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BCG-IL-2对小鼠肿瘤局部和全身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曾星 梅玉屏 +3 位作者 黄羽 章国来 谭敏 张维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 :将rBCG IL 2应用于动物实验 ,观察其对肿瘤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rBCG IL 2 ,用黑色素瘤细胞株B16接种于小鼠小腿外侧皮下 ,再用rBCG IL 2局部治疗 ,2周后处死小鼠 ,用ELISA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 目的 :将rBCG IL 2应用于动物实验 ,观察其对肿瘤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rBCG IL 2 ,用黑色素瘤细胞株B16接种于小鼠小腿外侧皮下 ,再用rBCG IL 2局部治疗 ,2周后处死小鼠 ,用ELISA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L 2 ,IFN γ和GM CSF的含量和肉眼及镜下观察肿瘤生长和局部免疫效应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rBCG IL 2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肿瘤细胞周围有较多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肿瘤细胞减少。同时rBCG IL 2还能诱导机体产生IL 2和IFN γ。结论 :rBCG IL 2能通过诱导局部免疫效应细胞浸润和机体细胞因子的产生 ,抑制肿瘤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卡介苗 肿瘤 免疫治疗 rbcg-IL-2
下载PDF
rBCGIL-2对肿瘤生长抑制作用和免疫刺激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曾星 梅玉屏 +3 位作者 黄羽 章国来 石灵春 杨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5-426,共2页
目的 将表达IL 2重组BCG用于动物实验 ,观察其对肿瘤生长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和电转化技术 ,构建重组卡介苗即rBCG IL 2和rBCG ,并用瘤株重组BCG接种荷瘤小鼠 ,几周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和检测巨噬细胞的杀伤... 目的 将表达IL 2重组BCG用于动物实验 ,观察其对肿瘤生长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和电转化技术 ,构建重组卡介苗即rBCG IL 2和rBCG ,并用瘤株重组BCG接种荷瘤小鼠 ,几周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和检测巨噬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rBCG IL 2能表达分泌IL 2 ,其表达量为 9 87ng ml± 4 56ng ml,rBCG IL 2与rBCG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并能提高小鼠巨噬细胞杀瘤率。结论 rBCG IL 2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较早刺激机体的免疫功能 ,提高巨噬细胞的杀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卡介苗 rbcg-IL-2 肿瘤生长抑制 免疫刺激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rBCG-Rv2029c重组疫苗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薛士鹏 吴建勇 +4 位作者 宋彬 齐红双 李英 党颍徐 满永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44-747,752,共5页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rBCG-Rv2029c重组疫苗并鉴定。方法通过PCR扩增Rv2029c抗原编码基因,然后用双酶切法将Rv2029c和pMV261质粒酶切,再将酶切产物连接成rpMV261-2029c重组质粒,用电穿孔法将该质粒导入BCG中构建成rBCG-Rv2029c重组疫苗...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rBCG-Rv2029c重组疫苗并鉴定。方法通过PCR扩增Rv2029c抗原编码基因,然后用双酶切法将Rv2029c和pMV261质粒酶切,再将酶切产物连接成rpMV261-2029c重组质粒,用电穿孔法将该质粒导入BCG中构建成rBCG-Rv2029c重组疫苗,最后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的重组蛋白。结果通过PCR成功扩增出1 020bp的Rv2029c基因,插入到pMV261质粒中,再把融合基因成功导入BCG中,经双酶切及基因比对鉴定证实,再通过热诱导后用Western blotting显示重组蛋白具有免疫原性。结论成功构建了结核分枝杆菌rBCG-Rv2029c重组活疫苗,为重组疫苗的免疫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重组疫苗 结核杆菌 Rv2029c
下载PDF
重组结核病疫苗rBCG-IL-12p70-MPT64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邓仪昊 何红云 +1 位作者 王勇 朱建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9-34,共6页
目的构建可表达人细胞因子IL-12p70及结核分枝杆菌免疫显性抗原MPT64融合蛋白重组卡介苗,研究其免疫效应,为获取较卡介苗(BCG)更具保护作用的结核病新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重组卡介苗rBCG-IL-12p70-MPT64(rBCG-IM),... 目的构建可表达人细胞因子IL-12p70及结核分枝杆菌免疫显性抗原MPT64融合蛋白重组卡介苗,研究其免疫效应,为获取较卡介苗(BCG)更具保护作用的结核病新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重组卡介苗rBCG-IL-12p70-MPT64(rBCG-IM),将其免疫BALB/c小鼠,分别于免疫后15、30、60及90 d,i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滴度水平,评价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XTT检测受特异性抗原刺激后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流式细胞术观察CD4+T、CD8+T细胞比例变化,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检测IFN-γ的诱生量,评价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结果与BCG相比,重组疫苗rBCG-IM可诱导更强的脾细胞增殖反应、更高的IFN-γ诱生量,以及更高比例的CD4+T、CD8+T细胞。同时,rBCG-IM可诱导产生较BCG更高水平的IgG、IgG1和IgG2a抗体滴度,IgG2a/IgG1比值变化趋势提示该疫苗可诱导Th1型免疫应答。结论重组卡介苗rBCG-IM可诱导产生较BCG更强、持续时间更长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反应,具有较强的深入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卡介苗 IL-12p70 MPT64 免疫原性
下载PDF
重组卡介苗rBCG-Ag85A-ESAT-6对人巨噬细胞免疫刺激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邓仪昊 何红云 张本斯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究重组卡介苗(rBCG-Ag85A-ESAT-6,rBCG-AE)对人巨噬细胞免疫刺激活性的影响,为该疫苗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将rBCG-AE(rBCG-AE感染组)及卡介苗(BCG感染组)分别感染体外培养的受PMA诱导分化的人单核细胞系(THP-... 目的探究重组卡介苗(rBCG-Ag85A-ESAT-6,rBCG-AE)对人巨噬细胞免疫刺激活性的影响,为该疫苗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将rBCG-AE(rBCG-AE感染组)及卡介苗(BCG感染组)分别感染体外培养的受PMA诱导分化的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株),分别于感染后24、48及72h,观察细胞表面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及细胞培养基中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TNF)-a的诱生量。结果 THP-1细胞(未受PMA诱导分化的细胞)和PMA分化的THP-1细胞培养4h后,细菌吞噬率分别为(8.45±1.54)%、(91.26±2.13)%,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1);感染后24、48及72h,rBCG-AE组CD86阳性细胞比率分别为(32.84±7.13)%、(48.42±5.46)%、(39.48±5.67)%,CD80阳性细胞比率分别为(20.28±1.13)%、(23.67±1.23)%、(23.19±1.58)%,均显著高于BCG感染组的CD86[分别为(28.17±5.26)%、(40.09±7.21)%、(31.26±6.85)%]和CD80阳性细胞比率[分别为(22.15±1.82)%、(23.27±1.91)%、(22.68±0.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感染后24、48及72h,rBCG-AE组IFN-γ诱生量分别为(1 986±156)pg/mL、(4 687±168)pg/mL、(3 238±97)pg/mL,TNF-а诱生量分别为(1 153±48)pg/mL、(5 864±97)pg/mL、(4 129±68)pg/mL,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BCG感染组的IFN-γ[分别为(1 245±32)pg/mL、(3 067±143)pg/mL、(2 879±186)pg/mL]和TNF-а诱生量[分别为(486±18)pg/mL、(3 237±86)pg/mL、(1 068±7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rBCG-AE可显著增强人巨噬细胞免疫刺激活性,该疫苗可作为替代BCG的候选疫苗,具有进一步开发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卡介苗 rbcg-Ag85A-ESAT-6 THP-1细胞 人巨噬细胞 免疫刺激活性 疫苗 结核
下载PDF
分枝杆菌重组疫苗rBCG-Sj26 GST对小鼠的保护作用
6
作者 胡佳杰 黄海浪 皇甫永穆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81-84,共4页
为了研究分枝杆菌重组疫苗rBCG Sj26GST对小鼠的保护作用,用分枝杆菌重组疫苗rBCG Sj26GST免疫雄性BALB/c,结核杆菌H37Ra进行攻击,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释放NO量,小鼠血清IFN γ、IL 2的含量,并计数小鼠... 为了研究分枝杆菌重组疫苗rBCG Sj26GST对小鼠的保护作用,用分枝杆菌重组疫苗rBCG Sj26GST免疫雄性BALB/c,结核杆菌H37Ra进行攻击,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释放NO量,小鼠血清IFN γ、IL 2的含量,并计数小鼠肝、肺活细菌数.rBCG Sj26GST疫苗免疫的小鼠,其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为4.12±1.11,与对照组(2.63±0.47)、载体组(1.06±0.08)和BCG组(1.50±0.41)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rBCG Sj26GST组巨噬细胞释放的NO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小鼠血清IFN γ的浓度较对照组高33%,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与载体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血清白介素 2的浓度较对照组高43%,较载体组高38%,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经rBCG Sj26GST免疫的小鼠受结核杆菌攻击后其肺、肝脏结核菌数较对照组少.分枝杆菌重组疫苗rBCG Sj26GST免疫小鼠后能提高小鼠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刺激IFN γ、IL 2的分泌,说明此疫苗能诱导CD+4Th1和CD+8CTL的细胞免疫反应,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并使小鼠能抵抗结核杆菌的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rbcg-Sj26GST疫苗 保护作用
下载PDF
重组结核病疫苗rBCG-IL-12p70-TB10.4的免疫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丰经 何红云 +1 位作者 邓仪昊 杨开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将成功构建的重组卡介苗rBCG-IL-12p70-TB10.4免疫BALB/c小鼠,研究其免疫效应,为结核病新疫苗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将融合基因IL-12p70-TB10.4克隆入pMV361构建重组质粒,以电转化方式将重组质粒导入卡介苗基因组,构建重组结核病疫苗... 目的将成功构建的重组卡介苗rBCG-IL-12p70-TB10.4免疫BALB/c小鼠,研究其免疫效应,为结核病新疫苗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将融合基因IL-12p70-TB10.4克隆入pMV361构建重组质粒,以电转化方式将重组质粒导入卡介苗基因组,构建重组结核病疫苗rBCG-12p70-TB10.4(rBCG-IT)。将此重组卡介苗免疫BALB/c小鼠,分别于免疫后3、6、9和12周,用间接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滴度水平,XTT检测脾细胞增值反应,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T、CD8+T细胞亚型的比例,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的诱生。结果在免疫后3-12周,rBCG-IT组脾细胞增殖反应均明显强于其他各组(P〈0.01),该组IFN-γ诱生量及CD4+T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rBCG-I组、rBCG-T组及BCG组(P〈0.01)。IgG2a/IgG1比值在免疫后各时间点的变化趋势提示rBCG-IT可诱导Th1型细胞免疫应答。结论重组疫苗rBCG-IT可诱导产生较BCG更强、持续时间更长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可对其免疫保护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卡介苗 IL-12p70 TB10 4 免疫效应
下载PDF
rBCG-HPV16L1-E7疫苗的构建和免疫原性研究
8
作者 李翎 罗红敏 +2 位作者 王春英 赵立民 刘毅 《预防医学论坛》 2006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构建以BCG为载体的rBCG-HPV16L1-E7疫苗,研究rBCG-HPV16L1-E7重组表达体嵌合乳头状瘤病毒样颗粒(VLPs)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初步评价此疫苗对HPV相关肿瘤(宫颈癌)的预防作用。[方法]电穿孔法将pIJ702-HPV16L1-E7分泌型穿梭表达... [目的]构建以BCG为载体的rBCG-HPV16L1-E7疫苗,研究rBCG-HPV16L1-E7重组表达体嵌合乳头状瘤病毒样颗粒(VLPs)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初步评价此疫苗对HPV相关肿瘤(宫颈癌)的预防作用。[方法]电穿孔法将pIJ702-HPV16L1-E7分泌型穿梭表达质粒导入BCG中表达,构成rBCG-HPV16L1-E7疫苗。Western blot检测E7蛋白的表达。采用rBCG-HPV16L1-E7疫苗皮下注射于C57BL/6小鼠,51Cr释放法体外分析免疫鼠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ELISA法检测免疫鼠血清中E7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Western blot法分析证实,该重组疫苗能特异地表达HPV16 E7蛋白。以rBCG-HPV16L1-E7免疫小鼠后,检测到的细胞因子IL-2、IFNγ及E7抗体的含量明显升高,诱导机体产生特异的抗体反应以及CTL反应。[结论]rBCG-HPV16L1-E7能增强小鼠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可作为HPV16预防性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 疫苗 E7基因 L1基因 重组 bcg 电穿孔 病毒样颗粒
下载PDF
Plasmid instability when the hsp60 gene promoter is used to express the protective non-toxic fragment B of the diphtheria toxin in recombinant BCG
9
作者 Dilzamar V.Nascimento Odir A.Dellagostin +3 位作者 Raphael Hirata Jr Geraldo M.B.Pereira Ana Luiza Mattos-Guaraldi Geraldo R.Garcia Armoa 《American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2013年第2期81-86,共6页
The genetic modification of the live attenuated Mycobacterium bovis BCG to deliver a protective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antigen in vivo could be a safer and less costly alternative to the new and more expensive DT... The genetic modification of the live attenuated Mycobacterium bovis BCG to deliver a protective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antigen in vivo could be a safer and less costly alternative to the new and more expensive DTP vaccines available today, in particular to third world-countries. The stability of expression of heterologous antigens in BCG, however, is a major challenge to the use of live recombinant bacteria in vaccine development and appears to be dependent to a certain extent, on a genetic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expression cassette within the plasmid construct and the mycobacterium host. In the quest for the best recombinant BCG transformant to express the dtb gene of C. diphtheriae we generated two new rBCG strains by transforming the Moreau substrain of BCG with the mycobacterial expression vectors pUS973 and pUS977, each one carrying a different promoter to drive the expression of the target antigen. After transformation recombinant BCG clones were selected on Middlebrook 7H10 kanamycin Agar plates, expanded in Middlebrook 7H9 kanamycin Broth and analyzed by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immunoblotting. rBCGs transformed with the construct carrying the weak PAN promoter from M. paratuberculosis stably expressed the dtb gene. Conversely, rBCGs transformed with the construct carrying the strong mycobacterium hsp60 promoter were unstable and consequently unfit for the expression of the C. diphtheriae g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g Vaccine recombinant bcg Fragment B of Diphtheria Toxin Anti-Diphtheria Vaccine
下载PDF
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接种后保护力的观察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文桂 石佑恩 +4 位作者 汪燕鸣 刘国元 韩家俊 宁长修 邓伟文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13-16,共4页
为了探讨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免疫鼠后对尾蚴攻击感染的保护性作用,采用106CFU和108CFU重组BCG-Sj26GST疫苗皮下接种BALB/C鼠,接种后8周用日本血吸虫尾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6周剖... 为了探讨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免疫鼠后对尾蚴攻击感染的保护性作用,采用106CFU和108CFU重组BCG-Sj26GST疫苗皮下接种BALB/C鼠,接种后8周用日本血吸虫尾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6周剖杀小鼠,计算减虫率、减卵率,同时进行虫卵肉芽肿周长和面积测量,以及抗体水平和抗原水平测定,同时设有PBS对照组。结果表明重组BCG-Sj26GST疫苗免疫小鼠后,106CFU、108CFU组与对照组相比,减虫率分别为27.34%、16.64%,减卵率分别为55.75%、60.50%,虫卵肉芽肿的平均周长和平均面积、免疫后血清抗体水平差别均具有非常显著意义;108CFU与106CFU组相比,血清抗原水平差别具有显著意义,说明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型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疫苗 保护力 接种 重组活疫苗 血吸虫病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诱导小鼠脾细胞淋巴因子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文桂 王鸿 朱佑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绦虫(Eg)重组BCG-Eg95疫苗免疫后对受攻击小鼠的包囊减重率及脾细胞淋巴因子的影响。方法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分别采用皮下注射、鼻腔内接种、口服灌胃和肌肉注射4种途径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8周用Eg原头节...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绦虫(Eg)重组BCG-Eg95疫苗免疫后对受攻击小鼠的包囊减重率及脾细胞淋巴因子的影响。方法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分别采用皮下注射、鼻腔内接种、口服灌胃和肌肉注射4种途径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8周用Eg原头节攻击感染,50个Eg原头节/每只小鼠,感染后18周剖杀小鼠,分离并称重细粒棘球蚴,计算包囊减重率;取脾,分离脾细胞,用Eg粗抗原(EgAg)或伴刀豆球蛋白A(ConA)刺激培养,收集脾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的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4(IL-4)水平。同时设卡介苗(BCG)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结果以上4种疫苗接种组的包囊减重率分别为45.77%、1820%、88.05%和9246%;疫苗肌肉接种组的IL-2、IFN-γ和TNF-α均较PBS对照为高,分别为(30.0±0)pg/ml、(65.0±0)pg/ml和(425.0±10.7) pg/ml,IL-4低于PBS对照组,为(10.0±0)pg/ml。结论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诱导小鼠产生辅助性T细胞1型(Th1)反应,从而对抗Eg原头节攻击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重组bcg-EG95疫苗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胞壁表达Der p2的重组BCG对BALB/c小鼠Th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史皆然 张新海 +5 位作者 师长宏 曹云新 吴昌归 李元 范雄林 戚好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7-289,共3页
目的:观察接种以膜蛋白形式表达屋尘螨抗原Der-p2基因的重组BCG(rBCG),对BALB/c小鼠Th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以生理盐水为对照,分别将rBCG和BCG经腹腔注射接种于6~8wk龄和新生BALB/c小鼠,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脾脏T细胞培养上清... 目的:观察接种以膜蛋白形式表达屋尘螨抗原Der-p2基因的重组BCG(rBCG),对BALB/c小鼠Th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以生理盐水为对照,分别将rBCG和BCG经腹腔注射接种于6~8wk龄和新生BALB/c小鼠,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脾脏T细胞培养上清(STLCS)中IL4、IFN-γ水平,用双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法测定脾脏细胞Th细胞亚群。结果:接种rBCG和BCG后,成年和新生小鼠血清和STLCS中IL4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IFN-γ水平显著升高;无论成年鼠还是新生鼠,在CD4+的脾脏细胞中,IFN-γ+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而IL4+细胞比例明显降低;此外,在两个年龄组小鼠,接种rBCG者脾细胞均产生了较BCG组更高水平的IFNγ;同时,用rBCG免疫的两组小鼠脾脏CD4+IFN-γ+的细胞比例也明显高于BCG免疫各组。结论:无论rBCG还是BCG通过腹腔注射免疫,均可诱导不同年龄BALB/c小鼠产生Th1免疫应答;表达在rBCG细胞壁上的Derp2被当成BCG的成分,为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抗原再次接触进一步刺激了Derp2特异性的Th1应答。这些结果表明,胞壁型抗原重组BCG可作为有效的疫苗,特异性地调节Th1/Th2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尘螨抗原 卡介苗 基因重组 免疫应答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保护力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文桂 王鸿 朱佑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鼠后对Em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性作用。方法将混合重组BCG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8周用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剖杀...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鼠后对Em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性作用。方法将混合重组BCG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8周用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剖杀小鼠,计算减蚴率,测定血清中IgG及其亚类和IgE水平;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同时设有空载体、BCG和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的减蚴率为45·29%~76.47%,血清IgG、IgG2a、IgG2b和IgE水平明显升高,IgG1和IgG3显著降低;疫苗接种组的脾CD4+T细胞亚群显著增加,CD8+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CD4+/CD8+亚群比值明显升高。结论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鼻腔内接种是一种较好的途径,IgG、IgG2a、IgG2b和IgE以及CD4+T细胞亚群在疫苗诱导的保护力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重组bcg-EmⅡ/3疫苗 重组bcg-EM14-3-3疫苗 保护力
下载PDF
GLS/IL-12重组BCG的构建及其对小鼠结核病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春 张黎 +5 位作者 伊正君 何永林 王渝伟 李娜 徐蕾 朱道银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74-778,共5页
目的构建携带编码人天然颗粒溶素(GLS)和小鼠IL-12基因质粒(pZM03)的重组卡介苗(BCG),并观察其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疗效与机制。方法将分枝杆菌复制子OriM克隆进已含GLS和IL-12的多启动子真核共表达载体pBudCE4.1中(pZM02),得到穿梭质... 目的构建携带编码人天然颗粒溶素(GLS)和小鼠IL-12基因质粒(pZM03)的重组卡介苗(BCG),并观察其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疗效与机制。方法将分枝杆菌复制子OriM克隆进已含GLS和IL-12的多启动子真核共表达载体pBudCE4.1中(pZM02),得到穿梭质粒pZM03,以pZM03电转化BCG获得重组BCG。结核分枝杆菌H37Rv感染Balb/c小鼠4周后分别用生理盐水、BCG、pZM03和重组BCG治疗,于第一次治疗后3个月,处死小鼠,检测器官荷菌量、脾淋巴细胞IFN-γ和TNF-α的分泌水平、血清IL-12和肺、脾组织中GLS表达,同时观察小鼠肺、脾组织病理改变情况。结果重组BCG治疗组肺、脾组织荷菌量比生理盐水组、BCG组和质粒组显著降低。重组BCG组和pZM03组经PPD刺激后IFN-γ和TNF-α分泌水平明显高于BCG组和生理盐水组。重组BCG组血清IL-12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但与pZM03质粒组和BCG载体组无明显差异。用免疫组化检测到小鼠肺及脾组织中GLS的表达。生理盐水和BCG组肺组织病理改变以渗出为主,病变广泛,增生改变不明显;重组BCG病变范围局限,并有大量类上皮细胞、泡沫细胞等细胞出现。结论成功构建携带GLS和IL-12的重组BCG;重组BCG对小鼠结核病有一定免疫治疗作用,系增强宿主Th1型免疫应答和抗菌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溶素 白细胞介素-12 重组卡介苗 结核病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pBCG-Em14-3-3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在BCG中的表达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文桂 王鸿 朱佑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构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质粒pBCG-Em14-3-3,并转化BCG进行表达。方法超声粉碎泡球蚴组织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Em14-3-3抗原编码基因;将该扩增产物定向克隆到大肠杆菌-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BCG,构建重组质粒pBCG-Em14-3-3;电穿孔... 目的构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质粒pBCG-Em14-3-3,并转化BCG进行表达。方法超声粉碎泡球蚴组织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Em14-3-3抗原编码基因;将该扩增产物定向克隆到大肠杆菌-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BCG,构建重组质粒pBCG-Em14-3-3;电穿孔法转化BCG,构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免疫印迹分析pBCG-Em14-3-3的表达产物。结果RT-PCR成功扩增出779bp的Em14-3-3抗原编码基因;双酶切证实Em14-3-3抗原编码基因成功插入pBCG中;PCR证实rBCG-Em14-3-3构建成功;免疫印迹分析发现pBCG-Em14-3-3的表达产物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27×103处有明显的目的蛋白表达条带,且能被活动性泡球蚴病鼠血清特异识别。结论成功构建了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重组pbcg-Em 14—3—3 bcg 构建 表达效率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构建及其表达效率 被引量:26
16
作者 李文桂 王鸿 朱佑明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0-493,共4页
目的 构建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卡介苗(BCG—EmⅡ/3)疫苗,分析EmⅡ/3分子在该疫苗中的表达效率。方法 超声粉碎泡球蚴组织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EmⅡ/3的抗原编码基因;将该基因定向克隆到大肠埃希菌-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 目的 构建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卡介苗(BCG—EmⅡ/3)疫苗,分析EmⅡ/3分子在该疫苗中的表达效率。方法 超声粉碎泡球蚴组织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EmⅡ/3的抗原编码基因;将该基因定向克隆到大肠埃希菌-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BCG,构建重组质粒pBCG—EmⅡ/3;电穿孔法转化BCG,构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免疫印迹分析重组BCG-EmⅡ/3疫苗的表达产物。结果 RT-PCR成功扩增出1680bp的EmⅡ/3抗原编码基因;双酶切证实EmⅡ/3抗原编码基因成功插入pBCG中;PCR证实rBCG—EmⅡ/3疫苗构建成功;免疫印迹分析发现重组BCG—EmⅡ/3疫苗的表达产物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65×10^3处有明显的目的蛋白表达条带,且能被活动性泡球蚴病鼠血清特异识别。结论 成功构建了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为疫苗的开发和利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重组bcg—EmⅡ/3疫苗 构建 表达效率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诱导的保护力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文桂 王鸿 朱佑明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卡介苗(BCG-EmⅡ/3)疫苗免疫对Em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性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疫苗皮下注射组、鼻腔接种组、空载体对照组、卡介苗(BCG)对照组和磷酸缓冲液(PBS)对照组。接种免疫8周,...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卡介苗(BCG-EmⅡ/3)疫苗免疫对Em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性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疫苗皮下注射组、鼻腔接种组、空载体对照组、卡介苗(BCG)对照组和磷酸缓冲液(PBS)对照组。接种免疫8周,用Em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剖杀小鼠,称取检获泡球蚴质量,计算减蚴率,并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gG及其亚类和IgE水平。结果与PBS对照组比较,疫苗皮下注射组和鼻腔内接种组小鼠检获泡球蚴质量均降低(q=2.65、3.68,P〈0.05或〈0.01),疫苗鼻腔内接种组与皮下注射组比较,检获泡球蚴质量降低(q=2.78,P〈0.05),疫苗接种组的减蚴率为63.23%~74.70%;与疫苗鼻腔内接种前比较.接种后和Em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血清IgG、IgG2a、IgG2b和IgE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o.01),IsG1降低(P〈0.01),IgG3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重组BCG-EmⅡ/3疫苗鼻腔内接种是一种较好的途径.IgG、IgG2a、IgG2b和IgE在疫苗诱导的保护力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重组bcg-EmⅡ/3疫苗 保护力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诱导小鼠脾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文桂 朱佑明 王鸿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7-659,共3页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免疫和Eg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采用皮下注射、鼻腔内接种、口服灌胃和肌肉注射4种途径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后8周用Eg原头节进...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免疫和Eg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采用皮下注射、鼻腔内接种、口服灌胃和肌肉注射4种途径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后8周用Eg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杀鼠取脾,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同时设有BCG和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的脾CD4+和CD8+T细胞亚群显著增加,口服接种组和肌肉注射组的CD4+T细胞亚群和CD4+/CD8+亚群比值显著高于皮下注射组和鼻腔内接种组。结论CD4+T细胞亚群可能与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诱导的小鼠抗Eg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力有关,疫苗口服接种和肌肉注射是两种较好的免疫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重组bcg-EG95疫苗 脾细胞亚群
下载PDF
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对小鼠血清NO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文桂 石佑恩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研究血吸虫重组 BCG- Sj2 6 GST疫苗对小鼠血清 NO浓度的影响。方法第 1次实验用 10 6 和 10 8CFU疫苗分别皮下注射免疫 BAL B/C鼠 ,免疫后 8周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 ,感染后 6周剖杀小鼠 ,同时设有 PBS对照组 ;第 2次实验用 10 6 ... 目的研究血吸虫重组 BCG- Sj2 6 GST疫苗对小鼠血清 NO浓度的影响。方法第 1次实验用 10 6 和 10 8CFU疫苗分别皮下注射免疫 BAL B/C鼠 ,免疫后 8周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 ,感染后 6周剖杀小鼠 ,同时设有 PBS对照组 ;第 2次实验用 10 6 CFU疫苗皮下和静脉分别注射免疫鼠 ,于免疫后 0、4、8、10、14和 16周各剖杀 4只 ,分离血清 ,用 NO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 NO浓度。结果发现疫苗免疫 ,尾蚴攻击后血清 NO浓度降低 ;疫苗皮下和静脉注射免疫后 4~ 16周血清 NO浓度升高 ,分别于免疫后 10周或 16周达最高水平。结论血吸虫重组 BCG- Sj2 6 GST疫苗能降低感染鼠血清 NO浓度 ,提高宿主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 一氯化氮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诱导的保护力观察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李文桂 朱佑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3-385,389,共4页
目的 探讨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免疫鼠后对Eg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性作用.方法:将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采用皮下注射、鼻腔内接种、口服灌胃和肌肉注射4种途径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后8W用Eg 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 目的 探讨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免疫鼠后对Eg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性作用.方法:将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采用皮下注射、鼻腔内接种、口服灌胃和肌肉注射4种途径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后8W用Eg 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剖杀小鼠,计算减蚴率,测定血清中IgG及其亚类和IgE水平,同时设有BCG和PBS对照.结果 疫苗接种组的减蚴率为18.20%~92.46%,血清IgG、IgG2a、IgG2b水平明显升高,IgG1、IgG3和IgE显著降低.结论 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口服灌胃和肌肉注射是两种较好的接种途径,IgG、IgG2a和IgG2b在疫苗诱导的保护力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重组bcg-EG95疫苗 保护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