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坡耕地等高反坡阶整地措施对滇中典型流域土壤酸碱性和酶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杨佳乐 赵洋毅 +3 位作者 王克勤 段旭 赵露杨 刘晓微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5-413,共9页
【目的】探讨等高反坡阶整地措施对坡耕地酸化土壤改良效果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滇中迤者流域试验区已实施等高反坡阶的坡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原状坡耕地为对照),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室内实验及经典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试验样地土... 【目的】探讨等高反坡阶整地措施对坡耕地酸化土壤改良效果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滇中迤者流域试验区已实施等高反坡阶的坡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原状坡耕地为对照),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室内实验及经典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试验样地土壤pH、交换性阳离子(Ca^(2+)、Mg^(2+)、K^(+)、Na^(+)、H^(+)、Al^(3+)、Fe^(3+))、阳离子交换量(CEC)及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多酚氧化酶、淀粉酶指标的变化规律,以探究土壤酸化及酶活性变化特征。【结果】坡耕地等高反坡阶措施可显著降低致酸阳离子(H^(+)、Al^(3+)、Fe^(3+))含量(P<0.05),使得交换性H+降低20.00%,交换性Al^(3+)和交换性Fe^(3+)含量分别减少25.64%和69.29%。提升土壤pH 9.46%~13.25%、增加交换性盐基离子(Ca^(2+)、Mg^(2+)、K^(+)、Na^(+))11.14%~39.31%、3.59%~8.96%、7.89%~17.14%、3.35%~7.99%及CEC含量(P<0.05)14.74%~21.33%。实施措施后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和微生物量碳、氮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6.43%~15.28%、7.00%~31.70%、38.56%~73.71%、8.01%~21.20%、7.08%~11.14%和17.57%~31.48%,磷酸酶活性较原状坡耕地显著(P<0.05)下降38.00%~95.85%,且pH、交换性盐基离子和CEC含量均与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致酸阳离子与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整地措施、酸化影响指标(pH、交换性离子)及其二者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着酶活性(P<0.05),酸化影响指标对酶活性的贡献最大。【结论】布设等高反坡阶措施能改善土壤酸化环境,增强酶活性,这对于解决坡耕地土壤酸化问题,提高山区坡耕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反坡阶 红壤坡耕地 土壤酸化 土壤酶 交换性盐基离子
下载PDF
表层土壤结构对红壤坡耕地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
2
作者 张紫薇 赵文俊 +5 位作者 李奇 马一淳 田亮 杨广勇 李忠武 刘窑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444,共11页
针对南方红壤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与表层结构退化的现状,采用室内模拟降雨的方法,分析表层土壤结构和雨强对降雨再分配、坡面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结构显著改变降雨的再分配过程,深耕作层可以降低地表径流比例,... 针对南方红壤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与表层结构退化的现状,采用室内模拟降雨的方法,分析表层土壤结构和雨强对降雨再分配、坡面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结构显著改变降雨的再分配过程,深耕作层可以降低地表径流比例,增加壤中流比例,60和90 mm·h^(-1)雨强下,随耕作层深度增加,地表径流平均比例依次为70.5%,62.9%和56.8%,壤中流平均比例依次提升为7.1%,12.3%和18.1%;(2)土壤流失率随雨强增加而增大,90 mm·h^(-1)雨强下土壤流失率为60 mm·h^(-1)雨强下的4.4倍,土壤流失率随耕作层深度增加而显著减小,依次为36.8、21.1和13.1 g·m^(-2) min^(-1);(3)雨强和表层土壤结构显著影响坡面侵蚀形态的演变,随耕作深度增加坡面侵蚀由细沟侵蚀逐渐转变为面蚀。表层土壤结构显著改变坡耕地降雨-径流关系和侵蚀过程,合理增加耕作层深度,对降低地表侵蚀、促进土壤水分的深层下渗、增加土壤深层持水量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结构 产流 产沙 壤中流 红壤坡耕地
下载PDF
坡位与利用方式对红壤磷素储存容量的影响差异——以江西鹰潭孙家小流域为例
3
作者 郑奕 王艳玲 刘卓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6-643,共8页
为明确坡位与利用方式对土壤磷素储存容量(SPSC)的影响差异,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坡耕地红壤磷的流失风险,本研究以江西鹰潭孙家小流域内不同坡位(坡顶、坡上、坡中、坡底)及不同利用方式(稻田、花生旱地、橘园)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 为明确坡位与利用方式对土壤磷素储存容量(SPSC)的影响差异,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坡耕地红壤磷的流失风险,本研究以江西鹰潭孙家小流域内不同坡位(坡顶、坡上、坡中、坡底)及不同利用方式(稻田、花生旱地、橘园)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SPSC的变化规律与差异,探讨了土壤全碳、全氮、全磷、有效磷、铁铝氧化物含量等因子对SPSC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坡位的稻田、花生旱地与橘园的SPSC变化范围分别为-410.9~-137.8、-283.8~-128.0 mg·kg^(-1)及-280.6~-36.3 mg·kg^(-1);且随坡位的降低,稻田(坡底除外)与橘园SPSC显著降低,而花生旱地SPSC则增加。与稻田土壤相比,同一坡位花生旱地与橘园SPSC相对增加;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坡位的稻田、花生旱地及橘园SPSC与土壤非晶质铁铝氧化物、游离态铁铝氧化物极显著正相关,且游离态氧化铝的影响相对最大,而与有效磷、总碳、总氮则显著负相关。江西鹰潭孙家小流域内红壤坡耕地SPSC均为负值,意味着此时的土壤均为磷源,土壤磷均具有流失风险;坡底的稻田及橘园、坡顶花生旱地土壤磷的流失风险相对较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以有效降低土壤磷素的流失潜能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耕地 土壤磷储存容量 利用方式 磷流失风险 孙家小流域
下载PDF
施用生物炭对红壤坡地土壤性质改良效果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石芬芬 莫明浩 +1 位作者 胡皓 徐燕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94-98,共5页
选择红壤侵蚀劣地平直坡面、红壤侵蚀劣地竹节沟坡面、红壤坡地果园3种典型坡地土壤,以稻壳生物炭为土壤改良剂,研究了施用生物炭对南方红壤坡地的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侵蚀劣地平直坡面上施用1.0 kg/m^(2)生物炭或者在竹节沟内施... 选择红壤侵蚀劣地平直坡面、红壤侵蚀劣地竹节沟坡面、红壤坡地果园3种典型坡地土壤,以稻壳生物炭为土壤改良剂,研究了施用生物炭对南方红壤坡地的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侵蚀劣地平直坡面上施用1.0 kg/m^(2)生物炭或者在竹节沟内施用0.5 kg/m^(2)生物炭均可以明显提高土壤的入渗性,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植被生长;在甜柚坡地果园施用2.0 kg/m^(2)生物炭+减少施肥量0%~20%可以明显增加土壤的有效磷含量,并增加果树的产量。总之,施用适量的生物炭对于南方侵蚀劣地坡地和果园坡地的土壤均具有良好的改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红壤 坡地 土壤性质 改良效果
下载PDF
红壤坡地降雨入渗、产流及土壤水分分配规律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彭娜 谢小立 +2 位作者 王开峰 王凯荣 胡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20,69,共5页
选取农作区和荒草区两个不同利用模式下的红壤坡地,研究了降雨的入渗、产流及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作区和荒草区的径流系数都随着年限的延长而降低并达到稳定,降雨量成为影响径流量的唯一主导因素;农作区的径流系数显... 选取农作区和荒草区两个不同利用模式下的红壤坡地,研究了降雨的入渗、产流及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作区和荒草区的径流系数都随着年限的延长而降低并达到稳定,降雨量成为影响径流量的唯一主导因素;农作区的径流系数显著高于荒草区(P<0.05)。(2)农作区的入渗比率(入渗量/降雨量)低于荒草区;在持续降雨的情况下,农作区60 cm以上土壤蓄水增量降低,但渗漏量保持不变,因此使入渗比率降低,而荒草区则在60 cm以上土壤蓄水增量降低时,通过提高土壤的渗漏量保持较高的入渗比率。(3)降雨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受土壤初始含水量和垫面的影响。土壤初始含水量越低,降雨使土壤水分含量增量越大。在同等降雨量下,农作区只有40 cm以上的土壤水分含量增加,而荒草区则为90 c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红壤坡地 入渗 产流 土壤水分分布
下载PDF
红壤裸露坡地次降雨土壤侵蚀规律 被引量:64
6
作者 秦伟 左长清 +3 位作者 晏清洪 王昭艳 杜鹏飞 燕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4-132,共9页
揭示红壤裸露坡地次降雨土壤侵蚀规律可为红壤坡地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基于典型红壤区裸露坡地试验小区134场次降雨气象、水文观测资料,选取雨量、历时和雨强为特征指标,综合采用快速聚类和判别聚类,划分... 揭示红壤裸露坡地次降雨土壤侵蚀规律可为红壤坡地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基于典型红壤区裸露坡地试验小区134场次降雨气象、水文观测资料,选取雨量、历时和雨强为特征指标,综合采用快速聚类和判别聚类,划分确定出3种雨型:A雨型(高频次、短历时、小雨量、大雨强),B雨型(中频次、中历时、中雨量、中雨强)和C雨型(低频次、长历时、大雨量、小雨强)。其中,A雨型是造成红壤裸露坡地土壤侵蚀的主要降雨类型。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表明,红壤裸露坡地土壤侵蚀主要受雨强和雨量共同影响,雨强的指标中以最大30 min雨强与其关系最为密切,是导致土壤侵蚀变化的直接因素,雨量则通过改变雨强产生一定的间接影响。土壤侵蚀强度随最大30 min雨强增大过程中,在15 mm/h处存在明显转折,最大30 min雨强小于该值前,侵蚀强度呈缓慢增大,大于该值后,侵蚀强度快速增大。土壤侵蚀与雨量整体呈同步增大,但不同雨型的单位雨量侵蚀能力表现为A雨型>B雨型>C雨型。在排除前期降雨影响的前提下,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南方红壤裸露坡地次降雨土壤侵蚀强度与雨量和最大30 min雨强的幂函数统计关系,用于3类雨型下的侵蚀预报时整体精度较好,且更适于短历时暴雨。以上研究将为深入揭示红壤坡地土壤侵蚀规律和构建预报模型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降雨 红壤区 坡地 次降雨 降雨类型
下载PDF
红壤坡地柑桔园栽植香根草的生态效应 被引量:89
7
作者 陈凯 胡国谦 +2 位作者 饶辉茂 徐林华 吴华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9-254,共6页
在红壤坡地柑桔园沿等高线篱状栽培香根草的植株生长发育良好,可年产鲜草15t·hm ̄(-2)左右,用其覆盖柑桔树盘土壤,能在高温伏旱期有效地降低柑桔园的气温和土温,提高空气相对温度和土壤含水率;香根草篱还能遮挡部分... 在红壤坡地柑桔园沿等高线篱状栽培香根草的植株生长发育良好,可年产鲜草15t·hm ̄(-2)左右,用其覆盖柑桔树盘土壤,能在高温伏旱期有效地降低柑桔园的气温和土温,提高空气相对温度和土壤含水率;香根草篱还能遮挡部分过强的太阳辐射,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和改土培肥效果,使柑桔园土壤容重下降,孔隙率增大,pH值上升,有机质、全N、水解N、速效P、速效K、Ca、Mg、Fe、Mn、Zn、Cu、B、Mo和20种氨基酸的含量都有提高。柑桔树得以健壮地生长发育。本研究为我国南方广大红黄壤区域治理与综合开发,实现柑桔高产优质和高效低耗栽培积累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坡地 柑桔园 香根草 生态效应
下载PDF
香根草篱防治红壤坡耕地侵蚀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黄欠如 章新亮 +3 位作者 李清平 余喜初 贺湘逸 周慕卿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40-44,共5页
1 997~ 1 999年试验结果表明 :丘陵红壤坡耕地实施香根草篱开发 ,可使地表径流量、土壤冲刷量和养分流失总量分别减少 60 .1 %~ 72 .4%、5 6.2 %~ 77.9%、69.2 %~ 90 .4% ,可使土壤临界侵蚀量提高 2 .7mm ,花生产量年均提高 1 0 .3... 1 997~ 1 999年试验结果表明 :丘陵红壤坡耕地实施香根草篱开发 ,可使地表径流量、土壤冲刷量和养分流失总量分别减少 60 .1 %~ 72 .4%、5 6.2 %~ 77.9%、69.2 %~ 90 .4% ,可使土壤临界侵蚀量提高 2 .7mm ,花生产量年均提高 1 0 .3%。而且 ,2~ 3年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根草蓠 土壤侵蚀 丘陵红壤 坡耕地 植物篱 水土保持
下载PDF
稻草覆盖和香根草篱对红壤坡耕地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成艳红 黄欠如 +5 位作者 武琳 黄尚书 钟义军 孙永明 张昆 章新亮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4602-4612,共11页
【目的】明确不同生物水土保护措施下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微生物种类及功能间的关系。【方法】依托始于2009水土保护年的红壤坡地不同生物水土保护措施的水土保护效果野外试验,利用磷脂脂肪酸方法(PLFA),研究花生等高种植(CK)、香根草篱+花... 【目的】明确不同生物水土保护措施下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微生物种类及功能间的关系。【方法】依托始于2009水土保护年的红壤坡地不同生物水土保护措施的水土保护效果野外试验,利用磷脂脂肪酸方法(PLFA),研究花生等高种植(CK)、香根草篱+花生(H)、稻草覆盖+花生(M)和稻草覆盖+香根草篱+花生(HM)对土壤微生物量和组成以及参与碳循环土壤酶活性、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H、M和HM 3种水土保护措施土壤总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熵含量均有增加,香根草篱是增加土壤MBC和微生物熵的主要影响因素。参与碳循环的蔗糖酶(INV)、纤维素酶(CEL)、β-葡糖苷酶(β-Glu)以及微生物量碳酶强度均受到香根草篱的显著影响。PLFA分析表明,与CK相比,H、M和HM显著增加了土壤PLFAs总量(TB)、细菌(B)和放线菌(ACT)的数量,降低了革兰氏阴性菌(GN)/革兰氏阳性菌(GP)比例,尤以HM处理减少幅度最大。主成分分析表明,H和M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相近,与CK差别较大。冗余分析(RDA)表明,土壤TOC、MBC与参与碳循环CEL、INV、β-Glu酶的活性均是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结构的主要因子。【结论】稻草覆盖和香根草篱对红壤坡耕地土壤参与碳循环的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有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耕地 稻草覆盖 香根草篱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群落结构
下载PDF
红壤坡地不同类型梯田的水土保持效应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国华 张展羽 +1 位作者 左长清 李小强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7-79,84,共4页
应用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红壤坡地不同类型梯田小区的观测资料,对不同类型梯田的水土保持效应和柑橘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梯壁植草能大大提高梯田的蓄水保土效益和柑橘产量。从蓄水效益来看,采取“前埂后沟+梯壁植草”... 应用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红壤坡地不同类型梯田小区的观测资料,对不同类型梯田的水土保持效应和柑橘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梯壁植草能大大提高梯田的蓄水保土效益和柑橘产量。从蓄水效益来看,采取“前埂后沟+梯壁植草”方式的水平梯田与外斜式梯田相比,其蓄水效益提高81.4%;从保土效益来看,采取“前埂后沟+梯壁植草”方式的水平梯田与梯壁不植草的对照水平梯田相比,其保土效益提高98.2%;从柑橘产量来看,外斜式梯田与采取标准方式的梯田相比,其产量提高45%;不同类型梯田水土流失量与柑橘产量不一致,这表明作物产量不仅与水土流失量有关,而且与农业技术措施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地 梯田 水土保持 蓄水效益 保土效益 柑橘产量
下载PDF
红壤坡地不同覆盖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展羽 张国华 +1 位作者 左长清 李小强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应用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红壤坡地的观测资料,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益和柑橘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百喜草全园覆盖措施蓄水保土效果显著,而狗牙根带状覆盖措施柑橘产量最高.百喜草全园覆盖措施与狗牙根全园覆盖措施相... 应用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红壤坡地的观测资料,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益和柑橘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百喜草全园覆盖措施蓄水保土效果显著,而狗牙根带状覆盖措施柑橘产量最高.百喜草全园覆盖措施与狗牙根全园覆盖措施相比,其蓄水效益提高72.1%;百喜草全园覆盖措施与阔叶雀稗草全园覆盖措施相比,其保土效益提高98.9%;狗牙根带状覆盖措施与百喜草带状覆盖+黄豆或萝卜套种措施相比,其柑橘产量提高54.9%.虽然红壤坡地种植百喜草能显著控制坡面水土流失量,但由于百喜草是高耗水牧草植物,耗水耗肥多,在需水关键期与柑橘形成竞争关系,因而影响了柑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地 水土保持 措施 效益
下载PDF
红壤丘陵区坡地降雨壤中流产流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峰 沈阿林 +1 位作者 陈洪松 陈家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17,29,共4页
在红壤丘陵区,对自然降雨条件下坡地(上层0~40cm,下层40~110cm)降雨壤中流产流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油茶林壤中流产流量大于同层恢复区;壤中流峰值流量恢复区大于同层油茶林;油茶林壤中流产流过程较... 在红壤丘陵区,对自然降雨条件下坡地(上层0~40cm,下层40~110cm)降雨壤中流产流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油茶林壤中流产流量大于同层恢复区;壤中流峰值流量恢复区大于同层油茶林;油茶林壤中流产流过程较恢复区开始早、结束晚。随着土层加深,滞后时间延长。同一土地利用方式下,产流量、峰值流量、滞后和拖尾均为上层小于下层。壤中流对降雨及地表径流的响应均为上层快于下层。不同的降雨类型,壤中流产流机理不同。峰值型降雨壤中流产流过程滞后时间较小,壤中流产流类型多为驱赶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坡地 降雨 壤中流
下载PDF
红壤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规律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晓燕 陈洪松 王克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1-45,共5页
为明确红壤坡地土壤水分耗散特征,通过田间定位观测,分析了农作区、茶园和柑园土壤水分蒸发和蒸腾过程。结果表明:蒸发、蒸腾与土壤表层含水率和植被叶面积指数关系密切,不同利用方式日蒸发量大小顺序为遮荫茶园<对照茶园<柑园<... 为明确红壤坡地土壤水分耗散特征,通过田间定位观测,分析了农作区、茶园和柑园土壤水分蒸发和蒸腾过程。结果表明:蒸发、蒸腾与土壤表层含水率和植被叶面积指数关系密切,不同利用方式日蒸发量大小顺序为遮荫茶园<对照茶园<柑园<农作区。茶树和柑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现单峰型,柑日蒸腾速率比对照茶树弱,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6-10月均以蒸腾耗水为主。遮荫可有效削弱茶园土壤蒸发及植被蒸腾。茶园蒸发受微地形条件影响较大,梯地蒸发比梯坎蒸发弱,而农作区和柑园土壤蒸发更多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适度遮荫可以有效降低红壤坡地土壤水分散失,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防治季节性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坡地 不同利用方式 土壤蒸发 蒸腾速率
下载PDF
红壤坡地坡改梯水土保持效应分析 被引量:49
14
作者 胡建民 胡欣 左长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1-273,共3页
应用江西典型红壤坡地梯田与坡耕地小区的观测资料,对坡改梯的水土保持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坡耕地改梯田后蓄水保土效益显著提高,蓄水效益高达67.6%,保土效益达85.0%以上;梯壁植草能大大提高梯田的蓄水保土效益,采取前埂后沟... 应用江西典型红壤坡地梯田与坡耕地小区的观测资料,对坡改梯的水土保持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坡耕地改梯田后蓄水保土效益显著提高,蓄水效益高达67.6%,保土效益达85.0%以上;梯壁植草能大大提高梯田的蓄水保土效益,采取前埂后沟+梯壁植草方式的水平梯田与梯壁不植草的对照水平梯田比较,其蓄水效益达59.7%,保土效益达98.2%,适宜在南方红壤坡地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地 坡改梯 水土保持 效应
下载PDF
红壤坡地不同果园套种模式水土保持效果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华明 王昭艳 +3 位作者 杨洁 左长清 谢颂华 喻荣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0-143,共4页
果树种植是红壤丘陵区坡地利用的主要模式,传统的清耕与粗放经营,导致果园水土流失严重。为探讨坡地综合开发治理的模式与解决的途径,选择适宜的果园套种措施,通过5a的野外定位观测试验,研究了8种不同果园套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差异。... 果树种植是红壤丘陵区坡地利用的主要模式,传统的清耕与粗放经营,导致果园水土流失严重。为探讨坡地综合开发治理的模式与解决的途径,选择适宜的果园套种措施,通过5a的野外定位观测试验,研究了8种不同果园套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套种模式具有很好的蓄水减沙效应,不同草类套种、不同耕作方式蓄水减沙效益不同;与果园清耕相比,套种草类蓄水减沙效应明显高于套种农作物,套种草类覆盖达80%以上时,其减流减沙效率可达92%以上,横坡耕作套种农作物模式的减流减沙效应比顺坡耕作套种模式高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地 水土保持 果园 套种模式
下载PDF
低丘红壤坡耕地苎麻与花生水土保持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廖绵清 李靖 +7 位作者 黄欠如 叶川 余喜初 唐西京 章新亮 孙永明 钟义军 吴明庆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7-661,共5页
通过径流小区试验,进行了苎麻与花生水土保持效果的对比试验,重点分析降雨量、作物覆盖度、叶面积指数等农艺性状及冠层截留量与地表径流量的关系。试验从4月份作物种植后开始测定,7月底作物收获结束。结果表明,无论是地表拦蓄径流... 通过径流小区试验,进行了苎麻与花生水土保持效果的对比试验,重点分析降雨量、作物覆盖度、叶面积指数等农艺性状及冠层截留量与地表径流量的关系。试验从4月份作物种植后开始测定,7月底作物收获结束。结果表明,无论是地表拦蓄径流量,还是泥沙侵蚀量,苎麻处理都优于花生处理;与花生处理相比,苎麻处理的冠层截留量提高了22.9%-908.3%(p〈0.01),土壤入渗率增加了16.2%~157.7%;红壤坡耕地径流量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覆盖度和叶面积指数呈显著对数或指数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耕地 苎麻 花生 水土保持
下载PDF
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对红壤坡地养分流失作用过程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展羽 左长清 +1 位作者 刘玉含 张靖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1-45,共5页
为了研究红壤坡地养分流失规律,通过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2006~2007年野外试验,分析了3种生态措施、3种典型降雨红壤坡地N、P流失过程。结果表明:不同降雨类型下采取生态措施能对整个径流过程中的总氮和总磷浓度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为了研究红壤坡地养分流失规律,通过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2006~2007年野外试验,分析了3种生态措施、3种典型降雨红壤坡地N、P流失过程。结果表明:不同降雨类型下采取生态措施能对整个径流过程中的总氮和总磷浓度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且各处理径流中氮和磷的流失主要集中在径流初期,后期均匀稳定。养分流失均以侵蚀泥沙携带养分流失为主,但随着降雨的减小,泥沙携带养分流失量占养分总流失量的比例会降低。各处理侵蚀泥沙均有养分富集现象,而且随着降雨的减小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养分流失 天然降雨 红壤坡地
下载PDF
红壤丘陵岗地区坡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吕玉娟 彭新华 +1 位作者 高磊 张中彬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7-304,共8页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水质恶化的主要贡献者,研究坡地农田生态系统N、P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土壤生产力和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花生地(158场)和橘园地(152场)降雨–产流事件中N、P流失的监测数据...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水质恶化的主要贡献者,研究坡地农田生态系统N、P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土壤生产力和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花生地(158场)和橘园地(152场)降雨–产流事件中N、P流失的监测数据,探讨南方红壤坡地农田生态系统N、P流失特征及其与降水特征、径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花生地N、P流失量明显大于橘园地,N流失浓度则是花生地小于橘园地。N、P流失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与地表径流量的变化规律一致,养分流失量与地表径流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流失高峰出现在每年的雨季4—6月。两种土地利用方式,P素流失显著低于N素流失,NO3–-N是可溶性养分流失的主要形态。降雨强度(I60)和径流量是影响养分流失的两个主要因素,均与养分流失量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P<0.01)。红壤坡地果园比坡耕花生地的水土和养分保持效果好,但在降雨产流高峰期仍需加强肥料施用管理和相关阻控措施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地 雨强 地表径流 养分流失
下载PDF
天然降雨对红壤坡地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30
19
作者 左长清 马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32,共5页
通过气象观测站与标准径流小区的试验观测,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江西省红壤坡地的天然降雨特征。主要内容包括与土壤流失关系密切的降雨量(P)、降雨强度(I)等降雨特征参数的等级划分和时间分配规律;确定了江西红壤坡地侵蚀性降雨标准;确立了... 通过气象观测站与标准径流小区的试验观测,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江西省红壤坡地的天然降雨特征。主要内容包括与土壤流失关系密切的降雨量(P)、降雨强度(I)等降雨特征参数的等级划分和时间分配规律;确定了江西红壤坡地侵蚀性降雨标准;确立了ΣE·I60 为红壤坡地降雨侵蚀力因子R的最佳计算组合,并分析了R值的季度分配、月分配特征以及雨量分配、雨强分配特征。这为探索控制江西红壤坡地水土流失的最佳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地侵蚀 天然降雨 侵蚀性降雨标准 红壤坡地 分配特征 水土流失 气象观测站 降雨侵蚀力 试验观测 径流小区 降雨特征 土壤流失 分配规律 等级划分 特征参数 降雨强度 借鉴意义 发生演变 动力来源 江西省 降雨量 最佳 R值
下载PDF
不同覆被下红壤坡地地表径流及其养分流失特征 被引量:35
20
作者 黄河仙 谢小立 +1 位作者 王凯荣 殷芙蓉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45-1649,共5页
通过对南方红壤坡地农作区、茶园、柑橘园、退化区和恢复区5种不同利用方式所产生的地表径流量的全年连续观测及其径流水中养分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覆被植物群落类型单一化和农事耕作都能增加地表径流量、次数和增加养分流失,5种类型地... 通过对南方红壤坡地农作区、茶园、柑橘园、退化区和恢复区5种不同利用方式所产生的地表径流量的全年连续观测及其径流水中养分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覆被植物群落类型单一化和农事耕作都能增加地表径流量、次数和增加养分流失,5种类型地表径流量不论是月平均径流量还是年总径流量,其大小关系为农作区*>茶园*>柑橘园>退化区>恢复区*,产流次数也是恢复区最少,其余4种类型基本一致;径流水中总P、K+、Ca2+、Mg2+和SO42-流失量以农作区达到最大,茶园和柑橘园次之,然后是退化区和,恢复区的径流各养分流失量最少,耕作区的总P、K+、Ca2+、Mg2+和SO42-流失量大于非耕作区,覆被植物群落类型少的总P、K+、Ca2+、Mg2+和SO42-流失量大于覆被植物群落类型复杂。综合考虑,红壤坡地用来耕作可以加剧水土和土壤养分流失,自然植被对红壤坡地保持水土和养分效果最佳,如果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果林和药、茶、草等需采用复种方式,避免单一种植和减少人工扰动,以便维持坡地土壤利用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地 土地利用方式 地表径流 养分流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