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方丹参滴丸对动脉粥样硬化粘附因子的作用
被引量:
38
1
作者
陈良
张梅
+6 位作者
李长江
姚桂华
李晓楠
徐新生
萧亚伟
蒋桂花
张运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动脉粥样硬化粘附因子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应用球囊拉伤腹主动脉后,高脂饲养12周,然后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小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大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分别给予安慰剂、复方丹参滴丸5粒/天和复方...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动脉粥样硬化粘附因子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应用球囊拉伤腹主动脉后,高脂饲养12周,然后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小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大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分别给予安慰剂、复方丹参滴丸5粒/天和复方丹参滴丸10粒/天治疗,12周后处死实验兔,留取腹主动脉标本进行病理检测;实验前后耳缘静脉抽血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应用高频超声检测腹主动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和细胞间粘附因子1以及巨噬细胞的分布,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和细胞间粘附因子1mRNA的表达。结果与安慰剂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可以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高敏C反应蛋白有降低趋势;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细胞间粘附因子1和巨噬细胞均减少,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和细胞间粘附因子1mRNA的表达降低(P<0.01);内膜中膜厚度降低(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抑制粘附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动脉粥样硬化
粘附因子
血清脂质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缺血大鼠酶学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耿乃志
杜丽坤
+3 位作者
王莉
崔燕
张守红
贺振燕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8期7-8,共2页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酶学及抗氧化能力和Na+-K+-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各组按实验方案灌胃6周结束后,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大鼠心肌缺血,观察各组LDH、CK,心肌Na+-K+-ATPase活性及心肌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酶学及抗氧化能力和Na+-K+-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各组按实验方案灌胃6周结束后,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大鼠心肌缺血,观察各组LDH、CK,心肌Na+-K+-ATPase活性及心肌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复方丹参滴丸较对照组能明显降低LDH、CK、MDA,提高SOD活性、心肌Na+-K+ATPase活性。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均有抗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心肌缺血的作用,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大鼠
心肌缺血
酶学
中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前列地尔注射液静滴联合拜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复方丹参滴丸口服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庆军
刘骁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995-997,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滴联合拜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保健科住院患者及健康查体中心的门诊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滴联合拜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保健科住院患者及健康查体中心的门诊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每早1次;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1次,共服2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14 d,并加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一日3次,共服2个月。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斑块数量的变化及斑块性质。结果 1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29%)。2检测指标:治疗后,治疗组在IMT、斑块面积、斑块数量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稳定斑块数量(41,38.68%)少于对照组(110,69.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静滴,联合拜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复方丹参滴丸口服可明显减少颈动脉斑块数量并逆转颈动脉斑块状态,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瑞书伐他汀
拜阿司匹林
复方丹参滴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方丹参滴丸对动脉粥样硬化粘附因子的作用
被引量:
38
1
作者
陈良
张梅
李长江
姚桂华
李晓楠
徐新生
萧亚伟
蒋桂花
张运
机构
教育部和卫生部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动脉粥样硬化粘附因子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应用球囊拉伤腹主动脉后,高脂饲养12周,然后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小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大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分别给予安慰剂、复方丹参滴丸5粒/天和复方丹参滴丸10粒/天治疗,12周后处死实验兔,留取腹主动脉标本进行病理检测;实验前后耳缘静脉抽血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应用高频超声检测腹主动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和细胞间粘附因子1以及巨噬细胞的分布,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和细胞间粘附因子1mRNA的表达。结果与安慰剂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可以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高敏C反应蛋白有降低趋势;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细胞间粘附因子1和巨噬细胞均减少,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和细胞间粘附因子1mRNA的表达降低(P<0.01);内膜中膜厚度降低(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抑制粘附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动脉粥样硬化
粘附因子
血清脂质
高敏C反应蛋白
Keywords
radix salviae miltion-hizae cardiotonic pills
Atherosclerosis
Adhesion Factor
Serum Lipids
High Sensitive-C Reaction Protein
分类号
R543.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缺血大鼠酶学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耿乃志
杜丽坤
王莉
崔燕
张守红
贺振燕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出处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8期7-8,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酶学及抗氧化能力和Na+-K+-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各组按实验方案灌胃6周结束后,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大鼠心肌缺血,观察各组LDH、CK,心肌Na+-K+-ATPase活性及心肌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复方丹参滴丸较对照组能明显降低LDH、CK、MDA,提高SOD活性、心肌Na+-K+ATPase活性。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均有抗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心肌缺血的作用,疗效可靠。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大鼠
心肌缺血
酶学
中药
Keywords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
cardiotonic
pills
Rats
Ischemic myocardial
Enzymology
Chinese medicine
分类号
R-33 [医药卫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列地尔注射液静滴联合拜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复方丹参滴丸口服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庆军
刘骁
机构
泰安市中医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
出处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995-99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滴联合拜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保健科住院患者及健康查体中心的门诊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每早1次;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1次,共服2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14 d,并加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一日3次,共服2个月。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斑块数量的变化及斑块性质。结果 1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29%)。2检测指标:治疗后,治疗组在IMT、斑块面积、斑块数量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稳定斑块数量(41,38.68%)少于对照组(110,69.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静滴,联合拜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复方丹参滴丸口服可明显减少颈动脉斑块数量并逆转颈动脉斑块状态,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瑞书伐他汀
拜阿司匹林
复方丹参滴丸
Keywords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Bay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
Rosuvastatin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
cardiotonic
pills
分类号
R543.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方丹参滴丸对动脉粥样硬化粘附因子的作用
陈良
张梅
李长江
姚桂华
李晓楠
徐新生
萧亚伟
蒋桂花
张运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
3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缺血大鼠酶学的影响
耿乃志
杜丽坤
王莉
崔燕
张守红
贺振燕
《中国现代医生》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前列地尔注射液静滴联合拜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复方丹参滴丸口服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王庆军
刘骁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