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shkind双面伞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远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庆桥 蒋世良 +7 位作者 黄连军 赵世华 郑宏 凌坚 徐仲英 张戈军 谢若兰 戴汝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目的 评价Rashkind双面伞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远期疗效。方法 1994年7月至1998年12月,对49例PDA患者施行了Rashkind双面伞封堵术。经股静脉途径置入Rashkind双面伞,封堵后10~30min行主动脉造影。术后24h、1、3、6、12个月及以后每... 目的 评价Rashkind双面伞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远期疗效。方法 1994年7月至1998年12月,对49例PDA患者施行了Rashkind双面伞封堵术。经股静脉途径置入Rashkind双面伞,封堵后10~30min行主动脉造影。术后24h、1、3、6、12个月及以后每隔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和X线胸片检查。结果 47例患者治疗成功,2例进行了外科手术。封堵后10~30min,微量、少量、中量、大量残余分流率分别为12.8%(6/47)、27.7%(13/47)、25.5%(12/47)和14.8%(7/47),完全封堵率19.2%(9/47)。近期(≤3个月)随访36例患者,3个月残余分流率为44.4%(16/36)。中期(3~36个月)随访30例患者,36个月残余分流率为13.3%(4/30)。远期(>36个月)随访25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60±12个月(38~96个月),4例患者仍存在残余分流,其中术后46、48个月有残余分流的2例患者经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后达到完全封堵。结论 Rashkind双面伞治疗PDA远期残余分流不能自然消失,需行2次封堵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hkind双面伞 动脉导管未闭 远期疗效 经导管封堵术 残余分流 主动脉造影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经导管Amplatzer双面伞堵闭器关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被引量:4
2
作者 孔祥清 曹克将 +4 位作者 杨荣 许迪 盛燕辉 黄峻 马文珠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观察Amplatzer双面伞堵闭器关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诊断为ASDⅡ病人30例,选择经导管Amplatzer双面伞房间隔缺损关闭治疗.结果超声测定ASDⅡ直径为13~25mm,ASDⅡ最大伸展径及所选Ampla... 目的观察Amplatzer双面伞堵闭器关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诊断为ASDⅡ病人30例,选择经导管Amplatzer双面伞房间隔缺损关闭治疗.结果超声测定ASDⅡ直径为13~25mm,ASDⅡ最大伸展径及所选Amplatzer房间隔堵闭器为18~38mm.成功率为100%,超声心动图示术后即刻、24小时后及3个月后残余分流分别为40%、9.9%和3.3%.手术中除一过性房性心动过速和房室传导阻滞外,无其他并发症.3个月随访,所有病人临床症状及心脏大小改善,未发现并发症.结论 Amplatzer双面伞房间隔堵闭器关闭ASDⅡ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关闭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Amplatzer双面堵闭器 治疗
下载PDF
Amplatzer封堵器和Rashkind封堵伞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张庆桥 蒋世良 +9 位作者 戴汝平 黄连军 徐仲英 赵世华 凌坚 郑宏 张岩 张戈军 金敬琳 谢若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 :比较Amplatzer封堵器和Rashkind封堵伞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疗效。方法 :42例PDA患者施行Rashkind封堵伞封堵术 (为Rashkind组 )。在施行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术的PDA患者中 ,选出年龄、体重匹配且PDA最小直径≤ 8mm的患者共 4... 目的 :比较Amplatzer封堵器和Rashkind封堵伞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疗效。方法 :42例PDA患者施行Rashkind封堵伞封堵术 (为Rashkind组 )。在施行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术的PDA患者中 ,选出年龄、体重匹配且PDA最小直径≤ 8mm的患者共 42例 (为Amplatzer组 )。对比两种方法治疗PDA的临床效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Amplatzer组 ,技术成功率 10 0 % ,溶血 1例。即刻残余分流发生率 16 7% ,术后 1~ 18个月 ,均无残余分流。Rashkind组 ,技术成功率 97 7% ,1例患者Rashkind封堵伞脱落至右肺动脉 ,经手术取出并行PDA结扎术。术后即刻和12个月残余分流发生率分别为 83 3%和 41 2 % ,均显著高于Amplatzer组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Amplatzer封堵器比Rashkind封堵伞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ATZER封堵器 rashkind封堵 治疗 对比研究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性放射学 经导管封堵术
下载PDF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152例Amplatzer双面伞闭合前后心电图观察
4
作者 全薇 朱鲜阳 +7 位作者 张玉威 邓东安 韩秀敏 王琦光 崔春生 盛晓棠 金岩 魏明 《心脏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91-491,共1页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心电描记术 Amplatzer双面 闭合
下载PDF
152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mplatzer双面伞闭合前后心电图观察
5
作者 全薇 朱鲜阳 +6 位作者 张玉威 邓东安 韩秀敏 王琦光 崔春生 盛晓棠 金岩 《沈阳部队医药》 2004年第4期252-254,共3页
为总结ASD心电图表现和Amplatzer双面伞闭合术后1周内心电图改变,对152例肺总阻力正常、Qp/Qs=1.5~3.0的单纯ASD进行心电图观察,并对比观察心电图表现与ASD大小及年龄的关系。结果显示:①QRS电轴右偏和不偏分别为52%和47.4%,左偏罕见(0... 为总结ASD心电图表现和Amplatzer双面伞闭合术后1周内心电图改变,对152例肺总阻力正常、Qp/Qs=1.5~3.0的单纯ASD进行心电图观察,并对比观察心电图表现与ASD大小及年龄的关系。结果显示:①QRS电轴右偏和不偏分别为52%和47.4%,左偏罕见(0.6%)。V_1(V_3R)多呈右束支阻滞图型(67.1%),其次为rS图型(28.3%),Rs的右心室肥厚型少见(4.6%),未见qR型。TV_(5-6)倒置占7.3%,严重心律失常少见(3例心房颤动);②大ASD(≥25mm)右心负荷较中小ASD(<25mm)明显增重(P<0.005),其负荷与年龄无显著关系,但呈CRBBB图型者均>30岁,心房颤动者均>40岁;③Amplatzer双面伞闭合术后1周内,20%右心室肥厚心电图改变消退,成人中小ASD的T波改变恢复正常,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低(2.6%),且在1周内恢复。结论:①ASD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右室舒张期负荷增重,V_1(V_3R)多呈右束支阻滞图型;②Amplatzer双面伞闭合ASD后1周起右心负荷逐渐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心电图 Amplatzer双面闭合术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双面伞封堵效果分析
6
作者 刘亚滨 焦瑞宁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4期226-226,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双面封堵 介入治疗
下载PDF
Amplatzer法治疗Rashkind伞封堵动脉导管未闭术后残余分流一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庆桥 蒋世良 +2 位作者 张岩 谢若兰 戴汝平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82-682,共1页
关键词 AMPLATZER法 动脉导管未闭 术后并发症 外科封堵术 rashkind
原文传递
动脉导管未闭双面伞堵闭术后严重溶血的急诊手术三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庄建 张镜方 +5 位作者 吴若彬 陈欣欣 陈伟达 肖学钧 岑坚正 陈寄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外科手术 双面堵闭术 溶血
原文传递
应用经导管动脉导管双面伞器堵闭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12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曾国洪 张智伟 +2 位作者 李渝芬 王慧深 钱明阳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4-225,共2页
1994年5~6月使用Rashkind动脉导管堵闭系统治疗1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年龄4.5~10岁,平均5.8岁。体重12.5~26.5kg,平均18.3kg。漏斗型10例,管型2例。PDA最窄处内经2.... 1994年5~6月使用Rashkind动脉导管堵闭系统治疗1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年龄4.5~10岁,平均5.8岁。体重12.5~26.5kg,平均18.3kg。漏斗型10例,管型2例。PDA最窄处内经2.2~4.9mm,平均3.9mm。12例堵闭术均一次成功。术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随诊,术后第2天4例有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个月仅3例有少量残余分流,无一例有并发症。提示该方法Pors-mann有适应证范围广,创伤小,安全有效,成功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堵闭术 双面 动脉导管 治疗
原文传递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封堵器研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莉 易岂建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54-58,共5页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al heart disease,CHD)是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而导致的先天畸形,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疾病。CHD传统治疗方法为外科开胸手术治疗,自1967年Porstmann W等首先应用Ivalon泡沫栓子经皮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al heart disease,CHD)是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而导致的先天畸形,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疾病。CHD传统治疗方法为外科开胸手术治疗,自1967年Porstmann W等首先应用Ivalon泡沫栓子经皮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获得成功以来,介入治疗CHD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1997年美国AGA公司生产的Amplatzer封堵器投入临床使用获得成功后,CHD介入治疗逐渐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堵器 先天性心脏病 AMPLATZER 研制进展 介入治疗 血管发育异常 ductus 双面 房间隔缺损 胎儿期
下载PDF
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俐侬 伏静媛 +1 位作者 王银娣 王道敏 《甘肃医药》 2008年第4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s AS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ransthorac echocardiography TTE)诊断为房间隔缺损的106例患者行封堵术治疗。结果106例患者均获成功,手术成功率10... 目的探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s AS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ransthorac echocardiography TTE)诊断为房间隔缺损的106例患者行封堵术治疗。结果106例患者均获成功,手术成功率100%,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TTE),无一例存在残余分流,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双盘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疗效确切,且经济、安全、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AMPLATZER 双面 封堵术
下载PDF
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前景
12
作者 黄凯 曾知恒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2004年第4期515-518,共4页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病,有资料表明其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0.7%,据此推算我国每年大约有15万名患先心病的新生儿出生,其中室间隔缺损的发病率约为20%。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病率约为15%,房间隔缺损的发病率约为12%,肺动脉...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病,有资料表明其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0.7%,据此推算我国每年大约有15万名患先心病的新生儿出生,其中室间隔缺损的发病率约为20%。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病率约为15%,房间隔缺损的发病率约为12%,肺动脉瓣狭窄的发病率约为10%。以往外科开胸手术是治疗这些先心病的唯一手段,但是经过近40年的不懈努力,内科介入治疗方法已经成为治疗上述先心病等的重要治疗方法,并在世界上广泛开展。现简要综述。1 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在先心病中占15%左右,尤以早产儿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先心病 肺动脉瓣狭窄 封堵器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先天畸形 继发孔型 房间隔缺损 双面 残余分流
下载PDF
乡居时代(外一首)
13
作者 向迅 《北方作家》 2007年第3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外一首 少年时代 五分钱 油纸 双面 敲出 清明上河图 背景音乐 牛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