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速铁路钢轨预打磨型面优化分析
被引量:
20
1
作者
马跃伟
任明法
+1 位作者
胡广辉
田常海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0-97,共8页
高速铁路的发展使钢轨磨损和滚动接触疲劳损伤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预打磨后钢轨可有效延长服役寿命。为实现预打磨最佳廓形的选择,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建立假设轮对横移量服从高斯分布的轮轨接触概率分析模型。据此,确定出列车运行时...
高速铁路的发展使钢轨磨损和滚动接触疲劳损伤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预打磨后钢轨可有效延长服役寿命。为实现预打磨最佳廓形的选择,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建立假设轮对横移量服从高斯分布的轮轨接触概率分析模型。据此,确定出列车运行时考虑轮对横移量的轮轨接触位置,并采用轮轨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相应接触应力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轮对横移量对最大接触应力值具有显著影响,横移量为10 mm、0 mm、8 mm时其值分别为1 712.6 MPa、1 362.1 MPa、448.7 MPa。亦发现虽然累积接触应力和平均接触应力均可作为衡量不同钢轨廓形力学性能优劣的指标,但二者的预测结果并不一致,如60 kg/m(CHN60)钢轨的平均接触应力,在轨距角附近(距钢轨中心线30 mm处内侧)的值4倍于踏面中心区域,相应的累积接触应力,在踏面的中心区域的值则接近10倍于轨距角附近。为综合考虑钢轨累积接触应力和平均接触应力对预打磨型面的影响,提出加权累积和平均接触应力,并以此作为钢轨预打磨廓形优化的评价指标。依据该指标对按照打磨工程经验设计的四条钢轨预打磨廓形进行评价分析,得到较优的钢轨打磨廓形。对制定钢轨廓形优化和打磨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打磨
蒙特卡洛
接触
廓形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打磨量的重载钢轨打磨廓形优化设计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磊
康彦兵
+1 位作者
董勇
张华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5-812,共8页
为在重载钢轨打磨廓形优化设计中最小化钢轨打磨量,建立了打磨量的钢轨廓形对齐及计算方法,设计以轮轨磨耗指数、轮轨接触应力以及钢轨打磨量为优化子目标的综合优化评价模型,并对不同优化策略的优化结果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矩阵旋转...
为在重载钢轨打磨廓形优化设计中最小化钢轨打磨量,建立了打磨量的钢轨廓形对齐及计算方法,设计以轮轨磨耗指数、轮轨接触应力以及钢轨打磨量为优化子目标的综合优化评价模型,并对不同优化策略的优化结果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矩阵旋转变换、曲线拟合及样条插值等理论建立钢轨廓形自动对齐算法,并计算目标廓形打磨量;其次,考虑轮轨磨耗指数、接触应力以及钢轨打磨量,建立综合优化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并联合车辆轨道动力学仿真模型求解优化钢轨打磨廓形;最后,运用所建立的钢轨廓形优化设计模型计算分析不同优化策略的设计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同时考虑轮轨磨耗、轮轨接触应力和钢轨打磨量,优化后曲线外、内轨廓形平均磨耗指数相比初始廓形下降68.9%,内轨接触应力下降39.1%,打磨量下降21.8%,优化效果最佳;只考虑轮轨磨耗和接触应力时,优化后曲线外轨廓形磨耗指数和内轨接触应力下降较为明显,但打磨量下降速率相对较慢,仅为11.3%;只考虑打磨量时,优化后钢轨廓形打磨量下降最快,为24.4%,但轮轨接触应力显著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钢轨
打磨量
轮轨磨耗
轮轨接触应力
廓形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轮轨法向间隙的道岔钢轨廓形优化方法
被引量:
6
3
作者
赵向东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3-86,共4页
针对道岔转辙器区钢轨容易出现磨耗和滚动接触疲劳的问题,根据轮轨接触理论,以轮轨法向间隙最小为目标对道岔区钢轨廓形进行优化,获得了钢轨打磨的目标廓形。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轮轨界面之间有较好的共形特征,能有效降低轮轨接触应力...
针对道岔转辙器区钢轨容易出现磨耗和滚动接触疲劳的问题,根据轮轨接触理论,以轮轨法向间隙最小为目标对道岔区钢轨廓形进行优化,获得了钢轨打磨的目标廓形。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轮轨界面之间有较好的共形特征,能有效降低轮轨接触应力,从而降低轮轨磨耗和滚动接触疲劳损伤,且优化后的轮轨接触点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工程
钢轨打磨
道岔
钢轨廓形
理论分析
轮轨间隙
接触应力
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速铁路钢轨预打磨型面优化分析
被引量:
20
1
作者
马跃伟
任明法
胡广辉
田常海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出处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0-97,共8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DUT10LK20)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09G012-A)资助项目
文摘
高速铁路的发展使钢轨磨损和滚动接触疲劳损伤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预打磨后钢轨可有效延长服役寿命。为实现预打磨最佳廓形的选择,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建立假设轮对横移量服从高斯分布的轮轨接触概率分析模型。据此,确定出列车运行时考虑轮对横移量的轮轨接触位置,并采用轮轨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相应接触应力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轮对横移量对最大接触应力值具有显著影响,横移量为10 mm、0 mm、8 mm时其值分别为1 712.6 MPa、1 362.1 MPa、448.7 MPa。亦发现虽然累积接触应力和平均接触应力均可作为衡量不同钢轨廓形力学性能优劣的指标,但二者的预测结果并不一致,如60 kg/m(CHN60)钢轨的平均接触应力,在轨距角附近(距钢轨中心线30 mm处内侧)的值4倍于踏面中心区域,相应的累积接触应力,在踏面的中心区域的值则接近10倍于轨距角附近。为综合考虑钢轨累积接触应力和平均接触应力对预打磨型面的影响,提出加权累积和平均接触应力,并以此作为钢轨预打磨廓形优化的评价指标。依据该指标对按照打磨工程经验设计的四条钢轨预打磨廓形进行评价分析,得到较优的钢轨打磨廓形。对制定钢轨廓形优化和打磨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关键词
钢轨打磨
蒙特卡洛
接触
廓形优化
Keywords
rail grinding monte carlo contact profile optimization
分类号
U238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打磨量的重载钢轨打磨廓形优化设计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磊
康彦兵
董勇
张华鹏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5-81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05395)
四川省科技计划(2020YJ0034,2020JDTD0012,2020YFQ0024,2019YJ0209)。
文摘
为在重载钢轨打磨廓形优化设计中最小化钢轨打磨量,建立了打磨量的钢轨廓形对齐及计算方法,设计以轮轨磨耗指数、轮轨接触应力以及钢轨打磨量为优化子目标的综合优化评价模型,并对不同优化策略的优化结果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矩阵旋转变换、曲线拟合及样条插值等理论建立钢轨廓形自动对齐算法,并计算目标廓形打磨量;其次,考虑轮轨磨耗指数、接触应力以及钢轨打磨量,建立综合优化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并联合车辆轨道动力学仿真模型求解优化钢轨打磨廓形;最后,运用所建立的钢轨廓形优化设计模型计算分析不同优化策略的设计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同时考虑轮轨磨耗、轮轨接触应力和钢轨打磨量,优化后曲线外、内轨廓形平均磨耗指数相比初始廓形下降68.9%,内轨接触应力下降39.1%,打磨量下降21.8%,优化效果最佳;只考虑轮轨磨耗和接触应力时,优化后曲线外轨廓形磨耗指数和内轨接触应力下降较为明显,但打磨量下降速率相对较慢,仅为11.3%;只考虑打磨量时,优化后钢轨廓形打磨量下降最快,为24.4%,但轮轨接触应力显著变大.
关键词
重载钢轨
打磨量
轮轨磨耗
轮轨接触应力
廓形优化
Keywords
heavy-haul
rail
grinding
amount
wheel-
rail
wear
wheel-
rail
contact
stress
rail
profile
optimization
分类号
V22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轮轨法向间隙的道岔钢轨廓形优化方法
被引量:
6
3
作者
赵向东
机构
中铁物轨道科技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3-86,共4页
文摘
针对道岔转辙器区钢轨容易出现磨耗和滚动接触疲劳的问题,根据轮轨接触理论,以轮轨法向间隙最小为目标对道岔区钢轨廓形进行优化,获得了钢轨打磨的目标廓形。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轮轨界面之间有较好的共形特征,能有效降低轮轨接触应力,从而降低轮轨磨耗和滚动接触疲劳损伤,且优化后的轮轨接触点分布更加均匀。
关键词
轨道工程
钢轨打磨
道岔
钢轨廓形
理论分析
轮轨间隙
接触应力
优化
Keywords
Track engineering
rail
grinding
Turnout
rail
profile
Theoretical analysis
Gap between wheel and
rail
contact
stress
optimization
分类号
U213.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13.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速铁路钢轨预打磨型面优化分析
马跃伟
任明法
胡广辉
田常海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考虑打磨量的重载钢轨打磨廓形优化设计
吴磊
康彦兵
董勇
张华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轮轨法向间隙的道岔钢轨廓形优化方法
赵向东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