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ent advances in multidisciplinary therapy for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and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Yi-Han Zheng En-Hao Zha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2年第31期4299-4309,共11页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and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A)have long been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With changes in the spectrum of the disease caused b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emogr...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and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A)have long been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With changes in the spectrum of the disease caused b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emographic changes,the incidence of EAC and EGJA continues to increase,making them worthy of more attention from clinicians.For a long time,surgery has been the mainstay treatment for EAC and EGJA.With advanced techniques,endoscopic therapy,radiotherapy,chemotherapy,and other treatment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providing additional treatment options for patients with EAC and EGJA.In recent decades,the emergence of multidisciplinary therapy(MDT)has enabled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tumors and made the treatment more flexible and diversified,which is conducive to achieving standardized and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of EAC and EGJA to obtain a better prognosis.This review discusses recent advances in EAC and EGJA treatment in the surgicalcentered MDT mode in recent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disciplinary therapy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Endoscopic resection SURGERY
下载PDF
Surgical management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tumors 被引量:18
2
作者 Burkhard HA von Rahden Hubert J Stein J Rüdiger Siewert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1期6608-6613,共6页
Surgical resection with lymphadenectomy is the mainstay of treatment for all resectabl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tumors, prior to systemic generalization of the disease. This makes accurate pre-treatment staging and c... Surgical resection with lymphadenectomy is the mainstay of treatment for all resectabl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tumors, prior to systemic generalization of the disease. This makes accurate pre-treatment staging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tumors most demanding. A well-established and internationally accepted classification for adenocarcinomas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EG) helps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surgical approach and to make results from different institutions comparable. Distal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s (AEGⅠ) are distinguished from true cardia carcinomas (AEGⅡ) and subcardiac gastric cancers (AEGⅢ). Substantial advancements in this surgical field during the preceding decades have clearly revealed that individualization of the surgical strategy is the key to successfully approaching these entities.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tumors with a tailored surgical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enocarcinoma junction Esophageal cancer resection of the esophagogastric Gastric cancer Surgical
下载PDF
Treatment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carcinoma:An unsolved debate 被引量:10
3
作者 Michele Orditura Gennaro Galizia +2 位作者 Eva Lieto Ferdinando De Vita Fortunato Ciardiell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15期4427-4431,共5页
The incidence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denocarcinoma(AEG) is increasing worldwide. Barrett's esophagus(BE) associated with dysplasia is the main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ncer. Currently, screening ... The incidence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denocarcinoma(AEG) is increasing worldwide. Barrett's esophagus(BE) associated with dysplasia is the main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ncer. Currently, screening programs to individuate and eradicate BE represent the best way to reduce AEG cancer. Several endoscopic approaches are here discussed. Surgical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AEG cancer are now fairly standardized, and multidisciplinary strategies u s i n g c h e m o t h e ra py o r c h e m o ra d i o t h e ra py m ay improve the outcome of these patients. Here we briefly discuss the keypoints, main topics, and critical issues, according to accumulating evidence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our own exper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s ESOPHAGUS esophagogastricjunction adenocarcinoma Endoscopic resection Surgery Chemotherapy CHEMORADIOTHERAPY
下载PDF
围术期应用华蟾素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行纳米碳淋巴结示踪根治术预后及HKDC1、ANXA13蛋白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金明娣 黎玉仙 +1 位作者 来红 贺爱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43-547,共5页
目的:围术期应用华蟾素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行纳米碳淋巴结示踪根治术预后及HKDC1、ANXA1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和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食管胃结合部根治术治疗的80例患者,... 目的:围术期应用华蟾素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行纳米碳淋巴结示踪根治术预后及HKDC1、ANXA1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和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食管胃结合部根治术治疗的80例患者,依据治疗手段的不同分为纳米组和蟾蜍素组,每组40例。纳米组患者给予切除术+纳米碳示踪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蟾蜍素组围术期应用华蟾素注射液结合切除术+纳米碳示踪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检出数、肿瘤标志物水平、凝血功能、术后病理分期及HKDC1、ANXA1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蟾蜍素组患者总淋巴结数、靶区淋巴数、周围淋巴数均低于纳米组(P<0.05)。蟾蜍素组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低于纳米组(P<0.05)。蟾蜍素组凝血功能优于纳米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3均升高,circAGFG1降低,且蟾蜍素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术后T分期方面,蟾蜍素组pT0~2期18例,pT3~4期22例;纳米组pT0~2期1例,pT3~4期39例,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χ^(2)=19.948,P<0.001),术后N分期无明显差异(P>0.05);蟾蜍素组和纳米组的HKDC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5%(19/40)、70.0%(28/40),蟾蜍素组低于纳米组(χ^(2)=4.718,P=0.040);两组ANXA13的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华蟾素可在不影响其他各项手术指标的情况下有效提高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给予纳米碳淋巴结示踪技术联合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数,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和HKDC1蛋白阳性表达率,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分期作用明显,可提高手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胃癌切除 纳米碳示踪 淋巴结清扫 手术质量
下载PDF
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外科治疗
5
作者 王伟 林泽宇 +5 位作者 罗立杰 张子敬 杨海淦 于洋 叶歆睿 杨婷婷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外科手术是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该部位的肿瘤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及生物学特征,导致其淋巴转移途径、肿瘤浸润范围等较复杂,为其手术方式、切除范围及消化道重建等带来挑战与争议。本文将围绕以上几点,基于现... 外科手术是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该部位的肿瘤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及生物学特征,导致其淋巴转移途径、肿瘤浸润范围等较复杂,为其手术方式、切除范围及消化道重建等带来挑战与争议。本文将围绕以上几点,基于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及前期研究结果,探讨目前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SiewertⅡ型 淋巴结清扫 食管切除长度 消化道重建
下载PDF
进展期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新辅助治疗联合机器人胃癌根治术15例报告
6
作者 罗子俨 李政焰 +6 位作者 杨永璞 陈远丰 宫厚华 杨龙燕 钱锋 余佩武 石彦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新辅助治疗联合机器人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1月为15例进展期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行新辅助治疗联合机器人胃癌根治术... 目的:初步探讨新辅助治疗联合机器人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1月为15例进展期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行新辅助治疗联合机器人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2~5个周期,治疗结束至手术间隔4(2,5)周。新辅助治疗后患者肿瘤缓解率73.3%,手术时间305(280,367)min,术中出血量200(110,300)mL,切口长度6(5,7)cm,淋巴结清扫总数(32.8±14.5)枚,肛门排气时间3(3,4)d,术后住院11(9,12)d。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其中Clavien-DindoⅢ级1例。结论:进展期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可达到较好的肿瘤降期效果,联合行机器人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新辅助化疗 胃癌根治术 机器人手术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围手术期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伟 李守淼 +3 位作者 龚艳鑫 李保中 张志忠 刘志强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9年第5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J)患者术后外周血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在T淋巴细胞中表达的变化,了解根治性手术创伤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02例进展期食管胃交界部腺癌行开腹根治性R0切除... 目的探讨进展期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J)患者术后外周血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在T淋巴细胞中表达的变化,了解根治性手术创伤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02例进展期食管胃交界部腺癌行开腹根治性R0切除+D2淋巴结清除术。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及PD-1、LAG-3在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术前CD3^+和CD3^+CD4^+T淋巴细胞显著降低(P<0.05),PD-1和LAG-3在CD4^+、CD8^+T细胞的比例均显著增高(P<0.05)。CD4^+PD-1^+T细胞的比例在术后显著增加:术后第1天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下降,但在术后第7天的比例仍显著高于术前。CD8^+PD-1^+T细胞的比例则在术后逐渐增加,到术后7天达高峰。术后CD4^+LAG-3^+T细胞在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呈逐渐升高趋势,但仅术后7天显著高于术前(t=2.199, P=0.029)。术后CD8^+LAG-3^+T细胞在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中的比例略有变化,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手术创伤可能是通过各种细胞因子导致CD4^+PD-1^+T细胞比例改变,进而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抑制细胞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交界部肿瘤 根治术 围手术期 细胞免疫
下载PDF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概念与对策 被引量:9
8
作者 尚晓滨(综述) 于振涛(审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39-344,共6页
与胃癌和食管癌的发生率逐年下降相比较,胃食管交界部腺癌的发生率显著上升。然而现有文献中关于其病因、分类和治疗仍然不一致。因为没有明确的分类和分期,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仍存在争议。因此对于胃食管交界部腺癌来说,准确的定义和... 与胃癌和食管癌的发生率逐年下降相比较,胃食管交界部腺癌的发生率显著上升。然而现有文献中关于其病因、分类和治疗仍然不一致。因为没有明确的分类和分期,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仍存在争议。因此对于胃食管交界部腺癌来说,准确的定义和分类成为讨论恰当手术方式的前提。本文对胃食管交界部腺癌的有关概念及治疗进展作了详尽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 手术 多学科治疗
下载PDF
早期贲门癌内镜下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月明 王瑞刚 王贵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5期23-28,共6页
贲门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由于贲门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超过90%的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而中晚期贲门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20%。再者,贲门活检取材困难,早期检出率很低,影响了患者接受根治性治疗的可能性和治... 贲门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由于贲门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超过90%的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而中晚期贲门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20%。再者,贲门活检取材困难,早期检出率很低,影响了患者接受根治性治疗的可能性和治疗效果。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和内镜诊断水平的进步,特别是色素内镜、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等技术的发展,使早期贲门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率逐渐提高。而且,大部分早期贲门癌在内镜下即可获得根治性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90%。目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已被证实是治疗早期贲门癌安全、有效的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本文就早期贲门癌的内镜下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应用及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下载PDF
138例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病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云 张振 李振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2期131-133,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138例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肿瘤不同Siewert分型和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洛阳市中心医院2000年-2006年食管胃结合部肿瘤138例手术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方式,将... 目的:通过分析138例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肿瘤不同Siewert分型和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洛阳市中心医院2000年-2006年食管胃结合部肿瘤138例手术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方式,将138例病例参照Siewert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分析不同Siewert分型和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38例中AEGⅠ型10例,AEGⅡ型20例,AEGⅢ型108例,三种类型AEG预后存在明显差别,不同手术方式的5年生存率明显不同,脾切除的患者生存时间无明显改善,并发症增加。结论:三种类型的AEG预后不同,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其5年生存率亦不同,根据AEG分型选择适当手术方式可以改善预后;脾脏切除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保留脾脏的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但要确保做到肿瘤的根治切除和严格的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 根治术 远端食管部癌 真贲门部癌 贲门下癌
下载PDF
60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奕军 杨勇 +1 位作者 周勇杰 樊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1572-1574,共3页
目的比较伴有食管下端癌和贲门癌在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病理特点和预后的异同,探讨影响生存的因素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胸外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例资料。对比两... 目的比较伴有食管下端癌和贲门癌在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病理特点和预后的异同,探讨影响生存的因素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胸外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例资料。对比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确诊时间、症状、肿瘤Borrmann分型、术前肿瘤标记物、有无远处转移、手术方式、消化道重建方式、手术根治度、术后病理资料、生存率等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食管下端癌出现吞咽困难者多于贲门癌(P=0.02),淋巴结清扫范围贲门癌大于食管下端癌(P=0.045),手术根治度-贲门癌高于食管下端癌(P=0.008),肿瘤最大径-贲门癌小于食管下端癌(P=0.008),肿瘤浸润层次-贲门癌超过食管下端癌(P=0.043),c-erbB-2的表达-食管下端癌多于贲门癌(P=0.019)。影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人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病理分期、AEG分型和手术根治度,三者强度依次递减。结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在症状、免疫组化、肿瘤大小、浸润层次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据此选择相应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有利于提高手术根治度。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分型、手术根治度和术后病理分期是影响病人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AEG分型 淋巴结转移 手术根治度 分期 生存率
下载PDF
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对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汉琪 姜耕 唐羿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6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对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10月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层区组随机法将其... 目的:探讨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对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10月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层区组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进行空肠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对照组进行食管残端单通道吻合。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以及各时间段体重、营养指标、胃肠消化功能,统计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首次通气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重复测量分析,两组单次进食量、胃泌素、胃蛋白酶原Ⅰ/Ⅱ的主体内效应、主体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个月,单次进食量有所降低,但术后4、6个月均有所回升,术后2、4、6个月,两组胃泌素较术前均有所升高,胃蛋白酶原Ⅰ/Ⅱ均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单次进食量、胃泌素均高于对照组,胃蛋白酶原Ⅰ/Ⅱ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重复测量分析,两组体重的主体内效应、主体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个月,体重均有所降低,但术后4、6个月体重均有所回升(P<0.05);而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体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切除术患者开展空肠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能更好改善术后营养状况,且不影响残胃分泌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重建 Siewert型 食管胃结合部 腺癌切除术 预后
下载PDF
全腹腔镜下经腹经膈肌胸腹联合治疗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红美 邹贵军 +1 位作者 金慧玉 张朝军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9年第7期485-488,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经腹经膈肌胸腹联合治疗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收治的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全腹腔镜下经腹经膈肌胸腹联合途径行全胃切除+π型食管空...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经腹经膈肌胸腹联合治疗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收治的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全腹腔镜下经腹经膈肌胸腹联合途径行全胃切除+π型食管空肠侧侧吻合术,观察淋巴结清扫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第110组淋巴结数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随防情况等。结果:淋巴结清扫时间平均(105.91±2.92)min,消化道重建时间(70.00±3.13)min,术中失血量平均(80±20)mL,术后平均住院(9±2)d,淋巴结清扫总数(35.5±5.5)枚/例,第110组淋巴结数量(3.5±1.5)枚/例,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出现吻合口漏2例,经保守治疗后出院。术后病理均示切缘无肿瘤残留。术后随访≥6个月,无吻合口出血、狭窄、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在全腹腔镜下经腹经膈肌胸腹联合行胃癌根治术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检查
下载PDF
Ⅳ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瘤患者姑息性手术的临床意义:基于SEER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
14
作者 代璐 金霄 刘政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1期1124-1127,1131,共5页
目的探讨姑息性手术对Ⅳ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瘤(AEG)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SEER*Stat软件收集2004—2015年病理诊断为Ⅳ期SiewertⅡ型AEG的病例4337例,其中手术组患者341例,非手术组患者3996例。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平衡... 目的探讨姑息性手术对Ⅳ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瘤(AEG)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SEER*Stat软件收集2004—2015年病理诊断为Ⅳ期SiewertⅡ型AEG的病例4337例,其中手术组患者341例,非手术组患者3996例。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平衡组间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Kaplan-Meier分析研究患者的预后特点。结果Cox单因素分析发现,手术、年龄、放疗、化疗、肿瘤T分期以及分化程度均可能是影响Ⅳ期SiewertⅡ型AEG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化疗、分化程度Ⅲ~Ⅳ级、T4期、高龄均是患者的总生存(OS)和肿瘤特异性生存(CSS)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提示,手术组患者OS与CSS均优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姑息性手术可以改善Ⅳ期SiewertⅡ型AEG患者OS及CSS,推荐晚期患者采取姑息性手术联合全身化疗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瘤 姑息性手术 肿瘤转移 预后 SEER数据库
下载PDF
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15
作者 赵海远 赵军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357-360,364,共5页
目的分析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接受食管胃交界处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346例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进行... 目的分析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接受食管胃交界处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346例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其危险因素,分析有无并发症人群临床状况的区别。结果 346例患者中78例(22.54%)发生了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术前合并症、术前行辅助化疗、胃切除术方式、术后脉管癌栓形成、T分期、淋巴结转移数、Bormann分型、Siewert分型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ormann分型、术前合并症、近端胃切除术、术前行辅助化疗、T分期、年龄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年龄,术前合并症,术前行辅助化疗,近端胃切除术,T2、T3、T4分期及Bormann Ⅲ型均可能引起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性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术前内镜下钛夹定位联合术中内镜和冰冻病理检查用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腹腔镜手术切缘判定价值研究
16
作者 杨瑞 宋东阳 +9 位作者 崔鹏 魏伟 宗亮 乔鋆 王楠 王博 徐泽坤 齐韶铭 胡文庆 刘晖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5-1158,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内镜下钛夹定位联合术中内镜检查及术中切缘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长治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33例AEG病人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术前内镜下钛夹定位联合术中内镜检查及术中切缘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长治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33例AEG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手术切缘判定均采取术前钛夹定位联合术中内镜检查及切缘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的策略。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胃镜定位时间、切缘阳性率、并发症、住院时间、非计划二次手术率和病死率。结果术中胃镜定位时间为(4.2±1.3)min,前6例平均定位时间为7.4 min。首次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中,4例(3.0%)病人切缘阳性,第2次病理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术中未出现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术后有4例(3.0%)病人出现声音嘶哑和咽喉疼痛,其中1例伴左侧环杓关节半脱位,经治疗后均缓解。12例病人发生Clavien-Dindo分级≥Ⅲ级并发症,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0%,均通过保守治疗痊愈,无需二次手术,且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住院时间为(12.0±4.7)d。结论对于腹腔镜AEG手术,术前内镜下钛夹定位联合术中内镜及切缘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的组合策略有助于实现肿瘤精准切除和切缘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腹腔镜 切缘定位 术中内镜 钛夹定位
原文传递
肝左外叶翻转法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10例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颜上程 陈任维 +6 位作者 彭巍 程明 任睿 盛梦超 刘天华 陈强 吴永友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肝左外叶翻转法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9—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连续10例胃癌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 目的 探讨肝左外叶翻转法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9—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连续10例胃癌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病例的临床资料,术中均采用肝左外叶翻转法显露术野。术后观察近期疗效。结果 10例病人术中均成功完成肝左外叶翻转,操作时间为(13.7±3.5)min。所有病人均无需进行肝脏重新牵引或更改牵引方法,未发生肝脏遮挡食管裂孔,无需操作钳辅助暴露。所有病人术中未发生肝脏出血、肝静脉损伤、肝淤血等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为10.5(10~14)d,术后30 d内均未发生消化系统相关Clavien-Dindo分级≥Ⅱ级的并发症,仅2例病人出现胸腔积液。部分病人术后第1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第3天开始明显下降,术后第7天均下降至术前正常水平。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使用肝左外叶翻转法显露术野,效果满意,在方便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创伤、保护肝脏、降低手术费用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牵引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手术并发症
原文传递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争议、共识及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建昆 陈小龙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153-1158,共6页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胃肠外科及胸外科越来越重视其外科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定义、分型、手术入路、淋巴结清扫、消化道重建、新辅助治疗等外科治疗领域的核心...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胃肠外科及胸外科越来越重视其外科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定义、分型、手术入路、淋巴结清扫、消化道重建、新辅助治疗等外科治疗领域的核心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推荐意见,但针对这些问题仍有一些争议。笔者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相关共识、争议问题及近年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外科治疗 切除 淋巴结清扫 消化道重建 新辅助治疗
原文传递
纳米碳淋巴结示踪技术在术前行放化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沈 李子禹 +8 位作者 李双喜 张连海 陕飞 贾永宁 薛侃 苗儒林 李浙民 闫超 季加孚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80-784,共5页
目的探讨纳米碳淋巴结示踪技术在术前行放化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56例行术前放化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2例,女4例... 目的探讨纳米碳淋巴结示踪技术在术前行放化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56例行术前放化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2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62岁,年龄范围为22~76岁。56例患者中,17例行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应用纳米碳标记示踪淋巴结,设为观察组;39例仅行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治疗情况。(2)淋巴结检出情况。(3)围术期并发症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1)治疗情况:两组患者术前成功行调强放疗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放化疗后均成功施行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术中消化道重建均采用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17±58)min、(112±60)mL,对照组分别为(235±65)min、(119±77)mL,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17,0.341,P>0.05)。(2)淋巴结检出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均总淋巴结检出数目分别为(32±10)枚和(22±7)枚;人均靶区淋巴结数目分别为(21±8)枚和(16±5)枚;人均靶区周围淋巴结数目分别为(7±4)枚和(5±3)枚;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38,2.881,2.40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中位总阳性淋巴结检出数目分别为0枚(0~2枚)和0枚(0~7枚);中位阳性靶区淋巴结数目分别为0枚(0~2枚)枚和0枚(0~3枚);中位阳性靶区周围淋巴结数目分别为0枚(0~0枚)和0枚(0~1枚);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305,1.101,0.660,P>0.05)。(3)围术期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分别有6例和18例发生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0,P>0.05),手术相关并发症经过药物治疗和局部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未进行二次手术。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未见与注射纳米碳相关的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4)随访情况: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6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2个月。观察组14例患者发生肿瘤复发及转移,对照组6例患者发生肿瘤复发及转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05)。结论纳米碳淋巴结示踪技术应用于术前行放化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中,可提高淋巴结检出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术前放化疗 纳米碳 淋巴结分检 D2胃癌根治术
原文传递
改良Overlap法食管空肠吻合在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20
作者 薛佩 臧潞 +7 位作者 马君俊 洪希周 董峰 何子锐 张弢 冯波 胡伟国 郑民华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9-604,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Overlap法食管空肠吻合在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32例采用改良Overlap法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目的:探讨改良Overlap法食管空肠吻合在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32例采用改良Overlap法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吻合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Overlap法改良要点:行消化道重建时主刀医师站位于患者右侧,悬吊左半肝,离断食管前顺时针旋转,调整食管开孔位置,预制作空肠襻,采用45.0 mm直线切割吻合器和倒刺线关闭共同开口。术后肿瘤病理学分期为ⅠA期患者予随访监测,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予XELOX方案化疗;ⅠB、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予口服S-1单药。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辅助治疗、远期并发症及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范围)表示。结果:(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吻合采用改良Overlap法。3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27±19)min,食管空肠吻合时间为(22±7)min,术中出血量为(69±11)mL,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2.1± 0.5)d,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3.4±0.4)d,术后首次进食半流质食物时间为(4.9±0.6)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7.5±1.7)d。32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相关并发症,仅1例患者于术后5 d发生十二指肠残端漏,经持续三腔冲洗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2例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为 (32±4)枚;肿瘤TNM分期:ⅠA期1例,ⅠB期5例,ⅡA期7例,ⅡB期11例,ⅢA期6例,ⅢB期1例, ⅢC期1例。32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8.1±2.1)d。(2)随访和生存情况:32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3-3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随访期间,除1例ⅠA期患者外,其余31例患者行术后辅助治疗;患者均可进食普通软性食物,无明显进食哽噎感和胸骨后烧灼感等症状,术后半年复查胃镜结果示吻合口通畅。1例患者因上颌窦恶性肿瘤于术后9个月死亡,1例于术后20个月复查时发现肿瘤肝转移,带瘤生存,其余患者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改良Overlap法应用于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吻合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上部癌 食管胃结合部癌 根治术 全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食管空肠吻合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