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egCM3和DLBRM的耦合系统CRCHMS的构建及其在黑河上游的应用
1
作者 王勇 张兰慧 +1 位作者 李文静 于德才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3年第3期126-133,共8页
以高寒山区—黑河流域上游为研究区,确定区域气候模式RegCM3的模拟方案,率定分布式水文模型(DLBRM),并开发了RegCM3和DLBRM模型接口,从而构建了区域气候水文耦合模拟系统CRCHMS。结果表明,以RegCM3作为气象驱动数据的CRCHMS系统模拟性... 以高寒山区—黑河流域上游为研究区,确定区域气候模式RegCM3的模拟方案,率定分布式水文模型(DLBRM),并开发了RegCM3和DLBRM模型接口,从而构建了区域气候水文耦合模拟系统CRCHMS。结果表明,以RegCM3作为气象驱动数据的CRCHMS系统模拟性能优于以观测站点作为气象驱动数据的DLBRM模型,对莺落峡径流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在校准期和验证期分别为0.47和0.62,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45和0.044 cm/d,相对误差分别为-0.4%和6%,纳什系数在率定期和验证期分别为0.22和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cm3 区域气候水文耦合模型 黑河流域 径流量
下载PDF
RegCM3模式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模拟试验 被引量:59
2
作者 刘晓东 江志红 +3 位作者 罗树如 张雪梅 李爱华 程智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1-359,共9页
利用最新发布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1998年5—8月中国东部降水进行了模拟试验,考察了模式对降水和大尺度环流系统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不同对流性降水方案对不同月份、不同区域的降水模拟效果差别较大,采用Kuo方案和Grell方案时模拟... 利用最新发布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1998年5—8月中国东部降水进行了模拟试验,考察了模式对降水和大尺度环流系统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不同对流性降水方案对不同月份、不同区域的降水模拟效果差别较大,采用Kuo方案和Grell方案时模拟的降水效果要好于BM方案;RegCM3能较成功地再现异常降水的月际尺度变化和空间分布等基本特征;模式还较好地模拟了西太平洋副高脊线的演变过程和两次向北传播的季节内振荡。该模式可应用于中国东部夏季风降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 regcm3 降水 模拟试验
下载PDF
RegCM3模式在西北地区的应用研究I:对极端干旱事件的模拟 被引量:43
3
作者 鲍艳 吕世华 +1 位作者 陆登荣 侯瑞卿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4-174,共11页
为了检验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在西北地区的模拟能力,对2001年夏季西北地区极端干旱事件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式能很好地再现西北地区主要的环流特征和温度及降水的变化情况,主要的偏差在于高原上低压中心的模拟偏低,对西北东部对... 为了检验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在西北地区的模拟能力,对2001年夏季西北地区极端干旱事件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式能很好地再现西北地区主要的环流特征和温度及降水的变化情况,主要的偏差在于高原上低压中心的模拟偏低,对西北东部对流层低层位势高度的模拟偏高.区域平均的温度模拟存在着1~3℃的冷偏差,偏差产生的原因与地表净辐射的负偏差有关.月降水量模拟远远偏大,最小的百分比偏差也达到了30%.模拟结果同时表明,由于受模式初始场的影响,6月降水和气温的模拟效果最差.RegCM3的模拟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必须开展进一步的工作来提高模式的模拟效果,减少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极端干旱 区域气候模式regcm3
下载PDF
RegCM3模式在西北地区的应用研究Ⅱ:区域选择及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 被引量:29
4
作者 鲍艳 吕世华 +1 位作者 左洪超 侯瑞卿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5-182,共8页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降水对区域尺度、积云对流参数化等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由于较小区域尺度的模式内部场和大尺度分析场激发的外强迫之间有更强的束缚,这种束缚使得内外强迫更容易达到一致.小区域尺度模拟的降水型比大的区域尺度...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降水对区域尺度、积云对流参数化等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由于较小区域尺度的模式内部场和大尺度分析场激发的外强迫之间有更强的束缚,这种束缚使得内外强迫更容易达到一致.小区域尺度模拟的降水型比大的区域尺度的模拟更好,但同时,大的区域尺度消弱了由于模式侧边界效应产生的虚假动力效应,模拟的降水在量值上更加接近于观测值.因此,进行区域气候模拟时,须根据需要对模式区域进行仔细的选择.结果同时表明,由于Grell方案倾向于模拟更多的对流降水,因此Kuo-Anthes方案对西北地区降水型和量值的模拟比Grell方案更接近于实际.由于地形对于降水的重要意义,在复杂地形下进行区域气候模拟时有必要在模式中仔细描述地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云对流参数化 Grell方案 Kuo—Anthes方案
下载PDF
PRECIS和RegCM3对中国区域气候的长期模拟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王芳栋 李涛 +1 位作者 许吟隆 陈书驰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9-165,共7页
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再分析资料(ERA40)为侧边界及初始条件,在相同模拟区域和分辨率设置下,完成了PRECIS和RegCM3两个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区域近44a(1958年12月-2001年11月)的气候模拟,并分析比较两个模式对中国区域温度和降水的气... 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再分析资料(ERA40)为侧边界及初始条件,在相同模拟区域和分辨率设置下,完成了PRECIS和RegCM3两个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区域近44a(1958年12月-2001年11月)的气候模拟,并分析比较两个模式对中国区域温度和降水的气候态和年际变率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PRECIS和RegCM3均能较好地模拟出中国区域多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但PRECIS比观测气温平均偏暖1.5℃左右,而RegCM3则以冷偏差为主,平均偏低0.8℃左右,PRECIS整体上比RegCM3偏高2~3℃;两个模式均可基本再现气温年际变率的分布特征,但变率中心的位置和强度与观测值存在一定偏差;对于中国区域降水量的平均态及其年际变率而言,PRECIS和RegCM3均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但PRECIS模拟的降水高值中心、变率较大区域的位置和强度比RegCM3更接近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 PRECIS regcm3 模式比较
下载PDF
RegCM3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应用研究:积云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雅薇 杨梅学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0-258,共9页
为检验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在青藏高原地区的模拟能力,选择青藏高原地区的两个气候异常年(1997年少雨年和1998年多雨年)进行模拟,选取夏季(6-8月)分析RegCM3对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异常的模拟能力;积云参数化方案敏感性研究分别对1997年和199... 为检验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在青藏高原地区的模拟能力,选择青藏高原地区的两个气候异常年(1997年少雨年和1998年多雨年)进行模拟,选取夏季(6-8月)分析RegCM3对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异常的模拟能力;积云参数化方案敏感性研究分别对1997年和1998年夏季选取不同的积云参数化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RegCM3能够模拟出青藏高原1997年少雨年和1998年的多雨年气温基本特征,但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模拟的温度偏低,对降水基本特征的模拟欠佳;两种积云参数化方案中,与Grell方案对比,Anthes-Kuo方案中总降水量的数量模拟更接近观测,但就温度和降水模拟的相关性上,Grell方案优于Anthes-Kuo方案.将RegCM3应用于青藏高原地区进行气候模拟时,选择Grell积云参数化方案比Anthes-Kuo方案更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regcm3 降水异常 Grell SCHEME Anthes-Kuo SCHEME
下载PDF
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在海河流域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吴迪 裴源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47,共6页
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海河流域1998年夏季(6-8月)的温度和降水场进行模拟,利用NCEP的温度、CMAP的降水再分析资料及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气象站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RegCM3能够较好地再现海河流域温度和降水分布的主要... 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海河流域1998年夏季(6-8月)的温度和降水场进行模拟,利用NCEP的温度、CMAP的降水再分析资料及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气象站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RegCM3能够较好地再现海河流域温度和降水分布的主要特征,但在量值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对温度的模拟效果好于降水。温度场模拟结果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温度的空间分布和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在数值上存在1-3℃的"冷偏差";降水场模拟结果能较好地再现研究区的降水特征、主要降水中心的分布。总体上看,8月降水总量的模拟效果好于7月,但在山丘区等下垫面情况复杂地区模拟偏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 regcm3 温度 降水 海河流域
下载PDF
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中国夏季降水的模拟(英文) 被引量:6
8
作者 刘雅勤 范广洲 +5 位作者 周定文 华维 李学敏 黄先伦 张永恒 王永立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42-447,共6页
利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最新发布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检验我国包括青藏高原地区夏季降水的模拟能力。初始值及边界值取自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和国家大气中心(NCAR)的全球再分析资料。模式积分时间为2005年5月1日到200... 利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最新发布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检验我国包括青藏高原地区夏季降水的模拟能力。初始值及边界值取自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和国家大气中心(NCAR)的全球再分析资料。模式积分时间为2005年5月1日到2005年8月31日,考虑到模式的"spin-up"时间,只对6月1日-8月31日的模式结果进行分析。模式水平分辨率取为60km,范围包括整个青藏高原在内的我国及周边地区(14°-55°N,70°-140°E)。结果表明:RegCM3具有模拟我国夏季降水主要分布特征的能力,尤其在观测站点稀少的青藏高原地区可提供局地降水分布的较可靠信息。模式较好地模拟了包括整个青藏高原在内的我国区域降水的月际尺度变化和空间分布等基本特征,但对我国东南地区的夏季降水模拟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型 regcm3 西芷高原 降水
下载PDF
RegCM3_IAP9L-AGCM对中国跨季度短期气候预测的回报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鞠丽霞 郎咸梅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4-252,共9页
将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全球大气环流模式IAP9L-AGCM进行单向嵌套,建立嵌套区域气候模式RegCM3_IAP9L-AGCM,并利用该嵌套模式对1982—2001年中国夏季短期气候进行了跨季度集合回报试验。结果表明,RegCM3_IAP9L-... 将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全球大气环流模式IAP9L-AGCM进行单向嵌套,建立嵌套区域气候模式RegCM3_IAP9L-AGCM,并利用该嵌套模式对1982—2001年中国夏季短期气候进行了跨季度集合回报试验。结果表明,RegCM3_IAP9L-AGCM对高空气候变量(500hPa位势高度场、200和850hPa纬向风场)的回报结果与实况距平相关系数(ACC)基本为正,其回报效果好于单独使用IAP9L-AGCM的结果。除850hPa纬向风场外,其他两个变量场回报与实况正相关的区域基本呈纬向带状分布且通过90%信度检验。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除长江下游、东北北部和西北北部外),嵌套区域气候模式回报的降水距平百分率与实况基本为正相关。RegCM3_IAP9L-AGCM和IAP9L-AGCM对中国不同区域的夏季降水回报效果不同,前者对华南降水的回报效果明显好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cm3 嵌套区域气候模式 回报试验 跨季度短期气候预测
下载PDF
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初始和侧边界条件的敏感性分析
10
作者 吴迪 裴源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12-119,共8页
不同初始和侧边界条件的选取对区域气候模式的模拟结果有着直接影响。本文分别采用NNRP1和ERA40两套应用广泛的全球再分析资料作为区域气候模式RegCM3的初始场和侧边值,采用20km水平分辨率和An thes-Kuo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海河流域199... 不同初始和侧边界条件的选取对区域气候模式的模拟结果有着直接影响。本文分别采用NNRP1和ERA40两套应用广泛的全球再分析资料作为区域气候模式RegCM3的初始场和侧边值,采用20km水平分辨率和An thes-Kuo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海河流域1998年夏季(6—8月)降雨和温度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两套资料驱动下模式都能够模拟出海河流域降雨和温度的大尺度空间分布特征。从降雨中心、高(低)温中心位置和分布范围上,使用ERA40资料要好于NNRP1资料;从不同时间(日、月、季)尺度站点降雨和温度模拟与观测值上,ERA40资料也好于NNRP1资料,但两套资料驱动下对降水极值过程模拟效果均不理想。就本次模拟而言,ERA40再分析资料的可信度更高,更适合海河流域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regcm3 初始和侧边界条件 NNRP1再分析资料 ERA40再分析资料 海河流域
下载PDF
湄公河流域农业干旱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和预估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迪 裴源生 +1 位作者 赵勇 肖伟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0,I0001,共11页
以湄公河流域作为模拟试验区域,采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为模拟工具,单向嵌套全球海气耦合模式ECHAM5/MPI-OM当代(1980-2009年)和SRES A1B情景下未来(2010-2039年)的输出结果,以根系层土壤含水量为代表性指标,对试验区月尺度农业干旱进... 以湄公河流域作为模拟试验区域,采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为模拟工具,单向嵌套全球海气耦合模式ECHAM5/MPI-OM当代(1980-2009年)和SRES A1B情景下未来(2010-2039年)的输出结果,以根系层土壤含水量为代表性指标,对试验区月尺度农业干旱进行了预估。基于地表能量平衡,系统分析了降水、蒸发、地表温度等农业干旱主要影响因素与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的大气环流、地表感热通量、地表潜热通量、地表净通量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规律,从气陆间能量和水汽通量平衡角度,对农业干旱发生机理进行了初步识别。预估结果表明:未来春末(6月)和秋末(10月)湄公河流域温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少较为明显;同时,在这个时段试验区蒸发旺盛和降水减少的趋势,有可能导致湄公河流域局部地区农业干旱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温度 土壤含水量 区域气候模式regcm3 动力降尺度 湄公河流域
下载PDF
中国北方一次强沙尘暴爆发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孙辉 晏利斌 刘晓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0-208,共9页
利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发展的耦合了沙尘模块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发生在中国北方2006年4月9~11日期间的一次强沙尘暴的爆发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与实际观测相比,RegCM3成功地模拟出了本次沙尘暴爆发区域、天气形势及相... 利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发展的耦合了沙尘模块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发生在中国北方2006年4月9~11日期间的一次强沙尘暴的爆发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与实际观测相比,RegCM3成功地模拟出了本次沙尘暴爆发区域、天气形势及相应的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分布。4月9日6时,沙尘暴首先爆发于塔里木和吐鲁番盆地。受蒙古气旋的影响,24 h后甘肃中部及内蒙古西部地区也开始爆发沙尘暴。源区地面起沙率大于3 mg.m-2.s-1,单位面积上的沙尘载荷量高于3 000 mg/m2。对流层中低层沙尘主要向东输送,可影响我国华北绝大部分地区,本次沙尘暴过程造成中国北方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的下降。模拟的AOD分布特征与地面起沙率和载荷量分布特征相对应,并与TOMS卫星观测的气溶胶指数(AI)的区域和中心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AOD分布由西向东呈递减的趋势,且有两个大于2的高值中心,一个位于新疆塔里木、吐鲁番盆地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另一个位于河西走廊和内蒙古交界地区。对比他人研究结果,RegCM3对沙尘的起沙、传输等过程以及AOD的时空分布模拟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沙尘暴 空气质量 区域气候模式(regcm3)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水库运行对径流影响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毕彦杰 赵勇 +3 位作者 肖伟华 吴迪 周翔南 张守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3,共5页
将流域水循环模型SWAT模型和区域气候模型RegCm3进行单向耦合,构建流域水循环综合模拟平台,并在澜沧江上中游地区进行了应用。分别考虑气候变化(温度、降水)和水库运行的影响,通过与天然情景进行对比分析,定量研究了气候变化和水库运行... 将流域水循环模型SWAT模型和区域气候模型RegCm3进行单向耦合,构建流域水循环综合模拟平台,并在澜沧江上中游地区进行了应用。分别考虑气候变化(温度、降水)和水库运行的影响,通过与天然情景进行对比分析,定量研究了气候变化和水库运行在下游径流变化中所占的比重。结果表明:未来20年内,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水库运行都将导致澜沧江下游径流减少,其中气候变化的贡献率则达到88%,而水库运行的贡献率仅占12%,气候变化是造成澜沧江下游径流减少的最主要原因。而在气候变化的因子中,温度变化的贡献率占到81%,降水变化的贡献率仅为19%,因此温度是造成径流变化的所有因子中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水库运行对下游径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年内变化上,即"削峰补枯"作用,而对年际变化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SWAT模型 区域气候模型RegCm^3 澜沧江
下载PDF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的流域农业干旱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迪 裴源生 +1 位作者 赵勇 严登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9-608,共10页
以湄公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为模拟工具,以根系层土壤含水量为代表性指标,对A1B情景下未来研究区月尺度农业干旱进行了预估。基于地表能量平衡原理,系统分析了降水、蒸发、地表温度和根系层土壤含水量等农业干旱主要... 以湄公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为模拟工具,以根系层土壤含水量为代表性指标,对A1B情景下未来研究区月尺度农业干旱进行了预估。基于地表能量平衡原理,系统分析了降水、蒸发、地表温度和根系层土壤含水量等农业干旱主要影响因素与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的大气环流、地表感热通量、地表潜热通量、地表净通量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规律,从气陆间能量和水汽通量平衡角度,对农业干旱发生机理进行了识别。预估结果表明:从年内各月地表净通量和地表温度变化来看,未来春末(6月)和秋末(10月)湄公河流域温度增加明显,且土壤含水量减少也较为明显;同时,这两个时段蒸发旺盛和降水减少的趋势,有可能导致流域局部地区(尤其是非灌溉农业区)农业干旱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regcm3 动力降尺度 地表能量平衡 农业干旱 湄公河流域
下载PDF
2007年海气热通量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数值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卫 李秀珍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9年第3期82-89,共8页
本文利用RegCM3区域气候模式对2007年季风爆发前后南海海气热通量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探讨海气热通量对南海地区季风爆发以及相应变量场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RegCM3对南海降水、地面气温、500hPa位势高度场以及850hPa风场模拟整体偏弱... 本文利用RegCM3区域气候模式对2007年季风爆发前后南海海气热通量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探讨海气热通量对南海地区季风爆发以及相应变量场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RegCM3对南海降水、地面气温、500hPa位势高度场以及850hPa风场模拟整体偏弱,但是对各变量场的空间分布形势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2)潜热、感热通量的变化对季风的爆发以及相应的变量场有重要影响,当去除潜热、感热通量后,南海低层基本受较强偏东风控制,500hPa位势高度有所偏高,副高偏西偏强,季风爆发严重偏晚,不利于南海地区水汽辐合抬升,使得降水大幅减少,大片海域甚至无降水出现;当潜热、感热加倍后,南海低层120°E以西基本受偏西风控制,风速明显加大,同时500hPa位势高度明显偏低,副高偏东偏弱,季风爆发偏早,有利于水汽在南海地区辐合,造成降水显著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regcm3 海气热通量 季风 降水场 500hPa位势 高度场 850hPa风场
下载PDF
未来黑碳气溶胶排放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莉荣 郑辉辉 +2 位作者 师华定 张强 高庆先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11,共11页
黑碳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分,其对从可见光到红外波段范围内的太阳辐射都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对区域气候有较大影响。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 CM3,加入自主编制的黑碳排放清单,以2013年为基准年,模拟研究了2030年基准排放情景(BB)、... 黑碳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分,其对从可见光到红外波段范围内的太阳辐射都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对区域气候有较大影响。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 CM3,加入自主编制的黑碳排放清单,以2013年为基准年,模拟研究了2030年基准排放情景(BB)、政策排放情景(EE)、政策能源排放情景(EB)和政策控制排放情景(BE)下排放的黑碳气溶胶对大气层顶太阳辐射量的影响,分析不同情景下黑碳气溶胶排放引起的气候效应。结果表明:4种情景黑碳排放量排序为BB>EB>BE>EE;BB下2030年全国的气温及降水量分布与2013年基本一致,变化不明显;EB和BE二者排放量基本一致,但是减排侧重点不同,引起的气候效应稍有差异,但差别不大;而EE下减排力度达到最大,排放量减至98万t,其引起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相比于其他3种情景较为明显,在黑碳减排的同时,升温效应减少,降温效应突出。对比BE和EB下的排放量发现,工业部门在BE下的减排量较大,民用部门在EB下的减排量较大,表明排放控制措施在工业部门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民用部门的减排中能源结构调整措施较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情景 黑碳气溶胶 区域气候变化 regcm3模式
下载PDF
典型行业黑碳气溶胶排放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模拟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辉辉 师华定 +3 位作者 陈莉荣 高庆先 关攀博 张强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55-261,共7页
黑碳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对太阳短波辐射和红外辐射均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对区域气候有较大影响。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加入自主编制的黑碳排放清单,模拟研究了2013年工业、交通、民用3个典型行业黑碳气溶胶地表吸收... 黑碳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对太阳短波辐射和红外辐射均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对区域气候有较大影响。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加入自主编制的黑碳排放清单,模拟研究了2013年工业、交通、民用3个典型行业黑碳气溶胶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的变化,分析不同行业黑碳气溶胶排放的气候效应。结果表明:黑碳气溶胶主要分布在华北、中原、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其中又以山东省和河北省的排放量最大,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即冬春季高于夏季;3个典型行业排放量排序表现为民用源>工业源>交通源;黑碳气溶胶使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增大,引起的气候效应表现在使华北、中原、长三角等地区气温升高,川渝、珠三角地区气温降低;但引起的降水量变化不大,可能与该模式对降水量的模拟效果较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行业 黑碳气溶胶 区域气候变化 regcm3模式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Effects of Grassland Degradation on Regional Climate over Sanjiangyuan Region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被引量:3
18
作者 廉丽姝 束炯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9年第3期350-362,共13页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3) was applied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s (e.g., grassland degradation in this study) on local and regional climate over the Sanjiangyuan region in the Qinghai...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3) was applied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s (e.g., grassland degradation in this study) on local and regional climate over the Sanjiangyuan region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wo multiyear (1991-1999) numer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e was a control experiment with current land use and the other was a desertification experiment with potential grassland degradation. Preliminary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RegCM3 is appropriate for simulating land- climate interactions, as the patterns of the simulated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and the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ed values. The desertification over the Sanjiangyuan region will cause different climate effects in different regions depending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The area with obvious change i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ducing by grassland degradation over the Sanjiangyuan region is located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 winter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drop and the other seasons'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 will be observed over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based on two numer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changes in spring are the largest (0.46℃), and in winter are the smallest (smaller than 0.03℃), indicating an increasing mean annual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ver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changes will be smaller and more complex over the surrounding region, with minor winter changes for the regions just outside the plateau and notable summer changes over the north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reinforced summer heat source in the plateau will lead to an intensification of heat low, causing the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to retreat eastward. This will be followed by a decrease of precipitation in summer. The plateau's climate tends to become warm and dry due to the grassland degradation over the Sanjiangyuan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jiangyuan region grassland degradation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3 climate change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Hindcast Experiment of Extraseasonal Short-Term Summer Climate Prediction over China with RegCM3_IAP9L-AGCM 被引量:3
19
作者 鞠丽霞 郎咸梅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11年第3期376-385,共10页
The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3 has been one-way nested into IAP9L-AGCM, the nine-level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of the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o perform a 20-yr ... The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3 has been one-way nested into IAP9L-AGCM, the nine-level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of the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o perform a 20-yr (1982-2001) hindcast experiment on extraseaonal short-term prediction of China summer climate. The nested prediction system is referred to as RegCM3_IAP9L-AGCM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hindeasted climate fields such as 500-hPa geopotential height, 200- and 850-hPa zonal winds from RegCM3_IAP9L-AGCM have positive anomal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CCs) with the observations, and are better than those from the stand-alone IAP9L-AGCM. Except for the 850-hPa wind field, the positive ACCs of the other two fields with observations both pass the 90% confidence level and display a zonal distribu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anomaly percentage between the nested prediction system and observations covers most parts of China except for downstream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north of Northeast and Northwest China. The nested prediction system and the IAP9L-AGCM exhibit different hindcast skills over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and the former demonstrates a higher skill over South China than the latter in predicting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cm3 nested regional climate model hindcast experiment extraseasonal short-term prediction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对澜沧江-湄公河上中游径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吴迪 赵勇 +1 位作者 裴源生 毕彦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69-1582,共14页
将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与水循环模拟模型WACM进行单向耦合,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和流域上中游主要控制水文站径流响应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区域气候预估表明,相对于现状(1980—2009年),A1B情景下未来(2010—2039年)流域年平均... 将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与水循环模拟模型WACM进行单向耦合,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和流域上中游主要控制水文站径流响应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区域气候预估表明,相对于现状(1980—2009年),A1B情景下未来(2010—2039年)流域年平均温度和降水均有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0.65℃和1.87%,但降水增加不明显;流域北部温度增幅比南部明显,而降水区域差异较大,变化较为复杂。径流模拟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清盛和琅勃拉邦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与天然情景相比均有减少趋势,分别减少了1.23%和3.69%,但变化不明显;未来径流年际变化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而温度变化对径流影响作用要强于降水;未来春季和夏季(3—6月)径流增减相对明显,局部区域有洪涝和水文干旱的风险,而其它月份径流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陆气耦合 径流模拟 区域气候模式(regcm3 WACM模型 澜沧 江-湄公河上中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