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燥综合征合并肾脏损害患者远期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白丽杰 李鸿斌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7年第9期526-529,共4页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合并肾脏损害(renal involvement in Sj9gren syndrome,RISS)患者的远期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04例RISS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合并肾脏损害(renal involvement in Sj9gren syndrome,RISS)患者的远期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04例RISS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以血肌酐水平是否倍增评价患者的远期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随访2~10年期间104例RISS患者中有19例患者血肌酐水平倍增,即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8.27%。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血肌酐、球蛋白、尿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肾间质慢性化程度分级与RISS预后不良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球蛋白、尿蛋白、免疫球蛋白G是远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尿蛋白与患者血肌酐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OC曲线显示:尿蛋白曲线下面积为0.825、最佳阈值为0.66g/24h时,其预测RISS预后不良的敏感度为0.826,特异度为0.764;球蛋白曲线下面积为0.845、最佳阈值为54.36g/24h时,敏感度为0.816,特异度为0.762;IgG曲线下面积为0.812、最佳阈值为34.72g/L时,敏感度为0.806,特异度为0.752。结论球蛋白、尿蛋白及免疫球蛋白G与RISS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且球蛋白、尿蛋白、免疫球蛋白G对RISS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肾脏损害 远期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肾脏损害患者远期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梦璇 卢岚 许力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9期3152-3153,3154,共3页
目的观察干燥综合征肾脏损害(RISS)患者远期预后,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分析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RISS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肌酐是否正常评价患者的远期预后,... 目的观察干燥综合征肾脏损害(RISS)患者远期预后,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分析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RISS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肌酐是否正常评价患者的远期预后,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80例患者中79例(98.8%)为肾间质性肾炎,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访患者2~10年,平均(4.5±2.5)年,远期并发症以肾结石、神经精神症状和血液系统肿瘤为主,其中2例患者血肌酐倍增,1例进入终末期肾病。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肾小管间质病变慢性化、球蛋白、Ig G、血红蛋白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 RISS进展缓慢,较少患者出现恶化,年龄、肾小管间质病变慢性化、球蛋白、Ig G、血红蛋白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肾脏损害 远期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浊阴”理论探讨干燥综合征肾损害的病机与证治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赛 张勉之 +3 位作者 侯秀娟 郭晓媛 刘小平 朱跃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05-2808,共4页
干燥综合征肾损害(RISS)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治疗颇为棘手。结合本病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笔者基于《黄帝内经》“浊阴”理论,探讨RISS的核心病机为浊阴不调,包括浊阴不降、浊阴不化、浊... 干燥综合征肾损害(RISS)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治疗颇为棘手。结合本病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笔者基于《黄帝内经》“浊阴”理论,探讨RISS的核心病机为浊阴不调,包括浊阴不降、浊阴不化、浊阴不通,并确立本病的治则为降浊阴、化浊阴及通浊阴,以期对本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阴 干燥综合征肾损害 降浊阴 化浊阴 通浊阴 《黄帝内经》
原文传递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脏损害与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任红 王伟铭 +3 位作者 陈晓农 张文 潘晓霞 陈楠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735-73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肾脏损害与高丙种球蛋白(IgG)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住院诊断为pSS并且合并肾脏损害的130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比较高IgG与正常IgG两组在临床表现、肾脏损害、免疫学和肾脏病理方...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肾脏损害与高丙种球蛋白(IgG)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住院诊断为pSS并且合并肾脏损害的130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比较高IgG与正常IgG两组在临床表现、肾脏损害、免疫学和肾脏病理方面的差异。结果收集130例pSS肾脏损害患者,高IgG组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dRTA)发生率为84%,显著高于正常IgG组(59%)(P〈0.05);肾小管性蛋白尿发生比例在高IgG组为55%,显著高于正常IgG组(21%)(P〈0.05);血IgG水平与血钾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269,P〈0.01);高IgG组以肾小管性蛋白尿为主,正常IgG组以肾小球性蛋白尿为主,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IgG组患者低补体发生率显著高于高IgG组(P〈0.05);两组患者肾组织的肾小管间质积分(TI)和肾小球积分(G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IgG血症与dRTA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高IgG血症导致的肾脏损害以小管病变为主,与肾功能损伤程度有关,临床上对于高IgG血症患者要注意检查小管酸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高丙种球蛋白血症 肾脏损害
原文传递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损害临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郭鹏 罗静 郭珲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80-685,共6页
目的 探讨pSS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免疫学特点及病理学特点和预后.方法 收集387例住院pSS患者临床资料,合并肾脏损害的患者198例,未合并肾脏损害的患者189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及免疫学特点进行分析,分析72例伴肾... 目的 探讨pSS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免疫学特点及病理学特点和预后.方法 收集387例住院pSS患者临床资料,合并肾脏损害的患者198例,未合并肾脏损害的患者189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及免疫学特点进行分析,分析72例伴肾损害患者的病理特点.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87例住院pSS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345例,男女之比为1:8.2.198例伴肾损害患者中,其中男性30例,女性168例,男女之比为1:5.58.肾损害组pSS患者血清RF及免疫球蛋白(Ig)G水平明显增高;肾损害组中,以Ⅰ型肾小管酸中毒(RTA)为表现的患者为102例,其中表现为低钾血症者54例,周期性低钾性麻痹12例,合并骨质疏松6例;以肾小球病变为主的肾损害患者69例,其中36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33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81例肾功能不全(40.9%),其中慢性肾脏病(CKD)1期27例,CKD 2期18例,CKD 3期9例,CKD 4期15例,CKD 5期12例;72例行肾穿刺患者中,69例为慢性间质性肾炎;3例为轻微病变型肾小球肾炎,36例为慢性间质性肾炎合并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9例为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9例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6例为膜性肾病.72例行肾穿病理患者中33例IgM沉积、21例有IgG沉积、21例IgA沉积、18例C4沉积、15例C1q沉积、12例C3沉积.随访66例肾活检患者8~30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结论 间质性肾炎为pSS患者主要的病理表现,但同时合并肾小球肾炎患者也并不少见;RF及IgG分别是pSS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肾病理检查有助于pSS合并肾损害患者个体化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肾损害 临床特点 病理特点
原文传递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肾脏损伤的临床病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沈毓琪 谢静远 +5 位作者 林力 李晓 沈平雁 潘晓霞 任红 陈楠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肾脏损伤患者临床表现、免疫学特征、病理表现及疗效,以期对患者进行更好的诊断及治疗,改善预后。方法:收集2002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在我院肾脏内科就诊,并符合2002欧美共识小组(AECG)诊断标准的141... 目的:研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肾脏损伤患者临床表现、免疫学特征、病理表现及疗效,以期对患者进行更好的诊断及治疗,改善预后。方法:收集2002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在我院肾脏内科就诊,并符合2002欧美共识小组(AECG)诊断标准的141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脏损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免疫学特征、病理表现及疗效。结果:141例患者中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SSA)抗体(+)92例(65.3%),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SSB)抗体(+)62例(44.0%),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升高122例(86.5%),抗核抗体(ANA)(+)75例(53.2%),类风湿因子(RF)升高37例(26.2%)。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腮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肾小管酸中毒(RTA)94例(66.7%),其中Ⅰ型(远端)RTA 82例(58.2%),以低钾乏力或麻痹为首发症状59例(41.8%)。蛋白尿93例(66.0%),其中24 h蛋白尿<1 g者69例(48.9%)。肾功能处于慢性肾脏病(CKD)1期38例(27.0%),2期44例(31.2%),3期41例(29.1%),4期16例(11.4%),5期2例(1.4%)。56例患者接受肾活检,其中肾小管间质性肾炎41例(73.2%),肾小球病变以Ig A肾病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为最常见的2种类型。89例伴肾功能不全、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或肾脏病理提示炎细胞重度浸润的患者接受单纯激素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肌酐由(118.50±72.55)μmol/L降至(98.19±41.55)μmol/L(P=0.025),24 h尿蛋白定量由901.50(509.25,1 577.00)mg降至206.50(94.75,328.75)mg(P<0.001),血清Ig G水平由(24.54±9.92)g/L降至(16.81±4.93)g/L(P<0.001)。结论:远端RTA是干燥综合征肾累及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且常以低钾乏力或麻痹为首发症状。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也较高,在肾功能不全、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或肾脏病理提示炎细胞浸润较重的患者中进行适当的免疫抑制治疗可减少患者蛋白尿,改善其免疫学状况及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肾脏损伤 临床特征 病理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