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tato yield gaps across the rainfed Yin-mountain Hilly Area of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JIA Li-guo CHEN Yang +4 位作者 QIN Yong-lin LIANG Rui-fang CUl Shi-xin MA Zhong FAN Ming-sho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2418-2425,共8页
Yin-mountain Hilly Area is one of the ideal regions for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production in China. However, potato yield is severely limited as a result of rain-fed crop mode due to water deficiency, as well as... Yin-mountain Hilly Area is one of the ideal regions for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production in China. However, potato yield is severely limited as a result of rain-fed crop mode due to water deficiency, as well as an inadequate farming practices. In this study, yield gaps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attainable yield (Ya) as a benchmark under optimized management practices, i.e., micro-ridge and side planting with plastic-mulching (MS), and flat planting with plastic-mulching (PM). The yields under MS and PM modes are defined as Yal and Ya2, respectively. Under the same field with MS and PM modes but different densities and fertilizer usages and so on, it was defined as simulated farmers' practices. The yield of simulated farmers' practices (Yfl) reached 57.3 and 69.6% of Yal and Ya2, respectively, while the average yield of 298 randomly surveyed farmers (Yf2) reached only 37.0 and 47.8% of Yal and Ya2 for rain-fed potato, respectively. The gaps of water use efficiency exhibited similar pattern.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improper measures in rainwater conservation and accumulation, and other management practices contributed to 18.5, 18.2, and 42.6% of yield gap between Yal and Yf2. Improper nutrition management, including overuse of nitrogen and the deficiency of phosphorus andpotassium supplication,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of yield gap.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possibilities of increasing rain-fed potato yields by optimized water and fertilizermanagements in the Yin-mountain Hill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n-fed POTATO yield gap water management Yin-mountain Hilly area
下载PDF
雨养农业区黄芩轻简化膜间直播种植技术规程 被引量:1
2
作者 米永伟 龚成文 +2 位作者 杨晓波 邵武平 张廷红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89-192,共4页
为进一步推进甘肃省雨养农业区黄芩种植机械化、精量化和轻简化生产,结合多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栽培技术、田间管理、采收与产地加工等方面总结出了雨养农业区黄芩轻简化膜间直播种... 为进一步推进甘肃省雨养农业区黄芩种植机械化、精量化和轻简化生产,结合多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栽培技术、田间管理、采收与产地加工等方面总结出了雨养农业区黄芩轻简化膜间直播种植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膜间直播 轻简化 技术规程 雨养农业区
下载PDF
雨养农业区冬小麦品种灌浆期抗旱耐逆性评价技术规程
3
作者 李静雯 白斌 +4 位作者 厚毅清 何瑞 郭莹 马瑞 王红梅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871-874,共4页
为进一步推进抗旱耐逆小麦品种的快速筛选及其推广应用,提高耐旱育种效率,通过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田间生产条件下灌浆期小麦气孔性状多年多点的测定,明确小麦灌浆期抗旱耐逆性判定规则,联合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方法,从适用范围、规范... 为进一步推进抗旱耐逆小麦品种的快速筛选及其推广应用,提高耐旱育种效率,通过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田间生产条件下灌浆期小麦气孔性状多年多点的测定,明确小麦灌浆期抗旱耐逆性判定规则,联合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方法,从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原理、基本要求、田间管理、气孔性状调查分析、评价指标的计算及评价等级等方面总结出雨养农业区冬小麦品种灌浆期抗旱耐逆性综合评价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气孔 抗旱耐逆性 技术规程 雨养农业区
下载PDF
地膜覆盖对旱地春小麦土壤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恒洪 柴守玺 +2 位作者 黄彩霞 杨长刚 常磊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7,共5页
在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研究了春季覆膜和秋季覆膜2种模式下,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全膜穴播及膜侧沟播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具有普遍增温效应,0~25cm土层全生育期平均地温覆膜处理较露地对照(CK)高0.77℃.覆膜增温效果在3... 在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研究了春季覆膜和秋季覆膜2种模式下,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全膜穴播及膜侧沟播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具有普遍增温效应,0~25cm土层全生育期平均地温覆膜处理较露地对照(CK)高0.77℃.覆膜增温效果在3种种植方式间以全膜穴播模式最高,全膜穴播覆土模式次之,膜侧沟播模式最小;春、秋覆膜对土壤地温影响差异不大;覆膜增温效果表现为:土壤下层>上层,早晨>傍晚>中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地膜覆盖 土壤温度 种植模式 雨养农业区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夏玉米田土壤水分调控效应 被引量:9
5
作者 常晓 魏克明 +4 位作者 王和洲 杨慎骄 邵扬 齐爽 王同朝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78,共4页
基于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豫东雨养区土壤水分调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还田免耕处理,对夏玉米生长主要根层的土壤水分的调控能力作用较为显著,在连续干旱1个月后(播后30d),0~60cm土壤含水率分别比深耕和深松高19.7%、4.... 基于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豫东雨养区土壤水分调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还田免耕处理,对夏玉米生长主要根层的土壤水分的调控能力作用较为显著,在连续干旱1个月后(播后30d),0~60cm土壤含水率分别比深耕和深松高19.7%、4.5%,夏玉米单株干物质累积量、群体叶面积指数指标均优于其他2个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比深耕处理提高31.2%和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 覆盖 夏玉米 雨养区
下载PDF
雨养旱作区垄作小麦减产原因初步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同朝 杜园园 +2 位作者 卫丽 王燕 王俊忠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8-43,共6页
在降雨偏少的雨养旱农区条件下,研究了垄作、平作、垄作覆盖、平作覆盖四种处理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前期土壤水分严重胁迫造成中后期垄作小麦生长发育不良。同对照平作相比,垄作冬小麦整个生育阶段群体总数低7.1%~14.6%... 在降雨偏少的雨养旱农区条件下,研究了垄作、平作、垄作覆盖、平作覆盖四种处理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前期土壤水分严重胁迫造成中后期垄作小麦生长发育不良。同对照平作相比,垄作冬小麦整个生育阶段群体总数低7.1%~14.6%,叶面积指数减少8.1%~16.3%,干物质积累降低0.4%~27.3%,物质运转分配不合理,限制群体边际增产作用发挥,导致小麦减产7%~10%。因此,在我国北方雨养旱作区,垄作小麦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成功与否取决当地降雨年型。偏旱条件下,不宜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养旱作区 垄作 冬小麦 减产
下载PDF
秸秆还田量对旱地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侯慧芝 张绪成 +6 位作者 尹嘉德 方彦杰 王红丽 于显枫 马一凡 张国平 雷康宁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7-464,共8页
为了解半干旱区秸秆还田量对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2018年在甘肃中部半干旱旱作区(35°35′N,104°36′E)开展大田试验,以陇春35号为供试品种,设置1500 kg·hm^(-2)秸秆还田(SRL)、3000 kg·hm^(-2)... 为了解半干旱区秸秆还田量对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2018年在甘肃中部半干旱旱作区(35°35′N,104°36′E)开展大田试验,以陇春35号为供试品种,设置1500 kg·hm^(-2)秸秆还田(SRL)、3000 kg·hm^(-2)秸秆还田(SRM)、4500 kg·hm^(-2)秸秆还田(SRH)和无秸秆还田(CK)4个处理,测定和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不同生育时期0~300 cm土壤贮水量、0~300 cm土层阶段耗水量和WUE的特点。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量的秸秆还田均可提高春小麦播种到抽穗期0~3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和拔节到灌浆期春小麦对0~300 cm土层的耗水量,降低拔节到成熟期冠层温度,显著增加春小麦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生物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SRM处理的产量较SRH和SRL处理分别增加4.0%和17.4%,WUE分别提高4.8%和16.0%。因此,在甘肃中东部半干旱旱作区,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的适宜秸秆还田量为3000 kg·hm^(-2);秸秆还田能够改善春小麦生育前中期土壤墒情,有利于中后期水分利用,促进春小麦叶片光合物质生产,最终实现增产和水分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量 旱地 全膜覆土 春小麦 水分利用 产量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豫南雨养区土壤微环境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德奇 岳俊芹 +9 位作者 李向东 王汉芳 邵运辉 方保停 杨程 秦峰 马富举 时艳华 陈远凯 程红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2-38,共7页
针对豫南雨养农业区降水基本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但年内和年际间分配不均、土壤耕性差的生态实际,为解决小麦播种期和冬春干旱以及改善耕层水、肥、气、热等因子提供理论依据。于2007—2015年,在豫南雨养农业区进行了连续9a的大田定位试验... 针对豫南雨养农业区降水基本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但年内和年际间分配不均、土壤耕性差的生态实际,为解决小麦播种期和冬春干旱以及改善耕层水、肥、气、热等因子提供理论依据。于2007—2015年,在豫南雨养农业区进行了连续9a的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模式对小麦生长季土壤水分、容重、温度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T1(传统翻耕)、T2(不覆盖/不深松+覆盖/免耕)、T3(覆盖/不深松+不覆盖/免耕)、T4(不覆盖/深松+不覆盖/免耕)、T5(覆盖/深松+覆盖/免耕)以及T6(不覆盖/不深松+还田/旋耕)。结果表明,(覆盖/深松+覆盖/免耕)T5可以有效提高小麦播种期0~40cm土层的含水量,为麦播提供较好的水分基础,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冬小麦越冬期和返青期土壤日平均温度影响较小,不足以对冬小麦发育进程产生影响。(覆盖/深松+覆盖/免耕)T5能够有效降低耕层0~20cm和0~40cm的土壤容重。覆盖/深松+覆盖/免耕处理的前3a,冬小麦产量较对照有所降低,从第4年开始较对照增产,2011—2015年增产幅度分别为2.02%、2.83%、10.93%、5.88%、1.97%。以上结果表明,通过T5(覆盖/深松+覆盖/免耕)的简耕覆盖技术可以有效利用降水资源、培肥地力,提高产量,具有节本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秸秆 豫南雨养区 耕作方式 冬小麦 土壤微环境
下载PDF
雨养旱作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和群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马中义 丁贵江 +7 位作者 张勤 李青松 梁秋华 张扬 杨慧娟 王奇 李建魁 李文阁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42,共4页
以2个密植型和2个稀植型玉米品种为材料,分别设计5个密度,雨养旱作条件下,研究比较两种类型玉米品种的产量和群体特征,结果表明,密植品种郑单958、先玉335抗旱性和耐密性突出,在低降水量年份仍可耐受6万~8万株/hm2的较高密度,并且获得1... 以2个密植型和2个稀植型玉米品种为材料,分别设计5个密度,雨养旱作条件下,研究比较两种类型玉米品种的产量和群体特征,结果表明,密植品种郑单958、先玉335抗旱性和耐密性突出,在低降水量年份仍可耐受6万~8万株/hm2的较高密度,并且获得12836.1~13914.0kg/hm2的较高产量,比稀植品种承玉10高产处理(4.8万株/hm2)增产15.7%~25.4%,增产显著。密植品种郑单958、先玉335高产处理的群体特征为:叶面积指数(LAI)高,生物产量高,经济系数达0.5以上,密植品种8万株/hm2时穗部透光率与稀植品种4.8万株/hm2时相当。选育推广抗旱耐密高产玉米品种对我国北方雨养旱作区玉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养旱作 玉米品种 密度 产量 群体特征
下载PDF
黄土高原旱作农区气候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冯永忠 刘志超 +2 位作者 刘强 成敏 杨改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8-223,共6页
研究区域气候干旱的变化规律,是制订农业抗旱减灾的前提。利用陕西黄土高原旱作农区42个站点38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及修正的palmer干旱指数、小波分析和EOF(经验正交分解函数)等分析方法,研究陕西黄土高原旱作农区年际、季节及空间上干旱... 研究区域气候干旱的变化规律,是制订农业抗旱减灾的前提。利用陕西黄土高原旱作农区42个站点38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及修正的palmer干旱指数、小波分析和EOF(经验正交分解函数)等分析方法,研究陕西黄土高原旱作农区年际、季节及空间上干旱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干旱在年际与季节性变化的趋势,都趋于干旱化变化,在2003年后具有明显干旱化的特征;年代和季节都具有干旱化周期性频率逐年变小的趋势;在四个季节中,春季干旱变化对全年的贡献最高,其次是夏季、秋季。在空间上,陕西黄土高原基本趋向干旱化方向,但强度、位相等存在南北、东西差异,高原中部和四周之间的差异。横山—佳县以北地区呈正态变化,干旱趋于缓和,南部地区干旱趋于加剧,尤其绥德、吴堡一带。本研究结论对指导陕西黄土高原旱作农区抗旱减灾型农作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旱作农区 气候干旱
下载PDF
雨养烟叶种植田无机氮淋溶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青丽 邹焱 +5 位作者 李志宏 蒋雨洲 朱经伟 石俊雄 陈曦 张云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1-148,共8页
为了解烤烟种植下土壤氮淋溶与大田作物差异,评价烟田常规养分管理,探寻烟田无机氮淋溶的阻控策略。以贵州龙岗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于2015—2017年开展常规管理下烟田氮素淋失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肥(CK)、化肥(NPK)、... 为了解烤烟种植下土壤氮淋溶与大田作物差异,评价烟田常规养分管理,探寻烟田无机氮淋溶的阻控策略。以贵州龙岗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于2015—2017年开展常规管理下烟田氮素淋失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肥(CK)、化肥(NPK)、化肥+厩肥(NPK+M)、化肥+连作(NPK+L)、化肥+生物有机肥(NPK+BM)。结果表明,烟田全年无机氮淋溶量为3.62~6.08 kg/hm^2,氮肥净淋溶率为0.09%~3.29%。无机氮的淋溶损失主要发生在烤烟生长季,尤其是5—6月,其占总淋溶量的40.33%~65.86%。烟田淋溶液中氮素形态主要是有机态,无机氮的比例平均仅为29.83%,缓苗期和旺长期(5—6月)淋溶液中无机氮比例高于烤烟成熟期(7—8月),前者无机氮比例平均33.00%,后者其平均为26.67%。降雨是影响烟田淋溶损失的主要因素,无机氮淋溶量与月降雨量呈非线性相关。施用化肥导致无机氮淋溶显著升高,有机肥配施化肥降低了土壤溶液淋溶,降低了氮肥淋溶损失。与烤烟玉米轮作处理相比,烤烟连作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水淋溶,使氮肥净淋溶率降低59.57%。综上,目前烤烟常规管理下,雨养农业区烟田无机氮淋溶强度不高,受降雨影响大,应注重有机无机配施降低无机氮淋溶,在养分管理中考虑如何降低有机氮淋溶,以提高氮素养分供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淋溶 化肥 有机肥 轮作 雨养区 氮形态
下载PDF
甘肃河东雨养农业区旬降水变化及其与土壤湿度关系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陆登荣 黄斌 王劲松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0-235,共6页
利用甘肃省河东雨养农业区分布均匀的13个农业气象试验站1971~2007年的逐日降水量和土壤湿度资料,分析了该区域作物生长期(3~11月)逐旬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与相应时段土壤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7 a来,河东雨养... 利用甘肃省河东雨养农业区分布均匀的13个农业气象试验站1971~2007年的逐日降水量和土壤湿度资料,分析了该区域作物生长期(3~11月)逐旬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与相应时段土壤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7 a来,河东雨养农业区逐旬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表现为两种主要的形式———南部型和东部型。南部型,降水量的大值区位于雨养农业区的南部,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这种降水分布型发生的机率占37%,主要发生时段在3月上旬到6月中旬;东部型,降水量的大值区位于雨养农业区的东部,降水量由东向西减少,这种降水分布型发生的机率占63%,主要发生时段在6月下旬到11月下旬。近37 a来,3月上旬、4月中旬、9月上旬和11月上旬的降水量呈显著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余旬的降水量的增加或减少的趋势都不明显。旬降水量与相应旬的土壤湿度一般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各站土壤解冻时间,以及各站降水量的相对大小对这种相关关系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养农业区 旬降水 土壤湿度 甘肃省
下载PDF
山地不同树龄枣园土壤水分状况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辛小桂 吴普特 +1 位作者 汪有科 肖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5-89,共5页
为研究黄土高原梨枣林地土壤水分状况,利用TRIME管和洛阳铲对灌溉及雨养两种条件下不同种植年限(1 a、4 a、9 a、12 a)的梨枣林0~160 cm、0~700 cm范围深度内土壤水分状况进行监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树龄增长梨枣林地土壤水分... 为研究黄土高原梨枣林地土壤水分状况,利用TRIME管和洛阳铲对灌溉及雨养两种条件下不同种植年限(1 a、4 a、9 a、12 a)的梨枣林0~160 cm、0~700 cm范围深度内土壤水分状况进行监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树龄增长梨枣林地土壤水分储量下降;灌溉梨枣林与雨养梨枣林相比,其主根系层0~160 cm土壤水分储量较高;现有灌溉定额条件下,灌溉梨枣林地根区平均土壤水分满足度仍然相对较低;旱作梨枣林随树龄增大,土壤干层的分布深度和土壤干燥化强度趋于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状况 不同树龄枣园 灌溉 雨养 陕北山地
下载PDF
环渤海雨养旱作区冬小麦不同覆膜种植方式试验研究初报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素芳 刘振敏 +5 位作者 白艳梅 徐玉鹏 孙一 肖宇 李金英 阎旭东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94-96,共3页
为探索环渤海雨养旱作区最佳的冬小麦旱作覆膜种植方式,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4个处理(A1~A4),3次重复,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小麦产量、产量因素、群体数量及地上部干物重的影响。结果表明:A2种植模式下小麦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对照... 为探索环渤海雨养旱作区最佳的冬小麦旱作覆膜种植方式,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4个处理(A1~A4),3次重复,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小麦产量、产量因素、群体数量及地上部干物重的影响。结果表明:A2种植模式下小麦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对照,达到5 262.30 kg·hm^(-2)。A2种植方式有利于促进小麦分蘖,利于小麦构建适宜群体,提高成穗率,同时还有利于群体干物质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养旱作区 冬小麦 覆膜方式 产量
下载PDF
基于APSIM模型的降水量分配对旱地小麦和豌豆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8
15
作者 李广 黄高宝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2-347,共6页
为探索降水量分配对作物产量的作用机制和规律, 在对APSIM模型检验的基础上, 运用APSIM模型和多元积分回归方法研究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降水季节分配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APSIM模型可用来模拟小麦和豌豆的产量; 作物产量除与年... 为探索降水量分配对作物产量的作用机制和规律, 在对APSIM模型检验的基础上, 运用APSIM模型和多元积分回归方法研究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降水季节分配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APSIM模型可用来模拟小麦和豌豆的产量; 作物产量除与年降水总量有关外, 还与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关; 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对小麦和豌豆产量影响为开口向上的二次曲线, 并且都为正效应; 当年6~7月份降水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 5~6月份降水对豌豆产量影响最大, 最大贡献率为每增加1 mm的降水量, 小麦增产10.4 kg·hm^-2, 豌豆增产10.3 kg·hm^-2; 降水量季节分配比年降水总量对作物产量的形成有更为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SIM 多元积分回归 降水量季节分配 作物产量 小麦 豌豆 雨养农业区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旱地小麦不同年型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研究──Ⅰ.降水、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籍增顺 张松令 +3 位作者 张鸿杰 徐建兵 郑王义 崔欢虎 《山西农业科学》 1997年第2期26-29,共4页
采取随机抽样法,在干旱年份和丰水年份对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及构成的关系做了大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年份,碱解氮、有机质对产量没有太大的影响,相反,速效磷和速效钾与产量关系密切。丰水年份,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 采取随机抽样法,在干旱年份和丰水年份对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及构成的关系做了大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年份,碱解氮、有机质对产量没有太大的影响,相反,速效磷和速效钾与产量关系密切。丰水年份,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与产量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尤其与穗粒数和千粒重有着极好的相关性。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钾的作用,不管在何种年份,钾与产量及穗粒数和千粒重相关系数都达显著水平,说明在今后小麦生产中应重视钾肥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小麦 高产 配套技术
下载PDF
半干旱区旱地不同覆盖方式对糜子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小红 张绪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33,共5页
为探讨半干旱区旱地不同覆盖方式对糜子耗水特征和产量的影响,测定了全膜覆土穴播(PMS)、全膜覆盖穴播(PM)和露地穴播(CK)3种不同处理的糜子发育动态、0—200cm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糜子地上生物量动态、产量和耗水量。2a的试验结果表明,... 为探讨半干旱区旱地不同覆盖方式对糜子耗水特征和产量的影响,测定了全膜覆土穴播(PMS)、全膜覆盖穴播(PM)和露地穴播(CK)3种不同处理的糜子发育动态、0—200cm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糜子地上生物量动态、产量和耗水量。2a的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后糜子营养生长期缩短,生殖生长时期延长,但全生育期缩短;PMS处理的糜子的生育期较CK缩短12~13d,较PM延长10~11d。地膜覆盖使糜子拔节前0—20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增加,随糜子生育进程的推进,3种处理的耗水量依次为:PM>PMS>CK。在抽穗前,PM的地上生物量最大,其次为PMS,CK最小;在收获期,PMS的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PM。PM和PMS的产量较CK分别在2009和2010年提高了83.53%和64.56%,115.51%和84.47%;与PM处理相比,PMS的糜子产量在2009年和2010年提高了17.42%,18.18%,但两个处理的土壤耗水量在2a均无显著差异。因此,通过覆盖降低棵间蒸发是提高旱地糜子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主要途径。通过覆盖方式的选择来调控糜子的发育进程和耗水过程,对提高糜子产量和WUE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全膜覆土穴播 土壤含水量 产量 糜子
下载PDF
PEG胁迫下春小麦萌发期抗旱指标的遗传力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敬东 马斯霜 +1 位作者 白海波 惠建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8期6-12,共7页
为探索干旱胁迫对春小麦萌发期生长的影响,筛选春小麦萌发期抗旱性指标。以宁夏灌区和雨养区的2种粒色(红皮和白皮)40份春小麦的抗旱品系为试验材料,研究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胚根长、胚根数、胚芽鞘长和一叶长的影响。利用广义遗传... 为探索干旱胁迫对春小麦萌发期生长的影响,筛选春小麦萌发期抗旱性指标。以宁夏灌区和雨养区的2种粒色(红皮和白皮)40份春小麦的抗旱品系为试验材料,研究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胚根长、胚根数、胚芽鞘长和一叶长的影响。利用广义遗传力分析法,筛选春小麦萌发期抗旱性指标。胚根长的广义遗传力最高,均大于0.55,遗传力的控制程度稳定。雨养区的红粒种子胚根长的遗传力高达0.95;雨养区的红粒种子的胚芽鞘长的广义遗传力最高,达0.94,但其遗传力控制程度不稳定,最低遗传力仅为0.06;胚根数和一叶长的遗传力很低,且控制程度极不稳定。春小麦萌发期胚根长的广义遗传力最高,控制程度稳定。其次是胚芽鞘长,但其遗传力的控制程度不稳定。胚根长可作为春小麦萌发期的抗旱指标鉴定抗旱材料,以胚芽鞘的长度为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萌发期 抗旱性指标 灌区 雨养区 广义遗传力
下载PDF
晋西黄土区雨养果园土壤水分动态及对降雨的响应 被引量:19
19
作者 茹豪 张建军 +5 位作者 张琦 冯换成 王丹丹 王春香 丁杨 李玉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42,共7页
通过对晋西黄土区雨养苹果园土壤水分进行连续定位观测,研究土壤水分的动态规律及其对降雨的响应。结果表明:春季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不大,CV在0.02~0.27范围内波动;雨季降雨增多,0—170cm土层CV均大于0.2;冬季土壤表层蒸发强... 通过对晋西黄土区雨养苹果园土壤水分进行连续定位观测,研究土壤水分的动态规律及其对降雨的响应。结果表明:春季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不大,CV在0.02~0.27范围内波动;雨季降雨增多,0—170cm土层CV均大于0.2;冬季土壤表层蒸发强烈,0—60cm土层CV均大于0.1,而60cm以下土壤水分能够继续向下运移,180—190cm土层CV为0.11。2011年苹果园土壤水分亏缺度为30.89%~58.68%,补偿度为3.88%~57.37%,降雨能够补充0—70cm土层的土壤亏缺量,但是深层土壤一直处于亏缺状态,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防治山地雨养果园的缺水问题。果园0—10cm的土壤含水率对降雨的响应极其明显,能够有效反映出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特征,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对降雨的响应逐层滞后并且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雨养果园 土壤含水率 亏缺度与补偿度 降雨响应
下载PDF
山西旱地休闲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Ⅰ.气候资源评价与土壤水分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籍增顺 张松令 +3 位作者 张鸿杰 徐建兵 郑王义 崔欢虎 《山西农业科学》 1997年第2期13-17,共5页
以浮山县为例探讨了旱地休闲期气候资源和降水-贮水-蒸发的关系。结果表明,休闲期资源浪费严重,试区夏季休闲期达80天,冬春休闲期230天,分别占全年总数的21.92%和63.01%;太阳总辐射占全年的27.4%和41.8%;≥0℃积温占全年... 以浮山县为例探讨了旱地休闲期气候资源和降水-贮水-蒸发的关系。结果表明,休闲期资源浪费严重,试区夏季休闲期达80天,冬春休闲期230天,分别占全年总数的21.92%和63.01%;太阳总辐射占全年的27.4%和41.8%;≥0℃积温占全年的32%,≥10℃积温占全年的48.9%;夏季休闲期降水占全年降水的55%,冬春休闲期占30.8%;夏闲田土壤水分蒸发量占同期降水的59.25%,冬春休闲田土壤水分蒸发量为同期降水的90%,周年休闲田土壤水分蒸发量是同期降水量的1.1倍以上。从保护开发利用土壤水入手,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旱地农业高效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休闲期 耕作制 土壤水分 气候资源 山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