F=40.99,P<0.001);Ⅱ型吻合口出现血液漩涡现象;Ⅲ型、Ⅳ型吻合口血液流线平稳,Ⅳ型桡静脉回流有"支流吸附"现象发生;皮瓣循环的压力损失在血管蒂部桡静脉内最为显著(F=97.00,P<0.001)。结论:Ⅲ、Ⅳ型是较理想的吻合方式。理论上,合理缩短血管蒂长度及选择较粗大伴行桡静脉进行吻合,可有效减少皮瓣的循环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前臂皮瓣 桡静脉 吻合方式
下载PDF
游离前臂桡侧皮瓣重建头颈肿瘤术后缺损 被引量:3
19
作者 苏文玲 赵德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21-1125,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前臂桡侧皮瓣重建头颈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游离前臂桡侧皮瓣修复头颈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70例;其中舌癌43例,颊癌12例,软腭癌5例,外鼻癌4例,下唇癌3例,上唇...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前臂桡侧皮瓣重建头颈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游离前臂桡侧皮瓣修复头颈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70例;其中舌癌43例,颊癌12例,软腭癌5例,外鼻癌4例,下唇癌3例,上唇癌2例,下咽后壁癌1例。组织缺损范围5 cm×4 cm^14 cm×8 cm,病程4~30个月。分析皮瓣修复技术,观察术后皮瓣供区和受区的外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70例患者中仅1例皮瓣因静脉回流障碍发生坏死,其余均成活,皮瓣成活率98.4%。术后随访12~36个月,1例下咽后壁癌术后1年余死于远处转移,2例舌癌死于心脑血管意外。术后供区外观平整,有色差,瘢痕不明显,无功能障碍;受区外形接近正常,吞咽顺畅,言语清晰,修复重建效果满意。结论:游离前臂桡侧皮瓣制作简单,血管解剖恒定,管径粗,蒂长,方便吻合,对供区功能损伤小,厚薄适中,适合修复头颈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和功能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前臂桡侧皮瓣 头颈肿瘤 组织缺损 功能重建
下载PDF
桡侧前臂皮瓣和舌骨下肌肌皮瓣在半舌缺损修复中的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汉伟 杨熙鸿 +3 位作者 郭海鹏 刘木元 陈伟正 林建英 《实用癌症杂志》 2011年第6期603-605,共3页
目的比较桡侧前臂皮瓣(radial forearm flap,RFF)和舌骨下肌肌皮瓣(infrahyoid myocutaneous flap,IHMF)修复半舌缺损的成功率和功能效果,探索和优化半舌缺损修复的技术方法。方法分别采用RFF(n=15)和IHMF(n=12)修复T2(n=22)、T3(n=5)... 目的比较桡侧前臂皮瓣(radial forearm flap,RFF)和舌骨下肌肌皮瓣(infrahyoid myocutaneous flap,IHMF)修复半舌缺损的成功率和功能效果,探索和优化半舌缺损修复的技术方法。方法分别采用RFF(n=15)和IHMF(n=12)修复T2(n=22)、T3(n=5)舌癌术后半舌缺损。对比2组的手术成功率;以语言交流、进食、舌活动功能为参数评价和对比2组病例术后1年的舌功能状况。结果 RFF组15例皮瓣全部存活,无手术并发症发生;IHMF组12例发生单纯皮岛坏死1例,皮岛边缘缺血造成缝合口延迟愈合1例,无其它手术并发症发生。2组病例术后1年语言交流、进食、舌活动功能相近,P值均>0.05。结论 RFF和IHMF修复半舌缺损均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和较低的手术并发症率,术后舌功能良好。对于手术耐受力较差的患者,IHMF在半舌缺损修复中可替代RF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侧前臂皮瓣 舌骨下肌肌皮瓣 舌肿瘤 舌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