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邓曼:中国第一女哲
1
作者 黄玉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7,212,213,共11页
春秋早期的邓曼,堪称“中国第一女哲”。她对中国哲学的贡献,不仅在于具有涵盖形上学、形下学以及“天人之际”关系的思想系统,更在于她做出的三个思想首创:一是“天道”概念(天帝显示的必然法则);二是“天不假易”命题(天帝绝不宽容傲... 春秋早期的邓曼,堪称“中国第一女哲”。她对中国哲学的贡献,不仅在于具有涵盖形上学、形下学以及“天人之际”关系的思想系统,更在于她做出的三个思想首创:一是“天道”概念(天帝显示的必然法则);二是“天不假易”命题(天帝绝不宽容傲慢轻率之人);三是“天道盈荡”命题(事物发展到满盈状态时,就会动荡不安,这是天帝确定的必然法则)。此外,她特别表述了以“德”“信”“刑”为核心范畴的政治哲学思想,并以形上的天帝信仰来为这种形下的政治哲学奠基,意味着人对天的一种应有态度——必须敬畏天命以尽人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曼 女哲学家 天道 人道 天人之际
下载PDF
荀子与美德的统一性
2
作者 柯雄文 闫林伟(译)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3年第5期117-128,共12页
从儒家伦理作为一种自主性美德伦理的批判性发展的视点来看,荀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重构来源。在荀子那里,明确关注伦理话语中的合理的一致性,特别是强调“仁”“礼”和“义”的统一性,“仁”“礼”和“义”是有别却又相互依存的概... 从儒家伦理作为一种自主性美德伦理的批判性发展的视点来看,荀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重构来源。在荀子那里,明确关注伦理话语中的合理的一致性,特别是强调“仁”“礼”和“义”的统一性,“仁”“礼”和“义”是有别却又相互依存的概念。“道”是伦理论辩的目的,是人类良好生活概念的总称,它在“仁”“礼”和“义”中有着根本区别但又相互联系的规定。对追求“道”的承诺是对包括人类、自然和宇宙在内的广阔愿景的承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德 智慧
下载PDF
儒家仁道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 被引量:7
3
作者 戴兆国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17-21,共5页
在儒家的仁道价值体系中,至少存在四种主要的价值原则,即自然价值原则、德性价值原则、个性价值原则和自由价值原则。这四者是相存并生的,对于解决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有着很大的借鉴作用。分析评价儒家仁道价值体系对于建构我国... 在儒家的仁道价值体系中,至少存在四种主要的价值原则,即自然价值原则、德性价值原则、个性价值原则和自由价值原则。这四者是相存并生的,对于解决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有着很大的借鉴作用。分析评价儒家仁道价值体系对于建构我国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道 自然 德性 个性 自由
下载PDF
《论语》中的仁之为道 被引量:6
4
作者 余治平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0-17,共8页
孔子整个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仁是孔门儒学中至高无上的道。道、仁一体不二,道即是仁,仁即是道,而非仁外有道,道外有仁。但仁的内在性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主体自身的感性欲望与生理满足,而是一种同时融入了知与情、理与义... 孔子整个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仁是孔门儒学中至高无上的道。道、仁一体不二,道即是仁,仁即是道,而非仁外有道,道外有仁。但仁的内在性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主体自身的感性欲望与生理满足,而是一种同时融入了知与情、理与义、礼与道、体与用的最高德性,甚至还是具有一定超越性、绝对性、必然性与命令性的人性情感,因此而更符合人之为人的群体特征与社会性要求。但仁又是一种很难企及的德性境界,是一种近于神秘的、具有强烈终极感与归宿感的宗教体验。一人之仁难以达到,"天下归仁"局面的实现更显得渺茫。仁只不过是儒家所大力倡导与鼓呼的乌托邦,它在过去的任何时代都没有实现过,将来也不可能实现。它也正因此而成为激励人类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仁道 儒家
下载PDF
《孟子》“仁也者章”辨义 ——兼论近十年来诸家新解 被引量:2
5
作者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29-42,共14页
《孟子·尽心下》“仁也者章”仅十一字,言简意赅,文辞义理并不难解,自东汉赵岐至南宋朱熹,逮及有清一代,诠释尽管有别,但从未见注家质疑原文有误,乃至窒碍难通。近十年来,至少有四位学者先后提出不同的解读,有些质疑传统旧说,甚至... 《孟子·尽心下》“仁也者章”仅十一字,言简意赅,文辞义理并不难解,自东汉赵岐至南宋朱熹,逮及有清一代,诠释尽管有别,但从未见注家质疑原文有误,乃至窒碍难通。近十年来,至少有四位学者先后提出不同的解读,有些质疑传统旧说,甚至断章取义,因而忽略旧说中兼顾考据、义理、辞章的读书法。故尝试依照旧说之读书法,指陈诸家新解的欠妥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训诂 义理 辞章 诠释学
下载PDF
“人心之危,道心之微”本义考——兼论《大禹谟》“虞廷十六字”的真伪 被引量:3
6
作者 廖名春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7-154,共8页
《荀子·解蔽》篇所引《道经》"人心之危,道心之微"的本义,是说一般人的思想要自我端正,要严格要求;而掌握了道的"至人"的思想则"无为",不需要道德的约束、纪律的束缚。其主旨是强调君主"无为而... 《荀子·解蔽》篇所引《道经》"人心之危,道心之微"的本义,是说一般人的思想要自我端正,要严格要求;而掌握了道的"至人"的思想则"无为",不需要道德的约束、纪律的束缚。其主旨是强调君主"无为而治",反对其陷于事务主义。此与《论语·卫灵公》篇所载孔子"无为"说、《周易·系辞传》"垂衣裳而天下治"说等精神完全一致,《荀子》书中也很常見,属于典型的儒家的"无为而治"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心之危 道心之微 无为而治
下载PDF
天道、王道与人道的和合之象——从作为一种文化符码的“乾陵”看唐人的审美境界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录旺 江秀玲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46-49,共4页
乾陵是一座意蕴丰富的古老的文化符号,从审美角度解读这一文化符号,展现出的是中国人在其历史性生存中所追求的天地境界之美,这一境界表现为天道、王道和人道的和合。这一天地境界体现出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形而上追问与形而下关怀相和谐... 乾陵是一座意蕴丰富的古老的文化符号,从审美角度解读这一文化符号,展现出的是中国人在其历史性生存中所追求的天地境界之美,这一境界表现为天道、王道和人道的和合。这一天地境界体现出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形而上追问与形而下关怀相和谐的自觉的生命意识和超迈的人道情怀。对乾陵的审美解读,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跳动的生命底蕴的触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符号 天道 王道 人道 和谐
下载PDF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方药浅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朱葛馨 《河南中医》 2016年第4期591-593,共3页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所载10首外用方(外用药63味)和36首内服方(内服药107味),分析其用药特点,可归纳为:在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中应重视损伤早期清创及后续治疗中的局部用药;外用处方中多选用味辛,性温,归肺、肝、胃经,功效为祛风...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所载10首外用方(外用药63味)和36首内服方(内服药107味),分析其用药特点,可归纳为:在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中应重视损伤早期清创及后续治疗中的局部用药;外用处方中多选用味辛,性温,归肺、肝、胃经,功效为祛风,散寒,定痛,止血的中药。注意内治外治并重。不同治疗阶段,应酌情选用不同内服方剂剂型,如急性期可选用汤剂或散剂,后期调理阶段可选用丸剂;内服处方中,多选用味辛、苦,性温,归肝、脾、心、肾经,功效为活血止痛,祛风除湿,消肿排脓的中药,其中活血化瘀药的应用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蔺道人 骨伤科 理伤正骨
下载PDF
《周易》“德”论析
9
作者 陈改桃 《阴山学刊》 2006年第5期66-70,共5页
《周易》通过打通天道与人道,为人道之“德”找到了形上学根基,并通过九卦的三陈建立了由内而外、由个人而天下的完整的“德”论体系。“德”不仅是沟通天人的桥梁,而且是谛造君子和天下得平的途径。透过《周易》的占筮形式和思辨语言,... 《周易》通过打通天道与人道,为人道之“德”找到了形上学根基,并通过九卦的三陈建立了由内而外、由个人而天下的完整的“德”论体系。“德”不仅是沟通天人的桥梁,而且是谛造君子和天下得平的途径。透过《周易》的占筮形式和思辨语言,可以发现其核心是在表“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天道 人道
下载PDF
从任渊《后山诗注》看后山诗法
10
作者 何泽棠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06-110,117,共6页
宋代学者任渊著有《后山诗注》,该书能发明陈师道之意,对陈师道诗中的典故语词,能详尽准确地引出与其意义契合的出处,并由此看出陈师道对杜甫、韩愈、黄庭坚、王安石、苏轼等人诗法的继承和变化,从而总结"后山体"的特点。陈... 宋代学者任渊著有《后山诗注》,该书能发明陈师道之意,对陈师道诗中的典故语词,能详尽准确地引出与其意义契合的出处,并由此看出陈师道对杜甫、韩愈、黄庭坚、王安石、苏轼等人诗法的继承和变化,从而总结"后山体"的特点。陈师道诗歌善于继承模仿前人的字法、句法,在此基础上点化诗意,包括化用、反用、合用、展用等方面,达到"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效果,最终自成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渊 陈师道诗 后山诗注 诗歌创作方法 诗歌注释
下载PDF
武当山志道教的教育教化体系及应用——以元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明任自垣《大岳太和山志》为例
11
作者 罗耀松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5期1-4,共4页
元明以来,历朝武当山志对历史文化典籍的保存、拓展和完善,发挥着积极而充要的作用,其山志道教的教育教化作用应该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不可忽视。严格意义上讲,由于教育教化受众的宗教关系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因而,这不仅仅是对道家道... 元明以来,历朝武当山志对历史文化典籍的保存、拓展和完善,发挥着积极而充要的作用,其山志道教的教育教化作用应该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不可忽视。严格意义上讲,由于教育教化受众的宗教关系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因而,这不仅仅是对道家道教的贡献,也对历史文化及其在其他各方面有着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 刘道明 任自垣 武当山志 教育教化
下载PDF
中国哲学固有问题的探寻
12
作者 王威威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40,共5页
近年来,学者对以西方哲学的概念、问题和理论框架裁剪中国古代文献、解读中国思想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要重建中国哲学的话语系统、创新中国哲学学科范式。在这一工作中,回归到中国哲学的固有问题是重要的途径。根据中国古代哲... 近年来,学者对以西方哲学的概念、问题和理论框架裁剪中国古代文献、解读中国思想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要重建中国哲学的话语系统、创新中国哲学学科范式。在这一工作中,回归到中国哲学的固有问题是重要的途径。根据中国古代哲人的总结可知,道、天、物、王、人是他们的主要致思对象。古代哲人试图对道、天、物、王、人及其之间关系的各种困惑给予一个根本的解决,于是产生了中国哲学。关于道、天、物、王、人及其之间关系的各种问题就是中国哲学的固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合法性
下载PDF
论柳宗元天人观的政治逻辑——以“大中之道”为线索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建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1年第1期101-106,共6页
柳宗元的天人观突出了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天人之际"转化为现实政治努力的总概括"大中之道",并将这一理论范畴贯穿于现世的政治原则与政治目标,这种观点在宋明理学后备受诟病。然而,历史最终证明,对天人观的神... 柳宗元的天人观突出了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天人之际"转化为现实政治努力的总概括"大中之道",并将这一理论范畴贯穿于现世的政治原则与政治目标,这种观点在宋明理学后备受诟病。然而,历史最终证明,对天人观的神秘性的解蔽,是现实政治走向现代的一条必由之路,现代政治的合法性证明不源于"上帝",也不源于神秘的"天志",而源于人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之际 大中之道 政治逻辑 经权 生人
下载PDF
从先秦“文”的观念史中挖掘“文—化”的教育意涵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峻杉 王旎娜 代雅新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7-181,共15页
当代教育学的理论构造与生活实践已经与“文化”这个词密不可分,中国教育学的深化发展很有必要追溯早期“文”的观念以接续自身的思想根源。从甲骨文到战国文字,人形“文”与交错“文”的两类特征就存在着发展融合的轨迹。“文”的初义... 当代教育学的理论构造与生活实践已经与“文化”这个词密不可分,中国教育学的深化发展很有必要追溯早期“文”的观念以接续自身的思想根源。从甲骨文到战国文字,人形“文”与交错“文”的两类特征就存在着发展融合的轨迹。“文”的初义可能有两种不同走向但又彼此联系的起源,分别是表达与祖先神、上帝沟通的能力或状态的“通神”义,以及来自图腾、甲骨兆纹、礼器纹饰所代表的神秘图案的“纹理”义。春秋战国文献中“经天纬地”“因天之生也以养生”的“文—武”之“文”,以及赞颂圣王德行及其开创传统的“文—德”之“文”,有可能是由“通神”义所演化而来;与此同时,表示贯通隐显、具有信息指示作用的结构纹理的“文—明”之“文”,表达内在理据、法则、结构的“文—理”之“文”,以及表达显化、装饰等功能的“文—质”之“文”,有可能是由“纹理”义所演化而来。对先秦“文”观念的梳理,有助于中国教育学对本土“文—化”传统的自知自明,彰显“文”与“心”的关联意义以优化诠释“以文化之”,提炼“文—养”的观念来深化诠释“文而化之”,发掘“观—文”的思想以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并拓展对“文”“道”关系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 观念史
下载PDF
《论语》“学”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永利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34-40,共7页
在《论语》学说中,德性成为关切的中心、人们生活的主要目的。在孔子那里,人生的一切生命实践、为人之道,皆为"学"也。《论语》中"学"的范畴充分诠释了一个人一生所成就的全部就是德性的实践,以"学"的范... 在《论语》学说中,德性成为关切的中心、人们生活的主要目的。在孔子那里,人生的一切生命实践、为人之道,皆为"学"也。《论语》中"学"的范畴充分诠释了一个人一生所成就的全部就是德性的实践,以"学"的范畴辐射到"仁"、"道"、"礼"等主要范畴。因此,《论语》中的伦理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依照"学"来构建的。"学"贯通"礼"、"仁"、"道",是诠释孔子伦理思想的最根本范畴,具有独立的意义价值。"学"的过程即是成仁(人)的过程,而成人的层次是不断提升的。"学"可谓是生命本身的存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 “礼” “仁” “道” 实践
下载PDF
界首彩陶动漫化发展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磊 汤超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26-28,共3页
开发界首彩陶的动漫化形态,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迫切需要,也是拯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界首彩陶题材内容的多样性、造型的符号化为动漫创作提供了丰富资源,特别是其"刀马人"图案,更是动漫化创作的切入点。促进... 开发界首彩陶的动漫化形态,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迫切需要,也是拯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界首彩陶题材内容的多样性、造型的符号化为动漫创作提供了丰富资源,特别是其"刀马人"图案,更是动漫化创作的切入点。促进界首彩陶的动漫化发展不仅可以推进其品牌化建设的进程,更能推进安徽动漫产业的向前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首彩陶 刀马人 图案 动漫化
下载PDF
《文心雕龙》的注释翻译应注意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湖初 《语文学刊》 2022年第2期10-15,共6页
近年《文心雕龙》的翻译注释著作不少,但发现一些本来已经接近原意的研究成果却没有被注意吸收,结果抄来抄去距离原意反而越来越远。这就影响了对原著的理解和把握,尤其一些关键文句的解读。如首篇《原道》首句“文之为德”及其后的“... 近年《文心雕龙》的翻译注释著作不少,但发现一些本来已经接近原意的研究成果却没有被注意吸收,结果抄来抄去距离原意反而越来越远。这就影响了对原著的理解和把握,尤其一些关键文句的解读。如首篇《原道》首句“文之为德”及其后的“人文之元,肇自太极”的“太极”,本来早已有学者指出前者“德”应训“得道”,后者“太极”是指伏羲氏作八卦,并作了详细的辨析。但译注家均未注意,应引以为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太极 人文 八卦
下载PDF
孔门师弟子《论语》道论辨析
18
作者 郝云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4-130,共7页
先秦时期的"道",其主要意义都与实践有关。《论语》"道"的落脚点是"人道",是为了给生命主体之道德寻求终极根源。孔门师弟子"以道立世","以仁立人";以生命体的切实体验和实践为起点... 先秦时期的"道",其主要意义都与实践有关。《论语》"道"的落脚点是"人道",是为了给生命主体之道德寻求终极根源。孔门师弟子"以道立世","以仁立人";以生命体的切实体验和实践为起点,通过生命体的"游"和"走",使"道"在社会生活的变迁中逐渐立体丰满,逐渐"道化"。"仁""道"并重;"仁""道"可以化"俗";"仁""道"无惧死亡。君子人格的确立,是"道"立足于人本身、人的生活和社会实践而呈示的理想化和道德化的主体形象。君子在"有道"与"无道"之间践行"仁"价值的生成和判断,"道"则在君子境界的修为中实现内在超越从而迈向社会生活,这体现的正是人类历史文化与自身生命的内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 仁与道 君子
下载PDF
“人道”何以可能——以老庄哲学为视角
19
作者 何光辉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53-57,共5页
"推天道以明人道"是道家哲学展开的基本思路。就老庄道家哲学而言,基于"道常无为"这一"天道"原则,其"人道"思想主要表现为如何处理广义上的"人—物"关系,并聚焦于两个方面,即统治者... "推天道以明人道"是道家哲学展开的基本思路。就老庄道家哲学而言,基于"道常无为"这一"天道"原则,其"人道"思想主要表现为如何处理广义上的"人—物"关系,并聚焦于两个方面,即统治者与百姓的关系,人与功名利禄的关系,因而也就形成两种基本的"人道"主张:其一,"无为"而"利物";其二,"无己"而"胜物"。在老子哲学中,"无为"而"利物"是其"人道"思想的立足点;在庄子哲学中,这一思想也得到多方体现,并进一步发展为"无己"而"胜物"的根本"人道"诉求。从当代视域来看,道家"人道"思想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智慧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老庄哲学 “人道”思想 “无为”而“利物” “无己”而“胜物”
下载PDF
论俄藏陈澧手批《白石道人集》的文献价值
20
作者 张云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0-83,108,共5页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东方文献中心藏有一部陈澧手批《白石道人集》,该书长期流传域外,国内罕见。书中有陈澧的大量批语与圈点,其中《白石道人歌曲》评语可补正今人所辑的陈澧《白石词评》;《白石道人诗集》评语可为研究姜夔诗歌的艺术特点...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东方文献中心藏有一部陈澧手批《白石道人集》,该书长期流传域外,国内罕见。书中有陈澧的大量批语与圈点,其中《白石道人歌曲》评语可补正今人所辑的陈澧《白石词评》;《白石道人诗集》评语可为研究姜夔诗歌的艺术特点提供新的资料,同时亦有助于陈澧学行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石道人集 陈澧手批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 文献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