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濬《杜诗集评》资料来源、编纂体例及评语选录特点考论
1
作者 王辰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3-60,128,共9页
作为清代杜诗评点领域之集大成者,刘濬《杜诗集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据考索,刘濬编撰《杜诗集评》主要依据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同时还参考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等宋本杜集。深入其中,不难发现《杜诗集评》大体采用先分体... 作为清代杜诗评点领域之集大成者,刘濬《杜诗集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据考索,刘濬编撰《杜诗集评》主要依据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同时还参考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等宋本杜集。深入其中,不难发现《杜诗集评》大体采用先分体再编年的纂辑方式,使阅者开卷了然。通过精读全本,可以知道刘濬采择15家评论的工作主要从辨证异文、追溯渊源、叙述背景、归纳诗意、探讨诗法、阐发影响六个层面展开,堪称特色鲜明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濬 《杜诗集评》 资料来源 编纂体例 评语选录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杜诗评点研究述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学芬 《杜甫研究学刊》 2023年第4期62-74,共13页
20世纪以来杜诗评点研究发展迅猛,在推进基础研究的文献整理、杜诗学建构体系的主要形态、新拓展的辑佚辨伪、新材料的域外杜集研究诸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然研究中的系列不平衡问题亦显露出来,如何在杜诗评点已有研究基础上破解这... 20世纪以来杜诗评点研究发展迅猛,在推进基础研究的文献整理、杜诗学建构体系的主要形态、新拓展的辑佚辨伪、新材料的域外杜集研究诸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然研究中的系列不平衡问题亦显露出来,如何在杜诗评点已有研究基础上破解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杜诗评点研究 诗学 杜诗评点史
下载PDF
论杜诗的句法艺术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成武 王明好 张岚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3-147,共5页
杜甫诗歌的句法艺术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句式错综而韵律和谐。杜诗突破了五言"2—2—1"和七言"2—2—2—1"意义节奏的局限,从而给表意抒情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且,这些句式并未破坏诗歌的韵律之美。2.词语省略而蕴... 杜甫诗歌的句法艺术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句式错综而韵律和谐。杜诗突破了五言"2—2—1"和七言"2—2—2—1"意义节奏的局限,从而给表意抒情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且,这些句式并未破坏诗歌的韵律之美。2.词语省略而蕴涵扩大。杜甫精于词语的省略技巧,他的诗作语略而意明,词省而意丰,使人深刻地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鲜明特色。杜诗词语省略技法,主要有"以副代动"、"无谓语句"和"省略介词"三个方面。3.词序倒置而语言劲健。杜诗虽多数是按正常的词序组构句子,但词序倒置的现象也较为常见,目的是协调平仄、对仗稳妥以及获得劲健的美感,加强表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句法 研究
下载PDF
顾炎武的杜诗学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小军 孙微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2,共3页
顾炎武在创作上能踵武少陵的“诗史”精神,并能在艺术风格上主动效法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作为乾嘉学风的开创者,顾炎武在清初确立了一种严谨求实的学风,对整个清代杜诗学的发展亦影响深远。在《日知录》中他还辟有专章对注杜进行研讨,... 顾炎武在创作上能踵武少陵的“诗史”精神,并能在艺术风格上主动效法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作为乾嘉学风的开创者,顾炎武在清初确立了一种严谨求实的学风,对整个清代杜诗学的发展亦影响深远。在《日知录》中他还辟有专章对注杜进行研讨,其杜诗学的考证体现出“引据浩繁”的特点,但其中也存在许多疏失与舛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炎武 杜诗 杜诗学
下载PDF
安史之乱前后杜甫的交游对杜诗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占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1期44-48,共5页
天宝后期至乾元年间,杜甫和许多思想上推崇儒学,创作上以古体诗反映现实民生疾苦的诗人交往,如和他共游慈恩寺且相互唱和的储光羲、薛据、高适、岑参,还有《箧中集》诗人张彪、孟云卿、王季友,可能还有《箧中集》的编选者元结以及苏源... 天宝后期至乾元年间,杜甫和许多思想上推崇儒学,创作上以古体诗反映现实民生疾苦的诗人交往,如和他共游慈恩寺且相互唱和的储光羲、薛据、高适、岑参,还有《箧中集》诗人张彪、孟云卿、王季友,可能还有《箧中集》的编选者元结以及苏源明、郑虔等。杜甫和他们进行过诗歌创作的讨论,杜诗中留下了学习他们的痕迹。杜甫此时一改前期的创作风格,用大量的古体诗反映时局动荡和民生疾苦,杜诗这一变化的原因之一是受到这些诗人创作风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交游 杜诗
下载PDF
论郑虔事件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左汉林 《杜甫研究学刊》 2004年第2期12-18,共7页
杜甫奉儒守官 ,自比稷契 ,他对朝廷处分陷贼官吏是支持的 ,对能持节不辱者尤表赞赏。但是 ,杜甫以为郑虔并未附贼 ,不应被贬职 ,故多次把郑虔比成苏武 ,为他鸣不平。朝廷对陷贼官吏的态度前后不一 ,使杜甫赠郑虔诗的内容呈现出复杂性。... 杜甫奉儒守官 ,自比稷契 ,他对朝廷处分陷贼官吏是支持的 ,对能持节不辱者尤表赞赏。但是 ,杜甫以为郑虔并未附贼 ,不应被贬职 ,故多次把郑虔比成苏武 ,为他鸣不平。朝廷对陷贼官吏的态度前后不一 ,使杜甫赠郑虔诗的内容呈现出复杂性。郑虔事件对杜甫当时的心境和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诗歌 郑虔事件 艺术风格 叙述方式
下载PDF
杜诗释词六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灵庚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82-85,共4页
本文就杜甫诗中的“数”、“破”、“休无赖”、“恰恰”、“料理”、“好在”六个词语进行考释 ,旨在说明杜诗有俗语 ,读杜诗宜参以俗语解之。
关键词 唐代 杜甫 诗歌 诗学 俗语 释词 “数”“破”“休无赖”“恰恰” “料理”“好在”
下载PDF
韩愈诗文之效体现象与“杜诗韩笔”再论 被引量:1
8
作者 管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109,共9页
文学作品中的"效体"除了效仿古人之外,还有一类效体是专门效仿同时代作家,尤其是与所写作品直接相关的友辈之文体与风格。唐代文人中,韩愈是善用"效体"的代表,他有意识地效仿孟郊、樊宗师、柳宗元、卢仝等人的文学... 文学作品中的"效体"除了效仿古人之外,还有一类效体是专门效仿同时代作家,尤其是与所写作品直接相关的友辈之文体与风格。唐代文人中,韩愈是善用"效体"的代表,他有意识地效仿孟郊、樊宗师、柳宗元、卢仝等人的文学风格,其效体不仅在诗歌中多有出现,还在散文尤其是墓志铭与赠序文中多有运用。这种因人设辞与善于虚构的手段也造成颇富戏剧化、情境化的文学效果。效体现象在唐代并不是个例,杜甫在唱和、酬赠诗中也善用效体,其效体与韩愈一样,明显具有因人设辞的特点,也均是效友辈之作。"杜诗韩笔"能够极诗文之正变,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分析杜甫诗与韩愈文中的相似现象,或可从新的角度佐证"杜诗韩笔"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效体 杜甫 杜诗韩笔
下载PDF
隐逸与园林:关于杜甫农业诗中的几个问题——兼评《杜甫农业诗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郝润华 《杜甫研究学刊》 2020年第3期112-119,共8页
杜甫在流寓秦州、成都、夔州时期创作了一些农业诗,日本学者古川末喜著、董璐译《杜甫农业诗研究——八世纪中国农事与生活之歌》,系统考察了杜甫三个时期的农业诗歌,对某些意象做了专门阐释,是一部视角新颖、论述细密的杜诗研究新作。... 杜甫在流寓秦州、成都、夔州时期创作了一些农业诗,日本学者古川末喜著、董璐译《杜甫农业诗研究——八世纪中国农事与生活之歌》,系统考察了杜甫三个时期的农业诗歌,对某些意象做了专门阐释,是一部视角新颖、论述细密的杜诗研究新作。但是,由于对作品的理解与认识上的偏差,作者认为杜甫流寓西北、西南(包括夔州)似乎是为了尝试隐逸生活,并且作者基于杜甫隐逸论又提出了成都草堂是一座园林的论点,这些观点均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农业诗研究》 隐逸 园林
下载PDF
跨文本阅读:《以赛亚书》2章1-4节与杜甫诗篇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宗强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3,共7页
通过对《以赛亚书》2:1-4和杜甫诗篇这两个不同文本的"跨越"解读,探讨了"和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问题。"和谐"不仅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止息战争&qu... 通过对《以赛亚书》2:1-4和杜甫诗篇这两个不同文本的"跨越"解读,探讨了"和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问题。"和谐"不仅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止息战争"的"和平"层面,还包括了人与自然之间敌对状态的结束,个体的心灵、灵魂层面的升华。跨文本阅读《以赛亚书》和杜甫诗篇,会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人类追求和平与"和谐观"的丰富性、复杂性与多层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赛亚书》2-4 杜甫诗篇 跨文本阅读 和平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南京图书馆藏《方南堂先生手批杜诗》考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曦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4期173-180,共8页
南京图书馆所藏《方南堂先生手批杜诗》,保存了清初诗人方贞观对于杜诗的批点。其中评语近两万字,总体倾向是贬多于褒,可以纳入明末清初"贬杜论"谱系之中。其圈点形式也很丰富。最有特点的是诗题上所加的数量不等的朱圈,这体... 南京图书馆所藏《方南堂先生手批杜诗》,保存了清初诗人方贞观对于杜诗的批点。其中评语近两万字,总体倾向是贬多于褒,可以纳入明末清初"贬杜论"谱系之中。其圈点形式也很丰富。最有特点的是诗题上所加的数量不等的朱圈,这体现出方氏对杜诗的甄选,相当于一部杜诗选本。综合其圈选、评语看,方氏的观点是对明代格调派杜诗评价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贞观 杜诗批点 贬杜论 选本
下载PDF
说杜甫《双枫浦》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去非 《云梦学刊》 2002年第3期77-78,共2页
杜甫的《双枫浦》一诗 ,素来号称难读 ,研究家们也各有不同的看法。究竟应当如何理解这首诗 ?这首诗在杜甫湖湘诗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真正理解了这首诗 ,对于我们正确理解晚年的杜甫 ,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杜甫 诗歌 《双枫浦》 研究
下载PDF
人际传播:杜诗未刊评点的传播方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绍皇 《武陵学刊》 2011年第4期118-123,共6页
杜诗未刊评点是杜诗学史上具有独特批评形态且文学批评色彩较浓的珍稀文献。与小说、戏曲评点着意于文学传播之商业价值的多向性、大众化传播方式不同,单向性、私人化的人际传播是杜诗未刊评点传播的唯一方式。在其版本流传过程中逐步... 杜诗未刊评点是杜诗学史上具有独特批评形态且文学批评色彩较浓的珍稀文献。与小说、戏曲评点着意于文学传播之商业价值的多向性、大众化传播方式不同,单向性、私人化的人际传播是杜诗未刊评点传播的唯一方式。在其版本流传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父子传播、友朋传播和师生传播等三种主要的传播形态。杜诗未刊评点这种单向性的人际传播具有强化杜诗经典地位、激起学界和收藏界对杜诗未刊评点不断珍视的现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未刊评点 杜诗学 人际传播
下载PDF
杜甫的婚姻及其婚姻诗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辉斌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4,共4页
通过对杜甫婚姻诗及有关史料的综合考察,对杜甫的婚姻进行了相关考证。
关键词 杜甫 婚姻诗 一生两娶
下载PDF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应用——以杜甫诗《赠卫八处士》的两个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符元兰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44-147,150,共5页
对翻译的理解不同将会产生不同的翻译标准,同时判断译文质量的方法也不同。德国学者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为评估译文质量提供了方法。笔者借用这一理论,以杜甫诗《赠卫八处士》的许渊冲译文和辜鸿铭译文为例,在语场、语旨和语... 对翻译的理解不同将会产生不同的翻译标准,同时判断译文质量的方法也不同。德国学者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为评估译文质量提供了方法。笔者借用这一理论,以杜甫诗《赠卫八处士》的许渊冲译文和辜鸿铭译文为例,在语场、语旨和语式上分析译文与原文在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方面的偏离程度,判断译文质量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量化指标 杜甫诗译文 比较
下载PDF
杜诗修辞格的超常运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年湖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06-109,共4页
作为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伟大诗人,杜甫在运用某些修辞格时,根据思想及艺术表达的需要,突破了人们对这些修辞格传统意义的理解,真正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对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也起了... 作为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伟大诗人,杜甫在运用某些修辞格时,根据思想及艺术表达的需要,突破了人们对这些修辞格传统意义的理解,真正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对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些修辞格主要有求同对比、求异用典、当句对仗、错位比喻、句内顶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求同对比 求异用典 当句对仗 错位比喻 句内顶真
下载PDF
《全宋诗》乐章辑考——新补大晟府乐章50首及其他乐章辑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春义 《嘉兴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1-24,共14页
从宋人别集新辑录大晟府乐章50首,这些当为赵鼎臣任秘书少监时所作,又新补楼钥乐章1首,以及从《全宋诗》所收乐章考得有姓名者93首,略作校订,以助《全宋诗》之完璧。
关键词 大晟府乐章 宋人别集 《宋史·乐志》 《宋会要辑稿·乐》 《全宋诗》 辑考
下载PDF
“天阙”应为“天窥”之误
18
作者 韩成武 张岚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4,共4页
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有"天阙"、"天窥"两种版本之别,孰是孰非,学界迄今仍存争议。对杜甫诗集中共12首五言八行仄韵体诗进行声律、韵律、对仗三个方面的考察,可以发现杜甫创作时有着把律诗的格局引入仄韵古体诗... 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有"天阙"、"天窥"两种版本之别,孰是孰非,学界迄今仍存争议。对杜甫诗集中共12首五言八行仄韵体诗进行声律、韵律、对仗三个方面的考察,可以发现杜甫创作时有着把律诗的格局引入仄韵古体诗的心思,即尽量使用律句,尽力在中间两联使用对仗,尽力不用邻韵。按照这种心思,就应该把这首诗的颈联视为对仗,根据对仗的要求,从字的声调和词性上来权衡,应该是"天窥"而非"天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天阙 天窥 辨析
下载PDF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作地系年考辨
19
作者 赵睿才 刘冰莉 《杜甫研究学刊》 2020年第1期10-19,共10页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的名篇,可是其作时作地问题至今尚存争议。传统以为,组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或二年(767)的夔州,至今仍为多数学者袭用。这样一来,除其四、其五分咏先主祠、武侯庙没有问题,其余三首都是预想之词,理解起来总有些&qu...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的名篇,可是其作时作地问题至今尚存争议。传统以为,组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或二年(767)的夔州,至今仍为多数学者袭用。这样一来,除其四、其五分咏先主祠、武侯庙没有问题,其余三首都是预想之词,理解起来总有些"隔"。其症结是:杜甫身在夔州,庾信宅、宋玉宅、昭君村等,何得而咏之?传统的惯例是先游历,后歌咏之——从游历角度看,组诗是纪行诗(从根本说是咏怀诗)。因而,可以断定组诗非作于一时一地,时间跨度大概是永泰二年(766)暮春至大历三年(768)春末,地点是从夔州经归州到江陵,最终定稿于江陵;如果非得将组诗定于一时之手笔的话,那应是大历三年(768)。这对诠释杜甫本次悲壮行旅意义非常:纠考历史积累之讹误,还杜诗之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杜诗 《咏怀古迹五首》 编年 行迹 考辨
下载PDF
杜诗引《易》辨证
20
作者 李小成 《唐都学刊》 2018年第4期10-18,共9页
杜甫的诗千四百余篇,范围广大,凡所征引,及于经史子集,融化其间,了然无痕。如古人所言"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可与言杜诗"。杜诗中所引"六经",俯拾即是,仅《周易》一经,所引近百处之多,及于经、传,旁涉《易林》... 杜甫的诗千四百余篇,范围广大,凡所征引,及于经史子集,融化其间,了然无痕。如古人所言"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可与言杜诗"。杜诗中所引"六经",俯拾即是,仅《周易》一经,所引近百处之多,及于经、传,旁涉《易林》。考察杜诗对"六经"之一《易经》的征引,对于研究杜甫的儒家思想及科举考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易经》 《杜诗详注》 《易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