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在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中的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高兰 杜振兰 +2 位作者 孙海燕 蒋芳 李丽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0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对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通过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进行诊断与治疗的过程和机制。结果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通过心房标测使P波振幅增高,在快速性... 目的探讨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对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通过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进行诊断与治疗的过程和机制。结果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通过心房标测使P波振幅增高,在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上与体表心电图相比有明显优势,而且还能作为治疗手段终止心动过速的发作。结论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作为一种无创的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可以诊断、诱发、终止心动过速,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 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 诊断 治疗手段
下载PDF
电复律治疗心脏外科术后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现杰 张润生 +1 位作者 常新 董文通 《中国医药导刊》 2019年第8期457-461,共5页
目的:探讨直流电复律治疗心脏外科术后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心脏术后出现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并经负荷剂量胺碘酮应用未转复的患者共14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继... 目的:探讨直流电复律治疗心脏外科术后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心脏术后出现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并经负荷剂量胺碘酮应用未转复的患者共14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继续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死亡率及复发率等,同时分析观察组不同时间段静脉血中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73例患者中总有效率84.9%,而对照组71例患者中总有效率60.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11.3%较观察组15.1%(P>0.05),死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对0)(P>0.05)。在对观察组患者复律前及复律后24、48、72 h和1周时间检测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电复律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在不同时间段出现明显升高,并随时间发展逐渐恢复至复律前水平。随访半年对照组复发率35%,高于观察组复发率16%(P<0.05)。结论:同步治疗电复律可以明显提高胺碘酮在治疗心脏外科术后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虽然可造成心肌一过性损伤,但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术后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电复律 心肌损伤
下载PDF
快速起搏预适应减少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棘 李治安 何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探讨快速心房起搏预适应对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是否有抵御作用。方法 :将 39条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3组 ,A组 12条 ,为非缺血性快速心房起搏预适应组 ,以各条犬基础心率的 1.5倍为起搏频率起搏心脏 5 m in后间歇 5 m in为一... 目的 :探讨快速心房起搏预适应对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是否有抵御作用。方法 :将 39条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3组 ,A组 12条 ,为非缺血性快速心房起搏预适应组 ,以各条犬基础心率的 1.5倍为起搏频率起搏心脏 5 m in后间歇 5 m in为一个回合 ,共进行 3个回合 ;B组 13条 ,为缺血性快速心房起搏预适应组 ,以引起心肌缺血的起搏频率起搏心脏 5 m in后间歇5 m in,亦进行 3回合 ;C组 14条 ,为对照组。 A、B两组完成起搏预适应后 ,与 C组一道结扎左前降支阻断冠脉血流 6 0 min,尔后再灌注 6 0 min。结果 :B组一条犬在快速起搏预适应时发生室颤死亡。 A、B组在持续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 ,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等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致死率显著低于 C组 (P <0 .0 5 )。结论 :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快速心房起搏预适应可减少缺血再灌注所致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起搏 预适应 缺血再灌注 心律失常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伴发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与左房室重塑
4
作者 刘建国 王玉堂 郭红阳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伴发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高血压患者左房室形态重塑、左室肥厚性重塑与未伴发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患者之间的异同。方法97例门诊或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24hHolter检查分为高血压合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组及单纯高血压组,并行超... 目的探讨伴发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高血压患者左房室形态重塑、左室肥厚性重塑与未伴发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患者之间的异同。方法97例门诊或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24hHolter检查分为高血压合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组及单纯高血压组,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伴发快速房性心律失常高血压患者年龄大、病程长(P<0.01),左房前后径、上下径、左右径均明显大于单纯高血压组;左房容积、容积指数亦显著大于单纯高血压组;但左房上下径/前后径、上下径/左右径、2×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比值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合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左室收缩末容量大于单纯高血压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质量指数在合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组有增高的趋势。结论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伴发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左房重塑明显,容积及各径线增大,但几何构形未发生明显变化;左室重塑尚处于初始阶段,在收缩末期有向球形变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左心房 重塑
下载PDF
应用CARTO系统射频消融儿童快速右房房性心律失常的初步体会
5
作者 曾少颖 杨平珍 +3 位作者 李渝芬 王慧深 石继军 区曦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1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初步总结应用CARTO系统指导射频消融儿童快速右房房性心律失常的经验。方法右房房速(AT)3例,典型房扑(AF)1例,心动周期(277±31)ms,在心动过速时应用CARTO系统标测右房,重建三维电解剖图并指导射频消融靶点;房扑消融后分别在... 目的初步总结应用CARTO系统指导射频消融儿童快速右房房性心律失常的经验。方法右房房速(AT)3例,典型房扑(AF)1例,心动周期(277±31)ms,在心动过速时应用CARTO系统标测右房,重建三维电解剖图并指导射频消融靶点;房扑消融后分别在低位右房和冠状窦以500ms起搏作电解剖图,判断完全双向传导阻滞。结果2例为局灶性房速,起源点分别在希氏束旁(Koch三角)和高位右旁;1例为右房壁疤痕介导的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IARF)。4例成功消融,放电次数(10.6 ± 5.5)次,透视时间(18±9)min,术程(110±38)min。结论(1)CARTO系统容易寻找最佳靶点;(2)房扑消融后在低位右房和冠状窦起搏作电解剖图,判断完全双向传导阻滞,大幅度减小X线透视时间,提高成功率,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TO系统 电解剖标测 心运过速 心房扑动 导管消融 儿童 治疗
下载PDF
西地兰和地尔硫唑控制快速房颤心室率疗效对比分析
6
作者 张素英 王宏 仝彩花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西地兰及地尔硫唑控制快速房颤心室率的有效性。 方法将2003—05/2005—07来我院就诊的42例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静脉注射西地兰(19例)及地尔硫唑(23例),观察用药前后心室率的变化。 结果西地兰组及... 目的对比观察西地兰及地尔硫唑控制快速房颤心室率的有效性。 方法将2003—05/2005—07来我院就诊的42例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静脉注射西地兰(19例)及地尔硫唑(23例),观察用药前后心室率的变化。 结果西地兰组及地尔硫唑组控制快速房颤心室率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9%和84.3%,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西地兰及地尔硫唑均能有效、安全地控制快速房颤心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地兰 地尔硫唑 快速房颠 心室率
下载PDF
双房同步起搏预防和治疗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7
作者 何国平 翁伟进 +1 位作者 陈丽叶 肖建强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53-154,共2页
目的 观察双房同步起搏技术对伴有房间传导阻滞的阵发性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房间传导阻滞的阵发性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 7例 ,男 4例、女 3例 ,年龄 5 8~ 78岁。其中 4例行双房起搏 (AAT) ,3例行... 目的 观察双房同步起搏技术对伴有房间传导阻滞的阵发性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房间传导阻滞的阵发性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 7例 ,男 4例、女 3例 ,年龄 5 8~ 78岁。其中 4例行双房起搏 (AAT) ,3例行双房右室三腔起搏 (DDD) ,经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插入右房、右室和冠状静脉窦起搏电极导线 ,分别用于起搏右房、右室和左房。结果 起搏器及电极导线均顺利植入 ,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冠状静脉窦电极顶端距冠状静脉窦口 2 5 - 3 5cm ,P波振幅为1 6 - 5 5mV、阻抗 6 2 4 - 80 8Ω、单极起搏阈值 0 5 - 0 7V。随访 2 - 31个月 ,7例均健在 ,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发作得到明显控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房同步起搏 预防 治疗 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冠状静脉窦电极 房间传导阻滞
下载PDF
预激综合征并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云贵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第22期1694-1695,共2页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并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例预激综合征并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均复律成功。随访(20±6)个月,1例因车祸死亡,17例...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并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例预激综合征并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均复律成功。随访(20±6)个月,1例因车祸死亡,17例患者均存活,其中6例复发。结论预激综合征并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可以有效地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起搏器患者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检出率 被引量:4
9
作者 高瑞龙 刘芃 +1 位作者 周益锋 郭诗东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起搏器术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rapid atrial arrhythmia,RAA)的检出率。方法记录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本中心植入起搏器并参与随访的271例患者资料,分析RAA的检出率相关因素。结果随访患者中,男性137例,女性134例,平均年龄74&#... 目的探讨起搏器术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rapid atrial arrhythmia,RAA)的检出率。方法记录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本中心植入起搏器并参与随访的271例患者资料,分析RAA的检出率相关因素。结果随访患者中,男性137例,女性134例,平均年龄74±10(40~92)岁,随访时间11±6月。术前有RAA病史73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5例。术后检测出RAA 114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55例。70~79岁的患者术前诊断RAA 33例,术后检出RAA 57例。植入适应症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130例,术前诊断RAA者43例,术后检出70例;房室传导阻滞者117例,术前诊断RAA者18例,术前检出29例;窦房结房室结双重病变者24例,术前诊断RAA 12例,术后检出15例。结论起搏器术后RAA检出率高,其中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术后检出RAA的比例高达54%,房室传导组织者术后检出RAA比例为25%。年龄不同,起搏器术后检出RAA比例不同,以70~79岁患者术后检出RAA的比例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检出率
原文传递
闭环刺激对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瑞龙 刘芃 +1 位作者 高焱莎 周益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年第6期586-589,共4页
目的研究旨在评估闭环刺激(closed-loop stimulation,CLS)功能对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干预作用。方法入选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植入CLS功能双腔起搏器的患者30例(男18例),年龄(64.3±14.7)岁,年龄范围47~89岁。简单随... 目的研究旨在评估闭环刺激(closed-loop stimulation,CLS)功能对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干预作用。方法入选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植入CLS功能双腔起搏器的患者30例(男18例),年龄(64.3±14.7)岁,年龄范围47~89岁。简单随机法分为A组(先DDD-CLS模式后DDDR模式,每种模式3个月)和B组(先DDDR模式后DDD-CLS模式,每种模式3个月),并采取单盲、自身交叉对照原则,分别观察并比较两种模式的心房及心室起搏比例、自动模式转换(AMS)次数及持续时间和房性心动过速(房速)负荷百分比。结果与DDDR模式相比,DDD-CLS模式下心房起搏比例更高(66.5%±11.8%对55.8%±14.0%,OR=1.30,95%CI 1.06~1.73,P=0.007)、AMS次数更少[(369±409)次对(596±761)次,OR=0.62,95%CI 0.32~0.88,P=0.025]、房速负荷更低(17.9%±3.6%对29.3%±7.3%,OR=0.61,95%CI 0.18~0.71,P=0.034)。结论CLS功能可能具有降低双腔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快速房性心律失常负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人工 闭环刺激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房室传导阻滞
原文传递
起搏器术后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11
作者 高瑞龙 刘芃 周益锋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双腔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发生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为合理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392例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对217例随访期间合并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观察组)与175例未合并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对照组)进... 目的探讨双腔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发生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为合理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392例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对217例随访期间合并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观察组)与175例未合并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对照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92例患者中,合并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217例,发生率55.4%。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植入指征:窦性心动过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龄、心室起搏比例高,对并发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起搏器术后患者并发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监控。需针对危险因素早期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心脏起搏器 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