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derstanding the Variability of Z-R Relationships Caused by Natural Variations in Raindrop Size Distributions(DSD):Implication of Drop Size and Number 被引量:1
1
作者 Abe D.Ochou Eric-Pascal Zahiri +1 位作者 Bakary Bamba Manlandon Koffi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 2011年第3期147-164,共18页
In the issue of rainfall estimation by radar through the necess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radar reflectivity Z and rain rate R (Z-R), the main limitation is attributed to the variability of this relationship. Indeed, se... In the issue of rainfall estimation by radar through the necess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radar reflectivity Z and rain rate R (Z-R), the main limitation is attributed to the variability of this relationship. Indeed, several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e great variability of this relationship in space and time, from a rainfall event to another and even within a single rainfall event.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variability of raindrop size distributions and thereby Z-R relationships is therefore, more the result of complex dynamic, thermody-namic and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within rainfall systems than a convective/stratiform classification of the ground rainfall signature. The raindrop number and size at ground being the resultant of various processes mentioned above, a suitable approach would be to analyze their variability in relation to that of Z-R relation-ship.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total raindrop concentration number NT and the median volume di-ameter D0 used in numerous studies, and have shown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two ‘observed’ parame-ters appears to be an interesting approach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variability of the Z-R relationships in the rainfall events, without assuming a certain analytical raindrop size distribution model (exponential, gamma, or log-normal). The present study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isdrometer data collected at different seasons and places in Africa, and aims to show the degree of the raindrop size and number implication in regard to the Z-R relationships vari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ndrop size distribution Radar Reflectivity Factor rain Rate Median Volume Diameter Total Number of drops Per Unit Volume Z-R Relationship Convective rain Stratiform rain Squall Lines THUNDERSTORM
下载PDF
DSD参数对双频雷达估测降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胜男 王改利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0-580,共11页
双频雷达通过估计降水的雨滴谱分布(Rain Drop Size Distribution,DSD)参数来估测降水,相比多普勒天气雷达利用Z-I关系估测降水的方法,估测结果更加准确。真实的雨滴谱分布随时空不断变化,难以准确描述。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将其描述成Ga... 双频雷达通过估计降水的雨滴谱分布(Rain Drop Size Distribution,DSD)参数来估测降水,相比多普勒天气雷达利用Z-I关系估测降水的方法,估测结果更加准确。真实的雨滴谱分布随时空不断变化,难以准确描述。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将其描述成Gamma分布模型对双频雷达估测降水造成的误差。研究中利用架设在广东龙门和西藏那曲的雨滴谱仪观测资料,计算Ku/Ka双频雷达的反射率因子,利用双频雷达算法反演降水率R和衰减系数k,并将其与雨滴谱仪直接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双频雷达反演算法中DSD模型对反演结果造成的影响,并对比反演误差的地区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DSD参数对双频雷达反演降水的影响在那曲和龙门地区有一定的差异。从双频技术反演的质量加权的粒子直径(Dm)、Ka波长衰减系数(kKa)、Ku波长衰减系数(kKu)和降水率(R)来看,当Gamma分布的形状因子μ分别取2、3和4时,龙门地区对四个参数的反演都能得到较为稳定准确的结果,相对误差基本<10%。而就kKa和5~40 mm·h^-1的降水率而言,那曲和龙门有很大的不同,在龙门当μ取3时相对误差最小,都在0值附近波动,而那曲则要需要μ值在4和6附近才能使得相对误差达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滴谱分布 GAMMA分布 激光雨滴谱仪 双频雷达 反演误差
下载PDF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of a Stratiform Precipitation Event over Eastern China:Analysis Using Micro Rain Radar data 被引量:15
3
作者 Hong WANG Hengchi LEI Jiefan YANG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1472-1482,共11页
Data collected using the micro rain radar(MRR) situated in Jinan city, eastern China,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altitudin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rainfall mic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o analyze the bright ba... Data collected using the micro rain radar(MRR) situated in Jinan city, eastern China,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altitudin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rainfall mic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o analyze the bright band(BB) characteristics and hydrometeor classification. Specifically, a low-intensity and stable stratiform precipitation event that occurred from 0000 to0550 UTC 15 February 2015 and featured a BB was studied. During this event, the rainfall intensity was less than 2 mm h-1 at a height of 300 m, which was above the radar site level, so the errors caused by the vertical air motion could be ignored.The freezing height from the radiosonde matched well with the top of the BB observed by the MRR.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0.5–1 mm diameter drops showed no noticeable variation below the BB. The maximum fall velocity and the maximum gradient fall velocity(GFV) of the raindrops appear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B. Meanwhile, a method that uses the GFV and reflectivity to identify the altitude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BB was established, with which the MRR can provide a reliable and real-time estimation of the 0?C isotherm. The droplet fall velocity was used to classify the types of snow crystals above the BB. In the first 20 min of the selected precipitation event, graupel prevailed above the BB; and at an altitude of2000 m, graupel also dominated in the first 250 min. After 150 min, the existence of graupel and dendritic crystals with water droplets above the BB was infer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p size distribution micro rain radar bright band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下载PDF
Rainfall Mic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Landfalling Typhoon Yagi(201814)Based on the Observations of Micro Rain Radar and Cloud Radar in Shandong,China 被引量:8
4
作者 Hong WANG Wenqing WANG +4 位作者 Jun WANG Dianli GONG Dianguo ZHANG Ling ZHANG Qiuchen ZHANG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994-1011,共18页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precipitation microphysical parameters and the vertic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Typhoon Yagi(201814)are analyzed in the city of Jinan,Shandong Province based primaril...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precipitation microphysical parameters and the vertic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Typhoon Yagi(201814)are analyzed in the city of Jinan,Shandong Province based primarily on the observations of a micro rain radar(MRR),a cloud radar,and a disdrometer.The precipitation process is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four types:convective,stratiform,mixed,and light precipitation according to the ground disdrometer data,which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vertical profile of the radar reflectivity detected by the MRR.Vertical winds may be the main source of MRR retrieval error during convective precipitation.Convective precipitation has the shortest duration but makes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to the cumulative precipitation.Collision-coalescence is the main microphysical process of stratiform precipitation and light precipitation below the bright band observed by the MRR.It is worth noting that as Typhoon Yagi(201814)transformed into an extratropical cyclone,its raindrop size distributions no longer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itime precipitation,but become more typical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ntinental precipitation,which represents a very different raindrop size distribution from that which is normally observed in a landfalling typho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HOON rain drop size distribution micro rain radar cloud radar
下载PDF
基于雨滴谱参数反演的C波段双偏振雷达降水类型分类方法
5
作者 毛赢 寇蕾蕾 +2 位作者 王芷璇 陈垚 楚志刚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15-2030,共16页
降水类型分类对分析区域降水微物理特征、多源降水融合误差模型的构建以及雷达定量测量降水估计等都很重要。本文基于2015~2016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C波段双偏振雷达数据和南京地区滴谱仪观测资料,提出一种适用于南京地区的雷达降水类型... 降水类型分类对分析区域降水微物理特征、多源降水融合误差模型的构建以及雷达定量测量降水估计等都很重要。本文基于2015~2016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C波段双偏振雷达数据和南京地区滴谱仪观测资料,提出一种适用于南京地区的雷达降水类型分类方法,并对降水类型分类结果进行对比验证。首先,基于滴谱仪降雨率时序数据、地基雷达反射率因子平面位置显示数据和地基雷达反射率因子时间—高度显示数据,筛选出36次典型层状和对流降水过程。随后,统计3个滴谱仪站点典型层状(对流)降水的雨滴谱(DSD)参数,拟合得到适用于南京地区的降水类型分类线。将基于滴谱数据统计拟合的分类线应用于基于变分法反演的地基雷达DSD参数,进行地基雷达降水类型分类。根据典型层状(对流)过程降水类型分离指数的时间—高度分布,并对比星载双频测雨雷达(DPR)降水分类产品,对分类效果进行验证。最后,将分类结果应用于雷达分类定量降水估计,进一步说明降水分类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南京地区3个滴谱仪站点的拟合分类线非常一致,3个站点的典型层状(对流)过程均能够很好地分离在分类线两侧;与DPR降水分类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南京地区分类线的分类效果相对于其他典型降水分类方法,对层状和对流降水的识别率整体最高,分别为84.56%和72.64%;基于降水分类的雷达定量降水估计的测雨精度均优于未分类的测雨公式,且基于差分传播相移率的测雨公式[R(KDP)]在四种分类测雨公式中整体性能最优,基于水平反射率因子的测雨公式[R(ZH)]在层状云降水反演中性能最优,基于差分传播相移率的测雨公式[R(KDP)]在对流云降水反演中性能最优,基于水平反射率因子和差分反射率的测雨公式[R(ZH,ZDR)]对原有总体测雨公式降水精度的提升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类型分类 雨滴谱反演 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 定量降水估计
下载PDF
偏振多普勒雷达定量测量降雨精度的改进 被引量:27
6
作者 赵果 楚荣忠 +3 位作者 张彤 贾伟 沈瑾 吴忠元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98-507,共10页
提高雷达估测降雨的精度一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意义,但是由于雨滴谱的地域差异性使得雷达测雨公式并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利用黑河流域遥感-地面观测同步试验(WATER项目)期间获得的大量不同类型降雨的雨滴谱资料,通过提取大量的雨滴... 提高雷达估测降雨的精度一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意义,但是由于雨滴谱的地域差异性使得雷达测雨公式并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利用黑河流域遥感-地面观测同步试验(WATER项目)期间获得的大量不同类型降雨的雨滴谱资料,通过提取大量的雨滴直径D和对应的下落速度v,分析得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v(D)=4.67D0.53。同时还得到了对应层状云和对流云雷达定量测量降雨的Z-R关系。利用滴谱数据计算得到对应X波段的双偏振雷达参数:差分反射率ZDR和差分传播相移常数KDP。并运用ZDR和KDP分别得到了适应层状云和对流云降雨的R(Z)、R(KDP)、R(Z,ZDR)和R(KDP,Z,ZDR)关系。通过降水过程获得的地面雨量筒数据和雷达实测数据,对各测雨方法进行了检验,发现组合参数的测雨公式能够很好地提高雷达测雨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滴谱 偏振多普勒雷达 差分反射率 差分传播相移常数
下载PDF
两次降水过程的微降雨雷达探测精度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温龙 刘溯 +2 位作者 赵坤 李杨 李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7-587,共11页
垂直指向微降雨雷达(MRR)能够测量从近地面至高空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和雨滴谱分布特征,对认识降水微物理结构,改进雷达定量降水估计精度有重要作用。为评估MRR探测的雨滴谱分布、降水和雷达回波精度,利用南京地区夏季观测的两次降水过程,... 垂直指向微降雨雷达(MRR)能够测量从近地面至高空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和雨滴谱分布特征,对认识降水微物理结构,改进雷达定量降水估计精度有重要作用。为评估MRR探测的雨滴谱分布、降水和雷达回波精度,利用南京地区夏季观测的两次降水过程,将MRR与业务S波段天气雷达、二维视频雨滴谱仪、常规雨量筒观测进行层状云降水和对流性降水下的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RR垂直探测的雷达反射率因子与S波段雷达观测在中低层(<4 km)平均差异<1 dB,但高层(>4 km)出现显著低估,且该现象随降水强度增强更明显,这主要是雷达回波衰减导致。MRR在回波强度<35 dBz时对降水率的探测精度较高,但在>35 dBz时低估降水。其中,层状云降水的降水率比对流性降水更接近雨量筒观测。常规雨量筒对0.1 mm以下的降水无探测能力,而MRR探测敏感度较高,对于微弱降水率的估计效果也很好。由于MRR最大探测范围的限制,相对于2DVD而言,MRR探测的最大粒子直径低估、最小粒子浓度高估,但在中间段的探测效果和2DVD雨滴谱观测一致性较高。总体而言,MRR是一个有效的降水探测仪器,其探测结果在层状云降水过程中优于对流性降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降雨雷达 雨滴谱 多普勒雷达 降水率 雷达反射率
下载PDF
基于SATP和SIFT方法分析雨滴谱特征及参数关系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加艳 肖辉 +1 位作者 肖稳安 秦元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86-497,共12页
采用二参数排序平均法(the Method of Sorting and Averaging based on Two Parameters,简称SATP方法)分析了2006年吉林省观测的所有雨滴谱分布统计特征,获取其μ-Λ关系。同时,针对单次降水过程利用强度顺序滤波法(Sequential Intensit... 采用二参数排序平均法(the Method of Sorting and Averaging based on Two Parameters,简称SATP方法)分析了2006年吉林省观测的所有雨滴谱分布统计特征,获取其μ-Λ关系。同时,针对单次降水过程利用强度顺序滤波法(Sequential Intensity Filtering Technique,简称SIFT方法),寻找2006年5月4日降水过程的Z-R关系,并得出其μ-Λ关系。最后应用上述两个μ-Λ关系,分别反演雨滴谱并估测降雨量。结果表明,利用SATP法和SIFT法处理雨滴谱资料并获取μ-Λ关系是可行的,反演所得降雨量与实测吻合很好,尤其是SIFT法更具有实用性。它对联合雷达订正降水测量,有效地提高降雨率的测量准确度将有更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P SIFT 雨滴谱 μ-Λ关系
下载PDF
一次飑线过程的动力和微物理结构及滴谱变化对降水估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刘黎平 牟容 +1 位作者 许小永 胡志群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1-611,共11页
雨滴谱的变化和回波强度的垂直变化是影响雷达估测降水的重要原因。文章利用美国KOUN双线偏振雷达观测的一次飑线过程资料,用模糊逻辑的方法、β方法和约束条件下的Λ方法,分析了飑线过程降水粒子相态和雨区雨滴谱分布及其相态混合区冰... 雨滴谱的变化和回波强度的垂直变化是影响雷达估测降水的重要原因。文章利用美国KOUN双线偏振雷达观测的一次飑线过程资料,用模糊逻辑的方法、β方法和约束条件下的Λ方法,分析了飑线过程降水粒子相态和雨区雨滴谱分布及其相态混合区冰雹融化过程,结合四维变分方法风场反演方法,研究了雨滴谱变化与飑线过程风场中尺度结构的关系,及其对双线偏振雷达不同估测降水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处在气旋中的飑线存在中低层辐合线,低层辐合带及强烈上升形成强回波,飑线后部的层状云中存在下沉气流,而飑线的前部存在下沉气流形成的边界层辐合线。飑线中对流单体组成的强回波带和后侧的层状云降水的雨滴谱分布有明显的变化,大雨滴区往往在飑线前部,在东南气流中新生的对流单体也常常有大雨滴区存在。ZH、ZDR随高度变化比较明显,而KDP基本不随高度变化,高度的选取对传统的Z-R关系方法、(ZH,ZDR)方法估测降水量影响很大,但KDP方法几乎不受高度变化的影响。本次过程雨滴谱变化非常明显,这对Z-R关系估测降水将产生重要影响,(ZH、ZDR)方法和KDP方法估测的降水比较接近,而Z-R关系方法在对流中心降水估测值偏大。小于30 dBz回波的KDP脉动很大,出现的不正常值对降水估测有一定影响,采用综合降水估测方法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偏振雷达 雨滴谱 降水估测
下载PDF
雨滴谱参数估计优化方案及其微物理资料检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窦贤康 王连仲 +2 位作者 Jacques Testud 刘万栓 Paul Amayenc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1年第4期493-497,共5页
提出一种新的雨滴谱参数估计优化方案。其最大优点就是 :对于任意几束相邻的测雨雷达观测资料 ,从任意的雨滴谱模型 (如 Marshall- Palmer经验公式 )决定的积分雨参数之间的关系 (如 k- Z关系 )出发 ,利用雷达视反射率资料并借助雷达海... 提出一种新的雨滴谱参数估计优化方案。其最大优点就是 :对于任意几束相邻的测雨雷达观测资料 ,从任意的雨滴谱模型 (如 Marshall- Palmer经验公式 )决定的积分雨参数之间的关系 (如 k- Z关系 )出发 ,利用雷达视反射率资料并借助雷达海平面或地表面回波信号 ,可以获取束向上的比较接近实际降雨场的雨滴谱 ;然后利用校正的雨滴谱参数决定的积分雨参数之间的关系 ,降雨量反演算法就可以提供较准确的降雨量分布。这个方案可行性被同区域机载 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滴谱 测雨雷达 微物理资料 参数估计
下载PDF
基于滴谱分布的机载雷达波束匹配情况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琼 商建 +1 位作者 仰美霖 杨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7-554,共8页
基于机载双频测雨雷达外场校飞试验中获取的有效降水测量数据,利用Ku波段的雨衰系数和等效雷达反射率因子的比值估算了雨滴谱分布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米散射模拟计算了Ka波段在该滴谱分布下的等效雷达反射率因子,并和机载Ka波段衰减... 基于机载双频测雨雷达外场校飞试验中获取的有效降水测量数据,利用Ku波段的雨衰系数和等效雷达反射率因子的比值估算了雨滴谱分布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米散射模拟计算了Ka波段在该滴谱分布下的等效雷达反射率因子,并和机载Ka波段衰减订正后的等效雷达反射率因子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两者的廓线基本重合,相关系数超过0.95,两部雷达探测的目标物一致,测量的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差异主要是由雷达频率的不同所引起的后向散射以及衰减的不同所造成的,波束匹配精度较高。此外,单频滴谱参数的估计依赖于单频衰减订正的精度。机载雷达外场试验中探测的都是弱降水,Ku波段衰减订正不会存在太大的误差,估计的滴谱较为可靠。必须指出的是,精确的参数估计仍然要借助双频雷达的反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双频降水雷达 滴谱分布 米散射
下载PDF
雨滴轴比订正对雷达参量及其关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加艳 肖辉 +1 位作者 李培仁 肖稳安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6,共8页
利用Parsivel雨滴谱仪在山西祁县、介休两地2008年7、8月观测的数据资料,对比分析了两地的总雨滴谱样本特征和雷达参量的分布概率,研究了雨滴轴比订正对降雨率R、雨滴含水量W和反射率因子Z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雨滴轴比对雷达参量影响不... 利用Parsivel雨滴谱仪在山西祁县、介休两地2008年7、8月观测的数据资料,对比分析了两地的总雨滴谱样本特征和雷达参量的分布概率,研究了雨滴轴比订正对降雨率R、雨滴含水量W和反射率因子Z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雨滴轴比对雷达参量影响不可忽略。雨滴轴比订正效果随着R的增大而增大,当R>5mm·h-1时,轴比订正效果明显,而因Z正比于尺度D的6次方,其订正效果更加明显。最后,在雨滴轴比订正基础上给出两地的Z-R关系,同时确定了未经过轴比订正的反射率因子Znoncorr与订正后的降雨率Rcorr之间的Znoncorr-Rcorr关系,以及反射率因子Z与雨水含量W的Z-W关系,为当地雷达定量测量降水、深入研究云降水形成的微物理过程和雷电对区域降水的影响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滴谱 轴比 Z—R关系 雨水含量
下载PDF
不同天气系统宁夏夏季降雨谱分布参量特征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66
13
作者 牛生杰 安夏兰 桑建人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44,共8页
利用 1982— 1984年 6~ 9月份在 7个气象站 2 0 0次观测获取的 6 0 5 3份滴谱资料 ,分析了宁夏雨滴谱及有关物理量的特征。宁夏地区夏季降水平均雨滴空间浓度数为 2 85个·m-3 ,平均谱可以描述为N(Di) =2 0 9.2exp(- 2 .6 335Di)... 利用 1982— 1984年 6~ 9月份在 7个气象站 2 0 0次观测获取的 6 0 5 3份滴谱资料 ,分析了宁夏雨滴谱及有关物理量的特征。宁夏地区夏季降水平均雨滴空间浓度数为 2 85个·m-3 ,平均谱可以描述为N(Di) =2 0 9.2exp(- 2 .6 335Di)。文中给出了不同雨强下的平均谱分布及谱参数的演变和影响降水的 3种环流形势下的平均滴谱特征 ,还分别建立了雷达反射率因子Z与雨强、雨滴落地动能通量和雨水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这些资料可用于雷达定量测定降水和区域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降水 物理特征 雨滴谱 谱参数 降水量 天气分析
下载PDF
广州地区雨滴尺寸分布模型及雨衰减预报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振维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5年第4期33-37,共5页
本文利用广义gamma分布模型处理分析了1992年夏季广州雨滴尺寸分布测量数据,得到了广州地区雨滴尺寸分布模型,并利用这一模型计算了33.5GHz和93GHz雨衰减,其计算值与同期测量结果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雨滴尺寸 雨衰减 分布模型 降水预报
下载PDF
广州地区1—400GHz降雨传播特性的计算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振维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6年第2期9-17,共9页
本文利用广州地区雨滴尺寸分布模型计算了1—400GHZ线极化波雨致特征衰减和相移,并利用计算的雨衰减和相移值回归了其与降雨率之间的指数关系。
关键词 特征衰减 特征相移 雨滴尺寸分布 雨衰减 电波
下载PDF
33.5GHz、72GHz 和93GHz的降雨衰减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庆生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3年第3期52-58,94,共8页
在30GHz 以上的频段中,降雨引起的信号衰减是重要的传播现象之一。设置在青岛的毫米波地面实验电路进行了雨衰减特性的实验研究,研究的频率范围为33.5GHz、72GHz 和93GHz。本文将根据1991年夏季的实验结果,对雨衰减的特性,降雨的空间不... 在30GHz 以上的频段中,降雨引起的信号衰减是重要的传播现象之一。设置在青岛的毫米波地面实验电路进行了雨衰减特性的实验研究,研究的频率范围为33.5GHz、72GHz 和93GHz。本文将根据1991年夏季的实验结果,对雨衰减的特性,降雨的空间不均匀性和雨滴尺寸分布的变化对雨衰减特性的影响以及30—100GHz范围内的雨衰减的频率换算关系等进行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衰减 特性 极高频 散射
下载PDF
基于沈阳雨滴谱观测资料的Z-I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房彬 李洋 +1 位作者 赵姝慧 刘旸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2期236-238,240,共4页
利用沈阳地区2010—2013年4—9月共4年的雨滴谱资料,分析沈阳地区不同天气系统、不同降水云系、不同月份的Z-I关系。结果表明:层状云、积层混合云和积雨云降水云系,Z-I关系的显著水平均大于0.05;西风槽和冷涡天气系统,雷达反射率和雨强... 利用沈阳地区2010—2013年4—9月共4年的雨滴谱资料,分析沈阳地区不同天气系统、不同降水云系、不同月份的Z-I关系。结果表明:层状云、积层混合云和积雨云降水云系,Z-I关系的显著水平均大于0.05;西风槽和冷涡天气系统,雷达反射率和雨强的相关性都很好;7月、8月平均雨强最大,系数a也最大,4月、5月、6月、9月平均雨强相对较小,系数a也相对较小;4—9月系数a随着雨强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雨强的减小而减小,相关性很好,系数b与雨强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滴谱 Z-I关系 雨强 雷达反射率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山区和平原区雨滴谱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彭旺 李琼 +5 位作者 魏加华 乔禛 申惟文 柏文文 贺巨龙 祁昌贤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71-1480,共10页
利用2020年7-9月在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宗务隆山不同海拔处的雨滴谱观测资料,对不同降雨强度下不同粒径雨滴微物理参量的贡献、粒径-粒子数浓度平均谱、微物理特征参量和反射率因子-降雨强度(Z-R)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雨滴数密度主要由... 利用2020年7-9月在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宗务隆山不同海拔处的雨滴谱观测资料,对不同降雨强度下不同粒径雨滴微物理参量的贡献、粒径-粒子数浓度平均谱、微物理特征参量和反射率因子-降雨强度(Z-R)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雨滴数密度主要由小雨滴贡献,中雨滴和大雨滴则是反射率因子Z、降雨强度R和液态水含量W的主要贡献,大雨滴对Z、R和W的贡献在海拔较高的山区站占比更高。山区站在小雨、中雨和大雨时的谱宽更宽,且在不同降雨强度下大雨滴端的粒子数浓度要更高,地形的抬升对较大雨滴的N(D)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质量加权平均直径(D_(m))随海拔升高而增大,R更高时雨滴直径也越大。广义截断参数(Log_(10)N_(w))会随降雨强度升高而先增大后有所减小,较小雨滴是构成降雨的主要来源,柴达木盆地降雨有其独特的雨滴谱结构特征。山区站Log_(10)N_(w)与D_(m)的分布更为离散,且山区站相比平原站Log_(10)N_(w)偏低而D_(m)偏高。若采用统一的降水估测公式Z=300R^(1.4)会产生对降雨量的高估,山区站点降雨的高估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雨滴谱 地形 微物理特征参量 Z-R关系
下载PDF
估算雨滴谱Γ分布三参数的阶矩法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熊飞麟 周毓荃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7-789,共13页
利用2014年8月4—23日山西忻州OTT-Parsivel二代激光雨滴谱仪获得的雨滴谱资料,研究了估算雨滴谱T分布三参数的阶矩法。把降水云分为层状云、积状云、积层混合云三种,采用最小二乘法和阶矩法估算雨滴谱,并在现有阶矩法的研究上,提出一... 利用2014年8月4—23日山西忻州OTT-Parsivel二代激光雨滴谱仪获得的雨滴谱资料,研究了估算雨滴谱T分布三参数的阶矩法。把降水云分为层状云、积状云、积层混合云三种,采用最小二乘法和阶矩法估算雨滴谱,并在现有阶矩法的研究上,提出一种新矩量组合M036与其他矩量一起分1 min、5 min平均和5 mm滑动平均估算雨滴谱样本的均方根误差和误差谱分布,并进行比较,同时研究了不同降水云雨滴谱三参数随雨强R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阶矩法估算T分布雨滴谱,M036矩量组合代表雨滴数浓度、液态水含量和雷达反射率因子,三个物理量计算方便,物理意义清晰,实际应用中如能通过探测手段获得三个矩量,就能反演得到云中雨滴谱。阶矩法中M036估算最好;估算三种不同时间雨滴谱样本的均方根误差平均值,M036误差最小;分析三种不同时间雨滴谱样本的均方根误差谱分布,M036谱宽最窄,误差集中;估算三种降水云雨滴谱三参数随雨强R的增大而减少;拟合雨滴谱T分布三参数N_0、μ、λ满足二项式分布且相关系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滴谱 Γ分布 三参数 阶矩法
下载PDF
干旱内陆区声波干预下降雨微物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佩翀 时洋 +5 位作者 赵智丰 王佳 曹炯玮 柏文文 解宏伟 魏加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06-913,共8页
利用2019年6—9月青海省干旱内陆区雨滴谱仪和雨量筒数据,运用物理检验法和统计方法,分析了超高功率集束强声波干预下近地面降雨微物理特征变化。结果表明:(1)声波干预下,累计降雨量增加,降雨量增加和减少的场次分别占研究总场次的60.87... 利用2019年6—9月青海省干旱内陆区雨滴谱仪和雨量筒数据,运用物理检验法和统计方法,分析了超高功率集束强声波干预下近地面降雨微物理特征变化。结果表明:(1)声波干预下,累计降雨量增加,降雨量增加和减少的场次分别占研究总场次的60.87%和39.13%。平均粒径、液态水含量、雷达反射率因子、雨强和降雨动能等微物理量均值明显增大,雨强和动能增幅最为明显,分别为36.00%和69.20%。(2)声波干预下,平均谱大粒子端(>0.8 mm)粒子数浓度增加,且雨强越大,粒子数浓度增加效果越明显。(3)空间分布上,作业中心周边3 km范围内雨强在声波干预下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 人工增雨 雨滴谱 降雨微物理特征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