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更新方式对杉木林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范广阔 邹双全 +3 位作者 林开敏 何宗明 郭玉硕 曹永康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0-214,共5页
对1代杉木人工林皆伐后,采用不同更新方式形成的14年生人工更新杉木林和14年生天然更新杉阔混交林进行了研究,探讨不同更新方式对杉木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更新方式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 对1代杉木人工林皆伐后,采用不同更新方式形成的14年生人工更新杉木林和14年生天然更新杉阔混交林进行了研究,探讨不同更新方式对杉木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更新方式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均有影响。天然更新林地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比人工更新林地低1.73%和1.69%,毛管孔隙度分别高31.75%和30.99%;天然更新林地土壤各水分含量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天然更新林地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pH值分别比人工更新林地高0.16和0.14,有机质分别高24.15%和30.66%,全N含量分别高21.99%和21.63%,全P含量分别高44.94%和65.28%。与人工更新相比,天然更新更有利于林地土壤肥力的恢复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更新方式 土壤肥力
下载PDF
栽杉留阔模式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玉盛 俞新妥 邱仁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13,共5页
对30年生栽杉留阔模式及对照的杉木纯林生产力和土壤肥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栽杉留阔模式中杉木个体比对照的大,模式总蓄积量比对照的增加1135%,土壤结构和水分性能得到改善,土壤腐殖质品质变好,土壤养分贮量和供应强... 对30年生栽杉留阔模式及对照的杉木纯林生产力和土壤肥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栽杉留阔模式中杉木个体比对照的大,模式总蓄积量比对照的增加1135%,土壤结构和水分性能得到改善,土壤腐殖质品质变好,土壤养分贮量和供应强度增强,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土壤生化活性增强,土壤肥力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杉留阔 生产力 土壤肥力 杉木林
下载PDF
杉阔轮栽模式土壤腐殖质及肥力特性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爱玲 陈光水 +1 位作者 谢锦升 李振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3,共4页
通过对杉阔轮栽模式及对照的杉木萌芽林土壤腐殖质及肥力的研究。得出结果:26年生杉阔轮栽模式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增加.土壤生化活性加强.土壤速效养分供应量增强;土壤腐殖质、 H_(A)(胡敏酸)/F_(A)(富里酸)比值、E_... 通过对杉阔轮栽模式及对照的杉木萌芽林土壤腐殖质及肥力的研究。得出结果:26年生杉阔轮栽模式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增加.土壤生化活性加强.土壤速效养分供应量增强;土壤腐殖质、 H_(A)(胡敏酸)/F_(A)(富里酸)比值、E_(4)(胡敏酸光密度值)上升.E_(4)/E_(6)(胡敏酸吸收光谱曲线的斜率)变小;土壤松结合态和紧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及其比值增加.土壤腐殖质活化度增强.土壤肥力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阔轮栽模式 杉木萌芽林 细柄阿丁枫 土壤腐殖质 土壤肥力
下载PDF
高州市典型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黎华寿 骆世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共4页
就广东省高州市典型坡地相邻地块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表明 :人工梯地上的农林复合系统和多年生作物复合群落的土壤容重、土壤结构和土壤持水力及水分渗透力与相邻天然森林土壤相近 ,优于退化灌草丛和残林地 ,其土壤有... 就广东省高州市典型坡地相邻地块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表明 :人工梯地上的农林复合系统和多年生作物复合群落的土壤容重、土壤结构和土壤持水力及水分渗透力与相邻天然森林土壤相近 ,优于退化灌草丛和残林地 ,其土壤有机质、N、P、K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也普遍比已退化坡地的高 .揭示建立仿森林结构的农林复合系统和多年生作物复合群落 ,并注意实行水土保持的耕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地利用方式 土壤肥力 土壤质量 农林复合系数 土壤 理化性状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从从 陈竹君 +2 位作者 赵世翔 周建斌 张晓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0-105,共6页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休闲,常规,覆草,垄沟覆盖)和施氮量(N0,N120,N240)条件下西北旱地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及其与土壤有机碳、土壤水分、产量等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干筛法0.25~10mm团聚体含量垄沟覆盖显著低...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休闲,常规,覆草,垄沟覆盖)和施氮量(N0,N120,N240)条件下西北旱地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及其与土壤有机碳、土壤水分、产量等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干筛法0.25~10mm团聚体含量垄沟覆盖显著低于常规和覆草栽培模式,而〉10mm的大团聚体显著高于常规和覆草模式,垄沟覆盖栽培促进0.5~5 mm团聚体向更大级别进一步团聚;干筛法0.25~10mm团聚体总量N240处理显著高于N0。湿筛法〉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覆草和垄沟覆盖栽培显著高于常规,不同施氮量间无显著差异。干筛法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垄沟覆盖显著大于覆草和常规模式;水稳性团聚体MWD覆草模式显著大于常规,覆草模式GMD显著大于垄沟覆盖模式;不同施氮量下水稳性团聚体MWD差异不显著,N0处理的GMD显著大于N120、N240。覆盖栽培可以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不同施氮量间团聚体稳定性差异不显著。历年2m土层土壤贮水量平均值与水稳性团聚体GMD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栽培模式主要通过影响土壤水分来影响土壤团聚体状况;历年平均产量与水稳性团聚体GMD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直径应较小,利于提高土壤保水和水分有效性,进而促进作物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模式 施氮量 土壤团聚体组成 平均重量直径(MWD) 几何平均直径(GMD)
下载PDF
留杉栽阔模式林分土壤腐殖质及肥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邱仁辉 杨玉盛 +2 位作者 俞新妥 李振问 阮传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2-36,共5页
通过对留杉栽阔模式林分、对照的杉木萌芽林土壤腐殖质及肥力的研究结果表明:33年生留杉栽阔模式林分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增加,土壤生化活性加强,土壤速效性养分供应量增强;土壤腐殖质中HA/FA值、E4值上升,E4/E6值... 通过对留杉栽阔模式林分、对照的杉木萌芽林土壤腐殖质及肥力的研究结果表明:33年生留杉栽阔模式林分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增加,土壤生化活性加强,土壤速效性养分供应量增强;土壤腐殖质中HA/FA值、E4值上升,E4/E6值变小;土壤松结合态和紧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及其比值增加,土壤腐殖质活化度增强,土壤肥力得到明显改善,从而促进了模式林分中杉木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萌芽林 土壤腐殖质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封山育林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 被引量:2
7
作者 郭泉水 郑均宝 《河北林果研究》 1994年第S1期88-96,共9页
封山育林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郭泉水郑均宝(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91)(河北林学院基础部保定071000)关键词封山育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地力维持和水土保持,景观格局变化,天然... 封山育林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郭泉水郑均宝(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91)(河北林学院基础部保定071000)关键词封山育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地力维持和水土保持,景观格局变化,天然更新,经济效益中图分类号S755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山育林 生物多样性保护 森林病虫害防治 地力维持和水土保持 景观格局变化 天然更新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大老岭林场次生林更新方式对林分组成和林地肥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肖前辉 曾思齐 《湖北林业科技》 2005年第1期18-22,共5页
利用湖北宜昌大老岭林场次生林采伐迹地3种不同更新方式林分的调查数据,对不同 的更新方式的林分组从树种组成、林下植被和林木生长三个方面分析了林分组成;从林地水分 物理性质和林地化学性质分析了林地肥力状况,得出如下结论:1... 利用湖北宜昌大老岭林场次生林采伐迹地3种不同更新方式林分的调查数据,对不同 的更新方式的林分组从树种组成、林下植被和林木生长三个方面分析了林分组成;从林地水分 物理性质和林地化学性质分析了林地肥力状况,得出如下结论:1.不同更新方式的林分组成和 林地肥力有明显不同;2.次生林采伐迹地更新所形成的人工林表现出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 更新方式 次生林 肥力 林地 采伐迹地 树种组成 林场 影响分析 湖北
下载PDF
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更新方式对林地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汤景明 戴汉会 +1 位作者 荀继刚 翟明普 《湖北林业科技》 2010年第6期7-10,共4页
为了解鄂西南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采伐迹地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采用典型样地法对木林子自然保护区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迹地3种更新方式林分的土壤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表现出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 为了解鄂西南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采伐迹地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采用典型样地法对木林子自然保护区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迹地3种更新方式林分的土壤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表现出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差别不大,非毛管孔隙度人工更新林地较高。土壤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等水分因子以及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值等化学性质均表现出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3种更新方式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林地土壤肥力表现出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更新方式 土壤肥力
下载PDF
次生阔叶林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分组成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陈绍栓 陈淑容 马祥庆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3-117,共5页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three regeneration patterns, i.e. natural regeneration(N.R.), artificial measures promoting regeneration(A.M.P.R.) and artificial regeneration(A.R.) on stand structure, species compositio...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three regeneration patterns, i.e. natural regeneration(N.R.), artificial measures promoting regeneration(A.M.P.R.) and artificial regeneration(A.R.) on stand structure, species composition, under^growth biomass and soil fertility of secondary broadleaved forest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as followed: In 1200 m\+2 sample plot, there are 159 species (tree 76 species) in N.R. stand, 130 species(tree 62 species) in A.M.P.R. stand and 94 species(tree 33 species) in A.R. stand. In the arbor layer, there are 14 families 28 species in N.R. stand, 12 families 26 species and 2 families 2 species in A.M.P.R. and A.R. stands respectively. The undergrowth biomass, in N.R. stand, A.M.P.R. stand and A.R.stand are 10\^903 t\5hm\+\{-2\}, 13\^893 t\5hm\+\{-2\} and 6\^018 t\5hm\+\{-2\}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A.R. stand, the changes in N.R. and A.M.P.R.stand are showed respectively as followed: the soil bulk density of 0~20cm soil layer decreased by 12\^44% and 7\^89%,the capillary pore increased by 18\^5% and 15\^7%, the total soil porosity increased by 7\^57% and 12\^79%, the organic matter are increased by 4\^03% and 1\^50%, the total N increased by 19\^02% and 29\^30%, the total P(P\-2O\-5) increased by 63\^4% and 2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方式 林分组成 土壤肥力 次生阔叶林
下载PDF
闽粤栲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分特征及土壤肥力研究
11
作者 乐兴钊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1期101-105,138,共6页
2015年以闽粤栲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林分结构、林木生长状况、乔木层生物量、地被物生物量、凋落物现存量、土壤理化性质等进行测定,探讨闽粤栲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分特征、土壤肥力及生物多样性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与天... 2015年以闽粤栲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林分结构、林木生长状况、乔木层生物量、地被物生物量、凋落物现存量、土壤理化性质等进行测定,探讨闽粤栲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分特征、土壤肥力及生物多样性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与天然林相比,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闽粤栲林分生物量增大,林木根系的总量增加,分布空间增大,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得到改良,土壤肥力增大,林内生物多样性得到增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这一措施营林投资成本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林分较高的生产力,属生态省力可持续经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粤栲林分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林分特征 土壤肥力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草地灌溉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物种组成的影响
12
作者 Rebekka Gerlach Constanze Buhk +1 位作者 Jens Schirmel Hermann F.Jungkunst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174-188,共15页
草地是欧洲范围内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动植物栖息地之一;为了对大面积的草地开展有效的保护,必须要采取具有针对性和可持续性的管理措施。虽然如今大都已被弃用,但传统上的灌溉却有可能是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管理策略。然而,对于一般的湿... 草地是欧洲范围内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动植物栖息地之一;为了对大面积的草地开展有效的保护,必须要采取具有针对性和可持续性的管理措施。虽然如今大都已被弃用,但传统上的灌溉却有可能是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管理策略。然而,对于一般的湿润性生态区域,人们还不太了解灌溉、土壤特性以及植物物种这3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旨在将传统的草地灌溉对植物群落的影响从传统的低施肥量效应中分离出来,从而获得植物生态学方面的新知识。我们的考察对象是植物的组成和多样性以及它们与土壤特性(有机态碳、总氮、持水性/保水力、中型土壤动物活力)和土壤养分(无机态氮、磷、钾、镁、硼)指标之间的潜在联系。在田间研究中,我们对过去长期灌溉的13块草地以及未经灌溉的13块草地(其中17块草地经过施肥,9块未经施肥)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些草地在一整年时间内的植物多样性和物种组成情况以及土壤养分和土壤特性指标,并且假设不同年份之间的差异不大。研究结果发现,灌溉和施肥使土壤特性和土壤养分发生了改变,但它们对植物物种多样性并无影响,只影响植物的物种组成。淤积土具有更细的粒度,因而拥有更高的保水力和养分储量。因此,需要获取水分和养分资源的禾本科植物在经过灌溉的草地上占据优势。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于中欧地区大量的已开发草地,灌溉不仅能保护其生物多样性,而且还有可能使其植物具有不同的植物功能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场 洪水灌溉 施肥 土壤养分 植物多样性 物种组成 土壤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