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uctural Architecture for Development of Marginal Extensional Sub-Basins in the Red Sea Active Rift Zone
1
作者 Reda Amer Mohamed Sultan +1 位作者 Robert Ripperdan John Encarnació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2年第1期133-152,共20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robust kinematic model that describes northern Red Sea and Gulf of Suez rift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rginal extensional half-graben sub-basins (ESB). A combination of Landsat Enhanced Themati... This paper presents a robust kinematic model that describes northern Red Sea and Gulf of Suez rift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rginal extensional half-graben sub-basins (ESB). A combination of Landsat 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 (ETM+) and structural data was used to provide model constrain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ift segments and ESB in the active rift zones. Structural analysis shows rotation and change in strike of rift-bounding faults. The model describes the northern Red Sea region as a poly-phase rift system initiated by late Oligocene (30 - 24 Ma) orthogonal rift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rginal ESB (now inland ESB), followed by oblique rifting and flank uplift during the early Miocene (24 - 18 Ma). The oblique rifting fragmented the rift depression into segments separated by oblique-slip accommodation within reactivated Pan-African (ca. 600 Ma) fracture zones, resul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tithetic faults and an en-echelon distribution of inland ESB. The current phase of rifting was instiga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ad Sea Transform in response to increased northeasterly extension during the middle Miocene (ca. 18 Ma). The model explains the widening of the Red Sea rift during the last phase more than the Gulf of Suez rift by developing more antithetic faults and formation of offshore ESB, and deepening the rift de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 Sensing TECTONIC Model MARGINAL Sub-basins RIFT ZONE red sea
下载PDF
红海盆地北部重力异常及构造特征
2
作者 周磊 张春灌 +1 位作者 赵敏 刘远见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为了深入研究红海盆地北部的重力异常及构造特征,整理了该区域内自由空间重力异常数据,采用位场分离技术获得了研究区的剩余重力异常.结合已有的地质资料,对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和剩余重力异常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了区域内的断裂构造分... 为了深入研究红海盆地北部的重力异常及构造特征,整理了该区域内自由空间重力异常数据,采用位场分离技术获得了研究区的剩余重力异常.结合已有的地质资料,对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和剩余重力异常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了区域内的断裂构造分布特征.研究显示,研究区重力异常分区性明显,大致以沙拉丁-乌姆莱季为界,形成了南北两个重力异常变化区.识别出了北东向和北西向的2组主要断裂带,这两组主要断裂带控制了本区构造格架特征及次级断裂的发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 重力异常 红海盆地
下载PDF
甘肃北山红石山蛇绿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72
3
作者 王国强 李向民 +2 位作者 徐学义 余吉远 武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85-1694,共10页
红石山蛇绿岩位于中蒙边境附近,出露于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蛇绿混杂岩带最西段。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红石山蛇绿岩中的玄武岩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皆显示类似MORB型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低Na2O+K2O(2.99%)和P2O5(0.08%),中等... 红石山蛇绿岩位于中蒙边境附近,出露于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蛇绿混杂岩带最西段。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红石山蛇绿岩中的玄武岩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皆显示类似MORB型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低Na2O+K2O(2.99%)和P2O5(0.08%),中等含量TiO2(1.46%);LREE球粒陨石标准化分配型式具平坦型和轻稀土略微富集的特征。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配型式显示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的特征,HFSE变化相对较为稳定。红石山蛇绿岩中的辉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346.6±2.8Ma,代表该蛇绿岩形成时代,即为早石炭世。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红石山蛇绿岩可能为石炭纪大陆裂谷向大洋转化的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初始小洋盆,其向西可与新疆境内的巴音沟蛇绿岩对比,二者同属"红海型"洋盆初始洋壳的地质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山蛇绿岩 辉长岩 锆石U—Pb年龄 红海型洋盆 北山
下载PDF
裂谷盆地盐构造形成演化及油气成藏地质意义——以苏丹红海裂谷盆地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珍云 尹宏伟 +2 位作者 汪新 郑俊章 王兴元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79-889,共11页
在裂谷盆地油气构造圈闭研究中,盐岩的沉积使得构造圈闭类型复杂多样化,同时也增加了油气勘探的难度,尤其是盐下油气勘探的难度。以苏丹红海裂谷盆地作为研究实例,利用比例化物理模拟实验探讨含盐裂谷盆地盐相关构造演化机制和影响因素... 在裂谷盆地油气构造圈闭研究中,盐岩的沉积使得构造圈闭类型复杂多样化,同时也增加了油气勘探的难度,尤其是盐下油气勘探的难度。以苏丹红海裂谷盆地作为研究实例,利用比例化物理模拟实验探讨含盐裂谷盆地盐相关构造演化机制和影响因素,并结合研究区地震剖面和地层岩性特征讨论其对油气构造圈闭形成和油气成藏的影响。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同裂谷沉积及基底断裂作用是影响苏丹红海盆地内盐构造演化的2个主要控制因素。同时,原始盐岩沉积厚度对盐构造演化及样式也有重要的影响。综合实验模拟结果和研究区地震剖面分析认为苏丹红海裂谷盆地盐上构造圈闭主要类型有盐构造相关的遮挡圈闭、滚动背斜圈闭和披覆构造圈闭;盐下构造圈闭主要为断背斜等基底断块相关的构造圈闭。此外,受地层岩性特征和盐岩沉积及构造分布等影响,盆地形成盐上自生自储、盐下下生上储2套油气成藏模式。对比分析显示盐上、盐下储集层性能相当,但盐下油源条件较盐上好,且存在致密的盐岩层盖层和丰富的基底断裂油气运移通道。因此,综合分析认为苏丹红海裂谷盆地盐下断块油气成藏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作为未来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红海 裂谷盆地 物理模拟 盐构造 同构造沉积 基底断裂 构造圈闭 油气成藏
下载PDF
苏丹红海中部地区沉积特征及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苏传国 姜振学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2期7-12,164,共6页
评价区位于红海裂谷盆地中部,具有海水深、盐层厚度大等复杂地质条件,导致油气勘探及认识程度较低。区域地质、钻井及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表明,该区前裂谷期沉积地层相对不发育,沉积物主要为中、上新统同裂谷期和后裂谷期沉积的碎屑岩、... 评价区位于红海裂谷盆地中部,具有海水深、盐层厚度大等复杂地质条件,导致油气勘探及认识程度较低。区域地质、钻井及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表明,该区前裂谷期沉积地层相对不发育,沉积物主要为中、上新统同裂谷期和后裂谷期沉积的碎屑岩、蒸发岩和碳酸盐岩,纵向上形成盐上及盐下两套含油气系统。盐上含油气系统分布于Zeit组三角洲沉积体系中,有利勘探区受盐丘形态控制,范围较为局限。盐下含油气系统以中新统Rudeis组页岩为生油岩,储层主要为Belayim组砂岩或碳酸盐岩,盖层为Dungnab组厚层盐岩和石膏,储、盖配置条件有利,是该区最有利的勘探目的层系。不过由于资料少,地震成像质量较差,盐下源岩的分布范围及生烃规模、有利灰岩储层分布范围、以及盐下圈闭的真实构造形态等都需要进一步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 红海 深海 沉积地层 成藏条件
下载PDF
新疆西准噶尔萨尔托海蛇绿混杂岩形成时代及构造环境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何世平 时超 +3 位作者 王超 于浦生 辜平阳 查显锋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33-1049,共17页
萨尔托海蛇绿混杂岩是西准噶尔地区达拉布特蛇绿混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时代和构造环境颇具争议。通过LA-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获得其中辉长辉绿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88.8±1.1 Ma,确定该蛇绿... 萨尔托海蛇绿混杂岩是西准噶尔地区达拉布特蛇绿混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时代和构造环境颇具争议。通过LA-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获得其中辉长辉绿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88.8±1.1 Ma,确定该蛇绿混杂岩形成于中泥盆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纯橄岩(蛇纹岩)属于低Si、低碱、高Mg的变质橄榄岩,REE呈∑REE偏低的平坦型分布模式,Cr、Ni和Co含量较高;变玄武岩属于高Ti、富Mg、富Fe、偏碱的拉斑系列,REE分布模式呈现ΣREE偏低、Eu异常不明显的平坦型曲线,微量元素分布模式为K、Cs、Th、Nb和P相对亏损的平坦型曲线,Zr/Nb比值低,总体表现出与E-MORB相似的特征。综合判断认为,萨尔托海蛇绿混杂岩形成于大陆裂谷向洋盆转化的构造环境,类似于"红海式"洋盆,为进一步深入认识新疆地区众多蛇绿混杂岩的形成构造环境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测年 地球化学特征 “红海式”洋盆 萨尔托海蛇绿混杂岩西准噶尔
下载PDF
红海盆地Tokar地区构造成因与圈闭样式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国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5-479,共5页
红海盆地主体为渐新世晚期开始发育的年轻裂谷盆地,总体勘探程度较低,尚未形成规模化商业开发,但地质评价显示红海盆地具备油气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Tokar地区位于苏丹红海南部水域,构造上属红海盆地中段西侧,先后经历了渐新世末和中新... 红海盆地主体为渐新世晚期开始发育的年轻裂谷盆地,总体勘探程度较低,尚未形成规模化商业开发,但地质评价显示红海盆地具备油气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Tokar地区位于苏丹红海南部水域,构造上属红海盆地中段西侧,先后经历了渐新世末和中新世末两次大的构造运动、裂陷—稳定—裂陷3个构造演化阶段,在盐上和盐下两个构造层形成了一系列构造圈闭:渐新世末主要形成基底卷入型构造,后中新世末则主要形成断层滑脱型构造和盐相关型构造,表现为潜山构造、披覆背斜、盐下原生背斜、盐上滚动背斜、盐上牵引背斜、盐拱背斜和盐墙遮挡圈闭等7种圈闭样式。根据油源、储集层和保存条件的对比分析,结合圈闭的规模和可靠程度,认为盐下原生背斜和盐上牵引背斜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海盆地 构造成因 圈闭样式 基底卷入 断层滑脱 盐相关
下载PDF
红河活动断裂带在南海西北部的反映 被引量:9
8
作者 詹文欢 丘学林 +2 位作者 孙宗勋 朱俊江 唐诚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6,共7页
红河断裂带是一条走滑的活动断裂带 ,它控制着南海西北部的构造活动 ,也控制着莺歌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根据南海西北部中穿过莺歌海盆地的地震剖面和历史资料进行解释 ,结果表明 ,莺歌海盆地的形成可分 3个阶段 :自 50MaB .P .开始 ,... 红河断裂带是一条走滑的活动断裂带 ,它控制着南海西北部的构造活动 ,也控制着莺歌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根据南海西北部中穿过莺歌海盆地的地震剖面和历史资料进行解释 ,结果表明 ,莺歌海盆地的形成可分 3个阶段 :自 50MaB .P .开始 ,沿红河断裂带的左旋错动和在印支地块的顺时针旋转的应力作用下 ,形成了莺歌海盆地的雏形 ;2 4MaB .P .之后在左旋压扭应力场作用下 ,形成了盆地西北部的反转构造 ;5MaB .P .之后发生了右旋错动 ,盆地内快速沉降 ,发育巨厚沉积层。根据盆地内最老和最新的沉积中心之间的距离 ,推测沿红河断裂带的左旋位错约 2 0 0km。该断裂带发展到现代 ,其活动性大为减弱 ,曾发生 1 0次小于 5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活动断裂带 南海 莺歌海盆地 地震剖面 历史资料 应力作用
下载PDF
关于红海裂谷盆地的构造与沉积输入演化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ABDUALLAH MIMohamed 刘堂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74-78,124,共6页
盆地是一个沉降明显的地区,在那里可以堆积沉积物.红海盆地是一个体系的一部分,其裂谷和胚胎海盆从东非延伸至黎凡特地区,这是非洲-阿拉伯大陆早渐新世解体形成的.它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新生裂谷盆地之一,另一个是伍德拉克盆地,被认为是... 盆地是一个沉降明显的地区,在那里可以堆积沉积物.红海盆地是一个体系的一部分,其裂谷和胚胎海盆从东非延伸至黎凡特地区,这是非洲-阿拉伯大陆早渐新世解体形成的.它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新生裂谷盆地之一,另一个是伍德拉克盆地,被认为是研究板块构造现象、沉积形成演化和气候变化的世界最佳自然实验室.红海是一个年轻的海洋盆地,从大陆裂谷发育到真正的海洋海底分散.它包括世界上3.8%的珊瑚礁.红海盆地的水与世界其他海洋相比是独一无二的,没有河流流入.由于缺乏河流输入和永久性河流,陆源物质仅在暴雨和洪水暴发期间供应.频繁的沙尘暴(风输送)和钙质生物粉土对海域的塑造很关键.红海裂谷系统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态断裂构造体系之一,它是从最初的裂谷和断裂发展到大陆裂谷的几个阶段,最后形成大洋板块.它是监测威尔逊旋回现象的极好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海盆地 大陆裂谷 沉积 威尔逊旋回
下载PDF
红海盆地盐区速度建模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勇刚 庄锡进 +2 位作者 吕福亮 范国章 王海应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4-617,共4页
盐系地层发育是红海盆地的主要特征之一,盆地滨岸带盐层受上部近源沉积物的影响,通常为蒸发岩与砂泥岩的混杂特征,整体上呈层状展布。盐盆区受盐的流动性和上覆不均衡压力作用,盐层发生形变形成巨型盐丘或盐隆,蒸发岩含量相对较高。运用... 盐系地层发育是红海盆地的主要特征之一,盆地滨岸带盐层受上部近源沉积物的影响,通常为蒸发岩与砂泥岩的混杂特征,整体上呈层状展布。盐盆区受盐的流动性和上覆不均衡压力作用,盐层发生形变形成巨型盐丘或盐隆,蒸发岩含量相对较高。运用4项关键技术对盐层速度进行了精细建模,通过叠加速度谱的异常值剔除,保证了速度模型的精确建立;通过盐层和上部刺穿地层的拼合处理,保证了速度边界与盐层边界的一致性;通过虚拟井计算速度对速度模型的校正,保证了速度场的合理性;通过层速度正演模拟,证实了速度模型的可行性。红海盆地盐区速度的精细建模研究和应用,有效地识别了盐下构造的可靠性、圈闭规模和幅度,对于复杂含盐盆地的早期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海盆地 含盐盆地 盐构造 塑性层 速度建模 正演
下载PDF
盐相关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其勘探认识——以红海盆地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勇刚 吕福亮 +5 位作者 范国章 王彬 李丽 李东 邵大力 杨姣 《盐湖研究》 CSCD 2012年第1期9-15,共7页
全球已发现的工业油气田中与盐系地层有关的约为58%,总结盐相关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其勘探经验,为含盐盆地的油气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红海盆地的岩盐发育和分布规律研究、盆地生储盖特征分析及红海盆地实际勘探经验总结,认为... 全球已发现的工业油气田中与盐系地层有关的约为58%,总结盐相关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其勘探经验,为含盐盆地的油气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红海盆地的岩盐发育和分布规律研究、盆地生储盖特征分析及红海盆地实际勘探经验总结,认为含盐盆地具有以下特征:含盐盆地盐系地层发育,岩盐因构造变形可形成多种类型的盐构造,油气勘探应以寻找各种盐构造油气藏为主;含盐盆地盐下易形成高温高压,盐下储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砂岩,这种异常高压对储集层的储集性能是有利的,盐下应以储层类型和圈闭识别为主要勘探目标;含盐盆地地质情况复杂,勘探工程难度大,需加强钻井工程研究;含盐盆地盐下地震成像普遍较差,加强盐下地震处理技术研究,辨别盐下"假构造",是盐盆勘探取得突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海盆地 含盐盆地 盐构造 构造变形 高温高压 划眼 卡钻
下载PDF
东濮凹陷“高阻红”的地质时代与划分对比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蔚 蒋飞虎 唐淑艳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5,共6页
渤海沿岸盆地东濮凹陷内发育的“高阻红”地层的地质时代归属和划分对比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区域地层对比、黏土矿物同位素年龄测试、古生物分析和“高阻红”地层赋存状况等的分析,确认该区“高阻红”地质年代属早三叠世,它... 渤海沿岸盆地东濮凹陷内发育的“高阻红”地层的地质时代归属和划分对比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区域地层对比、黏土矿物同位素年龄测试、古生物分析和“高阻红”地层赋存状况等的分析,确认该区“高阻红”地质年代属早三叠世,它与华北地区中—西部广泛分布的下三叠统刘家沟组以及和尚沟组可以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沿岸盆地 东濮凹陷 “高阻红” 早三叠世 地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