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潜山生姜瘟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初报
1
作者 刘小阳 李红侠 +1 位作者 王海潮 柏新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16895-16896,共2页
[目的]为潜山县姜瘟病的防治提供资料。[方法]采集潜山县生姜主产区得瘟病的姜苗样本,用常规方法分离其中的病原体,并对病原体进行细菌学和生物型鉴定。[结果]从所采集样本中共分离出16株菌株(QS1、QS2、QS3、QS4、QS5、QS6、QS7、QS8、... [目的]为潜山县姜瘟病的防治提供资料。[方法]采集潜山县生姜主产区得瘟病的姜苗样本,用常规方法分离其中的病原体,并对病原体进行细菌学和生物型鉴定。[结果]从所采集样本中共分离出16株菌株(QS1、QS2、QS3、QS4、QS5、QS6、QS7、QS8、QS9、QS10、QS11、QS12、QS13、QS14、QS15、QS16),其中菌株QS2、QS6、QS7、QS10、QS14、QS15的感染症状与青枯罗尔氏菌HS028菌株的感染症状一致,6株致病菌株的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反应均与HS028菌株一致;6株致病菌株均能利用甘露醇、山梨醇及甜醇,不能利用麦芽糖、乳糖和纤维二糖。[结论]潜山县生姜瘟病的病原体为青枯罗尔氏菌,且其生物型为Ⅳ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生姜 青枯罗尔氏菌 生物Ⅳ型
下载PDF
青枯菌的致病性与寄主植物广藿香根表吸附的关系
2
作者 徐燃 贺红 +1 位作者 杨玉秀 柴婷婷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28-930,共3页
目的考察不同青枯菌菌株在广藿香根表的吸附量与其菌株致病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寄主植物根表对青枯菌的吸附特性。方法将致病性不同的广藿香青枯菌HX6,HX2及番茄青枯菌株GIM1.7接种于广藿香组培苗,测定其在广藿香根表的吸附量。结果植株... 目的考察不同青枯菌菌株在广藿香根表的吸附量与其菌株致病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寄主植物根表对青枯菌的吸附特性。方法将致病性不同的广藿香青枯菌HX6,HX2及番茄青枯菌株GIM1.7接种于广藿香组培苗,测定其在广藿香根表的吸附量。结果植株根表对各菌株的吸附量具显著差异(P<0.05),表明根表吸附量与菌株的致病性可能呈正相关,温度30℃,偏酸至中性环境以及较高的菌液浓度有利于青枯菌在寄主植物根表的吸附。结论广藿香根表对青枯菌的吸附是两者的识别过程,而识别程度体现在吸附量的大小上,并受青枯菌的类型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从吸附量所反映的青枯菌的致病性,可以间接的反映广藿香的感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青枯菌 致病性 吸附识别
下载PDF
薯莨块茎不同溶剂提取液对桉树青枯菌的抑菌活性
3
作者 李晓菲 徐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4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究薯莨块茎不同溶剂提取液的抑菌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用不同极性的溶剂提取薯莨块茎中的有效成分并测定其对桉树青枯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薯莨块茎提取液各有机提取相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且不同极性的组分抑菌... [目的]探究薯莨块茎不同溶剂提取液的抑菌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用不同极性的溶剂提取薯莨块茎中的有效成分并测定其对桉树青枯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薯莨块茎提取液各有机提取相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且不同极性的组分抑菌效果有所差别,其中,乙酸乙酯提取部分的抑菌效果最佳,乙醚提取部分次之。[结论]薯莨块茎提取的抑菌有效成分更易分散在乙酸乙酯溶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莨 桉树青枯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马铃薯种薯青枯病菌的NCM-ELISA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赵莹莹 林菁菁 +4 位作者 焦玉霞 施朴才 李正跃 桂富荣 黄琼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9-462,共4页
利用NCM-ELISA方法对来自云南省3个县(市)50个样本的马铃薯种薯青枯病菌的带菌量进行检测,检查是否具有青枯病潜在感染。结果表明:寻甸的24个样品中11个带菌;宣威的17个样品中10个带菌;来自昭通的所有样品都不带菌。其中马铃薯主栽地区... 利用NCM-ELISA方法对来自云南省3个县(市)50个样本的马铃薯种薯青枯病菌的带菌量进行检测,检查是否具有青枯病潜在感染。结果表明:寻甸的24个样品中11个带菌;宣威的17个样品中10个带菌;来自昭通的所有样品都不带菌。其中马铃薯主栽地区的主栽品种的青枯病潜在感染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M-ELISA 青枯菌 马铃薯种薯
下载PDF
不同烤烟品种(系)对青枯病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9
5
作者 陆宁 任学良 +4 位作者 汪汉成 王进 王轶 王仁刚 王茂胜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864-867,共4页
采用十二孔板法、培养皿小苗法、注射接菌法及菌液灌根法,以病情指数和烟苗危害症状为主要评价指标,对贵州省12个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系)进行抗烤烟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Smith)Yabuuchi et al]鉴定和评价。结果表... 采用十二孔板法、培养皿小苗法、注射接菌法及菌液灌根法,以病情指数和烟苗危害症状为主要评价指标,对贵州省12个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系)进行抗烤烟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Smith)Yabuuchi et al]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十二孔板法和培养皿小苗法不能反映烤烟的真实抗性,注射接菌法对试验操作要求较高,菌液灌根法鉴定结果较为准确。所测12个品种(系)中达到高抗水平的有贵烟1号、贵烟14号和抵字101,中抗水平的有K346、K326、岩烟97、贵烟6号、贵烟8号和贵烟9号,敏感水平的有红花大金元、长脖黄和南江3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 烤烟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smith)yabuuchi et al] 抗病鉴定
下载PDF
广藿香青枯病菌的分离培养及致病性测定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丹 贺红 +2 位作者 黄海波 谢建辉 柴婷婷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96-1599,共4页
目的分离广藿香青枯病病原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了解其细菌学性状,并进行致病性测定,为广藿香青枯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TZC培养基[蛋白胨10.0 g、酸水解酪蛋白1.0 g、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0.05 g、葡萄糖10.0 g、H2O 1 ... 目的分离广藿香青枯病病原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了解其细菌学性状,并进行致病性测定,为广藿香青枯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TZC培养基[蛋白胨10.0 g、酸水解酪蛋白1.0 g、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0.05 g、葡萄糖10.0 g、H2O 1 L,pH 6.8~7.0]上划线分离培养广藿香青枯菌;通过3糖3醇试验对各菌株的生化型进行划分;采用伤根浸泡接种法对分离所得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经分离纯化,得到在细菌学性状上有明显差异的7个青枯菌菌株。其中HX5、HX7为生化型I;HX1、HX6为生化型II;HX2、HX4为生化型III;HX3为生化型V。致病性试验表明,大部分青枯菌菌株表现较强的致病性,其中以菌株HX4和HX5致病力强且致死率高。结论广藿香青枯病菌存在多个生理小种,在菌体形态、生化分型和致病性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青枯病菌 病原菌 TZC培养基 致病性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