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控输注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在意识消失和对疼痛刺激反应时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晴 岳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28-1030,共3页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的相互关系及对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全身麻醉患者100例,根据丙泊酚不同血浆靶浓度随机均分为五组:P1.5组,1.5μg/ml;P2组,2μg/ml;P2.5组,2.5μg/ml;P3组,3μg/ml;P3.5组,3.5μg/ml...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的相互关系及对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全身麻醉患者100例,根据丙泊酚不同血浆靶浓度随机均分为五组:P1.5组,1.5μg/ml;P2组,2μg/ml;P2.5组,2.5μg/ml;P3组,3μg/ml;P3.5组,3.5μg/ml。待血浆浓度和效应室浓度达到平衡后TCI雷米芬太尼,以血浆浓度0ng/ml为起点,每30秒增加0.3ng/ml,直至患者意识消失及对疼痛刺激(50Hz,80mA,0.25ms强直刺激)无体动反应。记录患者在不同丙泊酚血药浓度下意识消失时和对疼痛刺激无反应时雷米芬太尼的血浆浓度(Cp)和效应室浓度(EC)。结果意识消失时雷米芬太尼Cp50从P1.5组至P3.5组分别为5.0、3.0、2.1、1.2、0ng/ml;疼痛刺激无反应时雷米芬太尼Cp50从P1.5组至P3.5组分别为5.4、4.3、3.9、3.5、3.0ng/ml;疼痛刺激无反应时与意识消失时BIS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IS值变化与丙泊酚血药浓度呈反比关系,雷米芬太尼对BIS值影响不大。BIS值50~60可以作为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时监测意识消失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丙泊酚 雷米芬太尼 脑电双频指数
下载PDF
瑞芬太尼联合利多卡因用于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吕爱俊 赵其宏 +1 位作者 邵光明 沙磊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9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利多卡因用于预异丙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采用异丙酚注射液诱导全麻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预先给予利多卡因40mg(L组),瑞芬太尼0.3ug/kg(R组)和利多卡因40mg+瑞芬太尼0.3ug/kg(L+R),...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利多卡因用于预异丙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采用异丙酚注射液诱导全麻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预先给予利多卡因40mg(L组),瑞芬太尼0.3ug/kg(R组)和利多卡因40mg+瑞芬太尼0.3ug/kg(L+R),然后给予1%异丙酚5mL注射并对疼痛进行评分记录。(0,Ⅰ,Ⅱ,Ⅲ级分别表示无,轻,中,重度疼痛)。结果各组病人疼痛评分采用Nadit分析,其值为:L组0.53,R组0.58,L+R组0.39。L组与R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L+R组效果明显优于L组和R组(P〈0.01)。结论联合使用利多卡因和瑞芬太尼可有效减轻异丙酚引起的注射痛,且效果作用优于单独使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利多卡因 异丙酚 注射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