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6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simetric analysis of tomotherapy-base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with and without bone marrow spar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cancer
1
作者 Fuli Zhang Weidong Xu +8 位作者 Huayong Jiang Yadi Wang Junmao Gao Qingzhi Liu Na Lu Diandian Chen Bo Yao Jianping Chen Heliang He 《Oncology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CAS 2015年第3期135-139,共5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compare tomotherapy-based bone marrow-sparing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BMS-IMRT) with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 without entering the pelvic bone marrow as a p...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compare tomotherapy-based bone marrow-sparing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BMS-IMRT) with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 without entering the pelvic bone marrow as a planning constraint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cancer after hysterectomy. Methods BMS-IMRT and IMRT plans were designed for a cohort of nine patients. The prescribed dose was 45 Gy in 1.8 Gy daily fractions, and 95% of the planned target volume received this dose. The doses were computed using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with the convolution/superposition algorithm. Plans were compared according to dose-volume histogram analysis in terms of planning target volume homogeneity and conformity indices(HI and CI) as well as organ at risk dose and volume parameters. Results BMS-IMRT had advantages over IMRT in terms of CI, but was equivalent to the latter in HI. V5, V10, V20, V30, and V40 of pelvic bone marrow in BMS-IMRT decreased by 0.06%, 17.33%, 22.19%, 13.85%, and 16.46%,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IMRT. Except for V30 of the small bowel and V30 and V40 of the bladder,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BMS-IMRT and IMRT in the small bowel, bladder, and rectum. Conclusion For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tomotherapy-based radiotherapy after hysterectomy, BMS-IMRT reduced pelvic bone marrow volume receiving low-dose radiation, and it may be conducive to preventing acute hematologic tox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诊断 临床 化疗 疗效
下载PDF
Advances in radiotherapy and targeted therapies for rectal cancer 被引量:3
2
作者 Alexandra Sermeus Wim Leonard +1 位作者 Benedikt Engels Mark De Ridde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The last decade witnessed a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the biology and immunology of colorectal cancer alongside with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s in radiotherapy.The stepwise implementation of intensitymodula... The last decade witnessed a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the biology and immunology of colorectal cancer alongside with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s in radiotherapy.The stepwise implementation of intensitymodulated and 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by means of megavolt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helical tomotherapy enabled us to anatomically sculpt dose delivery,reducing treatment related toxicity.In addition,the administration of a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offers excellent local control rates.The novel challenge is the development of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medically inoperable patient and organ preserving approaches.However,distant control remains unsatisfactory and indicates an urgent need for biomarkers that predict the risk of tumor spread.The expected benefit of target?ed therapies that exploit the tumor genome alone is so far hindered by high cost techniques and pharmaceuticals,hence hardly justifying rather modest improvements in patient outcomes.On the other hand,the immune landscape of colorectal cancer is now better clarified with regard to the immunosuppressive network that promotes immune escape.Both N2 neutrophils and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emerge as useful clinical biomarkers of poor prognosis,while the growing list of anti-MDSC agents shows promising ability to boost antitumor T-cell immunity in preclinical settings.Therefore,integration of genetic and immune biomarkers is the next logical step towards effective targeted therapies in the context of personalized cancer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tal CANCER IMAGE-GUIDED radiotherapy intensity-
下载PDF
直肠癌调强放疗的临床计划质量优化和评估
3
作者 黄霖 刘懿梅 +4 位作者 陈美宁 黄劭敏 邓小武 彭应林 张煜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目的:采用Plan IQ软件评估直肠癌调强放射治疗临床治疗计划和再优化计划的质量,为调强放疗计划筛选和优化提供方法和工具。方法:回顾性随机选取20例接受调强放疗的直肠癌患者,调强放疗技术(IMRT)和旋转容积调强技术(VMAT)计划各10例。(1... 目的:采用Plan IQ软件评估直肠癌调强放射治疗临床治疗计划和再优化计划的质量,为调强放疗计划筛选和优化提供方法和工具。方法:回顾性随机选取20例接受调强放疗的直肠癌患者,调强放疗技术(IMRT)和旋转容积调强技术(VMAT)计划各10例。(1)临床治疗计划设计(TP):IMRT计划采用5野等间距照射,VMAT计划采用2个360°弧旋转照射。处方剂量为PTV1:50 Gy/25 f;PTV2:45 Gy/25 f。所有计划均采用直接机器参数优化,且要求95%等剂量线能覆盖100%靶区体积,危及器官(OARs)参考耐受剂量标准来限制。计划完成后由医生审核确认,并经过计划剂量验证后实施治疗。(2)治疗计划再优化设计(RP):由1名有10年经验的计划设计者对20例TP计划进行重新优化,保持照射技术和照射野条件不变,根据个人经验重新调整计划优化条件和参数,直到OARs剂量尽可能低,且不影响PTV的目标覆盖率。用Plan IQ软件分别对TP和RP计划质量进行量化评估。两组计划之间剂量DVH参数和计划质量指数(PQI)行非参数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RP计划的各DVH参数均优于TP计划,其中PTV1的D_(max)、小肠的V_(45 Gy)和D_(max)以及结肠的V_(45 Gy)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VMAT组和所有患者的RP计划的质量评分均高于TP计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PQI分别为(88.55±3.35 vs 86.61±4.63,P=0.005)、(89.72±3.15 vs87.21±3.04,P=0.028)和(89.14±3.22 vs 86.91±3.22,P=0.001)。结论:计划再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直肠癌调强放疗的临床计划质量,Plan IQ软件为放疗计划质量控制和优质计划筛选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调强放疗计划 放疗计划质量控制 PlanIQ 计划筛选
下载PDF
肿瘤体积对适型调强放疗中晚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张晓霞 王婷 张蕾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体积对适型调强放疗中晚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96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适型调强放射治疗。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以ROC曲线分析肿瘤体积临界值,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患者的预后... 目的探讨肿瘤体积对适型调强放疗中晚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96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适型调强放射治疗。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以ROC曲线分析肿瘤体积临界值,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肿瘤体积对于患者预后死亡的诊断价值,结果发现肿瘤体积的临界值为81.68 mL,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87.5%,AUC面积为0.804。不同肿瘤体积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肿瘤体积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性(P<0.05),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性(P<0.05)。96例患者中13例患者死亡,2例为局部复发。肿瘤体积>81.68 mL(n=32)和肿瘤体积≤81.68 mL(n=64)生存率分别为68.75%和96.87%(P<0.05)。结论肿瘤体积与接受适型调强放疗的中晚期直肠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且其大小与TNM分期、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存在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体积 适型调强放疗 直肠癌 预后分析
下载PDF
调强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489例远期预后影响因素及晚期安全性研究
5
作者 胡丹 陈志杰 +2 位作者 林燕彬 黎荣光 张汉雄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460-2464,共5页
目的探讨行调强放射治疗(IMRT)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远期预后影响因素及晚期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行IMRT一线治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共489例,分析随访生存情况、复发转移及晚期损伤情况,采用单... 目的探讨行调强放射治疗(IMRT)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远期预后影响因素及晚期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行IMRT一线治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共489例,分析随访生存情况、复发转移及晚期损伤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评价局部区域控制率、总生存(OS)率及无复发生存(DFS)率独立影响因素。结果489例病人随访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为92.64%(453/489),5年DFS率为84.05%(411/489),5年OS率为91.00%(445/489)。随访过程中死亡65例,其中因局部区域复发死亡25例,因远处转移死亡35例,因其他事件死亡5例。随访3~4级晚期损伤发生率为2.04%(10/48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与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有关(P<0.05);性别、EB DNA拷贝数、临床分期及N分期均与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5年DFS率有关(P<0.05);年龄、EB DNA拷贝数、临床分期及N分期均与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5年OS率有关(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是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独立影响因素(P<0.05);性别、年龄、吸烟和EB DNA拷贝数均是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5年DFS率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N分期和EB DNA拷贝数均是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5年OS率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远期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性别、年龄、EB DNA拷贝数及分期情况,而随访晚期损伤以1~2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放化疗 辅助 预后 安全性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多变量组合最佳治疗模式的剂量学研究
6
作者 李军 张西志 +5 位作者 钱杰伟 张先稳 桂龙刚 柏正璐 侯笑笑 陈雪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3-19,38,共8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中治疗体位(仰卧位与俯卧位)、准直器调强方式[动态调强(SW)与静态调强(MSS)]、剂量计算算法[各向异性解析算法(AAA算法)与笔形束卷积算法(PBC算法)]、高能X射线能量(6 MV与15 MV)、放射野个数(7野与9野)以...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中治疗体位(仰卧位与俯卧位)、准直器调强方式[动态调强(SW)与静态调强(MSS)]、剂量计算算法[各向异性解析算法(AAA算法)与笔形束卷积算法(PBC算法)]、高能X射线能量(6 MV与15 MV)、放射野个数(7野与9野)以及计算网格尺寸(0.25 cm与0.50 cm)等多变量组合最佳治疗模式的剂量学特征。方法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分别比较6种条件(共计12个变量)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基于剂量学差异结果,比较6种条件中相对更优的6个变量串联而成的A组与相对较差的6个变量串联而成的B组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影响。剂量学评价指标包括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受量、靶区剂量适形度指数(CI)和靶区均匀性指数(HI)、机器跳数(MU)、出束时间。结果对于多变量串联的统计学分析显示,采用俯卧位、AAA剂量算法、动态SW的多叶光栅(MLC)运动方式、15 MV的X线、0.25 cm计算网格尺寸且9野均分的6个变量串联的A组相较于采用仰卧位、PBC剂量算法、静态MSS的MLC运动方式、6 MV的X线、0.50 cm计算网格尺寸且7野均分的6个变量串联的B组,计划靶区(PTV)的平均剂量(D_(mean))平均降低了1.2%,CI平均增加了10.0%,HI平均降低了30.3%;小肠最大剂量(D_(max))平均降低了3.0%,膀胱4000 cm^(3)体积对应的剂量(V_(40))平均降低了31.2%,股骨头D_(max)平均降低了3.6%。结论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采用俯卧位、AAA剂量算法、动态SW的MLC运动方式、15 MV的X线能量、0.25 cm计算网格尺寸和9野均分野这6个变量组成的治疗模式,是经临床剂量学证实的对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的更优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固定野静态调强放疗 治疗体位 剂量算法 多叶光栅 X射线能量 计算网格 放射野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降低S_(2)/S_(3)以上计划靶区剂量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杨俊昌 姚成云 +3 位作者 孙晓奕 吴堂兵 赵明宏 夏春军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69-475,共7页
目的探讨Ⅱ、Ⅲ期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IMRT)降低S_(2)/S_(3)以上计划靶区(PTV)剂量对小肠高剂量照射体积及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Ⅱ、Ⅲ期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IMRT)降低S_(2)/S_(3)以上计划靶区(PTV)剂量对小肠高剂量照射体积及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计划Ⅰ,30例)和试验组(计划Ⅱ,30例)。对照组PTV为全盆腔淋巴结引流区,剂量为50 Gy/25 f。试验组S_(2)下缘以下淋巴结引流区为高危区(PTV 1)剂量为50 Gy/25 f,以及S_(2)下缘以上淋巴结引流区为低危区(PTV 2)剂量为45 Gy/25 f。评估两组靶区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及危及器官剂量参数[包括小肠45 Gy、50 Gy受照射体积(cc),小肠V 10、V 20、V 30、V 40、V 45、V 50和膀胱V 20、V 30、V 40、V 45、V 50]。患者术后均接受以卡培他滨为基础的同期化疗及辅助化疗。随访记录患者放化疗急性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统计总生存(OS)、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和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结果对照组、试验组HI分别为0.053±0.004、0.055±0.006,CI分别为0.681±0.033、0.688±0.03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小肠V 50、V 45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小肠V 10、V 20、V 30、V 40及膀胱V 20、V 30、V 40、V 45、V 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放射性肠炎以0、1级为主,对照组以1、2级为主(P<0.05),两组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皮炎、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3年LRFS分别为93.3%、83.3%,试验组为93.3%、86.7%;对照组1、3年DMFS分别为96.7%、80%,试验组为93.3%、83.3%;对照组1、3年OS分别为100%、86.7%,试验组为100%、90%,两组LRFS、DMFS、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Ⅲ期直肠癌术后IMRT降低S_(2)/S_(3)以上PTV剂量可缩小小肠V 45、V 50高剂量受照体积,降低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且对近期生存情况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药物疗法 联合 同步推量 急性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不可手术食管癌患者序贯加量IMRT与同步推量IMRT的剂量学比较分析
8
作者 李玉锋 沈莲 +5 位作者 孟令新 厉兵城 王海燕 汪运鹏 苏娜 宋海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5期580-586,共7页
目的对比不可手术食管癌序贯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B-IMRT)计划与同步推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计划在靶区参数上的区别,以及对正常器官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日照市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2年5月拟行放射治疗的不可手术食管癌患者30例,... 目的对比不可手术食管癌序贯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B-IMRT)计划与同步推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计划在靶区参数上的区别,以及对正常器官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日照市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2年5月拟行放射治疗的不可手术食管癌患者3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60~88岁,中位年龄68.2岁;病变长度4.0~17.6 cm,平均病变长度6.37 cm(标准差2.76 cm);临床分期为c Tx N1-2M0-1期。分别制定SB-IMRT与SIB-IMRT两种放射治疗计划,并采用靶区勾画、射束设野、靶区覆盖、剂量均匀性、危及器官(OAR)、处方剂量(CB-CHOP)审核通过放射治疗计划。SIB-IMRT给予剂量方法为在一个计划中临床计划靶区(PCTV)50.4 Gy,肿瘤计划靶区(PGTV)剂量同步给予59.92 Gy,共28次完成。SB-IMRT剂量要求为PCTV 50 Gy,均分25次完成;完成后修改照射野局部加照至10 Gy,均分5次完成。SB-IMRT放射治疗需设计前后两套计划,再做计划叠加处理,合成一套计划后根据处方剂量要求优化计划并记录靶区参数和OAR限量。采用均匀性指数(HI)、适形性指数(CI)、靶区覆盖度(TC)及剂量分布、OAR限量等参数分别评估。结果两组计划的PCTV-Dmax、PGTV-Dmax和PCTV-Dmin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SIB-IMRT组PCTV-Dmean、PGTV-Dmin、PGTV-Dmean均低于SB-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38±1.73)Gy vs(58.13±2.38)Gy、(51.41±4.90)Gy vs(54.76±6.31)Gy、(61.22±2.10)Gy vs(62.86±2.03)Gy。P>0.05]。两组计划的PCTV-T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IMRT组CI优于SIB-IMRT组,而HI次于SB-IMRT组,两组间CI、H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5±0.10 vs 0.60±0.11、1.20±0.38 vs 1.24±0.39。P<0.05)。SIB-IMRT组PGTV和PCTV的生物效应剂量(BED)分别为72.74 Gy、59.47 Gy;SB-IMRT组PGTV和PCTV的BED分别为72 Gy、60 Gy。SIB-IMRT组脊髓Dmax、双肺V5和心脏的平均心脏剂量(MHD)低于SB-IM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1.83±2.48)Gy vs(43.27±1.99)Gy、(41.06±11.74)Gy vs(42.26±11.52)Gy、(20.77±8.81)Gy vs(22.72±9.23)Gy。P<0.05]。双肺V_(10)、V_(20)、V_(30)、平均肺剂量(MLD)和心脏V_(30)、V4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可手术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相似或/和相等处方剂量的SB-IMRT计划和SIB-IMRT计划,前者仅CI略占优势,后者计划一次成型,能同时给予肿瘤靶区和临床预防靶区不同梯度的剂量照射,具有高效、精确,生物效应高、OAR受照剂量更低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调强放射治疗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 序贯加量调强放疗
下载PDF
MRI指导骨髓保护IMRT对直肠癌同期放化疗血液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郑良杰 杨艳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MRI)指导骨髓保护调强放疗(IMRT)对直肠癌同期放化疗血液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RI指导骨髓保护IMRT同期放化疗。观察患者的同期放化疗完成情况、剂量学参数,记录同步放化疗后60 d...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MRI)指导骨髓保护调强放疗(IMRT)对直肠癌同期放化疗血液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RI指导骨髓保护IMRT同期放化疗。观察患者的同期放化疗完成情况、剂量学参数,记录同步放化疗后60 d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血液不良反应与造血活性骨髓剂量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同期放化疗顺利完成率为95.00%。骨髓保护IMRT的造血活性骨髓V_(10)、V_(20)、V_(30)、V_(40)以及正常组织V50受量均处于正常范围内,造血活性骨髓体积、计划肿瘤靶区(PTV)体积分别为(470.35±157.13)、(1718.66±311.57)cm^(3)。≥2级的血液学不良反应、腹泻发生率依次为28.33%、38.33%,不同类型血液学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2级的发生率高于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肛门区疼痛≥2级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血活性骨髓V5同血小板最低值、白细胞最低值、中性粒细胞最低值均呈负相关(r=-0.880、-0.876、-0.851,P<0.05);造血活性骨髓V_(10)同中性粒细胞最低值呈负相关(r=-0.883,P<0.05)。结论MRI能够明确IMRT中的骨盆造血活性骨髓受量进行,有助于降低直肠癌患者同期放化疗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核磁共振成像 骨髓 直肠癌 同期放化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
10
作者 许颖 朱国民 张宇峰 《智慧健康》 2023年第36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针对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共50例)作为参考对象。根据数字随分法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针对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共50例)作为参考对象。根据数字随分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参照组采用适形调强放疗,试验组采用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给予患者肝肾功能、血糖、血常规和心电图检查,并根据所得数据,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结果采用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试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后,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适形调强放疗 卡培他滨
下载PDF
305例鼻咽癌调强放疗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89
11
作者 韩露 林少俊 +5 位作者 潘建基 陈传本 张瑜 张秀春 廖希一 陈奇松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58,共6页
背景与目的:放疗是鼻咽癌治疗的有效手段。本研究目的是分析大样本量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治疗鼻咽癌的效果、不良反应并探索其预后因素。方法:分析从2003年9月到2006年9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IMRT的... 背景与目的:放疗是鼻咽癌治疗的有效手段。本研究目的是分析大样本量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治疗鼻咽癌的效果、不良反应并探索其预后因素。方法:分析从2003年9月到2006年9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IMRT的305例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并作生存分析。肿瘤靶区的处方剂量为66~69.75Gy/30~33次。Ⅲ~Ⅳa期患者接受了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5~61个月)。分别有16、8和39例出现局部﹑颈部淋巴结复发及远处转移。3年局控率﹑区域淋巴结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94.3%﹑97.7%﹑86.1%﹑80.3%和89.1%。多因素分析表明T分期并不影响局控率及总生存率(P>0.05),N分期是影响总生存率(P=0.000)、无远处转移率(P=0.000)及无瘤生存率(P=0.003)的独立预后因素。同步和辅助化疗不改善Ⅲ~Ⅳa期患者预后(P>0.05)。严重的急性不良反应包括Ⅲ度皮肤反应14例(4.6%)、Ⅲ度口腔黏膜反应90例(29.5%)及Ⅲ~Ⅳ度骨髓抑制20例(6.5%);IMRT治疗两年后Ⅱ度口干发生率7%,无Ⅲ~Ⅳ度口干。结论:IMRT治疗鼻咽癌可以获得较好的局部区域淋巴结控制率及总生存率,不良反应可耐受。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降低远处转移率进一步提高疗效还需探讨化疗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预后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同期对照研究 被引量:62
12
作者 张瑜 林志安 +4 位作者 潘建基 郑茁 杨凌 林少俊 郑飞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43-1148,共6页
背景与目的:调强适形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取得了较好的局部控制率。本研究探讨与常规放疗比较,调强放疗能否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并减少放射性损伤。方法:选择2003年11月至2005年12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调强放疗的初治... 背景与目的:调强适形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取得了较好的局部控制率。本研究探讨与常规放疗比较,调强放疗能否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并减少放射性损伤。方法:选择2003年11月至2005年12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调强放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190例为调强放疗组,并按1∶1配对选择同期行常规放疗的19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共380例患者。随访两组的生存状况以及急性和慢性放射性损伤发生情况,对两组进行生存分析,并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放射性损伤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调强放疗组4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局部区域控制率均高于常规放疗组(89.8%vs.80.7%,P=0.029;90.4%vs.78.3%,P=0.0107);而两组的4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8.6%vs.83.4%,79.4%vs.64.8%,88.9%vs.75.8%,P值均>0.05)。调强放疗患者的急性口干、颈部纤维化、张口困难的严重程度以及放疗后6个月、1、2、3、4年的口干反应均明显轻于常规放疗(P值均﹤0.05);但两组的急性黏膜反应、骨髓抑制和慢性听力损伤、放射性颅神经损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调强放疗可提高初治鼻咽癌患者的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及局部区域控制率,并能减轻患者的部分急慢性放射性损伤,但未能提高总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调强放射治疗 预后 放射损伤
下载PDF
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与适形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45
13
作者 张武哲 陈志坚 +3 位作者 李德锐 林志雄 李东升 陈创珍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27-1131,共5页
背景与目的:胸上段食管癌所处的解剖特点导致其放疗计划的制订难度很大,而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有可能克服上述难题。本研究比较分析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conformal radiotherapy,CRT)在胸上段食管癌的剂量... 背景与目的:胸上段食管癌所处的解剖特点导致其放疗计划的制订难度很大,而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有可能克服上述难题。本研究比较分析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conformal radiotherapy,CRT)在胸上段食管癌的剂量学优劣,为IMRT在食管癌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胸上段食管癌11例进行研究。在实际治疗采用的CRT计划基础上,每一病例再设计一5野IMRT计划进行对比。对比内容包括相关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结果:肿瘤及相邻组织的计划靶区可见IMRT和CRT计划之间的平均剂量、最大剂量、包含99%和95%靶区的剂量均很接近(P>0.05),但IMRT较CRT的适形指数好(0.68±0.04vs.0.46±0.11,P<0.01)。IMRT对锁骨上区的剂量均匀性较CRT更好,二者的非均匀指数分别为1.17±0.05和1.33±0.15(P=0.01)。IMRT计划中脊髓计划区的最高受量明显较CRT的低(44.4Gy vs.52.5Gy,P<0.05);10Gy以上的肺受照体积为(32±6)%,也明显较CRT计划的(35±9)%低(P<0.05)。结论:对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较适形放疗有更好的剂量适形性,可更有效保护脊髓,并显著降低肺10Gy以上剂量的受照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治疗 调强放疗 放射治疗计划 计算机辅助 剂量学
下载PDF
鼻咽癌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早期反应的对照观察 被引量:30
14
作者 雷新 杨晓霞 +2 位作者 王东 胡南 刘岩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65-966,984,共3页
目的观察鼻咽癌病人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早期治疗结果和早期并发症情况。方法78例Ⅰ~Ⅲ期鼻咽癌病人分为调强放疗组(38例)和常规放疗组(40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锁骨上野及耳前野+后颈电子线野,靶区剂量2Gy/(次·天);调强... 目的观察鼻咽癌病人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早期治疗结果和早期并发症情况。方法78例Ⅰ~Ⅲ期鼻咽癌病人分为调强放疗组(38例)和常规放疗组(40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锁骨上野及耳前野+后颈电子线野,靶区剂量2Gy/(次·天);调强放疗先设定7~9个适形野,再设定80~100个调强子野照射,靶区剂量2.2Gy/(次·天)。研究调强放疗和常规面颈联合野放疗病人的腮腺、脊髓、临床靶区和计划靶区的平均受照体积,观察放疗期间病人的皮肤反应、口干(腮腺)反应和口腔黏膜反应。结果所有病人放疗后鼻咽及周围病灶明显消退。腮腺、脊髓、临床靶区和计划靶区的受照体积调强放疗组分别为(30±4.8)%、(56±6.7)%、(95±8.6)%、(92±8.1)%,常规放疗组分别为(98±9.4)%、(56±10.7)%、(100±9.7)%、(99±9.5)%,调强放疗组腮腺受照体积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调强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多为Ⅰ级,口干(腮腺)反应多为Ⅰ、Ⅱ级,口腔黏膜反应为Ⅰ、Ⅱ级。而常规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及口干(腮腺)反应多为Ⅱ、Ⅲ级,口腔黏膜反应为Ⅱ、Ⅲ级。其中口干(腮腺)反应、皮肤反应、口腔黏膜反应Ⅱ、Ⅲ级者调强放疗组明显少于常规放疗组。另外,调强放疗组的放疗时间为45.0±4.4天,少于常规放疗组的51.0±5.3天。但调强放疗组放疗后鼻咽腔炎症反应较重。结论使用调强技术可明显减轻鼻咽癌病人放疗的口干和皮肤反应等早期放疗反应,并能缩短放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放疗
下载PDF
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初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8
15
作者 王军 韩春 +5 位作者 李晓宁 高超 贾敬好 蔡博宁 张辛 肖爱勤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38-1142,共5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临床研究国内外报道较为少见,其临床疗效如何,是否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大范围低剂量照射肺损伤等问题亦无成熟经验。本研究旨在评价调强放疗技术对食管癌的初期疗效及治疗不良反应。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3...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临床研究国内外报道较为少见,其临床疗效如何,是否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大范围低剂量照射肺损伤等问题亦无成熟经验。本研究旨在评价调强放疗技术对食管癌的初期疗效及治疗不良反应。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3月,采用调强放疗技术治疗37例颈段、胸段食管癌,评价肿瘤反应率、肿瘤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全组患者100%肿瘤区(gross tumor volume,GTV)、95%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和95%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接受剂量分别为(6456±172)cGy、(6293±145)cGy和(5988±53)cGy。接受≥5Gy、≥10Gy、≥20Gy、≥30Gy的肺组织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和肺平均剂量分别为(59.6±12.8)%、(39.5±8.7)%、(22.0±5.4)%、(12.0±4.3)%和(1178±248)cGy。肿瘤总反应率为97.3%(36/37)。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8~29个月),3级及以上急性和晚期放射性食管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6.2%和7.2%;2级及以上急性和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分别10.8%和8.1%。1、2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2.9%、72.9%;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9%、67.4%;1、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5%、51.4%。局部未控和复发占总治疗失败的69.2%。结论: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初期疗效较好,急性和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较低。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仍为肿瘤局部未控和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调强放射治疗 预后 疗效
下载PDF
胸上段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和静态调强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31
16
作者 张瑞 习勉 +5 位作者 李巧巧 赵磊 黄晓波 何立儒 胡永红 刘孟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0-264,共5页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VMAT)、静态调强(s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在胸上段食管癌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7例局部晚期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制定3DCRT、7野sIMRT和360度单弧VMAT 3套放疗计划,处方剂量统一为60 Gy/30F。...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VMAT)、静态调强(s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在胸上段食管癌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7例局部晚期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制定3DCRT、7野sIMRT和360度单弧VMAT 3套放疗计划,处方剂量统一为60 Gy/30F。比较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参数,加速器的总机器跳数(MU)和有效治疗时间(TT)等。【结果】VMAT与IMRT的靶区剂量分布基本一致,均优于3DCRT。对于正常组织,三组计划中肺、心脏的受照剂量均无明显差异,但IMRT与VMAT可较3DCRT更好的保护脊髓。3DCRT、IMRT、VMAT的MU分别为537±92、601±122、682±139,有效治疗时间(min)分别为3.9±0.3、6.0±0.7、4.7±0.7(P<0.05)。【结论】与3DCRT相比,VMAT与IMRT在胸上段食管癌均有一定的剂量学优势,但VMAT较IMRT可显著提高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食管肿瘤 容积旋转调强 静态调强 剂量学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后颞颌关节损伤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7
17
作者 刘源 陈明 +7 位作者 赵充 卢丽霞 韩非 包勇 黄劭敏 邓小武 卢泰祥 崔念基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7,共4页
背景与目的:放射性颞颌关节损伤是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张口时门齿距缩小。严重的张口困难可影响进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量化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情况,探讨颞颌关节放射损伤的影响因素。... 背景与目的:放射性颞颌关节损伤是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张口时门齿距缩小。严重的张口困难可影响进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量化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情况,探讨颞颌关节放射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2001年2月至2003年2月,148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接受调强放疗,放疗总剂量63~77Gy,分次剂量为每次2.27~2.80Gy,总疗程时间31~86天。放疗前及放疗后6个月、1年、2年和3年分别用直尺测量患者门齿距。结果:全组1、2、3年累积生存率为97.26%、94.83%、92.04%。颞颌关节平均剂量17.99~51.36Gy。Ⅰ~Ⅱ级张口困难发生率4.73%,未观察到Ⅲ级和Ⅳ级颞颌关节损伤。结论:调强放疗技术使颞颌关节受照剂量显著下降,放疗后发生严重张口困难的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颞颌关节 放射晚期损伤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和术后复发性直肠癌 被引量:10
18
作者 魏瑞 张阳德 +1 位作者 何剪太 申良方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和术后复发性直肠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局部晚期和术后复发性直肠癌均在外照射40Gy后随机分为后程适形放疗组(适形组)30例,常规放疗组(对...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和术后复发性直肠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局部晚期和术后复发性直肠癌均在外照射40Gy后随机分为后程适形放疗组(适形组)30例,常规放疗组(对照组)30例。结果:适形组及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6.7%和7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形组及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0%、53.3%、36.7%和56.7%、40.0%、13.3%,P=0.02;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6.7%、80.0%、50.0%和73.3%、53.3%、30.0%,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38);在副反应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和术后复发性直肠癌常规外照射加三维适形放疗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放射疗法 强调适形 放射治疗剂量 预后
下载PDF
339例鼻咽癌调强放疗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高颖川 朱小东 +3 位作者 李龄 曲颂 梁振强 梁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029-2035,共7页
目的:评价本院鼻咽癌调强放疗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调强放疗的首程无转移鼻咽癌患者临床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评价预后因子,RTOG/EORTC标准评价急性放疗... 目的:评价本院鼻咽癌调强放疗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调强放疗的首程无转移鼻咽癌患者临床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评价预后因子,RTOG/EORTC标准评价急性放疗反应和晚期损伤。结果:339例初治鼻咽癌患者,男性244例,女性95例,男:女比例为2.57:1,中位年龄44岁。中位随访时间为22.5个月,随访率为97.3%。全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9.0%、94.9%、90.7%;疾病特异生存率分别为99.1%、97.0%、94.2%;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6.4%、92.9%、86.4%;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8.1%、96.5%、95.7%;区域控制率分别为99.3%、98.5%、97.8%;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7.1%、93.6%、88.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Ⅰ~Ⅲ期vs.Ⅳ期)和年龄(<44岁vs.≥44岁)是总生存、无瘤生存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临床分期是疾病特异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常见急性放疗不良反应为1、2级皮肤损伤(98.8%)及2、3级口腔黏膜损伤(95.0%)。随访超过2年的患者中12例仍存在1、2级腮腺损伤,未观察到3、4级晚期损伤。结论:IMRT治疗首程无转移鼻咽癌患者可获得较好的局部区域控制及总生存率,对正常器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急性不良反应可较好耐受,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 生存 预后
下载PDF
肝癌三维适形、静态调强与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黎 习勉 +3 位作者 孙文钊 梁健 黄晓延 刘孟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2-406,共5页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静态调强(s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在肝癌的剂量学差异,评价不同放疗技术的优劣性。【方法】选择20例行4DCT扫描的原发性肝右叶癌,为每例患者制定三套放疗计划:3DCRT、9野sIMRT和VMAT计划...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静态调强(s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在肝癌的剂量学差异,评价不同放疗技术的优劣性。【方法】选择20例行4DCT扫描的原发性肝右叶癌,为每例患者制定三套放疗计划:3DCRT、9野sIMRT和VMAT计划。处方剂量统一为50 Gy,分25次照射。比较不同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加速器跳数(MU)以及治疗参数等。【结果】三组计划的Dmax无明显差异;IMRT和VMAT计划的靶区覆盖率、均匀性和适形性均显著优于3DCRT。三组计划的肝平均剂量分别为(20.5±4.5)Gy(3DCRT)、(21.1±3.8)Gy(IMRT)、(20.9±3.9)Gy(VMAT),肾脏、胃、小肠、脊髓的受照剂量差异不明显。3DCRT、IMRT、VMAT计划的MU分别为405±99、392±81、438±76(P=0.226),有效治疗时间分别为(2.1±0.2)min、(4.8±0.7)min、(3.0±0.2)min(P=0.000)。【结论】VMAT的剂量分布与IMRT相仿,可显著提高治疗效率。与3DCRT相比,IMRT和VMAT计划均可显著改善肝癌靶区的剂量覆盖,但在正常器官的保护方面并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放射治疗 容积旋转调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