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Controll over Karstification of Buried Carbonate Hill Reservoir in Renqiu Oilfield
1
作者 于俊吉 韩宝平 罗承建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4年第1期73-76,共4页
Based on boreholes and dynamic development data, the control over karstification of buried carbonate hill reservoir in Renqiu oil field was studi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1) Karstific caves, fissures, and pores in dol... Based on boreholes and dynamic development data, the control over karstification of buried carbonate hill reservoir in Renqiu oil field was studi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1) Karstific caves, fissures, and pores in dolomite of Wumishan Formatio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reservoir voids, 2) the barrier of argillaceous dolomite can result in the existence of residual oil areas under oil-water interface, and 3) the mosores located on the surface of buried hill are also potential areas of residual 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ST Buried hill Wumishan formation dolomite renqiu Oilfield
下载PDF
Hydrogeochemical Simulation of Water-Rock Interaction Under Water Flood Recovery in Renqiu Oilfield, Hebei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启言 韩宝平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2年第2期156-162,共7页
Hydrogeochemical simul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study water-rock interaction. In this paper, PHREEQM was used for the simulation of water-rock interaction under water flooding in the Renqiu Oilfield. Calculated ... Hydrogeochemical simul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study water-rock interaction. In this paper, PHREEQM was used for the simulation of water-rock interaction under water flooding in the Renqiu Oilfield. Calculated results revealed that when fresh water was injected into the reservoir, Cl\+- and Na\++ would decrease without involvement in water-rock interaction. Erosion to dolomite will lead to an increase in Ca\+\{2+\}, Mg\+\{2+\} and CaHCO\++\-3. Saturation index of calcite and aragonite decreased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 With fresh water accounting for up to 70%, mixed water has the strongest erosion ability. Deoiled water has erosion ability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artial pressure of CO\-2. Pyrite and gypsum were sensitive to deoiled water, which can cause the dissolution of pyrite and the precipitation of gypsum. Micrographs revealed a great deal of information about water-rock inte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岩反应 河北 热化学模拟 油田
下载PDF
Renqiu——A Petroleum Producing City in the Plain
3
作者 WANG JIANGANG HUANG KUIFANG DUAN GUOHUI 《Women of China》 1999年第8期23-23,共1页
RENQIU is the second to last stop on theBeijing-Kowloon Railway fom HongKong to Bening.The city is located in theHuabei Plain with an area of 1,034 squarekilometers and a population of about 720thousand.The famous Hua... RENQIU is the second to last stop on theBeijing-Kowloon Railway fom HongKong to Bening.The city is located in theHuabei Plain with an area of 1,034 squarekilometers and a population of about 720thousand.The famous Huabei Oilfield is justwithin the boundanes of Renqiu,withreserves of 930 million tons of oil and 1.6billion cubic meters of natural gas verifiedin 1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Petroleum Producing City in the Plain renqiu
原文传递
A View of Renqiu
4
作者 WANG GUANMIN,ZHAO JIHUA,SUN CHANGYUAN JIN JIE 《Women of China》 1999年第8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A View of renqiu
原文传递
蚂蚁追踪技术在潜山油藏裂缝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5
作者 张淑娟 王延斌 +3 位作者 梁星如 罗永胜 班彦红 许敏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4,共4页
任丘潜山雾迷山组油藏为我国大型裂缝型碳酸盐岩底水块状油藏,储层具有双孔隙介质特征,目前处于髙含水低速开发阶段。文中以任丘潜山碳酸盐岩油藏为例,以多学科理论一体化为原则进行裂缝预测,综合运用了地震、钻井、测井、开发动态等多... 任丘潜山雾迷山组油藏为我国大型裂缝型碳酸盐岩底水块状油藏,储层具有双孔隙介质特征,目前处于髙含水低速开发阶段。文中以任丘潜山碳酸盐岩油藏为例,以多学科理论一体化为原则进行裂缝预测,综合运用了地震、钻井、测井、开发动态等多种基础资料及综合地质研究成果,利用PetrelTM地质建模软件,应用先进的蚂蚁追踪技术和离散裂缝网络建模技术,采用确定性建模与随机性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任丘潜山碳酸盐岩油藏雾1—雾10油组的大尺度、中等尺度和微小尺度的离散裂缝网络模型及裂缝孔隙度、裂缝渗透率等属性模型,实现了对储层裂缝系统从几何形态直到渗流行为的逼真细致地有效描述。在此基础上,分油组、分储层级别、分基质与裂缝对油藏储量进行了复核与细化,并根据裂缝发育预测低值区结合稀井网区,预测了有利剩余油分布潜力区,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为油藏后期的数值模拟和剩余油挖潜及开发调整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保障,同时为其他类似油藏的裂缝预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裂缝网络模型 蚂蚁追踪 裂缝预测 碳酸盐岩油藏 潜山 任丘
下载PDF
任丘油田开发后期不稳定注水开采效果评价 被引量:24
6
作者 田平 许爱云 +1 位作者 张旭 赫恩杰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8-42,共5页
任丘油田是我国最大的碳酸盐岩油田。在其主要开发期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进入开发后期以来,开展了降压、周期注水开采的矿场试验,至目前已有6年。文中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将降压、周期注水与其它各类调整... 任丘油田是我国最大的碳酸盐岩油田。在其主要开发期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进入开发后期以来,开展了降压、周期注水开采的矿场试验,至目前已有6年。文中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将降压、周期注水与其它各类调整措施分解开来,进行单因素分析研究,旨在对降压、周期注水改善油藏开发后期开采效果的作用做出客观的评价。研究认为,尽管到目前为止降压、周期注水开采所增加的油量占总措施增产量的比例不大,尤其新井在稳产中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从开采机理上讲,其提高采收率的作用是新井和其它油井措施不可替代的。因此,在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后期对适合条件的油藏实施不稳定注水开采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数值模拟 采收率 油田开发 油田注水
下载PDF
潜山油藏内幕隔层及断层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 被引量:33
7
作者 张淑娟 刘大听 罗永胜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54,共5页
潜山内幕的隔层和断层是剩余油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通过综合利用地质、地震、测井、开发动态等资料 ,确定出了隔层的划分标准 ,定量的将研究区内隔层划分为四类 ,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隔层在油藏开发动态上的反映 ,研究了隔层和剩... 潜山内幕的隔层和断层是剩余油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通过综合利用地质、地震、测井、开发动态等资料 ,确定出了隔层的划分标准 ,定量的将研究区内隔层划分为四类 ,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隔层在油藏开发动态上的反映 ,研究了隔层和剩余油分布的关系。根据断层和潜山内幕隔层的空间组合关系 ,将剩余油分布模型划分为三大类六亚类 ,最后预测出潜山内部有利的剩余油分布区块和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油藏 碳酸盐岩 相对隔层 内幕断层 剩余油 任丘油田
下载PDF
任北奥陶系岩溶发育规律及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裴宗平 韩宝平 +2 位作者 韩彦丽 李淑民 孟宪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8-372,共5页
综合大量的钻探、物探、室内实验和油田开发等资料 ,研究了任北奥陶系油藏的岩溶发育规律及其对油藏赋存、油田开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任北奥陶系具有风化壳、顺层、断层、水平岩溶发育带 ,非均质性显著 ,受此影响 ,油藏的赋存亦具明显... 综合大量的钻探、物探、室内实验和油田开发等资料 ,研究了任北奥陶系油藏的岩溶发育规律及其对油藏赋存、油田开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任北奥陶系具有风化壳、顺层、断层、水平岩溶发育带 ,非均质性显著 ,受此影响 ,油藏的赋存亦具明显的非均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岩溶 古潜山斜坡 任丘北部 油田开发
下载PDF
任丘潜山油藏裂缝预测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大听 张淑娟 童亨茂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54,共6页
根据野外地质模拟调查和油藏动态、静态资料分析 ,建立了任丘中元古界潜山油藏构造模型。在此基础上 ,应用有限元法 ,对任丘潜山古构造应力场和现今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对潜山裂缝分布作了定量预测 ,并通过大量的动态资料分析 ,... 根据野外地质模拟调查和油藏动态、静态资料分析 ,建立了任丘中元古界潜山油藏构造模型。在此基础上 ,应用有限元法 ,对任丘潜山古构造应力场和现今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对潜山裂缝分布作了定量预测 ,并通过大量的动态资料分析 ,证实了裂缝预测结果是较为可靠的。此外还预测了受裂缝控制的有利剩余油分布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丘潜山油藏 裂缝预测 数值模拟 应力场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基于流体包裹体的任丘油田雾迷山组成藏期次确定与古压力恢复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李静 查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43,共6页
利用LinkamTHMS600型冷热台和LabRam-010型激光拉曼光谱仪,采用先进的包裹体测试技术及分析方法,对任丘油田雾迷山组地层储层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荧光、均一温度、冰点、拉曼光谱等分析测试,以确定雾迷山组储层油气充注时间及成藏... 利用LinkamTHMS600型冷热台和LabRam-010型激光拉曼光谱仪,采用先进的包裹体测试技术及分析方法,对任丘油田雾迷山组地层储层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荧光、均一温度、冰点、拉曼光谱等分析测试,以确定雾迷山组储层油气充注时间及成藏期次,并利用数据对油气充注时古压力进行恢复。结果表明:该储层流体包裹体主要包括单相烃类包裹体、两相烃类包裹体、含饱和烃盐水包裹体及两相盐水包裹体4种类型;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具有明显的双峰特征,峰值分别为70~90℃和110~120℃,盐度数据也集中在2个区域;沙二段及明化镇组沉积中期是主要成藏期;油气充注时的压力总体高于正常地层压力,但是并未造成异常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丘油田 雾迷山组 方解石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成藏期次 古压力
下载PDF
任丘大油田形成与变换带演化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定一 梁苏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2,共4页
任丘古潜山油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高产大油田之一。古潜山圈闭南北长 30km ,东西宽 7km ,面积183km2 ,其储层为下古生界和中上元古界碳酸盐岩 ,烃源岩为沙河街组二、三段泥质岩 ,盖层为沙河街组一段和东营组泥岩和膏盐层。主力油藏主要... 任丘古潜山油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高产大油田之一。古潜山圈闭南北长 30km ,东西宽 7km ,面积183km2 ,其储层为下古生界和中上元古界碳酸盐岩 ,烃源岩为沙河街组二、三段泥质岩 ,盖层为沙河街组一段和东营组泥岩和膏盐层。主力油藏主要分布在潜山北部中元古界碳酸盐岩中 ,其形成是沙河街组四段至孔店组沉积期NWW向同口变换带与NNE向任丘凸起共同作用的结果。沙河街组二、三段沉积时期 ,变换带向北移至莫14-莫 2井一带 ,任丘凸起沉入水下变为潜山 ,在其东、西两侧分别形成了属于坝县凹陷的陵城洼槽和属于饶阳凹陷的任西洼槽 ,为任丘油田形成丰富的油源和混合型原油准备了条件。沙河街组一段—东营组沉积时期 ,变换带向北移至高家堡一带 ,两个凹陷演化进入衰退期 ,形成了覆盖该地区的泥岩盖层。东营期末—晚第三纪 ,烃源岩成熟形成古潜山圈闭大油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带 冀中坳陷 任丘 古潜山油田
下载PDF
任丘油田古潜山储集孔隙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韩宝平 陈锁忠 冯启言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6-51,共6页
利用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方法,研究了任丘油田碳酸盐岩古潜山的孔隙类型和连通情况;运用微孔结构分析仪定量测试了岩芯的孔隙结构参数,并据此划分出超微孔型、裂隙型、大孔隙型和孔隙裂隙复合型4种.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古潜山 碳酸盐岩 储集层 油田
下载PDF
岩溶作用对任丘古潜山碳酸盐岩油藏赋存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韩宝平 刘仁达 +2 位作者 罗承建 于俊吉 于礼山 《中国岩溶》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5-80,共6页
根据大量钻井及开发动态资料,研究了任丘古潜山雾迷山组白云岩岩溶发育特征对油藏赋存的控制作用。溶蚀孔洞是最重要的储集空间,岩溶不发育的泥质白云岩段的的分隔作用,导致在全油田统一油水界面以下有残余油区赋存,古潜山面上的溶... 根据大量钻井及开发动态资料,研究了任丘古潜山雾迷山组白云岩岩溶发育特征对油藏赋存的控制作用。溶蚀孔洞是最重要的储集空间,岩溶不发育的泥质白云岩段的的分隔作用,导致在全油田统一油水界面以下有残余油区赋存,古潜山面上的溶蚀残丘等局部高点是残余油赋存的有利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碳酸盐岩 油藏赋存 古潜山 任丘油田
下载PDF
高含水期碳酸盐岩潜山油藏描述新技术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淑娟 王延斌 +3 位作者 顾雪梅 王晓芬 王亚洲 王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74,共4页
任丘雾迷山组潜山油藏为大型底水块状碳酸盐岩油藏,目前综合含水已达96.1%,处于高含水低速开发阶段。以任丘碳酸盐岩潜山油藏为例,利用层切片技术和变速成图技术进行构造精细描述,利用调频调谐振幅和多尺度谱分解检测技术进行储... 任丘雾迷山组潜山油藏为大型底水块状碳酸盐岩油藏,目前综合含水已达96.1%,处于高含水低速开发阶段。以任丘碳酸盐岩潜山油藏为例,利用层切片技术和变速成图技术进行构造精细描述,利用调频调谐振幅和多尺度谱分解检测技术进行储层缝、洞分布预测,利用蚂蚁追踪技术和离散裂缝网络建模技术进行双重介质三维地质建模,利用剩余油动态监测技术、AVO储层含油气检测技术、裂缝发育低值区预测技术以及数值模拟技术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潜山开发后期精细油藏描述方法与技术。采用“高封堵、低酸化、中提液、稀打井”的挖潜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挖潜效果,可为同类油藏的地质研究与剩余油挖潜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期 碳酸盐岩油藏 任丘 潜山 油藏描述
下载PDF
任丘雾迷山组油藏目前开采方式调整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赫恩杰 许爱云 陆蕙芸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7-50,共4页
华北油田任丘雾迷山组油藏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裂缝性潜山油藏,经过21年的开发,已进入开发后期。1994年以来,该油藏实行了全面停注降压开采,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由于该油藏目前压降已接近允许的压降界限值,需要对下一步开... 华北油田任丘雾迷山组油藏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裂缝性潜山油藏,经过21年的开发,已进入开发后期。1994年以来,该油藏实行了全面停注降压开采,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由于该油藏目前压降已接近允许的压降界限值,需要对下一步开采方式进行调整。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油藏8种继续降压而产液量不同方案和4种恢复注水保持不同压力水平方案、6种周期注水方案的开采效果进行了模拟研究和预测、对比。根据模拟结果认为,在油藏压降未达到极限压降值之前,继续降压开采仍可发挥油藏弹性能量,但提液或降液开采都会使开发效果变差;在压降达到极限压降值时,应补充注水保持较低压力水平开采,压力水平越低效果越好,但同样不宜提液或降液开采;对于综合含水已达87.9%的该油藏而言,周期注水方式开采提高采收率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开采 数值模拟 开采方式
下载PDF
蚂蚁算法在断裂系统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6
作者 唐琪凌 苏波 +1 位作者 王迪 罗亮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6期30-33,共4页
蚂蚁算法是模拟自然界中真实蚁群的觅食行为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仿生类优化算法,基于蚂蚁算法的蚂蚁追踪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应用该技术对任丘潜山断裂系统进行解释,将解释结果与人工解释和测井解释结果对比发... 蚂蚁算法是模拟自然界中真实蚁群的觅食行为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仿生类优化算法,基于蚂蚁算法的蚂蚁追踪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应用该技术对任丘潜山断裂系统进行解释,将解释结果与人工解释和测井解释结果对比发现,蚂蚁追踪解释成果不仅与人工解释和测井解释结果基本吻合,而且能够描述出更加详细的断裂系统。蚂蚁追踪技术具有快速、高效、高精度和受人为因素影响小等优点,该技术可以作为向自动化断裂系统解释迈出的一大步,必将极大地丰富现代三维地震解释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系统 蚂蚁算法 蚂蚁追踪技术 三维地震解释 自动化解释 任丘潜山油藏
下载PDF
任丘油田电潜泵结垢的微观形态与形成机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启言 李向东 韩宝平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0,共5页
利用x-衍射、能谱分析、包裹体测试及水化学模拟,研究了任丘油田电潜泵结垢的物质组成、微观结构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结垢主要由方解石、文石和白云石组成,取决于油田水的化学成分,其常量化学组分主要为CaO,SiO2,MgO组成,含少量FeO和Al... 利用x-衍射、能谱分析、包裹体测试及水化学模拟,研究了任丘油田电潜泵结垢的物质组成、微观结构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结垢主要由方解石、文石和白云石组成,取决于油田水的化学成分,其常量化学组分主要为CaO,SiO2,MgO组成,含少量FeO和Al2O3;结垢中微量元素以Sr,Zn,Ba为主,其最高含量分别为6.87,1.808和0.899 mg/g,是储层中含量的几十倍至几百倍,说明结垢过程也是微量元素高度富集的过程;结垢中有机质含量也较高,含量19%-23%.扫描电镜揭示,结垢晶体总体上是层状堆积,许多部位有晶簇聚生现象,晶形不好,由于快速堆积结垢中含有大量的气孔和包裹体.结垢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02-120℃,反映了结垢的形成温度.PHREEQC模拟结果则说明,结垢的形成受温度和CO2分压共同控制,CO2分压越低、温度越高则越容易结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垢 微观形态 包裹体 水化学模拟 任丘油田 电潜泵
下载PDF
试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以任丘油田雾迷山组为例 被引量:32
18
作者 余家仁 雷怀玉 刘趁花 《海相油气地质》 1998年第1期39-48,共10页
依据任丘潜山碳酸盐岩储层研究成果及潜山油藏有关储层资料,分析了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储层中泥质白云岩与粗结构藻白云岩韵律性的岩性剖面,纵向上储层与非储层交替出现,孔洞的发育顺层分布,形成同层渗透带;多次沉积间断,... 依据任丘潜山碳酸盐岩储层研究成果及潜山油藏有关储层资料,分析了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储层中泥质白云岩与粗结构藻白云岩韵律性的岩性剖面,纵向上储层与非储层交替出现,孔洞的发育顺层分布,形成同层渗透带;多次沉积间断,构成多岩溶期,并有沿风化壳的溶蚀缝洞带及古水平岩溶带;构造应力产生断层和构造缝发育带,可形成断裂高渗带;成岩后生作用及储层演化,经历了各种次生改造,形成现今的储层面貌。认为层位古老的碳酸盐岩储层,原生孔隙难以保存,储渗空间以次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地层 碳酸盐岩 油气藏 储集层特征 油田
下载PDF
任丘潜山油藏剩余油的再聚集模式及分布预测 被引量:13
19
作者 徐樟有 张继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0-72,共3页
1975年发现的任丘潜山油藏位于冀中坳陷饶阳凹陷 ,产油层位是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 ,从整体看是双重孔隙介质的底水块状油藏 ,但由于潜山内部存在两层非渗透性隔层 (雾六段和雾八段 ) ,局部又具有层状油藏的性质。该油藏历经投产阶段... 1975年发现的任丘潜山油藏位于冀中坳陷饶阳凹陷 ,产油层位是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 ,从整体看是双重孔隙介质的底水块状油藏 ,但由于潜山内部存在两层非渗透性隔层 (雾六段和雾八段 ) ,局部又具有层状油藏的性质。该油藏历经投产阶段、高产稳产阶段和产量迅速下降阶段 ,目前处于产量缓慢递减阶段 ,被水淹油层采出程度较低。水驱油实验、水淹带岩心含油饱和度分析证实 ,潜山内微裂缝、小裂缝以及基质岩块内部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剩余油 ;任观 6井在 1 5a中进行的 6次深侧向电阻率时间推移测井资料表明 ,滞留在潜山内的剩余油会发生再聚集。任丘潜山内部控制油气分布的封闭性断层间距往往大于1km ,存在两个非渗透性隔层段 ,它们与断层和 (或 )潜山顶面配合 ,可形成多个小圈闭。这些小圈闭可分为顶部封盖型、局部性底部遮挡型和顶底隔层夹持型这三大类模式 ,包括 7亚类 1 1小类 ,根据它们再聚集剩余油的条件 ,预测了三大类再聚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建议今后的挖潜对象应是内幕断层 雾六段封盖、内幕断层 雾八段封盖以及内幕断层 顶底隔层夹持圈闭中的剩余油。图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丘潜山油藏 剩余油 再聚集模式 分布 预测
下载PDF
任丘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大听 张淑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6-47,共2页
根据动态和静态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提出目前控制潜山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地质因素主要有潜山顶面几何形态、潜山内幕隔层分布和潜山裂缝的发育程度。通过综合应用多种新技术、新方法 ,对控制潜山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各种地质因素进行了精细描... 根据动态和静态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提出目前控制潜山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地质因素主要有潜山顶面几何形态、潜山内幕隔层分布和潜山裂缝的发育程度。通过综合应用多种新技术、新方法 ,对控制潜山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各种地质因素进行了精细描述 ,总结出了受不同因素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 ,根据剩余油的分布类型 ,提出了潜山油藏剩余油潜力的分布和挖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潜山油藏 剩余油分布 研究 任丘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