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discordant results between histology and other clinical diagnostic tests o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1
作者 Xiaohua Qi Kevin Kuan +3 位作者 Tony El Jabbour Yungtai Lo Qiang Liu Yanan F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2024年第2期64-71,共8页
BACKGROUND A reliable test is essential for diagnosing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infection,and crucial for managing H.pylori-related diseases.Serving as an excellent method for detecting H.pylori infection,histolog... BACKGROUND A reliable test is essential for diagnosing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infection,and crucial for managing H.pylori-related diseases.Serving as an excellent method for detecting H.pylori infection,histologic examination is a test that clinicians heavily rely on,especially when complemented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IHC).Additionally,other diagnostic tests for H.pylori,such as the rapid urease test(CLO test)and stool antigen test(SA),are also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Typically,the results of histology and other tests align with each other.However,on rare occasions,discrepancy between histopathology and other H.pylori diagnostic tests occurs.AIM To investigate the discordance between histology and other H.pylori tests,the underlying causes,and the impact on clinical management.METHODS Pathology reports of gastric biopsies were retrieved spanning August 2013 and July 2018.Repor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only if there were other H.pylori tests within seven days of the biopsy.These additional tests include CLO test,SA,and H.pylori culture.Concordance between histopathology and other tests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consistency of results.In instances where histology results were negative while other tests were positive,the slides were retrieved for re-assessment,and the clinical chart was reviewed.RESULTS Of 1396 pathology reports were identified,each accompanied by one additional H.pylori test.The concordance rates in detecting H.pylori infection between biopsy and other tests did not exhibi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ased on the number of biopsy fragments.117 discrepant cases were identified.Only 20 cases(9 with CLO test and 11 with SA)had negative biopsy but positive results in other tests.Four cases initially stained with Warthin-Starry turned out to be positive for H.pylori with subsequent IHC staining.Among the remaining 16 true discrepant cases,10 patients were on proton pump inhibitors before the biopsy and/or other tests.Most patients underwent treatment,except for two who were untreated,and two patients who were lost to follow-up.CONCLUSION There are rare discrepant cases with negative biopsy but positive in SA or CLO test.Various factors may contribute to this inconsistency.Most patients in such cases had undergon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bacter pylori DISCORDANCE Gastric biopsy HISTOLOGY rapid urease test Stool antigen test Helicobacter pylori culture
下载PDF
MALDI-TOF MS快速鉴定联合直接药敏试验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评估
2
作者 唐圣闻 张曼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0期1750-1758,共9页
目的评估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快速鉴定联合直接药敏试验在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评估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快速鉴定联合直接药敏试验在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5月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清洁中段尿培养样本共2610份。全部通过MUS9600全自动尿液分析系统筛选后,经差速离心浓缩纯化后使用MALDI-TOF MS直接鉴定,使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K-B法及ATB FUNGUS3进行直接药敏试验,并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发布的药敏试验标准进行结果判读。将其结果与清洁中段尿培养鉴定药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610例清洁中段尿培养样本中经常规鉴定后共有阳性483例(483/2610,18.51%),阴性或疑似污染2127例(2127/2610,81.49%)。与MUS9600计数结果相比,阳性样本符合率为97.92%(472/483):其中杆菌97.90%(280/286),球菌98.48%(130/132),真菌92.31%(60/65)。阴性及污染样符合率为98.92%(2104/2127)。在这483个样本中,质谱快速鉴定符合率为90.48%(437/483),其中,革兰氏阴性菌92.86%(260/280),革兰氏阳性菌89.13%(123/138),真菌83.10%(54/65)。对部分阳性样本进行了直接药敏试验。革兰阴性杆菌数据显示,直接药敏试验与传统药敏试验的符合率为94.42%(5552/5880),微小错误率、严重错误率和非常严重错误率分别为4.42%(260/5880)、0.95%(56/5880)和0.20%(12/5880)。革兰氏阳性球菌数据显示,直接药敏试验与传常规药敏试验的符合率为91.91%(1340/1458),微小错误率、严重错误率和非常严重错误率分别为5.69%(83/1458)、1.65%(24/1458)和0.75%(11/1458)。假丝酵母菌药敏数据显示,直接药敏试验与传统药敏试验的符合率为77.69%(101/130),微小错误率、严重错误率和非常严重错误率分别为16.15%(21/130)、4.62%(6/130)和1.54%(1/130)。结论我们的发现表明,以MUS9600筛选,MALDI-TOF MS直接鉴定和Vitek 2 Compact、K-B法及ATB FUNGUS3直接药敏试验的组合为清洁中段尿培养提供了较直接、快速和可靠的鉴定和药敏结果,在尿路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清洁中段尿培养 快速鉴定 直接药敏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台湾榕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3
作者 吴巧芬 夏科 +2 位作者 路茜 赵志国 仇硕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63-70,共8页
【目的】建立台湾榕(Ficus formosana)组培高效繁育技术体系。【方法】以台湾榕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础培养基对台湾榕茎段诱导率和萌芽数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炭及其质量浓度配比对丛生芽增殖系数、... 【目的】建立台湾榕(Ficus formosana)组培高效繁育技术体系。【方法】以台湾榕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础培养基对台湾榕茎段诱导率和萌芽数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炭及其质量浓度配比对丛生芽增殖系数、生根率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后通过设置不同移栽基质对生根的组培苗开展移栽驯化研究,筛选能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质量的基质。【结果】同样添加1.0 mg/L 6-苄基腺嘌呤(6-BA)、0.5 mg/L激动素(KT)、0.2 mg/L萘乙酸(NAA),以WPM为基础培养基对台湾榕茎段的诱导效果优于MS培养基,培养30 d后其诱导率达97.13%,萌芽数为3.38。正交试验的极差结果显示,NAA是影响丛生芽增殖的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其次是6-BA,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WPM+2.0 mg/L 6-BA+0.5 mg/L KT+0.1 mg/L NAA,接种60 d后,增殖系数达到5.77,丛生芽健壮;同时NAA也是影响丛生芽生根的主要因素,吲哚丁酸(IBA)、活性炭对生根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丛生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WPM+0.1 mg/L IBA+0.1 mg/L NAA+1 g/L活性炭,接种60 d后,生根率达到100%,组培苗健壮、根系发达、不易折断;组培苗最适移栽基质是河沙∶蛭石∶珍珠岩=1∶1∶1的组合基质,移栽30 d后,苗株成活率97.78%,长势很好。【结论】台湾榕茎段经过WPM+1.0 mg/L 6-BA+0.5 mg/L KT+0.2 mg/L NAA诱导,再利用WPM+2.0 mg/L 6-BA+0.5 mg/L KT+0.1 mg/L NAA和WPM+0.1 mg/L IBA+0.1 mg/L NAA+1 g/L活性炭进行丛生芽的增殖和生根,最后由河沙∶蛭石∶珍珠岩=1∶1∶1的组合基质进行移栽驯化,是最适合台湾榕组培高效繁育的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榕 组培快繁 丛生芽诱导 瓶内生根 移栽驯化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的临床应用评估
4
作者 胡秀花 王子华 +5 位作者 黄鹏成 刘园园 毛君杰 王桂琴 马翀 王少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69,共9页
为了评估商品化的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后文简称为“检测试剂盒”)在临床应用中的适用性,本试验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培养、检测试剂盒、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宁夏回族自治区9个牧... 为了评估商品化的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后文简称为“检测试剂盒”)在临床应用中的适用性,本试验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培养、检测试剂盒、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宁夏回族自治区9个牧场155份奶牛乳房炎奶样分别进行菌株鉴定和耐药性检测,并将检测试剂盒与其他3种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检测试剂盒与传统细菌分离培养在病原菌检出情况上基本保持一致,均主要检出了大肠杆菌、芽孢杆菌属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等;检测试剂盒与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结果在菌属组成上一致性较高,均主要检出了假单胞菌属、链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等;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检出率较高的66株病原菌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偏高;奶样中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blaZ的检测试剂盒检出结果与同一奶样中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一致率达58%(7/12)。综上所述,该检测试剂盒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病原覆盖率,可为牧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的快速诊断和耐药基因(blaZ)监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从而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以减少牧场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 细菌分离培养 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 药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评价EUCAST血培养阳性瓶直接快速药敏试验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巫益坷 谢桂扬 +2 位作者 张慧珊 彭方 张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3803-3807,共5页
目的:评估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EUCAST)血培养阳性瓶快速药敏试验(RAST)在临床上的适用性。方法:对2022年我院血培养阳性样本进行收集,按照2022年EUCAST发布的RAST version 5.1指南,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黄色葡萄球... 目的:评估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EUCAST)血培养阳性瓶快速药敏试验(RAST)在临床上的适用性。方法:对2022年我院血培养阳性样本进行收集,按照2022年EUCAST发布的RAST version 5.1指南,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共115株进行快速药敏试验。在4h、6h、8h及16~20h时刻分别读取药敏结果,并与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RAST在不同时间点(4h、6h、8h及16~20h)的抑菌圈量取比例分别为91.3%、99.1%、100.0%以及1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在4h读取能力差。判读细菌药敏结果可得,所有抗菌药物在4h、6h、8h、16~20h时的RAST结果平均CA比例上升,ATU下降。其中16~20h细菌药敏结果的符合率最优,4h最差,6h和8h较为接近。4h、6h、8h、16~20h判读CA比例最高的药物分别为NOR、MEM和NOR、MEM和NOR、MEM和NOR,CA最低的为DA、DA、LEV、DA。4h、6h、8h大肠埃希菌CA比例上升,ATU比例下降;4h、6h、8h、16~20h肺炎克雷伯菌CA比例和ATU比例下降;4h、6h、8h、16~20h金黄色葡萄球菌ATU比例均上升,CA比例在6h最低;组间比较基本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4h、6h、8h、16~20h的VME、ME、mE的误差率均分别符合≤1.5%、≤3.0%、<10%的要求;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时间段VME、ME均不符合要求,mE均符合要求。CTX在4h、6h、8h筛查ESBL阳性大肠埃希菌的符合率均为100.0%,而CAZ符合率分别为75.0%、76.9%、74.1%;CTX在4h、6h、8h筛查ESBL阳性肺炎克雷伯菌符合率均为75.0%,而CAZ符合率分别为50.0%、25.0%、25.0%。结论:EUCAST血培养阳性瓶RAST具有较高的临床准确性,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快速而准确的治疗建议,对于改进感染病例的临床管理具有潜在价值。EUCAST血培养RAST方法,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血培养标本快速药敏结果与常规结果一致性好,4h可作为RAST药敏判读的时间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速度较肠杆菌目慢,收集例数较少,导致VME、ME比例偏高,4h的可量取比例较低,建议在6h进行判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敏感性试验 血培养 快速药敏试验 EUCAST
下载PDF
Studying the Importance of <i>VacA</i>Gene of <i>Helicobacter pylori</i>in Identifying the Pathogenicity of Strains by Comparing It with the Disease Status of the Subjects 被引量:1
6
作者 Khawaja Shakeel Ahmed Basheer Madompoyil +4 位作者 Anghesom Ambesajir Ghebremedhin John Issac Janak Dulari Ahi Aleem Ahmed Khan Santosh Kumar Tiwari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13年第1期68-74,共7页
Introduction: H. pylori is a primary pathogen isolated by Warren and Marshall in 1983. They called it as Campylobacter Pylori and in 1989 Goodwin et al. renamed it as Helicobacter pylori. Helicobacter pylorus is one o... Introduction: H. pylori is a primary pathogen isolated by Warren and Marshall in 1983. They called it as Campylobacter Pylori and in 1989 Goodwin et al. renamed it as Helicobacter pylori. Helicobacter pylorus is one of the responsible factors for causing gastritis, Peptic ulcer disease and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gastric carcinoma and gastric Malt lymphoma. 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this study 300 biopsies were collected at Deccan College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Allied Hospitals, Hyderabad, India. Of these, 101 patients had peptic ulcer, 95 patients had gastritis and 4 had gastric carcinoma. A total of four gastric biopsy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One was used for culturing H. pylori, one for histological lesions and the remaining two one each from the antrum & corpus was collected in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for the DNA analysis. Results: Helicobacter pylori were isolated from many of the biopsie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was confirmed in 200 biopsies with colony characteristics, Biochemical tests, and 16S rRNA amplification. The presence of VacA marker was detected by using appropriate primers. From the data obtained in our study, in a total of 169/200 isolates s1 region was found in 84.1% and s2 was found in 36/200 i.e. 18% of the isolates. In the middle region, m1awas found in 60/200 which was 30%, m1b was found in 60/200 i.e. 60% and m2 was found in 114/200 i.e. 57.1% of the isolates. Conclusion: Thus, VacA detection might be helpful for determination of which patients are at highest risk for severe clinical outcomes such as duodenal ulcer, gastric ulcer or gastric carcinoma and eventually, to define strategies for the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of H. pylori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BACTER PYLORI 16S rRNA VACA rapid UREASE test culture
下载PDF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钟继生 赖其飞 陈翔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20期70-73,共4页
目的研究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878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均进行快速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以支原体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验方法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年龄、症状持续时间确... 目的研究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878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均进行快速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以支原体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验方法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年龄、症状持续时间确诊患儿不同检验方法的阳性符合率。结果878例疑似患儿中共确诊768例(87.47%),快速血清学检验的阳性检出率为83.49%(733/878),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86.67%(761/8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17,P=0.061>0.05)。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44%、95.45%、98.06%、99.34%、89.74%,均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的93.23%、84.55%、92.14%、97.68%、64.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68例确诊患儿中,0~3岁300例,4~7岁162例,8~12岁188例,>12岁118例。0~3岁、4~7岁、8~12岁患儿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8.33%、97.53%、98.40%,均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的94.67%、87.65%、92.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2岁患儿不同检验方法的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68例确诊患儿中,症状持续时间<7 d 410例,症状持续时间≥7 d 358例。症状持续时间<7 d、≥7 d患儿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8.05%、98.88%,均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的90.49%、96.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微生物快速培养 诊断 准确性 价值
下载PDF
GB 4789.28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用培养基和试剂中沙门氏菌检验用培养基质控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怡文 张晓东 +3 位作者 任秀 余文 刘娜 崔生辉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0-278,共9页
该研究根据《GB 4789.28-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控制》(以下简称GB 4789.28-2013)的检测要求,从我国菌种库中筛选出1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可等效于GB 4789.28-2013中的标准菌株(ATCC14028),用于评价培养... 该研究根据《GB 4789.28-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控制》(以下简称GB 4789.28-2013)的检测要求,从我国菌种库中筛选出1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可等效于GB 4789.28-2013中的标准菌株(ATCC14028),用于评价培养基的质量。该研究联合15家验证机构用7株不同分离源的鼠伤寒沙门氏菌,依据GB 4789.28-2013的检验方法验证不同品牌的培养基,将生长率、选择性与ATCC41028一致性最高的菌株选为标准的等效质控菌株。为确保结果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各实验均采用同品牌同批次的培养基进行验证,每株菌株均由至少5家单位进行验证。综合生长率与选择性的结果,ATCC41028在各品牌培养基上均可良好生长,CMCC(B)50976与ATCC41028结果的一致性最高,而CMCC(B)50976最难进行培养或分离。同时,结果显示,不同品牌、不同人员、不同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的培养基验证结果均有差异。工作组从7株鼠伤寒沙门氏菌中筛选出CMCC(B)50976作为GB 4789.28的质控菌株,可等效于国外的标准菌株(ATCC14028),新菌株更具有代表性,且减少了国外菌株运输过程中的生物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 4789.28 培养基 鼠伤寒沙门氏菌 检测技术 食品微生物
下载PDF
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价值分析
9
作者 黎志勤 温庆辉 梁柳如 《当代医学》 2023年第9期143-145,共3页
目的分析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检测诊断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快速血清学检... 目的分析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检测诊断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快速血清学检验,观察组接受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比较两组阳性检出率、不同年龄阶段阳性检出率、不同病程患儿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为93.00%,高于对照组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0~3岁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3~6岁的阳性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6岁年龄段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程<7 d、病程≥7 d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通过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能对病情作出准确诊断,且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病程的患儿均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肺炎支原体感染 快速血清学检验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微生物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志永 王文江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0期1224-1226,共3页
目的:分析快速微生物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经初筛疑似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肺部超声及查体检查初筛,... 目的:分析快速微生物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经初筛疑似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肺部超声及查体检查初筛,并采用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进行进一步筛查,以综合诊断(影像学+病原学+查体+血清学)结果为金标准进行患儿分组,分为支原体肺炎组(支原体肺炎患儿)与对照组(非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及基线资料,计算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诊断的灵敏/特异度并分析诊断效能。结果:诊断显示,160例疑似患儿中确诊支原体肺炎98例(支原体肺炎组),非支原体肺炎患儿62例(对照组);两组患儿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3、0.178、0.211、0.074、0.158、0.469、0.135,P>0.05);灵敏度81.63%、特异度72.58%、符合率78.13%;经微生物培养检测正确检出支原体肺炎(真阳性)89例,灵敏度90.82%、特异度85.48%、符合率88.75%;快速微生物培养诊断支原体肺炎的效能(95%CI:0.872~0.936,AUC:0.893)高于血清学检测的诊断效能(95%CI:0.863~0.931,AUC:0.842)。结论:快速微生物培养检测操作快速简单且准确率高,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肺炎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与常规方式进行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微生物培养检测 肺炎支原体 肺炎 儿童 血清学检测
下载PDF
不同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霉菌性阴道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辉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2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霉菌性阴道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检验方法不同将其分为镜检法、凝集法、培养法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分泌物检查,... 目的:分析不同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霉菌性阴道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检验方法不同将其分为镜检法、凝集法、培养法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分泌物检查,分析三种检查方法对阴道分泌物的检出率及培养时间。结果:培养法霉菌检出率为97.50%(39/40),高于凝集法的80.00%(32/40)和镜检法的75.00%(3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集法与镜检法霉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法的培养时间长于凝集法和镜检法,且凝集法长于镜检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养法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炎诊断中的检出率高于凝集法和镜检法,但培养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检验 霉菌性阴道炎 镜检法 凝集法 培养法 检出率
下载PDF
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作用
12
作者 蔡津霖 庄一鸣 庄秋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5期78-80,共3页
目的探究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8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患者使用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检验结果,以及不同... 目的探究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8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患者使用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检验结果,以及不同年龄、不同病程的阳性检出情况。结果使用微生物培养检测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77例,阳性检出率96.25%,快速血清检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64例,阳性检出率80.00%,微生物培养阳性检出率高于快速血清检验(P<0.05);病程不超过1周的42例患儿,微生物培养检验阳性检出率97.62%,快速血清检测阳性检出率64.28%;病程超过1周的38例患儿微生物培养检验阳性检出率94.74%,快速血清检测阳性检出率97.36%,两种方式阳性检出率数据有差异(P<0.05);对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年龄在4~7岁的患儿微生物培养检验阳性检出率高于快速血清检验(P<0.05),年龄0~3岁患儿和8~12岁患儿两种方式检出率对比无差异(均P>0.05)。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在诊断过程中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技术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相较于快速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培养的方式能够从整体上提升患儿疾病阳性检出率,但是如果患儿患病时间较长,在疾病诊断过程中使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血清学检验 微生物培养 儿童肺炎 肺炎支原体感染 诊断作用
下载PDF
微生物快速培养及血清学检验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孙瑞花 潘晓庆 张跃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8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微生物快速培养及血清学检验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武威市中医院收治的141例高度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微生物快速培养、血清学检验以及支原体培养,以支原... 目的:探讨微生物快速培养及血清学检验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武威市中医院收治的141例高度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微生物快速培养、血清学检验以及支原体培养,以支原体培养阳性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141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中,支原体培养结果阳性127例,阴性14例。微生物快速培养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准确率高于血清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微生物快速培养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灵敏度高于血清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两种方式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快速培养及血清学检验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均具有诊断价值,其中微生物快速培养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快速培养 血清学检验 肺炎支原体感染
下载PDF
多重PCR在食源性微生物快速检验中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殷淑权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7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多重PCR在食源性微生物快速检验中的意义。方法将2019年3月—2022年10月在本中心确诊食源性微生物致病患者2560例进行研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式,将上述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12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培养法... 目的探讨多重PCR在食源性微生物快速检验中的意义。方法将2019年3月—2022年10月在本中心确诊食源性微生物致病患者2560例进行研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式,将上述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12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培养法进行食源性微生物检测,实验组患者采取多重PCR检验,对比两组患者不同致病菌检出情况。结果在FT增菌16h后,实验组患者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致病菌检出率对比中,实验组患者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PCR检验在食源性微生物的检验中具有灵敏、高效和快速等特点,在食源性微生物的检验中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微生物 快速检验 多重PCR 传统培养法
下载PDF
微生物快速培养与快速血清学检验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15
作者 王伟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3期35-37,共3页
目的比较微生物快速培养与快速血清学检验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滕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均接受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快速培养。以支原体培养阳性结果作为金标准... 目的比较微生物快速培养与快速血清学检验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滕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均接受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快速培养。以支原体培养阳性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金标准结果显示,70例为阳性,阳性率为70.00%(70/100)。微生物快速培养的诊断效能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P<0.05)。结论微生物快速培养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血清学检验 微生物快速培养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在流感嗜血杆菌快速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李柳琴 李晓楠 +2 位作者 庞毅 赵尚妍 左丽波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分析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在流感嗜血杆菌快速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收集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样本或咽拭子样本680份为研究对象,应用16SrDNA序列鉴定细菌种... 目的:分析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在流感嗜血杆菌快速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收集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样本或咽拭子样本680份为研究对象,应用16SrDNA序列鉴定细菌种属,获得流感嗜血杆菌30株。比较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常见微生物鉴定系统、M-H琼脂药敏试验对流感嗜血杆菌的鉴定能力及三种鉴定方法的临床应用特点。结果: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高于M-H琼脂药敏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M-H琼脂药敏试验和常见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2)。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鉴定操作简单,用时更短,结果自动读取,经济性良好。结论: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流感嗜血杆菌的鉴定,检出率高、操作简便、经济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 流感嗜血杆菌 M-H琼脂药敏试验 常见微生物鉴定系统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34
17
作者 陶然 杨朝晖 +2 位作者 曾光明 邓恩建 李晨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6-81,86,共7页
采用常规细菌分离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编号为B6。经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DNA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DQ115363)同源性比较鉴定该菌株为恶臭假单胞菌,命名为Pseudomonas putidaB6。对其培养基进行研... 采用常规细菌分离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编号为B6。经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DNA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DQ115363)同源性比较鉴定该菌株为恶臭假单胞菌,命名为Pseudomonas putidaB6。对其培养基进行研究,确定其最佳的碳源和氮源,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的培养基成分配比(ρ/gL-1)为葡萄糖15、果糖3、KH2PO41.0、K2HPO43.0、MgSO40.1、NH4NO30.8、(NH4)2SO41.5、酵母汁0.2、NaCl0.1。同时对其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确定最佳的培养基初始pH值为8.0、培养温度为30℃、摇床速度为160r/min,以及产絮凝剂的周期变化过程。用高岭土悬浮液对其絮凝条件进行研究,确定培养液最佳的絮凝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微生物 16SRDNA序列 培养条件 正交试验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 比较鉴定 优化研究 PSEUDOMONAS 筛选
下载PDF
多株功能菌的混合培养 被引量:12
18
作者 冯栩 李旭东 +1 位作者 曾抗美 刘庆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3-528,共6页
以自行研制的功能菌为对象,通过菌体生长曲线与基质消耗曲线的比较与分析,研究不同菌混合培养时各菌的生长与单一培养时的差异.结果显示,功能菌FPN、FEm、FCB和F10单一培养时,菌体生长过程服从修定的Logistic方程,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为0... 以自行研制的功能菌为对象,通过菌体生长曲线与基质消耗曲线的比较与分析,研究不同菌混合培养时各菌的生长与单一培养时的差异.结果显示,功能菌FPN、FEm、FCB和F10单一培养时,菌体生长过程服从修定的Logistic方程,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为0.248h-1、0.207h-1、0.196h-1和0.348h-1;当FPN和FEm为一组、F10和FCB为一组进行两株菌混合培养时,由分离培养基计数得到的各种菌的生长曲线与对应的该菌单一培养时的生长曲线无显著差异,各组的基质消耗曲线与各自对应的菌单一培养时的消耗曲线之和无显著差异;当FPN、FEm、FCB、F10这4株菌混合培养时,混合菌体的生长曲线与单一培养时的菌体生长曲线之和无显著差异,碳源消耗曲线与各菌单一培养时的碳源消耗曲线之和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菌 菌剂 混合培养 抑菌试验 动力学
下载PDF
根际土壤微生物最佳分离条件筛选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贾学文 闫伟 +2 位作者 白淑兰 邵东华 王铁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7-151,共5页
试验采用培养基筛选、不同直径玻璃珠撞击,以及化学分散剂和振荡时间等4个因素的正交设计对细菌、真菌、放线菌分离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放线菌的分离还增加了土样热处理温度及热处理时间两个因素的单因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细... 试验采用培养基筛选、不同直径玻璃珠撞击,以及化学分散剂和振荡时间等4个因素的正交设计对细菌、真菌、放线菌分离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放线菌的分离还增加了土样热处理温度及热处理时间两个因素的单因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细菌分离培养条件的最佳组合是:土壤浸提液+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大玻璃珠(Φ=5~7mm,55粒)+摇床振荡90min;真菌分离培养条件的最佳组合是:马丁氏培养基+大玻璃珠+1%胆酸钠+摇床振荡60min;放线菌分离培养条件的最佳组合是:土壤浸提液+高氏培养基+25℃处理+大玻璃珠+1%焦磷酸钠+摇床振荡60min。部分因素的单独重复验证试验其变化规律与正交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生物分离 培养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食品微生物测试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佳男 肖茜文 +3 位作者 王艳蕊 方洪帅 何苗 陈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701-705,共5页
食品安全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食品微生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培养计数法主要依赖于微生物富集培养、选择性分离、生化鉴定,存在操作步骤繁杂、检测周期长等缺点,难以满足当今高速发展的现代化食品行业的检测... 食品安全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食品微生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培养计数法主要依赖于微生物富集培养、选择性分离、生化鉴定,存在操作步骤繁杂、检测周期长等缺点,难以满足当今高速发展的现代化食品行业的检测要求。快速测试片作为一种新型微生物检测工具,凭借操作简单、节省空间、成本低、便于现场检测等优点,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阐述了不同种类微生物测试片的作用原理和检测范围,并对当前微生物快速检测卡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评述。我国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开始较晚,对微生物测试片的研发和制作也处于初级阶段。因此,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测定产品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计数法 快速测试片 微生物 检测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