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usci Anne(SimPad)在护理心肺复苏模拟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常丹丹 沈浩 +2 位作者 时文珠 邓曼丽 米卫东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1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Resusci Anne(SimPad)在护理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07/2019-12期间来我科实习且理论考试满分的大三女护生,统一观看操作视频后,随机分为Resusci Anne(SimPad)组(S组)和Resusci Anne组(R组),每组15人,S组和R... 目的探讨Resusci Anne(SimPad)在护理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07/2019-12期间来我科实习且理论考试满分的大三女护生,统一观看操作视频后,随机分为Resusci Anne(SimPad)组(S组)和Resusci Anne组(R组),每组15人,S组和R组均在Resusci Anne模拟人上练习,S组使用SimPad反馈器,R组不使用SimPad反馈器。练习结束后,教师使用Simman3G模拟人考核2组学员心肺复苏,并对学员做考核后的调查问卷。记录并分析2组学员心肺复苏操作的整体分数、平均按压频率、平均按压深度、平均按压中断时间、平均通气量、操作信心、操作能力、教学满意度、课堂趣味性和再次参加模拟教学意愿。结果两组平均按压中断时间和平均通气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平均胸外按压频率明显慢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平均按压深度明显高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整体分数明显高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模拟教学中,使用有反馈器SimPad的Resusci Anne模拟人练习,能够提高实习女护士心肺复苏质量及操作信心,也可激发实习女护士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模拟教学 resusci Anne模拟人 Simman3G模拟人
下载PDF
徐州市大一新生心肺复苏认知现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王冉 覃朝晖 +5 位作者 李亦琛 燕宪亮 许铁 刘晨旭 孙曦冉 郑舒遥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10期927-930,共4页
目的了解徐州市大一新生心肺复苏认知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大学生心肺复苏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与对策。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9~11月选取徐州市三所大学9887名大一新生,利用自制心肺复苏问卷对大一新生心肺... 目的了解徐州市大一新生心肺复苏认知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大学生心肺复苏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与对策。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9~11月选取徐州市三所大学9887名大一新生,利用自制心肺复苏问卷对大一新生心肺复苏认知现况展开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心肺复苏认知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徐州市大一新生的心肺复苏知识得分为(2.48±1.65)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学校、性别、生活质量自评、是否有亲属患有重大疾病、是否有亲属从事医疗工作、是否参加过急救技能培训、是否愿意参加急救知识技能普及宣传活动、是否愿意帮助突发疾病的患者均是大一新生对心肺复苏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t分别=-3.59、3.22、-2.44、-1.99、-3.05、-3.76、-4.67、-23.14、-4.16、-5.15,P均<0.05)。结论徐州市大一新生心肺复苏认知水平较低,学校应加强对心肺复苏培训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学生心肺复苏操作规范与AED使用两方面的培训,可以从制定标准化心肺复苏教育体系、优化培训方法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心肺复苏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一新生 心肺复苏术 认知现况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院前急救平台在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梁伟平 杨丽娟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15-31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的院前急救平台在心脏骤停(CA)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2022年1月-12月出诊的CA患者55例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院前急救,将同院2023年1月-12月出诊的CA患者53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基于物... 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的院前急救平台在心脏骤停(CA)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2022年1月-12月出诊的CA患者55例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院前急救,将同院2023年1月-12月出诊的CA患者53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基于物联网的院前急救平台进行急救,比较两组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心肺复苏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1.28±1.24)min vs(15.14±2.20)min,P<0.05];(2)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6.42%vs 9.09%,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50.00%vs 100.00%,P<0.05);(3)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0.57%vs 74.55%,P<0.05)。结论:在CA患者的急救中,采用基于物联网的院前急救平台能有效缩短急救团队反应时间,协调各急救环节,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院前急救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下载PDF
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对兔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葛宁花 邵民德 +1 位作者 汤罗嘉 蒋豪 《中国临床医学》 2002年第5期516-518,527,共4页
目的:静脉连续输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比较等剂量和等效剂量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对兔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及复苏的难易程度,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7只,随机分成三组:A组:连续静脉输注罗哌卡因1mg·kg^... 目的:静脉连续输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比较等剂量和等效剂量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对兔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及复苏的难易程度,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7只,随机分成三组:A组:连续静脉输注罗哌卡因1mg·kg^(-1)·min^(-1);B组:连续静脉输注罗哌卡因1.4mg·kg^(-1)·min^(-1);C组:连续静脉输注布比卡因1mg·kg^(-1)·min^(-1)。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并在出现QRS波型异常增宽、50%HR、70%BP和心跳停止时,记录局麻药的用量,并抽血查局麻药的浓度。在血压降低至50mmHg以下时,进行复苏。结果:三组动物的体重、基础血压和基础心率无差异。出现QRS波型异常增宽、50%HR、70%BP和心跳停止的时间,A组和B组明显比C组迟,有显著差异(P<0.05);引起以上现象所需局麻药量A组和B组明显大于C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对应时相的血药浓度,A组和B组明显高于C组,有显著差异(P<0.05)。复苏的成功率,A、B、和C三组分别为66.7%,55.6%和33.3%,A和B组高于C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论是等剂量还是等效剂量的罗哌卡因,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均比布比卡因低,复苏成功率亦比布比卡因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系统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毒性作用
下载PDF
心搏骤停患者119例心肺脑复苏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宗跃 于明克 王广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6期1487-1489,共3页
目的总结我院心搏骤停患者的院内救治经验,以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5月—2007年5月院内急救的119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复苏结果及预后。结果119例心搏骤停患者中,初步复苏成功32例,最终复苏成功7例,心肺复苏... 目的总结我院心搏骤停患者的院内救治经验,以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5月—2007年5月院内急救的119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复苏结果及预后。结果119例心搏骤停患者中,初步复苏成功32例,最终复苏成功7例,心肺复苏成功率为26.1%,心肺脑复苏成功率为5.9%。结论院内较高的初步复苏成功率并不能有相应的最终复苏成功率。后者的成功率与复苏开始时间、能否在第一目击现场打开气道、即刻给予持续有效的胸外按压、患者原发病是否可逆等因素密切相关。打开气道和即刻给予的胸外按压,能满足脑及其他重要脏器最低代谢要求,不仅与心搏骤停患者初步复苏成功率关系密切,而且也是决定高级复苏术后心搏骤停患者能否最终康复出院的决定性环节。除颤只是有条件下的恢复心搏骤停患者心搏的一种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复苏术 电抗休克
下载PDF
新生儿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浓度和剂量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朱海峤 张志方 +2 位作者 周馥英 陈炽芳 张晚丽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68-469,共2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心肺复苏(CPR) 时肾上腺素的最佳用药浓度及剂量。方法 38 例新生儿CPR病例,按静注肾上腺素的不同用药浓度和剂量归类为A、B、C三组。A 组用1 :1 000 肾上腺素0-01 ~0-03 mg/kg;... 目的 探讨新生儿心肺复苏(CPR) 时肾上腺素的最佳用药浓度及剂量。方法 38 例新生儿CPR病例,按静注肾上腺素的不同用药浓度和剂量归类为A、B、C三组。A 组用1 :1 000 肾上腺素0-01 ~0-03 mg/kg;B组,即大剂量组,用1:1 000 浓度0-1~0-2 mg/kg;C组,即常规浓度剂量组,用1:10 000 浓度0-01 mg/kg。对照分析三组肾上腺素首剂有效率、短期存活率和长期存活率的差异。结果 A组和B组肾上腺素首剂有效率均明显高于C组(χ21 =4-99,χ22 =6-14,P< 0-05) ,而在A、B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χ2 =0-21,P>0-05)。短期存活率A、B两组也明显高于C组(χ21= 4-89,χ22 =5-24 ,P<0-05) 。长期存活率则A组显著高于C组(χ2= 5-24,P< 0-05),B组和C组无统计学差异(χ2= 1-51,P>0-05)。结论 新生儿CPR 时肾上腺素的最佳浓度和剂量是1:1000 浓度0-01~0-03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复苏 心肺复苏 肾上腺素 药物剂量
下载PDF
院外心肺复苏成功患者生存出院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卢加发 彭金亮 +1 位作者 彭强 邱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971-974,共4页
目的分析院外心肺复苏成功患者存活出院的院外影响因素,为提高院外心肺复苏生存出院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72例院外心肺复苏(CPR)成功并送院患者进行完整的1个月的院内追踪和院外随访随访,对影响生存出院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SAS8... 目的分析院外心肺复苏成功患者存活出院的院外影响因素,为提高院外心肺复苏生存出院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72例院外心肺复苏(CPR)成功并送院患者进行完整的1个月的院内追踪和院外随访随访,对影响生存出院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SAS8.1统计学软件。结果①272例病例进入研究队列,出院34死亡238生存出院率为12.5%;②logistic单因素回归发现,生存出院与年龄~〈60y、无脉室速/室颤、循环系统疾病、症状反应时间≤5min、心肺复苏时间≤10min、球囊面罩通气、肾上腺素使用剂量≤3mg显著相关;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无脉室速/室颤、心肺复苏时间≤10min、未插管、肾上腺素使用剂量≤3mg与生存出院独立相关生存出院组的年龄、症状反应时间、CPR时间和肾上腺素使用剂量上均显著低于死亡组(均P〈0.001);③生存出院组与死亡组的院外心跳骤停(OHCA)的心电图、系统病因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生存出院组和死亡组在性别、急救反应时间、除颤次数和复苏后心电图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多因素分析发现,无脉室速/室颤(On=11.59;95%CI:3.61.37.23;P〈0.001),心肺复苏时间≤10min(OR=3.95;95%CI:1.15-13.56;P=-0.029),球囊面罩通气(OR=6.51;95%CI:2.01~21.05;P=0.002),肾上腺素使用剂量43mg(OR=5.05;95%CI:1.55-16.49;P=0.007)与生存出院独立相关。结论无脉室速/室颤及心肺复苏成功患者中用时短的患者可能具有更高的生存率;球囊通气而非气管插管以及适量使用肾上腺素可能有利于提高院外心肺复苏成功患者的生存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 院外急救
下载PDF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复苏期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雄眺 黄茜 叶进军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206-1208,共3页
目的研究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复苏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术中均采用气... 目的研究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复苏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术中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前10 min开始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μg/(kg·h),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则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麻醉前10 min(T0)、气腹后5 min(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缝合时(T3)、手术结束后5 min(T4)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术后复苏期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评分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HRV指标包括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LF/HF在手术过程中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LF、HF、LF/HF在各时间点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躁动评分、VAS疼痛评分分别为(3.38±0.83)分、(2.90±0.82)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79±1.37)分、(3.61±1.22)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为1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的交感-迷走神经的平衡状态,降低术中的应激反应,改善患者术后的躁动、疼痛症状,且用药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腹腔镜 直肠癌根治术 心率变异性 复苏期
下载PDF
79例患者院前心跳呼吸骤停采取心肺复苏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徐捷 龚秀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4期15-19,共5页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有效抢救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院前急救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从心跳呼吸骤停后开始复苏时间、抢救半径、现场有无目击者参与、气管插管耗时(含气囊—面罩给氧)、是否使用电除颤等方面进行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有效抢救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院前急救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从心跳呼吸骤停后开始复苏时间、抢救半径、现场有无目击者参与、气管插管耗时(含气囊—面罩给氧)、是否使用电除颤等方面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79例患者中,心肺复苏成功抢救患者7例,抢救成功率8.86%。心跳呼吸骤停后开始复苏时间〈4 min与开始复苏时间≥4 min心肺复苏(CPR)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复苏时间〈4 min能有效提高CPR复苏成功率(OR=13.64,95%CI:1.43~130.08);在院前急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过程中,抢救半径〈5 km、气管插管(含气囊—面罩给氧)耗时〈90 s及现场有目击者参与的情况下和抢救半径≥5 km、气管插管(含气囊—面罩给氧)耗时≥90 s及现场无目击者参与,CPR复苏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电除颤是CPR复苏成功要素之一(OR=10.00,95%CI:1.14~87.59)。结论 79例患者临床分析表明,院前急救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后开始复苏时间早,抢救半径短,气管插管(含气囊—面罩给氧)耗时少和有目击者参与是影响CPR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实施专业化院前急救可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心跳呼吸骤停 心肺复苏 成功率
下载PDF
心肺复苏时首剂大剂量肾上腺素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徐邦夫 肖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观察首剂大剂量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疗球。方法:51例心跳停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首剂标准量递增组(A组)25例,首剂大剂量肾上腺素组(B组)26例,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首剂心跳恢复有效率、自主循环恢复平... 目的:观察首剂大剂量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疗球。方法:51例心跳停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首剂标准量递增组(A组)25例,首剂大剂量肾上腺素组(B组)26例,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首剂心跳恢复有效率、自主循环恢复平均时间、存活率。结果: A组、 B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 44%, 76. 9%, B组明显高于 A组(P<0. 05); B组首剂有效率(61.1%)及存活率(65.4%)均明显高于 A组(25%, 32%)(P<0.01和 P<0.05);自主循环恢复平均时间 A组(12. 6±2.5)分钟,显著长于B组(5.4±2.3)分钟(P<0.001)。结论:首剂大剂量肾上腺素比首剂标准量无效后递增肾上腺素能显著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首剂有效率、存活率,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肾上腺素 首剂大剂量 应用
下载PDF
麻醉手术期间循环骤停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孙兴国 黄雪琦 +4 位作者 马琴 殷玉水 周殿伦 杜朋君 樊鑫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48-52,共5页
过去5年中发生麻醉手术期间循环骤停5例,意外发生率为1/1575,术中复苏率达100%,生存率达60%,本文从病人情况、麻醉及手术三方面分析讨论了麻醉手术期间循环骤停的原因,提出相应预防或减少意外的措施,并对心肺脑复苏处理的重点,注意事... 过去5年中发生麻醉手术期间循环骤停5例,意外发生率为1/1575,术中复苏率达100%,生存率达60%,本文从病人情况、麻醉及手术三方面分析讨论了麻醉手术期间循环骤停的原因,提出相应预防或减少意外的措施,并对心肺脑复苏处理的重点,注意事项和进展情况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骤停 麻醉 手术 复苏
下载PDF
两种复苏溶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宏梗 张良成 +1 位作者 林财珠 杨锡馨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94-396,I002,共4页
目的 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小容量复苏与传统等渗溶液复苏对早期肺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4 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sham组、LRH组和HSH组 ,每组 1 6只。LRH组和HSH组动物复制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并维持低血压 (MAP 4 0mm... 目的 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小容量复苏与传统等渗溶液复苏对早期肺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4 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sham组、LRH组和HSH组 ,每组 1 6只。LRH组和HSH组动物复制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并维持低血压 (MAP 4 0mmHg) 6 0min ,其后 5min内开始复苏 (LRH组以 3倍于总失血量的乳酸林格氏液 +5ml/kg体重的 6 %贺斯 ;HSH组以 5ml kg体重的 7 5 %氯化钠 +6 %贺斯复合液 )。sham组仅行动、静脉置管。分别于复苏后 1h和 2 4h两个时间点处死半数动物 ,测定肺组织MPO活性、肺水含量及光镜下肺组织形态学改变 ;休克前及复苏后各时间点分别采血测定中性粒细胞表面CDllb表达水平 (流式细胞术 )。结果 LRH组肺组织MPO活性、肺水含量和中性粒细胞CDllb表达水平均比同一时间点HSH组和sham组高 (P <0 0 5或P <0 0 1 ) ;HSH组肺损伤评分比LRH组低 (P <0 0 5或P <0 0 1 ) ;LRH组复苏后 1h可见肺泡间质增宽 ,肺微血管周围有较多炎症细胞聚集 ,在复苏后 2 4h上述改变更加明显 ,而且可见肺泡间质水肿 ,肺泡腔渗出。HSH组复苏后 1h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 ,在复苏后 2 4h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采用LRH复苏后早期即出现明显肺损伤 ,而用HSH复苏对早期肺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溶液 创伤 失血性休克 大鼠 肺损伤 粘附分子
原文传递
杭州市拱墅区中学生心肺复苏知识普及情况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春香 张琦 +2 位作者 来彩芬 袁卫红 骆晓英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77-1178,1181,共3页
目的了解中学生心肺复苏知识普及率,为学校开展心肺复苏普及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方法选择杭州市拱墅区初中、高中学校各2所共计1 707名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相关的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1 707名中学生中,2.9%熟知吹气频率,3.3%熟知气道... 目的了解中学生心肺复苏知识普及率,为学校开展心肺复苏普及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方法选择杭州市拱墅区初中、高中学校各2所共计1 707名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相关的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1 707名中学生中,2.9%熟知吹气频率,3.3%熟知气道开放角度,1.6%熟知心脏按压深度,2.0%熟知心脏按压频率,9.0%会人会人工呼吸,8.8%会心脏按压。初中生与高中生之间的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学生行为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学生心肺复苏知识普及率偏低。应有计划开展救护知识普及工作,以提高中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知识 学生
原文传递
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效果观察及其对C反应蛋白、平均动脉压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明志 施永周 +3 位作者 彭海仙 廖金平 戴志元 宋斌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8年第22期2872-2875,共4页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C反应蛋白(CRP)、早期平均动脉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解放军第九八医院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PCAS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C反应蛋白(CRP)、早期平均动脉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解放军第九八医院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PCAS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等量0.9% 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复苏后4 h、12 h、1 d、2 d、3 d外周血CRP、平均动脉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的变化及90 d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复苏后4 h、12 h、1 d、2 d、3 d外周血CRP分别为(22.01±2.16)mg/L、(34.68±4.95)mg/L、(62.51±3.68)mg/L、(98.65±6.57)mg/L、(100.67±10.03)mg/L,对照组分别为(25.16±3.54)mg/L、(41.52±5.31)mg/L、(75.09±4.58)mg/L、(120.48±10.61)mg/L、(128.26±9.64)mg/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04、5.959、13.542、11.063、12.543,均P〈0.01);研究组复苏后4 h、12 h、1 d、2 d、3 d平均动脉压分别为(78.03±8.65)mmHg、(88.34±10.20)mmHg、(97.05±9.57)mmHg、(105.29±10.45)mmHg、(112.14±9.46)mmHg,均高于对照组的(68.21±8.03)mmHg、(74.01±10.59)mmHg、(83.09±11.25)mmHg、(98.25±9.17)mmHg、(104.68±3.14)mmHg(t=5.262、6.164、5.978、3.203、4.733,均P〈0.01);研究组复苏后4 h、12 h、1 d、2 d、3 d的GCS评分分别为(5.21±1.12)分、(5.78±2.05)分、(6.85±1.68)分、(7.91±2.57)分、(9.98±2.0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01±2.14)分、(4.22±3.75)分、(4.39±3.89)分、(4.41±2.86)分、(5.06±4.14)分(t=3.142、2.309、3.672、5.757、6.723,均P〈0.05);研究组复苏后90 d生存率为50%(20/40),高于对照组的23%(9/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5,P=0.011).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PCAS患者脏器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可降低CRP,促进血流动力学的恢复,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医学 中国传统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复苏术 C反应蛋白质 平均动脉压 临床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