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Non-ABO Red Blood Cell Alloantibodies in Patient Undergoing Allogeneic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1
作者 Ahmed Alsuhaibani Khalid Batarfi +14 位作者 Ahmed Alharbi Haya Alwasel Abdullah Alenazi Abdulmohsen Alotaibi Jalal Hassan Rayyan Alotaibi Hajer Aziz Nourah Alharethi Sara Alobaidi Maram Alonayzan Sanad Alharthi Majd Alanazi Sarah Alotaibi Ahmed Shareefi Bandar Alqahtani 《Case Reports in Clinical Medicine》 2024年第5期162-170,共9页
Alloantibodies that are non ABO Alloimmunization to protein antigens happens only after exposure, in contrast to ABO isohaemagglutinins, which are present naturally, even in the absence of prior exposure. It is recogn... Alloantibodies that are non ABO Alloimmunization to protein antigens happens only after exposure, in contrast to ABO isohaemagglutinins, which are present naturally, even in the absence of prior exposure. It is recognized that while non-ABO RBC antibodies are less common than ABO antibodies, they generate essentially the same issues that lead to unfavorable clinical results. If non-ABO alloantibodies are identified early on, these issues related complications may be avoided This call for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recipient and donor’s ABO-Rh grouping, antibody screening, and the phenotype of certain antigens. Equally important, the temporal association time between transplantation and hemolysis can help identify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hemolysis and direct appropriate management. Therefore, for that, it is crucial to identify the etiology of post-HSCT anemia for prevention and therapy, in addition to a thorough grasp of the mechanism of anemia in non-ABO-incompatible HSCT and the temporal link between HSCT and anemia. Finding the cause of post-HSCT anemia is essential for prevention and therapy, in addition to a thorough grasp of the mechanism of anemia in non-ABO-incompatible HSCT and the temporal link between HSCT and anemia. Therefore, for that, it is crucial to identify the etiology of post-HSCT anemia. In this case report review, we would like to highlight the vital role of transfusion medicine services and stem cell clinical teams in paying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non-ABO alloantibodies involved to avoid causing overt hemolysis of incompatible donor RBCs or delayed erythropoiesis.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some of the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centers do not give an attention to the other non-ABO RBC antig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HSCT) Non-ABO red blood cell Antibodies ALLOANTIBODIES
下载PDF
Rudimentary study on humanization of porcine red blood cells: Enzymatic removal of galactose-α1,3- galactose antigen from porcine red blood cell 被引量:2
2
作者 WANG Jiexi GAO Xin +3 位作者 BAI Yan REN Huiming TAN Yingxia ZHANG Yangpe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03年第4期343-345,共3页
The ser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rcine red blood cells (pRBCs) are similar to human red blood cells. Porcine erythrocytes are considered as an alternative source for human blood transfusion. But ... The ser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rcine red blood cells (pRBCs) are similar to human red blood cells. Porcine erythrocytes are considered as an alternative source for human blood transfusion. But there exist galactose-?,3-galactose antigens (Gal?,3Gal?, 4GalNAcR, abbreviated 酖al antigen) on pRBCs, which can induce anti-aGal antibodies in human serum. The aGal epitopes are the major antigen responsible for hyperacute rejection in xenotransfusion. In this study, recombined soy-bean -galactosidase (rS?GalE) was used to remove the aGal antigens from pPRCs for humaniz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Gal antigen was cleared by rS?GalE and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rS?GalE treated pRBC were norm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cine red blood cell galactose-α1 3-galactose antigen recombined soybean α-galactosidase.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急诊老年脓毒症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海龙 王冬利 +2 位作者 刘燕平 王晶 王长远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76-680,共5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结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急诊老年脓毒症病人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意义。方法 收集2019年1月到2022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就诊及住院治疗的老年脓毒症病人169例。病人入急诊...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结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急诊老年脓毒症病人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意义。方法 收集2019年1月到2022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就诊及住院治疗的老年脓毒症病人169例。病人入急诊后给予生化全项、血气分析、全血细胞计数、降钙素原(PCT)、胸部计算机体层摄影(CT)、病原学检查等。依据以上检查结果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根据病人入急诊时合并脓毒性休克情况分为脓毒症组114例和脓毒性休克组55例。随访28 d,依据病人死亡情况分成生存组125例和死亡组44例。分别比较脓毒性休克组和脓毒症组、生存组和死亡组病人NLR、白细胞计数(WBC)、PCT、RDW和APACHEⅡ评分的区别,进行NLR、RDW与PCT及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分析RDW、NLR及2个指标相互结合评估老年脓毒症病人死亡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PCT曲线下面积的区别。结果 脓毒症休克组病人PCT、NLR、RDW和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86±1.04)μg/L、9.63±3.92、(14.95±3.49)%和(16.75±3.53)分,均明显高于脓毒症组的(1.38±1.06)μg/L、7.87±3.94、(12.74±3.83)%、(14.61±2.87)分(P<0.01);WBC在脓毒症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死亡组APACHEⅡ评分、NLR、PCT和RDW分别为(18.52±2.41)分、(10.64±3.74)、(2.55±1.14)μg/L和(15.98±3.69)%,均大于生存组的(14.17±2.71)分、7.67±3.82、(1.19±0.81)μg/L、(12.57±3.43)%(P<0.01),RDW和NLR均与APACHEⅡ评分和PCT具有相关性(均P<0.01);PCT的AUC 95%CI为0.86(0.80,0.92),APACHEⅡ评分的AUC 95%CI为0.88(0.83,0.93),RDW的AUC 95%CI为0.75(0.66,0.83),NLR的AUC95%CI为0.73(0.64,0.81),RDW和NLR的AUC均小于PCT(P=0.048,0.024),但RDW与NLR联合的AUC为0.80,与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3)。结论 NLR及RDW两个指标都能够在急诊老年脓毒症病人的病情和预后评估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二者联合的应用价值与PCT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红细胞分布宽度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降钙素原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 老年人
下载PDF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老年髋部骨折病人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张明 陈曦 +4 位作者 刘跃洪 谢德 王志聪 兰平文 王光林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 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老年髋部骨折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登陆我院建立的老年髋部骨折数据库,纳入2014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92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提取这些病人的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绘制RDW预测老年髋部骨... 目的 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老年髋部骨折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登陆我院建立的老年髋部骨折数据库,纳入2014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92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提取这些病人的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绘制RDW预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预后的ROC曲线,根据RDW的最佳截断值将病人分为高、低RDW组,并对比2组的基本临床资料。随访病人的生存情况,绘制并比较2组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并进行贫血及非贫血的分层分析。结果 RDW预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预后的最佳截断值为14.40%。926例病人中,低RDW组(RDW≤14.40%)661例,高RDW组(RDW>14.40%)265例,2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输血比例、贫血比例、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分级、伤后至入院时间、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所有病人中位随访43.68个月,高RDW组30 d、6个月和1年死亡率均高于低RDW组(P<0.05或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RDW>14.40%、高龄、男性、CCI≥1、保守治疗、低白蛋白是老年髋部骨折病人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进一步对贫血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在非贫血病人中,RDW>14.40%与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1年死亡风险独立相关(HR=2.969,95%CI:1.478~5.963,P=0.002),而在贫血病人中,二者无相关性(P=0.259)。结论 RDW与非贫血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髋部骨折 老年人 预后 贫血
下载PDF
人源化基因修饰猪红细胞与人血清免疫相容性的体外研究
5
作者 陈蕾佳 崔梦一 +11 位作者 宋翔宇 王恺 贾志博 杨鎏璞 董阳辉 左浩辰 杜嘉祥 潘登科 许文静 任洪波 赵亚群 彭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421,共7页
目的 探讨野生型(WT)、四基因修饰(TKO/hCD55)和六基因修饰(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与人血清的免疫相容性和免疫差异。方法 收集20名不同血型志愿者的血液,将WT、TKO/hCD55和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ABO-相容(ABO-C)及ABO... 目的 探讨野生型(WT)、四基因修饰(TKO/hCD55)和六基因修饰(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与人血清的免疫相容性和免疫差异。方法 收集20名不同血型志愿者的血液,将WT、TKO/hCD55和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ABO-相容(ABO-C)及ABO-不相容(ABO-I)人红细胞分别暴露于不同血型人血清中,检测血凝集、抗原抗体结合(IgG、IgM)水平和补体依赖细胞毒性,评估2种基因修饰猪红细胞与人血清的免疫相容性。结果 ABO-C组未出现明显凝集;WT组和ABO-I组凝集水平高于TKO/hCD55组和TKO/hCD55/hCD46/hTBM组(均为P<0.001)。WT组猪红细胞裂解水平高于ABO-C组、TKO/hCD55组和TKO/hCD55/hCD46/hTBM组;ABO-I组猪红细胞裂解水平高于TKO/hCD55组、TKO/hCD55/hCD46/hTBM组(均为P<0.01)。TKO/hCD55组猪红细胞IgM和IgG结合水平均低于WT组和ABO-I组;TKO/hCD55/hCD46/hTBM组猪红细胞IgG和IgM结合水平低于WT组,IgG低于ABO-I组(均为P<0.05)。结论基因修饰猪红细胞的免疫相容性优于野生型猪,并接近于ABO-C,人源化猪红细胞在血资源奇缺时可考虑作为血液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异种移植 基因修饰猪 异种抗原 红细胞 抗原抗体结合 凝集 补体依赖细胞毒性
下载PDF
抗线粒体抗体、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熊去氧胆酸治疗应答效果的关系
6
作者 张玲玲 张会品 +2 位作者 李桂英 孔燕 马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100-103,共4页
目的 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熊去氧胆酸治疗应答效果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在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接受熊去氧胆酸治疗的126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根... 目的 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熊去氧胆酸治疗应答效果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在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接受熊去氧胆酸治疗的126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根据患者治疗应答结局将其分为应答良好组60例和应答不良组66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的AMA、RDW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A、RDW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熊去氧胆酸应答效果的影响。结果 应答不良组治疗前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RDW水平均高于应答良好组,AMA阳性率低于应答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PT(OR=1.941,95%CI:1.157~3.256)、GOT(OR=1.808,95%CI:1.073~3.045)、GGT(OR=1.504,95%CI:1.028~2.200)、TBil(OR=2.088,95%CI:1.279~3.408)、DBil(OR=1.735,95%CI:1.112~2.707)、RDW (OR=1.562,95%CI:1.091~2.236)、AMA阳性率(OR=0.584,95%CI:0.399~0.854)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熊去氧胆酸治疗应答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RDW增高、AMA阳性率降低是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应答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线粒体抗体 红细胞分布宽度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应答效果
下载PDF
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检测Kk血型抗原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7
作者 马维娟 杨忠思 +1 位作者 潘海平 于琦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6期142-145,共4页
目的针对BECKMAN PK7300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检测Kk血型抗原建立非配套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为后期常规开展Kk抗原检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随机抽取青岛市中心血站2021年11月—2022年4月的40名无偿献血者样本。基于相关文献查阅梳理结... 目的针对BECKMAN PK7300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检测Kk血型抗原建立非配套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为后期常规开展Kk抗原检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随机抽取青岛市中心血站2021年11月—2022年4月的40名无偿献血者样本。基于相关文献查阅梳理结果,优化试验参数选择孵育温度、试剂加注量、稀释标本加注量,根据设备厂家推荐参数评价验证样本红细胞的稀释浓度、抗-K和抗-k血清的稀释浓度对样本检测的影响。结果利用PK73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进行非配套检测Kk抗原后得到的各项参数为样本红细胞和抗-K、抗-k血清的稀释浓度分别为1.50%和1∶20;孵育温度和时间分别为30℃和1 h;试剂和样本的反应体积相同,均为25μL。结论针对Kk抗原检测建立的PK7300非配套血型检测系统得出的实验参数特异性好、敏感度高,符合实验预期。经过对样本及试剂稀释倍数的检测验证,有助于本研究建立的检测系统进行稀有血型批量检测准确判读和检测效率的提升,同时可降低试剂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 微板法 Kk抗原 红细胞 无偿献血者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红细胞沉降率水平的临床检测价值分析
8
作者 汤可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分析三者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将100例RA患者纳入本研究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RF、抗CCP抗体、ESR水平...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分析三者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将100例RA患者纳入本研究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RF、抗CCP抗体、ESR水平,比较不同RA病情程度、不同预后患者的RF、抗CCP抗体、ESR水平。分析RF、抗CCP抗体、ESR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三者对RA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不同RA病情程度患者RF、抗CCP抗体、ES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RA患者的RF、抗CCP抗体、ESR均高于中度和轻度RA患者,而中度RA患者的RF、抗CCP抗体、ESR均高于轻度RA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F(r=0.741)、抗CCP抗体(r=0.805)、ESR(r=0.675)与RA病情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F曲线下面积(AUC=0.859)、抗CCP抗体(AUC=0.885)、ESR(AUC=0.758)对RA患者预后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AUC>0.7,P<0.05)。结论RF、抗CCP抗体、ESR与RA患者病情变化密切相关,而且对RA患者预后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红细胞沉降率
下载PDF
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急诊急救输血中应用价值
9
作者 陈椿慧 李智猛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分析急诊急救输血中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厦门市湖里区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4898例拟输血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患者实施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和临床输血治疗情况。结果对不规... 目的分析急诊急救输血中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厦门市湖里区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4898例拟输血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患者实施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和临床输血治疗情况。结果对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进行统计,4898例拟输血患者中,共有72例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呈阳性,所占比例为1.47%(72/4898)。72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阳性患者中,65(90.28%)例患者有妊娠史,6例(8.33%)有输血史,28例(38.89%)患者合并肿瘤疾病,26例(36.11%)患者合并血液疾病,11例(15.28%)患者合并其他疾病。72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阳性患者中,40例获得匹配的血液制品,顺利完成急诊急救输血治疗,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20例因交叉反应导致筛查结果呈现出假阳性;12例未找到合适配血者,未接受输血治疗。结论急诊急救输血治疗中,对拟输血患者实施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及时掌握患者情况,为临床血液的选择提供参考,减少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急救 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
下载PDF
土鳖虫对血虚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杨耀芳 彭名淑 +2 位作者 杨翊雯 宁爱华 黄昌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86-689,共4页
目的 :研究土鳖虫对环磷酰胺致小鼠“血虚”模型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为探讨“虚 瘀”及活血化瘀机理提供新思路和途径。方法 :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0 0 1g kg建立小鼠“血虚”动物模型 ,观察土鳖虫对实验动物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指标... 目的 :研究土鳖虫对环磷酰胺致小鼠“血虚”模型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为探讨“虚 瘀”及活血化瘀机理提供新思路和途径。方法 :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0 0 1g kg建立小鼠“血虚”动物模型 ,观察土鳖虫对实验动物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指标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血清抗心磷脂抗体 (ACA) ,ACA IgG、ACA IgA和ACA IgM含量。造模前后称体重 ,解剖分离心、肝、脾、肺、肾、胸腺各脏器称重 ,计算脏器系数。给正常小鼠ig土鳖虫 ,观察其对血清锌、钙水平的影响。结果 :环磷酰胺 (0 0 1g kg)ip小鼠 ,随着“血虚”模型的形成 ,小鼠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 (RBC C3bRR)下降 ,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ACAIgG、ACAIgA含量明显升高 ,体重下降及脾脏 ,胸腺重量减轻。土鳖虫 (2 5g kg )ig能提高“血虚”小鼠RBC C3bRR ,降低血清ACAIgG、ACAIgA水平 ,能纠正环磷酰胺引起的体重下降及增加脾脏及胸腺免疫器官的重量 ,土鳖虫 (2 5g kg)ig正常小鼠可升高血清锌、钙的水平。结论 :土鳖虫通过提高红细胞CR1 活性 ,增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抑制血清ACA水平 ,血清中锌、钙含量的升高 ,可作为药物“生物药效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鳖虫 血虚模型 红细胞免疫 心磷脂抗体
下载PDF
红细胞衰老过程中的密度变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宋立川 吕智红 +5 位作者 马维原 孙大公 施岩 杨跃平 文宗曜 黄志清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9-222,227,共5页
作者在用抗体诱发动物急性溶血的方法建立的红细胞在体衰老模型的基础上,对红细胞衰老过程中的细胞密度变化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显示:随着红细胞年龄的增加,其平均密度增加,细胞密度与细胞年龄呈线性相关关系(r=0.847,P<... 作者在用抗体诱发动物急性溶血的方法建立的红细胞在体衰老模型的基础上,对红细胞衰老过程中的细胞密度变化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显示:随着红细胞年龄的增加,其平均密度增加,细胞密度与细胞年龄呈线性相关关系(r=0.847,P<0.01),但同龄红细胞的密度离散度较大,不同年龄细胞间密度重叠的红细胞数量较多。提示用密度的差异对不同年龄红细胞进行分离,分辨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老化 密度 衰老
下载PDF
四物汤对小鼠化疗所致贫血的恢复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丹 杨晓波 +5 位作者 王颖 于丽红 石焱 张英杰 周琳 石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5-1119,共5页
目的:探讨四物汤对小鼠化疗所致贫血的恢复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24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不给药)、模型组(n=8,给予5-氟尿嘧啶)和四物汤组(n=8,给予5-氟尿嘧啶+四物汤)。于给药15d后,眼静脉取血,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和数... 目的:探讨四物汤对小鼠化疗所致贫血的恢复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24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不给药)、模型组(n=8,给予5-氟尿嘧啶)和四物汤组(n=8,给予5-氟尿嘧啶+四物汤)。于给药15d后,眼静脉取血,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和数量;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3组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水平;采用双染标记法对红细胞表面标志性抗原进行抗体结合并染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小鼠外周血和脾脏标记的红细胞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细胞皱缩;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组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细胞变圆。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组小鼠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CD71/Ter119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各象限红细胞数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组小鼠外周血CD71/Ter11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各象限红细胞数量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脏血CD71/Ter119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各象限红细胞数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组小鼠脾脏血CD71/Ter11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UL象限红细胞数量降低(P<0.01),UR和LR象限红细胞数量升高(P<0.01)。结论:四物汤可以促进小鼠化疗贫血损伤的恢复,促进红细胞数量增加,改善细胞形态表现,提升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促进外周血和脾脏红细胞表面标志性抗原表达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红细胞 血红蛋白 表面标志性抗原CD71/Ter119
下载PDF
抗原激活系统血液免疫反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郭峰 花美仙 +5 位作者 张乐之 蔡志扬 徐玉莲 查占山 张军 钱宝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32-737,742,共7页
目的:用系统免疫学研究体系探讨在系统血液免疫反应中不同抗原物质激活红细胞调控白细胞免疫反应的实验观察。方法:将卡介苗(1 mg/ml)、瘤苗(S180 5×106ml-1)或酵母菌(5×108ml-1)0.2 ml,以生理盐水(代替抗原物质)0.2 ml为各... 目的:用系统免疫学研究体系探讨在系统血液免疫反应中不同抗原物质激活红细胞调控白细胞免疫反应的实验观察。方法:将卡介苗(1 mg/ml)、瘤苗(S180 5×106ml-1)或酵母菌(5×108ml-1)0.2 ml,以生理盐水(代替抗原物质)0.2 ml为各自对照组加入枸橼酸抗凝全血细胞或白细胞0.2 ml和血浆(或生理盐水0.3 ml)中,37℃水浴1小时,用免疫酶联法测定IL-8和IL-6,用流式细胞仪测定Fy6和CD35分子平均荧光强度。结果:各种抗原物质加入血细胞和血浆组其IL-8激活率为(2.71±0.37)显著高于血细胞和生理盐水组(-0.33±0.05)(P<0.01)。前组IL-6激活率(1.01±0.37)也高于后组,其IL-6激活值为(-0.25±1.06)。各种抗原加入全血细胞和血浆组的IL-8激活率为(2.71±0.37)显著高于各种抗原加入白细胞和血浆组IL-8激活率(0±0.20)(P<0.01)。在各种抗原加入血液组红细胞Fy6平均荧光强度表达水平(28.85和25.35)低于生理盐水加入血液组红细胞Fy6平均荧光强度表达水平(45.80),各种抗原加入全血细胞和血浆组粒细胞CD35平均荧光强度表达量(860.4±115.63)明显高于各种抗原加入白细胞血浆组粒细胞CD35平均荧光强度表达量(565.07±96.35)(P<0.01)。在无血浆组,红细胞对白细胞分泌的IL-8和IL-6有吸附作用。结论:在本实验体系中,各种抗原可激活红细胞调控系统血液免疫反应中的各种白细胞被活化所分泌的IL-8和IL-6含量。在体外抗原可快速激活系统血液免疫反应。红细胞调控各种白细胞释放IL-8和IL-6的机制是复杂的,如红细胞对IL-8和IL-6激活率与血浆和CD35分子量表达密切相关,红细胞IL-8和IL-6吸附率与Fy6和gp130表达密切相关。红细胞与血浆在系统血液免疫反应调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红细胞 IL-8 IL-6 系统血液免疫反应
下载PDF
4种检测IgG红细胞抗体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3
14
作者 马曙轩 白丽霞 +2 位作者 刘景汉 欧阳锡林 李锡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0-662,共3页
目的 比较木瓜蛋白酶、抗球蛋白实验、聚凝胺和微柱凝胶4种检测IgG红细胞抗体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效价及所需时间。方法 将12种IgG抗体:抗 D、抗 E、抗 C、抗 c、抗 e、抗 Jka、抗 Jkb、抗 Fya、抗 Fyb、抗 k、抗 S、抗 s分别采用... 目的 比较木瓜蛋白酶、抗球蛋白实验、聚凝胺和微柱凝胶4种检测IgG红细胞抗体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效价及所需时间。方法 将12种IgG抗体:抗 D、抗 E、抗 C、抗 c、抗 e、抗 Jka、抗 Jkb、抗 Fya、抗 Fyb、抗 k、抗 S、抗 s分别采用上述4种方法检测。结果 木瓜蛋白酶检出了抗 D、抗 E、抗 C、抗 c、抗 e、抗 Jka、抗 Jkb7种抗体(7/ 12 ) ;抗球蛋白试验检出了所有12种抗体(12 / 12 ) ;聚凝胺法检出了除抗 k以外的抗体(11/ 12 ) ;而微柱凝胶也检出了所有12种抗体(12 /12 )。木瓜蛋白酶检测Rh及Kidd血型系统的抗体效价低于其它3种方法,而微柱凝胶检测这12种抗体效价较其它3种方法更为敏感。4种方法检测IgG抗体所需时间分别为:木瓜蛋白酶45min ,抗球蛋白实验60min ,聚凝胺5min ,微柱凝胶3 0min。结论 木瓜蛋白酶检测IgG抗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抗球蛋白实验因需要反复洗涤红细胞费工费时;聚凝胺是目前最快速简便检测IgG抗体的方法;而微柱凝胶是检测IgG抗体最为敏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抗体 木瓜蛋白酶 抗球蛋白实验 聚凝胺 微柱凝胶
下载PDF
牛、猪红细胞表面异种抗原改造的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檀英霞 李素波 +1 位作者 王捷熙 章扬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878-882,共5页
把动物红细胞输用给人,即异种输血,可以缓解目前血源紧张的矛盾,但牛和猪的红细胞与人的血浆发生强烈的凝集反应,不能直接输用。本研究首次对牛和猪红细胞表面抗原进行修饰改造,并对改造后的猪、牛红细胞进行比较,从而为开拓丰富来源、... 把动物红细胞输用给人,即异种输血,可以缓解目前血源紧张的矛盾,但牛和猪的红细胞与人的血浆发生强烈的凝集反应,不能直接输用。本研究首次对牛和猪红细胞表面抗原进行修饰改造,并对改造后的猪、牛红细胞进行比较,从而为开拓丰富来源、安全有效的人血代用品奠定基础。使用基因重组的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清除牛和猪红细胞表面的主要异种抗原αGal抗原,结合使用化学材料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修饰遮蔽牛和猪红细胞表面的非主要异种抗原nonαGal抗原,以实现对牛和猪红细胞表面异种抗原的改造。结果:改造后的牛、猪红细胞与人混合血浆的盐水凝集反应消失,具有和人红细胞相似的血清学特征;牛红细胞比猪红细胞脆性低,异种抗原的表达量低,及其他的一些特征说明牛红细胞比猪红细胞更适合作为人红细胞代用品。结论:改造后的牛红细胞与人血浆相匹配,有可能成为人红细胞代用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红细胞 猪红细胞 异种抗原 抗原改造 异种输血
下载PDF
新型α-半乳糖苷酶清除动物红细胞表面αGal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高红伟 张雪 +6 位作者 李素波 檀英霞 鲍国强 王颖丽 徐丽娟 季守平 宫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31-1234,共4页
异种抗原αGal是引起异种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脆弱类杆菌来源的α-半乳糖苷酶是一种新型的糖苷酶,能够切除支链多糖和直链多糖末端的αGal残基。本研究探讨新型α半乳糖苷酶清除红细胞表面αGal抗原的作用。利用新型的基... 异种抗原αGal是引起异种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脆弱类杆菌来源的α-半乳糖苷酶是一种新型的糖苷酶,能够切除支链多糖和直链多糖末端的αGal残基。本研究探讨新型α半乳糖苷酶清除红细胞表面αGal抗原的作用。利用新型的基因重组α-半乳糖苷酶酶解牛、猪、狗、兔红细胞上的异种抗原,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的αGal抗原。结果表明,动物红细胞表面的异种抗原αGal被完全或部分清除。结论:新型α-半乳糖苷酶可以用来清除异种红细胞上的αGal抗原,对降低异种移植引起的超急性排斥反应具有潜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异种抗原 αGal抗原 Α-半乳糖苷酶
下载PDF
献血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在电子交叉配血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邹文涛 何子毅 +3 位作者 王庆 陈庆恺 邹姣丽 陆家海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3-536,共4页
目的调查东莞市及文献报道无偿献血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发生频率、类型,为电子交叉配血的开展提供基础。方法 2013年7月21日-2014年4月16对在本市无偿献血的献血者血标本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并对其结果及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调查东莞市及文献报道无偿献血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发生频率、类型,为电子交叉配血的开展提供基础。方法 2013年7月21日-2014年4月16对在本市无偿献血的献血者血标本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并对其结果及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9 677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样中共检出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129例,其中男81例,女48例,总阳性率0.216%,国内文献报道了572 959例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检测结果,检出193例阳性,阳性率0.034%,远低于国外报道的0.43%(P<0.01)。Ig M型不规则抗体95例,远高于Ig G型34例(P<0.01),不规则抗体与效应细胞的凝集强度<"2+"的达到88.37%(114/129)。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0.286%,显著高于男性0.189%(P<0.01)。结论本市无偿献血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216%,以Ig M型抗体为主。考虑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开展电子交叉配时进行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红细胞 不规则抗体 电子交叉配血
下载PDF
有限稀释微量溶血法测定小鼠血清溶血素的活性 被引量:14
18
作者 雷林生 孙莉莎 杨淑琴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检测抗绵羊红细胞(SRBC)抗体(溶血素)。方法将含有溶血素的血清样品适当预稀释,然后取100μl加入96孔板中进行有限的倍比稀释,每孔再加入体积分数为15%SRBC和1∶10稀释的豚鼠血清各50μl,在37℃... 目的检测抗绵羊红细胞(SRBC)抗体(溶血素)。方法将含有溶血素的血清样品适当预稀释,然后取100μl加入96孔板中进行有限的倍比稀释,每孔再加入体积分数为15%SRBC和1∶10稀释的豚鼠血清各50μl,在37℃温育1~12h后,有足够溶血素活性孔的红细胞将全部溶解,小孔液体清彻见底;溶血素活性低于足量时,只能部分溶血,受未溶解红细胞的阻挡,小孔底部只有不同程度的透明度,将印有字母“R”的测试纸放在96孔板底部,根据字母“R”的能见程度和已知的稀释倍数判断样品的活性。结果样品的测定值与理论值成良好直线关系。对已知药物的效果测定与用分光光度法所测得结果一致。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溶血素 微量测定 免疫调节药物 药物筛选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部分外周血指标的变化及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8
19
作者 张璐璐 刘芸 +4 位作者 段文冰 唐闻 李晓莹 赵万辉 张炳昌 《中国医药》 2018年第3期421-425,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常规、血脂、血生化等指标的变化及血清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92例(乳腺癌组,其中有淋巴结转移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常规、血脂、血生化等指标的变化及血清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92例(乳腺癌组,其中有淋巴结转移59例、无淋巴结转移33例)、女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41例(乳腺良性肿瘤组)、体检健康女性50名(健康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研究对象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的含量,并对乳腺癌组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细胞比容(HC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与淋巴细胞计数(LYM)的比值(NLR)、血清唾液酸、前白蛋白、糖化血清蛋白(GSP)和血脂进行检测。结果①乳腺癌组的RDW、NLR、唾液酸、GSP、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高于健康对照组,HCT、LYM、前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RDW、NEU、NLR、GSP均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组,LYM、前白蛋白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均P<0.05)。②乳腺癌组的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含量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乳腺癌组3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单独检测[43.5%(40/92)比15.2%(14/92)、14.1%(13/92)、23.9%(22/92)](均P<0.05)。③在3项肿瘤标记物中,糖类抗原153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23.91%,特异度为98.00%,准确度为50.00%,阴性预测值为41.18%,阳性预测值为95.61%.,是单项检测中最佳的乳腺癌诊断指标;3项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43.48%,准确度为61.97%,阴性预测值为48.00%。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乳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大于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单独检测(0.805比0.704、0.701)(P<0.05),与糖类抗原153的曲线下面积(0.7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RDW、NLR、GSP等指标对乳腺癌的转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联合检测大大提高了乳腺癌早期诊断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53
下载PDF
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用于预防和降低临床无效输血的发生 被引量:27
20
作者 赵颖欣 王德辉 +3 位作者 柴慧丽 于莹 佟欣 靳艳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预防或/和降低临床无效输血的发生。方法评估本院2011年6月-2012年1月的1 500名患者的输血效果,对其中发生输血无效的患者,应用增强检测方法:降低抗体筛查细胞浓度,增加待检血清与抗体筛查细胞比例,应用增强剂,增加抗球蛋白法孵育时... 目的预防或/和降低临床无效输血的发生。方法评估本院2011年6月-2012年1月的1 500名患者的输血效果,对其中发生输血无效的患者,应用增强检测方法:降低抗体筛查细胞浓度,增加待检血清与抗体筛查细胞比例,应用增强剂,增加抗球蛋白法孵育时间,采用吸收/放散法检测作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鉴定检测。结果未作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前,本院的输血无效率为9.80%(147/500);经血型不规则抗体鉴定检测,147名输血无效患者中有37人的血清中检测到不规则抗体,其中17名患者再次输血时给与相配合的红细胞输注,未发生无效输血。结论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有助于预防和降低红细胞输注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筛查 红细胞血型 无效输血 输血疗效评估 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