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of Common RE Fluorocarbonate
1
作者 方涛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55-59,共5页
Fluorocarbonat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 minerals in the earth With the increment model developed by Zheng,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of RE fluorocarbonates is discussed and the 18 O enrichment orde... Fluorocarbonat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 minerals in the earth With the increment model developed by Zheng,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of RE fluorocarbonates is discussed and the 18 O enrichment order is obtained as follows: bastnaesite>cordylite>Ca 0 5 BaCe 2(CO 3) 4F>baiyuneboite>huangheite>cebaite Combining with the calculated equation, the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 RE fluorocarbonate from Bayan Obo ore deposit is discussed, and a better accordance of 18 O enrichment order with actual data on ore forming temperature with the ore deposit geology are found Because Ba RE fluorocarbonate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stacking of CeCO 3F and BaCO 3 layers in the direction c ,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in this stacking is discussed, and I in zhonghuacerite and cordylite is predicted with this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s fluorocarbonate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下载PDF
Study on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in RE Oxide Minerals
2
作者 方涛 裘愉卓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69-72,共4页
The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equations are calculated for major rare earth oxide minerals by using an increment model. The effects of the variation of RE composition, the isomorphic replacement of Ti 4+ , Nb ... The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equations are calculated for major rare earth oxide minerals by using an increment model. The effects of the variation of RE composition, the isomorphic replacement of Ti 4+ , Nb 5+ , Ta 5+ , and Th 4+ and the metamictization on the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in minerals are also discussed. The rare earth oxides are not applicable for geothermometry due to their changeable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coeffic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s oxygen isotopes RE oxide minerals fractionation coefficients
下载PDF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in mantle minerals
3
作者 郑永飞 魏春生 +1 位作者 周根陶 徐宝龙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8年第1期95-103,共9页
The increment method is adopted to calculate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factors for mantle minerals, particularly for the polymorphic phases of MgSiO3 and Mg2SiO4. The results predict the following sequence of18O-en... The increment method is adopted to calculate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factors for mantle minerals, particularly for the polymorphic phases of MgSiO3 and Mg2SiO4. The results predict the following sequence of18O-enrichment:pyroxene (Mg, Fe, Ca)2Si2O6>olivine (Mg, Fe)2SiO4 > spinel (Mg, Fe)2SiO4> ilmenite (Mg, Fe, Ca) SiO3>perovskite (Mg, Fe, Ca) SiO3. The calculated fractionations for the calcite-perovskite (CaTiO3) System are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calibrations. If there would be complete isotopic equilibration in the mantle, the spinel-structured silicates in the transition zone are predicted to be enriched in18O relative to the perovskite-structured silicates in the lower mantle but depleted in18O relative to olivines and pyroxenes in the upper mantle. The oxygen isotope layering of the mantle might result from differences i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mineral phases at different mantle depths. Assuming isotopic equilibrium on a whole earth scale,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Earth’s interior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following sequence of18O-enrichment:upper crust>lower crust>upper mantle>transition zone>lower mantle>c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GEOCHEMICAL LAYERING Earth’s interior MANTLE MINERALS MgSiO 3 Mg 2SiO 4.
原文传递
Rare-earth and trace elements and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Cretaceous kaolinitic sediments from the Lower Benue Trough, Nigeria: provenance and paleoclimatic significance 被引量:2
4
作者 Anthony T.Bolarinwa Sunday O.Idakwo David L.Bish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50-363,共14页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Cretaceous(Campanian–Maastrichtian) kaolinitic sediments of the Ajali/Mamu and Enugu/Nkporo Formations from the Lower Benue Trough of Nigeria. A combined method of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Cretaceous(Campanian–Maastrichtian) kaolinitic sediments of the Ajali/Mamu and Enugu/Nkporo Formations from the Lower Benue Trough of Nigeria. A combined method of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and 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ry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race and rareearth element geochemistry and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These data were then used to infer the sediments' provenance and paleoclimatic conditions during their deposition. The sediments contained low concentrations of most trace elements, with the exceptions of Zr(651–1352 ppm), Ba(56–157 ppm), V(38–90 ppm),and Sr(15.1–59.6 ppm). Average values of Co and Ni were1.5 and 0.7 ppm, respectively. Trace and rare earth element values were lower than corresponding values for upper continental crust and Post-Archean Australian Shale, with the exception of Zr. The samples showed only slight light rare-earth enrichment and nearly flat heavy rare-earth depletion patterns, with negative Eu and Tm anomalies,typical of felsic sources. Geochemical parameters such as La/Sc, Th/Sc, and Th/Co ratios support that the kaolinitic sediments were derived from a felsic rock source, likely deposited in an oxic environment.^(18 )O values ranged from+ 15.4 to + 21.2% for the investigated samples, consistent with a residual material derived from chemicalweathering of felsic rock and redeposited in a sedimentary basin(typical values of + 19 to + 21.2%). While in the basin, the sediments experienced extended interactions with meteoric water enriched in d D and d16 O. However,the variation in d D and d16 O values for the investigated samples is attributed to the high temperature of formation(54–91 °C). The d D and d^(18 )O values suggest that the sediments, although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localities within the Lower Benue Trough, formed under similar hot,tropical climatic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EARTH and trace elements oxygen/ hyd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 Kaolinitic SEDIMENTS LOWER Benue TROUGH NIGERIA
下载PDF
闽西南凤山-赤坂场矽卡岩型萤石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5
作者 朱启象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4,共9页
闽西南凤山-赤坂场萤石矿主要产于矿区接触变质带中,通过对萤石及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围岩开展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研究,探讨矿床的成因及成矿物质、流体来源.萤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特征和La/Ho-Y/Ho关系图表明,凤山-赤坂场... 闽西南凤山-赤坂场萤石矿主要产于矿区接触变质带中,通过对萤石及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围岩开展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研究,探讨矿床的成因及成矿物质、流体来源.萤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特征和La/Ho-Y/Ho关系图表明,凤山-赤坂场萤石矿体的成矿流体来自同一流体体系,成矿物源稳定且单一,为同期成矿.萤石和花岗岩围岩有相近的Sm/Nd比值,且均具有δ_(Eu)和δ_(Ce)负异常特征,表明萤石成矿和二长花岗岩体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结合萤石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结果,显示矿区萤石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物质F和Ca元素来源于大气降水对围岩花岗岩和碳酸盐岩的淋滤和萃取,属于构造控制的岩浆期后气化-热液的低温热液充填萤石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萤石矿床 稀土元素 氢氧同位素 矿床成因 凤山-赤坂场
下载PDF
稀土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及在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6
作者 雒恺 白江昊 +2 位作者 朱冠虹 韦刚健 马金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2-321,共20页
稀土元素因其特殊的化学性质和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化学纯化方法的发展和质谱测定技术的提高,国内外对稀土稳定同位素体系开展了一系列探索。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稳定Ce和Nd同位素分析方法,为表生地质过... 稀土元素因其特殊的化学性质和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化学纯化方法的发展和质谱测定技术的提高,国内外对稀土稳定同位素体系开展了一系列探索。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稳定Ce和Nd同位素分析方法,为表生地质过程、氧化还原环境示踪以及生态环境演变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也将为研究稀土矿提供直接证据。本文先系统介绍了稀土元素及其同位素体系的地球化学特征,总结稀土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可能突破的方向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对稀土稳定同位素在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稀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手段是深入了解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形成过程与控矿机制的良好指标,其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相结合有望在稀土矿化过程与机制方面取得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稳定同位素 化学分离 质量相关分馏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 地球化学示踪
下载PDF
桂西北箭猪坡铅-锌-锑多金属矿床成因:来自闪锌矿微量、稀土元素及氢氧同位素的证据
7
作者 何光武 蔡明海 +4 位作者 胡鹏飞 肖俊杰 甘能俭 朱敏杰 吕堂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7,共12页
位于广西右江盆地北东侧的丹池成矿带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有色金属矿集区,箭猪坡矿床是其南段五圩矿田中规模最大、成矿特征最具代表性的大型铅-锌-锑多金属矿床,由长期开采的脉状铅-锌-锑矿体和新发现的似层状锡多金属矿体组成。通过闪锌... 位于广西右江盆地北东侧的丹池成矿带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有色金属矿集区,箭猪坡矿床是其南段五圩矿田中规模最大、成矿特征最具代表性的大型铅-锌-锑多金属矿床,由长期开采的脉状铅-锌-锑矿体和新发现的似层状锡多金属矿体组成。通过闪锌矿的微量、稀土元素和氢-氧同位素分析,对比研究2类矿体成矿特征的差异,进一步探讨成矿流体来源及矿床成因类型。分析结果显示:箭猪坡矿床不同类型矿体中闪锌矿均相对富集Fe、Cu、Pb、Sn、Sb,亏损Ga、Ge、Co、Ni,与典型的岩浆热液型矿床相似。同时,似层状矿体中稀土元素总量(ΣREE=12.80×10^(-6)~44.31×10^(-6))高于脉状矿体(ΣREE=3.34×10^(-6)),具有明显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和Eu亏损。闪锌矿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中,脉状矿体δD=-81.8‰~-69.2‰,δ^(18)O=2.1‰~5.2‰;似层状矿体δD=-109.4‰~-75.2‰,δ^(18)O=-4.0‰~4.0‰,指示2类矿体的成矿流体为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不同比例的混合流体。以上特征表明,箭猪坡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脉状矿体和似层状矿体成矿物质(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箭猪坡矿床 闪锌矿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氢-氧同位素 矿床成因 广西
下载PDF
水化学及氮氧同位素技术示踪离子型稀土矿区硝酸盐来源与转化过程 被引量:1
8
作者 国秋艳 张秋英 +2 位作者 李兆 李发东 王凡 《人民珠江》 2023年第5期81-88,96,共9页
为了识别离子型稀土矿区水体中硝酸盐来源、迁移与转化过程和污染贡献,以龙南县为研究区域,测定了地表、地下水样品的阴阳离子和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结果显示:研究区水化学类型基本以HCO_(3)·SO_(4)-Ca为主,含氮化合物以硝酸盐为主;... 为了识别离子型稀土矿区水体中硝酸盐来源、迁移与转化过程和污染贡献,以龙南县为研究区域,测定了地表、地下水样品的阴阳离子和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结果显示:研究区水化学类型基本以HCO_(3)·SO_(4)-Ca为主,含氮化合物以硝酸盐为主;δ15N-NO_(3)^(-)和δ18O-NO_(3)^(-)值的特征图结合NO_(3)^(-)/Cl^(-)摩尔浓度比值和Cl-浓度的关系可知,该地区的硝酸盐浓度主要受铵态氮肥、土壤氮、粪污和矿井排水的影响,硝酸盐转化的主要过程是硝化作用,无明显反硝化反应。MixSIAR模型结果表明:地表水和地下水硝酸盐主要来自矿井排水、土壤氮和粪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区 硝酸盐 水化学 氮氧同位素 MixSIAR模型
下载PDF
前寒武纪条带状硅铁建造的形成机制与地球早期的大气和海洋 被引量:82
9
作者 李延河 侯可军 +2 位作者 万德芳 张增杰 乐国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59-1373,共15页
前寒武纪条带状硅铁建造(BIFs)是地球早期特有的化学沉积建造类型,记录了当时大气和海洋的化学成分、氧化还原状态及演化。本文系统测定了华北地台条带状硅铁建造的硫硅氧同位素组成。不同时代和不同类型条带状硅铁建造中石英的硅同位... 前寒武纪条带状硅铁建造(BIFs)是地球早期特有的化学沉积建造类型,记录了当时大气和海洋的化学成分、氧化还原状态及演化。本文系统测定了华北地台条带状硅铁建造的硫硅氧同位素组成。不同时代和不同类型条带状硅铁建造中石英的硅同位素组成非常相似,强烈亏损30Si,δ30SiNBS-28大部分位于-2.0‰~-0.3‰之间,平均-0.8‰;硅铁建造中石英的δ18OV-SMOW相对较高,8.1‰~21.5‰,平均13.9‰;二者均与现代海底黑烟囱、泉华及热水沉积硅质岩的硅氧同位素组成相似。在同一样品中,磁铁矿条带中石英的δ30SiNBS-28普遍低于相邻硅质条带中石英的值,而δ18OV-SMOW刚好相反,反映了硅铁建造沉积时的初始特征。BIFs中硫化物的δ34SV-CDT变化范围很大,-22.0‰~+11.8‰,但大部分集中分布在0值附近。Δ33S=-0.89‰~+1.2‰,显示出了明显的硫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特征,说明当时大气氧浓度很低。与火山活动关系密切的Algoma型硅铁建造的Δ33S多为负值,而远离火山活动中心的Superior型硅铁建造的Δ33S多为正值。提出无论是Algoma型,还是Superior型BIFs都是由海底热液喷气作用形成的。富含溶解硅和铁的热水溶液喷发到在海底以后,由于温度突然下降,硅酸H4SiO4在海水中达到过饱和状态,导致SiO2首先沉淀,形成硅质层;随着热水溶液与海水的不断混合,温度不断降低,Eh值不断升高,Fe2+逐渐被氧化生成Fe3+随后沉淀,形成富铁层。一套硅铁韵律层代表了一次大的海底喷气活动;海底热液喷气的周期性活动形成了规律性的硅铁韵律层。BIFs的广泛分布和硫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效应的普遍存在,表明当时大气氧水平很低,可能不足现在氧水平的1‰;火山和海底喷气活动非常强烈,海水温度较高,呈酸性,pH值在3.0~5.5之间;海洋中可溶解硅H4SiO4和Fe2+的浓度很高;而可溶硫酸盐的浓度极低,<1mM。早元古代(1.8Ga)以后海洋硫酸盐浓度升高,由富铁海洋转化为富硫酸盐的海洋,是造成BIFs消失的根本原因。大规模火山喷发和海底喷气活动对海洋的成分和氧化还原状态影响很大,使海洋的氧化时间较大气至少推迟了6亿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状硅铁建造 硫硅氧同位素 海底喷气 缺氧大气 富铁海洋
下载PDF
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以鄂尔多斯盆地靖西马五段中组合为例 被引量:79
10
作者 贺训云 寿建峰 +5 位作者 沈安江 吴兴宁 王永生 胡圆圆 朱吟 韦东晓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5-384,共10页
通过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碳、氧、锶同位素特征分析,系统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西侧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中组合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样品分析结果表明:中组合白云岩MgO和CaO含量呈负相关性,Mg/Ca值总体较高;总体具有高Fe... 通过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碳、氧、锶同位素特征分析,系统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西侧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中组合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样品分析结果表明:中组合白云岩MgO和CaO含量呈负相关性,Mg/Ca值总体较高;总体具有高Fe、较高Mn和低Sr、Na含量特征,部分白云岩Fe、Mn含量相对较低,Na含量相对较高;稀土元素含量总体很低,且具相似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具明显Eu负异常和弱Ce负异常;δ13C值与同期海水值一致,多数白云岩δ18O值较同期海水值偏负;少数87Sr/86Sr值与同期海水值接近,多数显著偏正。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上述特征,认为马五段中组合白云岩很可能主要为渗透回流白云石化成因,同时在后期广泛叠加了埋藏白云石化作用。靖西东部地区为有利储集层发育区且可向东大范围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成因 地球化学特征 马家沟组中组合 鄂尔多斯盆地 锶同位素 氧同位素 稀土元素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层状硅质岩与硅化岩的元素、δ^(30)Si、δ^(18)O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陈永权 蒋少涌 +2 位作者 周新源 杨文静 韩利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9-170,共12页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发育层状硅质岩和硅化岩,层状硅质岩主要发育于塔东下寒武统深水沉积相区;硅化岩发育于塔东上寒武统斜坡沉积区与西部台地区寒武系白云岩中。根据显微结构特征,可将硅化岩分为放射状硅化岩与交代残余结构硅化岩两种。...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发育层状硅质岩和硅化岩,层状硅质岩主要发育于塔东下寒武统深水沉积相区;硅化岩发育于塔东上寒武统斜坡沉积区与西部台地区寒武系白云岩中。根据显微结构特征,可将硅化岩分为放射状硅化岩与交代残余结构硅化岩两种。分析结果表明,层状硅质岩在Al-Fe-Mn三元图中位于正常海水沉积硅质岩区内,在微量元素平均地壳标准化图解上显示平缓右倾的特征;层状硅质岩Si同位素组成δ30Si为0.9‰~1.4‰,O同位素组成δ18O为21.4‰~24.4‰,与沉积型硅质岩相吻合,指示了正常海水沉积成因。硅化岩区别于层状硅质岩的典型特征是具有高U异常的特征;罗西斜坡放射状硅化岩具有较高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REE为18.8~96.9μg/g)与较低的Si、O同位素值(δ18O和δ30Si值分别为15.8‰和1.7‰);西部台地区交代残余结构硅化岩具有较低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REE为0.58~2.61μg/g)与较高的δ30Si(1.0‰~3.8‰)、δ18O(21.6‰~27.0‰)值特征。盆地东西部硅化岩的地球化学差异可能与硅化流体的温度差异有关,罗西斜坡放射状硅化岩硅化温度相对更高;另一方面,硅化过程对H430SiO4选择性较高,因而形成的交代石英具有较高的δ30Si值。根据古城4井硅化岩包裹体均一温度与交代石英的O同位素值计算得到交代流体的δ18O值为9.1‰,该值与酸性岩浆水的δ18O值相似,指示了硅化流体可能来自于岩浆或变质水;以δ18O值(9.1‰)作为西部台地区硅化流体的O同位素值,计算得到西部台地区硅化岩硅化流体温度为101.3~158.5℃。根据石英O同位素温度计计算的硅化流体温度呈东高西低的趋势,指示了硅化流体可能来自台地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硅化岩 Si同位素 O同位素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葡萄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8
12
作者 施泽进 梁平 +3 位作者 王勇 胡修权 田亚铭 王长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63-2271,共9页
长期以来,人们对灯影组葡萄石的成因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对灯影组葡萄石及基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讨论了灯影组葡萄石的形成环境。灯影组葡萄石与基岩相比,具有较明显的Ce负异常和相对低的稀土总含量,说明了葡萄石并... 长期以来,人们对灯影组葡萄石的成因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对灯影组葡萄石及基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讨论了灯影组葡萄石的形成环境。灯影组葡萄石与基岩相比,具有较明显的Ce负异常和相对低的稀土总含量,说明了葡萄石并非是和基岩同时沉积而成;葡萄石中Na、K元素含量低而Mn、Fe含量较高,具有很低的Sr/Ba比值,同时具有碳、氧同位素明显偏负和87Sr/86Sr值偏高的特点,表明葡萄石是在淡水的作用下形成的。证实了灯影组在沉积过程中有过一次短暂暴露过程,这次沉积间断使灯影组暴露地表接受淡水淋滤,形成了小规模的岩溶现象,为葡萄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这次短暂暴露过程对人们更好地理解葡萄石的成因及灯影组中部储层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影组 葡萄石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碳、氧、锶同位素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寒武统泥晶白云岩红层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探讨 被引量:25
13
作者 陈永权 周新源 +3 位作者 赵葵东 杨文静 阮洋 董晨阳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3-592,共10页
塔里木盆地西部克拉通台地区寒武系中寒武统发育大量泥晶白云岩红层。钻孔岩芯观察及岩石学分析表明,该白云岩以岩芯呈暗红色、显微镜下呈泥粉晶结构、并伴随有纤状石膏假晶与陆源石英碎屑为主要特征,指示了该白云岩形成于潮上带蒸发环... 塔里木盆地西部克拉通台地区寒武系中寒武统发育大量泥晶白云岩红层。钻孔岩芯观察及岩石学分析表明,该白云岩以岩芯呈暗红色、显微镜下呈泥粉晶结构、并伴随有纤状石膏假晶与陆源石英碎屑为主要特征,指示了该白云岩形成于潮上带蒸发环境。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白云岩具有固有属性的CaO%,MgO%含量正相关特征,因此,塔里木盆地中寒武统泥晶白云岩红层属于典型的潮上带Sabkha型沉积的"原白云石"。泥晶白云岩红层U,Mo含量亏损,指示了该白云岩形成于氧化环境,与色泽较红相一致;稀土元素特征上,该泥晶白云岩红层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右倾特征,但是在陆源碎屑的影响下,常出现中稀土元素富集的"帽"型特征;碳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泥晶白云岩红层碳同位素变化没有规律性,多数δ18OPDB值变化在-7‰^-4.4‰之间,与潮上带蒸发沉积的Sabkha特征一致;英买7井白云岩红层δ18OPDB值较低(<-10‰),可能为成岩作用过程中热液改造的结果;由于泥质矿物的存在,潮上带白云岩87Sr/86Sr比值一般比同期海水值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上带 白云岩 碳氧同位素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下载PDF
中扬子京山地区方解石脉成因及其对油气保存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21
14
作者 高键 何生 +2 位作者 何治亮 周雁 赵明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41,共9页
野外观察中扬子京山地区逆冲推覆带和冲断褶皱带内奥陶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发育多期沿裂缝分布的方解石脉。通过稀土元素( REE),电子探针,氧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分析及盆地模拟对方解石脉成因进行了研究。奥陶系和三叠系方解石脉REE... 野外观察中扬子京山地区逆冲推覆带和冲断褶皱带内奥陶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发育多期沿裂缝分布的方解石脉。通过稀土元素( REE),电子探针,氧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分析及盆地模拟对方解石脉成因进行了研究。奥陶系和三叠系方解石脉REE呈现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亏损,明显的正铕(Eu)异常,说明成脉流体受到了热液流体的影响;二叠系方解石脉REE总量低,LREE低度富集,HREE配分曲线平坦,中等程度负铈( Ce)异常,显示成脉流体为大气淡水成因。根据电子探针Fe,Mn元素分析,部分奥陶系方解石脉成因与其围岩碳酸盐溶解有关;二叠系方解石脉成因主要与大气淡水淋滤碳酸盐成分有关,三叠系方解石脉成因与其他层位海相碳酸盐成分有关。利用氧同位素温度和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研究区虚拟井的埋藏史和热史模拟结果,推测3套地层裂缝方解石脉体形成深度约在2000~2500 m,形成时间约为距今150~60 Ma。综合方解石脉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燕山期构造挤压抬升作用伴随的热液流体、成岩流体及地表水下渗作用使京山地区油气保存条件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氧同位素 方解石脉体 油气保存 中扬子地区
下载PDF
西秦岭寨上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光智 刘家军 刘新会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37,共11页
寨上金矿床共发现金矿脉22条,金矿体19条。通过氢、氧同位素分析得出:该区成矿流体水具有多来源特征。δ34S的组成特点可能反映了硫源为岩浆硫和地层硫的混合。碳的来源主要由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经溶解作用和花岗岩岩浆热液提供。矿石稀... 寨上金矿床共发现金矿脉22条,金矿体19条。通过氢、氧同位素分析得出:该区成矿流体水具有多来源特征。δ34S的组成特点可能反映了硫源为岩浆硫和地层硫的混合。碳的来源主要由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经溶解作用和花岗岩岩浆热液提供。矿石稀土元素并没有完全继承围岩的特征。成矿流体具有以下特征: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多期次活动的流体。金矿成矿是在300Ma之后燕山晚期形成的。成矿热液中,金主要以硫化物配合物的形式迁移。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充分的物质交换后,运移到裂隙发育部位,并因为流体的混合和围压突然降低,成矿流体产生强烈的沸腾作用,使成矿物质沉淀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同位素碳 氧同位素 硫同位素 稀土元素 流体包裹体
下载PDF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雷家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环境 被引量:30
16
作者 单俊峰 黄双泉 李理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1,151,共5页
以碳氧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锶钕同位素分析测试手段为基础,综合分析了雷家沙四上亚段白云岩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认为该区沉积水体咸度不高,为半咸水。锶来源主要受陆源硅铝质岩控制,并受房身泡组火山岩的蚀变影响。δCe具... 以碳氧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锶钕同位素分析测试手段为基础,综合分析了雷家沙四上亚段白云岩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认为该区沉积水体咸度不高,为半咸水。锶来源主要受陆源硅铝质岩控制,并受房身泡组火山岩的蚀变影响。δCe具有弱—中度正异常的总体特征,-α含量与Sm含量比值与Ce异常相关性差,碳氧稳定同位素相关性好,14个样本姥植比的平均值为0.38。结果表明沉积作用发生在偏碱性条件的强还原性封闭湖盆环境中。该认识对该区致密油的勘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碳氧稳定同位素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锶同位素 雷家白云岩
下载PDF
富集稳定同位素示踪研究钐、镱在大鼠肝脏中的亚细胞分布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福亮 王玉琦 +2 位作者 张智勇 孙景信 柴之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78-281,共4页
采用可活化富集稳定同位素152 Sm和16 8Yb作为示踪剂 ,结合差速离心分离和中子活化分析技术 (NAA)初步研究了稀土元素Sm和Yb在大鼠肝脏亚细胞组分中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 ,Sm和Yb在亚细胞组分中的浓度分布为 :溶酶体 >微粒体 >线... 采用可活化富集稳定同位素152 Sm和16 8Yb作为示踪剂 ,结合差速离心分离和中子活化分析技术 (NAA)初步研究了稀土元素Sm和Yb在大鼠肝脏亚细胞组分中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 ,Sm和Yb在亚细胞组分中的浓度分布为 :溶酶体 >微粒体 >线粒体 >细胞核 >胞液。线粒体中Sm和Yb所占比例最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中子活化分析 富集稳定同位素 亚细胞组分 钐镱 大鼠肝脏 浓度分布
下载PDF
南海北部冷泉碳酸盐岩的矿物、岩石及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佟宏鹏 冯东 陈多福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56,共12页
南海北部陆坡海底冷泉碳酸盐岩广泛发育,已从30个站位采集到冷泉碳酸盐岩。南海北部冷泉碳酸盐岩呈结壳状、结核状、烟囱状、角砾状、块状等,主要自生矿物有文石和方解石,部分站位样品有白云石和铁白云石及少量菱铁矿。冷泉碳酸盐岩具... 南海北部陆坡海底冷泉碳酸盐岩广泛发育,已从30个站位采集到冷泉碳酸盐岩。南海北部冷泉碳酸盐岩呈结壳状、结核状、烟囱状、角砾状、块状等,主要自生矿物有文石和方解石,部分站位样品有白云石和铁白云石及少量菱铁矿。冷泉碳酸盐岩具有较轻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西沙海槽海域、神狐海域、东沙西南海域、东沙东北海域和台西南海域碳酸盐岩的δ13CPDB分别为29.6‰—13.3‰(平均21.0‰),40.4‰—38.7‰(平均39.8‰),36.1‰—18.2‰(平均26.8‰),61.4‰—32.8‰(平均49.3‰)和57.6‰—35.7‰(平均48.3‰),显示了较大的变化范围,反映了复杂的碳源。冷泉碳酸盐岩的δ18OPDB为0.4‰—7.5‰,同样显示了较大的变化范围,反映可能与富集18O的地层水和/或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水有关。神狐海域及东沙东北部九龙甲烷礁海域冷泉碳酸盐岩的稀土元素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既具有Ce正异常,同时也有Ce负异常特征,说明冷泉碳酸盐岩形成过程中可能存在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南海北部陆坡不同海域,甚至同一站位的冷泉碳酸盐岩均表现出不同的矿物、同位素及元素组成特征,可能反映了冷泉渗漏流体和天然气水合物稳定状态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泉碳酸盐岩 岩石学 氧同位素 稀土元素 南海北部
下载PDF
白云岩成因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44
19
作者 李振宏 杨永恒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8,共4页
白云岩成因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假说阶段,主要包括蒸发、渗透回流、海水、混合水以及埋藏白云岩化作用五种 模式。其分类方法主要依赖于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包括阴极发光、电子探针、碳氧同位素、稀土元素以及X射线 衍射分析。伴随着计算... 白云岩成因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假说阶段,主要包括蒸发、渗透回流、海水、混合水以及埋藏白云岩化作用五种 模式。其分类方法主要依赖于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包括阴极发光、电子探针、碳氧同位素、稀土元素以及X射线 衍射分析。伴随着计算机及模拟试验水平的提高,未来白云岩成因的研究将会结合实际地质条件,设计合理的参 数和模型,用计算机模拟的手段加以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现状 成因 X射线衍射分析 白云岩化作用 地球化学特征 碳氧同位素 计算机模拟 分类方法 阴极发光 电子探针 稀土元素 模拟试验 地质条件 混合水 海水
下载PDF
贵州紫云泥盆系重晶石矿床中与古甲烷渗漏事件有关的球状灰岩成因厘定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旭 高军波 +4 位作者 杨瑞东 陈军 郑禄林 魏怀瑞 鲍淼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0-642,共13页
关于古代冷泉碳酸盐岩的报道主要集中于新元古代"盖帽"碳酸盐岩和晚古生代以来(特别是石炭纪以来)的沉积地层中,与沉积矿床伴生的冷泉碳酸盐岩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通过对贵州紫云泥盆系大型重晶石矿床中新发现的球状、椭球... 关于古代冷泉碳酸盐岩的报道主要集中于新元古代"盖帽"碳酸盐岩和晚古生代以来(特别是石炭纪以来)的沉积地层中,与沉积矿床伴生的冷泉碳酸盐岩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通过对贵州紫云泥盆系大型重晶石矿床中新发现的球状、椭球状灰岩进行详细地野外观察,并结合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和C—O同位素研究,探讨并揭示了灰岩的成因和形成环境,以及与古甲烷渗漏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灰岩呈球状、椭球状、管状顺层产于重晶石之中及其下部地层。灰岩中发育大量类似现代海底冷泉沉积碳酸盐岩的凝块和草莓状黄铁矿;草莓状黄铁矿内部结构呈葵花状,组成葵花状的单颗黄铁矿大小基本一致,轮廓清晰。灰岩较低的δ^(13)C?(V-PDB)值(-10.3‰)表明其碳源主要为热解成因甲烷气或混合气。灰岩Ce/Ce*值除反映古沉积环境为还原状态外,也指示间歇性氧化状态的存在,这可能与甲烷气体的渗漏速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岩 沉积组构 碳氧同位素 稀土元素 泥盆系 紫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