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仓良从毒论治外感热病经验介绍
1
作者 贾青龙 杨涛硕 +1 位作者 杨佳睿 杨仓良(指导)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3期218-222,共5页
外感热病是由外邪侵入人体,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杨仓良教授根据毒邪学说及外感热病的发病特点,认为毒邪是外感热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主张分期论治。杨教授认为外感热病初期由风毒、寒毒、湿毒、热毒侵犯所致,... 外感热病是由外邪侵入人体,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杨仓良教授根据毒邪学说及外感热病的发病特点,认为毒邪是外感热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主张分期论治。杨教授认为外感热病初期由风毒、寒毒、湿毒、热毒侵犯所致,投祛风攻毒汤、散寒攻毒汤、利湿攻毒汤、清热攻毒汤等以解表攻毒;中期痰瘀毒内生,阻滞经络气血,以损伤脏腑脉络为害,投化痰攻毒汤、逐瘀攻毒汤等加减以达化痰逐瘀攻毒之目的;后期毒邪乘虚入里,虚与毒互结,相互为患,致气虚毒恋、血虚毒恋、阴虚毒恋、阳虚毒恋等,采用补气攻毒汤、补血攻毒汤、滋阴攻毒汤、温阳攻毒汤等加减以收扶正攻毒之效。杨仓良教授认为外感热病属凶险顽固难治之疾,临床应不拘泥于一法一方,提倡早期中西医结合治标,中期内外合用治本,后期针药并用断根,恢复期锻炼强身等法,以达杂合以治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热病 从毒论治 分期论治 解表攻毒 化痰逐瘀 通络攻毒 扶正攻毒
下载PDF
从外风引动内风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辨治
2
作者 招家升 宁为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2911-2916,共6页
大面积脑梗死(large hemispheric infarction,LHI)可归属中医学“中风”范畴。该文基于外风引动内风理论,从“内风盛-引外风-二风煽”的发展规律阐述LHI的辨治。脏腑内虚,气血失调,内风旺盛,招致外风,引动内风,中脏入腑,肝阳暴亢,致风... 大面积脑梗死(large hemispheric infarction,LHI)可归属中医学“中风”范畴。该文基于外风引动内风理论,从“内风盛-引外风-二风煽”的发展规律阐述LHI的辨治。脏腑内虚,气血失调,内风旺盛,招致外风,引动内风,中脏入腑,肝阳暴亢,致风火相煽,痰瘀胶着,蒙蔽脑窍,脑络闭塞,终致LHI的发生。认为“内风盛”为LHI发病的根本,“二风煽”为其核心病机,“引外风”为“二风煽”的启动点;治疗上应以“祛风逐邪,泄浊去闭,表里双解”为法,拟定通圣方(主要由防风、大黄、厚朴、栀子、赤芍、虎杖、天竺黄、人工牛黄等组成)治疗LHI,临床疗效较显著。基于外风引动内风论治LHI,采用表里内外同治之法,可及时阻断内外风相煽的过程,为临床中医药治疗LHI提供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中风 外风引动内风 祛风逐邪 泄浊去闭 表里双解 通圣方
下载PDF
李杲寒凉思想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董青 李成文 《河南中医》 2004年第11期6-8,共3页
金元著名医家李杲采用寒凉药治疗温热证 ,创立了升阳散火法以治火郁症 ,代表方升阳散火汤 ;疏风清热法以清热解毒 ,代表方普济消毒饮 ;苦寒泻火法以宁血止血 ,代表方清胃散 ;泻火清心法以镇惊安神 ,代表方黄连安神丸 ;苦寒燥湿法以泻肝... 金元著名医家李杲采用寒凉药治疗温热证 ,创立了升阳散火法以治火郁症 ,代表方升阳散火汤 ;疏风清热法以清热解毒 ,代表方普济消毒饮 ;苦寒泻火法以宁血止血 ,代表方清胃散 ;泻火清心法以镇惊安神 ,代表方黄连安神丸 ;苦寒燥湿法以泻肝火 ,代表方龙胆泻肝丸 ;滋阴降火法以清热坚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杲 寒凉思想 升阳散火 疏风清热 苦寒泻火 泻火清心 苦寒燥湿 滋阴降火
下载PDF
论“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用药规律及应用
4
作者 祝远远 吴楠 刘更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319-321,共3页
通过文献研究方法 ,从时令与药性方面分析历代医家对"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的不同注释,并对教材中解表剂和泄下剂的51味药物进行性味的统计分析,认为"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分别适用于表寒、里热之证... 通过文献研究方法 ,从时令与药性方面分析历代医家对"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的不同注释,并对教材中解表剂和泄下剂的51味药物进行性味的统计分析,认为"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分别适用于表寒、里热之证,其根本在于疾病的寒热性质。真寒,则不远热;真热,则不远寒。临床见证,要详辨寒热真假,同时应以病性为主,结合三因制宜,确立治疗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表不远热 攻里不远寒 寒热真假 三因制宜 时令 药性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解表、清热、泻下类单味中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恺 丁丽琴 +1 位作者 邱峰 张德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85-593,共9页
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中药学》规划教材收载的解表、清热、泻下类常用中药名称为线索,分别以中英文“药名”“代谢组学”为检索词,检索2009—2019年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的相关研究文献,共检索到国内外文献895篇,并... 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中药学》规划教材收载的解表、清热、泻下类常用中药名称为线索,分别以中英文“药名”“代谢组学”为检索词,检索2009—2019年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的相关研究文献,共检索到国内外文献895篇,并纳入单味中药研究文献70篇。对于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开展解表、清热、泻下类单味中药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总结与归纳。提出单味中药代谢组学研究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紧密结合传统功效及应用,开展系统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并建立符合中医证候认知规律的中药表征体系,进而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中药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科学地表征中药“七情”单行的内涵,为中药七情配伍及经典名方用药规律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解表药 清热药 泻下药 中药单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