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Geothermal Water Resources in the South Hot Spring System in Chongqing
1
作者 Liu Dongyan Luo Yunju Liu Xinrong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5年第3期262-267,共6页
The geothermal waters of south hot spring, small hot spring and Qiaokouba in Chongqing, are all part of the south hot spring geothermal water system. Exploitation has caused a decline in the water levels of the south ... The geothermal waters of south hot spring, small hot spring and Qiaokouba in Chongqing, are all part of the south hot spring geothermal water system. Exploitation has caused a decline in the water levels of the south and small hot springs, which have not flowed naturally for 15 years. Now, bores pump geothermal water to the springs. If the water level drops below the elevation of the rivers, river-water will replenish the geothermal water, destroying this resource. It is therefore an urgent task to model the geothermal water system, to enabl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ntinued use of the geothermal water in Qiaokouba.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geothermal water system was adopted and a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planning scheme was carried out. A mathematical model was set up to simulate the whole geothermal water system, based on data from the research sites. The model determined the maximum sustainable water yield in Qiaokouba and the two hot springs, and the south hot spring and small hot spring sustainable yields are 1 100 m^3/d and 700 m^3/d from 2006 to 2010, 1 300 m^3/d and 1 000 m^3/d from 2011 to 2015, and 1 500 m^3/d and 1 200 m^3/d from 2016 to 2036. The maximum exploitable yield is 3 300 m^3/d from 2006 to 2036 in Qiaokouba. The model supplies a basis to adequately exploit and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geothermal water resources, and to continue to develop the geothermal water as a tourist attraction in Chongq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hot spring geothermal water system geothermal water resources mathematical mode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YIELD
下载PDF
Geothermal anomalies in the Xianshuihe area: Implications for tunnel construction along the Sichuan-Tibet Railway, 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Feng Liu Wei Zhang +4 位作者 Gui-ling Wang Shuai-chao Wei Chen Yue Guang-zheng Jiang Yu-zhong Liao 《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3年第3期237-248,共12页
This study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ly analysis of geotherm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Xianshuihe geothermal area along the Sichuan-Tibet Railway,using temperature logging,temperature monitoring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 This study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ly analysis of geotherm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Xianshuihe geothermal area along the Sichuan-Tibet Railway,using temperature logging,temperature monitoring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and regional geothermal geological survey data.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geothermal background,geothermal field,and their potential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tunnels.The investigation reveals that the average heat flow value in the study area is approximately 73.0 mW/m^(2),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terrestrial heat flow in China's Mainland(62.5 mW/m^(2)).This high terrestrial heat flow signifies a distinct thermal background in the area.In addition,geothermal anomalies in the area are found to b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hot springs along NW faults,indicating a strong control by the Xianshuihe fault zone.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region's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geothermal resources are attributed to the combination of high terrestrial heatflow background and water-conducting faults.However,these conditions also pose a potential threat of heat damage to the tunnels along the Sichuan-Tibet Railway.To evaluate the risk,the resear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terrestrial heat flow,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tunnel surrounding rocks,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 constant temperature layer,as well as the distribution of hot springs and faults.The analysis specifically focuses on the thermal damage risk of Kangding 1# tunnel and 2# tunnel passing through the study area.Based on the findings,it is determined that Kangding 1# tunnel and 2# tunnel have relatively low risk of heat damage,as they have avoided most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anomaly areas.However,several sections of the tunnels do traverse zones with low to medium temperatures,where surface rock temperatures can reach up to 45℃.Therefore,these regions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tunnel project,and mitigation measures may be necessary to address the potential heat-related challenges in th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anshuihe geothermal zone Terrestrial heat flow Hot spring TUNNEL Heat damage
下载PDF
贵州省地热流体资源可开采资源量研究
3
作者 易世友 李强 +1 位作者 陈刚 吉勒克补子 《地下水》 2024年第1期85-88,共4页
综合贵州省地热研究相关成果资料,分析贵州省地热流体资源赋存条件及地热水资源分布特征,以此为基础将贵州省划分为110个地热资源量估算区,参照省内地热流体资源主要集中在断裂带周边的实际特点,采用设计布井法、泉(井)流量统计法和比... 综合贵州省地热研究相关成果资料,分析贵州省地热流体资源赋存条件及地热水资源分布特征,以此为基础将贵州省划分为110个地热资源量估算区,参照省内地热流体资源主要集中在断裂带周边的实际特点,采用设计布井法、泉(井)流量统计法和比拟法对贵州地热流体可开采资源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贵州地热流体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受省内地质构造特点及其在全国构造所处部位的控制,地热资源成因类型可划分为沉积盆地传导型地热储和隆起山地断裂对流型地热储,总体热储温度一般小于90℃,为低温地热资源;估算出贵州省地热流体可开采资源总量为23190.37 m^(3)/a,其中设计布井法估算的资源量为15926.22 m^(3)/a,天然温泉可开采资源量1183.34 m^(3)/a,地热井可开采资源量6080.80 m^(3)/a,总热能906933.97 Kw,年开采累计可利用热能量476.68×10^(8)MJ。所估算的地热流体可采资源量可为贵州省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流体 可开采资源量 设计布井法 泉(井)流量统计法 贵州省
下载PDF
泰山北翼岩溶含水介质分布及地下水循环规律研究
4
作者 孙斌 李常锁 +5 位作者 魏善明 丁冠涛 郭秀军 高帅 刘春伟 杨振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9-590,共12页
为了深入认识济南岩溶泉水及地热水循环过程,本文以泰山北翼碳酸盐岩含水介质空间分布特征为研究出发点,分析其埋藏条件和连续性特征,并利用数理统计、空间插值、Piper三线图、概念模型等方法,结合水动力场、水化学场、水温度场和水年... 为了深入认识济南岩溶泉水及地热水循环过程,本文以泰山北翼碳酸盐岩含水介质空间分布特征为研究出发点,分析其埋藏条件和连续性特征,并利用数理统计、空间插值、Piper三线图、概念模型等方法,结合水动力场、水化学场、水温度场和水年龄场“四场”分析,揭示区域地下水循环规律。结果表明:地表分水岭与齐广断裂、禹王山断裂、聊考断裂等深大断裂控制了泰山北翼地区岩溶含水介质空间展布,大致呈现由南向北埋藏深度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受马山断裂、东坞断裂、文祖断裂等次级断裂影响岩溶含水介质上下盘有不同错动,但东西展布仍具有较好连续性;区域地下水循环过程极其复杂,泰山岩群、寒武纪及奥陶纪各类含水岩组通过排泄-渗漏、断裂垂向径流、水平地下径流等形式发生水流交汇,并在山前局部地区与第四纪松散孔隙水产生水量交换,最终通过泉或人工开采形式排泄。区域地下水流具有统一的“四场”,并且呈现明显的水平与垂向分带特征,大致沿东阿断裂及其延长线—吴家堡—华山—章丘区—淄博磁村一线划分冷泉与地热水的分界线,以600 m、1000 m划分出浅、中、深循环深度分界线;冷泉以浅循环为主,中、深循环为辅,地下水矿化度、温度、年龄偏低,而地热水以中、深循环为主,浅循环为辅,地下水矿化度、温度、年龄偏大。不同含水介质水流具有一定内在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岩溶水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 岩溶含水介质 泉水 地热 水循环 四场
下载PDF
藏南温泉稀有金属来源及其富集机制:以羊易热泉为例
5
作者 徐强 纪伟强 +1 位作者 杨一鸣 李家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9-1689,共21页
在全球科技与工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对稀有金属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地热水中稀有金属富集,为研究地热系统中稀有金属的来源和成因提供了独特的研究平台。本研究专注于青藏高原南部地... 在全球科技与工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对稀有金属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地热水中稀有金属富集,为研究地热系统中稀有金属的来源和成因提供了独特的研究平台。本研究专注于青藏高原南部地热系统中稀有金属元素特征,特别是Li、Rb、Cs等元素极度富集的现象。该现象已经引起了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还缺乏一个全面的成因模型来阐明这些稀有金属的来源及其富集机制。因此,本文选择了位于亚东-谷露裂谷中段的羊易热泉及其周边岩浆岩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羊易热泉水化学特征,厘定羊易地区不同时代岩浆岩源区组成和演化特征,并揭示藏南温泉成因模式与稀有金属富集的关系。通过对羊易热泉的水化学及其周围岩浆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本研究得出了以下认识:(1)羊易热泉中稀有金属元素含量极度富集,且Cs含量高于Rb含量;(2)对羊易地区不同时代岩浆岩的Sr-Nd同位素分析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岩浆源区的同位素组成趋向富集,这暗示了印度古老大陆物质的贡献在逐渐增加;(3)热泉中Sr元素可能主要来自于水岩相互作用,而Li、Rb、Cs等元素更多源于高演化岩浆流体的贡献;(4)稀有金属元素最初在印度大陆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长英质岩浆中富集,随着岩浆演化,其流体进一步富集了这些元素,这是藏南温泉稀有金属富集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确定藏南温泉中Li、Rb、Cs等稀有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岩浆流体的注入,并建立起藏南温泉成因模式与稀有金属富集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提供了对藏南地区温泉稀有金属富集现象的新见解,同时也为理解全球其他地区地热系统中稀有金属的富集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 藏南热泉 水岩相互作用 岩浆演化 地热资源
下载PDF
综合物化探方法在湖北通山县厦铺-杨芳林地热勘察中的应用
6
作者 杜天朗 李保珠 《地下水》 2024年第3期134-137,共4页
以湖北咸宁市通山县厦铺—杨芳林地热田重点勘查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瞬时测氡法和广域电磁法两种方法对研究区地热资源进行勘察,利用勘察成果数据、图件,结合地质条件和地球物理特征,对物化探资料成果进行分析解释,初步查明测区地热分布特... 以湖北咸宁市通山县厦铺—杨芳林地热田重点勘查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瞬时测氡法和广域电磁法两种方法对研究区地热资源进行勘察,利用勘察成果数据、图件,结合地质条件和地球物理特征,对物化探资料成果进行分析解释,初步查明测区地热分布特征,最终确定地热钻孔位置。根据地面调查及物探结果分析可知:研究区范围内的低视电阻率区为志留系组的泥质粉砂岩地层,高视电阻率区为奥陶—寒武系石英砂岩、泥质灰岩地层。杨芳林背斜在深部出现了一定的倾伏,施工钻孔在避开咸九高速保护范围后,仍处在背斜的转折端,且物探解译该处存在较大范围的相对地区低阻,该地热井在1200 m后,电阻率偏高,意味着揭穿志留系热储盖层,实际已施工地热井在1260 m进入奥陶系中统宁国组的石英砂岩地层,石英脉、节理裂隙较发育,为地下热水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建议在志留系(S)地层厚度较大的地段中,选择寒武系(∈)中相对低阻的部位布置钻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电磁法 瞬时测氡法 地热勘察
下载PDF
海南温泉设施氡及子体浓度测量与所致剂量研究
7
作者 王鑫 谢东海 +5 位作者 张林伟 唐煜 王叶 符义凡 史云剑 肖蓉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为了解海南省温泉设施内氡及子体浓度水平以及温泉利用带来的辐射剂量,采用连续测量方法,对海南省4个地区的典型温泉酒店内不同环境空气中氡及其子体浓度开展了现场测量。结果显示:温泉酒店室内氡及其子体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7.7±21... 为了解海南省温泉设施内氡及子体浓度水平以及温泉利用带来的辐射剂量,采用连续测量方法,对海南省4个地区的典型温泉酒店内不同环境空气中氡及其子体浓度开展了现场测量。结果显示:温泉酒店室内氡及其子体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7.7±21.1)Bq/m^(3)和(16.3±13.9)Bq/m^(3),氡浓度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参考水平和我国现行国标GB 18871—2002规定的室内氡控制水平;温泉酒店室内环境空气中氡子体所致年有效剂量平均值为1.03 mSv,处于我国正常本底水平范围;客房内氡及子体浓度普遍高于酒店大厅和酒店工作人员的工作间,大厅及工作间相对较低的平衡因子佐证通风状态良好,提示温泉酒店内氡浓度与通风状态密切相关;观察到温泉水利用可以导致客房房间内氡浓度暂时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设施 氡及子体浓度 剂量
下载PDF
海南典型温泉设施内空气中氡及氡子体平衡因子测量研究
8
作者 张林伟 王鑫 +3 位作者 谢东海 唐煜 王叶 符义凡 《核安全》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平衡因子是氡子体所致剂量估算和评价的重要参数。为了解海南省温泉设施内不同空间空气中氡及氡子体平衡因子的水平与分布范围,本文采用连续测量方法对不同地域典型温泉设施内不同空间氡及氡子体浓度、室内温泉泡池加水过程氡及氡子体... 平衡因子是氡子体所致剂量估算和评价的重要参数。为了解海南省温泉设施内不同空间空气中氡及氡子体平衡因子的水平与分布范围,本文采用连续测量方法对不同地域典型温泉设施内不同空间氡及氡子体浓度、室内温泉泡池加水过程氡及氡子体浓度进行现场测量,计算并分析平衡因子的变化。测量结果表明:平衡因子在较大范围内分布,通风状况是影响平衡因子的重要因素,通风越好,平衡因子越小;室内引入温泉水后,空气中氡及氡子体浓度升高,平衡因子略有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设施 氡及氡子体 平衡因子
下载PDF
洛阳龙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石窟泉群保护研究
9
作者 苗灿民 李腾超 +2 位作者 张阳 冯朝斌 张盛艳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4期130-137,共8页
洛阳龙门一带地热资源丰富。如何在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同时,减少对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景区泉群造成的人为因素影响,已成为重要课题。在总结分析当地以往地质地热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调查并对泉域动态进行监测,深入分析了该区域地... 洛阳龙门一带地热资源丰富。如何在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同时,减少对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景区泉群造成的人为因素影响,已成为重要课题。在总结分析当地以往地质地热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调查并对泉域动态进行监测,深入分析了该区域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中深层地下水的关系和对龙门石窟泉群保护的影响,查明了泉域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历史上间歇性断流的原因,并提出了龙门一带地热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方案。研究可为龙门石窟泉群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化建议,促进洛阳市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推动地热等相关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石窟 地热资源 泉群 泉水断流 地下水
下载PDF
轨道交通工程方案对地下温泉资源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张文正 杨超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4期294-298,I0020,共6页
为减小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对地下温泉资源的影响,以市郊铁路重庆中心城区至南川线工程对重庆市东温泉地热资源的影响为研究背景,结合温泉热储构造对线路避让东温泉地热资源的线、站位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线路采用路基和高架敷设... 为减小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对地下温泉资源的影响,以市郊铁路重庆中心城区至南川线工程对重庆市东温泉地热资源的影响为研究背景,结合温泉热储构造对线路避让东温泉地热资源的线、站位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线路采用路基和高架敷设不影响东温泉地热水资源的补给、径流与排泄;线路采用隧道敷设时不得穿越热储层,可穿越热储盖层,但须完全位于热储盖层范围内,才不会引起东温泉地热水的衰减和流失.研究结果为今后轨道交通穿越温泉地热资源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郊铁路 温泉 热储构造 地热资源 线站位方案
下载PDF
Improved Preproduction Conceptual-Numerical Model of the Roosevelt Geothermal Field using Geological, Geochemical and Structural Information 被引量:1
11
作者 YU Han XU Tianfu +1 位作者 YUAN Yilong FENG Guanh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805-1815,共11页
The Roosevelt Hot Springs Known Geothermal Resource Area(KGRA) is a Basin and Range-type geothermal resource, which is located in southwestern Utah. The integrated multicomponent geothermometry(IMG) approach is used t... The Roosevelt Hot Springs Known Geothermal Resource Area(KGRA) is a Basin and Range-type geothermal resource, which is located in southwestern Utah. The integrated multicomponent geothermometry(IMG) approach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reservoir temperature at the Roosevelt Hot Springs KGRA. Geothermometric modeling results indicate the deep reservoir temperature is approximately 284.6°C. A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Roosevelt Hot Spring KGRA is provided through integrating the various pieces of exploration information, including the geological data, geothermometric results, temperature well log and field evidence. A two-dimensional cross-sectional model was thus built to quantitatively investigate the coupled thermal-hydraulic processes in the Roosevelt geothermal field. By matching the preproduction temperature log data of deep wells, parameters controlling flow and heat transport are identified. The method and model presented here may be useful for other geothermal fields with similar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thermal resource Roosevelt Hot springs integrated multicomponent geothermometry preproduction state modeling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reservoir temperature using silica and cationic solutes geothermometers:a case study in the Tengchong geothermal area
12
作者 Xiaobo Zhang Qinghai Guo +3 位作者 Jiexiang Li Mingliang Liu Yanxin Wang Yijun Yang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33-240,共8页
Reservoir temperature estimation is vitally important for assessing the exploitation potential of a geothermal field.In this study,the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geothermal water sampled from boi... Reservoir temperature estimation is vitally important for assessing the exploitation potential of a geothermal field.In this study,the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geothermal water sampled from boiling and hot springs in the Tengchong hydrothermal area were measured,and quartz and cationic solutes geothermometer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subsurface temperatures.Log(Q/K) diagrams and Na-K-Mg triangular diagrams were applied to evaluating the equilibrium status of geothermal water samples with regard to reservoir minerals,and results were used to select suitable geothermometers.The results show that samples RH01,RH03,RH04,RH05,and LL16 were in or very close to full equilibrium with the selected minerals,and therefore a NaK geothermometer is appropriate.A K/Mg geothermometer,however,is applicable to LP08 and PZH18 whos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djusted to the shallow reservoir temperatures during their re-equilibrium processes.In contrast,cationic solute geothermometers are unsuitable for SQ20 and RH07,which are categorized as immature water in the Na-K-Mg diagram;a quartz geothermometer was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corresponding subsurface temperatures of these samples.According to the reservoir temperature estimation made in this study,there is at least one high-temperature reservoir below Rehai with a possible temperature range of 210-27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采样 地热区 阳离子 地温 溶质 腾冲 储层 地质温度计
下载PDF
西藏当雄错流域热泉成因机制及其对盐湖成矿物质(Li-Rb-Cs)的供给 被引量:2
13
作者 牛新生 刘喜方 +1 位作者 吕苑苑 伍倩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63-1175,共13页
【研究目的】西藏当雄错地区位于当惹雍错—许如错裂谷的北部,区内的曲热白玛和扎日取生等地分布有多处热水活动,由于泉水向当雄错盐湖供给了Li和B物质,因此对其水化学特征和成因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研究方法】采集了6件泉... 【研究目的】西藏当雄错地区位于当惹雍错—许如错裂谷的北部,区内的曲热白玛和扎日取生等地分布有多处热水活动,由于泉水向当雄错盐湖供给了Li和B物质,因此对其水化学特征和成因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研究方法】采集了6件泉水样品并进行化学组分和稳定同位素分析,计算了泉水的主要化学系数和矿物饱和指数,对泉水的化学组分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曲热白玛泉水富集元素Li、B、Rb、Cs等元素。泉水受大气降水和雪水补给,具有浅循环特征。曲热白玛泉水具有较长的径流路径和更强烈的水岩相互作用,泉水中的HCO_(3)-主要来自碳酸盐岩和岩浆活动产生的CO_(2)。SiO_(2)温标计算的热储温度相对可靠,曲热白玛样品的热储温度为123.33~128.22℃。【结论】当雄错地区的热水活动受控于南北向的当惹雍错—许如错裂谷,受地壳深部的局部熔融层影响,热水与硅酸盐矿物发生了水岩作用,携带了Li、Rb、Cs等微量元素,在混入地表冷水后,还与二叠系、白垩系的碳酸盐岩发生了水岩作用,沿区内的活动断裂上升至地表最终汇入当雄错湖水。这一现象表明,西藏部分富Li、Rb盐湖的成矿物质来源可能与广泛的南北向裂谷活动有关,这些裂谷不仅提供了盐湖聚集成矿的地理空间,同时也提供了沟通深部物源和地表空间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泉 地热 矿物质 Li-Rb-Cs 地球化学 当惹雍错—许如错裂谷 当雄错 矿产勘查工程 西藏
下载PDF
共和盆地兰采温泉地区地热特征及干热岩靶区
14
作者 贾小丰 李胜涛 +6 位作者 张森琦 张杨 黎敦朋 宋健 付雷 程正璞 任文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5-155,共11页
干热岩大力开发有助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尽早实现,其中放射性生热是干热岩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该类型干热岩地质特征和放射性生热特征,对选择该类型干热岩勘查目标区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以共和盆地兰采温泉群地区为线索... 干热岩大力开发有助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尽早实现,其中放射性生热是干热岩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该类型干热岩地质特征和放射性生热特征,对选择该类型干热岩勘查目标区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以共和盆地兰采温泉群地区为线索,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表放射性伽马测量、岩石放射性测试等手段,研究了高温温泉形成的地热地质条件和放射性特征,并依据地球物理勘查解译数据初步圈定了干热岩勘查目标靶区。研究结果表明:(1)兰采温泉地区擦拉更复式花岗岩体和羊智河—夏琼断裂与兰采温泉群的形成关系密切;(2)该区出露的中晚三叠世斑状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斑状钾长花岗岩等岩体的生热率表现出异常高的生热率特征,是正常沉积盖层生热率的5~8倍;(3)基于大地电磁测深勘查解译,羊智河—哲格姜—夏琼断裂破碎带下伏低阻体,推测为侵入时代较晚、温度较高的“体中体”花岗岩体。结论认为,该区具有“体中体”地质结构的晚三叠世高放射性斑状钾长花岗岩体,可作为干热岩勘查的主要目标方向;下一步应查明复式岩体空间分布形态,研究复式花岗岩体与地热流体的关系以及对深部温度场的影响机理,进而为圈定干热岩勘查靶区提供更加确凿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盆地 兰采温泉群 地热地质 放射性生热率 “体中体”地质结构 干热岩 大地电磁测深 勘查目标区
下载PDF
藏南隆子县模麓温泉群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鹏 孙明露 +8 位作者 张云辉 荣峰 达娃 万忠焱 刘恭喜 彭清华 胡华山 旦增 刘振峰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2-339,共18页
藏南地区地热资源丰富,是喜马拉雅地热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成为新的地热资源开发靶区。本文以藏南桑日-错那活动构造带内模麓温泉群为研究对象,以水化学和氢氧氚同位素为研究方法,分析模麓温泉群的水岩作用、热储温度、补给来源及径... 藏南地区地热资源丰富,是喜马拉雅地热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成为新的地热资源开发靶区。本文以藏南桑日-错那活动构造带内模麓温泉群为研究对象,以水化学和氢氧氚同位素为研究方法,分析模麓温泉群的水岩作用、热储温度、补给来源及径流时间,揭示了地热水的成因机制。模麓地热水pH在6.6~7.2之间,TDS为1908mg/L~2326 mg/L,水化学类型以HCO_(3)·Cl-Na型和HCO_(3)·Cl-Na·Ca型为主。地热水中主要阴阳离子来源于硅酸盐矿物的溶解和少量地球深部物质。利用硅-焓方程法和硅-焓图解法计算的初始热储温度为198℃~256℃,冷水混入比例为68%~85%。此外,对地热水中的Li、B、F等微量元素分析得出,研究区温泉水中微量组分除来自水-岩作用外,应该还与深部流体的混入有关,且该地区的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高程为5652m~5664m,模麓地热水中的氚含量<0.5TU,表明其地热水为老水,有更长的径流时间,为水-岩作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而宿麦郎曲河水为新水,补给径流时间短。研究区地热水与围岩遮拉组砂板岩发生水-岩作用,进行离子交换作用,在地下水运移过程中加热形成地热水,最终在有利构造部位出露形成温泉群。本次研究初步揭示了藏南模麓温泉的成因机制,可为藏南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麓温泉 水文地球化学 热储温度 补给来源 成因机制
下载PDF
西藏谢通门县卡嘎地热成因与资源潜力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邹俊 武斌 +4 位作者 马昭雄 陈宁 谢伟 邹华敏 杨代彬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7-216,共10页
西藏谢通门县地处青藏高原高寒山区,分布有卡嘎温泉,开发地热能解决当地供暖之急,但地热成因及储量研究尚未开展。通过分析调查区的地质构造、地热活动规律,并在卡嘎温泉附近开展地质详细调查、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及土壤氡气测量等工作,... 西藏谢通门县地处青藏高原高寒山区,分布有卡嘎温泉,开发地热能解决当地供暖之急,但地热成因及储量研究尚未开展。通过分析调查区的地质构造、地热活动规律,并在卡嘎温泉附近开展地质详细调查、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及土壤氡气测量等工作,综合运用地质、物探成果,对卡嘎温泉的成因及热储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音频大地电磁及土壤氡气测量成果清晰地揭示了区内NE向、NW向与SN向断层深部的延展情况与叠加关系,说明区内具备较好的导水通道和热储空间。(2)研究区热源以中浅部始~渐新世岩浆岩衰变放热及深部存在高温岩浆熔融热源向上传导;断裂破碎带既是深部热储,也是深部热水上涌的通道;第四系上部冲洪积等堆积层为地热水的良好盖层,而第四系下部松散沉积物及部分基岩风化壳构成区内浅部热储。这些说明本区地热应用潜力较大,但需要注意的是:依据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成果的三维展示,发现深部S1、S2两个异常区在浅部呈连通状态,地表温泉点正好位于其连通通道上方,故在附近钻探取水时需评估对此温泉点水量的影响。最后,结合本区地热水的地热特征及电性特征,构建了调查区“地球物理-地热地质”模型,可为西藏其他地区地热资源勘探开发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氡气测量 地质调查 成因模式
下载PDF
青藏高原如角高温地热系统构造-热耦合成热模式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镜 唐发伟 +4 位作者 官辉 赵海华 赵小云 旦增国杰 杜炳锐 《中国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1-1631,共11页
【研究目的】地表热异常的形成无外乎两方面原因:异常的热源及异常的热传递方式。“厚壳”与“热壳”共存,是青藏高原高温地热系统与一般汇聚板缘型地热系统的最大差异。部分熔融(热)作为“热壳”中的异常热源,断裂系统(构造)作为“厚... 【研究目的】地表热异常的形成无外乎两方面原因:异常的热源及异常的热传递方式。“厚壳”与“热壳”共存,是青藏高原高温地热系统与一般汇聚板缘型地热系统的最大差异。部分熔融(热)作为“热壳”中的异常热源,断裂系统(构造)作为“厚壳”中的对流传热通道,清晰刻画两者空间关系,探讨构造-热耦合成热模式,可能是完善“厚壳”与“热壳”共存下青藏高原特色成热理论的重要途径。【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以萨嘎县如角沸泉为例,运用大地电磁测深、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研究结果】探测断裂系统与部分熔融的空间关系;结合已有地球物理、地热地球化学研究,建立如角沸泉构造-热耦合成热模式;并以断裂系统的交汇处为目标体,布设两口生产井。【结论】如角式构造-热耦合成热模式具有普适性,对于完善青藏高原特色成热理论及提高地热勘查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热耦合成热模式 如角沸泉 高温地热系统 地热成因机制 地热勘查实践 地热地质调查工程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川西理塘毛垭温泉群的成因及深部地热过程 被引量:1
18
作者 申华梁 杨耀 +7 位作者 周志华 芮雪莲 廖晓峰 赵德杨 梁明剑 陈梦蝶 官致君 任宏微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9-709,共21页
毛垭温泉目前的成因模式及深部地热过程的研究程度较低。文中以理塘毛垭温泉群和周边的冒火温泉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水化学组分和氢、氧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毛垭温泉群和冒火温泉的水化类型均为Na-HCO_(3)型。温泉水在深循环过程... 毛垭温泉目前的成因模式及深部地热过程的研究程度较低。文中以理塘毛垭温泉群和周边的冒火温泉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水化学组分和氢、氧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毛垭温泉群和冒火温泉的水化类型均为Na-HCO_(3)型。温泉水在深循环过程中,深部水、岩、气的相互作用使得热储层中的长石发生水解,是形成Na-HCO_(3)型地热水的主要原因。氢、氧同位素的测量结果表明温泉水均起源于大气降水。毛垭温泉群与冒火温泉相比,具有更高浓度的离子组分,且表现出轻微的氧同位素漂移现象,表明毛垭温泉的循环深度更深,经历了更强烈的水-岩作用,此外,Cl^(-)的深部来源比例更高。通过SiO_(2)温标和硅焓混合模型估算得到毛垭温泉群的浅部热储温度为75~103℃,深部热储温度为235℃,冷水混合比例为87%~94%。基于深部热储温度计算得到毛垭温泉的最终循环深度接近5km。深部地热水受静水压力和水热对流作用,沿理塘断裂带向上运移,在此过程中,受构造裂隙的影响,地热水与冷水发生第1次混合,混合水的温度约为100℃。地热水循环至近地表时,与盆地内的冷水进行第2次混合,最终出露地表,形成中低温温泉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垭温泉群 地热水 水文地球化学 热储温度 理塘断裂带
下载PDF
苏北浦南构造特征与地热资源靶区预测研究
19
作者 吴姗姗 康涛 +4 位作者 张洋洋 李琳 沈瑞 贾志杰 王丹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29-435,441,共8页
地热资源是重要的绿色能源矿产,变质岩地区的地热赋存条件与断裂构造关系及其密切.充分的构造研究工作可有效提高变质岩地区地热资源靶区预测的可靠性.综合分析地质—物探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地温测量和氡气测... 地热资源是重要的绿色能源矿产,变质岩地区的地热赋存条件与断裂构造关系及其密切.充分的构造研究工作可有效提高变质岩地区地热资源靶区预测的可靠性.综合分析地质—物探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地温测量和氡气测量等工作方法,通过地质—物探成果综合解释,查明了研究区的深部断裂特征和具体展布位置.经综合研究得到了本区构造发育,且热源、通道、储层和盖层等地热地质条件较为良好的结论,并在地质构造和地热条件良好部位预测了地热找矿靶区,为下一步的地热勘查开发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地质和物探依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地热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 地温测量 氡气测量 靶区预测 浦南
下载PDF
威海市七里汤地热田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星芳 邢立亭 +2 位作者 贾群龙 韩忠 李方舟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9-218,共10页
为保护威海市七里汤地热温泉,笔者通过地热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等方法探讨了七里汤地热田的水源、热源、地温场、聚热模式、水热运移通道等要素,建立了地热田成因概念模型,揭示了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①地热水水化学... 为保护威海市七里汤地热温泉,笔者通过地热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等方法探讨了七里汤地热田的水源、热源、地温场、聚热模式、水热运移通道等要素,建立了地热田成因概念模型,揭示了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①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以SO_(4)·HCO_(3)-Ca·N a和HCO_(3)-Na·Ca型水为主,水质动态较为稳定。②热水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入渗后沿着横口-杨格庄深大断裂深循环到地下约为2276 m,水温加热至114.39℃左右,在断裂交汇处再沿着破碎带上涌溢出地表成泉。③入渗地下水沿着断裂构造带往深部运移过程中不断吸取围岩中的热量,地热田温泉成因类型为深循环-对流型。④七里汤等胶东温泉地热田均受断裂控制,地热异常区的面积不大,地热田规模小,虽然胶东温泉地热具有良好的开发市场前景,但必须控制开采,以免过量开采造成资源枯竭、热水温度下降。研究成果对威海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型 成因机制 地热温泉 断裂 七里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