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酸培肥技术对井冈蜜柚果园土壤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梁喜欢 李秀秀 +11 位作者 黎鑫林 伍亮 曾天宝 陈先茂 谢江 邓国强 关贤交 邹雪兰 旷允慧 戴星照 彭春瑞 陈金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35,共7页
井冈蜜柚是江西省果业三大品牌之一,生产中不合理的肥料施用导致的土壤酸化是柚园土壤退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制约蜜柚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选取江西省吉安市6年树龄金沙柚,在2020-2022年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置农民习惯施肥... 井冈蜜柚是江西省果业三大品牌之一,生产中不合理的肥料施用导致的土壤酸化是柚园土壤退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制约蜜柚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选取江西省吉安市6年树龄金沙柚,在2020-2022年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置农民习惯施肥技术和调酸培肥技术(有机肥替代30%化肥+石灰+硅钙钾镁肥+绿肥周年间作)2个处理,研究调酸培肥技术对土壤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技术相比,采用调酸培肥技术3年,土壤pH平均提高了0.93(P<0.05),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了19.17%(P<0.05),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交换性钙含量显著增加,土壤质量指数显著提高了0.25(P<0.05),蜜柚叶片氮、钾、镁和钙含量均随之显著提高。同时,施用调酸培肥技术蜜柚产量显著提高了25.99%(P<0.05),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分别提高了5.85%和23.60%(P<0.05),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此外,采用调酸培肥技术3年,产值平均增加了3.41万元·hm^(-2),经济效益平均增加了2.28万元·hm^(-2)。综上,调酸培肥技术能够降低红壤区蜜柚果园土壤酸度,提高土壤和叶片养分含量,改善树体营养,提升果实产量和品质,提高果园经济效益,是改善土壤质量、实现井冈蜜柚果园提质增效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调酸培肥 井冈蜜柚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济源市南山林场林区人工林与农田土壤质量的评价与比较
2
作者 巴音吉 窦文骏 +3 位作者 庞国涛 王剑 王贵恒 王晓恩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2期49-55,共7页
我国退耕还林的政策已经实施超过20年,该政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巨大作用,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与研究。然而多数研究聚焦在人工林对大气环境的优化,忽略了土壤质量这一陆地生态系统循环中至关重要的生态要素。本... 我国退耕还林的政策已经实施超过20年,该政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巨大作用,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与研究。然而多数研究聚焦在人工林对大气环境的优化,忽略了土壤质量这一陆地生态系统循环中至关重要的生态要素。本文利用多种实地测量的土壤理化属性数据计算了综合土壤指数并分析了济源市南山林场区内人工林与农田的土壤质量差异,研究发现土壤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全氮含量和土壤pH作用最为突出,其次是全钾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另外人工林和农田的土壤指标中2012年(2.47g/kg)和2022年(40.34g/kg)差异度最大的均为全碳含量,2012年最小为全钾含量(0.24%),2022年最小变为全氮含量(3.30%);人工林的多数土壤指标含量高于农田,说明人工林对提高该地区的土壤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在林农分用的10年中,人工林地区的土壤质量相对农田提高了约10%,说明退耕还林可有效改善区域土壤质量。本文对人工林和农田土壤质量的评价对于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具有补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农田 综合土壤质量指数 土壤质量
下载PDF
珠三角赤红壤常年菜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3
作者 宁建凤 李彤 +3 位作者 曾瑞锟 姚建武 陈勇 梁紫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40,共16页
赤红壤是广东省地带性土壤,研究位于该地带性土壤的菜地肥力变化特征,以客观评价耕作施肥管理的科学性,助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广州市、江门市、肇庆市、惠州市惠阳区选取了89个蔬菜常年种植菜地,测定了耕层(0~20 ... 赤红壤是广东省地带性土壤,研究位于该地带性土壤的菜地肥力变化特征,以客观评价耕作施肥管理的科学性,助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广州市、江门市、肇庆市、惠州市惠阳区选取了89个蔬菜常年种植菜地,测定了耕层(0~20 cm)土壤理化指标,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分析评价土壤肥力状况。珠三角赤红壤常年菜地土壤质地以壤土、砂质壤土、粉壤土为主,分别占比46.1%、23.6%和19.1%;pH 5.83,呈微酸性;有机质含量23.83 g·kg-1,为中等水平;阳离子交换量8.67 cmol(+)·kg-1,为中等偏下水平;全氮(N)、全磷(P)、全钾(K)含量分别为1.19、1.47、12.53 g·kg-1,其中全氮和全磷含量均属中等水平,全钾含量为中等偏下水平;有效态养分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35.24、120.24、222.48 mg·kg-1,属于丰富(碱解氮和速效钾)和极丰富水平(有效磷)。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珠三角赤红壤常年菜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为1.69,属良好等级。相比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广东省赤红壤普查结果,土壤全钾含量不同程度降低,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均不同程度提高,增幅分别为16.6%、23.5%、38.4%和62.5%;阳离子交换量、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大幅增加,增幅分别达1.29、6.00、65.80和3.07倍,其中土壤有效磷累积较为普遍。全氮和全磷的年均累积量分别为8.46、32.31 mg·kg-1,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年均累积量分别为1.20、3.04、4.30 mg·kg-1。总体上,经过近40年耕种,珠三角赤红壤常年菜地肥力水平不同程度改善,土壤pH由酸性改善为微酸性,阳离子交换性能、有机质、全氮含量提升1个等级,碱解氮和有效钾含量提升2个等级,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分别提升3和5个等级。各肥力指标总体上由原来的极度缺乏至中等偏下状态改善为目前的中等偏下至极丰富水平,总体肥力状况良好。在实施蔬菜有机无机肥配施技术基础上,合理施用氮、钾肥,降低磷肥投入量,可以进一步提升珠三角赤红壤区菜地地力水平,维持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红壤 土壤肥力 常年菜地 阳离子交换量 耕地质量
下载PDF
红枣间作黄豆对红枣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4
作者 何娇 张伟 李金建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72-75,94,共5页
本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CK(不间作)、处理1(间作玉米)、处理2(间作黄豆),研究了红枣间作黄豆在红枣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处理2红枣的平均产量为29375 kg/hm^(2),比CK增产13.5%,比处理1增产11.3%;处理2红枣单果长且粗,糖酸比高,口... 本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CK(不间作)、处理1(间作玉米)、处理2(间作黄豆),研究了红枣间作黄豆在红枣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处理2红枣的平均产量为29375 kg/hm^(2),比CK增产13.5%,比处理1增产11.3%;处理2红枣单果长且粗,糖酸比高,口感香甜;处理2土壤中的全氮、全磷、全钾比CK分别高21.4%、23.0%、6.4%,比处理1分别高65.9%、40.0%、11.2%;处理2土壤中的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比CK高14.0%、22.5%、17.9%,比处理1分别高7.9%,12.2%、13.8%;处理2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高,比CK和处理1分别高5.4%和5.0%;处理2的红枣产量最佳,品质最优,土壤肥力最高,本研究可为当地其它林果间作经济作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黄豆 间作 品质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不同固态微生物肥料配方对雷竹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曾庆南 程平 +4 位作者 彭逸珍 叶一琪 揭东海 付艳茹 王海霞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2期38-44,共7页
在江西红壤区开展不同配方固态微生物肥对雷竹林分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硅元素对雷竹林生长有抑制作用;微生物能较好地促进雷竹林生长;镁素对雷竹林生长影响差异较大,以50.00 g/667 m^(2)对促进生长效果最好;氮、磷、钾元素对雷竹... 在江西红壤区开展不同配方固态微生物肥对雷竹林分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硅元素对雷竹林生长有抑制作用;微生物能较好地促进雷竹林生长;镁素对雷竹林生长影响差异较大,以50.00 g/667 m^(2)对促进生长效果最好;氮、磷、钾元素对雷竹林生长的影响程度不同,但对母竹发笋数和成竹率的影响均不显著,钾元素对新竹平均胸径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镁素对新竹平均高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硼元素对新竹高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其他生长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综合雷竹生产对产量的要求,以提高单株母竹发笋数为优先指标、提高新竹胸径为参考指标,选择的固态微生物土壤肥料配方为:微生物(50.00 g/667 m^(2))、氮素(8.00 kg/667 m^(2))、磷素(2.25 kg/667 m^(2)或3.00 kg/667 m^(2))、钾素(1.50 kg/667 m^(2)或2.00 kg/667 m^(2))、硼素(10.00 g/667 m^(2)或15.00 g/667 m^(2))、镁素(50.00 g/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笋用林 微生物肥料 红壤区 江西
下载PDF
桂南红壤区多代连栽桉树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韦向向 王晟强 +9 位作者 唐健 赵隽宇 黄林胜 湛年勇 韦富卿 徐航 江海涛 杨家强 刘德承 吴宁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88,共8页
以桂南红壤区4个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替时间的方法,对新造林(Ⅰ)、萌芽一代林(Ⅱ)、萌芽二代林(Ⅲ)、萌芽三代林(Ⅳ)土壤的15个指标进行测定,通过显著性比较分析3种综合指标评价法(模糊数学法、内梅罗指数法和灰色关... 以桂南红壤区4个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替时间的方法,对新造林(Ⅰ)、萌芽一代林(Ⅱ)、萌芽二代林(Ⅲ)、萌芽三代林(Ⅳ)土壤的15个指标进行测定,通过显著性比较分析3种综合指标评价法(模糊数学法、内梅罗指数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不同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回归性验证。结果表明:土壤pH值在多代连栽后有所降低,Ⅳ林(4.41)比Ⅰ林(4.71)低,呈现出一定的酸化趋势,而有机质和有效磷、锌等元素含量也均有所下降;内梅罗指数法和模糊数学法的评价结果趋势一致,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评价结果则和前2种方法不一致;进一步通过回归性验证发现,内梅罗指数法和模糊数学法的综合评价结果符合实际生产情况,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反映的结果失真。连栽土壤肥力质量变化为Ⅱ>Ⅰ>Ⅲ>Ⅳ,土壤肥力从Ⅲ林开始出现衰退现象,需要及时补充缺失养分,维持土壤肥力质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人工林 连作 土壤肥力 回归性验证 红壤
下载PDF
采煤沉陷区人工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的空间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章强 郭晓明 +2 位作者 周雷强 徐小涛 李建林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3年第3期61-65,共5页
以焦作市韩王矿沉陷区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沉陷部位和不同深度土壤中8项肥力指标,基于隶属度函数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沉陷区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沉陷区林地土壤硝氮、全氮、速效钾、全钾和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层位... 以焦作市韩王矿沉陷区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沉陷部位和不同深度土壤中8项肥力指标,基于隶属度函数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沉陷区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沉陷区林地土壤硝氮、全氮、速效钾、全钾和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层位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上层(0 cm~20 cm)硝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下层(20 cm~40 cm);土壤肥力质量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变化特征,坡中处最高,坡底处最低;速效磷是影响沉陷区土壤肥力质量提升的限制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空间差异性 人工林地 采煤沉陷区
下载PDF
桂南山区油茶人工林土壤养分状况调查与评价——以高峰林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小春 黄振文 +1 位作者 邓文相 徐航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7期137-140,共4页
良好的土壤养分状况是保证油茶人工林高效经营的关键,调查和评价桂南山区油茶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状况,以确保更有效地维护和改善油茶林的土壤环境,促进油茶果产量和品质的提升。通过采集土壤样品,测定了8个养分指标,包括土壤有机质、全氮... 良好的土壤养分状况是保证油茶人工林高效经营的关键,调查和评价桂南山区油茶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状况,以确保更有效地维护和改善油茶林的土壤环境,促进油茶果产量和品质的提升。通过采集土壤样品,测定了8个养分指标,包括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以期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油茶林地的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平均值分别为22.56、1.05、0.26和8.62 g/kg。同时,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含量也相对较高,分别为54.18、1.67和36.88 mg/kg。根据土壤养分指标的评价标准,该油茶林地的土壤养分状况良好,但需要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来保持土壤肥力和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人工林 土壤养分 土壤肥力评价
下载PDF
施镁对红壤耕地油菜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张晨 李炳霖 +5 位作者 李子婧 罗军元 王馨悦 刘小三 肖国滨 吕伟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21-28,共8页
为明确镁肥对红壤耕地油菜的增产提质效果,在典型红壤丘陵区(江西进贤)的水田和旱地分别设置了0、15、30、45和60 kg/hm2等5个镁肥施用量试验,研究了施用镁肥对油菜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镁肥显著增加了油菜籽粒产量,当... 为明确镁肥对红壤耕地油菜的增产提质效果,在典型红壤丘陵区(江西进贤)的水田和旱地分别设置了0、15、30、45和60 kg/hm2等5个镁肥施用量试验,研究了施用镁肥对油菜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镁肥显著增加了油菜籽粒产量,当镁肥施用量介于34.9~46.7 kg/hm2时,油菜籽产量达到最高。与不施用镁肥相比,增施镁肥增加了油菜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质量,但对收获密度影响不显著;施用镁肥显著提高了油菜籽含油率,但降低了油菜籽的蛋白质含量,对油菜籽的含水率和硫甙含量则无显著影响;施用镁肥显著增加了单位面积籽粒油脂产量和蛋白产量,当镁肥施用量介于30~45 kg/hm2时,两者均达到最高;在脂肪酸组成方面,施用镁肥对籽粒油酸含量和亚麻酸含量均有显著提升效应,同时降低了亚油酸和芥酸含量,而对其他脂肪酸组分的影响较小。综合上述,红壤耕地镁肥施用量介于30~45 kg/hm2时,有利于提高油菜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及千粒质量,并提高了籽粒含油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蛋白产量,协同实现了增产提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肥 红壤水田 红壤旱地 油菜 产量构成 品质
下载PDF
筇竹天然林与人工林土壤养分及竹笋品质分析
10
作者 吴灵俐 沈俊华 +4 位作者 肖学军 巫登峰 王浩 黎书会 李志超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5期23-26,共4页
筇竹是我国特有竹种,其笋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筇竹人工栽培面积不断增加。文章测定分析了四川省雷波县筇竹天然林和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状况以及竹笋营养物质含量,结果显示,筇竹天然林竹笋中的抗坏血酸含量和土... 筇竹是我国特有竹种,其笋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筇竹人工栽培面积不断增加。文章测定分析了四川省雷波县筇竹天然林和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状况以及竹笋营养物质含量,结果显示,筇竹天然林竹笋中的抗坏血酸含量和土壤中的有机质及含氮量均显著高于人工林,土壤中的有效磷和有效硅含量则显著低于人工林。与筇竹人工林相比,筇竹天然林的竹笋品质更佳,维生素含量更高;人工栽培筇竹可通过适度增加氮肥施入量、调节土壤中有效氮与有效硅的比例、增施有机肥等方法提高土壤肥力进而提升竹笋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筇竹 天然林 人工林 土壤养分 竹笋品质 四川雷波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昭平县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11
作者 黄媛凤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3期159-162,共4页
桉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保障国家木材供应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研究评价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给桉树及其下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选择代表土壤肥力状况的8个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其... 桉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保障国家木材供应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研究评价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给桉树及其下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选择代表土壤肥力状况的8个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其肥力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呈酸性,有机质含量为25.35 g/kg,处于较高水平。土壤养分状况方面,氮、钾元素含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要问题在于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较低,需要针对性补充土壤磷元素含量,同时配合保肥保水措施,以保障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人工林 可持续发展 肥力指标
下载PDF
红壤地区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性状的演变 被引量:47
12
作者 吴蔚东 张桃林 +3 位作者 高超 孙波 彭补拙 赵其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5-294,共10页
通过在江西省红壤地区主要林区的铜鼓县和德兴县选择不同林龄 (1~ 2 8年 )的杉木人工林样地采用随机网格法对土壤分层取样 ,并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后的研究结果表明 ,从造林阶段到 5~ 8年的幼林期 ,包括林地凋落物层、土层厚度、有机... 通过在江西省红壤地区主要林区的铜鼓县和德兴县选择不同林龄 (1~ 2 8年 )的杉木人工林样地采用随机网格法对土壤分层取样 ,并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后的研究结果表明 ,从造林阶段到 5~ 8年的幼林期 ,包括林地凋落物层、土层厚度、有机质、全N、CEC、BS、pH和速效N、P、K在内的林地主要土壤质量性状大幅度退化。随着树龄的增大 ,林地土壤质量性状开始缓慢恢复。但是 ,即使杉木人工林进入了主伐期 ,土壤质量性状的恢复程度仍远低于其初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地区 人工杉木林 土壤肥力 质量性状
下载PDF
红壤区桉树人工林与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细菌多样性的比较 被引量:50
13
作者 谭宏伟 杨尚东 +6 位作者 吴俊 刘永贤 熊柳梅 周柳强 谢如林 黄国勤 赵其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5-584,共10页
以广西红壤区桉树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和天然阔叶林为对象,采用PCR-DGGE以及稀释平板法等现代和传统分析技术,比较分析了不同林分土壤生物学性状以及细菌群落结构的特征。结果表明:桉树对林地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效果虽逊于天... 以广西红壤区桉树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和天然阔叶林为对象,采用PCR-DGGE以及稀释平板法等现代和传统分析技术,比较分析了不同林分土壤生物学性状以及细菌群落结构的特征。结果表明:桉树对林地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效果虽逊于天然阔叶林树种,但与广西乡土树种马尾松之间并无显著差异。此外,桉树人工林土壤中涉及碳、氮、磷循环的土壤酶活性低于天然阔叶林和马尾松人工林,同样表征土壤肥力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指标也逊于天然阔叶林,但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在两种人工林之间无规律性的差异。同时,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S)以及均匀度(EH)指数均逊于天然阔叶林,但与广西乡土树种马尾松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桉树对林地土壤肥力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效果虽不及天然阔叶林树种,但与广西乡土树种马尾松林的生态效应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桉树 马尾松 阔叶林 土壤肥力 生态质量
下载PDF
红壤丘岗区人工林土壤水分、养分流失动态研究 被引量:39
14
作者 何园球 王兴祥 +1 位作者 胡锋 陈家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1-93,97,共4页
针对红壤丘岗区自然条件和地形特点,在岗地上坡布置了4组人工林恢复实验,研究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林地土壤水分养分流失动态。12年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地水分和养分径流损失随植被生长而减少,渗漏损失则随植被生长而增加;水分、养分径流损... 针对红壤丘岗区自然条件和地形特点,在岗地上坡布置了4组人工林恢复实验,研究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林地土壤水分养分流失动态。12年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地水分和养分径流损失随植被生长而减少,渗漏损失则随植被生长而增加;水分、养分径流损失量依次为自然草被>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渗漏损失量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丘岗区 人工林 土壤水分 动态研究 土壤养分 水工流失
下载PDF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碳库与肥力的变化 被引量:49
15
作者 龚伟 胡庭兴 +2 位作者 王景燕 宫渊波 冉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36-2545,共10页
对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及其人工更新成檫木林、柳杉林和水杉林后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含量、碳库管理指数、养分含量和酶活性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及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季节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 对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及其人工更新成檫木林、柳杉林和水杉林后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含量、碳库管理指数、养分含量和酶活性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及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季节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活性有机碳、稳定态碳、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为天然常绿阔叶林>檫木林>水杉林>柳杉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也为天然常绿阔叶林>檫木林>水杉林>柳杉林,且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说明了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含量、碳库管理指数和土壤肥力下降,且各人工林下降程度不同,而且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能够较好地表征土壤肥力的变化。研究结果为保护天然常绿阔叶林、选择适宜的更新树种和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林地土壤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也为退耕还林中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常绿阔叶林 人工更新 土壤碳库 碳库管理指数 土壤肥力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双季稻田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8
16
作者 吕真真 吴向东 +3 位作者 侯红乾 冀建华 刘秀梅 刘益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4-913,共10页
【目的】利用江西省稻田土壤质量演变定位监测试验为平台,系统分析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质量状况,明确提升红壤性双季稻田土壤质量的优化施肥措施。【方法】长期定位试验设置8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处理(CK),施磷钾肥处理(PK),施氮磷肥... 【目的】利用江西省稻田土壤质量演变定位监测试验为平台,系统分析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质量状况,明确提升红壤性双季稻田土壤质量的优化施肥措施。【方法】长期定位试验设置8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处理(CK),施磷钾肥处理(PK),施氮磷肥处理(NP),施氮钾肥处理(NK),施氮磷钾肥处理(NPK),施70%化肥+30%有机肥处理(70F+30M),施50%化肥+50%有机肥处理(50F+50M),施30%化肥+70%有机肥处理(30F+70M),于2012年晚稻收获后测定2个土壤物理性质指标(容重和总孔隙度)、7个基础化学性质指标(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p H值)及3个生物学性质指标(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析长期不同施肥对各土壤性质的影响,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各处理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分,最后将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以评价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红壤性双季稻田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经28年连续不同施肥处理后,各土壤性质在处理间均产生显著差异,但各土壤性质在处理间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较化肥处理土壤容重降低12.7%~20.6%,土壤孔隙度增加2.3%~17.4%,有机质增加22.5%~41.8%,全氮和碱解氮分别提高9.8%~20.9%和11.1%~30.3%,全磷和有效磷分别提高11.1%~71.7%和1.31~1.75倍,p H值提高0.19~0.48个单位;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原12个土壤性质指标降维、提取出2个主成分,反映了原信息量的87.4%,有机质、容重、真菌、全氮、有效磷、放线菌、总孔隙度、细菌、全磷和碱解氮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值,p H值和速效钾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各施肥处理下土壤质量综合水平高低排序为:30%F+70M>50F+50M>70F+30M>NPK>NP>NK>PK>CK;聚类分析方法将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稻田土壤质量划分为一级(30F+70M),二级(50F+50M、70F+30M),三级(NPK、NP),四级(NK、PK、CK)4个等级。【结论】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无机配施可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缓解土壤酸化,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是提高红壤性双季稻田土壤质量的有效施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红壤性水稻土 土壤质量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土壤质量性状演变 被引量:96
17
作者 庞学勇 刘庆 +4 位作者 刘世全 吴彦 林波 何海 张宗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1-267,共7页
通过对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肥力质量性状的研究 ,结果表明 ,人工云杉林土壤肥力退化与土壤有机质有关 ,在人工云杉林地中 ,随着抚育林龄的增加 ,土壤全 N、碱解 N、全 P、腐殖质、HA、FA、CEC、EB、微生物总数、细菌... 通过对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肥力质量性状的研究 ,结果表明 ,人工云杉林土壤肥力退化与土壤有机质有关 ,在人工云杉林地中 ,随着抚育林龄的增加 ,土壤全 N、碱解 N、全 P、腐殖质、HA、FA、CEC、EB、微生物总数、细菌及真菌数量随有机质的减少而降低 ,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总孔隙和毛管孔隙则先减少 ,之后随着云杉自疏而有上升的趋势 ,毛管持水量是决定林地自然含水量的主要因子。土壤 K素和酶活性变化较复杂 ,钾素主要与土壤母质有关 ,酶活性主要与林地微生态环境有关。土壤综合肥力评价表明 ,土壤综合肥力指标 (IFI)从人工云杉幼林向成熟林演替时 ,先迅速下降 ,之后随云杉自疏而缓慢上升 ,表现出非正“U”型的变化。解决当前人工成熟云杉林土壤退化的主要措施应因地制宜地进行间伐或轮伐 ,改善林地的微生态条件 ,尽量避免营造针叶纯林 ,建议营造针阔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 亚高山针叶林 人工云杉林 土壤肥力质量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东北过伐林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64
18
作者 杨晓娟 王海燕 +2 位作者 刘玲 李旭 任丽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53-1560,共8页
保持和提高森林土壤肥力质量是实现森林健康的基础。研究不同林型下土壤肥力质量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以东北过伐林区金仓林场中的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纯林、云杉Picea asperata×紫椴Tilia amurensis天然混交林、紫... 保持和提高森林土壤肥力质量是实现森林健康的基础。研究不同林型下土壤肥力质量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以东北过伐林区金仓林场中的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纯林、云杉Picea asperata×紫椴Tilia amurensis天然混交林、紫椴×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天然混交林、五角槭Acer mono×白桦×落叶松天然混交林、五角槭×白桦×紫椴天然混交林、白桦×落叶松天然混交林和五角槭×紫椴×青杨Populus pseudo-simonii天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林分下的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其土壤肥力质量。结果表明:①林分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显著;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密度和土壤pH值增大,而土壤含水量、物理性粘粒含量和养分质量分数减少,但其在不同林分下的变化程度不同;②土壤因子之间关系密切,物理性粘粒含量与含水量、全氮、速效钾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密度和pH值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养分质量分数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关系;③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林分下0~60cm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了评价,土壤肥力质量表现为天然混交林高于落叶松人工纯林;采伐降低了土壤的肥力质量;在落叶松人工纯林中,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的肥力质量下降。通过对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标值的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土壤肥力质量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肥力质量属于中等以上(优、良、中等)的林地所占研究样地的比例为66.7%,研究区森林土壤肥力质量属于中等水平。建议在经营过伐林时,注意调整林分结构和树种组成,控制采伐强度,同时进行长期定位观测和比较,以改善林分整体的肥力状况。本研究结果为该地区林业可持续经营提供直接依据,也为东北地区森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伐林 森林土壤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集约农业利用下红壤地区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变化及调控——江西省南昌市郊区和余江县案例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张桃林 潘剑君 +2 位作者 刘绍贵 王兴祥 李忠佩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4-591,共8页
选择江西省南昌市郊区和余江县分别代表红壤地区集约化农业快速发展的大城市郊区和典型农区,研究集约农业利用下红壤地区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的变化特征与调控措施.结果表明,20多年来,以南昌市郊区为代表的城郊菜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 选择江西省南昌市郊区和余江县分别代表红壤地区集约化农业快速发展的大城市郊区和典型农区,研究集约农业利用下红壤地区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的变化特征与调控措施.结果表明,20多年来,以南昌市郊区为代表的城郊菜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21.53%(一般农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不大),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13.15~18.86倍,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增加1.15~1.35倍;而土壤全氮含量增加不明显,土壤硝态氮的积累不多;以余江县为代表的传统农区,土壤酸化趋势明显,近90%的土壤有pH下降现象,平均下降达0.5个单位;同时部分农田土壤有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化肥用量的增加特别是磷钾肥的大量施用、以及畜禽粪肥的施用,是造成土壤养分富集和失衡、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工业生产是造成农田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短期减量施肥、配合施用养分促进剂,以及通过施用缓释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养分的过度富集与失衡; 适当施用石灰等碱性改良剂是防治土壤酸化的重要措施;而对于轻度污染土壤,可以通过施用化学改良剂(如石灰等),或种植超积累植物而得到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 土壤肥力 环境质量 集约农业利用 红壤区 江西
下载PDF
基于红壤稻田肥力与相对产量关系的水稻生产力评估 被引量:21
20
作者 柳开楼 黄晶 +9 位作者 张会民 韩天富 黄庆海 余喜初 李大明 胡惠文 叶会财 胡志华 马常宝 薛彦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25-1434,共10页
【目的】土壤肥力是水稻产量提升的基础,研究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与水稻产量的量化关系可以为稻田土壤培肥和产量提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基于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的红壤稻田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和县域尺度样点调研,长期试验包括... 【目的】土壤肥力是水稻产量提升的基础,研究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与水稻产量的量化关系可以为稻田土壤培肥和产量提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基于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的红壤稻田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和县域尺度样点调研,长期试验包括不施肥(CK)、单施氮肥(N)、单施磷肥(P)、单施钾肥(K)、氮磷肥配施(NP)、氮钾肥配施(NK)、氮磷钾肥配施(NPK)、2倍氮磷钾肥配施(2NPK)和有机无机肥配施(NPKM)处理,收集1981年、1985年、1989年、1995年、2002年、2005年、2012年和2017年的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水稻产量;并于2017年在进贤县布置了58个代表性点位,获取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晚稻产量数据。采用Fuzzy方法对长期试验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肥力质量指数进行计算,构建和验证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与水稻相对产量的量化关系,并在进贤县进行了验证。【结果】在红壤性双季稻田,不同施肥处理显著影响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与CK处理相比,NPKM、2NPK和NPK处理的年平均产量分别增加了71.6%、59.1%和36.5%;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分别增加了64.1%、47.3%和27.7%,且NPKM处理的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分别比NPK处理增加了25.6%和28.5%;同时,NP和NK处理的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也显著低于NPKM处理,而N、P和K处理的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则与CK没有显著差异。线性拟合方程发现,红壤稻田的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增加0.1个单位,水稻相对产量增加7.2%~22.6%。县域尺度的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土壤肥力质量指数预测的水稻相对产量与实际相对产量高度吻合(R^2=0.5268,P <0.01,RRMSE <25%),表明基于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可较准确地评估该区域的水稻生产能力。【结论】在红壤稻田上,化肥配施有机肥是提升土壤肥力质量和水稻产量的关键技术途径,且利用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与水稻相对产量的量化关系可以指导该地区的土壤培肥管理和生产力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稻田 长期施肥 土壤肥力质量 相对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