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ing surgery with 125I brachytherapy for recurrent mediastinal 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1
作者 Hui-Guo Chen Kai Zhang +4 位作者 Wei-Bin Wu Yong-Hui Wu Jian Zhang Li-Jia Gu Xiao-Jun L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5期939-945,共7页
BACKGROUND 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in the mediastinum is an extremely rare malignant neoplasm.A few previous case reports indicate that surgical resection is the major treatment,but frequent recurrence occurs loc... BACKGROUND 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in the mediastinum is an extremely rare malignant neoplasm.A few previous case reports indicate that surgical resection is the major treatment,but frequent recurrence occurs locally.Due to its rarity,it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optimal treatment and clinical outcomes remain unclear.Here,we report a case of multifocal recurrent 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in the posterior mediastinum treated by combining surgery with 125I brachytherapy,and summarize its clinical features,treatment and prognosis.CASE SUMMARY A 75-year-old man w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ith a history of gradual dysphagia for one year and aggravated dysphagia for 3 mo.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T)revealed several large cystic-solid masses with lipomatous density,and calcification in the posterior-inferior mediastinum.The patient received a wide excision by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Pathological analysis confirmed the tumors were 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s.The tumor locally relapsed 24 mo later,and another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by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Fifteen months after the second surgery,the tumor recurred again,and the patient received CT-guided radioactive seeds 125I implantation.After 8 mo,follow-up chest CT showed an enlarged tumor.Finally,his condition exacerbated with severe dysphagia and dyspnea,and he died of respiratory failure in July 2018.CONCLUSION We reviewed the literature,and suggest that surgical resection provides beneficial effects for 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in the mediastinum,even in cases with local recurrence.125I brachytherapy may be beneficial for recurrent unresectable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Mediastinal neoplasms recurrENCE REOPERATION 125I brachytherapy Case report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2
作者 王翠 李亚玲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期76-81,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6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转移性宫颈癌6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6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转移性宫颈癌6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全身化疗方案,研究组给予全身化疗方案+PD-1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及治疗3个周期后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LM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PLR)指标水平及Kamofsky评分变化,并观察治疗期间毒性作用发生情况及随访期间患者总生存期。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3.75%(30/32)、96.88%(31/32),高于对照组的68.75%(22/32)、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2组血清SCC、PL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LMR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Kamofsky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1、2年生存率及总生存期高于或长于对照组(P<0.05)。2组毒性作用多数为1~2级。研究组血小板下降和转氨酶升高比例分别为37.50%(12/32)和28.12%(9/32),高于对照组的18.75%(6/32)和9.38%(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贫血、白细胞下降、恶心、腹泻、乏力等毒性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发生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皮疹、带状疱疹、过敏等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PD-1抑制剂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提高了临床效果、生存质量及生存率,延长生存期,改善了机体的炎症免疫反应状态,毒性作用较少,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复发转移性 全身化疗 免疫治疗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抑制剂 鳞状细胞癌抗原 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血小板/淋巴细胞
下载PDF
宫腔镜电切术在宫颈管赘生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3
作者 吴培凤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6期25-28,共4页
目的 探究宫腔镜电切术在宫颈管赘生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0例宫颈管赘生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经阴道宫颈管赘生物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宫腔镜下宫颈管赘生物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术... 目的 探究宫腔镜电切术在宫颈管赘生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0例宫颈管赘生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经阴道宫颈管赘生物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宫腔镜下宫颈管赘生物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术后月经正常、粘连、复发情况,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45.42±5.54)min、下床活动时间(3.37±0.53)d、住院时间(5.25±1.67)d均较对照组的(65.72±8.58)min、(5.17±0.79)d、(10.48±1.89)d更短(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0.46±4.25)ml较对照组的(37.82±5.57)ml更少(P<0.05)。观察组术后月经正常率为93.75%,较对照组的73.75%更高(P<0.05)。观察组术后粘连及术后复发率分别为0、0,较对照组的13.75%、12.50%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1、3、5 d疼痛评分分别为(3.48±0.43)、(1.35±0.24)、(0.56±0.12)分,均较对照组的(6.34±1.06)、(3.28±0.68)、(2.21±0.47)分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 针对宫颈管赘生物患者采取宫腔镜电切术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进程,住院时间更短,可有效提升术后月经正常率,降低术后粘连率及复发率,并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管赘生物 宫腔镜电切术 月经正常 复发率
下载PDF
碘-125粒子治疗复发宫颈鳞癌术后剂量参数与疗效关系分析
4
作者 赵金鑫 于慧敏 +7 位作者 梁岩松 刘泽洲 徐克 李慧娟 底学敏 高贞 王娟 张宏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探讨复发宫颈鳞癌粒子植入术后剂量参数与肿瘤体积缩小比的关系,并得出能够预测疗效的最佳参数。方法选取粒子植入治疗的宫颈鳞癌患者26例,共30个病灶。所有患者术后即刻行剂量验证,得出术后D_(90)。术后规律随访,根据患者实际随访... 目的探讨复发宫颈鳞癌粒子植入术后剂量参数与肿瘤体积缩小比的关系,并得出能够预测疗效的最佳参数。方法选取粒子植入治疗的宫颈鳞癌患者26例,共30个病灶。所有患者术后即刻行剂量验证,得出术后D_(90)。术后规律随访,根据患者实际随访时的CT图像计算术后t时刻肿瘤体积缩小比(R_(t))、术后1个月肿瘤体积缩小比(R_(1))、初月实际吸收剂量(D_(1m))、初月疗效校正吸收剂量(D_(1e))、初月敏感性校正吸收剂量(D_(1s))。将术后D_(90)与R_(1)进行曲线拟合,将术后D_(90)、D_(1m)、D_(1e)、D_(1s)与Rt进行曲线拟合,寻找各参数与肿瘤体积缩小比的关联性。结果术后D_(90)、D_(1m)、D_(1e)、D_(1s)、Rt、R_(1)均数分别为(105.4±22.8)Gy、(30.9±7.4)Gy、(37.1±8.9)Gy、(37.8±11.6)Gy、(39.4±17.0)%、(20.4±12.0)%。术后D_(90)与R_(1),术后D_(90)、D_(1m)、D_(1e)、D_(1s)与Rt均呈函数关系,方程式分别为y=6.856×10^(-7)x^(3)-2.66×10^(-4)x^(2)+0.031x-0.879(R^(2)=0.139),y=1.573×10^(-6)x^(3)-4.47×10^(-4)x^(2)+0.045x-0.967(R^(2)=0.027)、y=7.11×10^(-5)x^(3)-0.07x^(2)+0.193x-1.402(R^(2)=0.043)、y=3.546×10^(-5)x^(3)-0.003x^(2)+0.108x-0.744(R^(2)=0.126)、y=1.022×10^(-5)x^(3)-0.001x^(2)+0.048x-0.275(R^(2)=0.243)。结论术后D_(90)、D_(1m)、D_(1e)、D_(1s)与术后肿瘤体积缩小比有一定的相关性,可用于预测复发宫颈鳞癌粒子植入患者的疗效。相比D_(90)和D_(1m),D_(1e)与D_(1s)预测疗效可能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125粒子 宫颈癌 剂量 疗效 近距离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肿瘤体积在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书桢 蔡志福 +3 位作者 容雁 庞业滨 罗冬妮(综述) 高琨(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3-67,共5页
肿瘤体积对于宫颈癌近距离治疗方式选择、危及器官剂量、局部控制率和生存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同期化疗联合外照射放疗,在实现近距离治疗前最大的肿瘤体积减少率以及个体化治疗... 肿瘤体积对于宫颈癌近距离治疗方式选择、危及器官剂量、局部控制率和生存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同期化疗联合外照射放疗,在实现近距离治疗前最大的肿瘤体积减少率以及个体化治疗上显示出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因此,本文针对近年肿瘤体积在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肿瘤体积 近距离放射疗法 进展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耿欣 高跃丽 +4 位作者 张静亚 耿飞龙 康非 王亚凡 周立飞 《转化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对宫颈癌患者复发危险度及3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宫颈癌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宫颈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均行DCE-MRI检查,比较2组DCE-MRI定量参数,比...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对宫颈癌患者复发危险度及3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宫颈癌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宫颈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均行DCE-MRI检查,比较2组DCE-MRI定量参数,比较肿瘤复发与未复发患者临床特征及DCE-MRI定量参数,评价DCE-MRI定量参数对宫颈癌患者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比较不同水平DCE-MRI定量参数患者3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容积运转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高于对照组(P<0.01);肿瘤复发患者K^(trans)、K_(ep)、V_(e)高于未复发患者(P<0.01)。K^(trans)、K_(ep)、V_(e)联合预测宫颈癌患者肿瘤复发的曲线下面积(0.932)最大。宫颈癌患者K^(trans)、K_(ep)、V_(e)为高水平时,复发风险是低水平患者的2.250、2.432、1.995倍(P<0.05)。K^(trans)、K_(ep)、V_(e)高水平宫颈癌患者3年内生存率分别低于K^(trans)、K_(ep)、V_(e)低水平患者(P<0.05)。结论DCE-MRI定量参数与宫颈癌患者肿瘤复发危险度及3年生存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容积运转常数 速率常数 血管细胞外间隙容积比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肿瘤复发 生存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秦瑶 李杰慧(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01-205,共5页
近距离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放射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传统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施源器对部分术后残端复发或偏心性或大体积宫颈癌患者存在置入困难、不能适应个体化的局部病灶、剂量分布不理想等问题,继而影响疗效及预后。3D... 近距离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放射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传统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施源器对部分术后残端复发或偏心性或大体积宫颈癌患者存在置入困难、不能适应个体化的局部病灶、剂量分布不理想等问题,继而影响疗效及预后。3D打印技术可以为患者设计个体化的施源器。3D打印技术与近距离放射治疗相结合,可以提高放射治疗的准确性。目前3D打印技术在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构建宫颈癌模型,进行术前规划,显示肿瘤形状以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同时还包括制作个性化施源器,减少空气间隙发生,以实现精确剂量分布。此外还包括设计平行/斜行插植针道施源器,优化针道和靶区剂量分布。综述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中3D打印技术在上述领域的应用现状,讨论开发3D打印所需材料、系统建立及图像引导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打印 三维 近距离放射疗法 放射治疗剂量 施源器
下载PDF
那不勒斯预后评分预测FIGO分期Ⅰ~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志超 刘国燕 +2 位作者 窦现凤 何乾 赵海灵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23-227,233,共6页
目的:探讨那不勒斯预后评分(Naples prognostic score,NPS)在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Ⅰ~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86例FIGOⅠ~Ⅱ期宫颈癌患... 目的:探讨那不勒斯预后评分(Naples prognostic score,NPS)在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Ⅰ~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86例FIGOⅠ~Ⅱ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PS分为低危组(0分)、中危组(1~2分)和高危组(3~4分),比较各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根据患者是否复发和转移分为无复发转移组(147例)和复发转移组(39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患者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NPS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结果:NPS低危、中危和高危组白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LMR)、分化程度和宫旁浸润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PS是宫颈癌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HR_(高危vs.低危)=14.304,95%CI:3.214~63.656,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鳞癌患者NPS高危组的DFS明显低于中危组和低危组(Log-rankχ^(2)=23.267,P<0.001);FIGO分期Ⅰ期和Ⅱ期患者NPS高危组的DFS明显低于中危组和低危组(Log-rankχ^(2)分别为15.760和8.294,P<0.05)。结论:NPS是FIGO分期Ⅰ~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NPS较高的患者DFS相对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不勒斯预后评分 宫颈肿瘤 FIGO分期 复发 肿瘤转移 预后
下载PDF
卡度尼利单抗单药及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宫颈癌一例
9
作者 石蕊 冯淑娴 +1 位作者 马薇 张宗翠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65-667,共3页
宫颈癌的发病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目前手术仍然是早期宫颈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宫颈癌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远处转移能力,晚期预后差,治疗选择有限。报告1例宫颈癌根治术和放化疗联合治疗后仍复发,出现膀胱阴道瘘和直肠阴道瘘并发严... 宫颈癌的发病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目前手术仍然是早期宫颈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宫颈癌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远处转移能力,晚期预后差,治疗选择有限。报告1例宫颈癌根治术和放化疗联合治疗后仍复发,出现膀胱阴道瘘和直肠阴道瘘并发严重感染的患者,经卡度尼利单抗单药及联合化疗治疗取得了生存获益,旨在为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免疫疗法 卡度尼利单抗 复发 药物疗法 药物疗法 联合
下载PDF
早期子宫颈癌术后复发的不同治疗方法的肿瘤学结局: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10
作者 刘江豪 姜文轩 +5 位作者 刘萍 陆安伟 何俊燊 宾晓农 郎景和 陈春林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23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早期子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复发患者的肿瘤学结局差异。方法基于中国子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库,筛选纳入早期子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根据转移部位分为单纯盆腔转移组、远处转移组及盆腔转移合并远处转...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早期子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复发患者的肿瘤学结局差异。方法基于中国子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库,筛选纳入早期子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根据转移部位分为单纯盆腔转移组、远处转移组及盆腔转移合并远处转移组,再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如放疗、单纯化疗或手术综合治疗的肿瘤学结局。结果①从数据库63926例子宫颈癌患者中,共纳入893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复发患者,其中单纯盆腔转移组共398例,远处转移组共190例,盆腔转移和远处转移组共305例。②其中单纯盆腔转移398例,放疗组(n=248)5年总生存期高于单纯化疗组(n=93)(61.90%vs 44.40%,χ^(2)=15.292,P<0.001),手术综合治疗组(n=57)5年总生存期高于单纯化疗组(68.50%vs 44.40%,χ^(2)=6.089,P=0.014),但放疗组和手术综合治疗组5年总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90%vs 68.50%,χ^(2)=0.244,P=0.621)。③远处转移190例,其中放疗组(n=67)、单纯化疗组(n=92)及手术综合治疗组(n=31)的5年总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50%vs 59.20%vs 53.50%,χ^(2)=2.305,P=0.316)。④盆腔转移和远处转移305例,放疗组(n=160)、单纯化疗组(n=125)和手术综合治疗组(n=20)的5年总生存期无差异。(38.10%vs 44.50%vs 36.10%,χ^(2)=0.785,P=0.675)。结论早期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单纯盆腔转移的患者,接受手术综合治疗及放疗的肿瘤结局均优于单纯化疗。远处转移病例或盆腔转移合并远处转移病例中,放疗组、单纯化疗组和手术综合治疗组患者的肿瘤学结局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复发后再治疗 肿瘤学结果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忠敏 黄钢 +4 位作者 陈克敏 陆健 贡桔 郑云峰 张丽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81-684,共4页
目的观察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直肠癌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在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肿瘤三维立体图像,计算出125I粒子植入的粒子数目、空间分布和剂量率分布... 目的观察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直肠癌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在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肿瘤三维立体图像,计算出125I粒子植入的粒子数目、空间分布和剂量率分布。125I粒子的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PD)为80~130 Gy。粒子活度0.5~0.8 mCi/颗,中位植入粒子48颗(25~95颗)。术后即刻行CT扫描进行粒子质量验证。观察全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肿瘤疗效评估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随访2~28个月,平均术后3~7 d疼痛明显缓解。术后2个月CT随访,肿瘤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3例,无变化(NC)3例,进展(PD)2例,CR+PR为75%。全组中位生存期18.8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75%、25%。2例死于肿瘤恶化,3例死于全身广泛转移。全组患者随访期间未见尿频、尿痛、血尿、直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复发性直肠癌,近期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姑息止痛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介入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复发肿瘤 CT引导 125I粒子 近距离治疗
下载PDF
外放疗后复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癌17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的初步疗效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娟 孙美玲 +3 位作者 张宏涛 唐富龙 隋爱霞 夏海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84-787,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外放后复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17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既往接受外放疗再次复发患者行回顾性研究。17例患者23处病灶,应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TPS)制订治疗... 目的初步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外放后复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17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既往接受外放疗再次复发患者行回顾性研究。17例患者23处病灶,应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TPS)制订治疗计划,确定粒子数目、活度及分布,粒子活度0.3~0.8 mCi,肿瘤处方剂量为60~120 Gy,CT及B超双引导下植入,术后24 h内CT扫描,剂量验证D90为(81.4±2.1)Gy。术后每2个月复查CT检测肿瘤大小变化并观察并发症。结果随访6个月,局部控制率为65.2%,其中,小于4 cm的淋巴结控制率(CR+PR)为90%,而大于4 cm的为46%,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Ⅰ、Ⅱ、Ⅲ、Ⅴ区淋巴结各控制率(CR+PR)与未控制率(SD+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孤立而边界清楚的21个淋巴结控制率为71%,融合而边界不清的淋巴结局部控制率为0。急性皮肤放疗反应Ⅱ度8例,Ⅰ度7例,无严重的其他放疗并发症。结论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外放疗后复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近期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小于4 cm且孤立、边界清楚的淋巴结更适合粒子植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 转移癌 肿瘤复发 125I粒子植入 近距离放射治疗
下载PDF
宫颈鳞癌预后因素的层别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3
作者 熊樱 梁立治 +4 位作者 刘继红 彭小萍 魏梅 沈扬 李孟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鳞癌预后的因素,将其按预后风险水平层别化,并建立预后预测系统以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对287例FIGOⅠb1~Ⅱb期宫颈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并层别化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鳞癌预后的因素,将其按预后风险水平层别化,并建立预后预测系统以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对287例FIGOⅠb1~Ⅱb期宫颈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并层别化预后影响因素。结果:287例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为81.3%。多重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为盆腔淋巴结转移(P<0.001)和宫旁切缘阳性(P=0.013)(A级因素)、宫颈深肌层浸润(P=0.035)(B级因素)。具有A级因素者局部复发率、局部伴远处转移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7.4%、4.1%和13.7%;具有B级因素者局部复发率为20.0%,局部伴远处转移率为1.1%,远处转移率为1.1%;无A级或B级因素者局部复发率为9.2%,局部伴远处转移率为1.7%,远处转移率为0.8%。根据A级和B级因素建立预后预测系统,高危组患者具有A级因素,5年无瘤生存率为25.0%~61.3%;中危组患者无A级因素但具有B级因素,5年无瘤生存率为83.7%;低危组患者无A级或B级因素,5年无瘤生存率为93.9%。结论: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切缘阳性、宫颈深肌层浸润为影响宫颈鳞癌预后的因素。具有上述不同因素的患者预后风险及复发模式有所不同,有必要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来提高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复发 预后
下载PDF
CT引导^(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开贤 秦征东 +2 位作者 李苓 胡效坤 王侠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1714-1716,共3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技术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3例手术或放疗后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根据术前计划确定粒子数目、空间分布和粒子针数目。粒子活度为0.4~0.8mCi,间距为0.5~1.0... 目的:探讨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技术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3例手术或放疗后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根据术前计划确定粒子数目、空间分布和粒子针数目。粒子活度为0.4~0.8mCi,间距为0.5~1.0cm,共植入粒子10~35颗,术后即刻行CT扫描并进行质量验证。术后定期复查CT。结果:按照WHO疗效评价标准,1、3和6个月时有效率分别为48.5%、67.7%和80.0%。全组中位生存期16个月,其中1~2级胶质瘤中位生存期26个月,3~4级胶质瘤中位生存期11个月;全组1年生存率为66.7%(22/33),其中1~2级胶质瘤1年生存率为85.0%(17/20),3~4级胶质瘤1年生存率为38.5%(5/13)。并发症包括针道少量出血4例,局部脑坏死5例。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结论: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少和疗效肯定等优点,值得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学 介入性 近距离放射疗法 脑胶质瘤 肿瘤复发
下载PDF
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复发肿瘤 被引量:6
15
作者 江萍 马月 +3 位作者 王俊杰 冉维强 姜玉良 曲昂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复发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6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29例既往接受过颈部外照射或颈清扫术联合外照射后再次局部或区域复发患者,局部麻醉,利用超声引导插植18 G粒子针,针间距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复发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6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29例既往接受过颈部外照射或颈清扫术联合外照射后再次局部或区域复发患者,局部麻醉,利用超声引导插植18 G粒子针,针间距1 cm,范围包括肿瘤靶区+外周0.5 cm;后退式植入125I粒子,粒子间距1 cm;中位植入粒子数27颗(范围3~61颗),粒子活度0.35~0.80 mCi(1.30×107~2.96×107Bq)。术后即刻或24 h内行CT扫描,层厚5 mm,将图像传送到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质量验证。结果:随访3~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术后剂量验证D90(90%靶区内体积接受的照射剂量)为90~160 Gy,中位剂量为130 Gy。1年局部控制率为53.1%,2年为34.8%,3年为17.4%,全组病例中位控制时间8个月(95%CI 2.8~21.1)。1年生存率54.1%,2年生存率27.5%,3年生存率27.5%,全组病例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95%CI 7.6~18.3)。结论: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头颈部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易操作的微创治疗方法,是较好的挽救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肿瘤复发 局部 近距离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下载PDF
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在术后复发性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3
16
作者 袁香坤 崔芒芒 +4 位作者 苗珺珺 郜蕾 胡建伟 田丹丹 张永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258-1262,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在术后复发性宫颈癌三维插植后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10例就诊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术后复发的宫颈癌患者行个体化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辅助下三维插植后装治疗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在术后复发性宫颈癌三维插植后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10例就诊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术后复发的宫颈癌患者行个体化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辅助下三维插植后装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不同阴道定位模板,行CT模拟定位,勾画靶区,设计主要导向针道空间分布,打印出3D微创导向模板。根据预设针道植入插植针,制定治疗计划,高危临床靶区(high risk-clinical target volume,HR-CTV)处方剂量为6 Gy/次,共4~6次。结果:10例患者共行插植治疗52次,每次插植治疗平均扫描CT次数为(1.58±0.70)次,每次插植治疗从插植针植入至插植针到达满意位置的平均消耗时间为(10.88±2.94)min,每次治疗插植针的使用针数为(5.69±1.91)根。剂量参数HR-CTV包绕90%靶区体积的剂量(D90)为(6.41±0.29)Gy,包绕膀胱、直肠、乙状结肠的2 cm3体积的剂量(D2cm3)分别为(4.75±0.37)、(3.93±0.26)、(4.33±0.24)Gy。10例患者治疗结束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8例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2例达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结论: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应用于术后中心型复发性宫颈癌三维插植后装治疗,定位准确,可重复治疗,插植操作时间短,插植针数少,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而轻,肿瘤缩小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复发性宫颈癌 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 插植后装治疗
下载PDF
复发性直肠癌: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疗的疗效 被引量:6
17
作者 柳晨 袁慧书 +3 位作者 王俊杰 孟娜 韩嵩博 马永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粒子行组织间近距离放疗对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对30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行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前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粒子植入间距0.5~1.0cm;术后即刻复查CT观察粒... 目的评价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粒子行组织间近距离放疗对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对30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行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前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粒子植入间距0.5~1.0cm;术后即刻复查CT观察粒子分布情况,并再次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剂量验证。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植入粒子9~136颗,粒子活度0.50~1.60mCi,肿瘤周边匹配剂量110~160Gy。随访3~75个月,局部有效率70.00%(21/30),中位局部控制时间为7.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9.0个月。1年局部控制率为62.7%,2年为47.1%,3年为47.1%。1年生存率30.9%,2年为13.3%,3年为6.6%。术前疼痛评分(6.32±2.15)分,术后评分(2.77±1.77)分,术后疼痛评分低于术前(P<0.001),疼痛改善有效率100%(22/22)。结论 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织间近距离放疗复发性直肠癌不良反应少,疗效肯定,是治疗直肠癌术后或放疗后复发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复发 近距离放射疗法 125I粒子 粒子植入
下载PDF
插植调强近距离放疗复发宫颈癌的同期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叶伟军 曹新平 +2 位作者 李爱菊 任玉峰 陈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219-1222,共4页
目的:探讨插植调强近距离放疗在复发宫颈癌中的价值。方法:25例盆腔复发宫颈癌患者行插植后装调强近距离放疗为实验组,选择同期行常规后装放疗的25例盆腔复发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近期疗效及合并症。结果:实验组完全缓解20... 目的:探讨插植调强近距离放疗在复发宫颈癌中的价值。方法:25例盆腔复发宫颈癌患者行插植后装调强近距离放疗为实验组,选择同期行常规后装放疗的25例盆腔复发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近期疗效及合并症。结果:实验组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5例,对照纽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4例,进展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实验组出现5例阴道直肠瘘,1例3级肠炎;对照组出现3例阴道直肠瘘,1例3级肠炎。结论:盆腔插植调强近距离放疗治疗复发宫颈癌近期疗效满意,优于常规近距离放疗,毒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治疗 近距离放疗 调强放疗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调强放射联合插植近距离后装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文翠 赵林 +3 位作者 赵凤菊 任锦霞 田晓刚 王小龙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4期3723-3727,共5页
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后阴道残端复发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插植近距离后装治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患者65例,随机分为2组。ISBT组(37例)行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插植近距离后装治疗,ICBT组... 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后阴道残端复发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插植近距离后装治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患者65例,随机分为2组。ISBT组(37例)行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插植近距离后装治疗,ICBT组(28例)行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常规近距离后装治疗,2组放疗期间均给予顺铂周疗增敏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差异和毒副反应。结果随访时间为12~45个月,随访率100%。ISBT组完全有效率CR+部分有效率PR 89.2%(33/37),ICBT组完全有效率CR+部分有效率PR 64.3%(18/28)。2组CR+P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6,P=0.021)。1、2、3年局控率,ISBT组分别为83.7%、72.9%、43.2%,ICBT组分别为75.7%、57.1%、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3,P=0.019)。1、2、3年生存率,ISBT组分别为86.5%、75.6%、43.2%,ICBT组分别为78.5%、60.7%、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8,P=0.029)。毒副反应: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2组分别为10.8%、3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3,P=0.033);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2组分别为13.5%、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5,P=0.012)。结论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插植近距离后装治疗与体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传统腔内放射治疗相比有明显优势,具有疗效好、毒副反应轻的特点,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复发 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近距离后装治疗
下载PDF
宫颈癌治疗后未控或复发135例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月婷 王岸聪 盛修贵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48-49,52,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治疗后未控、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至2003年8月山东省肿瘤医院妇瘤科收治的135例治疗后复发或未控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初治时的发病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生长... 目的:探讨宫颈癌治疗后未控、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至2003年8月山东省肿瘤医院妇瘤科收治的135例治疗后复发或未控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初治时的发病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生长形态、肿瘤大小以及初治方法和完成情况。结果:发病年龄最小27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49.9岁,发病年龄≤35y的患者18例(13.1%);Ⅰ期3例(2.2%)、Ⅱ期52例(38.5%)、Ⅲ期80例60.0%;鳞癌104(75.6%)、腺癌26例(19.3%)、特殊类型7例(5.1%);高分化14例(10.4%)、中分化88例(53.6%)、低分化33例(24.4%);糜烂型1l例(0.7%)、菜花型33例(24.4%)、结节型69例(51.1%)、空洞型27例(20%)、颈管型5例(3.7%);肿瘤直径≥4cm患者93例(68.9%);48例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其中外院手术22例、术中有肿瘤残留的10例、术后病理提示具有预后危险因素而未在4周内补充治疗的17例;87例患者放疗为主,其中37例门诊放疗、21例放疗时间超过3个月。结论:宫颈癌治疗后未控、复发的相关因素有临床期别晚、非鳞癌等多种,应争取早期发现、规范治疗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复发 未控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