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减薄过程和机制:来自河北西石门杂岩体的证据
被引量:
9
1
作者
蒋俊毅
苏尚国
+3 位作者
崔晓亮
刘璐璐
孟维一
王菁姣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6-390,共35页
白垩纪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经历了巨大的减薄事件,但减薄过程及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论。早白垩世的西石门杂岩体是华北克拉通东部与岩石圈减薄相关的重要杂岩体。根据西石门杂岩体形成时代和岩石结构特征将其划分为两套岩石组合。早期岩套由...
白垩纪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经历了巨大的减薄事件,但减薄过程及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论。早白垩世的西石门杂岩体是华北克拉通东部与岩石圈减薄相关的重要杂岩体。根据西石门杂岩体形成时代和岩石结构特征将其划分为两套岩石组合。早期岩套由二长闪长岩-二长岩-正长岩系列组成,具等粒结构,形成时代约为135.6Ma,岩石地球化学成分为SiO2=51.72%~68.56%、MgO=0.17%~4.88%,少部分样品表现出C型埃达克岩的特征;晚期岩套由斑状二长岩-斑状正长岩系列组成,具似斑状结构,形成时代约为125.3Ma,岩石地球化学成分为SiO2=57.00%~67.51%、MgO=0.61%~3.37%,其中还存在大量年龄约2500Ma的继承锆石。两套侵入岩均为高钾钙碱性系列但早期岩套多具埃达克质岩特征,晚期岩套岩石中锆石具有更负的εHf(t),显示其具有更多的壳源物质组成。角闪石温度计、压力计显示,早期岩套的定位环境为T=883.66℃、P=194.95MPa,相当于7.36km深处;晚期岩套的定位环境为T=642.34℃、P=26.81MPa,相当于1.01km深处。从135.6Ma至125.3Ma,地壳快速抬升了约6.35km。研究认为,在约135.6Ma时陆内岩浆作用开始影响研究区,软流圈地幔上涌促使地壳物质熔融、混合形成了早期岩套,同时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及地壳褶皱变形导致陆壳加厚。之后岩石圈地幔发生拆沉作用,地壳快速抬升。在约125.3Ma后,软流圈地幔继续上涌,回弹的陆壳开始发生大规模的熔融形成了晚期岩套。据此认为拆沉作用是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减薄机制
岩石圈减薄过程
地壳快速抬升
西石门杂岩体
早白垩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减薄过程和机制:来自河北西石门杂岩体的证据
被引量:
9
1
作者
蒋俊毅
苏尚国
崔晓亮
刘璐璐
孟维一
王菁姣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文献数据室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6-390,共35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50697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105)联合资助
文摘
白垩纪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经历了巨大的减薄事件,但减薄过程及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论。早白垩世的西石门杂岩体是华北克拉通东部与岩石圈减薄相关的重要杂岩体。根据西石门杂岩体形成时代和岩石结构特征将其划分为两套岩石组合。早期岩套由二长闪长岩-二长岩-正长岩系列组成,具等粒结构,形成时代约为135.6Ma,岩石地球化学成分为SiO2=51.72%~68.56%、MgO=0.17%~4.88%,少部分样品表现出C型埃达克岩的特征;晚期岩套由斑状二长岩-斑状正长岩系列组成,具似斑状结构,形成时代约为125.3Ma,岩石地球化学成分为SiO2=57.00%~67.51%、MgO=0.61%~3.37%,其中还存在大量年龄约2500Ma的继承锆石。两套侵入岩均为高钾钙碱性系列但早期岩套多具埃达克质岩特征,晚期岩套岩石中锆石具有更负的εHf(t),显示其具有更多的壳源物质组成。角闪石温度计、压力计显示,早期岩套的定位环境为T=883.66℃、P=194.95MPa,相当于7.36km深处;晚期岩套的定位环境为T=642.34℃、P=26.81MPa,相当于1.01km深处。从135.6Ma至125.3Ma,地壳快速抬升了约6.35km。研究认为,在约135.6Ma时陆内岩浆作用开始影响研究区,软流圈地幔上涌促使地壳物质熔融、混合形成了早期岩套,同时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及地壳褶皱变形导致陆壳加厚。之后岩石圈地幔发生拆沉作用,地壳快速抬升。在约125.3Ma后,软流圈地幔继续上涌,回弹的陆壳开始发生大规模的熔融形成了晚期岩套。据此认为拆沉作用是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减薄机制
岩石圈减薄过程
地壳快速抬升
西石门杂岩体
早白垩世
Keywords
North China Craton thinning mechanism
Lithospheric thinning process
rapid crustal uplift
Xishimen Complex
Early Cretaceous
分类号
P588.122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减薄过程和机制:来自河北西石门杂岩体的证据
蒋俊毅
苏尚国
崔晓亮
刘璐璐
孟维一
王菁姣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