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莲寺金代碑刻书风浅析
1
作者 和梦丹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青莲寺内现存金代碑刻楷书6方、行书3方,草书1方,共计10方。以《硖石山福严院重修佛殿记》《硖石山福岩禅院记》为例,与历代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家传世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书风受苏轼、颜真卿等人影响较深,并据此对碑群书风成因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青莲寺 金代碑刻 硖石山福严院重修佛殿记 大金泽州硖石山福岩禅院记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洛阳伽蓝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建国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6-720,共5页
20世纪以来的《洛阳伽蓝记》研究,在其作者身世、文本笺注、文体特征、史学价值、人文地理及文学成就等方面均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与南北朝的其他专书研究相比,其研究状况相对滞后,它在北朝史学、中古佛学、中古文学、语言学、中... 20世纪以来的《洛阳伽蓝记》研究,在其作者身世、文本笺注、文体特征、史学价值、人文地理及文学成就等方面均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与南北朝的其他专书研究相比,其研究状况相对滞后,它在北朝史学、中古佛学、中古文学、语言学、中外文化交流史以及宗教建筑等课题上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空间仍需大力开拓和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洛阳伽蓝记》研究 回顾 展望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中的女性与佛教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丹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92-97,共6页
《洛阳伽蓝记》记载了北魏洛阳城内佛寺众多的景象。北魏佛教的传播目的是教化与安抚民众,而女性作为民众的一部分,自然也与佛教有一定的关系。《洛阳伽蓝记》中所描写的女性形象身上有两大鲜明特点:一是染指佛教,这些女性或痴迷佛教、... 《洛阳伽蓝记》记载了北魏洛阳城内佛寺众多的景象。北魏佛教的传播目的是教化与安抚民众,而女性作为民众的一部分,自然也与佛教有一定的关系。《洛阳伽蓝记》中所描写的女性形象身上有两大鲜明特点:一是染指佛教,这些女性或痴迷佛教、直接参与佛教活动,或间接从行为活动中阐发佛教教义;二是才华横溢,这些女性技艺卓绝、才思敏捷,她们身上处处体现着女性的主体意识,这与当时社会流行的佛教思想有直接关系。究其原因,一是大乘佛教思想促进了女性地位的提高,二是大乘佛教思想触发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大乘佛教 女性意识
下载PDF
从《洛阳伽蓝记》看中古书面语中的口语词 被引量:3
4
作者 化振红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60-263,共4页
《洛阳伽蓝记》所代表的文言词汇系统与现实口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但也包含着六朝时期相当数量的口语成分。根据中古书面语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判断一个词属于口语词或者书面语词的客观标准;依照这些标准探讨了《洛阳伽蓝记》口... 《洛阳伽蓝记》所代表的文言词汇系统与现实口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但也包含着六朝时期相当数量的口语成分。根据中古书面语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判断一个词属于口语词或者书面语词的客观标准;依照这些标准探讨了《洛阳伽蓝记》口语词的三个来源为:汉译佛典、前代典籍、现实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中古 书面语 口语词 汉译佛典 现实语言 典籍
下载PDF
过渡与衔接:《洛阳伽蓝记》小说价值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莉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0-174,共5页
《洛阳伽蓝记》中小说部分与魏晋六朝小说相比,不但篇幅加长、情节曲折、形象鲜明,更具叙述效果和文学色彩,而且已经初步具有了"有意为小说"的创作意识。更为重要的是,《洛阳伽蓝记》一改之前小说或偏重志怪、或偏重志人的写... 《洛阳伽蓝记》中小说部分与魏晋六朝小说相比,不但篇幅加长、情节曲折、形象鲜明,更具叙述效果和文学色彩,而且已经初步具有了"有意为小说"的创作意识。更为重要的是,《洛阳伽蓝记》一改之前小说或偏重志怪、或偏重志人的写作手法,兼容二者而又融会贯通,写志怪而兼及人事,叙人事而间有志怪,达到了真实与虚幻的完美结合,成为后世唐传奇的先声。《洛阳伽蓝记》因此成为联结六朝小说与唐传奇之间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小说价值
下载PDF
试论《洛阳伽蓝记》中的口语词 被引量:1
6
作者 化振红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4期50-52,共3页
《洛阳伽蓝记》所代表的文言词汇系统,与现实口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但也包含着六朝时期相当数量的口语成分;确定一个词属于口语词或者书面语词所依据的标准;《洛阳伽蓝记》口语词的三个来源:汉译佛典、前代典籍、现实语言。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口语词 书面语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史学价值探微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莉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洛阳伽蓝记》虚实相间而兼有论赞之笔的书写形式,蕴含着两汉史家之遗意,于行文之际充分展现了作者杨衒之的家国兴亡之感和其独特的史观、史才与史识,也体现了中国史学传统的基本精神内核。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史学价值
下载PDF
青海佛教寺院志源流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子开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77-80,共4页
本文以文献记载和现存实物为依据,全面地勾稽了青海地区曾经有过以及保存迄今的佛教寺院志,诸如清代第三世土观活佛洛桑·却吉尼玛所著的《佑宁寺志》和《塔尔寺志》等,力图揭示出青海地区寺院志的源头及其发展脉络。
关键词 青海 藏传佛教 喇嘛 寺院志 民族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的结果补语
9
作者 萧红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98-102,共5页
《洛阳伽蓝记》的结果补语正处于发展成熟期 。
关键词 及物动词 形容词 《洛阳伽蓝记》 结果补语 语法特点 中古汉语 述语 补语
下载PDF
我国藏传佛教寺院文化的宝库——藏文典籍著名印书院考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引水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4-87,共4页
本文借助于史籍,对我国著名藏传佛教寺院印书院的历史及其工艺作了简要考述。
关键词 藏传佛教文化 寺院印书院 藏文古籍
下载PDF
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汉文化的复兴——以陈庆之、杨元慎正统之争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盛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洛阳伽蓝记》为北朝重要著作,该书对北魏都城洛阳进行了生动、全面的描述。本文即以《洛阳伽蓝记》为视角,从梁朝名将陈庆之与北魏士人杨元慎关于正统问题的争论出发,对北魏后期都城洛阳的文化状况加以探讨,并分析从西晋灭亡到北魏后... 《洛阳伽蓝记》为北朝重要著作,该书对北魏都城洛阳进行了生动、全面的描述。本文即以《洛阳伽蓝记》为视角,从梁朝名将陈庆之与北魏士人杨元慎关于正统问题的争论出发,对北魏后期都城洛阳的文化状况加以探讨,并分析从西晋灭亡到北魏后期中原汉族士人在对待夷夏问题上观念的转变,从而揭示出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对洛阳汉文化复兴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洛阳 北魏 孝文帝改革
下载PDF
佛教义理与《洛阳伽蓝记》的小说技法探微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全耀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74-77,共4页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与佛教有着密切关系的著作,它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志人小说秉承了史传文学实录的精神,作者在叙写这些人物的命运或佚闻趣事的时候,也有意无意地向我们传达出了诸行无常、诸受皆苦、因果业报等佛教义...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与佛教有着密切关系的著作,它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志人小说秉承了史传文学实录的精神,作者在叙写这些人物的命运或佚闻趣事的时候,也有意无意地向我们传达出了诸行无常、诸受皆苦、因果业报等佛教义理。而志异小说多与佛教相关,这些作品或隐或现地向我们传达出了一些基本的佛教义理,给我们不少人生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佛教义理 小说技法
下载PDF
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时期佛寺园林造园思想及生产活动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娟 《艺术生活》 2020年第3期32-37,共6页
魏晋时期佛教兴起,文化与宗教交融渗透,佛寺的兴建孕育了佛寺园林这一新的类型诞生,促进我国造园艺术朝着多元化的发展与繁荣。该时期佛寺园林造园艺术兼容儒、释、道、玄等美学思想,造园手法精彩各异,类型丰富多样。通过对《洛阳伽蓝... 魏晋时期佛教兴起,文化与宗教交融渗透,佛寺的兴建孕育了佛寺园林这一新的类型诞生,促进我国造园艺术朝着多元化的发展与繁荣。该时期佛寺园林造园艺术兼容儒、释、道、玄等美学思想,造园手法精彩各异,类型丰富多样。通过对《洛阳伽蓝记》中记载的佛寺园林的造园特征、思想及生产活动进行归纳和总结,指出佛寺园林从内部造园逐渐走向外围园林化环境发展,从浓郁的神异色彩转化到自然色彩,在追求园林艺术精神与自然精神的同时兼顾居民的公共活动性及生产性。该研究为我国古代环境审美提供了一个重要参照对象,也为从古至今的造园活动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北魏佛寺园林 造园特征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中“无明与执取”的佛教观探微
14
作者 张全耀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48-50,共3页
《洛阳伽蓝记》是一本与佛教有着密切关系的著作,然而,人们从佛教方面入手对其进行的研究并不多,笔者认为,在作者笔下丰富的材料中,有相当一部分材料可以从佛教无明与执取的角度进行解读,在作者笔下众多的人物中,既有对于富贵权势的无... 《洛阳伽蓝记》是一本与佛教有着密切关系的著作,然而,人们从佛教方面入手对其进行的研究并不多,笔者认为,在作者笔下丰富的材料中,有相当一部分材料可以从佛教无明与执取的角度进行解读,在作者笔下众多的人物中,既有对于富贵权势的无明与执取,也有对世俗财富、感情与美色、荣誉名声的无明与执取。从佛教义理方面对《洛阳伽蓝记》的材料进行解读,不失为我们对其进行研究的一个较好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佛教义理 无明 执取
下载PDF
航海家亦黑迷失的母语誓愿——泉州《一百大寺看经记》碑上的回鹘文题记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马 《海交史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61-70,共10页
元代航海家亦黑迷失在泉州所立的《一百大寺看经记》碑上有两行回鹘文题记,系其本人以母语所发誓愿,可与汉文碑文相互发明。学界过去主要借助清人录文及现存两块残碑了解汉文碑文的内容,尚未对回鹘文题记开展研究。国家图书馆藏《圣安... 元代航海家亦黑迷失在泉州所立的《一百大寺看经记》碑上有两行回鹘文题记,系其本人以母语所发誓愿,可与汉文碑文相互发明。学界过去主要借助清人录文及现存两块残碑了解汉文碑文的内容,尚未对回鹘文题记开展研究。国家图书馆藏《圣安寺亦黑施钞看经记》拓本正是此碑分裂前所制完整拓片,保留回鹘文题记的完整内容,一直未被学界重视。本文据此首次转写、释读回鹘文题记,揭示出亦黑迷失以母语所记誓愿与汉文碑文的书写的不同。结合对泉州当地藏碑块实物的调查,本文还将给出汉文碑文的最新校录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亦黑迷失 泉州 《一百大寺看经记》 回鹘文 双语书写
下载PDF
《法显传》与《大唐西域记》中的佛教石窟
16
作者 胡子琦 《文学与文化》 2018年第2期81-88,共8页
《法显传》和《大唐西域记》一直是研究古代印度和西域的重要资料。两位高僧的记载折射出他们对寺院以及石窟寺的不同理解。玄奘笔下的"精舍"从僧众的居住地,可以缩小范围到有礼拜像或圣物的建筑。法显和玄奘的记载中并未把... 《法显传》和《大唐西域记》一直是研究古代印度和西域的重要资料。两位高僧的记载折射出他们对寺院以及石窟寺的不同理解。玄奘笔下的"精舍"从僧众的居住地,可以缩小范围到有礼拜像或圣物的建筑。法显和玄奘的记载中并未把石窟视为一种特殊的寺院。从两书对石窟的描写中可以看到石窟的多种用途,包括居住、修行、礼拜、集体活动以及丧葬。法显和玄奘对石窟外观、构造的描写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印度和西域的石窟以及其他寺院建筑的构造和形态,更好地理解汉地石窟、西域石窟和印度石窟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显传 大唐西域记 印度 西域 石窟寺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的实录原则与子书传统
17
作者 洪橙 《黄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53-57,共5页
《洛阳伽蓝记》作为北朝文学的高标,是观察南北朝文学演进的实例。通过杨衒之的"实录"文学理念与《洛阳伽蓝记》文本本身传异记录的对比,体现出史传与子书两种传统关注焦点与叙事方式的不同,及这两种叙事传统在《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作为北朝文学的高标,是观察南北朝文学演进的实例。通过杨衒之的"实录"文学理念与《洛阳伽蓝记》文本本身传异记录的对比,体现出史传与子书两种传统关注焦点与叙事方式的不同,及这两种叙事传统在《洛阳伽蓝记》中的冲突与平衡,借此讨论《洛阳伽蓝记》的故事因素在魏晋南北朝小说史发展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实录 故事因素 子书传统
下载PDF
南京鸡鸣寺现存明碑《重修鸡鸣禅寺记》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晓春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6-103,共8页
南京鸡鸣寺现存明代弘治年间的碑刻《重修鸡鸣禅寺记》,是有关明代前中期鸡鸣寺历史的重要史料,早在明代后期修撰《金陵梵刹志》时已经得到重视。通过碑文的完整公布,并查询、分析其中涉及的撰文等人的基本情况、明代洪武年间创建和弘... 南京鸡鸣寺现存明代弘治年间的碑刻《重修鸡鸣禅寺记》,是有关明代前中期鸡鸣寺历史的重要史料,早在明代后期修撰《金陵梵刹志》时已经得到重视。通过碑文的完整公布,并查询、分析其中涉及的撰文等人的基本情况、明代洪武年间创建和弘治年间重修的历史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这一碑刻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鸡鸣寺 《重修鸡鸣禅寺记》 王俱《金陵梵刹志》
原文传递
光明皇后写经与东亚史料的开拓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昇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3-130,共8页
上海图书馆保存一件有日本光明皇后天平十二年(公元740年,唐开元二十八年)五月一日愿文写经,这就是在日本被称为"五月一日经"的写经。这件写经并非一般人所认为的是杨守敬自日本携回文书,而是光绪十年至十七年(1884—1891)之... 上海图书馆保存一件有日本光明皇后天平十二年(公元740年,唐开元二十八年)五月一日愿文写经,这就是在日本被称为"五月一日经"的写经。这件写经并非一般人所认为的是杨守敬自日本携回文书,而是光绪十年至十七年(1884—1891)之间建赮自日本购回的珍贵经卷。光明皇后自天平八年(736年)开始推进历时二十年的写经事业,并在国内广泛收集私人、寺院等公私收藏的佛经论律,乃至各种章疏,不论是否见于《开元释教录》著录,都借来抄写,从而建立起了本于唐朝《开元释教录》的日本奈良佛教一切经。这些海外古文书和史籍对于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以及开拓利用海外史料的途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明皇后 日本 写经 五月一日经 正仓院 开元释教录
原文传递
明代佛教寺院档册《钦录》考
20
作者 唐玥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4-148,共5页
《钦录》是明太祖管理佛教事务的圣旨敕谕汇编成册的文书档案,藏于南京等地各大敕建寺院。万历年间,葛寅亮将南京各寺《钦录》汇总成“《钦录》集”,编入《金陵梵刹志》中,使之得以保存。《钦录》的编纂可追溯到洪武六年开设的钦录簿制... 《钦录》是明太祖管理佛教事务的圣旨敕谕汇编成册的文书档案,藏于南京等地各大敕建寺院。万历年间,葛寅亮将南京各寺《钦录》汇总成“《钦录》集”,编入《金陵梵刹志》中,使之得以保存。《钦录》的编纂可追溯到洪武六年开设的钦录簿制度,并直接受到其“钦录圣旨”“编类为书”原则的影响。因洪武初年僧司还未设立,《钦录》的记录主体实际上是各大寺院而非官府,这导致禅、讲、教等不同类型的寺院所藏版本存在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和其丰富的内容可补充《大明会典》记载之不足。《钦录》档册体现了明初佛教管理制度化的特点,对研究明初佛教史亦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初佛教 《钦录》 钦录簿制度 《金陵梵刹志》 明太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