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adwood position matters:Diversity and biomass of saproxylic beetles in a temperate beech forest
1
作者 Vaclav Zumr Oto Nakladal +1 位作者 Josef Gallo JiríRemes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120-130,共11页
Deadwood plays a key role for biodiversity in forests.A significant number of beetles from this group are currently listed as endangered in the Red List.In addition to other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there have been ... Deadwood plays a key role for biodiversity in forests.A significant number of beetles from this group are currently listed as endangered in the Red List.In addition to other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there have been recent efforts to enrich stands with dead wood to promote biodiversity.An important parameter for forestry enterprises i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se interventions.Th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abundance,species richness,gamma diversity,conservation value and biomass of saproxylic beetles in natural forests using window traps.A total of 89traps were used for saproxylic beetle monitoring,of which 29 were placed on lying logs,30 on snags and 30 as controls in forest stand space.A total of 35,011 beetles were recorded in 564 species(61 families).Notably,20,515 of these belong to saproxylic beetles(59%)in 311 species(55%),with 62 classified as Red-List species(20%).In the group of'all saproxylic beetle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diversity and y diversity(q=0)remain consistent across various deadwood types,whileβdiversity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Red-List species group,where a diversity and y diversity differed,with higher values observed in snags.Rarefaction based total species richness of site was estimated to be 391 species,including 74 Red-Listed species.Comparing the sample coverage of the studied stand categories showed that all saproxylic species exhibit a pronounced preference for inhabiting areas featuring lying logs.Conversely,Red-List species mainly inhabit snags,withβdiversity being more similar to snags and forest stand space.Notably,both the conservation value(weighted average by conservation status)and beetle biomas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st in snags,whereas stand space shows the lowest values across all measured saproxylic beetle indices.Furthermore,the use of traps set on the poles in forest stand space resulted in an underestimation of the actual stand richness by 20%-25%.Our results support the conclusion that snags are indispensable features in beech forests,playing a key role in promoting high species diversity,especially among Red-List species,and supporting the biomass of saproxylic beetles.Consequently,it becomes crucial to incorporate a higher percentage of standing deadwood in managed forests or actively create equivalent environments by introducing high stum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GS COLEOPTERA Fagus sylvatica Unmanaged forests red-list Coarse woody debris
下载PDF
中国栗属地理分布格局及红色名录评估
2
作者 潘靖宜 周花瑶 李蒙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为了保护和利用栗属野生资源,对栗属地理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基于植物志,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统计中国各省对应的栗属物种数目,结合最新研究发布的论文专著等完成中国现有栗属物种地理分布图。中国... 为了保护和利用栗属野生资源,对栗属地理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基于植物志,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统计中国各省对应的栗属物种数目,结合最新研究发布的论文专著等完成中国现有栗属物种地理分布图。中国栗属物种分布中心位于中南部,其中四川省、贵州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和浙江省的分布较多。锥栗分布区包括四川、云南在内等15个省,集中分布在四川、湖南和江西3个省;茅栗分布区包括甘肃、四川、云南在内等17个省(直辖市),集中分布在浙江和江西2个省;中国板栗分布区包括西藏、甘肃、四川等27个省(直辖市),集中分布在四川、陕西、湖北、重庆和贵州5个省;引种栽培的欧洲栗和日本栗分布区域较少,欧洲栗分布在四川和上海2个省(直辖市),日本栗引种栽培分布区包括云南、广西、山东等8个省,在山东省分布最多。根据空间尺度要求筛选数据,通过GeoCAT对中国栗属物种进行红色名录评估,为中国栗属的多样性研究提供重要数据。结果表明,栗属植物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南、华中、华东地区,在华南和华北地区分布较少且呈零星状分布,在西北和东北地区几乎没有分布;中国栗属物种的评估结果均为无危(LC),不存在受威胁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属 地理分布格局 红色名录 评估 中国
下载PDF
中国首批濒危苔藓植物红色名录简报 被引量:37
3
作者 曹同 朱瑞良 +2 位作者 郭水良 左本荣 于晶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6-762,共7页
初步报道了2004年上海中国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国际研讨会上通过的中国首批濒危苔藓植物红色名录。名录共计82种,其中藓类植物28科、47属、50种,苔类植物12科、26属、31种和角苔类植物1科、1属、1种。根据修订的IUCN/IAB标准,82种苔藓植... 初步报道了2004年上海中国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国际研讨会上通过的中国首批濒危苔藓植物红色名录。名录共计82种,其中藓类植物28科、47属、50种,苔类植物12科、26属、31种和角苔类植物1科、1属、1种。根据修订的IUCN/IAB标准,82种苔藓植物中,36种划为极危(CR),29种划为濒危(EN),17种划为易危(VU)。对中国首批濒危苔藓植物的地理分布特点、濒危原因及今后的保护行动也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濒危苔藓植物 红色名录
下载PDF
中国实施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的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徐海根 丁晖 +11 位作者 欧阳志云 张文国 崔鹏 徐卫华 刘立 吴军 卢晓强 曹铭昌 陈炼 乐志芳 吴翼 雷军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847-3858,共12页
针对日益严峻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形势,国际社会于2010年通过了《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2011—2020年)。该战略计划确定了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采用"压力-状态-惠益-响应"模型,建立了评估2020年目标进展的指标体系。该指... 针对日益严峻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形势,国际社会于2010年通过了《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2011—2020年)。该战略计划确定了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采用"压力-状态-惠益-响应"模型,建立了评估2020年目标进展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生物多样性现状、生态系统服务、压力和响应4个方面,涉及17个一级指标、42个二级指标。研究表明,除目标2、16和18因缺乏相应指标无法评估外,目标1、3、4、5、7、10、11、14、15、17、19、20的相关评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明这些目标的实施正沿着正确的轨道推进,特别是目标3(鼓励措施)、目标5(减少生境退化和丧失)、目标11(强化保护区系统和有效管理)、目标14(恢复和保障重要生态系统服务)、目标15(增强生态系统的复原力和碳储量)进展较大;但目标5中的草原生态系统保护,目标6(可持续渔业)、目标8(控制环境污染)、目标9(防治外来入侵物种)、目标12(保护受威胁物种)、目标13(保护遗传资源)的相关评估指标大多呈现恶化的趋势,表明虽然已开展了大量工作,但尚需采取更加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才能实现这些目标。今后应进一步开发生物多样性价值、可持续消费、生态退化、农林渔业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保护区的生态代表性和管理有效性、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等方面的指标,更加重视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重视濒危物种和遗传资源的保护以及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知目标 指标体系 红色名录指数 海洋营养指数 就地保护 生境恢复
下载PDF
中国穿山甲受危状况评估 被引量:21
5
作者 吴诗宝 刘廼发 +1 位作者 张迎梅 马广智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56-461,共6页
中国穿山甲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少量分布在与我国广西、云南接壤的国家 .分析了中国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的各种致危因素共 19种 ,并以此评估了它的受危状况 .结果表明 ,中国穿山甲属易受危物种 ,潜在的绝灭危险较大 .较... 中国穿山甲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少量分布在与我国广西、云南接壤的国家 .分析了中国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的各种致危因素共 19种 ,并以此评估了它的受危状况 .结果表明 ,中国穿山甲属易受危物种 ,潜在的绝灭危险较大 .较高的受危指数 (Ti=0 .6 94 7)表明它处于高度受危状态 ,已成为濒危物种 (En) .最关键的外在致危因素是过度狩猎、利用和走私 ,其次是栖息地的丧失、改变、岛屿化和种群分布格局的片断化 .上世纪 6 0年代后至今 ,估计中国穿山甲种群数量已下降了 88.88%~ 94 .12 % ,栖息地内的种群密度已低至 0 .0 0 1134~ 0 .0 5 6头 /km2 ,较高的狩猎压力以及栖息地的丧失、改变、岛屿化和走私还将持续 ,受危程度将进一步加重 ,潜在的绝灭危险继续上升 .要缓解中国穿山甲当前的受危状况 ,减轻狩猎压力 ,保护好现有栖息地 ,打击走私是当务之急 .依据IUCN红色名录(RedList,version 3.1)和我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对受危物种等级标准的定义 ,以及CITES附录物种等级标准、我国重点保护动物等级标准 ,中国穿山甲应当从我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易危级 (Vu)和IUCN红色名录里的低危接近易危(LR/nt)上调为濒危级 (En) ,由CITES附录Ⅱ上升为附录Ⅰ ,由国家Ⅱ级保护动物上升为Ⅰ级保护 .图 3表 1参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穿山甲 受危指数 受危物种 濒危动物 栖息地 种群密度
下载PDF
中国木兰科植物受威胁的状况及其保护措施 被引量:41
6
作者 王献溥 蒋高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3-47,共5页
木兰科 (Magnoliaceae)植物是原始的被子植物 ,中国是木兰科植物的起源中心 ,在地史上木兰科植物有过广泛分布 ,木兰科植物有重要经济用途。近年来 ,由于各地森林遭受强度破坏和碎化 ,许多种类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主要探讨中国木... 木兰科 (Magnoliaceae)植物是原始的被子植物 ,中国是木兰科植物的起源中心 ,在地史上木兰科植物有过广泛分布 ,木兰科植物有重要经济用途。近年来 ,由于各地森林遭受强度破坏和碎化 ,许多种类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主要探讨中国木兰科植物的地理分布和区系性质 ,受威胁现状和保护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科 就地保护 迁地保护 保护区 红色名录类型 保护措施
下载PDF
生态系统红色名录——一种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具 被引量:5
7
作者 朱超 方颖 +2 位作者 周可新 穆少杰 蒋金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26-2836,共11页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一系列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然而,由于人为活动的加剧,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传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关注物种多样性,存在着对生物多样性的代表性不足,不能及时反应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变化等缺点。近...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一系列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然而,由于人为活动的加剧,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传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关注物种多样性,存在着对生物多样性的代表性不足,不能及时反应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变化等缺点。近年来,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多样性保护成为研究热点,一些国家和组织相继开展了大尺度的生态系统评估工作。文章回顾了已有的生态系统评估方案,发现当前生态系统评估多采用IUCN物种红色名录的分级标准体系,主要评估生态系统的濒危程度,评估标准主要是分布范围和功能的变化,不同评估方案采用的指标和阈值有差异,需要建立统一的生态系统分类体系和评价方案。同时,结合国内生态系统评价的现状,提出了在我国开展生态系统红色名录研究的若干可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红色名录 生态风险评估
下载PDF
关于IUCN红色名录类型和标准新的修改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献溥 郭柯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3-56,共4页
在对 1994年的《红色名录类型 (版本 2 3)》修改补充的基础上 ,《IUCN红色名录类型和标准 (版本 3.1)》于2 0 0 1年由IUCN正式出版。修改的内容主要反映在类型等级系统的变动和等级划分标准的变化上。对于种群缩减不仅重视对过去的分... 在对 1994年的《红色名录类型 (版本 2 3)》修改补充的基础上 ,《IUCN红色名录类型和标准 (版本 3.1)》于2 0 0 1年由IUCN正式出版。修改的内容主要反映在类型等级系统的变动和等级划分标准的变化上。对于种群缩减不仅重视对过去的分析 ,而且要求推断或预测今后和任何时候的变化 ;同时 ,着重对缩减原因的分析 ,究竟是可以逆转的、被了解的和停止的或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UCN 红色名录 类型 标准 修改 世界保护联盟 维护物种生存委员会
下载PDF
贵州杜鹃属一新种和新变种 被引量:9
9
作者 陈翔 黄家勇 +1 位作者 谢华 陈训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67,72,共4页
报道了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杜鹃属植物一新种小白杜鹃Rhododendron maculatum Xiang Chen & Jiayong Huang和马缨杜鹃一新变种微毛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 var.puberulum Xiang Chen & Xun Chen。小白杜鹃R.maculatu... 报道了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杜鹃属植物一新种小白杜鹃Rhododendron maculatum Xiang Chen & Jiayong Huang和马缨杜鹃一新变种微毛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 var.puberulum Xiang Chen & Xun Chen。小白杜鹃R.maculatum与疣梗杜鹃R.verruciferum较为相似,但区别于前者的幼枝和叶柄幼时被腺体,叶较大而背面无毛,花序轴较长且疏被腺体,花梗仅密被腺体而无疣点,花冠白色,较大,通常宽钟形,具紫红色大斑块,花丝、子房和花柱均较长。微毛马缨杜鹃R.delavayi var.puberulum与原变种马缨杜鹃R.delavayi var.delavayi的区别在于叶狭长,背面毛被稍薄而紧贴,花冠管内外、花丝和花柱均被微柔毛。目前,该新种和新变种仅发现3个种群含数株,资源量十分稀少,依据IUCN红色名录标准均属于极危物种(CR),需要加以重点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杜鹃 微毛马缨杜鹃 杜鹃属 新种 新变种 IUCN红色名录 贵州 中国
下载PDF
对IUCN红色名录等级中“Vulnerable”一词翻译的商榷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彬 王春玲 +1 位作者 蒋宏 覃海宁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7-108,共2页
根据IUCN Red List Categories and Criteria(V3.1),作者认为把"Vulnerable"翻译成"渐危"和"易危"不十分准确,容易混淆和误导,建议把其翻译成"低危"。
关键词 濒危 红色名录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下载PDF
中国-日本濒危种子植物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元君 陈建伟 雷霆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5-262,共8页
IUCN为全球濒危野生动植物所设立的等级和评价标准已被多个国家采用,也是国家和地区间进行濒危植物对比研究的基础。作者结合植物地理分布,根据中、日物种红色名录,对比分析两国野生种子植物的濒危程度和区系组成。研究发现:(1)中国红... IUCN为全球濒危野生动植物所设立的等级和评价标准已被多个国家采用,也是国家和地区间进行濒危植物对比研究的基础。作者结合植物地理分布,根据中、日物种红色名录,对比分析两国野生种子植物的濒危程度和区系组成。研究发现:(1)中国红色名录中濒危植物的种类占其所有野生种子植物的比例显著低于日本,但裸子植物的濒危程度却极其显著地高于日本;(2)部分水生植物科未列入中国红色名录,但在日本已受到严重威胁;(3)中国红色名录中出现的世界分布属显著少于日本;(4)两国濒危植物中有大量共有种、姊妹种或近缘种。最后作者建议:(1)对水生植物的濒危状况展开全面调查;(2)加强对中日共有植物成分的研究;(3)借鉴日本经验,在中国开展植物群落水平上的调查,对红色名录进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名录 植物区系 中日对比 保护对策 种子植物
下载PDF
试论海南省蝴蝶保护与可持续性利用的关系 被引量:13
12
作者 顾茂彬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6-90,共5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1994年前制订的《IUCN红色名录》和 1994年IUCN理事会第 4 0次会议上通过的《世界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IUCNRedListCatagories) ,针对我国 1989年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和 2 0 0 0年...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1994年前制订的《IUCN红色名录》和 1994年IUCN理事会第 4 0次会议上通过的《世界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IUCNRedListCatagories) ,针对我国 1989年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和 2 0 0 0年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有关蝴蝶的部分 ,简述制订时的历史背景 ,就其中涉及海南分布的蝴蝶保护种划分的科学依据进行了探讨 ;建议今后蝴蝶保护名录修订时应将栖息地的保护状况列为评估濒危状况的首要依据 ,使保护名录更附合客观事实并有利于保护的可操作性 ;提出保护生物资源的最终目的是在条件成熟时对它们进行利用 ,如果可持续性利用的生物资源不加以利用 ,就是对资源的浪费 ;在利用中需引入高新技术、开拓创新 ,以提高利用效益 ,进而提升资源保护的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蝴蝶资源 野生动物保护 栖息地 保护名录 濒危等级 可持续性利用
下载PDF
景观保护与受胁景观红皮书 被引量:21
13
作者 陈昌笃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77-180,共4页
地球上大多数景观是自然过程与人类文化过程交互作用的产物,是长期适应和演化形成的稳定类型。它们可以作为协调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文化和示范价值。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新技术的采用,世... 地球上大多数景观是自然过程与人类文化过程交互作用的产物,是长期适应和演化形成的稳定类型。它们可以作为协调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文化和示范价值。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新技术的采用,世界各地的景观正受到严重威胁,使它们面临退化,有些走向消失。保护和抢救一部分有价值的景观已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国际上于1991年在IUCN的CESP内成立了“景观保护工作组”,制定了“景观保护计划”,接着在意大利和英国分别举行了两次景观保护专题讨论会,并在希腊克里特岛开展了事例研究。现正着手编制事例研究地点的《受胁景观红皮书》和世界范围的《濒危景观红色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 保护 红皮书
下载PDF
有关IUCN红色名录中“地点”参数合理应用的讨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莉娜 李金亚 +1 位作者 刘慧圆 覃海宁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2-107,共6页
"地点"参数是构成IUCN红色名录标准的重要参数之一。在IUCN红色名录评估过程中,使用"地点"参数时常常忽略或简化致危因子的作用,有时仅以标本记录、采集地点数、观测数据、文献记录的分布点、管理单元及行政单位等... "地点"参数是构成IUCN红色名录标准的重要参数之一。在IUCN红色名录评估过程中,使用"地点"参数时常常忽略或简化致危因子的作用,有时仅以标本记录、采集地点数、观测数据、文献记录的分布点、管理单元及行政单位等信息代替"地点"参数,导致"地点"参数不准确甚至偏离实际情况。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图解方式详细描述了"地点"参数的4类正确判断方法,包括根据致危因子的变化判断物种的"地点"参数、根据亚居群范围判断物种未受影响区域的"地点"参数、根据"地点"的最小尺度判断物种未受影响区域的"地点"参数、根据历史记录预测物种的"地点"参数;并以中国特有植物岩生红豆(Ormosia saxatilis K.M.Lan)为实例对"地点"参数的正确判断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在此基础上,对"地点"参数正确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提出了该参数的使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名录 “地点”参数 评估标准 致危因子 岩生红豆
下载PDF
基于IUCN的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威胁状态评估 被引量:6
15
作者 卢怡萌 张殷波 《森林工程》 2013年第4期18-23,共6页
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为评估对象,依据《IUCN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及其地区指南,进行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濒危状态评估。评估结果为:57种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受威... 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为评估对象,依据《IUCN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及其地区指南,进行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濒危状态评估。评估结果为:57种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受威胁等级分别为极危(CR)9种、濒危(EN)22种、易危(VU)23种、数据缺乏(DD)3种。该评估结果与现行的国家Ⅰ、Ⅱ和省级保护等级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将为建立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濒危等级体系并实施有效的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状态评估 IUCN红色名录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下载PDF
中国洞穴鱼类濒危等级评估--以两种国家重点保护鱼类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阳 张媛媛 赵亚辉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2-1037,共6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是全球范围使用的有效评估物种灭绝风险状况的正式标准,但对于洞穴鱼类评估在实际操作层面仍面临很大挑战。文章回顾了中国洞穴鱼类的现状以及红色名录评估体系对洞穴鱼类评估存在的问题。基于IUCN...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是全球范围使用的有效评估物种灭绝风险状况的正式标准,但对于洞穴鱼类评估在实际操作层面仍面临很大挑战。文章回顾了中国洞穴鱼类的现状以及红色名录评估体系对洞穴鱼类评估存在的问题。基于IUCN红色名录濒危评估体系,根据物种分布范围、受威胁因素和物种生活特性等,构建了中国洞穴鱼类濒危等级评估方法。同时选择两种国家重点保护鱼类--小眼金线鲃和无眼金线鲃作为评估范例,在实地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两种洞穴鱼类濒危等级进行重新评估。结果显示,小眼金线鲃评估等级为濒危(EN),无眼金线鲃为极危等级(CR),对比《IUCN红色名录》等评估结果,濒危等级均上升。建立适当的洞穴鱼类保护区或单一分布洞穴的封闭等手段,将能发挥重要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名录 评估标准 洞穴生物 生物保护 中国
下载PDF
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董仕勇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7-285,共9页
在充分的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生态分布与濒危状况。初步结果如下:1.鹦哥岭现有蕨类植物50科119属282种,科、属、种的比例分别占海南蕨类科、属、种的89·3%、84·4%和62·... 在充分的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生态分布与濒危状况。初步结果如下:1.鹦哥岭现有蕨类植物50科119属282种,科、属、种的比例分别占海南蕨类科、属、种的89·3%、84·4%和62·7%,其中台湾马尾杉(Phlegmariurus taiwanensis)、粗齿桫椤(Al-sophila denticulata)、启无蹄盖蕨(Athyrium wangii)、紫柄蕨(Pseudophegopteris pyrrhorachis)、微红新月蕨(Pronephrium megacuspe)、羽裂圣蕨(Dictyocline wilfordii)、多羽复叶耳蕨(Arachniodes amoena)、华南鳞毛蕨(Dryopteris tenuicula)等8种为海南分布新记录种。2.鹦哥岭蕨类区系以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为优势科,以铁角蕨属(Aspleni-um)、凤尾蕨属(Pteris)、短肠蕨属(Allantodia)、卷柏属(Selaginella)、毛蕨属(Cyclosorus)等为优势属,是一个以热带成分为主的热带区系,兼有较高比例的地区特有成分和东亚成分,其中,热带分布的科、属、种的比例分别为97·3%、88·3%和63·4%。3.鹦哥岭蕨类的生活环境大致可以区分为4种类型:低海拔次生林或灌草丛干旱生境、中高海拔林下阴湿生境、中高海拔林下湿润溪流生境和高海拔湿润苔藓矮林生境,以中高海拔林下阴湿生境中的蕨类最为丰富。4.鹦哥岭保存有许多海南珍稀蕨类,有10种国家二级保护蕨类,有56种海南受威胁蕨类,其中海南蹄盖蕨(Athyrium hainanense)、和七指蕨(Helminthostachys zeylanica)为海南极危种(CR),另有17种海南濒危(EN)、37种海南易危(VU)蕨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区系 新记录 植物地理 生态分布 红色名录
下载PDF
中国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明 高吉喜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85-91,共7页
在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前提下,为评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引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开发设计的红色名录指数(Red List Index,RLI),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订后,计算脊椎动物和维管植物的红色名录指数。结果显示,以均值法(Equal... 在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前提下,为评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引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开发设计的红色名录指数(Red List Index,RLI),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订后,计算脊椎动物和维管植物的红色名录指数。结果显示,以均值法(Equal-steps method)计算的脊椎动物RLI有所上升,脊椎动物整体多样性丧失速率下降;而以灭绝风险法(Extinction risk method)计算的脊椎动物RLI有所下降,表明有部分高濒危等级的脊椎动物物种进一步丧失;两种方法计算的维管植物RLI均有所下降,说明维管植物多样性丧失速率加快;而基于均值法计算的维管植物RLI下降速率更快,说明数量较多的物种丧失速率加快,亟需加强保护。这是RLI在国家水平上进行应用,也是在国家水平上对RLI指数进行验证,计算结果将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红色名录指数 脊椎动物 维管植物 趋势
下载PDF
近年国际管制红木动态及中国进口贸易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江苹 殷亚方 +2 位作者 唐召群 姜笑梅 吕斌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82,共6页
中国红木进口贸易同时受国际贸易政策和中国市场特殊供需关系的双重影响。解读《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和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对红木树种的管制范围,并以近6年海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中国红木进口量、... 中国红木进口贸易同时受国际贸易政策和中国市场特殊供需关系的双重影响。解读《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和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对红木树种的管制范围,并以近6年海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中国红木进口量、进口价格、进口树种、进口市场来源结构及特征,对未来红木贸易发展趋势进行预判,并对中国红木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木 CITES公约附录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进口贸易
下载PDF
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红色名录》的浙江受威胁植物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化斌 丁炳扬 +1 位作者 张庆勉 姚超丽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5-24,共10页
2004年出版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红色名录》收录浙江受威胁植物共134种,其中极危(CR)10种,濒危(EN)34种、易危(VU)90种.综合《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等保护植物的名录,不同名录在... 2004年出版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红色名录》收录浙江受威胁植物共134种,其中极危(CR)10种,濒危(EN)34种、易危(VU)90种.综合《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等保护植物的名录,不同名录在等级标准、评价程序和数据采集等方面存在不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收录的浙江受威胁植物,存在评估面不平衡、基础数据不充足、种群规模和种群的变化动态了解不多和许多非常稀有的种类未列入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名录 浙江省 受威胁植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