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细小病毒KRV/QD/2022株的分离鉴定及VP2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1
作者 宋紫玥 曹卫强 +2 位作者 范彪 马军 杨瑞梅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95-201,共7页
为了解山东地区Kilham细小病毒(kilham rat virus,KRV)的流行情况并探究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本试验从某疑似感染KRV的大鼠养殖场分离病毒并对其致病性进行研究。通过观察患病大鼠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使用PCR方法检测病料确定是否为KRV... 为了解山东地区Kilham细小病毒(kilham rat virus,KRV)的流行情况并探究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本试验从某疑似感染KRV的大鼠养殖场分离病毒并对其致病性进行研究。通过观察患病大鼠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使用PCR方法检测病料确定是否为KRV病毒感染。将阳性病料接种到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C6上分离KRV并对其VP2全长测序并构建进化树,通过病毒TCID 50测定、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及动物回归试验确定分离株的致病性。结果显示养殖场中流产母鼠子宫体积变小,子宫内胎儿全部死亡或部分死亡。将阳性病料接种于C6细胞上,盲传三代后出现明显病变,对分离株VP2基因进行测序发现该分离株与LG/HN/CHN/2016株相似度最高为98.51%,与其他目前已知分离株的VP2同源性在95.20%~97.31%之间。分离株传到7代后的TCID 50为105.56/0.1 mL,血凝效价为1∶1280,血凝抑制效价为27,证明分离株确为KRV,将其命名为KRV/QD/2022。动物回归试验证明该分离株能感染大鼠并导致大鼠出现流产、繁殖障碍等特征性病变。上述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分离出了一株KRV细小病毒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该病毒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细小病毒 分离鉴定 VP2基因
下载PDF
竹鼠源细小病毒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2
作者 唐海波 姜佳佳 +5 位作者 陈凤莲 杨锦兰 白安斌 刘金凤 覃绍敏 吴健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43-2853,共11页
【目的】了解并掌握广西地区竹鼠细小病毒(Bamboo rat parvovirus,BRPV)的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变异情况,为BRPV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用养殖场患病死亡的竹鼠病料制备组织上清液,采用Vero细胞同步接毒法进行病毒分离,通... 【目的】了解并掌握广西地区竹鼠细小病毒(Bamboo rat parvovirus,BRPV)的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变异情况,为BRPV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用养殖场患病死亡的竹鼠病料制备组织上清液,采用Vero细胞同步接毒法进行病毒分离,通过细胞病变观察、PCR、透射电镜观察及血凝试验等方法鉴定,设计合成特异性扩增引物对BRPV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分离获得的病毒可在Vero细胞上稳定生长增殖,感染细胞变长、变梭或成拉丝状;病毒纯化后经电镜观察可见呈立体对称、无囊膜、直径20~25 nm的病毒粒子;经PCR鉴定、凝集试验及全基因组测序表明,分离株为BRPV。本研究共获得3株BRPV(GenBank登录号:MF497824、MF497825、MF497826),毒株基因组全长约4758 bp,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发现,其与蝙蝠源细小病毒关系较近。BRPV基因编码氨基酸遗传特征与其宿主特异性有很强的相关性,NS 1基因编码氨基酸变异与蝙蝠及大鼠源细小病毒更接近,与其处于同一分支,核苷酸相似性为96.9%~97.6%,氨基酸相似性为97.5%~98.4%。其中第257和360位氨基酸属于高突变位点;基于VP 2基因编码氨基酸的遗传进化树显示,其进化树处在一个独立的分支上,与大鼠源及犬、猫等动物源细小病毒核苷酸相似性为58.3%~66.8%,氨基酸相似性为51.6%~63.0%。VP2蛋白第8、99、114、118、247和253位氨基酸存在宿主偏好性,第53和386位氨基酸属于高突变位点。【结论】本研究分离获得的BRPV为一种细小病毒,本研究结果明确了中国BRPV遗传特性及病毒粒子形态特征,为BRPV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鼠细小病毒(Brpv) 分离鉴定 全基因组 遗传进化分析
下载PDF
大鼠细小病毒H-1株和KRV株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晓波 付瑞 +4 位作者 王吉 卫礼 王淑菁 岳秉飞 贺争鸣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6-52,共7页
目的建立大鼠细小病毒H-1和KRV株双重PCR方法并对方法进行初步应用。方法根据NCBI发表的H-1(NC_001358)和KRV(U790330)基因组序列分别设计特异引物,以H-1和KRV病毒DNA为模板建立双重PCR方法,对方法进行优化后验证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目的建立大鼠细小病毒H-1和KRV株双重PCR方法并对方法进行初步应用。方法根据NCBI发表的H-1(NC_001358)和KRV(U790330)基因组序列分别设计特异引物,以H-1和KRV病毒DNA为模板建立双重PCR方法,对方法进行优化后验证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经口感染大鼠,分为H-1和KRV单独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感染后第2,4,6,8,10天采集大鼠粪便,第10天处死所有大鼠,采集心、肝、脾、肺、肾和盲肠内容物等组织,用建立的方法对粪便和组织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建立的双重PCR方法以H-1和KRV为模板能够分别扩增出183 bp和302 bp 2个条带,敏感性验证显示能够检测到的最低H-1量为3.8 pg/m L,最低KRV量为0.73 pg/m L;在以小鼠微小病毒、犬细小病毒和猫细小病毒为模板时无任何条带扩增出,特异性良好。感染第2天在所有大鼠粪便中均检测到病毒核酸,感染大鼠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感染第10天采集组织,H-1在各组织的检出率分别是心50%(4/8),肝50%(4/8),脾62.5%(5/8),肺50%(4/8),肾37.5%(3/8),盲肠内容物62.5%(5/8),且单独感染组检出率高于混合感染组;KRV在各组织的检出率分别是心0(0/8),肝25%(2/8),脾87.5%(7/8),肺12.5%(1/8),肾25%(2/8),盲肠内容物62.5%(5/8),混合感染组检出率高于单独感染组。结论建立的H-1和KRV双重PCR方法能够高效的检测大鼠粪便及组织中的病毒感染,可作为实验动物国家标准的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细小病毒 H-1 KRV 双重PCR
下载PDF
大鼠细小病毒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4
作者 饶丹 朱余军 +12 位作者 伍妙梨 袁文 王静 尹雪琴 丛锋 练月晓 黄碧洪 徐凤娇 刘向楠 刘助红 黄韧 张钰 郭鹏举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大鼠细小病毒的PCR方法。方法根据大鼠细小病毒基因序列的特点,建立鉴别检测大鼠细小病毒(RPV)与其他三种大鼠细小病毒(H-1、KRV、RMV)的双重PCR方法。根据RPV核酸序列的性质,在VP2基因筛选了一对用于特异扩增RPV株的引...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大鼠细小病毒的PCR方法。方法根据大鼠细小病毒基因序列的特点,建立鉴别检测大鼠细小病毒(RPV)与其他三种大鼠细小病毒(H-1、KRV、RMV)的双重PCR方法。根据RPV核酸序列的性质,在VP2基因筛选了一对用于特异扩增RPV株的引物,在NS1基因设计了一对用于特异性扩增H-1、KRV和RMV的引物。结果两对引物组成的二重PCR方法可以特异性的扩增RPV而不扩增核酸同源性高的小鼠细小病毒和多种其他病原微生物;敏感性实验表明,二重PCR的最低检测限可达1 000拷贝/μL。双重PCR结合测序在检测23份临床样本中,检测出7份RMV阳性,包括1份与RPV共感染阳性样本。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RPV的双重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及操作简单等优点,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细小病毒(rpv) H-1 KRV RMV 双重PCR
下载PDF
检测大鼠细小病毒抗体的ELISA、IEA和HI法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贺争鸣 卫礼 +2 位作者 张然 刘佐民 吴惠英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1993年第3期132-134,共3页
对检测大鼠细小病毒(RV株)抗体的ELISA、IEA和HI三种方法作了比较。ELISA、IEA和HI法的重复性分别为92.5%、88.2%和68.6%。经对同一批血清检品的检测,ELISA法IEA和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0.5%,抗体阳性检出率均为81%,而HI与前两法的... 对检测大鼠细小病毒(RV株)抗体的ELISA、IEA和HI三种方法作了比较。ELISA、IEA和HI法的重复性分别为92.5%、88.2%和68.6%。经对同一批血清检品的检测,ELISA法IEA和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0.5%,抗体阳性检出率均为81%,而HI与前两法的符合率均仅为69%,抗体阳性检出率为69%。以上结果表明:ELISA和IEA法在重复性和抗体阳性检出率方面均优于HI(P<0.05)。经ELISA法检测,普通级大鼠中RV抗体阳性率达59%,而在清洁级大鼠中仅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免疫酶试验 血凝抑制试验 大鼠 细小病毒
下载PDF
H-1细小病毒感染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C6机制的初步探讨
6
作者 付瑞 李晓波 +4 位作者 王淑菁 王吉 卫礼 岳秉飞 贺争鸣 《实验动物科学》 2015年第5期22-25,39,共5页
目的探讨H-1细小病毒感染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C6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取感染C6细胞后不同时间点的H-1细小病毒,同时取相同时间点的正常C6细胞,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同时检测TNFα、IL-6、TGF-β1和IL-17A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C6细胞中... 目的探讨H-1细小病毒感染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C6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取感染C6细胞后不同时间点的H-1细小病毒,同时取相同时间点的正常C6细胞,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同时检测TNFα、IL-6、TGF-β1和IL-17A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C6细胞中TNF-α、TGF-β1和IL-17A的浓度随培养时间增长而提高,IL-6浓度无明显变化;H-1细小病毒感染的C6细胞中TNF-α、TGF-β1和IL-17A浓度无明显变化,而IL-6浓度随感染时间推移而显著增加。结论 H-1细小病毒感染导致C6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细小病毒 C6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大鼠细小病毒VP2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方法建立 被引量:3
7
作者 霍娜 姚威 +3 位作者 于婉琪 魏晓锋 萧飒 陈鸿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57,共5页
本研究以大鼠细小病毒(Rat parvovirus,RPV)VP2基因的原核表达产物为抗原建立检测RP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通过比对分析大鼠细小病毒不同毒株的VP2蛋白序列,我们筛选出了RPV株VP2蛋白上长度为378 bp的特异性成熟肽序列,随后构建了pET30... 本研究以大鼠细小病毒(Rat parvovirus,RPV)VP2基因的原核表达产物为抗原建立检测RP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通过比对分析大鼠细小病毒不同毒株的VP2蛋白序列,我们筛选出了RPV株VP2蛋白上长度为378 bp的特异性成熟肽序列,随后构建了pET30a原核表达体系,借助His标签对重组表达产物进行纯化,以纯化鉴定后的表达产物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抗血清并建立检测大鼠细小病毒血清抗体的间接VP2-ELISA方法。结果显示,抗原包被质量浓度为0.28μg/mL,阳性判定标准初步定为OD450≥0.5,与H-1株和KRV株的阳性血清存在一定的交叉反应,批内试验变异系数小于10%。本研究建立的RPV VP2-iELISA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可用于大鼠细小病毒感染的血清抗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细小病毒 VP2 原核表达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大鼠微小病毒和细小病毒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
8
作者 孙竹筠 蔡骁垚 +5 位作者 熊炜 陈懿斐 张泉 李泽君 魏晓锋 陈鸿军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372-377,共6页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地同时检测和鉴别大鼠细小病毒(RPV)和大鼠微小病毒(RMV)的双重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公布的RMV NTU1株全基因组序列(JX627317.1),在1 705~1 808 nt处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根据RPV NTUI...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地同时检测和鉴别大鼠细小病毒(RPV)和大鼠微小病毒(RMV)的双重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公布的RMV NTU1株全基因组序列(JX627317.1),在1 705~1 808 nt处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根据RPV NTUI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JX827169),在863-967nt处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以构建的质粒参考物为模板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该鉴别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稳定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用建立的荧光定量方法对5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商品试剂盒进行验证。结果建立的RMV和RPV的鉴别荧光定量PCR方法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R2值可达0.99,最低检测限均为10拷贝数/μL;应用鉴别荧光定量PCR方法和ELISA检测试剂盒,对100份大鼠肝脏和50份血清样品病料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建立的RMV和RPV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特异、灵敏的特点,适用于RMV和RPV的临床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微小病毒(RMV) 大鼠细小病毒(rpv) TAQMAN探针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大鼠细小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吴定宇 吕瑞青 彭芳 《实验动物科学》 2019年第1期80-84,共5页
大鼠细小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存在多种血清型,分为不同毒株。该病毒可自然感染实验大鼠和野鼠,不同毒株感染后临床症状不一。该病毒可对大鼠的组织或器官造成影响,导致大鼠生理生化参数改变,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对感染大鼠的筛选鉴... 大鼠细小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存在多种血清型,分为不同毒株。该病毒可自然感染实验大鼠和野鼠,不同毒株感染后临床症状不一。该病毒可对大鼠的组织或器官造成影响,导致大鼠生理生化参数改变,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对感染大鼠的筛选鉴定至关重要。本文旨在系统阐述大鼠细小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情况,对比不同的方法,提出了问题和展望,为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细小病毒 ELISA PCR xTA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