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hort-Term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Right-Sided Colon Cancer with Two Different Surgeon Positions and Trocar Placements 被引量:1
1
作者 Ziling Zheng Maocai Tang +2 位作者 Shouru Zhang Hao Sun Jingkun Shang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22年第3期105-116,共12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hort-term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right-sided colon cancer with two different surgeon positions and trocar placements. Methods: The data of 78 patients who underwen...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hort-term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right-sided colon cancer with two different surgeon positions and trocar placements. Methods: The data of 7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right-sided colon cancer between January 2018 and August 2019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 The surgical method was selected by the patien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surgeons’ positioning habits and trocar placements. The group with the lead surgeon standing between the patient’s legs had 35 patients, and the group with the lead surgeon standing at the left side of the patient had 43 patients.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anal gas evacuation time, postoperative urinary catheter indwelling tim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C-reactive protein (CRP) level on the first day after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data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ll patients underwent the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right-sided colon cancer, none converting to laparotom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i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57.6 ± 21.3 ml vs 60.2 ± 35.3 ml), postoperative anal gas evacuation time (3.5 ± 1.1 d vs 3.8 ± 1.3 d), postoperative urinary catheter indwelling time (2.6 ± 1.3 d vs 2.4 ± 1.2 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7.1 ± 1.8 d vs 7.5 ± 2.1 d), or CRP level on the first day after surgery (54.7 ± 9.6 mg/L vs 53.9 ± 8.2 mg/L) was detect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operation time was shorter in the group with the lead surgeon standing between the patient’s legs (185.2 ± 25.6 min vs 196.2 ±19.7 min) (P < 0.05). The two group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in the tumour length (4.2 ± 1.3 cm vs 3.9 ± 1.5 cm), number of dissected lymph nodes (27.5 ± 11.6 vs 25.1 ± 15.4), pathological type, or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tumour-node-metastasis stage (P > 0.05). No patients died or had anastomotic fistula during their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did not diffe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9% (8/35) vs 23.3% (10/42);P > 0.05). Conclusion: Under the principle of radical resection, the surgeon should adopt the most suitable standing position and trocar placement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 If the surgeon stands between the patient’s legs, this might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promote a smoother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right-Sided colon cancer Surgeon Positions Trocar Placements
下载PDF
全腹腔镜下肠吻合与辅助切口肠吻合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2
作者 刘海滨 张国超 +2 位作者 周雷 宋新 杨华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420-424,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全腹腔镜下肠吻合与辅助切口肠吻合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拟手术治疗的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观察组(全腹腔镜下肠吻合)与对照组(... 目的:对比分析全腹腔镜下肠吻合与辅助切口肠吻合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拟手术治疗的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观察组(全腹腔镜下肠吻合)与对照组(辅助切口肠吻合)。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纳入152例患者,其中观察组74例,对照组78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手术切口、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下床行走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辅助切口肠吻合术相比,全腹腔镜肠吻合的临床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检查 肠吻合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头侧-中央混合入路的可行性分析
3
作者 王培民 张斌 曾庆午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510-3513,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头侧-中央混合入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9年2月至2023年1月择期接受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80例,按照入路方式分为中央入路组(CW组)及头侧-中央混合入路组(HCMW...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头侧-中央混合入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9年2月至2023年1月择期接受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80例,按照入路方式分为中央入路组(CW组)及头侧-中央混合入路组(HCMW组),其中CW组85例,HCMW组95例。对比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根治术完成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中转开腹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W组手术时间短于CW组,术时出血量少于CW组,输血率低于CW组(P<0.05)。两组术后情况、根治术质量、手术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头侧-中央混合入路具有可行性,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基础上不增加并发症风险,并且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时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头侧-中央混合入路 中央入路
下载PDF
腹腔镜经肠系膜上动脉优先入路与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4
作者 姜根炳 毛晓俊 冷剑飞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肠系膜上动脉优先入路和中间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和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丹阳市人民医院于2018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60例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路径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中间入路(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肠系膜上动脉优先入路和中间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和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丹阳市人民医院于2018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60例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路径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中间入路(对照组)和肠系膜上动脉优先入路(研究组),各30例。对比两组术中、术后临床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炎症因子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和术后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癌胚抗原、癌抗原-125、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结论肠系膜上动脉优先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能改善临床指标、抑制肿瘤标志物,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增加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肠系膜上动脉优先入路 中间入路 安全性
下载PDF
国产图迈■内窥镜手术机器人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杨国渊 彭一耘 +3 位作者 马雕龙 狐鸣 杨婧 马云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283-128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图迈■内窥镜手术机器人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一病区于2022年04月至06月收治的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57岁,范围37~68岁;患者均... 目的:初步探讨图迈■内窥镜手术机器人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一病区于2022年04月至06月收治的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57岁,范围37~68岁;患者均行图迈■内窥镜手术机器人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即右半结肠D3+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04.16 min,术中出血量108.31 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3.16 d,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16 d,术后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5 d,腹腔引流管引流时间8 d,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3.33枚,术后住院时间9.5 d;术中、术后均无器械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6例患者均行全身静脉化疗,方案为FOLFOX,疗程为6~8个周期;1年总体生存率为100%。结论:图迈■内窥镜手术机器人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临床疗效良好;该机器人系统有望成为国内辅助根治结肠癌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迈■内窥镜手术机器人 结肠癌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下载PDF
头侧入路与中间入路在改良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6
作者 田红刚 赵冲 郝婷婷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82-85,共4页
目的比较头侧入路与中间入路在改良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行改良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采用头侧入... 目的比较头侧入路与中间入路在改良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行改良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采用头侧入路,B组采用中间入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中央淋巴结清扫时间、总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失血量少于B组,血管损伤发生率低于B组(P<0.05)。术后1 d,两组的醛固酮(ALD)、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明显升高,但A组低于B组(P<0.05)。术后7 d,两组的Polo样激酶1(PLk1)、胸苷激酶1(TK1)、Livin水平均降低,且A组低于B组(P<0.05)。结论头侧入路与中间入路在改良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头侧入路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降低血管损伤发生率,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也能下调癌活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侧入路 中间入路 腹腔镜 右半结肠癌 D3根治术
下载PDF
结肠癌术后孤立性脾转移1例报告
7
作者 张铭 金爱花 李钢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6期191-194,共4页
结直肠癌的孤立脾转移是罕见的病例,肝脏为结肠癌最常出现的远处转移部位,约半数患者有术前或术后的肝脏转移,临床上对结肠癌肝脏转移的报道较多,孤立性脾转移主要发生在肺部及妇科肿瘤,在结肠癌中少见,临床上缺乏对其诊断及治疗的具体... 结直肠癌的孤立脾转移是罕见的病例,肝脏为结肠癌最常出现的远处转移部位,约半数患者有术前或术后的肝脏转移,临床上对结肠癌肝脏转移的报道较多,孤立性脾转移主要发生在肺部及妇科肿瘤,在结肠癌中少见,临床上缺乏对其诊断及治疗的具体报道。若对其缺乏深刻认识,极易出现漏诊及误诊,延误救治时机。回顾性分析1例就诊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的结肠癌术后孤立性脾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根治性治疗 脾转移 临床诊治
下载PDF
经尾侧联合中线入路应用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效果
8
作者 高桂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5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经尾侧联合中线入路应用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3月邵武市立医院收治的82例拟使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 目的:探讨经尾侧联合中线入路应用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3月邵武市立医院收治的82例拟使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观察组使用经尾侧联合中线手术入路,对照组使用常规中线手术入路,两组术后均观察1周。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及术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CEA、CA199水平均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尾侧联合中线入路应用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加快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与中线入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 根治术 手术入路
下载PDF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对结肠癌患者胃肠功能、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陈传奇 韩冬 +1 位作者 赵志浩 倪怀亮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期218-220,224,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对结肠癌患者胃肠功能、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07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2),研究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对结肠癌患者胃肠功能、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07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2),研究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复发转移情况、生存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1、3、5年复发转移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 结肠癌 胃肠功能 复发转移 生存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优先入路与传统侧方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建川 刘佩杰 老布阿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298-1302,共5页
目的比较肠系膜上动脉优先入路(SMA)与传统侧方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收治的右半结肠癌患者100例,依据腹腔镜根治术入路不同分为SMA优先入路组和传统侧方... 目的比较肠系膜上动脉优先入路(SMA)与传统侧方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收治的右半结肠癌患者100例,依据腹腔镜根治术入路不同分为SMA优先入路组和传统侧方入路组两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淋巴结清扫个数、腹腔引流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临床分期、肿瘤相关指标[癌胚抗原(CEA)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炎症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计数(WBC)]、生活质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SMA优先入路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个数为(26.34±4.14)个,明显高于多于传统侧方入路组[(18.58±3.14)个],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量分别为(65.58±15.25)、(718.58±51.51)mL,均明显少于传统侧方入路组[(99.67±11.50)、(1056.25±53.6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Ⅰ期比率均明显高于手术前,Ⅱ期、Ⅲ期比率均明显低于手术前,SMA优先入路组患者的Ⅰ期比率为74.00%,明显高于传统侧方入路组(56.00%),Ⅱ期、Ⅲ期比率为20.00%、6.00%,均明显低于传统侧方入路组(24.00%、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CEA、TSGF水平均明显低于手术前,CRP、IL-6水平、WBC、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手术前,SMA优先入路组患者的CEA、TSGF、CRP、IL-6水平、WBC分别为(10.02±1.27)μg/L、(72.16±1.60)U/mL、(20.45±4.53)mg/L、(23.54±4.70)μg/L、(8.78±1.32)×10^(9)/L,均明显低于传统侧方入路组[(13.20±1.38)μg/L、(75.22±1.67)U/mL、(24.86±4.54)mg/L、(29.02±4.70)μg/L、(9.56±1.31)×10^(9)/L],SF-36评分为(75.26±9.35)分,高于明显传统侧方入路组[(60.12±9.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优先入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传统侧方入路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系膜上动脉优先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明显高于传统侧方入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结肠癌 腹腔镜根治术 肠系膜上动脉优先入路 传统侧方入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保留自主神经的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
11
作者 邹俊 丁群华 +2 位作者 林超 饶华民 何崇武 《右江医学》 2023年第8期693-696,共4页
目的观察保留自主神经的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结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术中进行... 目的观察保留自主神经的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结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术中进行神经部分切除,而实验组进行保留自主神经的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或0.01),实验组的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正常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留自主神经的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是可行的,可有效清扫淋巴结,预防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保留自主神经 胃肠功能
下载PDF
3D-MSCT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伟兴 李顾楠 肖铁臣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3,共5页
本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3D-MSCT)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收集右半结肠癌患者100例,其中术前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患者61例(观察组),行常规CT检查患者39例(对照组),分析两组术前T分期、N分期情况。观察组和对照... 本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3D-MSCT)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收集右半结肠癌患者100例,其中术前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患者61例(观察组),行常规CT检查患者39例(对照组),分析两组术前T分期、N分期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T分期与病理分期Kappa值分别为0.821和0.758(P<0.05),术前N分期与病理分期Kappa值分别为0.825和0.81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T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8.52%和84.62%,术前N分期准确率分别为90.16%和8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和血管损伤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有助于为手术提供全面的信息,避免血管意外损伤,对患者机体应激、胃肠功能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经尾侧联合中线入路与中线入路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丁辉斌 周红飞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9期869-872,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采用经尾侧联合中线入路与中线入路的效果对比。方法2016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右半结肠癌病人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两组均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对照组采用... 目的研究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采用经尾侧联合中线入路与中线入路的效果对比。方法2016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右半结肠癌病人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两组均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对照组采用中线入路,观察组采用经尾侧联合中线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分析术前、术后2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统计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31.58±8.96)分钟、首次排气时间(2.81±0.42)天、首次排便时间(3.42±0.55)天均短于对照组[(142.15±9.51)分钟、(3.54±0.48)天、(3.99±0.61)天](P<0.05);术后2周两组CEA、CA125均降低,且观察组CEA(9.25±1.12)ng/ml、CA125(28.26±2.57)U/ml低于对照组[(15.87±1.56)ng/ml、(35.98±3.13)U/ml](P<0.05);术后2周两组GAS、MTL均降低,但观察组GAS(105.26±9.15)μmol/L、MTL(253.21±14.58)ng/L高于对照组[(100.47±8.24)μmol/L、(244.69±13.25)ng/L](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中线入路相比,经尾侧联合中线入路应用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能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恢复,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胃肠功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 经尾侧联合中线入路 中线入路 手术指标 术后恢复指标 肿瘤标志物 胃肠激素 并发症
下载PDF
倒刺线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永威 马思岳 鲁朝敏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探讨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消化道重建时使用倒刺线关闭共同开口及加固吻合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省肿瘤医院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消化道重建方法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消化道重建时使用倒刺线关闭共同开口及加固吻合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省肿瘤医院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消化道重建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术中使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关闭共同开口,吻合口不加固;观察组患者术中使用倒刺线关闭共同开口及加固吻合口。比较2组患者消化道重建时间、使用钉仓的数量、术中出血量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2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前后24 h血红蛋白(Hb)差值;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消化道重建时间长于对照组,使用钉仓数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24 h Hb差值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3/42)和12.5%(5/40),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9,P>0.05)。结论使用倒刺线关闭共同开口及加固吻合口是一种安全、可行且止血效果较好的消化道重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刺线 消化道重建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全腹腔镜吻合 吻合口出血
下载PDF
幽门下淋巴结清扫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朱融慧 周兴舰 +2 位作者 宋俊 郭朝阳 秦章禄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8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下淋巴结清扫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为非横结肠近肝曲的右半结肠癌... 目的探讨幽门下淋巴结清扫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为非横结肠近肝曲的右半结肠癌患者,观察组为横结肠近肝曲的右半结肠癌患者,两组均采用幽门下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肿瘤标志物、淋巴结阳性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央淋巴结清扫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及幽门下区淋巴结数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肠癌特异性抗原2(CCSA-2)及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淋巴结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幽门下淋巴结清扫用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手术创伤较小,能改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淋巴结阳性率,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下淋巴结清扫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手术创伤 肿瘤标志物 围手术期指标
下载PDF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三种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2
16
作者 万里亮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7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采用尾侧联合中间入路、中间入路及完全头侧入路3种手术入路方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择期实施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采用尾侧联合中间入路、中间入路及完全头侧入路3种手术入路方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择期实施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实施分组,尾侧联合中间入路患者纳入A组,中间入路患者纳入B组,完全头侧入路患者纳入C组,各28例。比较三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炎症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术中失血量及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手术时间短于C组,且A组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疼痛起始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首次排气时间短于C组,且A组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三组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采用尾侧联合中间入路、中间入路及完全头侧入路3种手术入路方式在安全性、短期疗效方面差异不明显,其中尾侧联合中间入路方式术中操作时间明显缩短,操作方法易于掌握,尤其适合开展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验较少的低年资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完全头侧入路 中间入路 并发症
下载PDF
体外机械性侧侧吻合与端侧吻合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甜甜 肖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5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机械性侧侧吻合与端侧吻合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端侧吻合)和研究组(50... 目的探讨体外机械性侧侧吻合与端侧吻合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端侧吻合)和研究组(50例,侧侧吻合)。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的CD3^(+)、CD4^(+)、CD4^(+)/CD8^(+)低于术前,CD8^(+)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端侧吻合方式,采取侧侧吻合方式更有助于促进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侧吻合 端侧吻合 腹腔镜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下载PDF
单孔+1孔腹腔镜手术(SILS+1)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方园 王洋啸龙 《中外医疗》 2023年第7期73-77,共5页
目的 分析右半结肠癌患者应用单孔+1孔(single-port plus one-port,SILS+1)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治疗的64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法将其分成对照组... 目的 分析右半结肠癌患者应用单孔+1孔(single-port plus one-port,SILS+1)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治疗的64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传统五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SILS+1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炎性指标、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为6.25%,与对照组的12.5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3,P>0.05)。研究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81±1.01)cm、(78.13±12.43)mL、(29.01±7.34)h、(45.63±11.01)h、(8.53±1.27)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48、3.516、9.674、4.099、7.632,P<0.05)。治疗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20、4.206、7.360,P<0.05)。结论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使用SILS+1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患者炎性反应,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1孔腹腔镜 五孔腹腔镜 右半结肠癌 根治术 炎性反应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下不同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2
19
作者 丁闯 陈焰 +1 位作者 朱信强 孔令永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9期687-690,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2种不同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41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腹腔镜下不同的手术入路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将其分为尾侧背侧入路组(23例)和经典中间入路组(18例)...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2种不同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41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腹腔镜下不同的手术入路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将其分为尾侧背侧入路组(23例)和经典中间入路组(18例)。比较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个数、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别。结果尾侧背侧入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上优于经典中间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采用尾侧背侧入路操作简单,层次清晰,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尾侧背侧入路 尾侧腹侧入路
下载PDF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7
20
作者 韩伟峰 费伯健 +2 位作者 曹华祥 蒋晖 高其忠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 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胃肠肿瘤外科完整结肠系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患者4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开腹手术20例,腹腔镜手术22例.... 目的 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胃肠肿瘤外科完整结肠系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患者4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开腹手术20例,腹腔镜手术22例.结果 42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46.43±30.73)min(90~24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2.86±38.97)ml(100~30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5±2.45)d(6~16d),无严重并发症,无住院期间死亡病例.中位淋巴结清扫数17.5枚(12~50枚),淋巴结阳性率11.43%,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1~28个月),肿瘤复发率为2.38%.结论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右半结肠癌 D3根治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