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倍他司汀联合利多卡因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管石复位(CRP)治疗成功后残余头晕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BPPV经CRP治疗成功后残余头晕患者86例...目的探究倍他司汀联合利多卡因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管石复位(CRP)治疗成功后残余头晕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BPPV经CRP治疗成功后残余头晕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倍他司汀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倍他司汀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残余头晕持续时间、治疗前后头晕症状(DHI)、跌倒恐惧心理(ABC)、前庭诱发肌源性动作电位(VEMP)异常率、皮肤交感反应(SSR)、血液流变学指标及BPPV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残余头晕持续时间(10.12±3.58 d)短于对照组(14.97±4.72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DHI评分(25.38±3.36分,8.87±2.46分)低于对照组(30.19±3.85分,16.91±2.93分),ABC评分(59.39±8.24分,88.64±10.25分)高于对照组(52.47±8.51分,80.59±9.6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眼性VEMP异常率(16.27%、6.98%)、颈性VEMP异常率(4.65%、2.33%)低于对照组眼性VEMP异常率(37.21%、25.58%)、颈性VEMP异常率(18.60%、18.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SSR潜伏期(1.80±0.23 ms,1.84±0.26ms)高于对照组(1.69±0.21 ms,1.73±0.24 ms),SSR波幅(1.53±0.32 m V,1.50±0.29 m V)低于对照组(1.74±0.30m V,1.71±0.31 m V),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浆黏度(1.18±0.19 m Pa·s)、全血高切黏度(4.26±0.35 m Pa·s)、纤维蛋白原(2.76±0.16 g/L)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黏度(1.32±0.17 m Pa·s)、全血高切黏度(4.73±0.38 m Pa·s)、纤维蛋白原(3.15±0.19 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BPPV复发率(0.00%、2.38%)与对照组(5.00%、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倍他司汀联合利多卡因治疗BPPV经CRP治疗成功后残余头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倍他司汀联合利多卡因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管石复位(CRP)治疗成功后残余头晕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BPPV经CRP治疗成功后残余头晕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倍他司汀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倍他司汀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残余头晕持续时间、治疗前后头晕症状(DHI)、跌倒恐惧心理(ABC)、前庭诱发肌源性动作电位(VEMP)异常率、皮肤交感反应(SSR)、血液流变学指标及BPPV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残余头晕持续时间(10.12±3.58 d)短于对照组(14.97±4.72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DHI评分(25.38±3.36分,8.87±2.46分)低于对照组(30.19±3.85分,16.91±2.93分),ABC评分(59.39±8.24分,88.64±10.25分)高于对照组(52.47±8.51分,80.59±9.6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眼性VEMP异常率(16.27%、6.98%)、颈性VEMP异常率(4.65%、2.33%)低于对照组眼性VEMP异常率(37.21%、25.58%)、颈性VEMP异常率(18.60%、18.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SSR潜伏期(1.80±0.23 ms,1.84±0.26ms)高于对照组(1.69±0.21 ms,1.73±0.24 ms),SSR波幅(1.53±0.32 m V,1.50±0.29 m V)低于对照组(1.74±0.30m V,1.71±0.31 m V),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浆黏度(1.18±0.19 m Pa·s)、全血高切黏度(4.26±0.35 m Pa·s)、纤维蛋白原(2.76±0.16 g/L)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黏度(1.32±0.17 m Pa·s)、全血高切黏度(4.73±0.38 m Pa·s)、纤维蛋白原(3.15±0.19 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BPPV复发率(0.00%、2.38%)与对照组(5.00%、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倍他司汀联合利多卡因治疗BPPV经CRP治疗成功后残余头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