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光泽走马岭玉器的形制特征、文化属性、年代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3
1
作者 朱乃诚 《文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41,71,共12页
本文分析近年在福建省光泽县走马岭遗址出土的牙璋等8件玉器,指出它们分属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晚期后段、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制作年代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1530年之间,是中原地区及甘青地区与辽西地区的作品。其中牙璋的制作年代... 本文分析近年在福建省光泽县走马岭遗址出土的牙璋等8件玉器,指出它们分属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晚期后段、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制作年代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1530年之间,是中原地区及甘青地区与辽西地区的作品。其中牙璋的制作年代最晚,在公元前1560~前1530年。它们可能是从以牙璋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分布区的中原核心地区传播出来的,在走马岭遗址的埋藏年代在公元前1530年之后至商末之前的商时期。走马岭牙璋等玉器的发现,显示福建沿海地区与二里头文化相同的遗存应是通过福建西北部到达福建东南沿海一带,并且可能是商汤灭夏之后的夏遗民的文化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璋 玉璋 有领玉璧 二里头文化 夏遗民
下载PDF
论先秦时期西域汉人先民的活动及其语言使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爽 和谈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3期66-72,共7页
考古资料和先秦时期汉文典籍记载表明,在先秦时期,西域就有了汉人先民的活动,汉语的使用范围也随之逐渐扩大。西汉时“汉之号令班西域”之所以能推行无阻,正是基于先秦时期西域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长期交往交流交融。汉语的使用成为中... 考古资料和先秦时期汉文典籍记载表明,在先秦时期,西域就有了汉人先民的活动,汉语的使用范围也随之逐渐扩大。西汉时“汉之号令班西域”之所以能推行无阻,正是基于先秦时期西域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长期交往交流交融。汉语的使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形成的重要纽带。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文化一体多元的格局形成并逐渐发展,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周 汉人先民 汉语文
下载PDF
论金代契丹族官员的外交活动及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夏宇旭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7-102,128,共7页
金代契丹族官员以其语言和文化的优势,多次奉命出使宋、西夏、高丽、蒙古等周边政权,或接待外国使臣,他们在外交活动中为维护金朝的外交秩序和宗主国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金代 契丹人 外交 高丽 西夏 蒙古
下载PDF
史载党项人对肉苁蓉的认识与利用——兼论它在西夏王朝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董立顺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4期20-27,共8页
肉苁蓉是一种沙地植物,主要分布于今天的甘肃、宁夏、陕北及内蒙古西部。从党项人本土生态知识的视角出发,探讨党项人对肉苁蓉的认识和利用,发现他们对肉苁蓉生物属性的理解十分精准,对它的利用也能恰到好处,既能获利,又不会破坏它的再... 肉苁蓉是一种沙地植物,主要分布于今天的甘肃、宁夏、陕北及内蒙古西部。从党项人本土生态知识的视角出发,探讨党项人对肉苁蓉的认识和利用,发现他们对肉苁蓉生物属性的理解十分精准,对它的利用也能恰到好处,既能获利,又不会破坏它的再生;从西夏时期的典籍记载发现,在与宋、辽交往过程中,肉苁蓉被视为珍贵的药材和补品,充当贡品和商品,身价百倍,从而使西夏王朝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仰仗肉苁蓉的外销获得了众多的好处,为西夏立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项人 肉苁蓉 西夏王朝 社会生活
下载PDF
三代民本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韩星 《中原文化研究》 2020年第2期5-14,共10页
民本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尧舜禹时代。大禹不仅提出并在政治实践中实行民本思想。夏王朝末代统治者夏桀没有保民意识,而商汤能够选贤任能,顺天应人,这就是汤灭掉夏王朝的根本原因。商汤之后的商代统治者大多迷信上帝,专事鬼神,而不注... 民本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尧舜禹时代。大禹不仅提出并在政治实践中实行民本思想。夏王朝末代统治者夏桀没有保民意识,而商汤能够选贤任能,顺天应人,这就是汤灭掉夏王朝的根本原因。商汤之后的商代统治者大多迷信上帝,专事鬼神,而不注重人事;同时崇尚暴力,专任刑杀,而不用德教。周人在灭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以民意和天命相对立,为推翻商王朝做舆论上的准备。西周政治思想从根本上远离了神权政治论,而集中体现为民本主义,并成为后来儒家民本思想的渊源,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三代民本思想在西周得到了充分发展,成为后世儒家民本思想的经典资源,是儒家无比推崇的三代之治,即中国传统政治的主流王道政治的核心理念,同时也是后世明君政治实践的可贵经验,对古代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包含有现代民主的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本思想 夏商周 德政 天命观 王道政治
下载PDF
“时日曷丧”浅议
6
作者 刘伟 胡海香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0-122,共3页
夏代日神是一个降灾致祸的恶神,夏桀的暴政招致了民众的强烈不满。他们可能曾经编写了很多歌谣抒发对夏桀的怨恨之情,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尚书·汤誓》中的“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就是其中传播较广的一句,后来这些歌谣被商汤所利... 夏代日神是一个降灾致祸的恶神,夏桀的暴政招致了民众的强烈不满。他们可能曾经编写了很多歌谣抒发对夏桀的怨恨之情,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尚书·汤誓》中的“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就是其中传播较广的一句,后来这些歌谣被商汤所利用、转述,成为其伐桀的一个借口。一个本来非常明确的问题被后人复杂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神 夏桀 夏民
下载PDF
周族发源地略考——兼论夏周关系
7
作者 尉学斌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82-86,共5页
周民族的发源地究竟在何处,学界向来存在着很多不同的看法。本文通过对史籍中所记载的周民族的居住地望、迁徙过程以及夏周两个民族关系问题的考述,结合现有考古发掘材料的证据,认为周民族应起源于晋南地区,而夏、周两民族之间存在着密... 周民族的发源地究竟在何处,学界向来存在着很多不同的看法。本文通过对史籍中所记载的周民族的居住地望、迁徙过程以及夏周两个民族关系问题的考述,结合现有考古发掘材料的证据,认为周民族应起源于晋南地区,而夏、周两民族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族 发源地 夏周关系
下载PDF
越国民族源流考
8
作者 杨成鉴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第3期29-34,共6页
于越为夏帝少康之后,自先秦到两汉时期,并无人怀疑。三国吴人韦昭对《郑语》:“芉姓夔越”作了断章取义的解释,作出“楚、越同源”的错误论断。后代以此为据,以讹传讹 。本文考证夏、越关系的源流,考证了史伯与司马迁的关系;访问了夏越... 于越为夏帝少康之后,自先秦到两汉时期,并无人怀疑。三国吴人韦昭对《郑语》:“芉姓夔越”作了断章取义的解释,作出“楚、越同源”的错误论断。后代以此为据,以讹传讹 。本文考证夏、越关系的源流,考证了史伯与司马迁的关系;访问了夏越后裔,从而纠正了“楚、越同源的错误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禹 史伯 夔越
下载PDF
党项族西夏王国的民间工艺及雕塑绘画品
9
作者 旦木秋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14-16,共3页
在西夏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党项族作为我国古代羌族的一支,西夏王国的主体民族,其民间艺术品以及雕塑绘画品都具有显著的特色。不仅体现了西夏文化丰富的艺术内涵,对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也有着重要贡献。
关键词 党项族 西夏王国 民间艺术品 雕塑 绘画 羌族
下载PDF
《青铜之道》系列论文之十一饕餮纹天帝的六千年演变史
10
作者 张远山 《社会科学论坛》 2021年第5期4-24,共21页
该文为作者所创伏羲学的第三部分《青铜之道》系列论文之十一。根据考古、文献双重证据,梳理上古至中古陶玉铜器之饕餮纹天帝的六千年演变史,论证饕餮纹天帝是华夏天文历法宗教神话的终极图像,也是夏商周黄帝族"神道设教"的... 该文为作者所创伏羲学的第三部分《青铜之道》系列论文之十一。根据考古、文献双重证据,梳理上古至中古陶玉铜器之饕餮纹天帝的六千年演变史,论证饕餮纹天帝是华夏天文历法宗教神话的终极图像,也是夏商周黄帝族"神道设教"的终极密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玉铜天帝 六千年一贯 天帝骑猪巡天图 天帝乘龙巡天图 华夏图法传承 夏商周统治者均为黄帝族
下载PDF
先秦民本思想的萌发与形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艳秋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67,189,共16页
远古民本遗迹就已体现出民本思想的因素。传统意义上的“民本”思想萌生于商周,发展、形成于春秋战国。夏商周时期的民本思想是在对政权更革、王朝兴亡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和理性认识,也是退神重人观念发展过程中萌发的理性... 远古民本遗迹就已体现出民本思想的因素。传统意义上的“民本”思想萌生于商周,发展、形成于春秋战国。夏商周时期的民本思想是在对政权更革、王朝兴亡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和理性认识,也是退神重人观念发展过程中萌发的理性意识,这一时期的民本思想以“天命顺民命”为主要特征。春秋战国时期,“以民为本”的表达成为一个思想概念,形成了“立君为民”、君民相互依存观念和教民、富民思想,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施行仁政,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丰富内涵已基本呈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周 春秋战国 民本思想 发展 形成
原文传递
中国夏代人牙齿磨耗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巍 曾祥龙 刘武 《口腔正畸学》 2006年第3期127-129,共3页
目的 本文对河南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中国夏代人颅骨牙齿进行观察,以了解当时人类牙齿的[牙合]面磨耗情况,以便研究人类进化过程中咀嚼器官的变化。方法 对河南二里头考古遗址出土的中国夏代人类颅骨标本进行观察,共观察标本32个个体,... 目的 本文对河南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中国夏代人颅骨牙齿进行观察,以了解当时人类牙齿的[牙合]面磨耗情况,以便研究人类进化过程中咀嚼器官的变化。方法 对河南二里头考古遗址出土的中国夏代人类颅骨标本进行观察,共观察标本32个个体,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分为青年、中年和老年三组,共494颗牙齿,均为恒牙。按照Smith制定的8级分级标准,观察牙齿[牙合]面磨耗情况,结果 中国夏代人牙齿磨耗非常严重,全口牙齿的[牙合]面磨耗平均为4.0级。前牙的[牙合]面磨耗平均为3.7级,最重的磨耗甚至达到7级;而后牙的[牙合]面磨耗平均为4.4级,最重的磨耗甚至达到8级。上颌第一磨牙磨耗最重,其次是下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及下颌尖牙。结论 中国夏代人年龄是磨耗的主要因素,而食物结构与生活方式及生存环境也是影响古人类牙齿磨耗程度或速率及磨耗方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代人 牙齿磨耗
原文传递
试论清华简《尹诰》篇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娜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20,共6页
清华简《尹诰》多次提到民众,该篇的重民思想,实则是重视宗族的体现。这与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并不等同。《尹诰》篇对夏亡教训的总结主要是从人事层面提出的,夏鉴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功用性,与商代尊天敬鬼的思想不符,该篇的整理受到周... 清华简《尹诰》多次提到民众,该篇的重民思想,实则是重视宗族的体现。这与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并不等同。《尹诰》篇对夏亡教训的总结主要是从人事层面提出的,夏鉴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功用性,与商代尊天敬鬼的思想不符,该篇的整理受到周初周人殷鉴思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诰》 清华简 重民思想 夏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