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ld Storage Red Blood Cells or Whole Blood at -80 ℃ of the Rh(D) Negative Patients in Surgical Opera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YU Zhongqing(余忠清) +7 位作者 HU Lihua(胡丽华) Han Min(韩敏) RAO Shenzong(饶神宗) LUO Chengwei(罗成伟)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2年第2期155-157,共3页
Summary: The efficiency of cold storage red blood cells (CSRBC) or whole blood at -80 ℃ used in 27 Rh(D) negative patients during surgical operation was reported. The Rh(D) negative patients received the transfusion... Summary: The efficiency of cold storage red blood cells (CSRBC) or whole blood at -80 ℃ used in 27 Rh(D) negative patients during surgical operation was reported. The Rh(D) negative patients received the transfusion of CSRBC or whole blood stored at -80 ℃ for 180 to 360 days. The changes in the indexes, such as blood TB, DB, K +, Na +, BUN, Cr, urine protein (URPO), UOB, Hb, HCT, serum total protein, relative to hemolytic reaction and blood volume before and after transfusion were observ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transfusion of CSRBC or whole blood 27 cases were negative for urine protein and UOB, and the levels of BUN and Cr were normal (P>0.05). Blood TB, DB, Hb, and HCT were increased, while pH, blood K + and blood Na + was normal with the difference being not significant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P>0.05). Plasma protein was decreased,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P>0.05). It was suggested that CSRBC or whole blood at -80 ℃ could be safely infused to the Rh(D) negative patients without side effects during the surgical op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 negative patient -80 cold storage red blood cells surgical operation hemolytic reaction
下载PDF
血液成分二次制备后相关参数变化
2
作者 郭敏 陈君 +3 位作者 杨宁 和苗 李建民 杨文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86-590,612,共6页
目的 对成分血二次制备后的相关参数变化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血液成分产品质量。方法 选择不同的离心条件用于初次成分血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制备,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测,然后以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为二次制备的起始血液,通过ACP215红... 目的 对成分血二次制备后的相关参数变化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血液成分产品质量。方法 选择不同的离心条件用于初次成分血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制备,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测,然后以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为二次制备的起始血液,通过ACP215红细胞处理系统去制备机制洗涤红细胞成分血,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测,通过对成分血制备参数的变化进行观察研究比较,并从中进行优化调整。结果 不同的离心条件所带来的离心效果相当时,所分离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和冰冻血浆初级血液成分,其容量、血红蛋白、血细胞比积、白细胞残留量等质量控制项目,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同时以初次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为起始血液制备的机制,洗涤红细胞二级血液成分,其容量、血红蛋白、上清蛋白含量等质量控制项目,除容量超出标准7~14 mL外,其余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但导致容量超标的原因及采取的解决方法可控制容量达到标准范围,且在红细胞回收率和血浆蛋白清除率上,二者可分别达到75%和99%的水平。结论 本实验初次制备与二次制备的血液成分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但血液成分二次制备可视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参数的灵活调整,以确保制备的成分血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血 初次处理血液成分 二次处理血液成分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血浆 洗涤红细胞
下载PDF
生理盐水洗涤DIC患者凝集红细胞用于血型鉴定的效果评价
3
作者 杨永刚 范秀清 陈松 《浙江医学教育》 2024年第4期246-250,共5页
目的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患者凝集红细胞生理盐水洗涤后血型鉴定的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7月—2022年7月由于自身红细胞凝集导致血型鉴定困难的24例DIC患者为研... 目的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患者凝集红细胞生理盐水洗涤后血型鉴定的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7月—2022年7月由于自身红细胞凝集导致血型鉴定困难的24例DIC患者为研究对象,ABO血型以基因分型结果为标准,生理盐水洗涤凝集红细胞前后手工方法(试管法和微胶柱法)ABO血型鉴定结果与标准组比较。结果凝集红细胞洗涤前ABO血型2例正反定型符合,与标准结果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洗涤后的红细胞均匀散开,24例ABO血型检测结果正反定型符合,其中A型8例,B型5例,O型9例,AB型2例。洗涤后血型结果与标准结果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理盐水洗涤凝集红细胞的方法,血型鉴定效果良好,具有明显检测优势,为临床紧急用血提供了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红细胞凝集 红细胞洗涤 血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洗涤红细胞和去白悬浮红细胞输注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效果
4
作者 朱翔 许珣 吴静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洗涤红细胞和去白悬浮红细胞输注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AIH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 目的:探讨洗涤红细胞和去白悬浮红细胞输注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AIH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试验组输注洗涤红细胞。比较两组输血后24 h临床疗效,输血前、输血后24 h相关指标,输血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24 h,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升高,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总胆红素(TBIL)水平降低,试验组Hb、RB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6,P>0.05)。结论:对AIHA患者而言,在输血治疗中输注洗涤红细胞的总体有效率高于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并且Hb和RBC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洗涤红细胞 输血
下载PDF
洗涤红细胞在反复输注红细胞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宋庆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2期93-96,共4页
目的研究洗涤红细胞在反复输注红细胞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8例需反复输注红细胞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观察组采用洗涤红细胞输注。对比两组的... 目的研究洗涤红细胞在反复输注红细胞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8例需反复输注红细胞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观察组采用洗涤红细胞输注。对比两组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网织红细胞比例(Rtc)、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10%高于对照组的85.51%,差异显著(χ^(2)=5.841,P=0.016<0.05)。两组患者输血后的Hb、RBC均较输血前明显提高,Rtc较输血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输血后的Hb(78.95±5.48)g/L、RBC(3.12±0.43)×10^(12)/L均高于对照组的(71.34±5.23)g/L、(2.75±0.39)×10^(12)/L,Rtc(18.54±1.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43±1.58)%(P<0.05);观察组输血后的PLT和WBC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观察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0%,对照组为8.70%,两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χ^(2)=0.431,P=0.511>0.05)。结论洗涤红细胞在反复输注红细胞治疗的患者中应用效果肯定,能快速缓解患者的贫血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输注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去白细胞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微柱凝胶法输血相容性检测弱凝集现象的影响原因及应对策略
6
作者 段晓旭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633-1636,共4页
目的:探究微柱凝胶法输血相容性检测弱凝集现象的影响原因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12月经微柱凝胶法应用于ABO血型鉴定、交叉配血以及抗体筛查试验后表现为弱凝集的80例患者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增加血清... 目的:探究微柱凝胶法输血相容性检测弱凝集现象的影响原因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12月经微柱凝胶法应用于ABO血型鉴定、交叉配血以及抗体筛查试验后表现为弱凝集的80例患者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增加血清量或红细胞、37℃洗涤红细胞、两次离心血清标本以及吸收放散试验等处理后,随后再使用间接抗人球蛋白法(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IAT)及盐水法作对照检测。结果:在对80例患者的血标本进行微柱凝胶法检测其输血相容性后,凝集强度显示为1+^(w)~2+^(w)中,有19例(23.75%)ABO血型的抗原性较弱,有7例(8.75%)为ABO亚血型,有9例(11.25%)ABO血型的抗体效价较低,有15例(18.75%)纤维蛋白有所增高,有11例(13.75%)高效价冷凝激素,有19例(23.75%)自身免疫性抗体。在对80例患者的血标本进行微柱凝胶法检测其输血相容性中,出现55例(68.75%)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出现25例(31.25%)抗体筛选阳性。在交叉配血中出现不合的有49例(61.25%),其中包含28例(57.14%)抗体筛选为阳性,包含21例(42.86%)正反定型为不符合。结论:ABO血型的抗原性较弱、ABO亚血型、ABO血型的抗体效价较低、纤维蛋白有所增高以及自身免疫性抗体是影响微柱凝胶法发生弱凝集现象的相关因素。可在微柱凝胶法检测前,通过增加血清量或红细胞,37℃洗涤红细胞,对血清标本离心两次以及吸收放散试验等处理,能有效排除上述因素对发生弱凝集现象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法 输血相容性 弱凝集现象 影响原因 间接抗人球蛋白法 ABO血型鉴定 37洗涤红细胞
下载PDF
悬浮红细胞储存时间对制备的洗涤红细胞钾离子和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冯博 段澜 +1 位作者 王景文 任芙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34-836,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储存时间的悬浮红细胞(悬红)制备的洗涤红细胞中钾离子浓度([K+])和游离血红蛋白含量(FHb)。方法将储存3 d(3 d组,n=6)、16 d(16 d组,n=6)及31~35 d(31~35 d组,n=7)的悬红,手工制备成洗涤红细胞,分别于制备前、制备后0、1... 目的了解不同储存时间的悬浮红细胞(悬红)制备的洗涤红细胞中钾离子浓度([K+])和游离血红蛋白含量(FHb)。方法将储存3 d(3 d组,n=6)、16 d(16 d组,n=6)及31~35 d(31~35 d组,n=7)的悬红,手工制备成洗涤红细胞,分别于制备前、制备后0、16和24 h取样测定其[K+]和FHb。结果 3 d组、16 d组和31~35d组悬红制备的洗涤红细胞24 h时[K+]分别为(3.26±0.57)、(3.39±1.12)及(2.97±0.95)mmol/L(P>0.05),且均低于人体正常[K+]上限;3组制备的洗涤红细胞24 h时的FHb分别为(0.29±0.18)、(0.63±0.40)及(1.06±0.55)g/L,其中31~35 d组制备的洗涤红细胞的FHb明显高于3 d组(P<0.01)。结论悬红储存时间对制备的洗涤红细胞的[K+]影响不大,制备的洗涤红细胞24 h保存期内的[K+]均低于人体正常参考值上限,但对FHb含量有较大影响。建议尽量避免使用接近储存期末的悬红制备洗涤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红细胞 储存时间 洗涤红细胞 钾离子浓度 游离血红蛋白
下载PDF
不同保存期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爱梅 梁文华 +2 位作者 王群 陈妍 张健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4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保存期的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前后电镜下红细胞形态的变化。方法 采集 CPD-A抗凝全血。实验分 ~ 组 ,分别于 4℃保存 7、1 0、1 5、2 0、2 5、3 0 d。于制备前取全血 1滴 ,5 %戊二醛固定 ,经 2 0 0 0 r/ min离心 1 0mi... 目的 探讨不同保存期的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前后电镜下红细胞形态的变化。方法 采集 CPD-A抗凝全血。实验分 ~ 组 ,分别于 4℃保存 7、1 0、1 5、2 0、2 5、3 0 d。于制备前取全血 1滴 ,5 %戊二醛固定 ,经 2 0 0 0 r/ min离心 1 0min后 ,分出血浆 ,取样检测血红蛋白。余下的红细胞再加等量生理盐水 ,1 5 0 0 r/ min离心 5 min,连续 2次 ,取样为制备后测定组。结果 组 和组 制备前后红细胞成双面凹的圆盘结构 ,细胞均匀混悬。组 制备前红细胞形态正常 ,制备后少数红细胞出现聚集状、球形或边缘不整齐 ,并有棘形红细胞出现。组 、组 、组 于制备前血浆微红 ;制备后 ,球形红细胞、棘形红细胞、中间漏孔的红细胞增加。结论 制备洗涤红细胞的最佳时间应在 4℃保存 1 0 d内的全血 ,保存 1 5 d以后的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形态发生异常变化 ,出现棘形红细胞 ,囊泡化后的红细胞易溶血 ,红细胞寿命缩短 ,影响洗涤红细胞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涤红细胞 游离血红蛋白 棘形红细胞
下载PDF
红细胞自身抗体阳性患者输血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志刚 蔡晓红 +7 位作者 邹纬 王勤 沙青 沈敏 叶瑾 龚淞颂 王钰箐 王学锋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40-942,共3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自身抗体阳性患者输注红细胞制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1例临床上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的血液病患者,确认为含有红细胞自身抗体后设定为实验组,对照组为19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阴性的常规输血患者,对两组所有患者输血前24 ... 目的探讨红细胞自身抗体阳性患者输注红细胞制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1例临床上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的血液病患者,确认为含有红细胞自身抗体后设定为实验组,对照组为19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阴性的常规输血患者,对两组所有患者输血前24 h和输血后24 h的Hb、RBC、Hct几项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输注红细胞制品前后,Hb、RBC、Hct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输注红细胞制品前后,Hb、RBC)、Hct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血象提高程度和输血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细胞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无效输血,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另一方面,红细胞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在抢救时可以输注少量红细胞制品,仍能起到维持Hb的作用,不应由于交叉配血不合而拒绝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涤红细胞 红细胞自身抗体 血液病 输血疗效 HB
下载PDF
洗涤红细胞输注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明慧 方春燕 +1 位作者 梁萍 杨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4期2101-2103,共3页
目的分析洗涤红细胞输注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全部患者均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洗... 目的分析洗涤红细胞输注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全部患者均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洗涤红细胞输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RBC)数量变化,以及患者贫血症状及体征,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Hb、RBC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涤细胞输注对于重度贫血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是相对安全的,且操作更方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洗涤红细胞 输注
下载PDF
三种方法制备的洗涤红细胞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玉秋 李建民 +8 位作者 孟趁桥 郭敏 李文策 程菲 王庆明 杨宁 李蓓 马红丽 张晶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8年第4期344-346,共3页
目的观察采用手工法和全自动分离机,以及使用ACP-215自动红细胞处理系统分别制备洗涤红细胞的质控指标,比较3种方法采集红细胞质量效果的差异。方法各取ACP-215红细胞洗涤机制备的2 U洗涤红细胞产品120例和手工洗涤制备的同类产品60例... 目的观察采用手工法和全自动分离机,以及使用ACP-215自动红细胞处理系统分别制备洗涤红细胞的质控指标,比较3种方法采集红细胞质量效果的差异。方法各取ACP-215红细胞洗涤机制备的2 U洗涤红细胞产品120例和手工洗涤制备的同类产品60例及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洗涤制备的30例进行比较。结果使用ACP-215红细胞洗涤机制备的洗涤红细胞产品质量经检测,其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含量及溶血率分别为48.85±6.44、0.15±0.07、0.16±0.05,优于其他两种制备方法,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结论使用ACP-215红细胞洗涤机制备洗涤红细胞产品质量更加优越,可进一步保证临床输注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P-215红细胞洗涤机 全自动分离机 洗涤红细胞 质量
下载PDF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交叉配血方法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建刚 赵家宁 +1 位作者 徐华 姚锁良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患者的交叉配血方法。方法采用 DAT 法筛查红细胞表面的不规则抗体,微柱凝胶法进行血型鉴定,凝聚胺法和抗人球蛋白法交叉配血。结果共计5例 DAT 阳性的疑难配血患者,其血型分别为 A-DCcEe,O... 目的:探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患者的交叉配血方法。方法采用 DAT 法筛查红细胞表面的不规则抗体,微柱凝胶法进行血型鉴定,凝聚胺法和抗人球蛋白法交叉配血。结果共计5例 DAT 阳性的疑难配血患者,其血型分别为 A-DCcEe,O-DCCee,O-DCcee,A-DCCee 和 A-DCcee。选择相应血型抗原阴性的供者血样进行交叉配血,凝集强度均弱于自身对照,建议观察输注洗涤红细胞,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于 DAT 阳性的患者,可配合性输注相应血型抗原阴性的洗涤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交叉配血 洗涤红细胞
下载PDF
极重度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方案探讨 被引量:9
13
作者 邵长峰 董永 +3 位作者 张少强 程聪 韩乐乐 孙波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157-1160,共4页
目的探讨采取不同输血治疗方案抢救极重度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急诊收治的50例极重度AIH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BO血型、Rh表型及交叉配血结果进行分组:ABO血型和Rh表型确定及交叉配血结... 目的探讨采取不同输血治疗方案抢救极重度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急诊收治的50例极重度AIH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BO血型、Rh表型及交叉配血结果进行分组:ABO血型和Rh表型确定及交叉配血结果相合,24h内输注4UABO和Rh表型均同型的洗涤红细胞,为A组(n=12);ABO血型和Rh表型不确定,选取最大相合的O型洗涤红细胞4U,联合血浆进行血浆置换输注,为B组(n=18);ABO和Rh表型确定,交叉配血不相合,选取4UABO和Rh表型均同型的洗涤红细胞,联合血浆进行血浆置换输注,为C组(n=20);输注24h后,比较各组之间临床指标的改变、评估输注疗效以及急性输血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组患者Hb、RBC计数明显升高,TBIL和Ret%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最佳,血红蛋白上升的最高(28.34±3.12vs48.68±7.80,t=50.89;P<0.05)、红细胞计数上升的最高(1.98±0.49vs2.66±0.37,t=7.02;P<0.05),网织红百分数下降的最低(47.11±6.25vs20.17±3.66,t=25.45;P<0.05),胆红素下降的最多(72.34±7.67vs33.16±6.02,t=23.85;P<0.05);C组患者输注全部有效,明显高于B组,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97,P<0.05);3组患者的急性输血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是血浆置换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直接输注组。结论针对极重度AIHA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输血方案,采取ABO、Rh表型均同型的洗涤红细胞直接输注或者联合血浆置换进行输注,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可控,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Rh表型 血浆置换 洗涤红细胞
下载PDF
择期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回收自体血液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和游离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修良 董鹏 +1 位作者 张晔 田鸣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32-1235,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择期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对回收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和游离血红蛋白(FHb)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5名择期心脏手术的患者,使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在术中收集并洗涤回收的血液。测定和比较回收洗涤红细胞、患者自体静... 目的探讨心脏择期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对回收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和游离血红蛋白(FHb)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5名择期心脏手术的患者,使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在术中收集并洗涤回收的血液。测定和比较回收洗涤红细胞、患者自体静脉血红细胞和贮存2周的库存红细胞的2,3-DPG水平、f Hb的浓度及溶血率;进一步测定和比较回收洗涤红细胞贮存在4 h(21-24℃)和24 h(1-6°C)上述指标的变化。2,3-DPG水平测定采用化学比色法,FHb浓度使用分光光度仪检测。结果 15名患者术中均没有输注异体红细胞。患者静脉血、回收洗涤红细胞在0 h、4 h、24 h和库血保存2周的2,3-DPG值(μmol/g Hb)分别为12.73±6.52、17.94±6.91、15.17±11.61、15.38±5.85和2.62±3.13,其中回收洗涤红细胞0 h 2,3-DPG含量明显高于静脉血(P<0.01)和库血(P<0.01),和4 h、24 h的2,3-DPG值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静脉血、回收洗涤红细胞在0 h、4 h、24 h和库血保存2周溶血率(%)分别为0.07±0.05、0.51±0.27、1.11±0.42、1.75±0.69和0.07±0.05,其中回收洗涤红细胞0 h溶血率明显高于静脉血(P<0.01)和库血(P<0.01),明显低于回收洗涤红细胞4 h溶血率(P<0.01)和24 h溶血率(P<0.01)。结论在心脏手术中回收的患者自体血液中的红细胞被轻度破坏,但供氧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液 血液回收 洗涤红细胞 2 3-二磷酸甘油酸 游离血红蛋白:血液回收机 心脏手术
下载PDF
快速评估自体回收洗涤红细胞质量指标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车辑 董鹏 +3 位作者 刘硕 李颖 戴萍 田鸣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6-709,共4页
目的筛选适于临床床边快速评估回收血液质量的指标。方法选择行心血管外科手术,术中进行自体血回收的患者25例,使用Fresenius CATS型自体血回收机进行术野血液回收。测定3种清洗模式下洗涤红细胞内的游离血红蛋白(fHb)、白蛋白(ALB)和... 目的筛选适于临床床边快速评估回收血液质量的指标。方法选择行心血管外科手术,术中进行自体血回收的患者25例,使用Fresenius CATS型自体血回收机进行术野血液回收。测定3种清洗模式下洗涤红细胞内的游离血红蛋白(fHb)、白蛋白(ALB)和钙离子(Ca2+)浓度,计算其清除率。比较相同清洗模式下fHb的浓度与清除率与ALB、Ca2+浓度与清除率的相关性与回归关系;选择20例回收洗涤红细胞浓度低于1g/L,比较患者自身静脉血与洗涤红细胞之间2,3-DPG,G-6-PD的变化。结果 3种清洗模式下,ALB的浓度与清除率均是fHb浓度与清除率的显著预测变量,回归关系为YfHb=0.296(ALB)-0.076(P<0.01),YcfHb=0.921(CALB)+0.056(P<0.01);Ca2+的清除率是fHb的清除率的显著预测变量,回归关系为YcfHb=0.620(CCa)+0.355(P<0.01)。当回收洗涤红细胞浓度低于1g/L时,洗涤红细胞的2,3-DPG浓度显著高于自身静脉血(P<0.01)。结论临床上可以将ALB浓度及Ca2+清除率作为评估回收血液清除率的快速检测指标。当fHb<1g/L时,血液回收的洗涤红细胞质量可供临床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自体回收 快速评估 洗涤红细胞 质量指标
下载PDF
用于高钾血症贫血患者的洗涤红细胞可保存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博 段澜 +3 位作者 任芙蓉 祝瑞泉 高东英 刘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用于高钾血症患者输注的洗涤红细胞最长保存时间。方法将8份2U(200mL/U)悬浮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后,均分为2份,分别悬浮于MAP红细胞添加液(MAP组)和生理盐水(盐水组)中以2-6℃保存,分别于0、5、20h及1、2、3、4、5、6、7d时取... 目的探讨用于高钾血症患者输注的洗涤红细胞最长保存时间。方法将8份2U(200mL/U)悬浮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后,均分为2份,分别悬浮于MAP红细胞添加液(MAP组)和生理盐水(盐水组)中以2-6℃保存,分别于0、5、20h及1、2、3、4、5、6、7d时取样,检测上清中K+浓度([K+])、计算K+总量,并分析生理盐水及MAP液悬浮的2种洗涤红细胞常规质控抽检结果。结果保存0-7d,盐水组和MAP组悬浮红细胞[K+](mmol/L)的变化几无差异(P>0.05),均随保存时间逐渐升高,其中在1d时盐水组和MAP组分别为3.17±0.69vs3.75±0.30,均低于人体[K+]正常参考范围上限(5.5);保存2d时2组均已有部分样品[K+]>5.5。0-7dMAP组K+总量低于盐水组(P<0.05),其中保存2d时K+总量(μmol)MAP组与盐水组分别为229.6±44.8vs277.3±52.5,均高于保存1d时的盐水组174.1±29.1(P<0.05)。无论是生理盐水悬浮还是MAP液悬浮,洗涤红细胞常规质控抽检项目结果均符合国标规定。结论对于高钾血症贫血患者这部分特殊人群,若以不超过人体[K+]参考范围上限为依据,则MAP液保存的洗涤红细胞以≤24h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涤红细胞 高钾血症贫血 血液保存 保存时间 MAP液 生理盐水
下载PDF
冰冻红细胞解冻洗涤液的改良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来水 康炜 +4 位作者 宫本兰 叶萍 张薇 张磊 梁晓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6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究在冰冻红细胞解冻洗涤液中添加适宜浓度的木糖醇,提高解冻红细胞回收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 d内制备的400 ml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20袋,离心去浆后分装等量(100 ml)浓缩红细胞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解冻第1次洗涤液(80 ml 9... 目的探究在冰冻红细胞解冻洗涤液中添加适宜浓度的木糖醇,提高解冻红细胞回收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 d内制备的400 ml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20袋,离心去浆后分装等量(100 ml)浓缩红细胞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解冻第1次洗涤液(80 ml 9%Na Cl)和第2次洗涤液(200 ml 0.9%Na Cl)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2%、0.2%的木糖醇,比较两组的RBC回收率、红细胞渗透脆性、甘油残留量,同时测定冰冻红细胞解冻洗涤过程中各阶段的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明确提高解冻红细胞回收率的关键步骤。结果实验组RBC回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10.222,P<0.05),而红细胞渗透脆性、甘油残留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冻第1次洗涤后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以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24.496,P<0.05),其余洗涤步骤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冻红细胞经第1次洗涤液(80 ml 9%Na Cl)的解冻洗涤过程为RBC回收率提高的关键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红细胞 木糖醇 洗涤液
下载PDF
一种国产红细胞洗涤机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时卉丽 牛宏伟 +3 位作者 杨凤霞 李玉秋 程菲 李建民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对一种国产红细胞洗涤机的性能进行评价研究。方法:随机抽取60袋悬浮红细胞,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国产智能红细胞洗涤机及配套耗材制备洗涤红细胞,对照组用手工法制备,按照新版国家标准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 目的:对一种国产红细胞洗涤机的性能进行评价研究。方法:随机抽取60袋悬浮红细胞,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国产智能红细胞洗涤机及配套耗材制备洗涤红细胞,对照组用手工法制备,按照新版国家标准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质含量、单位耗费时间和储存期末红细胞溶血率以及无菌实验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并观测相应制备产品在不同储存期各项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红细胞洗涤机制备的洗涤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质含量、单位耗费时间和储存期末红细胞溶血率分别是(49.13±4.64)g/bag、(0.39±1.10)g/bag、(32.97±6.23)min/bag和(0.31±0.09)%。对照组手工制备的洗涤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质含量、单位耗费时间和储存期末红细胞溶血率分别是(43.05±4.87)g/bag、(0.38±1.24)g/bag、(54.50±6.85)min/bag和(0.53±0.12)%。血红蛋白含量、单位耗费时间和储存期末红细胞溶血率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机器产品质量指标更优于手工方法,国产智能红细胞洗涤机更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涤红细胞 智能红细胞洗涤机 国标 质量
下载PDF
新国标实施后的洗涤红细胞质检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安蓬蓬 李浩泷 +2 位作者 刘春燕 王金榜 杨文玲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6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分析洗涤红细胞的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及《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对本中心质控科2年内按质控要求随机抽检的全部96袋洗涤红细胞的血容量、血红蛋白含... 目的分析洗涤红细胞的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及《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对本中心质控科2年内按质控要求随机抽检的全部96袋洗涤红细胞的血容量、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质含量及溶血率进行检测和结果分析。结果洗涤红细胞的血容量、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质含量和溶血率的总体水平的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240.89~244.77、47.58~50.83、0.04~0.12和0.01~0.04,均符合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的相关规定。结论中心按《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制备的洗涤红细胞符合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洗涤红细胞质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涤红细胞 GB18469—2012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悬浮红细胞储存时间对制备洗涤红细胞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别立莉 王姣杰 +1 位作者 单泓 李建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0期1735-1738,共4页
目的探讨悬浮红细胞储存时间对制备洗涤红细胞质量的影响,为安全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用于制备洗涤红细胞的悬浮红细胞按保存时间进行分组,0~7 d内为A组,7~14 d为B组,14~21 d为C组,21~28 d为D组,28~35 d为E组,每组按要求随机选择30... 目的探讨悬浮红细胞储存时间对制备洗涤红细胞质量的影响,为安全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用于制备洗涤红细胞的悬浮红细胞按保存时间进行分组,0~7 d内为A组,7~14 d为B组,14~21 d为C组,21~28 d为D组,28~35 d为E组,每组按要求随机选择30袋,分别检测每组洗涤红细胞容量、红细胞回收率、白细胞去除率、血浆蛋白清除率、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质含量、血红蛋白含量、溶血率,同时检测每组血液洗涤前后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 A组和B组洗涤红细胞的白细胞去除率相对较高,与C、D、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溶血率与C、D、E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红细胞变形能力逐渐降低,A、B组与C、D、E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制备前的悬浮红细胞与洗涤红细胞D组和E组的红细胞变性能力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浮红细胞保存时间对制备洗涤红细胞产品的质量有较大影响,洗涤红细胞的上清蛋白质含量和溶血率随其制备原料红细胞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随其制备原料红细胞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建议使用不超过14 d的悬浮红细胞制备洗涤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红细胞 储存时间 洗涤红细胞 质量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