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建光 贺桦 +5 位作者 王光 王琪 孙利忠 李家宽 李佳 张龙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6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4月至2018年6月解放军第517医院收治的8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对这82例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其治疗的效... 目的:探讨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4月至2018年6月解放军第517医院收治的8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对这82例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其治疗的效果。结果:这82例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5.12%,术后其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折断及植骨坏死等并发症。其中,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其感染的症状完全消失。术后对这些患者进行13个月的随访显示,其骨折端均完全愈合。结论: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伤椎高度的恢复,且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手术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 胸腰椎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纪刚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20期223-224,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122例患者均使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 目的 :探讨分析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122例患者均使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Cobb角度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情况、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 :手术结束后,这122例患者对骨折脱位的复位情况较为满意,其椎体间植骨融合情况良好,内固定装置没有出现松动、断裂的情况。这些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4.7h,术中出血量为320~1230ml。在进行治疗前后,其Cobb角度、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Frankel分级情况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脱位 后路椎间融合系统复位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型截骨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效果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邓文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9期1619-1620,共2页
目的探究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型截骨内固定术对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术后腰椎功能(JO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新安县中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93例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依据术式不同分组,对照组46例接受前路椎体骨... 目的探究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型截骨内固定术对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术后腰椎功能(JO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新安县中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93例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依据术式不同分组,对照组46例接受前路椎体骨折复位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研究组47例接受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型截骨内固定术治疗,记录且对比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JOA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型截骨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失血量,改善其术后腰椎功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系统 后路型截骨内固定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潘华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955-1956,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椎体成形术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基于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接收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非爆裂型)划分成为A组50例和B组50例,B组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A... 目的:对比分析椎体成形术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基于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接收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非爆裂型)划分成为A组50例和B组50例,B组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A组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患者术后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比A组高,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非爆裂型)临床治疗中,与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相比较,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胸腰椎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 后路系统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经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对胸腰椎骨折并发骨缺损的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邵巍 《西藏医药》 2021年第6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TF)经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骨缺损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TF患者138例,均行经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统计术后12个月内并发骨缺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TF)经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骨缺损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TF患者138例,均行经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统计术后12个月内并发骨缺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138例TF患者中有23例发生骨缺损(16.67%);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椎体压缩程度越重、伤椎过度撑开、椎间盘不完整、伤椎未置钉是TF患者术后并发骨缺损的影响因素。结论TF经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骨缺损,与受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成正比、其影响因素与伤椎过度撑开、椎间盘不完整、伤椎未置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后入路 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 骨缺损 椎体压缩程度
下载PDF
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小开窗或全椎板减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张艳锋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9年第6期141-142,共2页
目的:观察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小开窗或全椎板减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各29例。小开窗组行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小开窗减压术,全椎板组行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全椎板... 目的:观察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小开窗或全椎板减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各29例。小开窗组行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小开窗减压术,全椎板组行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全椎板减压术。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椎管正中矢状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术后3个月全椎板组椎管正中矢状径较小开窗组高(P<0.05),两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小开窗组VAS评分较全椎板组低(P<0.05)。结论: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小开窗减压术与全椎板减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均可改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而全椎板减压术可提高椎管正中矢状径,小开窗减压术可减轻术后疼痛,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系统复位内固定 小开窗减压 全椎板减压
下载PDF
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内固定术在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7
作者 黄忠福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8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2例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组)和观察组(手术治疗组),...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2例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组)和观察组(手术治疗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即要求患者卧床休息2-3个月,在其背部放置软枕,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等。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入院时、伤后3个月和伤后12个月时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入院时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大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伤后3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伤后3个月和12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本组入院时高度,Cobb角小于本组入院时的大小(P<0.05),但对照组不同阶段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大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入院时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伤后3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2组伤后3个月和12个月的疼痛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本组入院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入院时评分(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68.29%(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可以在促进椎体高度恢复的同时重建脊椎的稳定性,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脊椎功能恢复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优势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胸腰椎段骨折 后路切开骨折复位系统内固定 椎体前缘高度 COBB角 疼痛评分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脊椎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8
作者 贺智榆 陈孝均 +1 位作者 余佳栖 邹永根 《中国农村卫生》 2020年第2期85-85,共1页
目的观察微创小切口脊椎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以来收治的76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传统手术前侧位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目的观察微创小切口脊椎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以来收治的76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传统手术前侧位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给予观察组微创小切口脊椎后路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临床观察和比对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3%(36/3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79%(25/38),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脊椎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在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优势,且在并发症和预后改善效果上较为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小切口 脊椎后路复位 系统内固定 腰椎爆裂性骨折
下载PDF
经皮置钉内固定术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林伟 张建新 邹志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05-106,共2页
胸腰椎爆裂骨折是脊柱骨科最常见的损伤,发病急、危害重,以往均采用切开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慢[1]。微创经皮置钉手术具有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且完全能达到或接近开放手术的治疗结果,有利于患者早日... 胸腰椎爆裂骨折是脊柱骨科最常见的损伤,发病急、危害重,以往均采用切开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慢[1]。微创经皮置钉手术具有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且完全能达到或接近开放手术的治疗结果,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本研究对经皮置钉内固定术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治疗 后路切开复位 爆裂骨折 系统 椎体高度 连接 后疼痛 临床疗效 复位内固定 胸腰段骨折
下载PDF
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Tile C2~C3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0
作者 谢红喜 杨同堂 徐敏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3期152-155,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Tile C2~C3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陇西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9)与研究组(n... 目的:比较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Tile C2~C3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陇西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9)与研究组(n=43)。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水平、术后骨盆骨折复位效果、骨盆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骨盆骨折复位总有效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4.36%(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9周,研究组Majeed骨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Tile C2~C3型骨盆骨折患者可提高术后骨盆骨折复位总有效率和骨盆功能,以及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椎弓根系统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骨盆骨折 骨盆功能 骨折复位 并发症
下载PDF
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脱位42例临床观察
11
作者 谢阳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11期55-56,共2页
目的:观察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胸腰椎骨折及脱位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前路复位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 目的:观察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胸腰椎骨折及脱位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前路复位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椎体前后缘高度、椎管狭窄程度、Cobb角变化情况,并评价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椎体前、后缘高度,椎管狭窄程度和Cobb角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分级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是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脱位的理想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脱位 后路系统内固定 前路复位固定
下载PDF
三椎体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段相邻双椎体压缩性骨折21例临床观察
12
作者 陈新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11年第1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三椎体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段相邻双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胸腰段相邻性双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KSS-Ⅰ型钉棒系统进行三椎体复位固定治疗。结果:本组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一周... 目的:探讨三椎体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段相邻双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胸腰段相邻性双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KSS-Ⅰ型钉棒系统进行三椎体复位固定治疗。结果:本组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一周楔变指数(WI),矢状位Cobb角均恢复正常水平;术后18个月随访,WI、Cobb角与术后一周比较无明显改变,骨折愈合及关节突关节植骨融合良好;术后18个月神经功能损伤按1992年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脊髓功能损害分级D级2例,E级19例。结论:三椎体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段相邻双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椎体复位固定 胸腰椎骨折 单节段椎弓根内固定 压缩性骨折 KSS-Ⅰ型系统
下载PDF
3D重建辅助改良Wiltse入路置钉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高度比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13
作者 金枳良 朱永辰 +1 位作者 马诗雨 王健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8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3D重建辅助改良Wiltse入路置钉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指标、疼痛评分、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11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2例胸腰椎骨... 目的探讨3D重建辅助改良Wiltse入路置钉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指标、疼痛评分、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11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均行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常规后正中入路,观察组(36例)患者采用3D重建辅助改良Wiltse入路,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前、术后6个月疼痛与腰椎功能评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伤椎Cobb角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均P<0.05)。结论应用3D重建辅助改良Wiltse入路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有利于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并促进腰椎功能与椎体功能恢复,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复位系统内固定 Wiltse入路 3D重建 腰椎功能
下载PDF
枢椎棘突椎板螺钉固定技术的建立与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向阳 邹小宝 +8 位作者 付索超 马仁财 陈钧麟 杨浩志 邓琛府 涂强 王建华 章凯 夏虹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408-413,共6页
目的:介绍枢椎棘突椎板螺钉固定技术,并评价其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枢椎棘突椎板螺钉固定技术,并应用于2022年1—12月收治的5例寰枢椎脱位和颅底凹陷症患者。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状态,测量寰齿前间隙(ADI... 目的:介绍枢椎棘突椎板螺钉固定技术,并评价其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枢椎棘突椎板螺钉固定技术,并应用于2022年1—12月收治的5例寰枢椎脱位和颅底凹陷症患者。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状态,测量寰齿前间隙(ADI)评估寰枢椎复位情况,测量脊髓有效空间(SAC)评估脊髓压迫情况。术后及随访期间行X线、CT检查评价寰枢椎序列、枢椎棘突椎板螺钉位置、整体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行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融合术,4例行后路枕颈钉棒固定融合术,平均手术时间(134.6±25.2)min,平均中出血量(150.0±50.0)mL。每例患者均在枢椎椎弓根狭小的一侧成功置入1枚枢椎棘突椎板螺钉,对侧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椎板螺钉或峡部螺钉。枢椎棘突椎板螺钉与寰椎螺钉和枕骨固定板的连接方便,钉棒无需特殊弯棒,螺钉术中复位过程中无松动,未出现脊髓神经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JOA评分由(11.8±4.4)分提高至(14.2±2.8)分(t=-2.954,P=0.042)。X线及CT示寰枢椎序列恢复良好,ADI由(4.7±2.4)mm减小至(1.5±0.6)mm(t=3.122,P=0.035),5枚枢椎棘突椎板螺钉位置满意,整体内固定、植骨融合良好。MRI示脊髓减压充分,SAC由(8.5±3.4)mm增大至(12.5±3.7)mm(t=-2.808,P=0.048)。1例患者出现取髂骨处切口渗液,对症处理后甲级愈合。结论:枢椎棘突椎板螺钉固定技术上可行,应用于寰枢椎脱位和颅底凹陷治疗的初步临床效果满意,可作为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替代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棘突椎板螺 寰枢椎脱位 后路内固定系统 后路复位固定
下载PDF
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治疗后椎体空壳体积改变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蒋国华 孙贤杰 +7 位作者 张新根 江孝龙 石钢 邸薇宁 翁科迪 范杰 闫金库 盛春华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523-527,共5页
目的探究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外科治疗后椎体空壳体积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省荣军医院收治的90例脊柱爆裂性骨折外科治疗后椎体空壳体积改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并回顾性分析同期收治的90例... 目的探究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外科治疗后椎体空壳体积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省荣军医院收治的90例脊柱爆裂性骨折外科治疗后椎体空壳体积改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并回顾性分析同期收治的90例外科治疗后椎体空壳体积未改变的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外科治疗后椎体空壳体积改变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ol,BMI)、合并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程度、骨折撑开复位、椎体复位程度和骨块再吸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6、6.035、8.427、6.883、5.182、6.921、4.273、8.427,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合并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程度高、骨折过渡撑开为外科治疗后椎体空壳体积改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合并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程度高、骨折过渡撑开为外科治疗后椎体空壳体积改变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对高危患者加强监测,以积极采取治疗措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爆裂性骨折 经后路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 空壳现象 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