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piration pneumonia during general anesthesia induction after esophagectomy: A case report 被引量:4
1
作者 Jia-Xi Tang Ling Wang +4 位作者 Wei-Qi Nian Wan-Yan Tang Jing-Yu Xiao Xi-Xi Tang Hong-Liang Li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21期5409-5414,共6页
BACKGROUND Esophageal cancer is a common malignant tumor of the digestive system.At present,surgery is the most important treatment strategy.After esophagectomy and gastric esophagoplasty,the patients are prone to reg... BACKGROUND Esophageal cancer is a common malignant tumor of the digestive system.At present,surgery is the most important treatment strategy.After esophagectomy and gastric esophagoplasty,the patients are prone to regurgitation.However,these patients currently do not receive much attention,especially from anesthesiologists.CASE SUMMARY A 55-year-old woman was scheduled for right lower lung lobectomy.The patient had undergone radical surgery for esophageal cancer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6 mo prior.Although the patient had fasted for>17 h,unexpected aspiration still occurred during induction of general anesthesia.Throughout the operation,oxygen saturation was 98%-100%,but the airway pressure was high(35 cmH2O at double lung ventilation).The patient was sent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fter surgery.Bedside chest radiography was performed,which showed exudative lesions in both lungs compared with the preoperative image.After surgery,antibiotics were given to prevent lung infection.On day 2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the patient was extubated and discharged on postoperative day 7 without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aspiration pneumonia.CONCLUSION After esophagectomy,patients are prone to regurgitation.We recommend nasogastric tube placement followed by rapid sequence induction or conscious intub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iration pneumonia ESOPHAGECTOMY Gastric esophagoplasty respiratory aspiration General anesthesia Case report
下载PDF
Fractured tracheostomy tube obturator: A rare cause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in a tracheostomized patient 被引量:1
2
作者 Mussarat Afzal Hadi Al Mutairi Ikram Chaudhary 《World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13年第3期30-32,共3页
Foreign body aspiration is a worldwide health problem which often results in life threatening complications. Tracheostomy tube fracture resulting in airway obstruction is a serious condition which has been reported in... Foreign body aspiration is a worldwide health problem which often results in life threatening complications. Tracheostomy tube fracture resulting in airway obstruction is a serious condition which has been reported in the medical literature. We report a rare case of a tracheostomy obturator fractured and lodged in tracheobronchial tree in a patient who presen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Rigid or flexible bronchoscopy is frequently necessary for the diagnosis as well as the treatment. In adults, removal of the foreign body can be attempted during a diagnostic examination with a fiberoptic bronchoscope under lignocaine local infiltration with sedation, which may help to avoid any further invasive procedures. Flexible bronchoscopy should always be considered in foreign body aspiration. A periodic review of the techniques of tracheostomy care, including timely check-ups for signs of wear and tear, can possibly eliminate such avoidable late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piratory DISTRESS TRACHEOSTOMY Foreign body aspiration BRONCHOSCOPY
下载PDF
颅脑胶质瘤术后患者重症监护病房误吸风险及预测模型建立
3
作者 石欢 柳月 袁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 探讨颅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误吸风险因素,并建立术后ICU误吸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手术治疗胶质瘤患者379例。根据2:1比例分... 目的 探讨颅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误吸风险因素,并建立术后ICU误吸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手术治疗胶质瘤患者379例。根据2:1比例分为建模组252例和验证组127例,建模组患者根据术后ICU误吸发生情况分为误吸组49例和非误吸组203例,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ICU误吸风险因素,基于回归系数赋值风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分别使用ROC曲线对该风险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进行评估。结果 建模组与验证组术后ICU误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4,P=0.4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术后持续昏迷时间≥24 h是胶质瘤患者术后ICU误吸的危险因素(P<0.01)。建模组低、中、高风险胶质瘤患者术后ICU误吸发生率分别为7.69%、39.13%和64.29%,曲线下面积为0.771(95%CI:0.700~0.842,P<0.01);验证组低、中、高风险胶质瘤患者术后ICU误吸发生率分别为8.05%、51.61%和66.67%,曲线下面积为0.789(95%CI:0.698~0.881,P<0.01)。结论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术后持续昏迷会增加胶质瘤患者术后ICU误吸发生风险,基于风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误吸 危险因素 预测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对肺癌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倪碧宇 田茂良 温友利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5期821-825,共5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OB)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对肺癌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OB)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对肺癌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机械通气联合吸痰管吸痰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FOB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酸碱度(pH值)]、呼吸功能指标[呼吸做功(WOB)、气道阻力(RAW)、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峰压(PIP)]、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炎性因子IL-6、TNF-α、hs-CRP水平;对比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1,P<0.05);实验组血气指标、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呼吸功能指标结果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2,5.530,2.008,5.136,9.344,8.549,3.681,3.557,7.778,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27,17.291,16.748,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274,P>0.05)。结论FOB吸痰联合肺泡灌洗用于肺癌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有效抑制炎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肺泡灌洗 肺癌 肺部感染 呼吸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5
作者 孙火忠 李静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117-120,共4页
目的:浅析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2022年1—12月,将鄂钢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接受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干预)和对照组(接受传统吸痰干... 目的:浅析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2022年1—12月,将鄂钢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接受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干预)和对照组(接受传统吸痰干预),各30例。比较两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动脉血气、机械通气时间、吸痰次数、疗效和操作安全性。结果:两组干预前的CPIS评分和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CPIS评分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与动脉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体患者治疗期间均无安全事故发生。结论: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接受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干预,可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吸痰 肺泡灌洗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床旁纤支镜吸痰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李世泽 赵迪宏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0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吸痰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行床旁纤支镜吸痰^(+)机械通气治...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吸痰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行床旁纤支镜吸痰^(+)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C反应蛋白(CRP)]、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退热时间及机械通气撤机时间、呼吸力学参数[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动态肺顺应性(Cdyn)、呼吸做功(WOB)]。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NF-α(4.15±0.64)ng/L、IL-6(21.98±3.62)pg/ml、IL-8(25.24±4.31)μg/L、CRP(72.22±9.51)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4±1.78)ng/L、(54.54±6.55)pg/ml、(49.15±8.78)μg/L、(101.31±11.21)mg/L(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77.81±14.06)mm Hg(1 mm Hg=0.133 kPa)比对照组的(68.75±12.86)mm Hg更高,PaCO_(2)(41.06±4.25)mm Hg比对照组的(48.69±5.13)mm Hg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2.26±0.52)d、机械通气撤机时间(5.26±1.23)d均短于对照组的(3.68±1.03)、(8.25±2.12)d(P<0.05)。治疗后,观察组PIP(16.33±2.16)cm H2O(1 cm H2O=0.098 kPa)、Raw(8.20±0.45)cm H2O/(L·s)、WOB(0.34±0.17)J/L显著低于对照组(23.42±2.55)cm H2O、(11.35±0.50)cm H2O/(L·s)、(0.50±0.30)J/L,Cdyn(36.15±7.24)ml/cm H2O高于对照组的(27.20±6.46)ml/cm H2O(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床旁纤支镜吸痰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后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炎症因子、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力学参数,缩短恢复时间,临床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力学参数
下载PDF
无创吸痰法在缓解婴幼儿呼吸道症状中应用价值研究
7
作者 方秀业 王日婷 +1 位作者 何英奇 洪月萍 《系统医学》 2024年第9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吸痰法在缓解婴幼儿呼吸道症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2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无创组和传统组,每组5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吸痰法,无创组使... 目的探讨无创吸痰法在缓解婴幼儿呼吸道症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2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无创组和传统组,每组5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吸痰法,无创组使用无创吸痰技术,比较两组患儿的吸痰效果、呼吸功能恢复指标[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aO_(2))和心率(Heart Rate,HR)]、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无创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传统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1,P<0.05);治疗后两组SaO_(2)均增高,无创组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R均减慢,无创组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吸痰法缓解婴幼儿的呼吸道症状中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吸痰法 婴幼儿 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在重症肺炎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豆灿灿 吕喜兰 戚彩艳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5期97-99,10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即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和常规吸痰管吸痰在重症肺炎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1月商丘市立医院收治的94例重症肺炎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即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和常规吸痰管吸痰在重症肺炎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1月商丘市立医院收治的94例重症肺炎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吸痰管吸痰,给予观察组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控制情况、血气指标及炎性反应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急性生理性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较对照组患者低,发热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患者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22、5.216、7.668和6.945,P值均<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患者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较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22、6.252和7.705,P值均<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较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167、7.368、3.093和10.081,P值均<0.05)。结论:与常规吸痰管吸痰相比,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能对重症肺炎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水平进行调节,改善炎症反应,进而控制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 吸痰管吸痰 重症肺炎并发Ⅱ型呼吸衰竭
下载PDF
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CPIS评分、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探讨
9
作者 谢艳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0期13-16,共4页
目的探究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66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肺泡灌洗治... 目的探究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66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肺泡灌洗治疗,观察组采取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PIS评分、血气指标、血清炎性指标、肺功能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体温、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氧合情况、X线胸片、肺部浸润影的进展情况和气管吸取物培养评分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体温、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氧合情况、X线胸片、肺部浸润影的进展情况和气管吸取物培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15.85±2.72)ng/L、肿瘤坏死因子-α(63.76±5.61)ng/L、超敏C反应蛋白(32.86±3.93)mg/L均低于对照组的(22.73±3.31)ng/L、(85.59±7.23)ng/L、(50.25±6.70)mg/L(P<0.05)。两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流量峰值、用力肺活量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1.82±0.24)L、呼气流量峰值(3.37±0.28)L/s、用力肺活量(1.98±0.35)L均高于对照组的(1.45±0.26)L、(2.84±0.21)L/s、(1.58±0.29)L(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4%(P<0.05)。结论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能够提高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CPIS评分及血清炎性指标水平,有助于肺功能早日恢复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吸痰 肺泡灌洗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血清炎性指标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呼吸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席冰洁 龚晓露 许欣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肺部感染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12月期间RICU接收的108例肺部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4)... 目的探讨针对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肺部感染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12月期间RICU接收的108例肺部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4)。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结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疗程为1周。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情况,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与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变化,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体温恢复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血象改善时间、肺部病变吸收时间、住RICU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P<0.05);两组患者治疗1周在FEV1%、FVC%、SaO2、PaO2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而观察组在治疗后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周在PaCO2指标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治疗后指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RICU肺部感染,可取得良好效果,加速疾病转归,改善患者肺功能以及血气指标,并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重症监护室 肺部感染 纤维支气管镜 吸痰灌洗治疗 肺功能 血气指标
下载PDF
早期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显性吸入性肺炎致ARDS 2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瞿星光 龚勋 +2 位作者 周刚 张蓉 张朝晖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3-334,340,共3页
目的探讨在机械通气和加强抗感染的基础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显性吸入性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将显性吸入性肺炎致ARDS的2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去除诱因、建立人工气道、... 目的探讨在机械通气和加强抗感染的基础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显性吸入性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将显性吸入性肺炎致ARDS的2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去除诱因、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联合应用抗生素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1~3次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果治疗组PaO2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升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PaCO2的下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胸片阴影消失平均时间、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和ICU内入住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机械通气和加强抗感染的基础上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是治疗显性吸入性肺炎致ARDS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显性吸入性肺炎 肺泡灌洗
下载PDF
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5
12
作者 盛志娟 向梅 金雅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3805-3806,共2页
目的探讨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09年7月—2010年6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348例为对照组,2010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36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老年精神科... 目的探讨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09年7月—2010年6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348例为对照组,2010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36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老年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老年精神科护理的同时使用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进行评估,得分≥6分者落实误吸/窒息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误吸/窒息发生率为1.93%(7/3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2%(22/34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χ2=8.72,P<0.05)。结论应用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进行评分,并依据评分结果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误吸/窒息发生率,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住院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吸 窒息 痴呆 护理
下载PDF
上下呼吸道吸出物对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新星 陈正荣 +6 位作者 黄莉 王美娟 严永东 顾文婧 邵雪军 张学兰 季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比较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抽吸物(NPA)和肺泡灌洗液(BALF)的病原学差异。方法收集21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NPA及BALF,进行多病原联合检测并进行分析。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 目的比较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抽吸物(NPA)和肺泡灌洗液(BALF)的病原学差异。方法收集21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NPA及BALF,进行多病原联合检测并进行分析。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及博卡病毒(HBo V),RT-PCR法检测鼻病毒(HRV)及偏肺病毒(h MPV)等,并作细菌培养。结果 210例患儿NPA和BALF病原总阳性检出率为91.9%(193/210),高于NPA检出率75.2%(158/210)及BALF检出率85.2%(179/210),且BALF检出率高于N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10例患儿细菌总检出率17.1%,NPA与BALF细菌检出率分别为13.3%和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但菌种检出一致性较差(Kappa=0.262);病毒总检出率28.1%,NPA病毒检出率(24.3%)高于BALF(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NPA和BALF的HBo V检出一致性较好(Kappa=0.508);MP总检出率为80.0%,BALF的MP检出率(77.6%)高于NPA(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BALF的MP中位拷贝数为4.28×106,高于NPA的1.31×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病程>2周患儿NPA的MP检出率低于病程≤2周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PA的病毒、MP检测可作为下呼吸道感染的参考依据,其与BALF联合检测可提高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敏感性。BALF检测是重症或疑难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病原学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鼻咽抽吸物 病原学 下呼吸道感染 儿童
下载PDF
两种床旁筛查工具对脑卒中患者误吸筛查诊断准确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朱亚芳 张晓梅 +4 位作者 邓瑛瑛 雷清梅 杨蕾 朱敏芳 周宏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3257-3263,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洼田饮水试验(WST)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对脑卒中患者误吸筛查的诊断价值与效能。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Cochrane Library、Pub 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1980—2017年公开发表的WST... 目的系统评价洼田饮水试验(WST)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对脑卒中患者误吸筛查的诊断价值与效能。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Cochrane Library、Pub 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1980—2017年公开发表的WST和SSA对脑卒中患者误吸筛查诊断准确性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严格按照Cochrane协作网关于诊断性试验推荐的文献纳入标准独立地进行文献筛选,提取各纳入研究中包含的诊断信息:真阳性值、假阳性值、真阴性值、假阴性值、灵敏度、特异度,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Meta-Di Sc version 1.4软件、Stata 12.0软件、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4篇,WST(<50 ml)对脑卒中患者误吸筛查的合并灵敏度为0.54[95%CI(0.48,0.61)],合并特异度为0.76[95%CI(0.69,0.82)];WST(≥50 ml)对脑卒中患者误吸筛查的合并灵敏度为0.80[95%CI(0.72,0.86)],合并特异度为0.67[95%CI(0.60,0.73)];SSA对脑卒中患者误吸筛查的合并灵敏度为0.86[95%CI(0.82,0.90)],合并特异度为0.69[95%CI(0.64,0.73)]。WST(<50 ml)与SSA合并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49,P<0.05);WST(≥50 ml)与SSA合并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80,P>0.05);WST(<50 ml)与WST(≥50 ml)合并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3,P<0.05)。WST(<50 ml)与SSA合并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35,P>0.05);WST(≥50 ml)与SSA合并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90,P>0.05);WST(<50 ml)与WST(≥50 ml)合并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04,P>0.05)。集成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显示WST(<50 ml)、WST(≥50 ml)、SSA对脑卒中患者误吸筛查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0、0.818、0.858。结论 WST对脑卒中患者误吸筛查的诊断效能与其饮水量有关,WST(≥50 ml)和SSA对脑卒中患者误吸筛查的准确性优于WST(<5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误吸 多相筛查 灵敏度 特异度 META分析
下载PDF
老年长期卧床患者误吸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徐永能 卢少萍 +2 位作者 赵雪琴 黄巧 陈炎丽 《中华护理教育》 2017年第7期544-547,共4页
误吸(aspiration)指进食或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液体、固体食物或分泌物、血液等误人气管。误吸是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该类人群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之[2-3]。据文献Ⅲ报道,因误吸所致吸入性肺炎死亡率可达40%~50... 误吸(aspiration)指进食或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液体、固体食物或分泌物、血液等误人气管。误吸是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该类人群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之[2-3]。据文献Ⅲ报道,因误吸所致吸入性肺炎死亡率可达40%~50%,严重时可引起突然窒息,甚至死亡。近年来,学者们对如何预防老年误吸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本文对引起老年卧床患者误吸的危险因素、误吸的诊断与评估、误吸的预防措施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误吸 预防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联合机械排痰治疗吸入性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38
16
作者 付黎明 朱平 李春燕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联合机械排痰治疗吸入性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吸入性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联合机械排痰治疗吸入性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吸入性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76)和对照组(n=88),2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肺部感染、纠正呼吸衰竭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联合机械排痰。记录2组患者的发热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EICU住院时间及抗生素应用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5天及2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CPI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第5天和2周后CPIS评分、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2周后CPIS评分、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治疗第5天(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第5天和2周后CPIS评分、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E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使用三联及以上抗生素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8.57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42%(71/76)和81.82%(72/88),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917,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联合机械排痰治疗吸入性肺炎并发呼吸衰竭,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少抗生素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吸痰 支气管灌洗 机械排痰 吸入性肺炎 呼吸衰竭
下载PDF
无菌吸痰管吸痰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杨欢 陈平 +1 位作者 蒋慧 罗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07-810,共4页
目的:比较无菌吸痰管吸痰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采样培养在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64例机械通气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均先后使用无菌吸痰管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两种方法进行采样,并... 目的:比较无菌吸痰管吸痰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采样培养在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64例机械通气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均先后使用无菌吸痰管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两种方法进行采样,并进行病原学分析和诊断试验的评价。结果:无菌吸痰管与支气管肺泡灌洗采样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71.88%和78.13%(P>0.05),两种方法诊断一致率达81.25%。结论:无菌吸痰管采样对于机械通气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不仅能获得准确的病原,帮助临床医生选择敏感抗生素,而且还是一种简单、安全和经济的病原采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吸痰 支气管肺泡灌洗 机械通气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学
下载PDF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影像学特征及误吸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彭继海 张鸣生 +3 位作者 李河 白文方 罗流钦 范小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 通过分析吞咽障碍的高龄患者改良吞钡造影检查影像学特征,探讨高龄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高龄吞咽障碍患者68例,进行床旁临床评定以及改良吞钡造影检查,采用分区法将成像过程分成A、B、C和D区,分析患者误吸的... 目的 通过分析吞咽障碍的高龄患者改良吞钡造影检查影像学特征,探讨高龄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高龄吞咽障碍患者68例,进行床旁临床评定以及改良吞钡造影检查,采用分区法将成像过程分成A、B、C和D区,分析患者误吸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改良吞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吞咽障碍主要表现在A、B、C区,多数患者舌肌运送能力减弱,舌肌萎陷,舌腭连接不良占88.2%,食团提前后漏占83.8%,口腔运送时间延长占72.1%,咽启动延迟占80.9%,会厌谷残留占79.4%,喉渗透占72.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吞咽启动延迟(OR=13.291,95%CI:2.300~76.797,P=0.033)、会厌谷残留(OR=13.163,95% CI:2.215~78.231,P=0.004)、喉渗透(OR=3.765,95%CI:0.728~19.475,P=0.005)是导致高龄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具有特征的影像学表现.治疗师、康复医师应根据患者改良吞钡造影检查影像学资料,客观地评价患者情况,制订合理、科学地康复计划,减少误吸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误吸 硫酸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呼吸重症监护室吸入性肺炎的病原学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莉 程真顺 吴长蓉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观察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医院获得吸入性肺炎和社区获得吸入性肺炎的微生物学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吸入性肺炎诊断标准且收入 RICU 的重症患者112例,根据感染来源分为医院获得吸入性肺炎和社区获得吸入... 目的:观察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医院获得吸入性肺炎和社区获得吸入性肺炎的微生物学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吸入性肺炎诊断标准且收入 RICU 的重症患者112例,根据感染来源分为医院获得吸入性肺炎和社区获得吸入性肺炎两组,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吸取液培养观察病原学情况,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其中包括一般情况、血液生化检查、初始治疗、抗生素治疗及最终结果。结果RICU 中医院获得和社区获得吸入性肺炎患者年龄>65岁者分别占80%和89%。RICU 吸入性肺炎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脑出血和脑梗塞(34%)。所有患者均至少伴随有一种基础疾病,53%的患者伴随有4种或4种以上基础疾病。从94例患者中共分离到病原菌128株,其中 G -菌最多(75株),真菌(36株)次之,混合感染比率高。整体病死率为43.8%,其中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肺炎死亡率分别为40.0%和50.0%。多因素 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65岁(P <0.05)、使用强心剂(P <0.01)以及无效初始治疗(P <0.01)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ICU 中医院获得和社区获得吸入性肺炎多见于老年人,合并症多;易发生混合感染,需重视真菌感染;老年、心功能不全、无效初始治疗是导致预后差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重症监护室 吸入性肺炎 病原学 预后因素
下载PDF
早产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水平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秀云 王迪彬 +1 位作者 陈培如 石玉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640-1642,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的合成水平,及其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关系。方法以该院35例早产新生儿(胎龄26~31周)为研究对象,均表现为明显的NRDS症... 目的探讨早产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的合成水平,及其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关系。方法以该院35例早产新生儿(胎龄26~31周)为研究对象,均表现为明显的NRDS症状,需要行气管插管。在此期间,收集患儿气管插管中的气管吸出物,直至第8周为止;另以其他术中需行气管插管的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对各组样品的总蛋白质含量进行定量检测;并且用免疫印迹法,在各个时间点,对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P)-A,SP-B和SP-C表达水平的改变做半定量分析。结果35例患有NRDS的早产新生儿,在出生1周以内,其气管吸出物中PS的各种组分,如SP-A,SP-B和SP-C的水平都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P<0.01)。其中,SP-A和SP-B的水平在早产新生儿出生后的2周内开始逐步上升;而SP-C的水平则从第3周开始才显示上升的趋势。结论NRDS的发生主要和PS的低水平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在研究的3种PS组分中,SP-C水平的改善与症状缓解的关系最为密切,它的缺乏可能对NRDS的发生有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 呼吸窘迫综合征 气管吸出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