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dration kinetics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s composed of red mud and coal gangue 被引量:7
1
作者 Na Zhang Hong-xu Li Xiao-ming Li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1215-1224,共10页
To elucidate the intrinsic reaction mechanism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s composed of red mud and coal gangue(RGC), the hydration kinetics of these cementitious materials at 20°C was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 To elucidate the intrinsic reaction mechanism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s composed of red mud and coal gangue(RGC), the hydration kinetics of these cementitious materials at 20°C was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Krstulovi?-Dabi? model. An isothermal calorimeter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hydration heat evolu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dration of RGC is controlled by the processes of nucleation and crystal growth(NG), interaction at phase boundaries(I), and diffusion(D) in order, and the pozzolanic reactions of slag and compound-activated red mud-coal gangue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I process. Slag accelerates the clinker hydration during NG process, whereas the compound-activated red mud-coal gangue retards the hydration of RGC and the time required for I proces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dosage of red mud-coal gangue in RG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 mud coal gangue cementitious materials hydration kinetics
下载PDF
西北干旱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重构与水盐运移机制
2
作者 张凯 李晓楠 +3 位作者 暴凯凯 姜凯升 王潇芫 谭栩荧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6-1569,共14页
矿山排土场生态修复是煤矿露天开采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是制约建设绿色露天煤矿的重要因素。土壤重构是排土场生态修复的重要步骤,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煤炭基地,水资源短缺,盐碱化突出,土壤水盐运移是决定土壤重构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 矿山排土场生态修复是煤矿露天开采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是制约建设绿色露天煤矿的重要因素。土壤重构是排土场生态修复的重要步骤,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煤炭基地,水资源短缺,盐碱化突出,土壤水盐运移是决定土壤重构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目前研究集中在表层土壤重构改善土壤养分促进植物生长,针对保水控盐的功能化土壤重构的研究甚少,对不同土壤重构方式下的水盐运移机制尚不明晰。研究立足新疆煤炭资源禀赋特征,从煤炭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采用能源化工副产物煤气化渣(CGS)作为重构材料,通过毛细水上升-蒸发试验,分析CGS重构后水盐垂向运移和水分供给能力,通过Van Genuchten模型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CGS重构后土壤持水能力,研究CGS作为含水层重构材料的可行性。采用煤矿开采伴生岩石矿物红泥岩作为重构材料,通过土柱入渗蒸发试验,分析红泥岩重构后不同土壤深度的水盐变化情况,研究泥岩作为隔水层重构材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CGS重构改善土壤质地,优化孔隙结构,促进了土壤水盐运移,毛细作用增强,促进了下层水分向上供给,同时也增加了盐分表聚,重构改变土水特征曲线参数,增加了饱和含水量θ_(s),降低了参数a和n,改善了土壤持水性能。CGS添加量越高,细渣质量分数越大,效果越明显。CGS作为重构含水层材料具有可行性。红泥岩黏粒和次生矿物含量高,孔隙结构丰富,物理吸附性良好,重构后0~24 cm深度下土壤含水率高于对照组,蒸发后的盐分在20~24 cm达最高值,红泥岩有效阻隔了盐分上移。红泥岩作为重构隔水层材料具有可行性。研究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西部煤炭基地排土场土壤重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构 水盐运移 煤气化渣 红泥岩 毛细水上升
下载PDF
电解锰渣-赤泥-粉煤灰路面砖的力学性能及浸出毒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白月娇 林晔 +2 位作者 孟棒棒 岳波 梁宇廷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8-396,共9页
针对大宗工业固废回收利用难的问题,实现多种固废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通过利用取自中国西南地区企业的石膏类、碱性及硅铝质三类典型大宗固废中的电解锰渣、赤泥、粉煤灰协同处理的无害化渣制备环保型透水混凝土路面砖(permea... 针对大宗工业固废回收利用难的问题,实现多种固废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通过利用取自中国西南地区企业的石膏类、碱性及硅铝质三类典型大宗固废中的电解锰渣、赤泥、粉煤灰协同处理的无害化渣制备环保型透水混凝土路面砖(permeable concrete paving bricks,PCB),研究了水洗、掺渣量对所制备PCB的力学性能与浸出毒性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最佳性能PCB的物相组成与微观形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无害化渣与水洗无害化渣掺入量的提升,路面砖的劈裂抗拉强度、线性破坏荷载发生明显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当无害化渣掺入量为6%、水洗无害化渣掺入量为14%时,经28 d养护,所制备砖体的劈裂抗拉强度分别为4.09和3.46 MPa,达到了《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 25993-2010)中规定的f_(ts)4.0与f_(ts)3.0等级.②路面砖的重金属与NH_(4)^(+)-N的浸出毒性均低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GB 30760-2014)的要求.路面砖的主要物相中方解石、石英与钙矾石是主要支撑性物质.研究显示,电解锰渣、赤泥、粉煤灰协同处理的无害化渣可替代部分原材料制备透水混凝土路面砖,满足力学性能与浸出毒性相关标准,能有效促进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建议进一步开展砖体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环境风险试验,以期为电解锰渣、赤泥、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提供更明确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渣 赤泥 粉煤灰 透水混凝土路面砖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煤矸石-赤泥基全固废陶瓷材料制备机理
4
作者 储英健 李宇 +3 位作者 张伟 李帅 周晓峰 刘万超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301,共9页
在我国中西部部分地区同时存在煤矸石和赤泥两类大宗难利用固废,利用这些区域内的煤矸石和赤泥协同制备陶瓷材料是实现其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以山西河津地区煤矸石和赤泥为原料,制备了煤矸石-赤泥基全固废陶瓷样品,并采用XRD、... 在我国中西部部分地区同时存在煤矸石和赤泥两类大宗难利用固废,利用这些区域内的煤矸石和赤泥协同制备陶瓷材料是实现其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以山西河津地区煤矸石和赤泥为原料,制备了煤矸石-赤泥基全固废陶瓷样品,并采用XRD、SEM和碱金属浸出实验等手段,研究了原料配比、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对样品物理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原料配比影响样品的矿相和孔洞结构,最佳质量配比为煤矸石∶赤泥=1∶1,较好烧结温度为1200℃,较好烧结时间为15 min,此时样品的吸水率为0.15%,抗折强度为90.40 MPa,结构致密,主要矿相为钙长石、蓝方石。赤泥中的碱金属得到了有效固化,相对于烧结前,钠、钾离子固结率分别达到了97.17%和96.76%,钙长石和蓝方石是碱金属离子的主要赋存矿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煤矸石 陶瓷材料 微观结构 抗折强度
下载PDF
固废基ZSM-5合成及其改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丽宏 赵旭辉 郭彦霞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98,共12页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粉煤灰、赤泥和煤气化渣,其堆积不仅侵占土地,还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危及人类健康。这3种固废均含有硅铝元素,且含量较高,硅铝比(氧化硅和氧化铝物质的量比)波动幅度较大。ZSM-5(Zeolite Socony Mobil 5)是一类...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粉煤灰、赤泥和煤气化渣,其堆积不仅侵占土地,还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危及人类健康。这3种固废均含有硅铝元素,且含量较高,硅铝比(氧化硅和氧化铝物质的量比)波动幅度较大。ZSM-5(Zeolite Socony Mobil 5)是一类硅铝比范围较宽的沸石分子筛,具有独特的孔道结构和良好的稳定性,在吸附和催化方面应用广泛。利用富含硅铝的固废制备ZSM-5是其高值化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系统总结了富含硅铝的固废的活化除杂预处理通用方法,并且基于粉煤灰、赤泥和煤气化渣的理化性质特点,综述了固废基ZSM-5的合成及金属改性、磷改性、水热改性和酸碱改性4种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固废作为硅铝源对ZSM-5合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指出固废在活化除杂过程中硅铝比的调控、杂质元素的去除转化、及主要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是研究重点;讨论不同改性方法对ZSM-5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机制,提出固废基ZSM-5中硅铝在骨架和非骨架中的分布、铁钙等杂元素的含量和存在形态、孔结构对改性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典型富含硅铝元素的固废基ZSM-5合成及其改性过程中存在问题和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讨论,提出了粉煤灰、赤泥和煤气化渣多源固废复配,在无机模板剂或无模板剂条件下水热晶化制备ZSM-5,对固废基ZSM-5高效精准改性是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赤泥 煤气化渣 固废预处理 ZSM-5合成 ZSM-5改性
下载PDF
改性粉煤灰制备及对刚果红吸附性能的综合实验设计
6
作者 田会娟 郭丰艳 苑丽质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87-189,193,共4页
设计了改性粉煤灰用于吸附废水中刚果红的本科教学实验。以氢氧化剂为活化剂,通过焙烧-水热法对粉煤灰进行改性。采用红外光谱对改性前后的煤粉灰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改性后的粉煤灰对废水中刚果红的吸附性能。不仅解决了固废问题,... 设计了改性粉煤灰用于吸附废水中刚果红的本科教学实验。以氢氧化剂为活化剂,通过焙烧-水热法对粉煤灰进行改性。采用红外光谱对改性前后的煤粉灰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改性后的粉煤灰对废水中刚果红的吸附性能。不仅解决了固废问题,又能缓解水环境污染问题。通过本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科研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绿色环保意识和节能减排发展观,为学生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验 改性粉煤灰 刚果红 吸附
下载PDF
黑白红气候旋回与聚煤环境
7
作者 毛小平 陈修蓉 《中国煤炭地质》 2024年第9期1-6,14,共7页
关于成煤环境,多数学者认为发育于暖湿气候。但现代沉积却得出了不同的认识,认为寒冷气候更有利于固碳,这个矛盾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现代沉积理论,研究了泥炭、湿地、土壤有机质的分布特征,结合各地质年代煤的分布,分析了煤... 关于成煤环境,多数学者认为发育于暖湿气候。但现代沉积却得出了不同的认识,认为寒冷气候更有利于固碳,这个矛盾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现代沉积理论,研究了泥炭、湿地、土壤有机质的分布特征,结合各地质年代煤的分布,分析了煤的发育与气候、纬度的关系。结果显示,煤、蒸发盐岩、红层和铝土矿作为气候敏感沉积物,可分别代表高纬度的冷湿气候、中纬度的干热气候和低纬度热带雨林气候,可指示不同古环境或古纬度。提出煤的发育和是否缺氧没有联系,红层及铝土矿的发育不是因为富氧;寒温带的纬向滑移控制了煤的分布;用气候敏感沉积物建立了黑白红气候旋回,并限定了聚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带 纬向滑移 红层 泥炭
下载PDF
废水零排放技术路线分析
8
作者 陈世阳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9期18-20,共3页
在新时代下,社会各界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对燃煤电厂的废水排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此情况下,燃煤电厂在开展各项生产作业时要深刻认识到废水排放处理技术的重要作用,严格按照自身的发展情况,科学、规范地运... 在新时代下,社会各界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对燃煤电厂的废水排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此情况下,燃煤电厂在开展各项生产作业时要深刻认识到废水排放处理技术的重要作用,严格按照自身的发展情况,科学、规范地运用废水零排放技术,从而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工作,为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基于此,本文针对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路线展开详细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废水零排放 技术路线
下载PDF
利用煤气化半焦回收赤泥构建Fe/碳基复合微波吸收材料 被引量:1
9
作者 梁丽萍 刘雪琴 +3 位作者 高旭洲 石树平 苏宁静 力国民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3-710,共8页
基于煤加氢气化半焦(简称半焦,SC)与赤泥(RM)高温固相反应一步回收赤泥制备Fe/碳基复合微波吸收材料,调节体系组成以优化吸波性能。研究发现,在Ar气氛、900℃条件下,源自SC与RM质量比为0.4∶1-0.7∶1的复合物均显示了优良的性能;且当SC... 基于煤加氢气化半焦(简称半焦,SC)与赤泥(RM)高温固相反应一步回收赤泥制备Fe/碳基复合微波吸收材料,调节体系组成以优化吸波性能。研究发现,在Ar气氛、900℃条件下,源自SC与RM质量比为0.4∶1-0.7∶1的复合物均显示了优良的性能;且当SC与RM质量比为0.6∶1时,复合物性能最优。其最低模拟反射损耗为-48.3 dB,相应的有效吸收带宽为4.6 GHz。材料强的本征衰减能力源于石墨化碳及大量相界与缺陷引起的介电损耗;其良好的波阻抗匹配得益于体系组成调变对复合物电磁参数的有效调控。此外,Na_(2)O、Al_(2)O_(3)与SiO_(2)之间的高温固相化合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赤泥引起的强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吸收 煤气化半焦 赤泥
下载PDF
钠盐活化赤泥-煤矸石酸浸液制备聚合氯化铝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丽娟 燕可洲 +3 位作者 郭志强 赵仲鹤 郭彦霞 程芳琴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83,103,共9页
以钠盐活化赤泥-煤矸石酸浸所得滤液为原料,通过对其蒸发除钠、碱化聚合等步骤制得聚合氯化铝絮凝剂(PAC)。首先研究了酸浸液中杂质离子浓度对PAC品质的影响,并通过蒸发结晶方式选择性去除杂质离子;随后探究了聚合工艺条件(温度、时间... 以钠盐活化赤泥-煤矸石酸浸所得滤液为原料,通过对其蒸发除钠、碱化聚合等步骤制得聚合氯化铝絮凝剂(PAC)。首先研究了酸浸液中杂质离子浓度对PAC品质的影响,并通过蒸发结晶方式选择性去除杂质离子;随后探究了聚合工艺条件(温度、时间、碱化剂添加速度)对PAC盐基度和Al_(2)O_(3)含量(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酸浸液中Na^(+)浓度小于0.5 mol/L时,制得PAC产品的盐基度和Al_(2)O_(3)含量符合GB/T 22627—2022《水处理剂聚氯化铝》的要求;基于NaCl、AlCl_(3)、CaCl_(2)、FeCl_(3)的溶解度差异,可通过蒸发结晶方式选择性除钠,将酸浸液中Na^(+)浓度控制在0.5 mol/L以下;蒸发结晶母液再经适宜的聚合条件(聚合温度为80℃、聚合时间为120 min和碱化剂添加速度为8.0 m L/min),可制得符合GB/T 22627—2022品质要求的PAC产品;采用实际酸浸液制得的PAC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效果优于市售絮凝剂,对COD、浊度、UV_(254)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达85.62%、76.36%和7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煤矸石 蒸发结晶 聚合氯化铝 絮凝性能
下载PDF
赤泥-粉煤灰稳定煤矸石基层强度特性及机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璐璐 张翛 +2 位作者 刘芳 刘泽锋 李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62-770,共9页
以赤泥、粉煤灰、脱硫石膏及一种碱性固体废弃物外加剂为胶凝材料,煤矸石为骨料,制备得到环境友好型全工业固废路面基层混合料(RFDC).研究了4个龄期(7、28、56、90 d)下,不同粉煤灰掺量RFDC无侧限抗压强度(fUCS)和劈裂抗拉强度(fSTS)的... 以赤泥、粉煤灰、脱硫石膏及一种碱性固体废弃物外加剂为胶凝材料,煤矸石为骨料,制备得到环境友好型全工业固废路面基层混合料(RFDC).研究了4个龄期(7、28、56、90 d)下,不同粉煤灰掺量RFDC无侧限抗压强度(fUCS)和劈裂抗拉强度(fSTS)的发展规律,分析了抗压试件和劈裂抗拉试件的破坏形态,探讨了固废胶凝材料中3种氧化物摩尔比与RFDC 7 d fUCS的相关性,揭示了RFDC的强度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当粉煤灰掺量为15%时,RFDC的力学性能最佳,抗压试件为典型的中心抗压破坏,劈裂抗拉试件为煤矸石粗集料破坏;固废胶凝材料的n(CaO)/[n(SiO_(2))+n(Al_(2)O_(3))]值与RFDC 7 d fUCS的相关性最高;钙矾石(AFt)、水化硅(铝)酸钙(C-(A)-S-H)凝胶及沸石类物质等水化产物是RFDC强度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赤泥 粉煤灰 煤矸石 力学性能 微观机理
下载PDF
赤泥活化煤矸石提取Al_(2)O_(3)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季登会 罗文波 +2 位作者 龙潇 向春 王晓福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3年第2期142-147,共6页
赤泥和煤矸石都含有大量有价金属铝,可以作为铝土矿替代资源之一。通过在赤泥和煤矸石中配入碳酸钠、碳酸钙,混匀后高温焙烧,利用赤泥中残余的碱及配入的碳酸钠、碳酸钙活化赤泥及煤矸石,使矿物中难溶的氧化铝转变为易溶出的铝酸钠,二... 赤泥和煤矸石都含有大量有价金属铝,可以作为铝土矿替代资源之一。通过在赤泥和煤矸石中配入碳酸钠、碳酸钙,混匀后高温焙烧,利用赤泥中残余的碱及配入的碳酸钠、碳酸钙活化赤泥及煤矸石,使矿物中难溶的氧化铝转变为易溶出的铝酸钠,二氧化硅转变为难溶出的硅酸钙,焙烧后物料碱浸出提铝。优化的焙烧工艺参数为:焙烧温度1 250℃、焙烧时间45 min、Na_(2)O/(Al_(2)O_(3)+Fe_(2)O_(3))摩尔比1.1∶1、Ca O/SiO_(2)摩尔比2∶1,在此条件下,赤泥、煤矸石中氧化铝转化率高,焙烧矿样铝的浸出率为78.45%。该工艺技术利用赤泥中的残碱活化作用,可以极大减少碳酸钠等试剂的加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煤矸石 活化 焙烧 浸出 氧化铝
下载PDF
基于钴掺杂煤沥青基碳材料构建茜素红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13
作者 许亮 努尔比亚·亚力坤 +3 位作者 王强 丁真 曹精文 聂栩冬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9-103,112,共6页
以煤沥青(CTP)为碳源、二氧化硅为模板、KOH强碱为活化剂、硝酸钴为钴源,采用高温碳化法制备煤沥青基钴掺杂多孔碳材料(Co-PC);将Co-PC作为电极修饰材料构建茜素红(AR)快速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化学测试对材... 以煤沥青(CTP)为碳源、二氧化硅为模板、KOH强碱为活化剂、硝酸钴为钴源,采用高温碳化法制备煤沥青基钴掺杂多孔碳材料(Co-PC);将Co-PC作为电极修饰材料构建茜素红(AR)快速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化学测试对材料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浓度为5~200μmol/L范围内,传感器检测分析结果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13μmol/L(S/N=3),并且该传感器具有高稳定性、高灵敏度与极好的抗干扰性能等。Co-PC各种优异的性能为制备具有增强电化学活性的AR传感器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 茜素红 多孔碳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煤矿井用赤泥/粉煤灰充填材料的抗压抗折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游少洋 黄杰 +1 位作者 马吉庆 罗实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3年第1期148-154,共7页
以赤泥为主要原料制备煤矿井充填材料,研究了激发剂种类及其掺量、粉煤灰掺量、水泥掺量及加水量对充填材料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激发剂A(主要成分为木质苯磺酸钙,用量为赤泥干基的0.5%)对充填材料的激发效果最为显著;... 以赤泥为主要原料制备煤矿井充填材料,研究了激发剂种类及其掺量、粉煤灰掺量、水泥掺量及加水量对充填材料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激发剂A(主要成分为木质苯磺酸钙,用量为赤泥干基的0.5%)对充填材料的激发效果最为显著;且在一定条件下抗压、抗折强度下随粉煤灰添加量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随水泥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增大。通过各方面试验得出最优强度为:28 d抗压强度为1.30 MPa,抗折强度为0.71 Mpa,满足相关充填指标。经过浸出毒性检验,结果表明赤泥基填充材料中重金属元素均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 赤泥 充填 浸出毒性
下载PDF
两种赤泥对宁夏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
15
作者 温艳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145,153,共6页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在宁夏煤中按照一定比例分别添加拜耳赤泥和烧结赤泥,研究这两种不同的赤泥对宁夏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采用Factsage软件研究了灰熔融温度改变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宁夏煤灰矿物质中含有大量的莫来石,导致其...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在宁夏煤中按照一定比例分别添加拜耳赤泥和烧结赤泥,研究这两种不同的赤泥对宁夏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采用Factsage软件研究了灰熔融温度改变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宁夏煤灰矿物质中含有大量的莫来石,导致其煤灰的灰熔点较高,向其中加入赤泥能够有效地降低煤灰熔点。随着拜耳赤泥添加量的增加,煤灰中的莫来石的成分逐步减少,而钙长石与钠长石逐步增多,降低了煤灰的熔融温度。随烧结赤泥添加量的增加煤灰中莫来石的含量逐渐减少,长石的含量逐渐增多。赤泥使宁夏煤灰熔融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赤泥中的碱性氧化物与煤灰中的酸性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了低熔点的矿物质以及这些矿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生成了低温共熔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工程 赤泥 灰熔融温度 宁夏 煤灰 低温共熔物
下载PDF
赤泥对高硅铝煤灰熔融特性的调控机制
16
作者 李博 杨春锋 +1 位作者 樊红莉 田俊杰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83-86,共4页
利用铝厂废弃物赤泥的高碱性调控煤的灰熔融特性使其满足气流床气化需求意义重大。为探索赤泥对高硅铝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采用灰熔点测定仪、X-射线荧光仪(XRF)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两种拜耳法赤泥调控高硅铝煤灰熔融特性的行为和... 利用铝厂废弃物赤泥的高碱性调控煤的灰熔融特性使其满足气流床气化需求意义重大。为探索赤泥对高硅铝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采用灰熔点测定仪、X-射线荧光仪(XRF)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两种拜耳法赤泥调控高硅铝煤灰熔融特性的行为和机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拜尔法赤泥中的Na_(2)O、Fe_(2)O_(3)和CaO它们与其他硅铝酸盐发生反应,生成钠长石、铁橄榄石、铁尖晶石等低熔点矿物使得高硅铝阳泉煤的灰熔点降低。当拜耳法赤泥1和2的占总灰(原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4.98%和17.27%(1.86%和2.21%)混合灰样的流动温度降至1380℃以下,满足气流床气化液态排渣要求。拜耳法赤泥1的氧化钠和氧化铁含量高于赤泥2。Na+的离子势比Fe^(2+)和Ca^(2+)低,更容易阻碍高熔点莫来石的形成,且所形成的钠长石和铁橄榄石比钙长石所需的能量低,这是导致拜耳法赤泥1降低阳泉煤灰熔点的效果比赤泥2明显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助熔剂 高硅铝煤 调控
下载PDF
红丹对煤矿用铅酸电池初期容量的影响
17
作者 赵旭宏 柳建荣 韩艳霞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1-663,共3页
红丹作为添加剂在铅酸电池中应用广泛,因电池的使用环境不同,各厂家的添加量差异较大,没有统一的规范。为满足煤矿用客户对电池初期容量的特殊要求,即首次使用即达到额定容量,通过4种不同质量分数(0、10%、20%和30%)红丹添加量的实验,... 红丹作为添加剂在铅酸电池中应用广泛,因电池的使用环境不同,各厂家的添加量差异较大,没有统一的规范。为满足煤矿用客户对电池初期容量的特殊要求,即首次使用即达到额定容量,通过4种不同质量分数(0、10%、20%和30%)红丹添加量的实验,验证煤矿用铅酸电池初期容量和5次循环前容量的变化。添加红丹的电池,首次放电容量比未添加的高5%~10%;红丹添加量不同,5次循环前容量持续增幅不同。研究可为煤矿用铅酸电池生产厂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电池 煤矿用铅酸电池 添加剂 红丹 初期容量 化成效率
下载PDF
粉煤灰和赤泥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28
18
作者 董风芝 刘心中 +1 位作者 姚德 孙永峰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39,共3页
讨论了用粉煤灰、赤泥生产烧结砖的可行性 ,介绍了原料主要性质、主要工艺参数、工艺流程。针对不同性质的赤泥 ,采用了不同配方。试验结果表明 :用粉煤灰。
关键词 粉煤灰 赤泥 煤矸石 烧结砖
下载PDF
煤矸石热活化及水泥水化的红外分析 被引量:28
19
作者 冯奇 王培铭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15-221,共7页
结合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红外显微镜,分析了煤矸石原材料的组成及其煅烧活化的相变过程;根据不同水化龄期时红外光谱图吸收带的变化来判断2种水泥浆体水化产物的形成过程和速度;利用红外显微镜反射光谱研究水泥浆体的水化产物... 结合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红外显微镜,分析了煤矸石原材料的组成及其煅烧活化的相变过程;根据不同水化龄期时红外光谱图吸收带的变化来判断2种水泥浆体水化产物的形成过程和速度;利用红外显微镜反射光谱研究水泥浆体的水化产物微结构.结果表明:煤矸石在煅烧温度为600°C时已经脱除羟基,晶体结构被破坏并产生相变;2种水泥浆体水化反应初期有水化硅酸钙、钙矾石及氢氧化钙形成;伴随水化反应的进行,纯水泥浆体中形成的水化硅酸钙的钙硅摩尔比逐渐增加,煤矸石水泥浆体生成的水化硅酸钙的钙硅摩尔比则逐渐降低;在水化过程中,煤矸石里非活性成分的吸收峰峰位不变,而活性成分的峰位则发生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红外显微镜 煤矸石 水泥 水化
下载PDF
赤泥-煤矸石基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PS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娜 刘晓明 孙恒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1-176,共6页
为了透彻了解赤泥-煤矸石基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对赤泥-煤矸石基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Ca、Si、Al、O、Na等主要元素化学键能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水化3 d至90 d的赤... 为了透彻了解赤泥-煤矸石基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对赤泥-煤矸石基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Ca、Si、Al、O、Na等主要元素化学键能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水化3 d至90 d的赤泥-煤矸石基胶凝材料水化产物中Ca、Si、Al、Na、O等主要元素的结合能均随着水化龄期的延长逐渐升高;Na1s结合能的升高说明赤泥-煤矸石基胶凝材料在水化过程中对Na+具有一定程度的固化作用;随着C-A-S-H凝胶钙硅原子比的升高,Si2p结合能将降低,二者呈较好的线性负相关性;基于水化产物的O1s结合能与相对桥氧数(RBO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正相关性,因此可用水化产物O1s结合能来评价胶凝产物中[SiO4]四面体的聚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煤矸石 胶凝材料XPS分析水化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