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基因重组人尿激酶型原(Pro-urokinase/u-PA)Ⅰ期临床安全性、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禹 李天德 +3 位作者 孙中华 余霞君 张正光 胥照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对国内研制的注射用基因重组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Pro-urokinase,u-PA)进行Ⅰ期临床试验,以评价其用于中国健康成人受试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试验日期;健康受试者23例(男11例,女12例),随机分为5,20,35mg和50mg四个... 目的:对国内研制的注射用基因重组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Pro-urokinase,u-PA)进行Ⅰ期临床试验,以评价其用于中国健康成人受试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试验日期;健康受试者23例(男11例,女12例),随机分为5,20,35mg和50mg四个剂量组。静脉给药:其中1/4剂量在1min内静脉推注,其余3/4剂量在6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给药前和给药后2,24h取外周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凝血和纤溶指标,并随时观察受试者的全身状态和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全部受试者用药前后的血压,心率/律、呼吸等重要生命体征未见异常变化;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空腹血糖等亦未见明显变化。与溶栓有关的血液学指标(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蛋白原,α2-抗纤溶酶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在部分受试者有改变,但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且与剂量无明显相关,无明确临床意义。全部受试者注射药物的局部皮肤,无刺激性炎症和皮下淤血、出血等变化。结论:中国健康成人受试者对于上述剂量的基因重组人尿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人尿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Ⅰ期临床试验 药物安全性 耐受性 溶检药
下载PDF
In vitro renaturation of 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慧 刘伟 +3 位作者 史蔚 薛宇鸣 蒯乐天 马忠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4-78,110,共6页
Objective 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 forms insoluble inclusion body when over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It must be denatured and renatured in vitro so that it can acquire activity. This study aimed at increa... Objective 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 forms insoluble inclusion body when over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It must be denatured and renatured in vitro so that it can acquire activity. This study aimed at increasing the renaturation yield of denaturant pro-urokinase. Methods We evaluated the basic renaturation conditions of pro-urokinase throug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H, temperature, denatured concentration, 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the ratio of reduced and oxidized thiol reagents. We also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nonspecific additives, step-wise dilution and urea gradient dialysis.Results We defined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pro-urokinase renaturation with a yield of about 20%-30%. Conclusion Different recombinant denatured proteins have different renaturation conditions due to their different molecular sizes, molecular constructions, disulfide bond numbers, and hydrophobicity. The renaturation yield can be increased by optimizing the renaturation conditions of a specific prote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mbinant human pro urokinase · denaturation · renaturation
原文传递
重组人尿激酶原对心肌梗死患者hs-cTnⅠ和NT-proB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兰兰 石俊松 +4 位作者 李林 郭世荣 刘俊荣 徐锦 钱冬晨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18期2797-2800,共4页
目的探究重组人尿激酶原对心肌梗死患者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0月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 目的探究重组人尿激酶原对心肌梗死患者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0月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尿激酶溶栓治疗,研究组予以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hs-cTnI、NT-proBNP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 d的心功能指标变化[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2组患者的血管疏通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2组治疗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结果治疗后24 h,2组hs-cTnI、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2组LVEDd、LVESd均低于治疗前,LVEF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各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研究组的血管疏通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尿激酶原能有效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hs-cTnI、NT-proBNP水平,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血管再通率,且并未明显增加并发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重组人尿激酶原 超敏心肌肌钙蛋白 B型利钠肽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心功能
下载PDF
rhPro-UK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治疗患者心肌灌注及MACE发生率的影响
4
作者 郭豪 王健美 +1 位作者 周凡 王岩 《内科》 2021年第3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心肌灌注及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6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心肌灌注及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6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单纯进行PCI术治疗的患者(34例)设为对照组,将进行rhPro-UK联合PCI术治疗的患者(34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肌灌注情况以及MACE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肌有效灌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肌灌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Pro-UK联合PCI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灌注率,但不增加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重组人尿激酶原 心肌灌注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或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5
作者 杜淑珍 剡冬冬 张钲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516-527,共12页
目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期间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或替罗非班有助于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本研究旨在探索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PCI期间冠状动脉内注射rhPro-UK或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期间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或替罗非班有助于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本研究旨在探索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PCI期间冠状动脉内注射rhPro-UK或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gov,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数据库,纳入STEMI患者PPCI期间冠状动脉内注射rhPro-UK或替罗非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及队列研究。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3年11月27日。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估均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采用RevMan 5.4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包括1721例患者,冠状动脉内注射rhPro-UK 864例(试验组),注射替罗非班857例(对照组)。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可改善PPCI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包括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Ⅲ级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Ⅲ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OR 1.83,95%CI 1.36~2.46,P<0.0001;OR 2.38,95%CI 1.22~4.66,P=0.010);校正TIMI帧计数(cTFC)显著低于对照组(MD–2.43,95%CI–2.94~–1.92,P<0.00001);ST段回落率(STR)≥70%高于对照组(OR 1.93,95%CI 1.01~3.68,P=0.050)。显著降低术后1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OR 0.54,95%CI 0.35~0.82,P=0.004)。改善心功能,术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MD1.71,95%CI0.04~3.38,P=0.050)。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CK-MB)峰值低于对照组(MD–74.16,95%CI–83.59~–64.74,P<0.00001)。两组间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OR1.18,95%CI0.64~2.16,P=0.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TEMI患者PPCI期间,冠状动脉内注射rhPro-UK较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心功能,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术后1个月MACE发生率,同时两组间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重组人尿激酶原 替罗非班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META分析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的体外变复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朱慧 刘伟 +2 位作者 史蔚 薛宇鸣 马忠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0-154,共5页
重组人尿激酶原在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时形成不溶物包涵体,需经体外变复性后才能获得生物活性。本文旨在提高包涵体中变性尿激酶原的复性效率,通过对pH,温度,变性剂种类及浓度,蛋白浓度,以及巯基氧化还原对的比率等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 重组人尿激酶原在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时形成不溶物包涵体,需经体外变复性后才能获得生物活性。本文旨在提高包涵体中变性尿激酶原的复性效率,通过对pH,温度,变性剂种类及浓度,蛋白浓度,以及巯基氧化还原对的比率等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重组人尿激酶原体外变复性的基本条件,并比较了添加某些非特异有效成分,脉冲稀释,梯度透析等方法对提高重组人尿激酶原体外变复性效率的作用。确定了重组人尿激酶原体外变复性的适宜方法,复性效率可达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尿激酶原 变性 复性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丁有学 李响 +2 位作者 韩春梅 饶春明 王军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15-518,共4页
目的建立重组人尿激酶原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以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重组人尿激酶原的生物学活性,S-2444发色底物法测定单双链比例,还原型SDS-PAGE测定相对分子质量,SDS-PAGE和分子筛色谱测定纯度,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等电点,胰蛋白... 目的建立重组人尿激酶原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以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重组人尿激酶原的生物学活性,S-2444发色底物法测定单双链比例,还原型SDS-PAGE测定相对分子质量,SDS-PAGE和分子筛色谱测定纯度,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等电点,胰蛋白酶酶切后分析肽图,其余检测项目按《中国药典》三部(2005版)规定进行。结果用建立的方法对原液和成品进行了检定,各项指标均符合《人用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和《中国药典》三部(2005版)的要求。结论所建立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可用于重组人尿激酶原产品的常规检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尿激酶原 质量控制 方法 标准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崔晓磊 高恒波 +1 位作者 姚冬奇 田英平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41-44,共4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8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应用尿激酶溶栓,观察组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 目的评价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8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应用尿激酶溶栓,观察组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比较两组间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判定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的达峰时间、平均再通时间以及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发生心力衰竭及梗死后心绞痛的例数较少,且无缺血性卒中和死亡发生。结论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的再通率高,出血风险也较低,是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尿激酶原 心肌梗死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1
9
作者 杨广龙 周会霞 杨波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2453-2457,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0例STE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hPro-UK+PCI组45例和PCI组45例,两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术,rhPro-...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0例STE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hPro-UK+PCI组45例和PCI组45例,两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术,rhPro-UK+PCI组在PCI术前单次或反复多次向冠脉内注射rhPro-UK,然后进行血栓抽吸,rhPro-UK用量根据动脉造影血流情况,5~10万U/次,总剂量≤50万U。两组患者随访30 d,记录两组患者心肌灌注、心功能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并检测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rhPro-UK+PCI组TIMIⅢ级比例和术后90 min ST段回落> 70%比例显著高于PCI组,CTFC显著低于PCI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围术期两组患者CK-MB逐渐上升,至术后12 h达峰值,此后逐渐降低; hs-CRP逐渐上升,至术后3 d达峰值,此后逐渐降低。术后12、24、36、48 h rhPro-UK+PCI组CK-MB水平显著低于PCI组,术后3、5 d rhPro-UK+PCI组hs-CRP水平显著低于PCI组(P <0. 05)。rhPro-UK+PCI组LVEF显著高于PCI组,LVEDV、LVESV显著低于PCI组(P <0. 05);术后rhPro-UK+PCI组MACE发生率低于PCI组。结论 STEMI患者PCI术前冠脉内给予rhPro-UK能够显著改善心肌再灌注,提高心功能,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尿激酶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预后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恒河猴的长期毒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国才 袁伯俊 +4 位作者 姜华 黄矛 颜天华 佘佳红 张晓冬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94-897,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对恒河猴的长期毒性。方法:健康恒河猴分别按体质量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3,10和30mg·kg-1)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iv给药,qd,连续14d,末次给药后处死一半动物做病理解剖,另一半停... 目的:研究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对恒河猴的长期毒性。方法:健康恒河猴分别按体质量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3,10和30mg·kg-1)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iv给药,qd,连续14d,末次给药后处死一半动物做病理解剖,另一半停药后继续观察7d。观察症状和检测指标包括:①一般症状。②心电图。③凝血时间(CT)等血液学指标。④凝血酶时间(TT)等血液生化指标。⑤尿液检查。⑥抗体测定。⑦骨髓检查。⑧病理检查。结果:d14给药后采集的血样中,与d0或空白对照组相比,给药组的CT、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g)明显降低,且存在量效关系。d21采集的血样中,上述指标恢复正常。d14及d21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每组均有部分动物出现肝、肾淤血,轻度细胞水肿,可能系动物的隐性感染而非药物所致。d14高、中剂量组可见部分动物肺泡大片或灶性出血,注射部位静脉内膜增生或坏死、软组织出血、静脉炎及血管周围炎,d21给药组肺组织基本正常,注射部位皮肤的出血和炎症反应基本消失。结论:rhpro-UK对猴血液系统有一定的药理毒理作用,主要表现为使猴CT,TT,aPTT,PT时间延长,Fig含量降低,但这些毒性作用均是可逆的。rhpro-UK对猴的安全剂量为3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药 长期毒性 恒河猴 UK 出血 药组 正常 尿激酶原 动物 细胞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溶因子及血管再通的影响 被引量:40
11
作者 高海英 高小冬 +1 位作者 黄红丽 米健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65-68,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溶因子及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2011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7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 目的研究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溶因子及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2011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7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予以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对照组予以尿激酶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血管再通情况、ST段回落情况、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水平与出血程度。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81.57%)明显高于对照组(60.53%)(P<0.05);观察组ST段完全回落和无回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PA升高,PAI-1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PA高于对照组(P<0.05)、PAI-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及中度出血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尿激酶原能够有效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提高血管再通率,促进ST段回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重组人尿激酶原 血管再通率
下载PDF
重组人前尿激酶溶栓治疗的血浆纤溶参数监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健 丛玉隆 +4 位作者 胥照平 魏星 杨丽 兰亚婷 刘锐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前尿激酶(rhPro-UK)对心肌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建立纤溶指标的临床参考标准。方法将127例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给予不同剂量的rhPro-UK进行溶栓。观察溶栓前和溶栓后2h血浆纤溶酶原(PLG)、抗纤溶酶(α2... 目的观察重组人前尿激酶(rhPro-UK)对心肌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建立纤溶指标的临床参考标准。方法将127例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给予不同剂量的rhPro-UK进行溶栓。观察溶栓前和溶栓后2h血浆纤溶酶原(PLG)、抗纤溶酶(α2-AP)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的变化以及出血并发症。结果各用药组溶栓开始后2h的PLG及α2-AP活性较溶栓前显著降低(P<0.001),rhPro-Uk组与UK组相比溶栓前后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动态监测心机梗死患者rhPro-UK溶栓后血浆中PLG、AP和PAI有助于疗效判定和调节药物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前尿激酶 心肌梗死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ROC曲线
下载PDF
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耿涛 宋志远 +1 位作者 刘娟 徐泽升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年第8期447-453,共7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冠状动脉内注射溶栓药物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中证实有重度血栓负荷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PCI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沧州市...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冠状动脉内注射溶栓药物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中证实有重度血栓负荷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PCI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368例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A组(121例),PPCI术中单纯应用血栓抽吸;B组(130例),PPCI术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及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C组(117例),PPCI术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及冠状动脉内注射rh-proUK。收集患者住院期间心脏核磁共振成像结果及住院和随访期间超声心动图结果。观察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含再发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和靶血管再次行血运重建。结果三组患者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3级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其中B组和C组TMP<3级比例较A组明显减少(3.8%、3.4%比1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三组患者在PPCI术后1周和1个月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LVEDD、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B组、C组LVEDD均低于A组[(49.3±7.4)mm、(48.8±8.6)mm比(51.6±5.5)mm],LVEF均高于A组[(49.6±6.9)%、(50.2±5.4)%比(47.7±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脏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的心肌坏死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其中B组、C组心肌坏死面积均小于A组[(14.3±7.3)%、(14.0±6.9)%比(16.9±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左心室心肌质量、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术后合并出血事件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PCI术中左前降支近中段有重度血栓负荷的患者,在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同时于冠状动脉内注射rh-pro UK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内注射 重组人尿激酶原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时康 陈进业 +2 位作者 路飞 刘茜 罗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经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经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rhPro-UK经CDT治疗,观察组实施rhPro-UK经CDT+IVCF置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尿激酶原用量、残余狭窄处病灶数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静脉通畅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VCF置入+CDT方案可显著提升急性下肢DVT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降低栓塞、出血风险,缩短治疗时间,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重组人尿激酶原 导管接触溶栓 下腔静脉滤器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尼可地尔靶血管灌注对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红建 贾国立 +1 位作者 姚栋瀚 洪仅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8期1435-1438,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联合尼可地尔靶血管灌注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双盲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商水县人民医院行PCI治疗的90例AMI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观... 目的观察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联合尼可地尔靶血管灌注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双盲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商水县人民医院行PCI治疗的90例AMI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两组均行PCI治疗,给予对照组rhPro-UK靶血管灌注,给予观察组rhPro-UK联合尼可地尔靶血管灌注。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统计两组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d、1个月时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而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7d时的cTnT、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7d时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内MACE发生率(4.44%)较对照组(17.78%)低(P<0.05)。结论rhPro-UK联合尼可地尔靶血管灌注可有效改善行PCI治疗的AMI患者的TIMI血流分级和心功能,且能减轻术后心肌损伤和氧化应激损伤,能有效降低术后MACE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重组人尿激酶原 尼可地尔 心肌肌钙蛋白T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联合应用硝普钠及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诊PCI术中无复流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永 高江彦 +3 位作者 胡建军 王永军 胡晴 吕培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1165-1169,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联合应用硝普钠+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术后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STEMI急诊PCI...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联合应用硝普钠+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术后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STEMI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的病人6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冠状动脉内联合应用硝普钠+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对照组则于冠状动脉内单用硝普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情况,术中及术后24h内出血并发症率,术后第7天和第1个月末心功能参数[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术后1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为3级者28例(93.33%),而对照组为20例(66.67%);观察组的TIMI血流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术后第7天相比,两组术后第1个月末LVEDD均显著降低(P<0.05),LVEF则均显著升高(P<0.05);且在术后第1个月末,观察组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而LVEF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术中及术后24h内的出血率[16.67%(5/30)]较对照组[10.00%(3/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MACE发生率[6.67%(2/30)]低于对照组[20.00%(6/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联合应用硝普钠+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STEMI急诊PCI术中无复流可有效恢复病人冠状动脉血流量及心肌再灌注,提高患者术后心功能,改善预后,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重组人尿激酶原 硝普钠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在STEMI溶栓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王正中 王丽 +1 位作者 冉立群 曾恋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rh Pro-uk)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重庆市3家医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90例... 目的探讨采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rh Pro-uk)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重庆市3家医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90例确诊为STEM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试验组采用rh Pro-uk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溶栓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溶栓治疗2 h后,试验组患者ST段回落≥50%率80.00%、ST段完全回落率55.56%、冠脉再通率77.78%,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0%、33.33%和55.5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2 h后,2组心肌梗塞溶栓治疗(thrombolysis myocardialinfarction,TIMI)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98,P〈0.05);溶栓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峰值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达峰时间、平均再通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 rhPro-uk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尿激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重组人尿激酶原 溶栓 安全性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通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仕明 安国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7年第6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通率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根据心电图均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分为:重组人尿激酶原组40例,尿激酶组40例。住院24小...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通率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根据心电图均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分为:重组人尿激酶原组40例,尿激酶组40例。住院24小时内通过心电图ST段回落、心肌酶酶峰及临床症状,评估是否再通。24小时内测定B-型脑钠(BNP)水平,2周内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病、Killip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重组人尿激酶原组再通率高,BNP水平低,左室射血分数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通率高,并影响左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重组人尿激酶原 B-型脑钠肽
下载PDF
尿激酶原联合血栓抽吸对高血栓负荷的STEMI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9
作者 张伯亨 张亚静 +6 位作者 岳博成 刘英英 曹丽红 张阳 宁海珊 安雪聪 刘晓堃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5期179-182,共4页
目的比较重组人尿激酶原与替罗非班对高血栓负荷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4月就诊于唐山工人医院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提示存在高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 目的比较重组人尿激酶原与替罗非班对高血栓负荷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4月就诊于唐山工人医院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提示存在高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经血栓抽吸导管于病变远端注射重组尿激酶原)44例与B组(在PCI术中经血栓抽吸后于病变近端注入替罗非班)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肌组织灌注水平、住院及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风险等发生情况。结果在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研究对象中,平均年龄为61.53±8.53岁,男性63例(70.0%)。A、B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在PCI术后恢复TIMI血流3级的比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帧数、心肌组织灌注分级、术后2h内ST段回落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个月发现,A、B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死亡、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栓负荷的STEMI患者在PCI时冠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血栓抽吸较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能进一步提高术后的心肌组织灌注水平,降低无复流的发生率,且不会增加心脏不良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抽吸 重组人尿激酶原 替罗非班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张春龙 彭绪东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6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 Pro-UK)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确诊的符合纳入要求的120例STEMI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 Pro-UK)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确诊的符合纳入要求的120例STEMI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rh Pro-UK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UK)治疗,对比两组的溶栓治疗效果。结果:溶栓2h后,研究组回落≥50%、ST段完全回落率、再通率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IMI 2+3级率88.3%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2h时刻的Fib测定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率为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采用注射用rh Pro-UK治疗安全可靠、效果较好、对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重组人尿激酶原 尿激酶 溶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