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trum-eff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HPLC fingerprints and bioactive components of Radix Hedysari on increasing the peak bone mass of rat 被引量:6
1
作者 Xin-Yue Chen San-Hu Gou +2 位作者 Zhi-Qiang Shi Zhi-Yuan Xue Shi-Lan Feng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266-273,共8页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Radix Hedysari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vigorating gas for ascending, benefiting blood for promoting production of fluid, and promoting circulation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 in c...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Radix Hedysari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vigorating gas for ascending, benefiting blood for promoting production of fluid, and promoting circulation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 in collateral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rinciple of treatment for osteoporosis. This study i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bioactive components on increasing peak bone mass (PBM) by exploring the spectrum-eff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matography fingerprints and effect. Multiple indicators are selected to evaluate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In fingerprints, 21 common peaks are obtained, five of which are identified. Furthermore, gray relational analysis (GRA) is a quantitative method of gray system theory and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correlation degree of common peak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with relational value. 21 components are then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regions, of which ononin and calycosin play an extremely significant role in increasing PBM. In addition, factor analysis and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HCA) are used to screen the optimal producing area for Radix Hedysari. This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and efficient metho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Radix Hedysari, confirming the bioactive components for PBM-enhancement and further develop its medicinal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tor ANALYSIS GRAY RELATIONAL ANALYSIS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PEAK BONE mass radix hedysari Spectrum-effect relationship
下载PDF
Isolation and structural elucidation of an unstable isoflavonoid glycoside malonate from Radix hedysari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毅 赵玉英 +1 位作者 陈虎彪 张庆英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10年第2期100-103,共4页
Based on the stability results of Radix hedysari extract, an unstable compound was extracted using acidic methanol and purified by rapid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successfully from Radix hedysari for the first time guid... Based on the stability results of Radix hedysari extract, an unstable compound was extracted using acidic methanol and purified by rapid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successfully from Radix hedysari for the first time guided by HPLC analysis. Its structure was identified as formononetin 7-O-β-D-(6"-O-malonyl)-glucopyranoside by spectroscopic analy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x hedysari Formononetin 7-O-β-D-(6"-O-malonyl)-glucopyranoside Isoflavonoid glycoside malonate
原文传递
Understanding the Use of Radix Astragali Seu Hedysari in the Treatment of Edema Due to Renal Diseases
3
作者 Jinghua Lian Genping Lei Sheng Dong 《Proceedings of Anticancer Research》 2021年第5期11-14,共4页
Radix Astragali seu Hedysari is warm in nature and slightly sweet in taste.It belongs to the lung,spleen,and kidney meridians.It passes through a waterway,dredges the triple energizer,and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e... Radix Astragali seu Hedysari is warm in nature and slightly sweet in taste.It belongs to the lung,spleen,and kidney meridians.It passes through a waterway,dredges the triple energizer,and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edema due to renal diseases.Ancient doctors believed that Radix Astragali seu Hedysari is excellent in tonifying the middle,supplementing Qi,and dredging through the triple energizer.In modem times,many doctors have found that whether it is used as a single drug or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drugs,it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has a good effect in inducing diur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x Astragali seu hedysari Edema due to renal diseases Induce diuresis
下载PDF
基于多成分含量测定的红芪搓条与未搓条样品比较研究
4
作者 罗旭东 李昕蓉 +5 位作者 李成义 齐鹏 梁婷婷 冯晓莉 贾妙婷 王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5-1225,共11页
建立搓条和未搓条红芪样品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定量,比较搓条和未搓条样品的差异。采用Angilent C 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建立14批搓条和未搓条样品... 建立搓条和未搓条红芪样品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定量,比较搓条和未搓条样品的差异。采用Angilent C 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建立14批搓条和未搓条样品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评价和化学计量学分析,研究不同红芪样品的差异性,测定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总多糖、总黄酮等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搓条和未搓条样品均标定25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7个成分,分别为腺苷、香草酸、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美迪紫檀素。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均能很好地区分搓条和未搓条样品,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共找到12个差异性标志物,差异显著性排序分别为峰25>峰23>峰14>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苷>毛蕊异黄酮>峰18>峰19>峰15>芒柄花苷>峰4>香草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红芪搓条样品中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浸出物、总多糖含量明显高于未搓条样品,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香草酸、总黄酮含量明显低于未搓条样品。该研究为红芪质量和搓条加工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搓条 未搓条 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芒柄花素
下载PDF
基于UPLC-MS/MS和网络药理学、分子动力学探讨红芪免疫调节机制
5
作者 罗旭东 李昕蓉 +8 位作者 李成义 齐鹏 梁婷婷 冯晓莉 李旭 何军刚 魏小成 周瑞娟 谢鑫明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6-383,共8页
目的基于UPLC-MS/MS、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红芪免疫调节的核心靶点及作用通路,通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技术对网络药理学结果进行验证,探讨红芪入血成分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UPLC-MS/MS技术定性定量红芪入血成分;通过TCMSP、本... 目的基于UPLC-MS/MS、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红芪免疫调节的核心靶点及作用通路,通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技术对网络药理学结果进行验证,探讨红芪入血成分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UPLC-MS/MS技术定性定量红芪入血成分;通过TCMSP、本草组鉴数据库筛选红芪入血成分对应靶点;以DisGeNET、OMIM、TTD、MalaCards数据库获取免疫相关疾病靶点;构建“红芪入血成分-免疫相关疾病”网络;进行GO、KEGG富集分析,绘制PPI网络;应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技术进行验证。结果UPLC-MS/MS法共鉴定8个原型入血成分,协同作用于101个靶点,参与免疫反应、基因表达的正调控、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等538个生物学过程,涉及HIF-1、Toll样受体、JAK-STAT、T细胞受体、PI3K-Akt、FoxO等116条信号通路。核心靶点为MAPK14、PTGS2、MMP9、PPARG、CCND1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与MAPK14的对接结合活性较高,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验证了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与MAPK14的结合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及结合亲和力。结论通过血清药物化学、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动力学相互印证,揭示了红芪调节免疫的物质基础及机制,可为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免疫调节 网络药理学 分子动力学 入血成分 UPLC-MS/MS 芒柄花素 毛蕊异黄酮 MAPK14
下载PDF
红芪搓条前后主要次级代谢产物变化规律研究
6
作者 罗旭东 李昕蓉 +9 位作者 李成义 齐鹏 梁婷婷 刘书斌 强正泽 何军刚 李旭 魏小成 冯晓莉 王明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7-754,共8页
目的 考察红芪搓条前后主要次级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方法 UPLC-MS/MS法测定芒柄花素、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美迪紫檀素、染料木素、木犀草素、甘草素、异甘草素、香草酸、阿魏酸、γ-氨基丁酸、腺苷、甜菜碱的含量,聚... 目的 考察红芪搓条前后主要次级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方法 UPLC-MS/MS法测定芒柄花素、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美迪紫檀素、染料木素、木犀草素、甘草素、异甘草素、香草酸、阿魏酸、γ-氨基丁酸、腺苷、甜菜碱的含量,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化学模式识别以寻找差异性成分。结果 搓条后,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甘草素、γ-氨基丁酸含量升高,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苷、香草酸含量降低。搓条、未搓条药材聚为2类,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γ-氨基丁酸、香草酸、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为差异性成分。结论 本实验阐明红芪搓条前后化学成分差异,可为其他药材搓条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搓条 次级代谢产物 UPLC-MS/MS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红芪品质现状及产地适宜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林鑫 李成义 +5 位作者 谢耀慧 魏小成 周瑞娟 张广袤 谭雪艳 刘善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红芪为甘肃的道地药材,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及经济效益,然而由于种植户对红芪产地适宜性缺乏全面了解而盲目引种,导致不同产地红芪质量存在差异,使得目前红芪产量及市场价格浮动较大,不仅造成了高品质红芪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而且严重影... 红芪为甘肃的道地药材,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及经济效益,然而由于种植户对红芪产地适宜性缺乏全面了解而盲目引种,导致不同产地红芪质量存在差异,使得目前红芪产量及市场价格浮动较大,不仅造成了高品质红芪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而且严重影响农户经济收入、种植积极性及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对红芪资源栽培现状、质量评价及产地适宜性评价指标进行综述,发现红芪生产过程中存在种质低、品质差异大、非药用部位浪费等问题。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严重影响红芪的质与量,因此分析环境因子和社会因素对红芪产地适宜性的影响,为红芪产地适宜区划、资源可持续利用、产业合理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有助于解决红芪产区缩减、品质不一、产量下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品质 产地适宜性 评价指标 中药资源
下载PDF
红芪抗放化疗所致靶器官损伤作用机制及其“构-效-量”关系
8
作者 赵沙沙 何海 +3 位作者 王姿杨 邢耀莹 任远 邵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1-381,共11页
目的探讨红芪抗放化疗所致靶器官损伤的“成分-靶点-通路”可能性药效机制,并基于其潜在机制验证主要活性成分的“量-效”关系。方法以TCMSP、Uniprot、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Cytoscape、Omicshare等平台进行网络药理学... 目的探讨红芪抗放化疗所致靶器官损伤的“成分-靶点-通路”可能性药效机制,并基于其潜在机制验证主要活性成分的“量-效”关系。方法以TCMSP、Uniprot、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Cytoscape、Omicshare等平台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以Autodock、Pymol和Ligplot等进行分子对接;以红芪水提取物进行动物实验验证;以HPLC法对8种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确定了红芪抗放化疗所致靶器官损伤的4种活性成分、8个关键靶点、4条重点通路;分子对接显示,芒柄花素和槲皮素同时与HSP90AA1、柚皮素与MAPK3、熊果酸与TP53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表明,胃肠因子MTL、VIP明显升高,肝肾因子Cr、BUN、AST、ALT明显降低,IL^(-1)0升高,TNF-α明显降低;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芒柄花苷含量最高(2.8848μg·g^(-1))。结论探讨了红芪抗放化疗所致靶器官损伤保护作用的“构-效”关系,并对其活性成分的“量-效”关系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放化疗 靶器官损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HPLC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黄芪、红芪在益气活血通便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中的作用机制差异
9
作者 王本欢 段明宇 +3 位作者 王智勇 杨秀娟 段国建 李硕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期167-173,共7页
目的:在黄芪、红芪本草药用历史对比总结基础上,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究黄芪、红芪在益气活血通便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中的作用机制差异,利用分子对接进行验证。方法:利用TCMSP和PharmMapper数据库筛选益气活血通便方中当归、黄芪、肉苁蓉、... 目的:在黄芪、红芪本草药用历史对比总结基础上,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究黄芪、红芪在益气活血通便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中的作用机制差异,利用分子对接进行验证。方法:利用TCMSP和PharmMapper数据库筛选益气活血通便方中当归、黄芪、肉苁蓉、火麻仁、红芪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DrugBank、OMIM等数据库筛选慢传输型便秘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0工具作图比较益气活血通便方Ⅰ和组方Ⅱ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PPI网络;利用Metascape平台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比较网络药理学差异。构建益气活血通便方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得到组方Ⅰ60个活性成分,501个作用靶点;组方Ⅱ50个活性成分,622个作用靶点。得到疾病作用靶点1035个,组方Ⅰ和组方Ⅱ与慢传输型便秘交集靶点分别为161个和201个。GO富集分析得到益气活血通便方Ⅰ553条生物进程或通路,组方Ⅱ899条生物进程或通路。KEGG富集分析预测组方Ⅰ126条信号通路,组方Ⅱ144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木犀草素、花生酸、山柰酚、3,9-二-O-甲基尼森香豌豆紫檀酚与EGFR、SRC、CASP3、HSP90AA1、ESR1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益气活血通便方通过多点显效、协同增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红芪可发挥与黄芪相似的作用,但能否替代黄芪还有待于结合药效学实验、临床试验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通便方 慢传输型便秘 网络药理学 黄芪 红芪
下载PDF
中药红芪饮片治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王硕 王宇 +3 位作者 郑雨薇 郑庆厚 赵甫刚 李柳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评价中药红芪饮片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梗)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31日至2023年3月31日石家庄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00例急性下壁心梗行急诊P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评价中药红芪饮片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梗)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31日至2023年3月31日石家庄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00例急性下壁心梗行急诊P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PCI后常规治疗,患者每日上午及下午各饮用温水500 mL,连续服用至术后30 d;治疗组在术后上午及下午将红芪饮片10 g加入500 mL沸水中冲泡凉温后饮用,连续服用至术后30 d。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5 d血压、多巴胺用药量和使用持续时间,以及3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脏死亡、心梗、心力衰竭、再入院)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评价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多巴胺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mg:960.4±287.9比1160.4±610.5,P<0.05),多巴胺使用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h:60.7±16.9比71.6±20.4,P<0.05)。治疗组患者PCI后1 d起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mmHg(1 mmHg≈0.133 kPa):96.8±19.5比90.2±11.1,P<0.05〕,持续到术后5 d(mmHg:106.3±14.4比99.7±13.9,P<0.05),两组舒张压变化不明显;术后30 d内治疗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4/100)比13.0%(13/100),P<0.05〕,SSS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分:31.56±11.58比40.72±18.67,P<0.05)。结论急性下壁心梗PCI术后患者应用中药红芪饮片可明显改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中药饮片 经皮冠脉介入术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红芪在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进展
11
作者 张雨薇 李刚刚 +2 位作者 吴宣谕 杜全宇 王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9-63,共5页
纤维化疾病是一种机制复杂的器官硬化性疾病,可发生在不同器官,严重影响脏器的生理功能。目前对纤维化疾病的防治方法仍十分有限,深入阐释其发病机制,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红芪是甘肃道地药材,用药历史悠久,红芪... 纤维化疾病是一种机制复杂的器官硬化性疾病,可发生在不同器官,严重影响脏器的生理功能。目前对纤维化疾病的防治方法仍十分有限,深入阐释其发病机制,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红芪是甘肃道地药材,用药历史悠久,红芪多糖、红芪黄酮等均被发现具有抗纤维化的作用,但目前尚没有文献对红芪在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总结。检索近15年红芪治疗纤维化疾病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红芪抗纤维化的主要活性成分、抗纤维化作用以及分子机制,以期为中医药防治纤维化疾病提供参考,也为红芪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基础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红芪多糖 红芪黄酮 肺纤维化 肾纤维化
下载PDF
红芪活性成分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善茹 李昕蓉 +3 位作者 刘书斌 李文龙 强正泽 李成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30-137,共8页
免疫功能受损或免疫系统紊乱会导致机体疾病发生,基于调节机体免疫治疗疾病已成为临床应用热点。红芪活性成分主要有红芪多糖、黄酮类、萜类、皂苷类等,其中红芪多糖为红芪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免疫调节是机体通过免疫系统... 免疫功能受损或免疫系统紊乱会导致机体疾病发生,基于调节机体免疫治疗疾病已成为临床应用热点。红芪活性成分主要有红芪多糖、黄酮类、萜类、皂苷类等,其中红芪多糖为红芪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免疫调节是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来调节、平衡自身及外来抗原识别和应答的过程,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外界刺激和病理状态,从而维持机体的健康。红芪增强机体免疫力主要体现在增强免疫器官功能,诱导免疫细胞分化、促进免疫因子分泌,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调节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激活相关通路等方面。本文主要阐述红芪活性物质免疫调节作用机制,以期为红芪在食品、药品保健等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活性成分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莪术促进肺癌肿瘤血管正常化的潜在机制
13
作者 于路航 于泓洋 +1 位作者 田培裕 窦永起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0-110,共11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莪术促进肺癌肿瘤血管正常化的潜在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寻找方向。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TCMSP)检索并获取黄芪-莪术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基因卡、OMIM、TTD、药物GKB数据库和药物库数据...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莪术促进肺癌肿瘤血管正常化的潜在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寻找方向。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TCMSP)检索并获取黄芪-莪术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基因卡、OMIM、TTD、药物GKB数据库和药物库数据,发现肺癌血管正常化的相关靶点,Met细胞景观插件ClueGO平台用于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AutoDock及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打分,Pymol软件进行对接结果的可视化展示。结果共筛选出486个黄芪-莪术生物活性成分和184个黄芪-莪术与肺癌肿瘤血管正常化相关的靶点;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7-O-甲基异脲醇、芒柄花黄素、毛芯异黄酮可能是黄芪-莪术调控肺癌肿瘤血管正常化的潜在活性成分,而RB1、MAPK1、EGFR、ESR1、AKT1、HIF1A、TP53、STAT1和CCND1是潜在的起效靶点;根据富集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异鼠李素与STAT1之间具有较高的结合亲和力,JAK2/STAT1通路可能是黄芪-莪术调控肺癌血管正常化的主要作用通路。结论黄芪-莪术促进肺癌肿瘤血管正常化作用的潜在机制可能是IFN-γ-JAK2/STAT1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黄芪 莪术 肿瘤血管正常化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下载PDF
红芪品质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4
作者 谭雪艳 李成义 +4 位作者 梁婷婷 强正泽 王明伟 林鑫 谢耀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7-162,共6页
红芪药用价值突出,其品质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传统及现代红芪的品质评价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综述。结果显示,红芪的质量控制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在红芪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农药残留、二氧化硫及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 红芪药用价值突出,其品质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传统及现代红芪的品质评价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综述。结果显示,红芪的质量控制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在红芪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农药残留、二氧化硫及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以及红芪指标性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面未作出明确规定,应进一步进行研究和规范。另外,种质、产地、栽培、采收、加工、贮藏等方面均对红芪品质有一定影响。未来应当明确和规范红芪的种植、采收以及加工技术,保证饮片质量的稳定性。对上述方面进行探究,以期进一步完善红芪质量标准和红芪品质评价体系,为红芪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品质影响因素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当归红芪超滤物对放射性心脏病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魏惠平 李淑玲 +3 位作者 王倩 马承旭 靳佩 沈彦萍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8期89-92,I0003,I0004,I0005,I0006,共8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当归红芪超滤物(RAS-RH)防治放射性心脏病(RIHD)的潜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遴选“当归-红芪”的活性成分及预测干预靶点。在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当归红芪超滤物(RAS-RH)防治放射性心脏病(RIHD)的潜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遴选“当归-红芪”的活性成分及预测干预靶点。在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检索RIHD靶点蛋白,采用R软件整合共同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药物成分-疾病交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PPI),并R软件对PPI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运用R软件与Bioconductor平台对将成分-疾病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X线(10Gy)单次辐射诱导构建RIHD大鼠模型,饲养30 d后持续给药4周,采用ELISA法检测给药4周后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钙蛋白I、脑钠肽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预测的核心靶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白介素(IL)-6、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网络药理学分析:RAS-RH的主要活性成分16个、对应靶标210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标58个;GO富集1792个条目(P<0.05),其中生物过程(BP)1559个条目、细胞组分(CC)38个条目、分子功能(MF)95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筛选出135条信号通路(P<0.05),主要涉及致癌-受体激活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癌症中的蛋白聚糖、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肿瘤坏死因子(TNF)、缺氧诱导因子(HIF)-1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ELISA检测结果提示模型组大鼠血清cTnI、BNP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cTnI、BNP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Caspase-3、IL-6蛋白表达升高、EGFR蛋白表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Caspase-3、IL-6降低、EGFR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当归红芪超滤物的有效成分主要通过作用HIF-1α、MYC、Caspase-3、EGFR、IL-6、CCND1、VEGFA等核心靶点调节PI3K/Akt、TNF、HIF-1等信号通路从而发挥防护RIHD的作用,为中药抗辐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实验验证 当归红芪超滤物 放射性心脏病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性状-显微-指纹图谱的红芪搓条与未搓条样品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燕 强正泽 +4 位作者 贾妙婷 魏小成 王明伟 李硕 李成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402-1415,共14页
本文通过性状描述、扫描电镜、显微及HPLC等方法开展了搓条与未搓条红芪样品的差异性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搓条与未搓条样品在性状特征(药材形状、皮部、豆腥味)、一级纹理及皮孔、淀粉粒、木栓细胞、指纹图谱相似度、芒柄花素含量等方面... 本文通过性状描述、扫描电镜、显微及HPLC等方法开展了搓条与未搓条红芪样品的差异性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搓条与未搓条样品在性状特征(药材形状、皮部、豆腥味)、一级纹理及皮孔、淀粉粒、木栓细胞、指纹图谱相似度、芒柄花素含量等方面存在差异,二者在二级纹理、导管、薄壁细胞、晶体(方晶)、晶鞘纤维的差异性较小或未观察到,指纹图谱相似度搓条样品均高于未搓条样品;芒柄花素含量二者差异显著,搓条样品均高于未搓条样品,野生搓条样品芒柄花素含量均值是未搓条样品的2.58倍,栽培搓条样品芒柄花素含量均值是未搓条样品的1.87倍。研究结果为搓条机制及其他药材的搓条加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搓条 未搓条 野生 栽培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红芪颜色与类胡萝卜素类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王燕 强正泽 +4 位作者 李成义 贾妙婷 魏小成 王明伟 李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679-1698,共20页
采用精密色差仪获取红芪的颜色值数据,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红芪中类胡萝卜素类代谢产物的含量,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CA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OPLS-DA分析等方法,研究红芪颜色与类胡萝卜素类成分的相关性。结... 采用精密色差仪获取红芪的颜色值数据,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红芪中类胡萝卜素类代谢产物的含量,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CA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OPLS-DA分析等方法,研究红芪颜色与类胡萝卜素类成分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红芪中有17种类胡萝卜素类成分被检出;棕黄色、红棕色、红褐色与黄棕色红芪样品间颜色值具有显著差异性;红芪颜色值与类胡萝卜素类代谢产物含量间存在关联关系,4种颜色样品间17种类胡萝卜素类成分含量存在极大值与极小值的特征,含量分布具有差异性;4种颜色间的差异性代谢产物有2类(胡萝卜素类与叶黄素类)11种,分别为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二月桂酸酯、叶黄素二肉豆蔻酸酯、紫黄质二丁酸酯、紫黄质肉豆蔻酸酯、花药黄质、玉米黄质、紫黄质、叶黄素、β-隐黄质月桂酸,其是红芪产生颜色的呈色物质之一。棕黄色、红棕色、红褐色与黄棕色红芪样品的呈色原因可能与类胡萝卜素类代谢产物的含量及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颜色 类胡萝卜素类成分 LC-MS/MS
下载PDF
益气活血药对黄芪-红花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斌 王文瑄 +3 位作者 王江 苗琦 朱慧渊 董炳耀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81-285,290,共6页
脑缺血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相对较高,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及生命质量。脑缺血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主要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等。中药黄芪-红花是经典的益气活血药对,... 脑缺血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相对较高,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及生命质量。脑缺血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主要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等。中药黄芪-红花是经典的益气活血药对,具有抗炎、抗栓、抑制细胞凋亡等抗脑缺血效应,临床疗效确切。然而,黄芪、红花及其组分配伍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鲜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 黄芪 红花 脑缺血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施敏 刘富林 +1 位作者 夏旭婷 张婷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128-2133,共6页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的活性化合物并预测其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黄芪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以“slow trans...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的活性化合物并预测其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黄芪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以“slow transit contipation”为关键词在OMIM及GeneCards数据库检索慢传输型便秘相关靶点,并与黄芪化合物作用靶点取交集,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将PPI导入Cytoscape 3.7.2进行拓扑分析;利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通过Swiss Dock在线分子对接工具对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黄芪筛选得到20个活性成分,对应作用靶点189个,与慢传输型便秘的共同靶点143个,交集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拓扑分析度值靠前的靶标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胱天蛋白酶3(CASP3)、白细胞介素-6(IL-6)。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分子功能条目分别有1943、77、153个,KEGG功能富集分析得到信号通路163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叶酸、1,7-二羟基-3,9-二甲氧基紫檀素、山柰酚、槲皮素是黄芪发挥治疗作用的主要成分。结论:黄芪中的活性化合物叶酸、山柰酚、槲皮素等能作用于JUN、VEGFA、AKT1、CASP3、IL-6等靶点,通过调控对抗生素反应、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对营养水平的反应、薄膜筏、核受体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慢传输型便秘 网络药理学 通路 靶点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红芪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善茹 李成义 +5 位作者 刘书斌 强正泽 贾妙婷 魏小成 周瑞娟 张广袤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1-269,共9页
红芪作为甘肃的大宗药材,以“米仓红芪”为佳,主要含有红芪多糖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等化学成分。大量研究表明,红芪多糖是红芪药材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在医药保... 红芪作为甘肃的大宗药材,以“米仓红芪”为佳,主要含有红芪多糖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等化学成分。大量研究表明,红芪多糖是红芪药材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在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梳理并总结近10年国内外红芪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以及药理活性研究,通过阐述红芪多糖提取工艺、含量测定方法的优缺点,总结红芪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构特征,分析红芪多糖研究的发展趋势,为红芪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多糖 提取 分离纯化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