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1 for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被引量:1
1
作者 Jie Li Lin Shen Yan Li Xiaodong Zhang Jian Li Jifang Gong Wei Deng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7年第5期450-452,共3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1 (rhIL-11) for the 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Methods: It was an opened and no...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1 (rhIL-11) for the 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Methods: It was an opened and 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When the platelet counts was under 75 × 10^9/L after chemotherapy, rhlL-11 was administered 25 μg/(kg·d) as a daily SC injection last for 7-14 days, or discontinued when platelet counts 〉 100 × 10^9/L. Results: Seventysix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to this study.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thirty-eight cases, respectively. The mean recovery time to PLT ≥ 100 × 10^9/L was 8.1 days in treatment group, while in control group was 12.2 days (P 〈 0.01). Moreover, the mean recovery time from PLT 〈_ 50 × 10^9/L to 〉 100 × 10^9/L was 8.9 days in treatment group, while in control group was 12.9 days (P 〈 0.05).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Major side effects included edema, fever, articular muscle soreness, but they were all mild and well tolerable. Conclusion: rhIL-11 can be safely and effective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1 (rhIL-11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thrembocytopenia CHEMOTHERAPY
下载PDF
Study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2 for 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s after radiotherapy for tumor patients 被引量:7
2
作者 Na Guo Wen-Qin Wang +8 位作者 Xiao-Jing Gong Lei Gao Li-Rong Yang Wei-Na Yu Hong-Yu Shen Ling-Qin Wan Xi-Feng Jia Yi-Shan Wang Yi Zha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7年第2期158-167,共10页
AIM 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2(rh IL-12) on radiotherapy complications, such as severe myelosuppression or pancytopenia, the decline or imbalance of immune function, etc.METH... AIM 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2(rh IL-12) on radiotherapy complications, such as severe myelosuppression or pancytopenia, the decline or imbalance of immune function, etc.METHODS The patients received high-dose and short-course precise radiotherapy, such as Cyber knife and image-guided radiotherapy(IGRT), which can cause myelosuppression or pancytopenia and immune function decline within a short time. One-hundred subject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nd 50 were randomized to a treatment group which used rh IL-12 and 50 were randomized to a control group which used symptomatic and supportive therapy after radiotherapy. The 50 subjec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five subgroups and intervenedwith rh IL-12 at a dose of 50, 100, 150, 200 or 250 ng/kg respectively. The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RESULTS Rh IL-12 significantly attenuated the decrease of peripheral blood cell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immune function was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Due to the different radiation doses, there was a fluctuation within 12 h after treatment but mostly showing an increasing trend. As to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2 patients in the 250 ng/kg subgroup showed low fever after administration, 1 patient in the 200 ng/kg subgroup and 2 patients in the 250 ng/kg subgroup showed mild impairment of liver function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CONCLUSION Rh IL-12 has effective therapeutic and protective effects on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radiotherapy, such as the decline of blood cells, myelosuppression and the decline or imbalance of immune function, which indicated goo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2 Cancer PREVENTION RADIOTHERAPY COMPLICATIONS Clinical research
下载PDF
Neuronal changes in the retinal ganglion cell layer following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2 intravitreal injection in a rat model of chronically 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
3
作者 Ning Li Jing Wang Xuan Zou Juanlian Cui Xuanchu Dua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4期1888-1894,共7页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2(rhIL-2)inhibits neuronal apoptosis in the chronic ocular hypertension retinal ganglion cell layer.Intravitreous injection was performed on retinal ganglio...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2(rhIL-2)inhibits neuronal apoptosis in the chronic ocular hypertension retinal ganglion cell layer.Intravitreous injection was performed on retinal ganglion cells in a Wistar rat model of chronically 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LY294002 and AG490 on retinal ganglion cell survival,macrophage activation,and PI3K/Akt and JAK/STAT activation.The number of retinal ganglion cells in the rhIL-2 treatment group was much greater than in the normal control and phosphate-buffered saline groups.Western blot analysis revealed low Akt and STAT3 protein expression in the retina after 3-hour intravitreous injections of rhIL-2.However,protein expression was increased at 12 hours,but decreased again at 24 hours,with very low expression at 96 hours.LY294002 and AG490,which are inhibitors of the PI3K/Akt and JAK/STAT3 signal pathways,prevented upregulation of Akt and STAT3 protein expression in the retina,respectively.Intravitreous injection of rhIL-2 exhibited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by decreasing retinal ganglion cell layer damage in a rat model of chronic glaucoma.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rhIL-2 could induce the PI3K/Akt and JAK/STAT3 signaling pathways to protect retinal ganglion cells in chronically 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UCOMA NEUROPROTECTION signal pathway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2 retinal ganglion cells
下载PDF
TP患者应用IL-11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4
作者 梁靓 李变锋 程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7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症(TP)患者应用白细胞介素(IL)-11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在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TP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症(TP)患者应用白细胞介素(IL)-11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在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TP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各纳入75例。常规组给予应用IL-11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输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比较血小板计数达标时间;治疗14 d,观察血清学检测指标的变化;出院前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结果:治疗3 d、7 d、14 d时,联合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常规组;联合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至≥50×10^(9)·L^(-1)时间、≥70×10^(9)·L^(-1)时间、≥100×10^(9)·L^(-1)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治疗14 d时,联合组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TPO)、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1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素注射液治疗TP可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缩短血小板达标时间,且联合方案安全性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白细胞介素-11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生血宝合剂治疗乳腺癌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
5
作者 叶华斌 陈凯旋 +4 位作者 刘吉梅 叶永强 陈露文 叶颖 刘地林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6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生血宝合剂治疗乳腺癌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赣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恩美曲妥珠单抗治疗,对...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生血宝合剂治疗乳腺癌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赣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恩美曲妥珠单抗治疗,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白介素-11,观察组给予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生血宝合剂。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血小板相关指标、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相关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白介素-11与生血宝合剂联合治疗乳腺癌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中医症候,提高血小板计数水平,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恩美曲妥珠单抗 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白介素-11 生血宝合剂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迈格尔)对化疗引起骨髓抑制肿瘤病人的促血小板生成作用 被引量:31
6
作者 储大同 徐兵河 +4 位作者 宋三泰 毛雪华 焦顺昌 张爱莲 丛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4-317,共4页
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1(rhIL 11,迈格尔 )对重度骨髓抑制病人的血小板恢复作用。采用随机双盲自身交叉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 2 4小时开始给迈格尔 2 5μg kg ,皮下注射 ,每日 1次 ,连续用药 7- 14天或至血小... 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1(rhIL 11,迈格尔 )对重度骨髓抑制病人的血小板恢复作用。采用随机双盲自身交叉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 2 4小时开始给迈格尔 2 5μg kg ,皮下注射 ,每日 1次 ,连续用药 7- 14天或至血小板计数≥ 30 0× 10 9 L。对化疗后血小板值低于 5 0× 10 9 L(重度骨髓抑制 )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临床Ⅱ期试用的 118例可评价病例中 ,安慰剂对照周期血小板值低于 5 0× 10 9 L的例数为 2 9例 ,占 2 4 .5 8%,而迈格尔治疗周期仅 1例血小板值低于 5 0× 10 9 L ,占 0 .84 %;先给安慰剂后给迈格尔组安慰剂对照周期血小板值低于 5 0× 10 9 L的比例高于先给迈格尔后给安慰剂组 ,两者分别为 32 .2 0 %和 16 .95 %;迈格尔治疗周期血小板最低值和化疗第 2 1天血小板值分别是安慰剂对照周期的 3.0 4倍和 2 .4 3倍。本试验结果说明 ,迈格尔可促进重度骨髓抑制病人的血小板恢复 ,减少肿瘤病人化疗后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缩短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持续时间 ,且具有一定的后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1 血小板减少症 骨髓抑制 肿瘤化疗 促血小板生成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对人骨髓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赖伏英 方芳 +3 位作者 孙黎 陈朝晖 何群 方云祥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10-512,共3页
目的 :观察人重组白介素 11(rhuIL 11)对人骨髓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血小板生长因子、人重组白介素 3、干细胞生长因子和rhuIL 1110 ,5 0 ,10 0ng·mL-1分别加入已制备的人骨髓有核细胞 ,定向培养后 ,分别统计集落数。结果 :rh... 目的 :观察人重组白介素 11(rhuIL 11)对人骨髓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血小板生长因子、人重组白介素 3、干细胞生长因子和rhuIL 1110 ,5 0 ,10 0ng·mL-1分别加入已制备的人骨髓有核细胞 ,定向培养后 ,分别统计集落数。结果 :rhuIL 11对人骨髓细胞集落数有刺激生长的活性 ,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其作用与美国GI公司生产的Neumega(rhuIL 11)作用相似 ,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rhu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重组白介素-11 人骨髓细胞 血小板减少症
下载PDF
血小板生成素和白细胞介素-11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核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廖小梅 唐雪梅 +2 位作者 邓承祺 牛挺 孟文彤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72-575,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rh TPO)及联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 11(rh IL - 11)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CITP)患者骨髓巨核祖细胞增殖和成熟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浆凝块法对 2 1例 CITP患者骨髓巨核祖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培养...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rh TPO)及联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 11(rh IL - 11)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CITP)患者骨髓巨核祖细胞增殖和成熟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浆凝块法对 2 1例 CITP患者骨髓巨核祖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 rh TPO,或同时加 rh IL - 11两者联用。培养 14天后经 SZ-2 1(GP a)单抗和 ABC试剂盒染色观察集落生长数 ,用 MCDS- 2 0 10型超清晰度骨髓细胞分析系统进行巨核细胞的面积和直径测定。结果  CITP组骨髓巨核细胞面积及直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rh TPO对 CITP患者的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 MK)总集落数、巨核细胞直径与面积均有促进作用 ,但无浓度依赖性。体外最适浓度为 10 ng/ ml;rh TPO与 rh IL - 11联用组较单用组的 CFU - MK、总集落数及面积、直径均显著增加。结论  C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存在成熟障碍 ,体外 rh TPO单用及与 rh IL - 11联用均可促进 CITP患者巨核祖细胞的增殖与成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巨核祖细胞 控制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1
9
作者 鲁惠敏 鲁会卿 王景昌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以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为对照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PLT)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9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皮下注射rhTPO、rhIL-11,观察外周血小板变化。结果治疗组血... 目的以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为对照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PLT)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9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皮下注射rhTPO、rhIL-11,观察外周血小板变化。结果治疗组血小板的最低值和恢复的最高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血小板<50×109L-1的持续时间、恢复至70×109L-1和100×109L-1所需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轻微。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重组人白介素-11 血小板减少症 化疗
下载PDF
毕赤酵母表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的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岩山 董勇 +3 位作者 李辉 王同映 裘霁宛 余应年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0-253,共4页
报道了毕赤酵母表达人白细胞介素 11的下游工艺研究 ,并对其产物进行了分析鉴定。所用工艺流程为离心收集上清、超滤浓缩脱盐、离子交换层析、疏水层析、凝胶过滤。所得产物经SDS PAGE电泳、RP HPLC分析、N端和C端序列分析、质谱、等电... 报道了毕赤酵母表达人白细胞介素 11的下游工艺研究 ,并对其产物进行了分析鉴定。所用工艺流程为离心收集上清、超滤浓缩脱盐、离子交换层析、疏水层析、凝胶过滤。所得产物经SDS PAGE电泳、RP HPLC分析、N端和C端序列分析、质谱、等电点分析和生物学活性分析 ,结果表明 :产品纯度大于 97% ,结构和性质与E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酵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纯化 鉴定 表达
下载PDF
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1在毕氏酵母系统中的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朱剑昆 许志祥 +4 位作者 黄伟达 闵太善 谢炜 徐颖 张学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 在甲醇营养型毕氏酵母蛋白质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人白细胞介素-11( rhIL-11),便于进一步开发。方法 以人工设计合成的 rhIL-11基因,构建表达载体 pPICZα A-IL-11,经线性化后电转化导入毕氏酵母菌株 KM71,甲醇诱导表达,用 EL... 目的 在甲醇营养型毕氏酵母蛋白质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人白细胞介素-11( rhIL-11),便于进一步开发。方法 以人工设计合成的 rhIL-11基因,构建表达载体 pPICZα A-IL-11,经线性化后电转化导入毕氏酵母菌株 KM71,甲醇诱导表达,用 ELISA和 SDS-PAGE检测发酵上清中 IL-11的抗原性和表达量,用 IL-11依赖的 B9-11细胞株分析其生物学活性,采用疏水层析、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纯化发酵上清中的 IL-11。 结果 序列分析表明,克隆载体中 IL-11人工基因序列与设计相符;基因工程菌株 KM71-2424在摇瓶培养上清中 IL-11的表达量超过 60 mg/L,生物学活性测定显示其比活性为 5.5× 107 U/mg,而标准品的生物学活性为 2.2× 107 U/mg。经过三步层析纯化得到电泳纯的 rhIL-11蛋白质。结论 成功获得 IL-11人工基因和稳定分泌重组蛋白的基因工程菌株 KM71-2424,该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显著高于大肠杆菌表达的标准品,并获得较高纯度的重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毕氏酵母 表达 分离 纯化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对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应红艳 李孝远 +3 位作者 赵林 管梅 王毓洲 陈书长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48-350,354,共4页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人白介素-11(迈格尔,rhIL-11)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33例曾因同一方案化疗引起血小板Ⅲ度以上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Plt〈50×10^9/L),...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人白介素-11(迈格尔,rhIL-11)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33例曾因同一方案化疗引起血小板Ⅲ度以上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Plt〈50×10^9/L),给予rhIL-11预防性治疗。第1周期单用化疗,第2周期化疗联合rhIL-11。rhIL-11用量为1.5mg,每日1次皮下注射,血小板升高至正常(100.00×10^9/L)时停止给药,连续5~20天。结果:单用化疗的对照周期: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均值为(25.03±15.49)×10^9/L,血小板低于50×10^9/L平均天数(9.25±3.78)天,需要输注血小板平均数为(0.91±1.04)单位。应用rhIL-11的研究周期: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均值为(43.61±28.24)×10^9/L(P=0.002),血小板低于50×10^9/L平均天数(4.96±4.36)天(P〈0.001),需要输注血小板平均数为(0.36±0.85)单位(P=0.024)。主要不良反应:乏力、注射部位疼痛、恶心呕吐、关节肌肉疼痛、结膜充血。结论:预防性应用国产重组人白介素-11可降低化疗引起的血小板下降的幅度及缩短血小板低下的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介素-11 肿瘤 化疗 血小板减少 治疗作用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辉 章展 +2 位作者 李建华 唐小万 陈莉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4998-5000,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由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输注血小板10 IU,2~3 d 1次;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重组人...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由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输注血小板10 IU,2~3 d 1次;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25~50μg/kg,q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持续与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1.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50×10~9L^(-1)持续时间,恢复至70×10~9L^(-1)和100×10~9L^(-1)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血小板计数,缩短血小板减少持续与恢复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白介素-11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的胰蛋白酶切肽图分析 被引量:37
14
作者 饶春明 张翊 +1 位作者 韩春梅 王军志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78-380,共3页
目的 建立标准肽图分析法 ,用于rhIL 11的质量控制。方法 应用AllianceHPLC系统及其温控自动进样器探索最佳胰蛋白酶切和色谱条件。结果 连续 3批rhIL 11样品的RP HPLC图谱完全一致 ,与rhIL 11对照品比较 ,有 2 0个峰与对照品吻合 ,... 目的 建立标准肽图分析法 ,用于rhIL 11的质量控制。方法 应用AllianceHPLC系统及其温控自动进样器探索最佳胰蛋白酶切和色谱条件。结果 连续 3批rhIL 11样品的RP HPLC图谱完全一致 ,与rhIL 11对照品比较 ,有 2 0个峰与对照品吻合 ,但第 6峰的峰高和峰面积均明显较小 ,且在第 9和第 10峰之间多一个峰 ,说明rhIL 11样品蛋白质结构与对照品比较存在细小差别。这种差别经多肽片段分离和氨基酸序列测定证明是由于样品N端多 2个氨基酸引起的。结论 本法精确度高、重复性好、自动化程度高 ,可用于rhIL 11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肽图 胰蛋白酶切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7
15
作者 付岭 张涛 +1 位作者 刘金梅 郑玉荣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4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皮下注射rhTPO和rhIL-11,观察两组患者血小...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4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皮下注射rhTPO和rhIL-11,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恢复的最大值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持续时间,治疗后恢复至75×109/L和100×109/L所需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与rhIL-11比较,rhTPO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重组人白介素-11 白血病 化疗 血小板减少症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4
16
作者 任天舒 张岩 +1 位作者 曲佳鑫 史国兵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 IL-11)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EMBASE、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库、同方中文数据库,纳入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细...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 IL-11)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EMBASE、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库、同方中文数据库,纳入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 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合计5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rh TPO在化疗后血小板恢复至≥1.0×1011·L-1所需时间(MD=-4.39,95%CI:-5.62^-3.16,P<0.01)、化疗前后血小板升高值(MD=51.36,95%CI:10.23~92.50,P=0.01)、血小板输注比例(OR=0.31,95%CI:0.14~0.67,P<0.01)等方面均优于rh IL-11,rh IL-1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rh TPO组(OR=0.11,95%CI:0.06~0.23,P<0.01)。结论:rh TPO在相同时间提升血小板计数,恢复血小板至正常值方面均优于rh IL-11,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小板输注比例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血小板减少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7
作者 毛建平 王莹 +3 位作者 贾韬 陈泽 刘惠杰 赵利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6-119,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 IL-11)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14年12月该院SAA住院患者30例,所有患者接受猪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p-ALG)治疗。将有无应用rh IL-11患者分为...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 IL-11)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14年12月该院SAA住院患者30例,所有患者接受猪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p-ALG)治疗。将有无应用rh IL-11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所有患者在p-ALG治疗后给予rh IL-11治疗。用法为rh IL-11 3 mg,皮下注射,1次/d。当血小板计数(PLT)〈10×10~9/L时,输注单采血小板。监测血常规并观察记录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单采血小板输注量。结果两组PLT由最低恢复至≥20×109/L的时间分别为(43.43±11.78)和(53.42±10.8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2,P=0.012);两组PLT由最低恢复至≥100×10~9/L的时间分别为(72.43±16.97)和(86.85±10.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4,P=0.011);两组在PLT恢复至≥20×10~9/L时,输注血小板悬液的数量分别为(5.81±2.17)和(8.00±2.29)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8,P=0.012)。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注射部位疼痛、结膜充血、乏力、发热等,无Ⅳ度不良反应,不良反应都较轻,可以耐受。结论 SAA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用rh IL-11可促进血小板增生,加快血小板恢复,减少血小板输注量,从而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节约费用,提高治疗的效果。其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介素-11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小板减少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0
18
作者 商安芳 郭静明 +4 位作者 商建东 刘小慧 艾红 朱磊 曾一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51-153,共3页
为了评价重组人白介素 11治疗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小板减少的疗效 ,对 6例早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用重组人白介素 116 0 0万单位皮下注射 ,每日 1次 ,疗程 7- 14天 ,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 8天、第 15天、第 30天、第 6 0天复查... 为了评价重组人白介素 11治疗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小板减少的疗效 ,对 6例早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用重组人白介素 116 0 0万单位皮下注射 ,每日 1次 ,疗程 7- 14天 ,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 8天、第 15天、第 30天、第 6 0天复查外周血血小板 ,第 15天复查骨髓巨核细胞计数。结果表明 :显效 3例 (5 0 % ) ,良效 1例(16 .7% ) ,进步 1例 (16 .7% ) ,无效 1例 (16 .7% ) ,总有效率 83.3%。全部 6例病人骨髓巨核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治疗时副作用轻。结论 :重组人白介素 11治疗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介素11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小板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及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保文 向慧玲 +1 位作者 梁静 韩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34期4608-4614,共7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1,rhIL-11)及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在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及差异.方法选取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所致血小板...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1,rhIL-11)及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在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及差异.方法选取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PLT≤75×10^9/L)的患者66例分为两组,一组接受皮下注射rhIL-11 3 mg/次,qd;另一组接受皮下注射rhTPO 15000μg/次,qd;观察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rhIL-11和rhTPO两个治疗组入组例数分别为42例和24例,rhIL-11和rhTPO治疗后血小板数值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rhIL-11和rhTPO两组平均升高幅度分别为5.95×10^9/L±12.31×10^9/L、45.92×10^9/L±37.47×10^9/L;rhIL-11治疗的第10天血小板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rhTPO治疗的第7天血小板数值就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均在治疗开始的第3天血小板计数开始升高,在第10天达到最大值,rhIL-11组第3、5、7、10天的血小板相比治疗前分别增长了4%、18%、21%、50%,相比治疗前,rhTPO组第3、5、7、10天的血小板分别增长了39%、84%、145%、267%;对于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rhIL-11治疗前后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中,rhTPO治疗后血小板数值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hI L-11与rhTPO治疗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率分别为75%和100%,且二者之间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hIL-11治疗后血红蛋白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rhTPO对血红蛋白无影响;rhIL-11和rhTPO对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肝功能及凝血无影响;rhTPO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rhIL-11(P〈0.05).结论rhIL-11与rhTPO均能短期显著升高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血小板水平,相比rhIL-11,rhTPO提升血小板时间更快,对于重度血小板减少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白介素-11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所致心脏毒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苗文春 蒋志相 +1 位作者 董晓燕 陈岳华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7期849-852,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使用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对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 3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血常规检查BPC≤20×109/L或BPC≥20×109/L但有明显的出血改变时即予rhIL-11,治疗期间,如血常规检查BPC≥20×10...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使用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对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 3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血常规检查BPC≤20×109/L或BPC≥20×109/L但有明显的出血改变时即予rhIL-11,治疗期间,如血常规检查BPC≥20×109/L且无明显的出血改变,即终止应用,动态观察rhIL-11使用后出现心脏毒性的平均时间及使用前后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肌钙蛋白Ⅰ、脑钠肽(BNP)、CRP及血压变化。结果使用rhIL-11后出现心脏毒性的中位时间为3.6 d,心电图表现为心律失常,以房性为主,房颤14例、房早12例、室早6例,其中18例伴有ST-T改变,心脏超声提示各瓣膜结构和EF值无变化。CK、CK-MB、AST、CRP、LDH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均阴性,而BNP仅轻度升高(P>0.05)。使用前血压为(129±10/76±8)mmHg,使用后血压为(102±11/71±7)mmHg,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rhIL-11出现心脏毒性可逆,不影响下次化疗时间,患者可以耐受,但使用过程中应当给予心电监护,定期复查心电图,高度关注心脏相关症状和体征,并及时予以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 化疗 心脏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