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消融窦房结与房室结周围神经治疗阵发性心动过缓 被引量:16
1
作者 郭成军 李国庆 +6 位作者 方冬平 任澎 卢春山 李果 何东方 郝蓬 张英川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消融窦房结与房室结周围神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方法与初步效果。方法选择症状严重,拟行起搏器治疗的阵发性心动过缓者,在X线与64排螺旋CT心脏解剖影像指导下,以手工或磁导航遥控操作,标测窦性心律心房激动顺序,围绕... 目的探讨选择性消融窦房结与房室结周围神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方法与初步效果。方法选择症状严重,拟行起搏器治疗的阵发性心动过缓者,在X线与64排螺旋CT心脏解剖影像指导下,以手工或磁导航遥控操作,标测窦性心律心房激动顺序,围绕并避开心房最早激动位点和His束区域,记录心内电图神经组织电位,温控射频消融,观察消融反应,随访治疗效果。结果13例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36.46±9.51(14~51)岁。1例有器质性心脏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病窦综合征4例,病窦综合征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6例黑矇或晕厥。在窦房结和房室结周围均记录到神经组织电位,放电10~15s神经组织电位消失。消融中先出现迷走激惹效应,之后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改善。12例术中心动过缓消失,1例失败。随访13±5.89(3~20)个月,2例复发,余症状消失,无并发症。结论选择性消融窦房结与房室结周围神经治疗迷走介导的缓慢心律失常,可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神经消融 病窦综合征 房室传导阻滞 晕厥
下载PDF
与房室结传导特性有关的RR间期明显不齐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鼎 李学斌 +3 位作者 苑翠珍 张海澄 张萍 郭继鸿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3-416,共4页
目的报道RR间期明显不齐的、与房室结传导特性有关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方法分析本院3年期间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4例RR间期明显不齐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体表和心内心电图及其电生理特点。结果4例患者(男女各2例),年龄31~46岁,经心内电... 目的报道RR间期明显不齐的、与房室结传导特性有关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方法分析本院3年期间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4例RR间期明显不齐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体表和心内心电图及其电生理特点。结果4例患者(男女各2例),年龄31~46岁,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或房室结1:2下传,并经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结论部分AVNRT和/或房室1:2下传引起的心动过速可表现为RR间期明显不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房室结 室上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对房室结双径路不同电生理传导现象的本质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锐华 江时森 +5 位作者 张启高 李萍 刘保军 徐军 宫剑滨 李俭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 :为探讨房室结双径路不同电生理传导现象的本质。 方法 :根据房室结双径路的不同电生理传导现象 ,将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分为曲线平滑型 (A组 )和曲线中断型 (B组 ) ,并在射频消融慢径路前后对各项电生理参数进行比较分析 ,以观... 目的 :为探讨房室结双径路不同电生理传导现象的本质。 方法 :根据房室结双径路的不同电生理传导现象 ,将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分为曲线平滑型 (A组 )和曲线中断型 (B组 ) ,并在射频消融慢径路前后对各项电生理参数进行比较分析 ,以观察房室结功能曲线的变化。 结果 :A组消融慢径后 ,房室结有效不应期从 (2 6 8± 36 ) ms增至 (336± 32 ) ms(P<0 .0 1) ,心房起搏时最长 AH从 (2 6 6± 2 4) m s减至 (196± 6 6 ) ms(P<0 .0 1) ;B组消融后 ,房室结有效不应期从 (2 79± 42 ) m s增至 (34 6± 48) m s(P<0 .0 1) ,心房起搏时最长 AH从 (2 91± 32 ) m s减至 (192±5 4) ms(P<0 .0 1)。 结论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平滑曲线的实质也是由快径和慢径两种成分组成 ,消融慢径后 ,可使曲线的“尾部”消失 ,这对射频消融慢径终点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双径路 射频消融术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房室结改良术终点与复发率的关系 被引量:19
4
作者 杜日映 王毅 谭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7年第2期67-68,共2页
为探讨房室结改良术成功后不同电生理终点对复发率的影响,观察了80例房室结改良术患者复发情况。其中双径现象消失(A组)51例;仍有双径现象,但无心房回波(B组)21例;有双径现象,且有1个心房回波(C组)8例。消融成功... 为探讨房室结改良术成功后不同电生理终点对复发率的影响,观察了80例房室结改良术患者复发情况。其中双径现象消失(A组)51例;仍有双径现象,但无心房回波(B组)21例;有双径现象,且有1个心房回波(C组)8例。消融成功后观察30min,急性复发4例(5.8%);术后随访14.7±5.6(6~39)个月慢性复发3例(3.8%),共复发7例(8.8%)。7例中,A组与B组各2例、C组3例,复发率分别为3.9%、9.5%、37.5%。其中A组与C组比较复发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余差异无显著性(P>0.05)。此结果表明,选用三种终点中的任何一种,术后大多数患者都未复发。而为了降低复发率,除了消融成功后至少应观察30min以消除急性复发外,在技术成熟的单位,可力争以双径现象消失为改良术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房室结改良术 复发 射频消融
下载PDF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中特殊病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旭 宋冠英 +2 位作者 陈勇海 潘欣 邱建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8年第4期202-203,共2页
在26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射频消融中出现11例特殊病例。其中男3例、女8例。5例属电生理现象复杂,其中1例快-慢型者S1S1500ms心室刺激时,连续3个刺激便出现室房文氏现象,随之出现心动过速,A... 在26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射频消融中出现11例特殊病例。其中男3例、女8例。5例属电生理现象复杂,其中1例快-慢型者S1S1500ms心室刺激时,连续3个刺激便出现室房文氏现象,随之出现心动过速,AVNRT时心室率182bpm,His束电极A波最先激动,呈A-H-V传导,VA间期220ms,VA>AV;另1例快-慢型者心内电生理诱发出典型AVNRT,其频率162bpm,对其慢径改良后,诱发出另一种频率的快-慢型AVNRT。3例慢-慢型者心动过速较易诱发,AVNRT时均以冠状静脉窦口(CSO)A波最提前,His束电极示H-V-A传导。3例永存左上腔静脉,CSO异常扩张,窦口上缘几乎接近His束水平。3例放电过程特殊者,其中1例在较大范围内消融,均出现慢交界区心律,另1例在消融中出现一个交界区心律后,便诱发AVNRT,再有1例为消融时难以出现慢交界律。所有病例均消融成功(100%)。结果提示对特殊病例除应进行详细电生理检查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avNRT 电生理学 射频消融
下载PDF
射频消融改良房室结控制特发性心房颤动所致快速心室率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延宗 林治湖 +6 位作者 张树龙 高连君 杨东辉 丛培欣 朱浩 郑晓群 宋道岭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6年第2期75-77,共3页
采用射频消融改良房室结的方法控制7例特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病人的快速心室率。5例持续性房颤在房颤时消融,2例阵发性房颤在窦性心律时消融,平均放电6±4次,6例成功,1例失败。成功的病例术后复查动态心电图示静息... 采用射频消融改良房室结的方法控制7例特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病人的快速心室率。5例持续性房颤在房颤时消融,2例阵发性房颤在窦性心律时消融,平均放电6±4次,6例成功,1例失败。成功的病例术后复查动态心电图示静息时房颤的平均最大心室率和平均心室率分别从术前的165±11和136±10bpm下降到111±14和88±11bpm(P均<0.001)。平均随访5±4月患者无明显症状,不服药静息心室率均低于110bpm,有1例阵发性房颤发作显著减少。结果提示:对于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特发性快速房颤的病例,射频消融改良房室结是控制心室率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心房颤动 心室率
下载PDF
小影像Koch三角及其房室结射频消融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侯应龙 陈漠水 +8 位作者 苏雨江 陆士娟 周聊生 闫素华 陈明友 孙洁 徐希云 杜日映 娄兹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第6期428-430,共3页
为探讨小影像Koch三角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病人射频消融时应注意的问题 ,右前斜位 30°透视下 ,将最大希氏束 (HBE)电位记录处与冠状静脉窦口 (CSo)处的影像距离容纳不下 3个 8F加硬大头电极者定义为小影像Koch三角 ,对 1... 为探讨小影像Koch三角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病人射频消融时应注意的问题 ,右前斜位 30°透视下 ,将最大希氏束 (HBE)电位记录处与冠状静脉窦口 (CSo)处的影像距离容纳不下 3个 8F加硬大头电极者定义为小影像Koch三角 ,对 16例小影像Koch三角的AVNRT病人 ,参照慢径消融法行射频消融。结果 :16例病人中 ,成功消融靶点位于CSo水平以下者 12例 ,与CSo位于同一水平者 3例 ,位于CSo水平以上者 1例。 16例病人经消融后房室传导跳跃现象消失者 14例 ;跳跃现象存在 ,但无心房回波 ,异丙肾上腺素亦不能诱发AVNRT者 2例。上述 12例中有 1例于术中出现一过性房室阻滞 (AVB) ,术后 2 4h发生Ⅱ度Ⅱ型AVB ,出院后随访 3个月未能恢复正常 ,因心率为 38~ 5 0次 /分 ,并伴有脑供血不足症状 ,遂置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其余病人经过 3.5± 1.2 (0 .5~ 5 )年的随访 ,无AVNRT复发 ,亦无AVB发生。结论 :对于小影像Koch三角AVNRT病人的射频消融 ,应突破常规消融时的区位划分概念 ,主要在CSo前下方寻找并消融慢径 ,并根据放电后反应及时调整消融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影像Koch三角 射频消融 注意事项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电生理学
下载PDF
射频消融房室结改良消融前后心脏电生理变化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戴剑 Teo Wee Siong +1 位作者 Ruth Kam Xiong Zuowei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12-113,107,共3页
目的比较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射频消融(RFCA)慢径路改良术,消融前、后心脏各部分腔内电生理改变。方法在相同条件下,于消融前、后分别进行腔内电生理检查。记录消融前、后:希氏束电图(HIS),心房有效不应... 目的比较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射频消融(RFCA)慢径路改良术,消融前、后心脏各部分腔内电生理改变。方法在相同条件下,于消融前、后分别进行腔内电生理检查。记录消融前、后:希氏束电图(HIS),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功能不应期(A—FRP),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功能不应期(V—FRP),房室结前传有效不应期(AVN—ERP),前传文氏点(AVN—WKB),房室结逆传有效不应期(VAN—ERP),逆传文氏点(VAN—WKB),将消融前、后心脏各部分电生理参数进行配对,经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消融前、后:HIS电图,A—ERP,A—FRP,V—ERP,V—FRP,AVN—ERP,及VAN—WKB均无显著差异(P>0.05)。AVN—WKB,VAN—ERP有显著差异(P<0.05)。讨论射频消融房结改良对房室结双径路AVNRT疗效肯定。在消融前、后(急性期)房室结前、逆传电生理均有一定改变。这与消融改变了房室结的部分结构,如大部分病列慢径路消失有关。不同消融部位对房室结传导电理改变产生不同的结果。没有证据表明消融后,45岁以上年龄组房室结传导改变大于45岁以下年龄组。男女不同性别组之间亦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房室结改良 电生理 房室结双径路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平滑”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研究进展
9
作者 徐庆 陈锐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44-245,共2页
部分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患者的房室结传导曲线呈“平滑”状态。本文综述了这种类型的AVNRT的本质特点。
关键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双径路 平滑型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路时不同类型交界性心律的特点及对复发与并发症的影响
10
作者 向建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6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观察房室结慢径路(PS)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时不同类型房室交界性心律(JR)的特点,分析其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经PS和RFCA治疗后AVNRT患者54例,观察不同频... 目的观察房室结慢径路(PS)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时不同类型房室交界性心律(JR)的特点,分析其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经PS和RFCA治疗后AVNRT患者54例,观察不同频率、不同类型JR的特点,放电消融成功率及其与术后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发生率和复发率的关系。结果不同类型JR发生一过性AVB率和复发率间均存在一定差异,以持续型JR发生率最高,显著高于间歇型和递减型,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PS和RFCA治疗后AVNRT患者间歇型和递减型JR发生一过性AVB和复发率较低,故中频JR和间歇型和递减型JR可作为提前预测AVB与复发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慢径路(PS) 射频导管消融(RFCA)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房室交界性心律(JR)
下载PDF
合并房室阻滞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11
作者 李鼎 苑翠珍 +6 位作者 昃峰 段江波 郭飞 王龙 张萍 郭继鸿 李学斌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4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目的 分析术前合并房室阻滞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进行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方法与结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近2年来术前存在房室阻滞的AVNRT患者行RFCA治疗的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13例患者[男8例,年龄(64±14)岁]中4... 目的 分析术前合并房室阻滞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进行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方法与结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近2年来术前存在房室阻滞的AVNRT患者行RFCA治疗的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13例患者[男8例,年龄(64±14)岁]中4例曾行RFCA治疗,8例为原发性PR间期延长,1例曾行房间隔修补术,其中诊断慢快型AVNRT 10例,快慢型和慢慢型各1例,未诱发心动过速1例。未诱发者未行消融,其余所有患者消融均成功,随访5-24个月期间未见心动过速复发及房室阻滞加重。结论 在合并房室阻滞的AVNRT患者进行消融时应根据心内电生理检查情况决定消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 房室阻滞 射频电流 导管消融
原文传递
三维电生理技术在房室结改良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倩倩 楚英杰 +3 位作者 董淑娟 李静超 余海佳 宋慧慧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4期363-365,共3页
目的观察三维电生理技术在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e recurrent tachycardia,AVNRT)中的效果,探讨其在房室结改良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AVNRT患者随机分为三维组和二维组,每组各30例。三维组在Carto-3系统... 目的观察三维电生理技术在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e recurrent tachycardia,AVNRT)中的效果,探讨其在房室结改良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AVNRT患者随机分为三维组和二维组,每组各30例。三维组在Carto-3系统指导下进行射频消融,二维组在X线透视下进行射频消融。比较2组总手术时间、消融前准备时间、消融导管操作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消融无结区反应发生率、不良结区反应发生率、有效消融未达手术终点发生率、X线曝光时间、X线曝光剂量、手术成功率及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结果三维组总手术时间[(58.20±8.00)min]、消融导管操作时间[(19.27±6.78)min]及放电时间[(5.30±1.30)min]短于二维组[(66.40±7.00)、(27.60±6.13)、(7.40±1.80)min](P<0.05),放电次数[(7.90±3.30)次]、X线曝光时间[(1.40±1.20)min]、X线曝光剂量[(5.90±3.60)mGy]少于二维组[(12.20±3.80)次、(4.00±2.00)min、(17.90±8.80)mGy](P<0.05),消融前准备时间[(19.47±5.04)min]、消融无结区反应发生率(43.3%)、不良结区反应发生率(10.0%)、有效消融未达手术终点的发生率(16.7%)与二维组(19.27±4.73)min、66.7%、20.0%、33.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术后均无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结论三维电生理技术应用于房室结改良术中,可有效减少消融导管操作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剂量,使射频消融更具准确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导管射频消融 三维电生理技术 二维电生理技术 房室结改良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