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险投资的最优投资比例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荣喜民 吴孟铎 刘泊旸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8-200,共3页
分析传统保费投资研究的不足 ,利用保费收取与保险赔付间的时滞 ,对收取的保费进行投资 ;考虑承保风险对投资的影响 ,建立了考虑承保风险的保险投资模型 ,并得出最优投资比例 .这对保险人正确利用保费进行投资有重要意义 .最后 。
关键词 承保风险 风险忍耐测度 保险投资 最优投资比例 保费投资 保费收取 保险赔付
下载PDF
保险投资的最优投资比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孟铎 顾培亮 +1 位作者 荣喜民 刘泊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5-67,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保费投资研究的不足 ,利用保费收取与保险赔付间的时滞 ,对收取的保费进行投资 ,通过考虑承保风险对投资的影响 ,建立了考虑承保风险的保险投资模型 ,并得出最优投资比例。
关键词 承保风险 效用函数 风险忍耐测度
下载PDF
罗近溪的经典诠释及其思想史意义——就“克己复礼”的诠释而谈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79,共8页
在“克己复礼”的诠释史上,“克去己私,复返天理”这一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主流见解到了阳明学的时代,遭到了严重的挑战,明代心学家罗汝芳(号近溪)提出了“能己复礼”、“能身复礼”的全新诠释。这一诠释的思想意义不仅在于罗汝芳由此确... 在“克己复礼”的诠释史上,“克去己私,复返天理”这一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主流见解到了阳明学的时代,遭到了严重的挑战,明代心学家罗汝芳(号近溪)提出了“能己复礼”、“能身复礼”的全新诠释。这一诠释的思想意义不仅在于罗汝芳由此确立了以“己即人”、“人即仁”为核心内容的仁学思想,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经典解释的案例适以表明对于经典文本的解读应当允许突破文字训诂的局限而作出富有创造性的哲学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诠释 克己 能己 能身
下载PDF
“克己复礼”的千年聚讼与当代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自慧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40,共6页
"克己复礼"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命题之一。两千多年来,关于这一命题,可谓聚讼纷纭。从汉至清,争论的重点是"克己"的真义;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今,争论的核心是"复礼"的真义。本文认为,对孔子"克己复礼为... "克己复礼"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命题之一。两千多年来,关于这一命题,可谓聚讼纷纭。从汉至清,争论的重点是"克己"的真义;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今,争论的核心是"复礼"的真义。本文认为,对孔子"克己复礼为仁"一语正确理解的关键是对"复礼"二字的阐释。"复"既有"恢复"、"返回"之意,也有"实践"、"履行"的内涵。周礼是融礼之内在精神——敬、诚、忠、信、义与礼之外在规范——礼节仪式为一体的"中华文化内核"。孔子是周礼之内在精神的捍卫者,反对那种丢弃了"礼"的精神而徒有形式的礼节仪式。孔子提倡"克己复礼"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通过自觉约束个人言行举止,回复周礼所倡导的礼之内在精神和道德情感,最终使人与人之间拥有理性的仁爱,使社会走向有序与和谐。通过与时俱进的发展,"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仍能为中国的现代道德文化体系建设和人类全球伦理的建立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周公 周礼 克己复礼
下载PDF
论孔子仁学思想的实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同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56-60,共5页
从"仁"字的起源、本义,从孔子所生活年代即春秋时期"人"字的具体历史含义,从"爱人"当时的情境所指和阶级属性,结合《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具体解释,可以看出孔子的"仁爱"是爱有差... 从"仁"字的起源、本义,从孔子所生活年代即春秋时期"人"字的具体历史含义,从"爱人"当时的情境所指和阶级属性,结合《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具体解释,可以看出孔子的"仁爱"是爱有差等,是受"礼"制约之下的"爱人":不是爱所有人,而是爱"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人",即爱贵族,爱"大臣、群臣",爱"地方长官"。孔子的仁学思想是等级人学的思想,其实质乃是为了"复礼"而"克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仁学思想 克己复礼 等级人学
下载PDF
论《论语》中的自由思想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松苗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1177-1183,共7页
自由就其本性而言是让存在,即让存在者如其所是。《论语》中的自由表现为:它让人"如仁者所是(生成、显现)",这是通过"克己"和不断的学、思、习以至于爱而完成的。但《论语》在使人成为"成人"的同时,又对... 自由就其本性而言是让存在,即让存在者如其所是。《论语》中的自由表现为:它让人"如仁者所是(生成、显现)",这是通过"克己"和不断的学、思、习以至于爱而完成的。但《论语》在使人成为"成人"的同时,又对其造成了新的遮蔽,所以自由表现为不断去蔽和显现的过程,自由是不断生成的,这既表现在"仁者"的生成上,也表现在"人"的生成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自由 克己 成人
下载PDF
《大学》中的“忠恕”思想浅探 被引量:1
7
作者 安晋军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4期15-18,共4页
忠恕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之一,核心含义为"尽己而推己",其关键是一"推"字。《大学》中"忠恕"思想的表现形态有宏观和微观两种。从宏观上看,《大学》中的"忠恕"思想表现为"修齐治平"... 忠恕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之一,核心含义为"尽己而推己",其关键是一"推"字。《大学》中"忠恕"思想的表现形态有宏观和微观两种。从宏观上看,《大学》中的"忠恕"思想表现为"修齐治平"这样一个"内圣外王"之道;从微观来看,"忠恕"思想则表现为"絜矩之道"。两种形态均体现了儒家"忠恕"思想尽己而推的推衍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忠恕 尽己而推己 内圣外王 絜矩之道
下载PDF
老子的生态智慧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丁小萍 谢玉洁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1-35,共5页
老子的生态思想以有机整体论的道论为哲学依据,以"尊道贵物"、"自然无为"为生态伦理原则,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提出了"物我一体"的平等观,"知和知常"的和谐观,"知止不殆"的适度发展... 老子的生态思想以有机整体论的道论为哲学依据,以"尊道贵物"、"自然无为"为生态伦理原则,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提出了"物我一体"的平等观,"知和知常"的和谐观,"知止不殆"的适度发展观,以及"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均衡观。在自我要求方面,老子提出的生态伦理规范包括守柔处下的谦卑观,从俭从啬的节制观,"致虚守静"的修养观。老子的生态智慧在宇宙观、自然观、发展观、消费观等方面对于消解生态危机无疑都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论 尊道贵物 自然无为 善待自然 守柔约己
下载PDF
论孔子的人学思想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跃平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99-102,共4页
孔子的“仁”学是以人为本 ,以实现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和谐统一 ,规范、协和人际关系为宗旨的 ,蕴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克己复礼”是实现“仁”。人学理想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是孔子对时代的人学把握与选择 ,具有理想色彩 ;历代... 孔子的“仁”学是以人为本 ,以实现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和谐统一 ,规范、协和人际关系为宗旨的 ,蕴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克己复礼”是实现“仁”。人学理想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是孔子对时代的人学把握与选择 ,具有理想色彩 ;历代统治者和儒者对“仁”学有所歪曲 ;不能仅以时间顺序为据来指责孔子的“倒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仁"学 人学 "克己复礼" 歪曲
下载PDF
切问而近思:谢良佐理学思想之特色
10
作者 刘京菊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21,共5页
作为程门弟子,谢良佐不仅承继师门极务力于为己之学,且其思想学术切近平实,不尚虚玄高远,程颐赏识其"为切问近思之学"。"切问而近思"是其理学思想的特色,如他强调克己以修身,不仅提出克己是儒门学者为学做人的根本... 作为程门弟子,谢良佐不仅承继师门极务力于为己之学,且其思想学术切近平实,不尚虚玄高远,程颐赏识其"为切问近思之学"。"切问而近思"是其理学思想的特色,如他强调克己以修身,不仅提出克己是儒门学者为学做人的根本,而且其一生严于律己,自为克己之功,强力不倦;他注重下学而上达,主张为学勿好高骛远,须从小事、切己之事做起,并以洒扫、应对、进退等下学功夫的积累为上达天道的基础。积思求解的愤悱之心使谢良佐具有强烈的求真精神,穷理以求是是其求真精神的具体体现。他将穷理以求是最终落脚于对本心、真我的认识和穷通,这进一步体现了其切问而近思的思想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良佐 切问而近思 克己 下学而上达 穷理
下载PDF
对孔子“克己复礼”的再认识
11
作者 朱正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9-13,共5页
长期以来 ,史学界将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视为孔子站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立场 ,反对社会改革和进步的主要依据。本文对此提出异议 ,认为这一看法的理论基础是“战国封建论” ,而“战国封建论”并非学术界的共识 ;若从“西周封建论”出... 长期以来 ,史学界将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视为孔子站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立场 ,反对社会改革和进步的主要依据。本文对此提出异议 ,认为这一看法的理论基础是“战国封建论” ,而“战国封建论”并非学术界的共识 ;若从“西周封建论”出发 ,则可做出新的诠释 ,即“克己复礼”是符合春秋时期社会稳定和发展要求的正确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仁学 克己复礼 战国封建论 西周封建论
下载PDF
论王阳明“为己”“克己”“成己”的修养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占彬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7,共7页
身心关系是王阳明思想中的重要论题。其中,他在回答学生萧惠的问题时所阐发的躯壳与真己之合一,对研究其身心观有重要意义。王阳明的为己之学可分为“为己-克己-成己”三步。人们为了保全身心,就能消除私欲,进而能成就身心,三方面紧密联... 身心关系是王阳明思想中的重要论题。其中,他在回答学生萧惠的问题时所阐发的躯壳与真己之合一,对研究其身心观有重要意义。王阳明的为己之学可分为“为己-克己-成己”三步。人们为了保全身心,就能消除私欲,进而能成就身心,三方面紧密联系,使得躯壳和真己获得现实的统一。王阳明认为,真己是躯壳的主宰和根基,躯壳是真己的载体和官能,保全躯壳的根本方法就在于成真己、致良知。真己即天理,亦即生生之理,这是身心统一的本体论依据。王阳明的身心合一思想影响了泰州学派的“保身”“安身”理论,也对当今养生观念有一定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真己 躯壳 成己 克己 为己
下载PDF
先唐画论中的形色观
13
作者 戴明秀 王玲娟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第2期61-63,共3页
先秦画论侧重五种正色的布局,其未能超出礼仪和实用的范围。绘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出现于东汉时期,以色相的变化来传达统治者的情感,写像肖似的手法达到古典写真主义的高峰,绘画成为礼制教化的工具。魏晋时期,图画改变了汉以来五行象... 先秦画论侧重五种正色的布局,其未能超出礼仪和实用的范围。绘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出现于东汉时期,以色相的变化来传达统治者的情感,写像肖似的手法达到古典写真主义的高峰,绘画成为礼制教化的工具。魏晋时期,图画改变了汉以来五行象征色的主观色彩,能够随类赋彩地表现物体的固有色。感知美术作品的两个最直接的方式是画面中"形"与"色"的关系,即"应物象形"与"随类赋彩"的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色 复礼 教化观 象形 随类赋彩
下载PDF
谈孔子仁学的核心——从“爱人”“克己复礼”“孝悌”三者的关系看仁的核心
14
作者 邱适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287-288,共2页
"仁"一直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以"仁"为孔子思想核心,论述《论语》中关于"仁"的条目所体现出的爱人、克己复礼、孝悌三方面内容之间的关系,意在说明仁的核心是"克己复礼"。
关键词 仁学 爱人 克己复礼 孝悌
下载PDF
孔子道德哲学中的群己关系
15
作者 孔洁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54-58,80,共6页
群己关系是孔子道德哲学中一个重要论题。与后期儒家哲学片面强调群体原则不同,孔子的群己观为个体生存预留下极大的开放性空间。其以具有理性判断能力的独立个体为出发点,尊重人作为现实存在的情感需求,通过推己及人的道德生发路径,形... 群己关系是孔子道德哲学中一个重要论题。与后期儒家哲学片面强调群体原则不同,孔子的群己观为个体生存预留下极大的开放性空间。其以具有理性判断能力的独立个体为出发点,尊重人作为现实存在的情感需求,通过推己及人的道德生发路径,形成了以"超越自我中心"为特征的特殊群己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群己关系 仁者由己 仁者爱人 修己安人
下载PDF
译者的形象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海凌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4年第1期113-119,共7页
本文作者揭示了译者形象的客观存在及其对原作风格的遮蔽性,认为译者把作品从一种文学语言转变为另一种文学语言,是传达事物被感知而不是被了解的感觉。译者的形象伴随着诗化的译语而存在。在翻译过程里,译者通过对译语的创造性运用... 本文作者揭示了译者形象的客观存在及其对原作风格的遮蔽性,认为译者把作品从一种文学语言转变为另一种文学语言,是传达事物被感知而不是被了解的感觉。译者的形象伴随着诗化的译语而存在。在翻译过程里,译者通过对译语的创造性运用,创造了一种非诗化语言无法传达的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理论 译者形象 文学语言 诗化 意识冲突 译语 文学风格 作者 人格 美学思想
原文传递
孔子故里的纠纷解决与权利的儒学容纳 被引量:1
17
作者 伊涛 《思想与文化》 2021年第1期257-273,共17页
传统儒学能否容纳自西舶来的权利观念,近年来又引发了争论,本文持肯定论。提出此种结论的例证,是出现在孔子故里的一项借儒调解举措和一件典型案例。调解作为纠纷解决的一种方式,原本就可以助益于儒家无讼观的达致,孔子故里恰恰诉诸送... 传统儒学能否容纳自西舶来的权利观念,近年来又引发了争论,本文持肯定论。提出此种结论的例证,是出现在孔子故里的一项借儒调解举措和一件典型案例。调解作为纠纷解决的一种方式,原本就可以助益于儒家无讼观的达致,孔子故里恰恰诉诸送儒下乡,深究其里还可以发现迎儒下乡。送迎互动涵涉儒学渗透论和实践论,凸显着儒学的民间积累型质,蕴含在其间的儒学论说路数,意在借用精英思想的觉悟提升集体无意识。外来权利观念不仅可以被纠纷化解的儒学氛围所容纳,甚至还可以被儒家历来一直关注的历史经验所容纳,但极易成为不道德的遮羞布,通常只会成为当事人的备胎选项,促使传统的克己复礼框架实现古今演变。正是此种框架锁定了外来权利在中国的存身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解 历史经验 民间 无讼 克己复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