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engineered geopolymer composite for structural strengthening against blast loads
1
作者 Shan Liu Chunyuan Liu +3 位作者 Yifei Hao Yi Zhang Li Chen Zhan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96-509,共14页
The recent increase in blast/bombing incidents all over the world has pushed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strengthening approaches to enhance the blast resistance of existing civil infrastructures.Engineered geopolyme... The recent increase in blast/bombing incidents all over the world has pushed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strengthening approaches to enhance the blast resistance of existing civil infrastructures.Engineered geopolymer composite(EGC)is a promising material featured by eco-friendly,fast-setting and strain-hardening characteristics for emergent strengthening and construction.However,the fiber optimization for preparing EGC and its protective effect on structural elements under blast scenarios are uncertain.In this study,laboratory tests were firstly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fiber types on the properties of EGC in terms of workability,dry shrinkage,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compression,tension and flexur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EGC containing PE fiber exhibited suitable workability,acceptable dry shrinkage and 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mpared with other types of fibers.After that,a series of field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EGC retrofitting layer on the enhancement of blast performance of typical elements.The tests include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AAC)masonry walls subjected to vented gas explosion,reinforced AAC panels subjected to TNT explosion and plain concrete slabs subjected to contact explosion.It was found that EGC could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blast resistance of structural elements in different scenarios.For AAC masonry walls and panels,with the existence of EGC,the integrity of specimens could be maintained,and their deflections and damage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For plain concrete slabs,the EGC overlay could reduce the diameter and depth of the crater and spallation of specim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ineered geopolymer composites Fiber optimization Strengthening material Blast resistance Masonry wall reinforced AAC panel Plain concrete slab
下载PDF
Flexural behaviour of SFRRAC two-way composite slab with different shapes 被引量:1
2
作者 Luo Bin Huang Wei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20年第4期414-424,共11页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green renewable materials in concrete composite slabs(CCSs)and study the flexural behavior of CCSs with different shapes,the bending performances of three CCSs with a SFRRAC base plate,on...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green renewable materials in concrete composite slabs(CCSs)and study the flexural behavior of CCSs with different shapes,the bending performances of three CCSs with a SFRRAC base plate,one cast-in-site concrete slab of ordinary concrete and one CCS of ordinary concrete by steel bar truss(as recommended in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s in Chinese)were compared through experiments.The carrying capacity,flexural behaviour and bi-direction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pecimens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from the failure modes,load-deflection curves,load-bar strain curves,load-slip curves and crack distributions.Results show that the bending failure process of CCSs with a SFRRAC base plate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cast-in-site concrete slab of ordinary concrete and CCS of ordinary concrete by steel bar truss,as all of them went through the plastic phase,elastic plastic phase and failure phase with fully developed cracks and deflection.No sudden breakage or horizontal cracking of the connecting interface between the base plate and concrete topping was observed.The shape of the base plate has a major impact on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CCS with the SFRRAC base plate.When calculating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with the plastic yield line theory,the influence of the base plate shape on the plastic yield line position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 composite slab(CCS) SHAPE steel bar truss bending performanc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下载PDF
Mechanical behavior of concrete-filled rectangular steel tubular composite truss bridge in the negative moment region 被引量:8
3
作者 Beichen Pu Xuhong Zhou +2 位作者 Yongjian Liu Bin Liu Lei Jiang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CSCD 2021年第5期795-814,共20页
Concrete-filled rectangular steel tubular(CFRST)composite truss bridge is a new type of structure composed of a CFRST truss and concrete deck slab.This new type of bridge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tructural force-tr... Concrete-filled rectangular steel tubular(CFRST)composite truss bridge is a new type of structure composed of a CFRST truss and concrete deck slab.This new type of bridge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tructural force-transferring efficiency,rapid assembly construction speed and excellent total life cycle,which meets the construction concept of green,recyclabl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ue to the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experiment on the flexural behavior of CFRST composite truss bridge in the negative moment region was reported by authors previously.This paper thus presents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modelling verified by the reported test data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detailed analytical behavior of this structure.The structural response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CFRST composite truss beam in the negative moment region are studied.In addition,the important structural design parameters on the flexural performance of the CFRST composite truss beam are also investigated,including the height to span ratio,the brace-to-chord wall thickness ratio,the reinforcement ratio of steel reinforcements and prestressed tendons and the strength grade of concrete infill in chords.Finally,the reasonable structural design parameters range are proposed for the optimum design of the CFRST composite truss brid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dge engineering CFRST composite truss bridge concrete deck slab RECYCLABLE Failure mechanism Design parameters
原文传递
公铁合建斜拉桥钢桁-混凝土板组合梁受力特性
4
作者 施洲 赵旭泼 +2 位作者 刘振标 夏正春 印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78-2789,共12页
以某主跨808 m的公铁合建新型钢桁-混凝土板组合梁斜拉桥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局部组合梁细化的全桥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不同工况下双层组合梁的受力传力特性和混凝土桥面板荷载分配比,并讨论混凝土桥面板厚度t_(b)、横梁刚... 以某主跨808 m的公铁合建新型钢桁-混凝土板组合梁斜拉桥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局部组合梁细化的全桥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不同工况下双层组合梁的受力传力特性和混凝土桥面板荷载分配比,并讨论混凝土桥面板厚度t_(b)、横梁刚度变化系数λ_(K)和钢与混凝土弹性模量比λ_(E)对组合梁受力传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最不利组合工况下,钢桁架最不利Von Mises应力为183.6 MPa,混凝土桥面板最大拉应力为5.3 MPa,均满足结构受力要求;沿纵向路径,钢桁架和混凝土桥面应力在节间横梁间均呈“波形”分布;上下层混凝土桥面板顶、底面应力沿横向近似呈“W”和“M”状分布,表明桥面板承受一定沿横向不均匀分布弯矩;公路及铁路混凝土桥面最大剪力滞系数分别为1.45、1.36,更宽的公路混凝土桥面剪力滞效应更显著;公路及铁路混凝土桥面分别承担上、下层结构57.46%~79.99%和33.21%~62.81%的轴向荷载,为组合梁的主要传力构件;混凝土桥面板的应力随t_(b)及λ_(K)的增大而增大,随λ_(E)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混凝土桥面每层平均荷载分配比ξ与t_(b)成正比,与λ_(K)及λ_(E)成反比;当t_(b)、λ_(K)和λ_(E)参数的取值范围分别为0.8~1.4、0.4~1.6以及4~10时,组合梁混凝土桥面应力及荷载分配比ξ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公铁合建斜拉桥 钢桁-混凝土板组合梁 受力特性 传力特性 参数分析
下载PDF
钢纤维细石混凝土-钢组合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5
作者 王激扬 刘修良 +2 位作者 王树斌 纪恩文 胡志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钢纤维细石混凝土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良好工作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复合材料。本试验针对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层裂缝病害问题,对4组采用不同钢筋配筋率和保护层厚度的横桥向钢纤维细石混凝土-钢组合桥面板进行了抗弯破坏试验,研究了组... 钢纤维细石混凝土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良好工作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复合材料。本试验针对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层裂缝病害问题,对4组采用不同钢筋配筋率和保护层厚度的横桥向钢纤维细石混凝土-钢组合桥面板进行了抗弯破坏试验,研究了组合板的荷载-挠度关系与裂缝开展特征;用等效截面法计算了开裂应力、裂缝宽度和钢筋应力,验证了钢纤维细石混凝土-钢组合板的抗裂性能。结果表明:60 mm厚钢纤维细石混凝土铺装层在小配筋率(2.6%)和低于规范要求的保护层厚度(15 mm)条件下呈现出多缝开裂的破坏形态,具备较高的延性和开裂应力,满足规范和工程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细石混凝土 组合板 抗弯性能 等效截面法 裂缝宽度
下载PDF
带钢筋桁架楼承板的PRC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
6
作者 田建勃 赵勇 +3 位作者 陈黄健 吕权 李柏林 穆林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60,共13页
为适应超高层建筑以及现代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迅速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带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新型钢板-混凝土组合(plate-reinforced composite,PRC)连梁。通过拟静力试验,分析了不考虑楼板作用、带普通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 为适应超高层建筑以及现代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迅速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带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新型钢板-混凝土组合(plate-reinforced composite,PRC)连梁。通过拟静力试验,分析了不考虑楼板作用、带普通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楼板及带钢筋桁架楼承板PRC连梁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等。在此基础上,采用ABAQUS软件分析在不同峰值荷载作用下钢筋桁架楼承板PRC连梁的混凝土、钢板和钢筋骨架的应力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设置能显著提高小跨高比PRC连梁的受剪承载力、耗能能力和延性,设置楼板能显著提高连梁的峰值荷载,且带钢筋桁架楼承板对PRC连梁承载力的提升比带普通RC楼板更强,其连梁试件PRC-S3的正向峰值荷载比不带楼板连梁PRC-NS1和带普通RC楼板连梁PRC-S2分别提升了31%和18%,但带楼板连梁在梁板交界处产生通缝之后连梁的刚度退化较为严重;带钢筋桁架楼承板的PRC连梁具有优越的耗能能力,在连梁跨度范围内均出现了显著的对角压杆,主压杆及其衍生压杆共同构成桁架作用来承受剪力;楼承板桁架上下弦钢筋以及连梁纵筋均在连梁根部位置出现应力集中,且连梁试件PRC-S3破坏点对应的累积耗能是不带楼板试件PRC-NS1的1.3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 钢筋桁架楼承板 带板连梁 抗震性能 耗能能力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新型密拼叠合板承载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韩双林 李佳蔚 +1 位作者 孙悦平 蒋录珍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44-52,共9页
为优化密拼式叠合板侧向拼缝处的连接构造,设计一种在拼缝处设置抗剪键槽的密拼式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7个密拼叠合楼板进行四点弯曲模拟研究,针对普通密拼式叠合板与不同形式的抗剪键槽密拼式叠合板的承载能力进... 为优化密拼式叠合板侧向拼缝处的连接构造,设计一种在拼缝处设置抗剪键槽的密拼式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7个密拼叠合楼板进行四点弯曲模拟研究,针对普通密拼式叠合板与不同形式的抗剪键槽密拼式叠合板的承载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密拼式叠合楼板的承载能力较好,相较于普通密拼式叠合板提升了17%左右;当达到极限荷载时,其内置钢筋所受应力明显低于普通密拼式叠合板。通过对不同开槽形式叠合板的受弯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新型抗剪键槽叠合板拼缝处设计的合理性,为新型拼缝叠合楼板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 装配式 密拼叠合板 凹槽拼缝连接 ABAQUS
下载PDF
地铁车站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双向板的连接构造研究
8
作者 莫振泽 李鹏 +2 位作者 赵海川 杨智学 朱张峰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4年第6期51-54,共4页
针对地铁车站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双向板的连接施工效率及可靠性问题,提出了采用附加U形钢筋(方案1)和底板钢筋弯折锚固(方案2)进行拼缝连接,并对两种方案连接的双向板开展了静力试验,得到了试件的裂缝开展过程、最终分布形态、承载力及... 针对地铁车站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双向板的连接施工效率及可靠性问题,提出了采用附加U形钢筋(方案1)和底板钢筋弯折锚固(方案2)进行拼缝连接,并对两种方案连接的双向板开展了静力试验,得到了试件的裂缝开展过程、最终分布形态、承载力及变形数据。结果表明:两种连接方案均呈现出较好的双向板破坏形态,且均能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及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方案2较方案1,试件表现出更好的抗裂性能,但两者最终破坏时的承载力与挠度较为接近;两种方案均可满足双向板受力要求,且施工简便,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桁架钢筋叠合板 双向板 附加钢筋 底筋弯折
下载PDF
钢筋桁架混凝土组合楼承板施工技术研究
9
作者 张旭东 《江西建材》 2024年第8期277-279,共3页
文中以福建省某高层办公楼为例,通过有限元模拟和现场试验对其承载能力、抗裂性能及耐久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钢筋桁架混凝土组合楼承板在最大设计荷载10.5 kN/m^(2)下的最大挠度为4.2 mm,远小于规范限值24 mm;实际工程应用中,该技术... 文中以福建省某高层办公楼为例,通过有限元模拟和现场试验对其承载能力、抗裂性能及耐久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钢筋桁架混凝土组合楼承板在最大设计荷载10.5 kN/m^(2)下的最大挠度为4.2 mm,远小于规范限值24 mm;实际工程应用中,该技术缩短工期20%,节省模板用量50%,降低总施工成本约15%。钢筋桁架混凝土组合楼承板在高层建筑、工业厂房及公共建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桁架混凝土组合楼承板 承载能力 抗裂性能 耐久性
下载PDF
接触爆炸作用下支撑式叠合结构抗震塌性能研究
10
作者 宋荣方 李利莎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4-77,125,共5页
常规武器作用下,地下构筑物主要在弹着点附近的局部区域发生破坏,并在迎爆面可能产生冲击或爆炸漏斗坑,同时在背爆面产生震塌漏斗坑,严重时则会产生贯穿破坏。提出了一种支撑式叠合结构,不同于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水电工程、道桥及... 常规武器作用下,地下构筑物主要在弹着点附近的局部区域发生破坏,并在迎爆面可能产生冲击或爆炸漏斗坑,同时在背爆面产生震塌漏斗坑,严重时则会产生贯穿破坏。提出了一种支撑式叠合结构,不同于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水电工程、道桥及港口工程等领域中作为受力构件的叠合结构,支撑式叠合结构可以改变爆炸波的传播路径从而达到有效减少背爆面震塌破坏的目的。通过TNT装药爆炸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获取了支撑式叠合结构的抗震塌性能、破坏形态及爆炸波传播特征和传播路径,并与单层钢筋混凝土厚板的抗震塌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同等药量作用下,相比于厚度相近的钢筋混凝土单层板,支撑式叠合结构的抗震塌破坏性能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爆炸 爆炸波 叠合结构 抗震塌性能 局部破坏 钢筋混凝土板
下载PDF
配筋混凝土肋空心砖组合楼板防坠落技术应用
11
作者 李孟玥 苏海成 +1 位作者 吴川滨 闫承龙 《建筑技术》 2024年第13期1607-1610,共4页
本着最小干预、保证文物建筑原真性、加固措施可逆的原则,在对文物建筑修缮加固方案选择上,应选择最恰当的加固方案。配筋混凝土肋空心砖组合楼板常见于建造年代较为久远的各类文物建筑中,在经历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肋部混凝土酥松脱... 本着最小干预、保证文物建筑原真性、加固措施可逆的原则,在对文物建筑修缮加固方案选择上,应选择最恰当的加固方案。配筋混凝土肋空心砖组合楼板常见于建造年代较为久远的各类文物建筑中,在经历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肋部混凝土酥松脱落、钢筋外露锈蚀、空心砖粉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后续结构使用安全。通过加固方案适应性分析,选用“钢框架+镀锌钢丝网”组合承托式加固方案,既解决了楼板因荷载产生挠度过大的问题,又起到了防止局部块体坠落的作用,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建筑 配筋混凝土肋空心砖组合楼板 结构加固
下载PDF
基于Dynamo的预制叠合板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与应用
12
作者 赵桐桐 王亮 陈鑫尧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4年第1期78-84,共7页
装配式预制构件较传统现浇构件构造复杂,存在构件拆分工作量大、预制构件种类多及建模操作繁琐等问题。此外,预制构件蕴含大量的参数信息,对BIM技术的信息应用与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为例... 装配式预制构件较传统现浇构件构造复杂,存在构件拆分工作量大、预制构件种类多及建模操作繁琐等问题。此外,预制构件蕴含大量的参数信息,对BIM技术的信息应用与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为例,借助于Revit内置可视化编程插件Dynamo对Revit进行二次开发,结合参数化、模数化、标准化及工程实用性的理念,创建了系列叠合板参数化应用程序。其中主要包括叠合板的智能化批量拆分、参数化批量建模以及外形尺寸信息单智能导出三个模块,同时对构件参数信息及程序功能进行了集成。最后,将本程序应用于某棚户区改造项目中,极大地简化了叠合板拆分、建模与质量检验工作流程,提高了设计及施工阶段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O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参数化建模 工程信息管理 深化设计 进场检验
下载PDF
钢筋桁架混凝土双向叠合楼板承载性能分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王元清 袁霞 +1 位作者 张延年 刘明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5-391,共7页
目的验证预制装配式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双向板的承载能力,为此类装配式混凝土双向叠合楼板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以及有限元分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应用生死单元技术模拟其二次受力过程,对沈阳保障性住房惠民工程中的叠合... 目的验证预制装配式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双向板的承载能力,为此类装配式混凝土双向叠合楼板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以及有限元分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应用生死单元技术模拟其二次受力过程,对沈阳保障性住房惠民工程中的叠合双向楼板进行受力分析,将叠合楼板在不同约束、不同板厚比影响下的受力情况并与现浇楼板进行比较.结果叠合双向板的受力特征和现浇双向板类似;预制层所占厚度比例越小越有利于整体承载能力的提高,但不应小于预制层承担施工荷载时所需要的最小厚度;施工过程中的二次受力有利于叠合板整体承载能力的提高.结论钢筋桁架双向叠合楼板受力性能良好,且现场施工方便,值得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钢筋桁架 双向叠合楼板 二次受力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在空心板桥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4
作者 金辉 徐岳 +1 位作者 郑求才 邵国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18,共5页
装配式空心板桥由于铰缝损伤而出现"单板受力"问题,为增强梁板间的横向连接,提出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以寿昌江二号桥(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为背景,简述该技术在该桥中的应用。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是在沿... 装配式空心板桥由于铰缝损伤而出现"单板受力"问题,为增强梁板间的横向连接,提出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以寿昌江二号桥(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为背景,简述该技术在该桥中的应用。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是在沿梁底铰缝两侧设置剪力键,纵向锚贴U形钢板,并在U形钢板和铰缝间灌注高强自密实灌浆料。为检验加固效果,对该桥第2跨进行加固前、后的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该桥跨中应变平均降低20%,挠度平均降低25%以上,桥梁的刚度有所提升;加固后1号板的横向分布系数增大,1号与2号梁板间的铰缝损伤得到修复。实践证明,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可增强主梁间的横向联系,能有效解决"单板受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梁桥 空心板桥 钢筋混凝土结构 型钢-混凝土 组合加固 单板受力 荷载试验 桥梁加固
下载PDF
内藏钢桁架带洞口混凝土组合核心筒抗震试验及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曹万林 常卫华 +1 位作者 张建伟 赵长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3-288,共6页
提出了内藏钢桁架带洞口混凝土组合核心筒,该组合核心筒包含2种组合,即不同受力体系-桁架与核心筒的组合、不同材料-型钢与混凝土的组合,形成了双重组合核心筒.对2个1/6缩尺的带洞口核心筒结构模型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 提出了内藏钢桁架带洞口混凝土组合核心筒,该组合核心筒包含2种组合,即不同受力体系-桁架与核心筒的组合、不同材料-型钢与混凝土的组合,形成了双重组合核心筒.对2个1/6缩尺的带洞口核心筒结构模型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其中包括一个普通带洞口混凝土核心筒和一个内藏钢桁架带洞口混凝土组合核心筒.在试验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2个试件的刚度及其衰减过程、承载力、延性、滞回特性、耗能及破坏特征.试验及分析表明,内藏钢桁架带洞口混凝土组合核心筒比普通带洞口混凝土核心筒抗震能力明显提高.建立了内藏钢桁架带洞口混凝土组合核心筒的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提出了该新型组合核心筒抗震设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钢桁架 组合核心筒 抗震性能
下载PDF
纤维增强石膏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姜忻良 郇筱林 +2 位作者 谷岩 姜黎明 白燕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9-51,共3页
通过对两块足尺的纤维增强石膏板 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进行静力荷载试验 ,研究纤维增强石膏板 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在单调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性 ,并通过试验分析 ,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 叠合楼板 石膏板 钢筋混凝土 纤维增强 静力荷载 破坏 受力 性能试验 试验分析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板在某大型烟囱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聂建国 田春雨 +2 位作者 周建军 刘常青 李兴利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0-81,共2页
某大型火力发电厂烟囱结构中采用大跨度圆环形简支板。原设计方案为钢筋混凝土板,后改为钢-混凝土组合板。利用有限元程序对钢筋混凝土板和钢-混凝土组合板两种设计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和对比,说明钢-混凝土组合板应用于大跨度不规则板结... 某大型火力发电厂烟囱结构中采用大跨度圆环形简支板。原设计方案为钢筋混凝土板,后改为钢-混凝土组合板。利用有限元程序对钢筋混凝土板和钢-混凝土组合板两种设计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和对比,说明钢-混凝土组合板应用于大跨度不规则板结构的优点和经济指标。工程实践表明,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环板 钢-混凝土组合环板 有限元分析 工程应用
下载PDF
隧道仰拱组合结构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时亚昕 王明年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4,共5页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控制隧道围岩的过大变形及加快隧道施工进度,需要将仰拱及时封闭。通过对仰拱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和干硬性混凝土组成的组合结构的现场试验研究,把仰拱上的荷载通过预制板间接传递给铺底干硬...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控制隧道围岩的过大变形及加快隧道施工进度,需要将仰拱及时封闭。通过对仰拱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和干硬性混凝土组成的组合结构的现场试验研究,把仰拱上的荷载通过预制板间接传递给铺底干硬性混凝土,并充分利用干硬性混凝土强度增长快、受力后变形较小的特点,使仰拱组合结构在隧道掘进的两次出砟间隙时间内达到能通行汽车的要求。对组合结构承受不同荷载时钢筋混凝土板顶面的沉降变形及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和铺底混凝土之间的接触压力进行现场量测,并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由本文设计的隧道仰拱组合结构,能够增强隧道的施工安全和加快施工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仰拱 组合结构 钢筋混凝土预制板 干硬性混凝土 现场试验
下载PDF
适于低层农房的装配式轻钢边框-薄墙板组合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贾穗子 曹万林 +2 位作者 王如伟 刘文超 任乐乐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3-329,共7页
为了满足绿色农房产业化的需求,研发了一种装配式轻钢边框-单排配筋薄墙板组合结构受力体系.进行了轻钢框架及组合结构单元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的填充作用对轻钢框架的影响以及墙板钢筋暗支撑、墙板厚度与轻钢边框截面对... 为了满足绿色农房产业化的需求,研发了一种装配式轻钢边框-单排配筋薄墙板组合结构受力体系.进行了轻钢框架及组合结构单元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的填充作用对轻钢框架的影响以及墙板钢筋暗支撑、墙板厚度与轻钢边框截面对组合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钢管框架相比,钢管内填充再生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薄墙板与轻钢框架组合结构在受力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2道抗震防线.建议采用Park-Ang损伤指数来确定该类装配式组合结构在不同受力阶段的损伤指数,为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绿色农房 轻钢边框单排配筋薄墙板组合结构 抗震防线 钢筋暗支撑 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
下载PDF
芜湖桥板桁组合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叶梅新 江锋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5-69,共5页
芜湖桥为双层 (上层公路 )双线铁路桥。全桥范围用栓钉将上层公路桥面板与主桁上弦杆和纵、横梁连成整体 ,共同受力 ,这种结构称为板桁组合结构。与常用的 T型截面组合梁相比 ,板桁组合结构有许多特点 ,现有规范满足不了设计要求 ,所以... 芜湖桥为双层 (上层公路 )双线铁路桥。全桥范围用栓钉将上层公路桥面板与主桁上弦杆和纵、横梁连成整体 ,共同受力 ,这种结构称为板桁组合结构。与常用的 T型截面组合梁相比 ,板桁组合结构有许多特点 ,现有规范满足不了设计要求 ,所以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 ,专门为其制定了设计规范 ,并已应用于该桥的设计与施工。该桥已于 2 0 0 0年 9月底竣工通车 ,运营状况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湖长江大桥 板桁组合结构 双层双线铁路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