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指标构建与时空演进 被引量:187
1
作者 王珏 王荣基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1期31-47,共17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对其内涵与意义的深度发掘至关重要。文章基于生产力的三大构成要件,在挖掘新质生产力长远要求原则下构建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发...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对其内涵与意义的深度发掘至关重要。文章基于生产力的三大构成要件,在挖掘新质生产力长远要求原则下构建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1)新质生产力从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在南北、四大区域和五大经济带存在显著时空差异;(2)新质生产力在省域之间呈现梯度提升和发展不均衡特点;(3)分维度发现,生产资料对新质生产力提升的贡献度最高,劳动者维度的贡献最低且存在空间极化现象;(4)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主要表现为低-低集聚和高-高集聚,并具有时空收敛性特征。进而提出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发挥新质生产力集聚效应和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政策建议。本文或可加深对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时空发展格局的认知,为新质生产力培育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地区差异 时空演进 熵值法
下载PDF
科创走廊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底层逻辑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靖华 李景瑜 《长白学刊》 2024年第3期92-106,共15页
科创走廊创新生态系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主张,以“走廊”为空间组织方式,集聚创新人才、整合创新资源,在推动基于科学的创新、促进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展现出极大优越性。我国长期以来偏向应用的创新发展模式,在新形势下暴露出难以... 科创走廊创新生态系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主张,以“走廊”为空间组织方式,集聚创新人才、整合创新资源,在推动基于科学的创新、促进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展现出极大优越性。我国长期以来偏向应用的创新发展模式,在新形势下暴露出难以克服的“卡脖子”“重复建设”等问题。基于此,近年来科创走廊方兴未艾。其底层逻辑是,协同整合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各类创新资源,在跨市域的“中尺度”范围内,以基于科学的产业为引领进行产业优化与重组——产业重组,构建产业链创新链全链条顺畅的“中尺度”科创走廊创新生态系统——区域重构,最终实现价值的共创、共赢、共享。进而从企业、产业和区域三个维度构建科创走廊创新生态系统,其关键是构建产业协同创新服务体系,促进产业资源要素流动配置,优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构,最终实现区域科技创新生态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走廊 区域创新系统 创新生态系统 产业重组 区域重构 基于科学的创新 基于技术的创新
下载PDF
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提升——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彩云 刘丁荣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2,共12页
提高能源效率是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当下数字经济已成为能源效率提升的新动能。本文基于数字经济的“四化”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011~2020年我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影响能源效率... 提高能源效率是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当下数字经济已成为能源效率提升的新动能。本文基于数字经济的“四化”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011~2020年我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影响能源效率提升的机制、特征和路径。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及各维度对能源效率提升的总体效应为正,其中产业数字化促进作用最强,且数字经济对能源效率的提升具有区域异质性;(2)数字经济对能源效率的提升存在双门槛,呈现中间波动但总体促进的“N”型特征;(3)数字经济可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进而提升能源效率,且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城市跨越数字经济的第二个门槛,实现数字经济发展与能源效率提升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能源效率 绿色技术创新 区域差异 门槛效应 阶段性特征
下载PDF
石家庄市县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关系时空演变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晓淼 贺军亮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3-75,共13页
选取石家庄市13个县域单元作为研究区域,构建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计算评价指数,测算两者的耦合协调度,使用ArcGIS绘制空间分布图,深入剖析科技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 选取石家庄市13个县域单元作为研究区域,构建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计算评价指数,测算两者的耦合协调度,使用ArcGIS绘制空间分布图,深入剖析科技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全市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且都在2010—2017年间提升速度较快,而在2019年之后提升速度呈减慢的趋势。2010—2021年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均高于科技创新能力指数,但后者提升速度高于前者,表明石家庄市各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但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势头较好。2010年以来,全市县域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但耦合协调度与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趋势相似,即2018年之前的提升速度要快于2018年之后。2021年,全市县域耦合协调度等级为“勉强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水平较低,有待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庄市 县域 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关系
下载PDF
财政分权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玉阳 薛程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7,共9页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明确财政分权在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等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明确财政分权在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等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和环境规制是财政分权抑制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渠道;在低收入地区,财政分权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而在中高收入地区,财政分权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本文为深化我国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绿色技术创新 环境规制 财政科学技术支出 区域异质性 财政分权体制改革
下载PDF
协同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的多元路径与异质性研究
6
作者 张亚明 赵科 +1 位作者 刘海鸥 宋雯婕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52,共11页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协同创新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关键举措。本文从投入、产出、环境、互动四个层面构建协同创新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理论框架,以中国30个省份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协同创新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关键举措。本文从投入、产出、环境、互动四个层面构建协同创新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理论框架,以中国30个省份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协同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的多元实现路径与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①单个协同创新要素不构成科技成果高转化效率的必要条件,但科研激励强度作为核心要素对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具有普适作用;②协同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的组态有三种,可归纳为科研环境驱动型和科研经费保障下的激励型两条实现路径,且前者包含案例最多;③科技成果非高转化效率并非高转化效率的对立面,科研素质不高是产生非高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④异质性分析表明,科研环境、科研产出、科研素质分别对东、中、西部地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具有关键作用,科研投入和科研素质缺失则具有普遍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科研环境 区域异质性
下载PDF
川渝地区农业绿色高效用水科技攻关方向与对策建议
7
作者 崔宁博 尹飞虎 +6 位作者 龚道枝 贺秀斌 王智慧 谭春萍 靳皓琛 查宇璇 谭明东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9期19-24,共6页
川渝地区农业种植面积大、从业人员多、产业份额大、战略意义强,但该地区长期面临严重的季节性干旱和工程性缺水,且农业绿色高效用水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区域地位并不匹配,需提高农业节水抗旱减灾保产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川渝现... 川渝地区农业种植面积大、从业人员多、产业份额大、战略意义强,但该地区长期面临严重的季节性干旱和工程性缺水,且农业绿色高效用水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区域地位并不匹配,需提高农业节水抗旱减灾保产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川渝现代节水农业高质量发展。总结了川渝地区农业用水现状和高水效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了该地区农业绿色高效用水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展川渝农业绿色高效用水关键科技项目攻关、构建农业绿色高效用水专家智库、构建西南季节性干旱区农业绿色高效用水技术体系、建设特色水果产业节水科技创新中心、建立川渝农业绿色高效用水产业联盟等一系列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效农业 水资源利用 节水灌溉 科技攻关 川渝地区
下载PDF
创新链视角下地方公益农业类科研机构创新效率测度研究
8
作者 池敏青 刘用场 +1 位作者 张梅 黄健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文章基于创新链理论,将公益农业类科研机构划分为科技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采用DEA-Malquist指数法测算2011—2020年21家福建省属公益农业类科研机构不同阶段科技创新效率。结果表明:10年间,科技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均... 文章基于创新链理论,将公益农业类科研机构划分为科技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采用DEA-Malquist指数法测算2011—2020年21家福建省属公益农业类科研机构不同阶段科技创新效率。结果表明:10年间,科技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均表现为退步状态,科技研发阶段创新效率下降5.10%,成果转化阶段下降3.20%,可见两阶段均有较大提升空间;21家机构不同阶段创新效率差距明显,47.62%的机构科技研发效率处于退步状态,创新指数最大差距达0.756,38.10%的机构成果转化效率处于退步状态,创新指数最大差距达0.919;机构创新发展模式差距大,23.81%为集约型,9.52%为粗放型,28.57%为研发高效-转化低效型,38.10%为研发低效-转化高效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加快推进科技政策创新、科技体制改革等外部因素,引导机构形成学科布局、技术积累与产业经济发展格局相适应科研组织模式等内部因素,分类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链 公益农业类科研机构 创新效率 创新模式 DEA-Malquist指数法 科技研发 成果转化
下载PDF
创新价值链视角下西北地区农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9
作者 折振琴 卢东宁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8-55,共8页
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效率对驱动西北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乃至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战略目标意义重大。文章通过构建农业技术创新效率测算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对西北地区农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并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西北... 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效率对驱动西北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乃至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战略目标意义重大。文章通过构建农业技术创新效率测算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对西北地区农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并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西北地区整体农业技术创新效率值较低,且区域差距明显;政府支持力度、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均正向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效率;农村劳动力素质无显著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西北地区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农业技术创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价值链 西北地区 农业技术创新 效率评价
下载PDF
新时代科教融合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
10
作者 范旭 杜颖彬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7期111-121,共11页
教育、科技、人才是互为联系、互为推动的整体,科教融合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关键途径。新时代下的科教融合在目标上更加重视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提升,在结构上更加重视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整体协同,在内容上更加强... 教育、科技、人才是互为联系、互为推动的整体,科教融合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关键途径。新时代下的科教融合在目标上更加重视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提升,在结构上更加重视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整体协同,在内容上更加强调以满足科技需要为目的的教育改革和创新范式变革。为了深入探讨科教融合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影响,建立科教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量2010—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科教融合发展的程度,在科教融合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构建两阶段最小二乘模型,并对内生性、异质性、稳健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2010—2019年,中国31个省份整体的科教融合度的平均值从0.35提高到0.479,有一定提升但整体仍处于失调水平,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2)科教融合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引入“地方财政收入”这一工具变量,发现地方财政收入有效增强了科教融合度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效应;(3)科教融合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影响的强弱有差异,在中国西部地区推进科教融合对提升该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最显著,说明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基于此,宏观层面既要加强区域内统筹资源调配,也要支持区域间的帮扶协作,促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发展,以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度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地方财政收入
下载PDF
京津冀科技创新水平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效应及贡献
11
作者 吴丹 潘朱玲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2,108,共9页
为明晰科技创新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构建了科技创新水平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效应模型与贡献模型。基于2009—2021年面板数据,测算了京津冀科技创新指数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数,评价了京津冀科技创新水平对水... 为明晰科技创新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构建了科技创新水平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效应模型与贡献模型。基于2009—2021年面板数据,测算了京津冀科技创新指数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数,评价了京津冀科技创新水平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弹性系数与贡献率。结果表明:京津冀科技创新指数与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数均呈稳定增长趋势,二者同向演化;京津冀科技创新水平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正向显著且存在空间差异,北京、天津、河北的科技创新水平每提升1%,水资源利用效率分别提升2.684%、0.918%、1.365%;北京、天津、河北科技创新水平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贡献率分别为50.47%、45.74%、62.59%,2009—2021年京津冀科技创新水平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贡献率受技术迭代、政策颁布及用水结构优化的影响呈分段波动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水资源利用效率 弹性系数 贡献率 京津冀
下载PDF
科技创新驱动下区域环境治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空间计量分析
12
作者 刘玮 柳婉睿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7-88,共12页
基于2012—2017年全国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区域环境治理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科技创新驱动下区域环境治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环境治理效率呈“东-中-西-东北”依次递减的... 基于2012—2017年全国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区域环境治理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科技创新驱动下区域环境治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环境治理效率呈“东-中-西-东北”依次递减的空间格局分布,且整体治理效率有待提高;环境治理效率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科技投入和创新水平对环境治理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环境投资、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等对环境治理效率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环境治理效率 区域差异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科技情报三元结构融合创新研究
13
作者 涂彦 《中国科技产业》 2024年第2期62-64,共3页
本文阐述了我国科技产业中科技情报三元结构的内涵与结构,在这种三元结构下的湖南省区域科技情报创新的诸多问题函待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湖南省区域科技情报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路。
关键词 三元结构 科技图书馆 科技情报 创新 区域创新
下载PDF
创新要素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的研究
14
作者 田泽 徐兴武 +1 位作者 张瀚亓 任阳军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4期205-213,共9页
合理配置创新要素、不断提高碳排放效率是中国在加快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而相关研究对其可能存在的空间效应的讨论相对不足。从理论层面剖析创新要素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将要素错配以一种... 合理配置创新要素、不断提高碳排放效率是中国在加快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而相关研究对其可能存在的空间效应的讨论相对不足。从理论层面剖析创新要素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将要素错配以一种扭曲税的形式表现,从投入产出视角通过超效率SBM模型测度碳排放效率,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离散度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创新要素错配和碳排放效率的测度框架,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空间自相关检验方法实证检验创新要素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并将30个省份划为五大区域展开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创新要素错配显著抑制本地区碳排放效率提升并对空间关联地区的碳排放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创新要素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中部和西南地区创新要素错配对本地区碳排放效率起到抑制作用,而东部和东北、西北地区的影响不明显;五大地区创新要素错配对空间关联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均起到抑制作用。据此,提出不断优化创新要素市场配置机制、有效鼓励企业开展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形成区域创新合力等助力中国碳排放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要素错配 R&D资源配置 碳排放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全要素生产率离散度 低碳技术 区域创新 “双碳”目标
下载PDF
安徽省财政科技支出效益分析:地区差异与改进路径
15
作者 经庭如 郭雅静 《铜陵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4-28,45,共6页
优化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效益在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2016—2021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评估安徽省财政科技支出效益,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各地区... 优化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效益在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2016—2021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评估安徽省财政科技支出效益,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各地区财政科技明细支出。研究表明:安徽省财政科技支出力度不断加大,效益总体呈上升态势;皖中地区在财政科技支出效益提升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潜力和活力;效益提升主要由技术进步以及纯技术效率改进带动,在规模效率改进方面存在着进一步提升的突破口;财政科技明细支出可简并为直接支出、间接支出和事务性支出三大方向。建议地方政府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明确设定财政科技三大支出方向的绩效目标和指标,加强监督管理以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科技支出 地区差异 提质增效
下载PDF
我国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投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化与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洁 杨文举 +1 位作者 江雅婷 刘梦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18-134,共17页
构建我国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投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出2004—2019年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投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引入标准差椭圆建立耦合协调性模型,分析西部地区11个省份时空演变、耦合协调发展情况及收敛... 构建我国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投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出2004—2019年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投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引入标准差椭圆建立耦合协调性模型,分析西部地区11个省份时空演变、耦合协调发展情况及收敛趋势。研究发现: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投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均呈现上升趋势;两者耦合协调度均值呈现上升趋势,但距离极度耦合协调阶段仍存在一定差距;西部地区内部发展不均衡,各省份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差异较为明显;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投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存在σ收敛,西部地区整体和西北地区存在绝对β收敛。建议西部各省因地制宜,多维度支持科技创新投入;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与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推动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科技创新投入 经济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下载PDF
数字资本视角下我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永仪 袁勤俭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4-123,173,共11页
[目的/意义]为促进数字时代我国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及区域合理布局与健康发展,尝试从数字资本视角研究我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进一步优化各省份数字资本投入及科技创新环境。[方法/过程]梳理和提炼数字资本的广义概念内涵,构建数字资本投... [目的/意义]为促进数字时代我国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及区域合理布局与健康发展,尝试从数字资本视角研究我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进一步优化各省份数字资本投入及科技创新环境。[方法/过程]梳理和提炼数字资本的广义概念内涵,构建数字资本投入下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阶段DEA方法及多源权威数据对我国省域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实证测评分析,借助SFA回归模型探析数字资本利用率的外部影响因素,根据调整环境因素、管理无效率和随机干扰影响前后省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变化情况,分析我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影响机理。[结果/结论]总体上我国数字资本投入下的科技创新效率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原因主要在于规模效率不足;未达到最优综合技术效率的省份存在生产结构与规模不当和数字资本利用率不足问题;大部分省份为数字资本投入下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建议未达到最优综合技术效率的省份以优化数字资本投入为基点,通过发挥区位优势差异化发展,推进我国省域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 科技创新效率 数字资本利用率 三阶段DEA模型 区域差异
下载PDF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效能提升
18
作者 朱喆 游艾青 +7 位作者 张兴中 周荣华 鲍瑜 严念东 陈少愚 张平 龚丝雨 周容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223-227,共5页
中共十八大以来,湖北省农业科技快速进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在体系建设和效能提升方面仍存在整体效能不足、低水平重复、转化率偏低等问题。通过借鉴全国部分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主要做法,从职责定位、协同模式、学... 中共十八大以来,湖北省农业科技快速进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在体系建设和效能提升方面仍存在整体效能不足、低水平重复、转化率偏低等问题。通过借鉴全国部分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主要做法,从职责定位、协同模式、学科设置、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创新体系建设 创新效能 湖北省
下载PDF
金融发展促进了区域科技创新吗?——基于教育人力资本调节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蔚 潘红玉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9,共7页
依据2011-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引入教育人力资本作为调节变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考量了金融发展、教育人力资本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金融发展显著促进区域科技创... 依据2011-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引入教育人力资本作为调节变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考量了金融发展、教育人力资本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金融发展显著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教育人力资本对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且这种正向调节作用在不同区域差异明显;此外,教育人力资本存在门槛效应,当教育人力资本水平高于门槛值7.1507时,金融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鉴于此,要加大金融发展力度优化教育人口结构、推动区域教育人力资本均衡化发展、理顺区域人才流动体制,更好地发挥教育人力资本对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教育人力资本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下载PDF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非均衡性——基于省域高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风雨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6-152,共7页
选取我国31个省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相关数据,创新性地从空间和结构双重视角实证探讨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空间非均衡特征表现得较为明显;科技创... 选取我国31个省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相关数据,创新性地从空间和结构双重视角实证探讨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空间非均衡特征表现得较为明显;科技创新发展差距主要产生于地区间差距,东部、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的地区间差距最大,而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内部差距最大;产出发展差异是我国高校总体科技创新发展差异的主要结构性来源,不同维度差异的贡献存在地区异质性特征。厘清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时空分异现状与特征,助推高校科技创新均衡发展,是全面提升我国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 科技创新 高效发展 治理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