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上甲至汤灭夏前商族早期国家的形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宇信 《殷都学刊》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自上甲至汤灭夏前的商部族,究竟处于文明进程的哪一阶段,学者间存有很大分歧。殷先公先王自上甲以后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化,商汤灭夏前已初步形成了部族奴隶方国,建立了国家机器。
关键词 上甲 成汤 商族 早期国家
下载PDF
论“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之亳都即偃师商城──兼与《论“郑亳”之失名与“西亳”之得名》一文商讨 被引量:4
2
作者 方酉生 《殷都学刊》 2000年第4期24-28,共5页
“郑亳”说所依据的文献《左传·襄公十一年》中的“亳城”乃“京城”之误,陶文上的“亳”为“亳社”之亳,故其并无坚实之基础;郑州商城并非“最有资格”作为早商都城,偃师商城从建城时间要比郑州商城早,文献资料和考古实物资... “郑亳”说所依据的文献《左传·襄公十一年》中的“亳城”乃“京城”之误,陶文上的“亳”为“亳社”之亳,故其并无坚实之基础;郑州商城并非“最有资格”作为早商都城,偃师商城从建城时间要比郑州商城早,文献资料和考古实物资料也说明成汤的“亳都”是在“下洛之阳”的偃师商城,“桐宫”只是汤墓旁守陵和祭祀的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汤 郑亳 亳都 偃师商城 桐宫
下载PDF
碑志所见山西阳城成汤庙之历史演变——兼论基层社会对民间信仰的助推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胜振 朱文广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0-159,共10页
山西阳城境内有成汤祈雨于析城山的传说,这一传说被阳城民众广泛接受。在官方和民间力量的双重推动下,成汤信仰成为阳城极具特色的雨神信仰,作为信仰载体的成汤庙也大量建立起来。庙前存留的大量碑志记录了成汤庙建设的历史演变情况,是... 山西阳城境内有成汤祈雨于析城山的传说,这一传说被阳城民众广泛接受。在官方和民间力量的双重推动下,成汤信仰成为阳城极具特色的雨神信仰,作为信仰载体的成汤庙也大量建立起来。庙前存留的大量碑志记录了成汤庙建设的历史演变情况,是考察这一现象的第一手重要史料。通过碑志记载可见,自唐宋至民国,成汤庙的普及度越来越高,清代成为最后的稳定期。成汤庙的主要维持力量源自民间,村社是其主要组织,社首在成汤雨神信仰传承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志 庙宇 成汤庙 雨神 民间信仰 基层社会
下载PDF
新安医家吴楚生平考
4
作者 王瑞 邓勇 胡建鹏 《中医文献杂志》 2020年第5期60-63,共4页
吴楚,字天士,主要于康熙年间行医,即1671年至1704年,其大致生卒年为1635—1708年,清代徽州歙县澄塘人,出生于澄塘吴氏医学世家,新安医家之一。其早年专心举业,但屡试不第,经友人劝说下兼理医业,治验颇丰,曾治愈翰林编修汪士鈜、翰林司... 吴楚,字天士,主要于康熙年间行医,即1671年至1704年,其大致生卒年为1635—1708年,清代徽州歙县澄塘人,出生于澄塘吴氏医学世家,新安医家之一。其早年专心举业,但屡试不第,经友人劝说下兼理医业,治验颇丰,曾治愈翰林编修汪士鈜、翰林司业吴涵长子、翰林学士胡作梅等名士疾病,名动京师。曾参与高祖吴正伦遗著《脉症治方》的刊刻校订工作,编撰有四部医著,其中《宝命真诠》4卷、《前贤医案》1卷、《医验录》初集2卷、《医验录》二集卷一、卷二均已刊刻,存留至今,《医验录》二集卷三、卷四皆亡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家 澄塘吴氏 吴楚 生平
下载PDF
阳城商汤祷雨文化现象探析
5
作者 王家胜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5,51,共3页
阳城的析城山是商汤祷雨之地,国内称"桑林"的地方很多,但既称桑林又有成汤庙的仅阳城县有。阳城的成汤庙在全国最多,加之十年九旱的气候特征,使得阳城人的雨水崇拜之情相当浓烈,反映了人民群众崇德向善有其特定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 商汤祷雨 阳城成汤庙 政治考量 文化现象
下载PDF
宋明时期“成汤祈雨”故事的多元书写
6
作者 尤学工 封霄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0-173,192,共15页
借历史故事阐发思想主张是古代士人的话语传统,宋明时期“成汤祈雨”的多元书写是为典范之一。在天人相与的知识框架下,“成汤祈雨”成为士人构建理学体系与“借天道言治道”的重要元素。宋至明初,在“事应说”遭遇挑战、理学兴盛的背景... 借历史故事阐发思想主张是古代士人的话语传统,宋明时期“成汤祈雨”的多元书写是为典范之一。在天人相与的知识框架下,“成汤祈雨”成为士人构建理学体系与“借天道言治道”的重要元素。宋至明初,在“事应说”遭遇挑战、理学兴盛的背景下,水旱天定与和气召祥观念融汇于士人对故事的叙述中。明中期理学走向内在化、心性化,对人本身的关注更切,士人对成汤以身为牺之举及故事真实性的争议陡增。中晚明政治生态复杂,士人常援引“成汤祈雨”讥刺时政,表达对治世明君的期待。“成汤祈雨”在宋明间为理学士人提供了阐发己见的对话空间,其间既有对“事应”和“人祷”的反动,也有灾异限君和倡导“敬”与“诚”的一贯传统。与时代思潮相呼应也为故事本身提供了文化生长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汤祈雨 宋明理学 理气关系 敬畏修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