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0,3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Rendezvous技术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余安 黄强 +2 位作者 刘臣海 林先盛 谢放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6期2563-2570,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Rendezvous技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查找2006-02-31/201...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Rendezvous技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查找2006-02-31/2016-02-31公开发表的关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Rendezvous技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研究,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分析并提取试验数据.采用Cochrane协助网的RevMan5.3.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篇R C T,纳入患者616例,其中应用Rendezvous技术307例,POERCP+L C为30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Rendezvous组在结石清除率(OR=2.24,95%C I:1.26-4.65,P=0.08)、插管失败率(OR=0.39,95%CI:0.18-0.83,P=0.01)、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OR=0.41,95%C I:0.22-0.75,P=0.004)等方面均优于POERCP+L C组,亚组分析表明相比POERCP+LC组,Rendezvous技术可有效降低ERC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在LC相关并发症及中转开腹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联合内镜时应用Rendezvous技术优于POERCP+LC方案,该方案提高了结石清除率和插管成功率,并且可以降低ERCP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但仍需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RCT研究来进一步说明两种方案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rendezvous技术 胆石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A guidance strategy for rendezvous and docking to the space station in the Earth-Moon NRHO orbit
2
作者 XIE Yongchun CHEN Changqing +1 位作者 LI Xiangyu LI Zhenyu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9,共11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 technology,it is possible to build a space station in Earth-Moon space as a transit for Earth-Moon round-trip and entering in the deep space.Rendezvous and docking is one of the key tech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 technology,it is possible to build a space station in Earth-Moon space as a transit for Earth-Moon round-trip and entering in the deep space.Rendezvous and docking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for building an Earth-Moon space station.A guidance strategy for rendezvous and docking from the Earth orbit to the space station in the Earth-Moon NRHO orbit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which is suitable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Firstly,the rendezvous and docking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i.e.,the large-range orbit transfer section,far-range guidance section,and close-range approaching section.The suitable terminal of large-range orbit transfer is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eigenvalue of NRHO orbit state transition matrix.The two-impulse guidance method based on the relative motion equation in the three-body problem is adopted for the far-range guidance section.The impulse time and amplitude are solved with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The linear constant three-body relative motion equation is proposed for the close-range approaching section,and the rendezvous and docking is completed by a two-stage linear approximation.Finally,a simulation analysis is carried out,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opted dynamics equations and the designed guidance law are effective,and the three flight phases are naturally connected to accomplish the rendezvous and docking mission from the Earth orbit to the space station on the Earth-Moon NRH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Moon space station rendezvous and docking NRHO orbit relative motion guidance strategy
下载PDF
媒介技术如何中介城市空间的知觉——基于“AR光影秀”的观看实践
3
作者 洪杰文 宋思茹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9,共11页
媒介技术正在成为一种“主动技术环境”,既构成城市生活的背景,又积极且隐蔽地中介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此背景下,基于对二元化“媒介-空间”研究的理论反思,研究以“技术中介”为理论视角,通过“AR光影秀”的观看实践来追问技术如何中... 媒介技术正在成为一种“主动技术环境”,既构成城市生活的背景,又积极且隐蔽地中介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此背景下,基于对二元化“媒介-空间”研究的理论反思,研究以“技术中介”为理论视角,通过“AR光影秀”的观看实践来追问技术如何中介城市空间的知觉,并以此回应主动技术环境下“技术中介意向性”的理论问题。研究发现:媒介技术围绕身体及其空间感知活动,在技术定向中,将身体对空间的感知方式预设为一种“观看”;在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通过身体的感官、感知活动、被动经验等内外知觉活动来转换知觉经验;通过与人为意向性的交互,技术中介生成了“公共信息景观”和“观赏物”的知觉倾向。进一步来看,主动技术环境下的技术中介呈现出知觉转向,对感觉身体的关注超越了技术物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中介 知觉 媒介城市空间 AR光影秀
下载PDF
指向深度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4
作者 郭瑾 刘璐 +1 位作者 高伟 厉昌凤 《科技风》 2025年第1期131-133,共3页
深度学习的目的在于发展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让学习真正发生,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单元教学设计是提高一线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工具。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需要确定单元主题,制定单元目... 深度学习的目的在于发展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让学习真正发生,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单元教学设计是提高一线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工具。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需要确定单元主题,制定单元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制定评价体系。本文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构建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模型,结合高中“信息技术”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实践,力求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单元教学 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下载PDF
数字技术驱动下中国民歌变革及应对策略研究
5
作者 胡娟 方元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0-85,共6页
数字科技的崛起对音乐创作和传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对中国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数字化发展对中国民歌的影响,包括作品表演形式与作品的传承与创新,并详细分析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相应... 数字科技的崛起对音乐创作和传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对中国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数字化发展对中国民歌的影响,包括作品表演形式与作品的传承与创新,并详细分析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通过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期望为传承和创新中国民歌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中国民歌 变革 应对
下载PDF
统筹发展和安全中的“民参军”——二战后大国技术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6
作者 黄琪轩 李文见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9,155,共27页
促进发展和维护安全是世界各国追求的两项重要目标,而技术的军民融合则是连接发展和安全的重要纽带。二战后,苏联、日本与美国的军民融合实践,分别代表了“旋转耗散”“旋转上升”“旋转下降”以及“旋转环绕”四种大国技术发展模式。... 促进发展和维护安全是世界各国追求的两项重要目标,而技术的军民融合则是连接发展和安全的重要纽带。二战后,苏联、日本与美国的军民融合实践,分别代表了“旋转耗散”“旋转上升”“旋转下降”以及“旋转环绕”四种大国技术发展模式。这四种模式的不同成效表明,要成功地实现军民技术融合,统筹发展和安全,关键在于“民参军”。“民参军”为军用技术提供了负反馈的制约、互补能力的积累以及持续的资金来源。苏联的困境在于缺乏“民参军”,大量军用技术难以外溢到民用部门,最终导致军用部门也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日本的经验是技术从民用部门扩散到军用部门,民用部门推动了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前的美国,服务安全的军用技术逐步外溢到服务发展的民用部门;在此之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相互渗透,交叉影响。二战后大国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军民技术融合的成败为中国推动军民融合、统筹发展和安全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发展和安全 技术发展模式 军民融合 民参军
下载PDF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与IVD产业链匹配状况调查分析
7
作者 黄铭珊 魏碧娜 +1 位作者 钟伟雄 彭臻菲 《卫生职业教育》 2025年第1期83-86,共4页
调研IVD产业链人才需求现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校生对IVD的认知现状,结果表明传统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集中在医院检验科、医学类实验室以及疾控中心等下游领域,忽略了IVD中、上游企业对... 调研IVD产业链人才需求现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校生对IVD的认知现状,结果表明传统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集中在医院检验科、医学类实验室以及疾控中心等下游领域,忽略了IVD中、上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提出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规划、相关教材编写、与企业合作、培训体系建立、教学内容更新等方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与IVD产业匹配实践路径,创新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体系,促进医学检验新产业发展,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从根源上解决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供给与行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IVD产业链 匹配
下载PDF
基于车路协同的农机信息采集与通信技术应用研究
8
作者 陈宁 胡迪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4,共8页
车路协同技术可以实现农机的智能调度、路径规划、远程监控等,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安全性。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在复杂的农田环境中能够高效、快速地进行信息采集与交互,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协议算法,以车路协同的农机信息... 车路协同技术可以实现农机的智能调度、路径规划、远程监控等,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安全性。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在复杂的农田环境中能够高效、快速地进行信息采集与交互,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协议算法,以车路协同的农机信息采集与路由技术理论为基础,对车路协同信息采集与通信技术的硬件机软件系统进行设计与选型,可以实现农业机械载体信息采集时间、速度、航向和经纬度等地理位置数据的获取。同时,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算法,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提出的IGPSR算法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耕地端时延迟,可为推动农机作业智能、高效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信息采集 通信技术 车路协同 CAN总线 GPSR 数据隐私
下载PDF
计算机视觉技术赋能大学英语课堂展示中的学习投入研究
9
作者 谭苏燕 王晋军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1,共8页
学习投入是预测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学术界对其与课堂展示间的相关性研究鲜有涉猎。文本以某综合性大学303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技术模型YOLOv7对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课堂展示实录进行学习投入多... 学习投入是预测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学术界对其与课堂展示间的相关性研究鲜有涉猎。文本以某综合性大学303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技术模型YOLOv7对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课堂展示实录进行学习投入多模态数据分析,并辅以问卷调查,形成双向印证。研究发现,学生课堂展示中的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值均等于或高于3.78,投入结果均值达4.01,说明学生在课堂展示中的学习投入情况良好。此外,不同时段课堂展示对学生行为投入的影响显著,学生专注度及参与度在课堂前10分钟的课堂展示中效果最佳。文本为课堂展示的有效性提供了智能化、多模态、多维度的实证支持,为课堂教学的数智技术应用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堂展示 学习投入 计算机视觉技术 展示时段
下载PDF
基于三维运动捕捉技术构建蒙医震脑术三维虚拟仿真平台的视觉呈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雪 王星 +6 位作者 洪国萍 贾茹铄 韩琦 郭怀钰 牛泓凯 张少杰 朝鲁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826-3832,共7页
背景:基于三维运动捕捉技术可以构建精准的、客观量化的医学虚拟仿真模型,有利于临床学习者精准、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种传统疗术。目前中医虚拟仿真模型已有报道,但蒙医传统疗术的虚拟仿真模型尚未见报道。目的:构建一种基于三维运动捕捉... 背景:基于三维运动捕捉技术可以构建精准的、客观量化的医学虚拟仿真模型,有利于临床学习者精准、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种传统疗术。目前中医虚拟仿真模型已有报道,但蒙医传统疗术的虚拟仿真模型尚未见报道。目的:构建一种基于三维运动捕捉技术的交互式三维可视化的蒙医震脑术虚拟仿真模型。方法:使用Motion Analysis三维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和足底测力台采集蒙医专家的运动捕捉数据,在Motion Builder软件中构建震脑术三维动作模型,使用Maya软件构建角色模型并与动作模型相匹配,运动Unity3D软件构建蒙医震脑术虚拟仿真系统,系统整合蒙医震脑术操作3D动画、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信息。结果与结论:通过三维运动捕捉技术和计算机仿真重现蒙医震脑术操作,能够显示施术者和受试者的运动姿态,记录关节运动的关键空间位置参数与变化情况,得出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学、动力学参数。运用交互式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实现蒙医震脑术的三维虚拟仿真的视觉呈现,为蒙医震脑术手法的标准化、数字化、可视化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医震脑术 三维运动捕捉技术 足底测力台 Anybody 虚拟仿真 三维可视化 Motion Builder MAYA UNITY3D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拖拉机发动机故障诊断
11
作者 匡伟祥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248,共5页
拖拉机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发动机是其核心部件,如发动机出现故障,将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为此,提出了一种使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拖拉机发动机故障诊断的方法。利用了机器学习技术和统计学,首先针对拖拉机田间运行信号噪音... 拖拉机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发动机是其核心部件,如发动机出现故障,将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为此,提出了一种使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拖拉机发动机故障诊断的方法。利用了机器学习技术和统计学,首先针对拖拉机田间运行信号噪音较大的问题,引入小波阈值去噪的方法;其次,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引入一种注意力机制,提高故障诊断准确率,并通过对拖拉机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诊断和预测发动机故障;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不仅可以提高故障的准确性和效率,还能够节约维修成本和提高机器的利用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发动机故障诊断 数据挖掘技术 机器学习 特征选择
下载PDF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三维度三阶段三融入”核心素养培育研究
12
作者 王娟 刘伟 +2 位作者 宋文敏 吴晓燕 李敏 《现代商贸工业》 2025年第1期264-265,共2页
针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核心素养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我国提出了软件技术专业“三维度三阶段三融入”核心素养培育模式。该模式明确了新时代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三维度核心素养培育的现实要求和深远意义,系统设计学生“准职... 针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核心素养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我国提出了软件技术专业“三维度三阶段三融入”核心素养培育模式。该模式明确了新时代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三维度核心素养培育的现实要求和深远意义,系统设计学生“准职业人”“职业人”“企业人”三个不同阶段核心素养培育的实施路径,实施“三融入”核心素养培育工程,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软件技术专业 三维度三阶段三融入 核心素养培育
下载PDF
信息技术助力英语语用教学
13
作者 申智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5年第1期73-75,共3页
英语语用教学在英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前语用教学在教师素养、教学资源和环境、教学方法和能力评估方面都面临一些困境。本文提出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助力语用教学,并从拓宽语用课堂边界、优化语用教学内容、提供个性化互动与语用... 英语语用教学在英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前语用教学在教师素养、教学资源和环境、教学方法和能力评估方面都面临一些困境。本文提出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助力语用教学,并从拓宽语用课堂边界、优化语用教学内容、提供个性化互动与语用反馈等方面展开实践,以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英语语用教学 应用 融合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门式起重机运行状态监测方法
14
作者 曹永娣 聂松广 刘小红 《物联网技术》 2025年第1期53-55,共3页
针对现有监测方法监测质量差、准确性低的问题,开展门式起重机运行状态监测方法设计研究。首先利用物联网技术,采集门式起重机的运行数据;然后对采集到的门式起重机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并提取其状态特征;最后根据提取的状态特征,对门式起... 针对现有监测方法监测质量差、准确性低的问题,开展门式起重机运行状态监测方法设计研究。首先利用物联网技术,采集门式起重机的运行数据;然后对采集到的门式起重机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并提取其状态特征;最后根据提取的状态特征,对门式起重机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估算各构件寿命。通过对比实验证明,新的监测方法的监测质量较高,可以获取到更多有价值的数据,且监测的准确性更高,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门式起重机 实时监测 运行状态 数据处理 疲劳寿命
下载PDF
基底偏压对电弧/磁控复合技术制备CrAlN耐磨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
15
作者 牛晓燕 刘明泽 +2 位作者 董国强 王玉江 田浩亮 《工程科学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6-306,共11页
利用中频磁控溅射与电弧离子镀复合沉积技术在不锈钢基体上沉积CrAlN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纳米压痕测试、划痕测试以及摩擦磨损试验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基底偏压对CrAlN涂层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及... 利用中频磁控溅射与电弧离子镀复合沉积技术在不锈钢基体上沉积CrAlN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纳米压痕测试、划痕测试以及摩擦磨损试验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基底偏压对CrAlN涂层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随着基底偏压的增大,涂层表面经历了由较为粗糙的孔洞、大颗粒向平滑的形态演变.在-30 V基底偏压下(绝对值表示大小)制备的涂层表现出多个强衍射峰;-60 V偏压下,涂层沿(200)晶面方向择优生长.过高的基底偏压(-150 V)加剧了沉积过程中的二次溅射效应,导致涂层沉积速率降低,并出现晶格松弛和重结晶现象.此外,随着基底偏压的增加,涂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在-60 V基底偏压下,涂层表现出较低的磨损率,而较高偏压下的涂层磨损机制转变为严重的磨粒磨损,涂层磨损严重.通过调控基底偏压,可以有效优化CrAlN涂层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在-60 V基底偏压下制备的CrAlN涂层展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为实际应用中提升涂层性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磁控复合沉积技术 CrAlN涂层 基底偏压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数字技术创新与产品质量升级
16
作者 施炳展 熊治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95-114,共20页
数字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是高质量开放发展的基本要求。聚焦数字技术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从而探讨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渠道、机制和障碍,理论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创新降低资源投入、提升资源效... 数字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是高质量开放发展的基本要求。聚焦数字技术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从而探讨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渠道、机制和障碍,理论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创新降低资源投入、提升资源效率影响在位企业产品质量、临界企业产品质量和整体平均产品质量,对平均产品质量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实证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创新自身难以提升平均产品质量,但与传统技术创新交叉项却显著稳健为正,这体现了数实融合、新旧融合的必要性;这一作用对中高技术产品并不显著,意味着中高技术产品质量升级可能更依靠技术创新质量;上述结论在考虑测量误差、样本选择、内生性等因素后依然显著。促进数字技术创新与传统技术创新融合是提升产品质量、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新质生产力无法孤立于旧生产力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技术创新 新旧融合 产品质量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互联网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17
作者 赵翠 刘宗昊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5年第1期114-116,共3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财务管理领域也开始逐渐应用互联网技术。本文从数字化时代背景出发,介绍互联网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同时,探讨互联网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对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进而,总结互联...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财务管理领域也开始逐渐应用互联网技术。本文从数字化时代背景出发,介绍互联网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同时,探讨互联网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对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进而,总结互联网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互联网技术 财务管理 自动化处理
下载PDF
推拿结合牵伸技术治疗慢性跖筋膜炎合并功能性腓肠肌挛缩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周凌 胡毓诗 +3 位作者 付志彬 田野 刘志杨 周勋 《中医康复》 2025年第2期51-55,共5页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牵伸技术治疗慢性跖筋膜炎合并功能性腓肠肌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化区组方法将70例慢性跖筋膜炎合并功能性腓肠肌挛缩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冲击波治疗,共治疗3次,间隔时间7天。治疗组则...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牵伸技术治疗慢性跖筋膜炎合并功能性腓肠肌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化区组方法将70例慢性跖筋膜炎合并功能性腓肠肌挛缩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冲击波治疗,共治疗3次,间隔时间7天。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推拿结合小腿三头肌、跖筋膜牵伸训练,其中牵伸训练每天3次,分早、中、晚3个时间段进行,跖筋膜牵伸及小腿三头肌牵伸每次各进行2遍,每遍连续牵拉10次,组间可适当休息,共牵拉4周;推拿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待足底疼痛症状缓解后每隔2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4周后每隔2天进行跖筋膜及小腿三头肌牵伸训练。对两组患者实施随访,对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分别采用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AOFAS-AHS评分对患足功能及测量踝关节背伸角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治疗组VAS评分、AOFAS-AHS评分、踝关节背伸角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结合牵伸技术治疗慢性跖筋膜炎合并功能性腓肠肌挛缩具有良好临床疗效,且效果优于单纯冲击波治疗,简便易操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跖筋膜炎 功能性腓肠肌挛缩 推拿 牵伸技术 疼痛 足功能 踝关节背伸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19
作者 李刚 黄苗苗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5,共10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这不仅关乎其自身生存发展,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本文基于2009~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这不仅关乎其自身生存发展,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本文基于2009~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估计结果十分稳健;(2)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内部能力、提高外部市场关注和增加政府补贴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3)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和环境规制强度高的区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本文为理解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经验证据,并为我国推动数字化转型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绿色技术创新 内部能力 外部市场关注 政府补贴 高维固定效应 双碳 经济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PLC控制技术的电气设备系统优化设计
20
作者 王哲 刘宝楠 《电子产品世界》 2025年第1期46-48,共3页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控制技术在电气设备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介绍了PLC控制技术的基本定义、分类及特点,探讨了其在电气设备系统中的优化方案,包括故障诊断技术、输入/输出电路规...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控制技术在电气设备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介绍了PLC控制技术的基本定义、分类及特点,探讨了其在电气设备系统中的优化方案,包括故障诊断技术、输入/输出电路规划及模型板块选择等关键环节,并开展了设备系统优化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LC控制技术的优化设计能够显著提高电气设备系统的性能,降低谐波含量,增强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技术 电气设备系统 优化设计 能源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