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multi-factor recombination and processes superimposition model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application to the Silurian in the Tarim Basin 被引量:8
1
作者 Meng Qingyang Pang Xiongqi Gao Jianbo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3-19,共7页
The multi-factor recombination and processes superimposition model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s put forward in view of the hydrocarb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episodes of structural evolution, multip... The multi-factor recombination and processes superimposition model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s put forward in view of the hydrocarb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episodes of structural evolution, multiple sets of source-reservoir-seal assemblage, multiple cycle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multiple episodes of readjustment and reconstruction in the complex superimposed basins in China. It is a system including theories and methods that can help to predict favorable exploration regions. According to this model, the basic discipline fo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evolu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superimposed basins can be summarized in multi-factor recombination, processes superimposition, multiple stages of oil filling and latest stage preservation. With the Silurian of the Tarim basin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the four factors (paleo-anticline, source rock, regional cap rock and kinematic equilibrium belt) controlling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this model was adopted to predict favorabl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reas and favorable exploration regions following structural destruction in three stages of oil filling,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ofoil and gas in the Silurian of the Tarim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factor recombination processes superimposition Tarim Basin SILURIAN favorable exploration region prediction
下载PDF
Recombination Process of Sm_2Fe_(17) Compound with HDDR Method
2
作者 林国标 尹有祥 +4 位作者 林毅 柴立民 周寿增 于申军 张茂才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3-17,共5页
The recombination stage of the HDDR process of Sm 2Fe 17 compound was investigated by X ray AFM and VSM. Hydrogen treatment at 750℃ for 3 h makes the Sm 2Fe 17 compound disproportionate completely into ... The recombination stage of the HDDR process of Sm 2Fe 17 compound was investigated by X ray AFM and VSM. Hydrogen treatment at 750℃ for 3 h makes the Sm 2Fe 17 compound disproportionate completely into α Fe and SmH 2 with grain sizes ranging from a few to 20 nm. These grains aggregate into short rod like aggregations. Because of the very short mutual diffusion distances between Sm and Fe atoms, α Fe and SmH 2 recombine into Sm 2Fe 17 very quickly. For only 1 min of dehydrogenation, a small amount of Sm 2Fe 17 compound is formed, and the recombination reaction is completed in 5~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 2Fe 17 HDDR recombination process
下载PDF
Modification to poloidal charge exchange recombination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 in JT-60U tokamak
3
作者 丁伯江 Sakamoto Yoshiteru^b Miura Yukitoshi^b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3434-3442,共9页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he atomic process and the sight line direction on the charge exchange re-combination spectroscopy (CXRS), a code used to modify the poloidal CXRS measurement on Tokamak-60 Upgra...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he atomic process and the sight line direction on the charge exchange re-combination spectroscopy (CXRS), a code used to modify the poloidal CXRS measurement on Tokamak-60 Upgrade (JT-60U) in Japan Atomic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is developed, offering an effective tool to modify 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e experimental results furth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loidal velocity of ion is overestimated but the ion temperature is underestimated by the poloidal CXRS measurement, and they also indicate that the effect of observation angle on rotation velocity is a dominant one in a core region (r/a 〈 0.65), whereas in an edge region where the sight line is nearly normal to the neutral beam, the observation angle effect is very sma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odified velocity and the neoclassical velocity is not larger than the error in measurement. The difference inside the internal transport barrier (ITB) region is 2-3 times larger than that outside the ITB region, and it increases when the effect of excited components in neutral beam is taken into account. The radial electric field profile is affected greatly by the poloidal rotation term, which possibly indicat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oloidal rotation and the transport barrier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mic process charge exchange recombination spectroscopy (CXRS) modification plasma
下载PDF
船舶压载水复合集成化处理系统研究
4
作者 刘华军 张加胜 《船电技术》 2024年第6期38-40,共3页
为提高船舶运营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文章首先探讨了传统系统面临的微生物入侵、海洋污染、运行压力和系统复杂等问题,明确了这些挑战对生态系统和渔业的负面影响。接着详细介绍了新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以及系统优化带来的创新... 为提高船舶运营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文章首先探讨了传统系统面临的微生物入侵、海洋污染、运行压力和系统复杂等问题,明确了这些挑战对生态系统和渔业的负面影响。接着详细介绍了新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以及系统优化带来的创新性,该新系统设计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减轻了环境负担,还提高了压载水处理的整体性能,为船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压载水复合 集成化处理系统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S3-2产羰基还原酶发酵工艺优化及动力学研究
5
作者 田俊 龚大春 饶振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0,43,共7页
以重组大肠杆菌S3-2为发酵菌株,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重组大肠杆菌S3-2产羰基还原酶的1 L发酵罐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对重组大肠杆菌S3-2分批发酵产羰基还原酶的动力学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 以重组大肠杆菌S3-2为发酵菌株,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重组大肠杆菌S3-2产羰基还原酶的1 L发酵罐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对重组大肠杆菌S3-2分批发酵产羰基还原酶的动力学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重组大肠杆菌S3-2的最佳发酵工艺为:IPTG在OD600值为1.0时诱导、IPTG终浓度为0.30 mmol·L^(-1)、种子液OD600值为3.0时接种、诱导温度为26℃,在此条件下,菌体细胞干重为1.586 g·L^(-1)、羰基还原酶酶活为0.712 U·mL^(-1);菌体生长、羰基还原酶酶活及甘油消耗的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度分别为0.9883、0.9917和0.9807,说明该模型对重组大肠杆菌S3-2的发酵动力学模型拟合良好,为后续中试放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大肠杆菌S3-2 羰基还原酶 发酵工艺优化 正交实验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胰岛素生产工艺及车间设计
6
作者 王小明 程翔 《化工与医药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58-63,共6页
在药品生产车间的设计过程中,对产品及其工艺的正确理解至关重要。特定工艺所需要的条件对设备的布置、乃至整个车间的布局都有很大的影响。文章简述了胰岛素产品的发展历史,对现行主流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车间设计做了一般性介绍,针对胰... 在药品生产车间的设计过程中,对产品及其工艺的正确理解至关重要。特定工艺所需要的条件对设备的布置、乃至整个车间的布局都有很大的影响。文章简述了胰岛素产品的发展历史,对现行主流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车间设计做了一般性介绍,针对胰岛素原料药产品纯化工艺复杂、甲类试剂用量大的特点,采用实际项目案例进行解释,阐述了胰岛素生产车间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胰岛素 表达系统 发酵 工艺 纯化 设计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生产TaqDNA聚合酶发酵工艺优化
7
作者 肖云 陈洁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54-161,共8页
Taq DNA聚合酶是PCR技术中广泛应用的耐热酶。为提高重组大肠杆菌生产Taq DNA聚合酶的产量,以Taq DNA聚合酶产量和酶的比活力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产生TaqDNA聚合酶含量的单因素:发酵温度、pH值、IPTG诱导剂用量、诱导时间、... Taq DNA聚合酶是PCR技术中广泛应用的耐热酶。为提高重组大肠杆菌生产Taq DNA聚合酶的产量,以Taq DNA聚合酶产量和酶的比活力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产生TaqDNA聚合酶含量的单因素:发酵温度、pH值、IPTG诱导剂用量、诱导时间、接种量,结果表明:发酵温度、pH值、IPTG诱导剂浓度,对该基因工程菌发酵产Taq DNA聚合酶的比酶活力有显著影响,而诱导培养时间、接种量对产Taq DNA聚合酶的比酶活力影响不显著。故选择发酵温度、pH值、IPTG诱导剂浓度作为响应面的三个因素优化重组大肠杆菌生产Taq DNA聚合酶发酵工艺,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对酶的比活力显著性顺序为:IPTG诱导剂浓度>发酵温度>pH值,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7.2℃,pH值为7.5,IPTG诱导剂浓度为0.800 mmol/L,在此条件下发酵,Taq DNA聚合酶比活力达到(43.822±0.878)k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大肠杆菌 Taq DNA聚合酶 酶比活力 发酵工艺 响应面分析法
下载PDF
重组左聚糖蔗糖酶生产左聚糖工艺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梁文凤 侯媛媛 +4 位作者 郭晓磊 陈硕昌 朱萍 蒙健宗 杨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86,共7页
利用5 000 L发酵罐中试所得的大肠杆菌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左聚糖蔗糖酶酶制剂转化蔗糖生产左聚糖,并优化其工艺条件。选择反应pH值、反应温度和蔗糖质量浓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以蔗糖转化率和左聚糖产量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 利用5 000 L发酵罐中试所得的大肠杆菌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左聚糖蔗糖酶酶制剂转化蔗糖生产左聚糖,并优化其工艺条件。选择反应pH值、反应温度和蔗糖质量浓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以蔗糖转化率和左聚糖产量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对酶法合成左聚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在重组左聚糖蔗糖酶浓度1.6 U/mL、反应pH6.3、反应温度26℃、410 g/L蔗糖的条件下反应30 h,得到的左聚糖产量最高,为(138.59±2.90)g/L,比优化前提高了约80%。在酶浓度1.6 U/mL、反应pH6.5、反应温度24℃、310 g/L蔗糖的条件下反应30 h,得到最高蔗糖转化率(36.73±0.60)%,比优化前提高了约19%。上述优化条件在5 L反应体系中可保持稳定的生产效率,为规模化酶法生产左聚糖的工业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聚糖 重组左聚糖蔗糖酶 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 蔗糖转化率
下载PDF
粳稻重组自交系的品质性状分析
9
作者 贾旭东 陈虎 +2 位作者 李永杰 刘建 赵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0期29-32,共4页
以粳稻重组自交系为研究材料,对其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品质性状都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都呈连续变异,且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对品质性状进... 以粳稻重组自交系为研究材料,对其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品质性状都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都呈连续变异,且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对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碾磨品质性状中,糙米率与精米率、整精米率呈显著正相关;外观品质性状中,白度与垩白粒率、垩白度、长宽比,垩白度与垩白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长宽比与垩白粒率、垩白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食味品质性状中,蛋白质含量与脂肪酸值,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脂肪酸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此外,粳稻其他不同品质性状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重组自交系 碾磨品质 外观品质 营养品质
下载PDF
重组蛋白疫苗原液中试车间工艺布局设计及案例分析
10
作者 张生琰 孟祥男 《化工与医药工程》 CAS 2023年第4期40-44,共5页
针对重组蛋白疫苗原液生产工艺特性,结合GMP和国家相关法规要求,为满足原液中试车间多产品共线、多品种生产的特殊性,对重组蛋白疫苗原液的生产工艺流程、车间工艺布局进行设计分析。结合实际案例,从平面布局、人流设计、物流设计、污... 针对重组蛋白疫苗原液生产工艺特性,结合GMP和国家相关法规要求,为满足原液中试车间多产品共线、多品种生产的特殊性,对重组蛋白疫苗原液的生产工艺流程、车间工艺布局进行设计分析。结合实际案例,从平面布局、人流设计、物流设计、污物流设计、空调分区几个方面来阐述重组蛋白疫苗原液中试车间的工艺布局设计思路。满足中试车间对不同产品、不同工艺流程的需求,同时符合各专业设计规范,综合各方面的要求才能得到最适宜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蛋白疫苗 原液 中试车间 工艺布局设计
下载PDF
基于AHP-TOPSIS法评价某院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合理性
11
作者 温嘉瑶 邓小莹 刘香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3年第8期64-70,共7页
目的:建立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合理评价体系,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参考相关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南、专家共识等,制定rh G-CSF合理性评价细则,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对某院2021年1~6月... 目的:建立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合理评价体系,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参考相关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南、专家共识等,制定rh G-CSF合理性评价细则,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对某院2021年1~6月240例病例进行rhG-CSF的合理性分析。结果:本研究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240例病例中,用药完全合理的病例有7例(2.92%),基本合理的病例有33例(13.75%),不合理的病例有200例(83.33%)。结论:运用AHP-TOPSIS法对rhG-CSF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优劣解距离法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合理用药 药物合理性评价
下载PDF
重组鹿肉制品的加工特性 被引量:15
12
作者 周亚军 王淑杰 +1 位作者 闫琳娜 于庆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68-275,共8页
该文以不同营养、风味和加工特性的鹿肉和猪肉为原料,加非肉蛋白等营养强化物质,借谷氨酰胺转胺酶(TG)的粘合交联作用研制营养风味俱佳的重组鹿肉制品。单因素试验得出各因素对重组特性(剪切力、拉伸强度和蒸煮损失)的影响:TG-B(含1%TG... 该文以不同营养、风味和加工特性的鹿肉和猪肉为原料,加非肉蛋白等营养强化物质,借谷氨酰胺转胺酶(TG)的粘合交联作用研制营养风味俱佳的重组鹿肉制品。单因素试验得出各因素对重组特性(剪切力、拉伸强度和蒸煮损失)的影响:TG-B(含1%TG、99%蛋白质)作用效果优于TG-A(含0.5%TG、99.5%蛋白质);大豆蛋白对重组特性和品质的作用效果优于脱脂麦胚蛋白、乳清蛋白、酪蛋白酸钠等非肉蛋白;TG-B的作用温度和时间、食盐和复合磷酸盐对嫩度和持水性的影响显著。借因子分析法和Plackett-Burman(PB)设计筛选出影响肉制品重组效果的主要因素为TG-B作用温度、食盐和大豆蛋白;运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优化出重组肉制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TG-B0.5%、复合磷酸盐0.4%、食盐2%、大豆蛋白4.1%、42℃反应30min、80℃灭酶2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强度 蛋白 加工 特性 重组肉制品 猪肉 鹿肉
下载PDF
大肠杆菌重组表达磷脂酶C的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金星 张梁 +2 位作者 顾正华 丁重阳 石贵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3-149,共7页
以重组表达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41磷脂酶C的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plcH为考察菌株,从TB培养基出发,在优化缓冲液、碳源种类和质量浓度的基础上,比较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乳糖诱导重组酶表达的效果... 以重组表达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41磷脂酶C的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plcH为考察菌株,从TB培养基出发,在优化缓冲液、碳源种类和质量浓度的基础上,比较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乳糖诱导重组酶表达的效果,并考察甘氨酸对重组酶发酵的影响;最后,在7L发酵罐规模对上述优化工艺进行放大验证。结果表明:重组大肠杆菌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蛋白胨12g/L、酵母膏24g/L、甘油5g/L,0.25mol/L Tris-HCl(pH7.2~7.4)缓冲液配制;在此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Kana)的质量浓度至0.15mg/mL,37℃、200r/min培养6h后,添加乳糖至终质量浓度为5g/L,在25℃、150r/min诱导培养20 h,重组磷脂酶C活力可达到(1422.42±37.17)U/mL;7L发酵罐实验中,总酶活力达到(11583.35±70.21)U/mL,比摇瓶条件下提高了7倍左右,其中胞内酶活力最高为(10957.97±58.03)U/mL,胞外酶活力最高为(645.27±13.87)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C 重组大肠杆菌 发酵过程 工艺优化
下载PDF
聚乙二醇修饰重组人干扰素ω的过程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潘红春 刘红 +3 位作者 程永刚 彭力 徐波 杨红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876-2884,共9页
采用分子量20000直链单甲氧基PEG-琥珀酰亚胺琥珀酸酯(mPEG-SS)对毕赤酵母表达的重组人干扰素ω(rhIFNω)进行氨基化学修饰,以期获得抗原性降低及稳定性增加的单链PEG修饰产物(PEG-rhIFNω)。建立了PEG修饰rhIFNω的反应体系,考察了修... 采用分子量20000直链单甲氧基PEG-琥珀酰亚胺琥珀酸酯(mPEG-SS)对毕赤酵母表达的重组人干扰素ω(rhIFNω)进行氨基化学修饰,以期获得抗原性降低及稳定性增加的单链PEG修饰产物(PEG-rhIFNω)。建立了PEG修饰rhIFNω的反应体系,考察了修饰反应各因素对单修饰产物得率的影响,优化修饰工艺条件为:反应体系起始pH值8.5,rhIFNω/PEG摩尔比1∶7,rhIFNω浓度0.75 mg.ml-1,磷酸盐缓冲液浓度50mmol.L-1,于25℃振荡反应4 h,用30%冰醋酸终止反应。在优化条件下,单链PEG-rhIFNω含量和修饰率分别达到0.25 mg.ml-1和34.63%。纯化后的单链PEG-rhIFNω具有典型PEG修饰蛋白的特性,体外抗病毒活性保留了天然rhIFNω抗病毒活性的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ω 聚乙二醇 过程优化 抗病毒活性
下载PDF
酪蛋白和工艺对再制稀奶油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扬 李妍 +1 位作者 王筠钠 张列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7,共7页
本研究主要通过测定再制稀奶油的粒径、界面蛋白含量、黏度、微流变性质分析胶束酪蛋白浓缩粉(micelle casein concentrate,MCC)、酪蛋白酸钙(calcium caseinate,CaC)粉及工艺(灭菌、二次均质)对再制稀奶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 本研究主要通过测定再制稀奶油的粒径、界面蛋白含量、黏度、微流变性质分析胶束酪蛋白浓缩粉(micelle casein concentrate,MCC)、酪蛋白酸钙(calcium caseinate,CaC)粉及工艺(灭菌、二次均质)对再制稀奶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后同)和2.0%时,MCC再制稀奶油的失稳系数分别为0.396±0.011、0.032±0.001,说明稳定性随蛋白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而CaC再制稀奶油稳定性的变化规律与之相反。灭菌后,MCC再制稀奶油脂肪球粒径D3,2、界面蛋白含量及黏度显著增加(P<0.05),均方根位移(mean square displacement,MSD)明显降低,CaC再制稀奶油与MCC再制稀奶油的变化明显不同,除界面蛋白含量由3.9~5.5 mg/m^2增至5.2~7.0 mg/m^2外,粒径D3,2、黏度及MSD(2.0%CaC再制稀奶油除外)无明显变化。二次均质后,MCC再制稀奶油脂肪球粒径D3,2、界面蛋白含量及黏度显著下降(P<0.05),MSD明显增加,而CaC再制稀奶油样品中除1.0%CaC再制稀奶油粒径D3,2由(2.80±0.10)μm下降至(2.06±0.11)μm外,其他理化性质变化不明显。虽然MCC乳化能力较CaC低,但其在添加量2.0%时制备的稀奶油稳定性最好。工艺会导致再制稀奶油(尤其是MCC再制稀奶油)理化性质间平衡的改变,再制稀奶油的稳定性也随之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酪蛋白 酪蛋白酸钙 再制稀奶油 工艺 稳定性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湿与盐渍复合过程遗址土强度响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崔凯 谌文武 +2 位作者 沈云霞 王旭东 韩文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451-4456,共6页
以20处土遗址的物理性质参数测试、易溶盐监测和气候环境研究的相关数据为基本依据,分别掺入不同含量Na2SO4和NaCl,并对经历干湿循环的遗址土重塑样进行强度实验,最后结合实验结果和定性分析对复合过程土遗址强度响应的规律与机理进行... 以20处土遗址的物理性质参数测试、易溶盐监测和气候环境研究的相关数据为基本依据,分别掺入不同含量Na2SO4和NaCl,并对经历干湿循环的遗址土重塑样进行强度实验,最后结合实验结果和定性分析对复合过程土遗址强度响应的规律与机理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遗址土的抗压、抗拉和抗剪强度对该复合过程产生明显的衰减性响应行为,试样的各种强度参数与掺入盐分的含量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而且其回归方程服从指数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循环 盐渍 复合过程 遗址土 强度响应
下载PDF
防御素基因工程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艾平 王军平 粟永萍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6-442,共7页
本文综述了防御素在重组表达与制备方面的主要进展,包括在原核细胞表达时宿主菌、载体、表达策略的选择,在酵母等真核细胞中进行重组表达的优缺点,以及重组防御素纯化研究的现状。本文还概括了当前防御素研发与临床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文综述了防御素在重组表达与制备方面的主要进展,包括在原核细胞表达时宿主菌、载体、表达策略的选择,在酵母等真核细胞中进行重组表达的优缺点,以及重组防御素纯化研究的现状。本文还概括了当前防御素研发与临床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将来的研究方向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素 重组表达 纯化工艺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浸胶工艺对竹材加工剩余物制备重组复合板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贺磊 黄慧 +2 位作者 王玉 付凡 王小东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8-782,共5页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浸胶工艺对竹材加工剩余物制备重组复合板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胶液浓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浸胶时间,而胶水改性剂用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明显;综合考虑产品成本及生产效率,确定最佳浸胶工艺为胶...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浸胶工艺对竹材加工剩余物制备重组复合板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胶液浓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浸胶时间,而胶水改性剂用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明显;综合考虑产品成本及生产效率,确定最佳浸胶工艺为胶液质量分数30%、浸胶时间30min、胶水改性剂添加量质量分数10%;由此工艺压制的板材,其性能能够满足汽车车厢底板及混凝土模板的要求,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实验法 浸胶工艺 竹材加工剩余物 复合板材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多元复合-过程叠加”成藏模式及其应用 被引量:40
19
作者 庞雄奇 高剑波 +4 位作者 吕修祥 孟庆洋 王英民 姜振学 刘洛夫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9-166,172,共9页
阐述了复杂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提出了多元复合—过程叠加成藏模式及有利勘探区带预测方法。研究表明,中国复杂叠合盆地具有多期次构造变革、多套生储盖组合、多旋回油气成藏、多期次调整与改造的油气地质特点,油... 阐述了复杂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提出了多元复合—过程叠加成藏模式及有利勘探区带预测方法。研究表明,中国复杂叠合盆地具有多期次构造变革、多套生储盖组合、多旋回油气成藏、多期次调整与改造的油气地质特点,油气藏形成与分布主要受古隆起、烃源灶、区域盖层以及构造平衡带4个要素的控制。"要素复合、过程叠加、多期成藏、晚期定型"是复杂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演化和分布的基本模式。依据这一模式,在恢复研究区4个主要控藏因素演化历史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各主要成藏期奥陶系目的层有利油气聚集区带及构造调整改造后的有利勘探区带进行了预测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复杂叠合盆地 多元复合-过程叠加 成藏模式 奥陶系 有利勘探区带
下载PDF
基于虚拟制造技术的生产线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军 邓建新 +1 位作者 刘战强 艾兴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0,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制造技术 (VMT)的生产线诊断方法 ,研究了其诊断内容和设计流程。该方法可实现生产线资源的统一建模 ,并可在生产规划时对生产线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前瞻性仿真 ,快速诊断各种参数的合理性。结合应用实例 ,对生产线设计... 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制造技术 (VMT)的生产线诊断方法 ,研究了其诊断内容和设计流程。该方法可实现生产线资源的统一建模 ,并可在生产规划时对生产线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前瞻性仿真 ,快速诊断各种参数的合理性。结合应用实例 ,对生产线设计中存在的瓶颈工序进行了快速诊断 ,并对生产线进行了重组设计。该方法诊断快速简便 ,可节省资源、降低成本 ,并能考虑系统随机因素对生产任务的影响 ,诊断结果切实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制造 瓶颈工序 重组设计 产线诊断 生产规划 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